第一章练习题

合集下载

第一章 练习题及作业题

第一章 练习题及作业题

一、选择题1、构件上参与接触的点、线、面,称为____。

A、运动副元素B、运动副2、____保留了2个自由度,带进了1个约束。

A、移动副B、转动副C、高副3、运动链的自由度数为____时,运动链无相对运动。

A、0B、1C、34、两个以上的构件共用同一转动轴线所构成的转动副称为____。

A、局部自由度B、复合铰链C、虚约束5、若复合铰链处有4个构件汇集在一起,应有____个转动副。

A、2B、3C、46、在自行车前轮的下列几处联接中,属于运动副的是____。

A、轴与车轮B、前叉与轴C、辐条与钢圈7、计算机构自由度时,对于虚约束应该____。

A、除去不计B、考虑在内C、除不除去都行8、两构件构成运动副的主要特征是____。

A、两构件能作相对运动B、两构件相联接C、两构件以点、线、面相接触D、两构件既联接又能作一定的相对运动9、在比例尺μL=0.02m/mm的机构运动简图中,量得一构件的长度是10mm,则该构件的实际长度是____mm。

A、20B、50C、200D、50010、机构运动简图与____无关。

A、构件和运动副的结构B、构件数目C、运动副的数目、类型D、运动副的相对位置11、火车车轮与铁轨的接触联接是____副。

A、低B、高C、转动D、移动12、齿轮轮齿啮合处的运动副,限制两构件的____。

A、沿接触点法线方向的相对移动B、沿接触点切线方向的相对移动C、相对移动D、相对移动和相对转动二、判断题1、虚约束(影响)机构的运动。

2、虚约束对运动不起独立限制作用。

3、齿轮机构组成(转动)副。

4、一个作平面运动的构件有(2)个独立运动的自由度。

5、运动副按(运动)形式不同分为高副和低副两类。

6、引入一个约束条件将减少一个自由度。

7、机构中只有一个机架。

8、机构中(只有)一个主动件。

9、两个以上构件在同一处组成的(运动)副即为复合铰链。

10、平面低副机构中,每个转动副和移动副所引入的约束数目是相同的。

11、虚约束没有独立约束作用,在实际机器中(可有可无)。

答案:第一章:练习题库-健康管理概论

答案:第一章:练习题库-健康管理概论

第一章:练习题库-健康管理概论1.(单选)正确答案:B生活方式管理是以个人或自我为核心的卫生保健活动2.(单选)正确答案:A最先提出健康管理的概念的国家是美国3.(单选)正确答案:C健康管理基本策略的是生活方式管理、需求管理、疾病管理、灾难性病伤管理、残疾管理和综合的人群健康管理。

4.(单选)正确答案:A健康管理有三部曲“检测—评估—干预”,其中的健康风险评估,也叫做疾病预测,是慢性病健康管理的技术核心,用以估计具有一定健康特征的个人在一定时间内发生某种健康状况或疾病的可能性。

5.(单选)正确答案:A健康管理是以现代健康概念和中医”治未病“思想为指导,运用医学、管理学等相关学科理论、技术和方法,对个体或群体健康状况及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进行全面持续的检测、评估和干预,实现以促进人人健康为目标的新型医学服务过程。

6.(单选)正确答案:C世界卫生组织宪章:三维健康观;《阿拉木图宣言》:健康包括身体、心理和社会功能各方面的完好状态;《渥太华宪章》:良好的健康是社会、经济和个人发展的重要资源;《保健大宪章》:健康不仅仅是疾病或虚弱,而是包括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完好状态。

7.(单选)正确答案:D健康管理的特点标准化、个体化、足量化、系统化。

8.(单选)正确答案:D健康管理的主体是经过系统医学教育或培训并取得相应资质的医务工作者,客体是健康人群、亚健康人群以及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早期或康复期人群。

