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凸透镜成像实验题

合集下载

凸透镜成像习题(含答案)

凸透镜成像习题(含答案)

凸透镜成像一、单选题1.小亮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与烛焰等大的像(如图所示),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为了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放大的实像,他必须( )A. 让蜡烛远离透镜,同时让光屏也远离透镜B. 让蜡烛远离透镜,同时让光屏靠近透镜C. 让蜡烛靠近透镜,同时让光屏也靠近透镜D. 让蜡烛靠近透镜,同时让光屏远离透镜2.焦距为f1的凸透镜与焦距为f2的凹透镜的主光轴重合,光心间为15cm。

平行于主光轴的一束平行光通过两透镜后得到一束宽度为d的平行光束,如图(a)所示;若将两透镜位置互换,将得到一束宽度为4d的平行光束,如图(b)所示。

则()A.f1=30cm,f2=15cm B.f1=15cm,f2=15cmC.f1=30cm,f2=20cm D.f1=45cm,f2=30cm3.一个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若有一支蜡烛放在距凸透镜30cm处,以速度ν在燃烧,则蜡烛所成像的缩短速度是:()A.大于ν B.等于ν C.小于ν D.无法确定4.如图所示为小明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图,此时光屏上已经得到倒像,此时保持凸透镜和光屏位置,将蜡烛逐渐向左移动,我们将在光屏上看到()A.蜡烛的像变大了B.蜡烛的像不变C.蜡烛的像变小了D.只有光斑,一片模糊5.小红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烛焰在光屏上成了一个清晰的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实验中,蜡烛越烧越短,光屏上烛焰的像向上移动B.要使光屏上烛焰的像变小,只须将蜡烛靠近凸透镜C.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可制成投影仪D.为了便于从不同方向观察光屏上的像,光屏应选用较光滑的玻璃板6.物体放在凸透镜前,到凸透镜的距离是16cm,若此时光屏上得到放大的像,则所用的透镜的焦距可能是A.4cm B.8cm C.12cm D.18cm7.在焦距是20cm的凸透镜正前方100cm处,一个物体以10cm/s的速度沿透镜主光轴靠近透镜,当物体运动到第6s时,此时物体所成像为()A.倒立、放大实像B.倒立、缩小实像C.正立、放大虚像D.倒立、等大实像8.用“傻瓜”照相机照集体照时,从取景框内发现有部分人超过取景框范围,为了照出满意的照片,应该()A.照相机略向左转B.照相机略向右转C.照相机离人群稍远一点D.照相机离人群稍近一点9.某兴趣小组同学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记录并绘制了物体离凸透镜的距离u跟实像到透镜的距离v之间的关系(如图),则凸透镜的焦距为( )A. 60厘米B. 40厘米C. 20厘米D. 10厘米10.在做观察“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时,物体放在距凸透镜60cm处,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A.20cm B.30cm C.60cm D.80cm二、选择题11.(3分)如图,a,b,c,d是距凸透镜不同距离的四个点,F为焦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摄像机是根据物体放在a点时成像情况制成的B.人眼看物体时的成像情况与物体放在b点时的成像情况相同C.投影仪是根据物体放在c点时成像情况制成的D.正常使用放大镜与物体放在d点时成像情况相同12.某同学在做透镜成像的实验时,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距离透镜20cm的地方,当它向透镜移动时,其倒立的像移动速度大于蜡烛移动速度,则可判断此透镜()A.是凸透镜,焦距为20cm B.是凸透镜,焦距可能为15cmC.是凹透镜,焦距为20cm D.是凹透镜,焦距可能为15cm三、计算题13.2013年12月2日1时30分,“嫦娥三号”探测器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如图所示),奔向38万千米外的月球;12月15日4时35分,“嫦娥三号”着陆器和巡视器成功分离,“玉兔号”巡视器顺利驶抵月球表面.实现了中国人嫦娥奔月的梦想.(1)玉兔抵月除留下深深的“足迹”,也在阳光中留下美丽的“倩影”,(如图所示),“倩影”形成是由于的结果;(2)“嫦娥登月”让人联想到“小猴捞月”的故事,如果井水深10米,则“井中月”距离水面;(3)据介绍,着陆器与巡视器分离后,将进行两器互相拍照“留影”等一系列的科学探究活动,然后再将信息传回地球.这里的“留影”是指成立、缩小的像.不能利用声波传回信息的原因是;若用光传递,从月球上发射到地球收到需要约 s(保留2位小数);(4)接下来的3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里,玉兔月球车要在月球高达300摄氏度的温差等恶劣的环境下探测,请展开想象,说句和玉兔相关的话(可以是赞叹、感慨或是担忧):.14.阅读短文,回答下列问题岐江夜游,全长约6千米,游完全程需40分钟,途径两条休闲带、五个广场、十个主题公园、四十九个节点。

