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行为观察与记录
大班幼儿观察记录与分析措施20篇(含反思)

大班幼儿观察记录与分析措施20篇大班幼儿观察记录与分析措施(一):观察记录观察对象:张志恒性别:男年龄:5岁观察时间:2024年10月10日观察地点:本班教室观察目的:培养幼儿独立解决问题和宽容的品格,减少告状行为的发生。
观察记录:平日里,经常有一些幼儿把自我从家里带来贴画儿分发给自我的好朋友。
今日放学前,我看见武忆冉小朋友把贴画儿发给了自我的好朋友郭杉、孙宇等。
这时我听到张志恒小声对武忆冉说:“我也想要一张贴画儿,你给了郭杉两张,你给我一张吧!你不给我的话我就告诉张教师你带贴画儿了!”于是我便故意装作没看见,让幼儿自我应对问题。
这时张志恒便跑到我面前对我说“张教师,武忆冉带贴画到幼儿园来,还把它分给小朋友!”观察分析:经过观察我发现,她们对美工区十分感兴趣,最终因为没有办法很无奈从而选择了图书区。
而在图书区她们互相倾诉,图书区似乎成为了她们聊天放松心境的场所,其实,她们彼此的倾诉也是一种语言表达的形式,只是她们的倾诉资料相比较较随意。
教育措施:这只是幼儿之间的小矛盾,教师可将问题抛还给幼儿,引导他们自我学着处理;若是较严重的情景则需教师酌情处理。
另外,平时注意多与幼儿沟通,了解他们内心的想法。
此外,与家庭配合培养幼儿独立解决问题的本事和宽容的品格,以减少告状行为的发生,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大班幼儿观察记录与分析措施(二):观察资料:应对大班幼儿的告状行为观察班级:大三班观察时间:2024年2月24日观察地点:活动室观察对象:王思瑶观察目标:培养幼儿独立解决问题和宽容的品格,减少告状行为的发生。
观察实例:生活活动中,有一些幼儿把自我从家里带入幼儿园的贴画纸分发给自我的小伙伴,这时,我便看见钱杨小朋友把贴画纸分发给了离自我座位较近的王思瑶、圣彪、陶哲这些小伙伴。
这时我便听到王思瑶小朋友面红赤耳地小声说:“你就给我一张,你给圣彪两张呢!你不给我两张的话我就告诉教师你带贴画到幼儿园了!”(幼儿园规定幼儿不能从家带任何东西入园)于是我便故意装着没看见,让幼儿自我应对问题。
《 幼儿行为观察与记录的方法》教案

《幼儿行为观察与记录的方法》教案第一章:幼儿行为观察与记录的重要性1.1 理解幼儿行为观察与记录的定义1.2 探讨幼儿行为观察与记录的重要性1.3 理解幼儿行为观察与记录在教育中的应用第二章:幼儿行为观察的方法2.1 认识常用的幼儿行为观察方法2.2 学习直接观察法2.3 学习间接观察法2.4 学习观察技巧与注意事项第三章:幼儿行为记录的方法3.1 认识常用的幼儿行为记录方法3.2 学习日记法3.3 学习表格记录法3.4 学习图表记录法3.5 学习记录技巧与注意事项第四章:幼儿行为观察与记录的实际操作4.1 学习选择观察对象与情境4.2 学习制定观察计划与目标4.3 学习进行观察与记录4.4 学习整理与分析观察记录第五章:幼儿行为观察与记录的应用案例分析5.1 分析幼儿行为观察与记录的应用案例5.2 讨论案例中的观察与记录方法5.3 分析案例中的观察结果与启示5.4 学习如何将观察与记录应用于幼儿教育实践中第六章:幼儿行为观察与记录的伦理considerations 6.1 理解幼儿行为观察与记录的伦理原则6.2 探讨幼儿隐私权与知情同意的问题6.3 学习保护幼儿权益的观察与记录方法6.4 讨论伦理违规案例及应对策略第七章:特殊需求幼儿的行为观察与记录7.1 认识特殊需求幼儿的行为特点7.2 学习适应特殊需求幼儿的观察方法7.3 特殊需求幼儿行为记录的特殊考虑7.4 