9.(单选)正确答案:E疾病管理具有3个主要特点:(1)目标人群是患有特定疾病(慢性病)的个体。

如糖尿病管理项目的管理对象为已诊断患有1型或2型糖尿病病人。

(2)不以单个病例和(或)其单次就诊事件为中心,而关注个体或群体连续性的健康状况与生活质量,这也是疾病管理与传统的单个病例管理的区别。

(3)医疗卫生服务及干预措施的综合协调至关重要。

10.(单选)正确答案:A美国在2000年启动的“健康人民2010”计划包括两个主要目标、28个重点领域和467项健康指标。

第1、2、3、4章练习题

第1、2、3、4章练习题

第一章练习题1、物质能以液态形式存在的最高温度为(A)沸腾温度Tb (B)玻义耳温度TB (C)临界温度Tc2、当压缩因子Z<1时,表示该实际气体(A)易压缩(B)不易压缩(C)无法确定3、下列何种条件下真实气体可以液化()(A)Tr>1,Pr>1 (B)Tr>1,Pr<1 (C)Tr=1,Pr<1 (D)Tr<1,Pr=14、对理想气体,压缩因子Z=1。

能否说当气体的Z=1 时,该气体必定是理想气体。

答案:(不能,因为在实际气体的等温线与理想气体的等温线交点处,Z=1)5、当温度足够低时,任何实际气体的Z~P 曲线与理想气体的Z~P 曲线均交于两点。

试解释这种现象。

答案:(这是因为当温度足够低时,气体的玻义耳温度高于体系温度,Z~p 曲线出现极小值。

)6、从范德华方程出发并结合玻义耳温度定义,证明(1)在足够高的温度,实际气体的压缩因子Z>1 。

(2)在低温,低压下,Z<1 。

答案:(当T<=TB,Z>1)(3)当a=0 ,Z 随压力p 的增加而线性增加。

答案:(当a=0,Z=1+bp/RT,恒温时,p 增加,Z 增大。

)7、下列说法何者正确?(1)临界压力是气体可被液化的最低压力。

(2)气体被液化的必要条件是气体温度小于波义耳温度(3)在临界点,饱和液体与饱和蒸气的密度相同。

(4)气体的临界状态与气体的性质无关。

答案:(3)8、气体A、B、C 都服从范德华方程,其范德华常数a和b的大小顺序为a(A)=a(B)>a(C);b(C)>b(B)>b(A)。

问三种气体临界温度的大小顺序。

答案:(T c(A)>T c(B)>T c(C))9、某气体的状态方程为,式中b为常数,n为物质的量。

若该气体经一等温过程,压力自p1变至p2,则下列状态函数的变化,何者为零?(ΔU)第二章练习题1、指出下列说法的错误。

(1)因Qp =ΔH,Qv=ΔU,所以Qp 和Qv 都是状态函数。

初二物理下册第1章练习题

初二物理下册第1章练习题

初二物理下册第1章练习题一、选择题1. 以下各式单位中,属于国际单位制(SI)中的基本单位的是:A. 摆度B. 匹C. 卢D. 米2. 将10千克改为吨的数值是:A. 0.01B. 0.1C. 1D. 103. 下列颜色中,折射率最小的是:A. 绿色B. 黄色C. 红色D. 蓝色4. 将大小写字母A、a的书写方式表示为物理量,则它们属于同一个:A. 向量B. 标量C. 矩阵D. 张量5. 将15 cm换算为千米的数值是:A. 0.000015B. 0.00015C. 0.0015D. 0.015二、填空题1. 标准国际单位制(SI)中,力的单位是______。

2. 速度的SI单位是______。

3. 光的速度在真空中的数值约为______光速。

4. 在太空中,物体的质量跟地球上比较会______。

5. 速度的大小受到______和______两个因素的影响。

三、解答题1. 请简要解释国际单位制(SI)及其重要性。

2. 什么是力?列举三种产生力的方式。

3. 请解释什么是速度?速度与速度的方向有何关系?4. 计算并写出下列物理量的数值和单位:A. 质量:25克B. 长度:3.5厘米C. 时间:2小时20分钟D. 速度:150米/秒四、应用题小明开车时以10.0米/秒的速度行驶,行驶时间为3600秒。

求小明行驶的距离。

五、综合题小明和小红比赛用时进行快速打字。

小明在5分钟内打了350个字,小红在10分钟内打了550个字。

请分别计算小明和小红的打字速率(字/秒)。

原文答案:一、选择题1. D. 米2. C. 13. C. 红色4. B. 标量5. A. 0.000015二、填空题1. 牛顿(N)2. 米/秒(m/s)3. 约为 300,000,0004. 不变5. 路程和时间三、解答题1. 国际单位制(SI)是国际通用的计量单位制度,用于规定和统一科学技术中各种物理量的计量单位。

它的重要性在于提供了一种统一的标准,使各国在科学和工程领域能够进行精确的测量和交流。

会计基础 第一章 总论 练习题

会计基础 第一章 总论 练习题

• 3、在我国,会计年度一般采用公历年度,即从每 年的1月1日至12月31日为一个会计年度。( ) • 『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会计年度我国采用的是公历年度, 即从每年的1月1日到12月31日为一个会计年度。 • 4、会计是以货币为唯一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一 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 • 『正确答案』× • 『答案解析』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反 映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 5、下列属于会计职能的有() • A、会计核算B、会计控制C、会计预测、D、 参与决策 • 『正确答案』ABCD • 6、会计准则体系包括( ) • A、企业会计准则体第B、小企业会计准则 体系C、事业单位会计准则D、行业会计准 则 • 『正确答案』ABC
• 7、根据权责发生制应计入本期收入和费用的有 ( ) • A、本期销售商品并已收款 • B、本期预收货款 • C、尚未支付的本期水电费 • D、本期预付下一季度报刊费 • 『正确答案』AC • 8、在会计实际工作中,会计核算职能主要体现在 ( )。 • A.事前核算 B.事中核算 • C.事后核算 D.预测、分析和考核 • 『正确答案』ABC
• 6、下面关于会计对象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会计对象是指会计所要核算与监督的内容 • B.特定主体能够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都 是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 • C.企业日常进行的所有活动都是会计对象 • D.会计对象就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 动 • 『正确答案』C • 『答案解析』企业能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才能 确认为会计对象。
• 10、企业3月份预付第二季度财产保险费 1800元,支付本季度借款利息共3900元 (其中1月份1300元,2月份1300元),用 银行存款支付本月广告费30000元,按权责 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分别确认3月份费用 ( ) • A、31300、35700B、35700、31300C、 30000、35700D、35700、30000 • 『正确答案』A • 权责发生制1300+30000收付实现制 1800+3900+30000

第一章 练习题

第一章   练习题

第一章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1903 年出版的《教育心理学》一书,奠定了西方教育心理学发展的基础,并支配西方教育心理学理论与实践研究长达 50 年之久。

这本书的作者是 ( )。

A.华生B.斯金纳C. 桑代克D.杜威2.1868 年出版的《人是教育的对象》一书,对当时的心理学发展成果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因此该书作者被称为“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

该作者是俄国教育家( )。

A.乌申斯基B.卡普列杰夫C.巴甫洛夫D.维果斯基3. 主张把教育心理学当作一门独立学科的分支进行研究,并提出了“文化发展论”和“内化论”的学者是 ( ) 。

A.乌申斯基B.卡普列杰夫C.巴甫洛夫D.维果斯基4.1924 年出版了第一本由我国学者编著的《教育心理学》教科书,作者是 ( )。

A.廖世承B.陆志韦C.潘寂、D.陈选善5. 根据历史资料记载,我国出现的第一本有关教育心理学的著作是在 1908 年翻译的日本小原又一的《教育实用心理学》。

该书的翻译者是 ( )。

A.陆志韦B.陈选善C.房东岳D.潘寂6.1963 年,我国心理学家主编的《教育心理学》(讨论稿)出版,与此同时,全国各师范院校开设了《教育心理学》课程,我国教育心理学出现了初步繁荣的局面。