讨论特殊需求幼儿行为观察与记录的实际案例第八章:幼儿行为观察与记录的数字化工具8.1 了解数字化观察与记录工具的种类8.2 学习使用视频记录与分析软件8.3 学习使用行为观察应用程序8.4 探讨数字化工具的优缺点及适用场景第九章:幼儿行为观察与记录在研究中的应用9.1 理解幼儿行为研究的基本过程9.2 学习如何使用观察与记录数据进行研究9.3 探讨研究中的观察与记录偏差及控制方法9.4 分析幼儿行为研究案例及启示第十章:幼儿行为观察与记录的培训与反馈10.1 学习如何进行幼儿行为观察与记录的培训10.2 讨论培训内容的设定与实施方法10.3 学习观察与记录的反馈技巧10.4 分析培训与反馈的有效性及其改进方向第十一章:幼儿行为观察与记录在家庭环境中的应用11.1 理解家庭环境中幼儿行为观察与记录的重要性11.2 学习家庭环境中的观察方法与技巧11.3 探讨与家长沟通观察与记录的方法11.4 分析家庭环境中的观察记录案例及启示第十二章:幼儿行为观察与记录在游戏活动中的应用12.1 认识游戏活动中幼儿行为观察与记录的重要性12.2 学习游戏活动中的观察方法与技巧12.3 分析游戏活动中的观察记录案例及启示12.4 探讨观察与记录在游戏活动中的实际应用第十三章:幼儿行为观察与记录在课堂环境中的应用13.1 理解课堂环境中幼儿行为观察与记录的重要性13.2 学习课堂环境中的观察方法与技巧13.3 分析课堂环境中的观察记录案例及启示13.4 探讨观察与记录在课堂环境中的实际应用第十四章:幼儿行为观察与记录在特殊情境中的应用14.1 认识特殊情境中幼儿行为观察与记录的重要性14.2 学习特殊情境中的观察方法与技巧14.3 分析特殊情境中的观察记录案例及启示14.4 探讨观察与记录在特殊情境中的实际应用第十五章:幼儿行为观察与记录的总结与展望15.1 回顾幼儿行为观察与记录的学习内容15.2 分析学习过程中的收获与不足15.3 展望幼儿行为观察与记录的未来发展趋势15.4 探讨幼儿行为观察与记录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前景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教案《幼儿行为观察与记录的方法》共分为十五个章节,涵盖了幼儿行为观察与记录的基本概念、方法、实际操作、伦理considerations、数字化工具应用、研究方法以及培训反馈等多个方面。
幼儿行为观察与记录最新PPT课件

TF
四、注意事项:
1、观察需要系列过程 2、观察的结构对观察者的要求 3、观察是连续的 4、观察知识与技巧的获得
TF
第二节 观察评估与幼儿的发展
TF
第二节 观察评估与幼儿的发展
一、发展概论 二、心理学家各种观点 三、遗传与后天影响的争论 四、各心理学派关于遗传与环境的争论 五、主动性或被动性争论 六、观察与幼儿心理发展的关系
再到身体的下半部 ? 身体发育遵循远近发展原则,即从中心到四周向外生长 (胸腔和内部器官-胳膊和腿-手和脚)
TF
二、心理学主要流派有关发展的观点
(一)简要阐述一些心理学流派观点 ? 精神分析(弗洛伊德) ? 行为主义(华生、斯金纳、班杜拉) ? 人本主义(马斯洛、罗杰斯)
TF
? 1、精神分析(弗洛伊德)
取样观察法是一种以行为为样本的观察法,它依据预先确定的标准,选 取行为样本,确定其操作定义,确定观察的形式,及设计观察记录表 格。
TF
(3)观察评定法
? 观察评定法也称为等级量表法,指观察者根据预定标准、 不仅要观察行为,同时要对观察的行为作出评价。
TF
思考:
1.教师平时在幼儿园主要运用的是哪些观察方法? 2. 下列视频分别运用了哪些观察 方法?
TF
二、为什么观察
(一)讨论: 观察的目的 ——我们为什么要观察?
(冲突 ,40s 3min )
TF
为什么要观察?——观察的目的
? 接手新班级,要了解孩子的现状? ? 最近班级中发生了一些小的事件(如告状),想要了解具体情况? ? 一些孩子出现了行为习惯方面的问题,严重性程度如何? ? 开展主题活动中,想要了解班级孩子的一些经验、想法、水平? ? 在开展个别化的活动中,投放了材料,想了解这些材料的适合性? ? 想了解个别孩子的特殊情况? ? ……
幼儿园中班日常行为观察记录【五篇】

【导语】观察记录可以作为教师与家长沟通的依据,利⽤观察记录的结果与家长沟通,教师的叙述不再空洞;家长也因了解孩⼦的发展状况,⽽知道怎样去帮助孩⼦,并与教师合作共同建构课程。
今天©⽆忧考⽹为您带来了幼⼉园中班⽇常⾏为观察记录【五篇】,希望对您有所启发。
幼⼉园中班⽇常⾏为观察记录【篇⼀】 今天的户外游戏时间,我们⼤家⼀起玩“⼩车快跑”游戏,因为是独轮车,⼩朋友们必须要掌握好平衡性,才能向前⾏进。
⼏轮游戏之后,孩⼦们有了更出奇的玩法。
博⽂说:“单独推车太容易了,我们来拖货物前进吧!”正阳便问:“那我们在⼩车⾥装什么呢?”博⽂说:“要不然我先推你,然后你再推我,好吗?”正阳点头说:“好的”。
正阳得意的蹲在车⾥,博⽂双⼿扶着车把,使劲往下压,但是⼩车⼦⼀动不动。
他向上跳起,在纵⾝跃下,⼩车⼦还是⼀动不动。
他站在⼀旁不住的抓⾃⼰的脑袋。
这时候站在旁边的宋⼼悦赶紧跑过来说:“我来帮你。
”俩个⼩朋友⼀⼈⼀个车把,⼼悦说:“1、2、3,使劲。
”但是⼩车只是稍稍的翘起⼀点点。
经过不断尝试,车⼦虽然可以被翘起,但是依然没办法顺利前⾏。
坐在车⾥的正阳说:“再找⼀个⼈来帮忙不就好了吗?”于是王意之就加⼊进来。
通过三⼈⼀起⽤⼒,⼩车轻松被抬起。
他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家⼀起笑起来。
分析与反思: ⼏个孩⼦展开对⼩推车不⼀样的研究就可以看出,幼⼉的探索能⼒不断加强。
作为⽼师要积极⿎励与⽀持幼⼉的奇思妙想和⼤胆尝试。
同时在游戏中幼⼉愿意与他⼈交流沟通,遇到困难,寻求朋友的帮助。
从中共同探究游戏⽅法也是合作意识很好的体现。
幼⼉园中班⽇常⾏为观察记录【篇⼆】 观察时间:20xx.1.2 观察⽬的:提⾼幼⼉的语⾔潜⼒ 观察地点:教室 分析: 锐轩是今年的新⽣,是我们班很⽂静的男孩⼦。
有许多他这个年龄不该有的特点。
他性格孤僻、胆怯、爱哭,很少与⼈交谈、交往,我发现他总是⼀个⼈蜷缩在座位上,怯⽣⽣地看着周围的⼀切。
幼儿园个案追踪观察分析与记录范文(通用6篇)

幼儿园个案追踪观察分析与记录范文(通用6篇)【篇一】幼儿园个案追踪观察分析与记录幼儿观察记录:培养幼儿耐心的学习习惯观察幼儿对象:刘某某某性别:男观察时间:20某某.02.2观察环境:教室中三班观察目的:培养刘某某某耐心的学习习惯观察记录:刚开始学写数字1时,刘某某某表现还不错,用心地用笔在纸上认真地描着。
可是,还不到两分钟他就开始不耐烦,坐不住,四处张望着,看到我正在看他,他连忙低下头之后写。
我适时表扬了刘某某某。
可是没过一会儿,他又回头和后面的小朋友说话。
在我再次提醒他后,他才乖乖地转了过来。
可是不到五分钟,他又开始和旁边的小朋友说话,这次,我坐到他旁边说:“我来看你能不能把数字1写得又漂亮又工整。
”结果,他描出了工工整整的1字,足足有近二十个呢!分析:刘某某某每次群众活动时总爱说话,不认真听讲,更别提独立完成任务啦。
此刻,他能够在我的提醒或帮忙下独立、安静的在短时间内认真完成任务。
每次只要他完成项任务,我总及时地对他进行表扬和鼓励。
虽然刘某某某此刻还不能独立按时按量地完成作业,但他能在我的提醒和关注下,短时间内能够安静的完成,已经取得了必须提高。