此书的主编是 ( )。

A.廖世承B.陆志韦C.房东岳D.潘寂7.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学规律的科学是 ( )。

A.学习心理学B.人格心理学C.教育心理学D.动机心理学8.20 世纪 60 年代以来,前苏联在教育心理学的发展上十分注重与发展心理学相结合,开展了许多针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实验研究。

其中最为著名的“教学与发展”的实验研究者是 ( ) 。

A.赞可夫B.卡普列杰夫C.巴甫洛夫D.维果斯基9.20 世纪 60 年代初期,发起了课程改革运动,并且提出了相应的教学方面的观点的美国心理学家是 ( )。

A.布鲁纳B.奥苏伯尔C.加涅D.班杜拉10.20 世纪 60 年代,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主张,认为教师只是一个“方便学习的人”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是 ( ) 。

第一章 总论 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 总论 习题及答案

练习题第一章总论一、单选题:1、在我国审计监督体系中,政府审计的独立性表现为()。

A、仅与被审计单位独立,不与委托者独立。

B、仅与委托者独立,不与被审计单位独立。

C、与委托者和被审计单位均不独立。

D、与委托者和被审计单位均独立。

2、随着审计环境的不断变化,审计的方法也进行了相应的调整。

在下列审计方法中,形成最晚,即最新的审计方法是()。

A、账项基础审计B、风险导向审计C、制度基础审计D、财务报表审计3、政府审计、内部审计、注册会计师审计共同构成了审计的监督体系。

其中,政府审计与注册会计师审计在()方面是基本相似的。

A、审计所依据的准则B、审计要实现的目标C、对内部审计的利用D、审计中取证的权限。

4、标志着注册会计师职业诞生是()的成立。

A、威尼斯会计协会B、爱丁堡会计师协会C、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D、国际会计师联合会5、从审计独立性、有效性来讲,本单位()领导,内部审计最有效。

A、总会计师B、董事会C、总裁D、主管财务的副总裁6、在我国,注册会计师不能以个人名义承接审计业务,但这一规定并不限制注册师()。

A、与被审计单位签定审计业务约定书B、为被审计单位提供代编财务报表等服务C、妥善保管在审计过程中编写的工作底稿D、对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报表进行审计并发表意见7、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管理体制规范的三个层次不包括()。

A、法律规范B、政府监督C、行业自律D、违纪处分8、内部审计通常不进行()审计。

A、财务报表B、绩效审计C、合规审计D、内部控制审计9、我国国家审计机关属于()型。

A、行政B、司法C、立法 D独立二、多项选择1、从不同的角度考察审计,可以有不同的审计分类。

按照审计的内容和目的进行分类,审计可以分为()类别。

A、财务报表审计B、经营审计C、合规审计D、账项基础审计2、以下关于政府审计、内部审计和注册会计师审计的论述,不正确的有()。

A、注册会计师审计和政府审计都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产生和发展的。

第1章 练习题(附参考答案)

第1章 练习题(附参考答案)