措施:1、不要过分批评,应不断鼓励和练习,在这个过程中帮忙他培养耐性和增强自信。
2、继续锻炼他的耐性:透过鼓励和表扬等方式,让他更加有耐心的完成作业。
3、对他这样的孩子,布置的任务应当从易到难,让他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篇二】幼儿园个案追踪观察分析与记录有时候思思不会,涵涵便帮助她折,最后,思思的长颈鹿也折成了,她很开心,和涵涵一起玩着。
思考分析:折动物对于中班的幼儿来说,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虽然我们提供了一些步骤图,但一些能力较弱的幼儿常常会出现看得懂一些步骤,而无法全部看懂,所以常常完成不了作品。
而能力强的幼儿看着步骤,有时也需要推敲一下才能完成,有一定的挑战。
教师在投放材料时,一定要关注到幼儿之间的个体差异,虽然是折纸,有了纸,有了步骤图,但缺乏层次,给一些能力弱的幼儿造成困难,得不到成功的体验,今天的活动中可以看出涵涵和思思都是比较有耐心的孩子而且涵涵也比较乐意助人,所以在涵涵的帮助下两人都得到了成功的体验,而且涵涵的成就感更强烈。
小班幼儿行为观察记录与分析【三篇】

【导语】观察记录可以作为教师与家长沟通的依据,利⽤观察记录的结果与家长沟通,教师的叙述不再空洞;家长也因了解孩⼦的发展状况,⽽知道怎样去帮助孩⼦,并与教师合作共同建构课程。
今天⽆忧考为您带来了⼩班幼⼉⾏为观察记录与分析【三篇】,希望对您有所启发。
⼩班幼⼉⾏为观察记录与分析【1】 观察时间:20xx.12.21 观察地点:⼩四班活动室 今天,我们吃的是⾯条。
XC⼩朋友也不着急着吃,先东张西望了⼀会⼉,⽤勺⼦舀起⼀勺⾯条汤,放在嘴边吹⼀吹放⼊嘴中。
他喝了⽆数⼝汤可是就是不吃⾯条。
我⾛过去,对他轻轻地说:“我们要使劲吃饭,吃的多⾝体好,长的⾼的。
”听完后,他说:“妈妈说了我好好吃饭会长很⾼很⾼的。
”我说:“对!我们XC⼩朋友可棒了,现在都⾃⼰吃饭了!”听完,他开始⽤勺⼦挑起⼀根⾯条放⼊嘴中。
这时,我拿起碗挖了⼀⼤⼝⾯条放⼊他嘴中,他⼤⼝⼤⼝的吃起来,不再东张西望,⼀直盯着我的勺⼦什么时候往他嘴⾥放。
喂了⼏⼝他说:“我要⾃⼰吃。
”我便表扬了他,他很⾼兴,不⼀会⼉⼀碗⾯条就吃完了。
拿着碗来到我⾯前⼤声说:“⽼师,我都吃完了。
”我表扬了他,发给他⼀朵⼩红花,并且要求他以后争取在家⾥也这样。
他点点头,⾮常⾼兴,不时拿着⼩红花给别的⼩朋友看,⼀副很⾃豪的表情。
⾏为分析:从今天观察的情况看来,XC⼩朋友在家⾥长久养成了⼀种“饭来张⼝”的习惯,他并不是很挑⾷,只是懒得⾃⼰吃饭。
他吃饭时对他⼈存在着依赖性,这与他长期由奶奶喂养有⼀定关系。
但是在今天⽼师的喂饭过程中,他是⽐较有⽬的性的在吃饭,并且主动要求⾃⼰吃饭,这⽐过去有很⼤的进步。
当⽼师表扬他时候,他⾮常⾼兴,说明奖励对他很有帮助,今后要多多对他进⾏⿎励。
⼩结:幼⼉良好的饮⾷习惯,⼤多是⾃幼逐渐培养的。
培养幼⼉良好的饮⾷习惯是保证营养均衡,⾝体健康,精神愉快,⾝⼼正常发育的重要前提。
在⽇常⽣活中,我们见到的饮⾷习惯不好的孩⼦,⾝体较弱。
孩⼦的不良饮⾷习惯仅靠⽼师单⽅⾯的努⼒还是不⾏的,家长也要积极配合⽼师的⼯作,引导孩⼦形成良好的饮⾷习惯。
幼儿园幼儿观察记录通用15篇

幼儿园幼儿观察记录幼儿园幼儿观察记录通用15篇幼儿园幼儿观察记录1孩子虽然小,可是他们也明白道理,所以遇到问题先不要着急,和他们讲道理,他们会更乐于接受。
一天中午,别的孩子都躺下了,可是XX却没有,于是我走过去问他:“你为什么不躺下呢?”他指着领一个小朋友说:“我不想躺这儿,我想躺在他那。
”我一看骏骏旁边已经有人了,没有地方了,于是我说:“可是他旁边已经有人睡了啊。
”他却说:“那你让他起来我躺那!”我一听很意外,平时挺乖的孩子,怎么会这样说呢?于是我心平气和地说:“这样可不行啊,你想:如果你已经躺在那睡了,别的小朋友要睡你那,让我把你叫起来,然后他躺那,你说他这样对么?”XX眨巴了几下眼睛,撅起的小嘴咧开了,笑着躺下乖乖地睡了。
教育孩子,你不能把他当一个孩子看,你要和他做朋友,得到他的信任,这样他有什么事才愿意告诉你,你才可以走进他的内心世界去了解他,关心他!幼儿园幼儿观察记录2这个问题可以引起分类和相对性的认识,并由此可以帮助幼儿学习收集信息,增长见识。
——从幼儿争论中生成的教学活动在小班主题活动《可爱的动物》的一次绘画“小蚂蚁”中,有一位幼儿轻轻地说:“蚂蚁是坏的。
”马上有另一位幼儿大声地说:“老师,灿灿说蚂蚁是坏的。
”“蚂蚁是好的。
”又有一位小朋友发出声音,“好的”“坏的”……这一下教室里热闹非凡,把原先安静的秩序全都打乱了,只见有些幼儿例举了事例“我家前几天爬满了蚂蚁,妈妈让我一起消灭它。
”“白蚁会把屋子都啃掉。
”“蚂蚁会松土”“蚂蚁会吃小虫子呢。
”于是大家纷纷对争论产生了兴趣,蚂蚁是好是坏的焦点落到了我的身上,大家的目光充满了期待,对于小班幼儿的这种争论,我觉得犹为可贵,特别是大部分幼儿都参与了争论之中,于是我说:“蚂蚁的种类很多,让我们从今天开始关注这种小动物,查查资料、问问爸妈,听听他们是怎么说的?小朋友今天根据自己的判断画出你心目中的小蚂蚁。
”活动继续进行,在结束时,我发现有些孩子的作品黑乎乎,有些作品颜色非常漂亮,有些作品有些杂乱。
幼儿园行为个案观察记录【三篇】

【导语】幼⼉园的任务为解除家庭在培养⼉童时所受时间、空间、环境的制约,让幼⼉⾝体、智⼒和⼼情得以健康发展。
可以说幼⼉园是⼩朋友的快乐天地,可以帮助孩⼦健康快乐地度过童年时光,不仅学到知识,⽽且可以从⼩接触集体⽣活。
为各位整理了幼⼉园⾏为个案观察记录【三篇】,供各位参考。
【篇⼀】 ⾦xx调进我所带的中⼀班,我的⼼悬了起来。
听别⼈介绍,海斌好动,个性强,是个⽐较难带的孩⼦。
从海斌迈进中⼀班这个集体,我开始了对他全⽅位的观察,因为我知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权”对幼⼉的细致观察,是闯⼊幼⼉⼼扉的第⼀步。
海斌喜欢画画,在绘画课上安静、专⼼,不会拿筷⼦的⼩⼿,握起⽔笔姿势正确,⽤笔流畅,画画的布局、涂⾊,超出了中班年龄幼⼉的⽔平。
我表扬他,并把他的画贴在⽼师范画的位置上。
海斌通过绘画技能的展⽰,得到了同伴的掌声。
在其他活动中,也就能和⼤家步调⼀致了。
⼀天,我发现海斌在拿着⼀盒⽔彩笔发呆,我拿过⽔彩笔劝他去喝点⽔。
喝⽔后,海斌⼜重拿起那盒笔,打开后⼀只⼀只的看,我没去打搅他。
事后,我问他:“那是你的笔吗?”“不是”。
“是不是喜欢那盒笔?”海斌点点头,并沮丧的说:“我的笔没⽔了,画的画不好看,”看海斌那麽喜欢漂亮的⽔笔,我及时与家长联系,得到家长的配合,为海斌添置了多⾊的⽔笔。
⼜⼀⽇,⼩朋友在看动画⽚,海斌双⼿堵⽿,嘴中尖叫,当我向他摆⼿时,他⼤声说:“我不爱看电视——”我让他换个看不见电视的位置,玩些好收的玩具。
隔了⼏天,当⼩朋友⼜看电视时,我提前安排海斌玩玩具,可海斌不领我的好意,搬了椅⼦往前挤,不但安静的看电视,还随电视节⽬发出咯咯的笑声。
我明⽩了:海斌看电视是有选择的,前⼏天看的是现代版的有打⽃的动画⽚,⽽今天看的是有趣的“猫和⽼⿏”,不同的内容,海斌有不同的反映。
通过对海斌的观察和看到海斌⼀天⼀天的进步,我想到:教师要通过观察,找到孩⼦的优势,并把它作为切⼊点,⾛近孩⼦,建⽴感情,增强孩⼦的⾃信,才能进⼀步培养孩⼦的责任感、集体观念和规则意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推論的必要性