第1章自测练习题参考答案一、判断题(正确Y,错误N)1.信息是认识主体所感知或所表述的事物运动及其变化方式的形式、内容和效用。

2.信息就是数据。

3.知识来源于信息。

4.信息是可以交换的。

5.信息处理的本质是数据处理。

6.经加工后的信息一定比原始的信息更能反映现实的最新状态。

7.信息技术是指用来取代人们信息器官功能,代替人类进行信息处理的一类信息技术。

8.集成电路芯片的集成度越高,其工作速度就越快。

9.集成电路按用途可分为通用和专用两类,PC机中的存储器芯片属于专用集成电路。

10.现代微处理器都是大规模集成电路。

11.现代通信指的是使用电波或光波传递信息的技术。

通信的任务就是传递信息。

12.通信就是传递信息,因此书、报、磁带、唱片等都是现代通信的媒介。

13.通信系统中的发送与接收设备称之为“终端”。

14.在通信系统中,计算机既可以用作信源也可以用作信宿,接收和发送的都是数字信号。

15.通信系统中信源和信宿之间必须存在信道,才能实现信息的传输。

16.光纤是绝缘体,不受外部电磁波的干扰。

17.微波可以按任意曲线传播。

18.微波可以经电离层反射传播。

19.与同轴电缆相比,双绞线容易受到干扰,误码率较高,通常只在建筑物内部使用。

20.光纤通信、微波通信、卫星通信、移动通信,它们的任务都是传递信息,只是其传输介质和技术各有不同。

21.微波中继站之间的距离大致与塔高平方成正比。

一般为50公里左右。

22.中低轨道通信卫星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

23.同步轨道上的卫星数目是有限的。

24.卫星通信是微波接力通信向太空的延伸。

25.传输信息量与传输速率是相同的概念。

26.模拟信号是随时间而连续变化的物理量,包含无穷多个值。

27.信道的带宽总是指信道上所能通过的信号的频带宽度。

28.FDM和TDM是指将任意多路信号复合在同一个信道中传输。

29.无线电广播中的中波段和短波段都采用调幅方式调制声音信号,而且都利用电离层反射传输信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练习题: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一、单项选择1. 在下列不平等条件中,含有强迫清政府把香港割让给英国这一内容的是( b)A 、《北京条约》B 、《南京条约》C 、《黄埔条约》D 、《望厦条约》2. 在下列不平等条件中,含有强迫清政府把台湾割让给日本这一内容的是(c )A 、《南京条约》B 、《辛丑条约》C 、《马关条约》D 、《北京条约》3. 近代中国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b)A 、经济技术的落后B 、社会制度的腐朽C 、外国势力的强大D 、人民抵抗不力4. 下列哪个条约中第一次规定允许外国公使常驻北京( c)A 、《马关条约》B 、《北京条约》C 、《天津条约》D 、《南京条约》5. 被称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是( a)A 、林则徐B 、郑观应C 、魏源D 、王韬6. 《辛丑条约》签订后,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这主要是指( d)A 、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完全解体B 、帝国主义直接控制清政府的内政外交C 、赔款数额巨大,清经济被帝国主义完全控制D 、清政府完全成为列强的侵华工具7. 所谓“国中之国”是指( c)A 、帝国主义在华的势力范围B 、帝国主义强迫我国开放的通商口岸C 、租借地D 、帝国主义强迫清政府割让的土地8. 中国的关税权自主权开始遭到破坏是在哪个条约( d)A 、《北京条约》B 、《天津条约》C 、《马关条约》D 、《南京条约》9. 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是( b)A 、虎门销烟B 、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C 、香港工人大罢工D 、台湾人民反抗日本割台斗争10. “中国不败而败”是指下列哪场战争(c )A 、中日甲午战争B 、鸦片战争C 、中法战争D 、第二次鸦片战争二、多项选择1. 近代中国落后、贫困的根本原因是( ab)A 、封建势力对人民的压迫B 、资本 - 帝国主义势力对中国的侵略C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对生产力发展的阻碍D 、外国资本主义对我国的经济冲击E 、中国本身的落后2.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沙俄利用以下条约共割去中国100 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abcd )A 、《瑷珲条约》B 、中俄《北京条约》C 、《勘分西北界约记》D 、《改订伊犁条约》E 、《马关条约》3. 《南京条约》规定开放的通商口岸有(abcde )A 、广州B 、厦门C 、福州D 、宁波E 、上海4. 列强控制对中国进行经济掠夺所采取的手段有(abcde )A 、控制中国的通商口岸B 、剥夺中国的关税自主权C 、实行商品倾销D 、实行资本输出E 、控制中国的经济命脉5.19 世纪70 至80 年代,帝国主义列强掀起的“边疆危机”包括(abcd )A 、英国侵入西藏、云南B 、法国侵犯广西C 、日本侵犯中国台湾D 、俄国入侵新疆E 、德国占领胶州半岛6. 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ac)A 、中华民族和帝国主义的矛盾B 、资产阶级与地主阶级的矛盾C 、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D 、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E. 封建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7. 近代中国社会的两大历史任务是(bd )A 、废除封建剥削制度B 、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C 、推翻三座大山D 、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E 、推翻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8. 近代中国反侵略失败的内部主要原因有(ac )A 、社会制度的腐朽B 、外国势力的强大C 、经济技术的落后D 、人民抵抗不力E 、清政府的腐败无能9. 资本 - 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包括( abce)A 、政治控制B 、文化渗透C 、军事侵略D 、外交封锁E 、经济掠夺10. 在抗击外国侵略的战争中,为国捐躯的爱国官兵有( abcde)A 、关天培B 、陈化成C 、邓世昌D 、林永升E 、海龄三、名词解释1. 《辛丑条约》2. 《马关条约》3. “辛酉政变”4. 三元里人民抗战5. 义和团运动四、简答题1. 试析帝国主义列强不能灭亡和瓜分中国的原因。