本書中所謂的推論、解釋,或說明某件 事的意義,三者是同義。推論或解釋主要市 根據直接觀察到的資料去下結論,並非本身 直接觀察到的。結論的獲得是經過觀察者謹 慎思考的過程;它市感官知覺所能直接觀察 到的資料與無法用感官知覺直接觀察到的資 料之間的一種連結。
如果某觀察法要求在記錄結束後,要解 釋所有行為的意義,則會牽涉到相當多的推 論,推論是在觀察之後產生,在觀察的當時 ,並沒在決定什麼樣的行為要記錄,有些觀 察法則要求再觀察和記錄一開始時就要做推 論。
開放性和閉鎖性的對照,可用以下兩種不 同的情況來解釋。
第一種情況:假設你被允許去看一本關於 幼兒方面的書,但規定你只能再某一限定的 時間內去讀它。在此種情況下,你所能想到 最好的方法就是利用符號記錄表去摘錄書中 的內容。當你觀看自己所做的記錄時,發現 在那本書中提到攻擊性行為十三次、依賴性 行為八次,對於語言行為則完全沒有談到。
幼兒行為觀察與記錄
第五章 觀察記錄法的簡介
七種不同的行為觀察記錄法:
(一)敘事描述法。 (二)時間取樣法。 (三)事件取樣法。 (四)軼事記錄法。 (五)日記式記錄法。 (六)次數統計法。 (七)檢核表法。
Goodwin和Driscoll(1980)以及其他學 者,曾提出正式和非正式觀察法在大原則上 有所不同,也舉出不同的正式觀察法在(1)開 放性與閉鎖性;(2)選擇性程度;(3)觀察者 推論的必要性等三項上的相異性。
第二種情況:同樣地你被允許去讀一本 有關幼兒方面的書,但這一次有比較長的時 間去讀它,你不會使用摘錄的方法,而是將 所讀到的儘可能詳細的記錄下來。你不會記 載幼兒攻擊性行為發生的次數,而是詳細地 寫下攻擊性行為的原委:誰攻擊誰、在什麼 特定的情境和場所,以及行為發生的因果等 等。
*選擇性程度
選擇性程度與開放性和閉鎖性的關係很密 切,它決定在一個觀察法中觀察者所要觀察 和記錄的行為的多少。選擇性程度越高,記 錄下的行為越少,選擇性程度越低,紀錄下 的行為越多。
3﹒開放性、閉鎖性與選擇程度的關聯為何?兩者是 否能獨立存在?意即,一種方法是否可能為閉鎖而 不具選擇性?或者,是否可能為開放而又具選擇性?
4﹒觀察和解釋二者之間有何不同?
*正式觀察法與非正式觀察法
正式觀察法是在高度結構式的狀況下進 行,一般學術研究會採用此種方法的原因。 學術研究是在高度控制下進行的活動,其所 採用的觀察法,也是受高度控制的。非正式 觀察法的結構性就比較弱,資料的紀錄也比 較不詳盡。非正式觀察法沒有學術研究嚴謹 的形式。
*開放性對閉鎖性
記錄的技巧可區分為開放性和閉鎖性, 開放性和閉鎖性的區別在於其是否保留有可 供事後分析用的原始資料。所謂原始資料, 是只對行為和事件發生當時的描述。例如, 「兩位小朋友和積木角一起玩」的敘述性描 述,就是一種原始資料。
當你使用開放性而不具選擇性的觀察法 時,你不需顧慮要記錄什麼樣的行為;你會 儘可能詳細地記錄,在觀察結束後,可以回 頭看看所記錄的資料並作推論。但是如果你 使用閉鎖性且具選擇性的觀察法時,對於「 小麗拿走小惠手上的玩具」這件事,是否 是一種攻擊性行為?是否是你所要的行為? 你都必須當場度而言,「正式」和「非正式」的意
義為何?從社交的角度而言,正式的聚會和非正式 的聚會各代表什麼意思?正式和非正式運用再觀察 和社交時,其所代表的意義是否有何不同?
2﹒在觀察記錄法之外,開放式和閉鎖式可以如何解 釋和應用?在不同的應用上,開放性和閉鎖性的主 要意義是仍相同或是有所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