2. 试析义和团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

3. 简述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历程。

4. 试析 19 世纪70 年代帝国主义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高潮的原因及后果。

五、论述题1. 近代以来帝国主义的入侵给中国带来了什么 ?2. 试述近代史上列强攫取中国权益的主要方式及主要危害。

3. 中国近代历次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和教训是什么 ?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1.B2.C3.B4.C5.A6.D7.C8.D9.B 10.C二、多项选择1.AB2.ABCD3. ABCDE4. ABCDE5. ABCD6. AC7. BD8. AC9. ABCE 10. ABCDE三、简答题2. 1894 年,日本发动侵略中国的“甲午战争”,这场战争以中国的失败而告终。

1895 年 4 月 17 日,腐败无能的清政府被迫与日本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使中国丧失了台湾和澎湖列岛,付出了数目空前的赔款。

该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程度大大地加深了,它标志着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即帝国主义阶段。

3. 辛酉政变又称“北京政变”。

1861 年 8 月咸丰在热河病死,由他 6 岁的儿子载淳即位。

遗命肃顺等8 人辅佐年幼的皇太子载淳。

载淳的母亲即后来的慈禧太后和留在北京的奕訢勾结起来,并得到了外国侵略者的支持,于11 月12 日在北京发动了政变,宣布解除了肃顺等人的职务,下令将肃顺斩首,并否认咸丰遗诏;让载垣、端华自尽;另外五大臣则被革职或充军。

接着宣布废除八大臣原拟的祺祥年号,改1862 年为“同治”元年,表示东、西二太后共同治理朝政,实际上慈禧篡夺了最高统治权。

这一年正好是辛酉年,故称“ 辛酉政变” ;而发生此事的地点在北京,故又称“北京政变”。

4. 1841 年 5 月,英军在广州郊区三元里一带的淫掠暴行,激起当地乡民的义愤,英国侵略军在三元里遭到中国人民痛击,损失惨重。

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显示了中国人民不甘屈服和敢于斗争的英雄气概。

5. 19 世纪末爆发的义和团运动,是一场农民反帝爱国运动,是帝国主义侵略加剧、民族矛盾空前激化的产物。

义和团运动由于没有科学的理论作指导,也没有严密的组织,提出的“扶清灭洋”口号也具有盲目性,最终在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下失败了。

但它沉重地打击了八国联军的侵华活动,粉碎了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狂妄计划,表现出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显示了中国人民的巨大力量,同时它也加速了清政府的灭亡。

四、简答题1. ( 1 )帝国主义列强不能灭亡和瓜分中国,最根本的原因,是中华民族进行的不屈不挠的反侵略斗争。

正是包括义和团在内的中华民族为反抗侵略所进行的前赴后继、视死如归的战斗,才粉碎了帝国主义列强灭亡和瓜分中国的图谋。

(2 )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和互相制约,也是列强不能瓜分中国的一个重要原因,但并非是瓜分中国的阴谋破产的根本原因。

因为帝国主义列强在世界各地争夺殖民地时,都存在着利害冲突,瓜分非洲和东南亚时,都是如此。

它们或者通过协商,或者直接采取战争的手段,还是把非洲、东南亚地区等瓜分了。

2. 义和团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它是一次没有先进阶级领导的农民运动。

首先,义和团本身是一个以贫苦农民为主体的松散组织。

由于农民个体小生产者带来的分散性,义和团始终没有形成严密统一的组织系统,没有建立一个统一的领导核心。

因此在整个战争中,没有全面部署,各地区孤军作战,缺乏彼此间的紧密配合和协同作战。

其次,由于农民的保守性和落后性,使义和团不能提出明确的政治纲领。

“扶清灭洋”的口号,具有反帝爱国性质,但并不是一个十分科学的口号,也具有落后的一面,由于对帝国主义的深切仇恨而仇视洋人的一切,包括科学技术和文化,以致毁掉一切外来的商品。

由于对中国封建统治者的面目认识不清,致使义和团在战斗中被欺骗、被利用、被出卖。

结果在中外反动势互相勾结的联合绞杀下,归于失败。

其三,由于农民的愚昧,义和团不能制订出科学的作战计划,更谈不上建立政权和根据地。

在斗争中,他们胜则进,败则退。

不进行认真的训练,而相信神仙符咒能使人枪弹不入,相信神仙上帝能保佑他们克敌制胜。

因此,在战场上,他们付出了大量的血肉和生命。

3. (1 )鸦片战争后,英国等西方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等第一批不平等条约,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变化,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爱珲条约》等第二批不平等条约,中国丧失了更多的领土和主权,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3 )甲午中日战争,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使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了。

(4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中国社会完全沦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4. ( 1 ) 19 世纪 70 至 90 年代,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过渡,出现了列强夺取殖民地的狂潮,成为“世界史上最大规模的掠夺领土的时代”。

在这个世纪的最后30 年里,欧洲列强基本上把非洲瓜分完毕。

亚洲也大部分被列强瓜分。

中国这个还保存着名义上独立的半殖民地国家,成了尚未被瓜分的“仅有的富源”中的最重要的部分。

因此,列强展开了对中国的激烈争夺,并酝酿着瓜分中国的阴谋计划。

(2 )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高潮标志着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的侵略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由于资本主义国家侵略中国新阶段的出现,使清政府在对待外国的态度上,在继承前一段的勾结、妥协的基础上又向前发展了一步,即无论战局进展如何,清政府一味妥协投降,从而出现中法战争中中国不败而败的屈辱结局。

这些反映出在西方列强加紧侵略中国的新危机中,清朝政府更加腐败了。

五、论述题1. (1 )帝国主义的入侵,摧残了资本主义的萌芽,也打断了中国历史的自然进程,截断了中国资本主义独立发展的道路,使中国在经济上也丧失了独立性,中国被纳入资本主义的世界经济体系,成了西方大国的经济附庸。

外国帝国主义和中国封建主义的联合统治,导致了近代中国经济的落后和人民的贫困。

①甲午中日战争和《马关条约》的签订,日本控制了朝鲜,为其向我国东北扩张势力创造了条件;②中国大片领土的割让,不仅严重地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而且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③巨额的赔款,迫使清政府大借外债,使帝国主义控制了中国的财政与经济;④新商埠和内河新航线的开辟,方便了外国对中国内地的侵略;⑤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助长了列强对中国的资本输出,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⑥各帝国主义国家凭借最惠国待遇的条款也都享有了《马关条约》的特权,从此,外国对中国的侵略进入了新阶段。

甲午战争和《马关条约》的签订大大地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