(完整版)凸透镜成像实验题

(完整版)凸透镜成像实验题

凸透镜成像1.(6分)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要求凸透镜、蜡烛、光屏放在上。

调节蜡烛中心、中心、中心的高度使它们大致在。

这样做的目的是:。

如果像成在光屏的下沿,保持烛焰的光屏不动,则凸透镜这应向调。

2.(4分)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先后把蜡烛放在下图中的a、b c、d、e各点上,并相应调整光屏的位置,蜡烛放在点时,光屏上出现缩小、倒立、倒立的像;蜡烛放在点时,光屏上出现放大、倒立的像,蜡烛放在点时,光屏上出现等大、倒立的像;蜡烛放在点时,在凸透镜左侧出现一个放大、正立的像。

3.(16分)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动,把蜡烛分别放在A、B、C、D各(1)把蜡烛放在点,光屏上出现最小的像,像的性质是立的像,利用它的性质制成(2)把蜡烛放在点,光屏上出现最大的像,像的性质是立的像,利用它的性质制成。

(3)把蜡烛放在点,当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像时,光屏距凸透镜最远。

(4)把蜡烛放在点,当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像时,光屏距凸透镜最近。

(5)把蜡烛放在点,光屏上不能成像,透过凸透镜可以看到一个立的像。

4.(6分)如右图是研究凸透镜成像的示意图。

(1)一束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射向凸透镜,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于A点,则此凸透镜的焦距为 cm。

(2)把烛焰放在距透镜9cm处,则经透镜折的像。

(3)把烛焰放在距透镜12cm处,则经透镜折射后成的像。

(4)把烛焰放在距透镜18cm处,则经透镜折射后成的像。

(5)烛焰放在距透镜7cm时所成的像的大小烛焰放在距透镜9cm时所成的像的大小(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6)烛焰放在距透镜30cm时所成的像的大小烛焰放在距透镜18cm时所成的像的大小(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5.如右图所示,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凸透镜、蜡烛、光屏放在A、B、C三点,要使在光屏上成一个放大的像,则A点放置,C点放置;如果A、C两点上的器材对调,则光屏上成像的特点是。

凸透镜成像习题(有答案)

凸透镜成像习题(有答案)

凸透镜成像习题一、选择题1.物体距凸透镜20cm时,在凸透镜的另一侧距镜30cm的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则该是()A.放大的B.缩小的C.等大的D.无法判断2.一个同学探究了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得出了下面的结论,你认为正确的是()A.实像总是倒立的,虚像总是正立的B.实像和虚像都可能是放大的或缩小的C.成实像时,物体离凸透镜越远像越大D.成虚像时,物体离凸透镜越近像越大3.张宁用图甲所示的装置测出凸透镜的焦距,并“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当蜡烛、透镜、光屏位置如图乙时,在光屏上可成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凸透镜的焦距是40cmB.图乙中烛焰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像C.照相机成像特点与图乙中所成像的特点相同D.将蜡烛远离凸透镜,保持凸透镜、光屏位置不变,烛焰可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4.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器材做实验,先用焦距为20cm的透镜甲进行实验,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缩小的实验.接下来他改用焦距为10cm的透镜乙继续实验.若不改变发光体和凸透镜的位置,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调节光屏的方法及光屏上的像变化情况是()A.光屏靠近透镜移动,像变大B.光屏远离透镜移动,像变小C.光屏远离透镜移动,像变大D.光屏靠近透镜移动,像变小5.小张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总结了三个实验结论如表所示,其中正确的选项是()实验序号物距(u)像的性质像距(V)实虚大小正倒1u>2f虚像缩小倒立f<v<2f 2u=2f实像缩小正立v=2f3f<u<2f实像放大倒立v>2fA.第一次实验B.第二次实验C.第三次实验D.以上选项均不正确6.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此时烛焰在光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像,则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这个清晰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B.此凸透镜的焦距大于20cmC.将蜡烛移动到25cm刻度处,应向右移动光屏,才能再次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D.将蜡烛移动到40cm刻度处,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会在光屏上成像7.生活中我们经常观察到“实像”和“虚像”,关于“实像”与“虚像”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平面镜所成的像一定是虚像B.凹透镜可能成实像C.凸透镜所成的像一定是实像D.虚像能用光屏承接实像则不能8.小明站在平静的湖边,看到清澈的湖水里小鱼在白云间穿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白云是虚像,鱼是实像B.白云是实像,鱼是虚像C.白云是虚像,鱼是实像D.白云和鱼都是虚像9.烛焰通过相距15cm远的凸透镜能在光屏上成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像正立,凸透镜的焦距等于15cmB.像正立,凸透镜的焦距小于15cmC.像倒立,凸透镜的焦距大于15cmD.像倒立,凸透镜的焦距小于15cm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虚像是人的幻觉,实际上并不存在B.人能看到物体是因为人眼发出的光射到物体上C.实像可在光屏上显示,虚像不能在光屏上显示D.实像和虚像都可在光屏上显示二、填空题11.如图是十字路口处安装的监控摄像头,它可以拍下违章行驶的汽车照片,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一个______________镜.A、B是一辆汽车经过十字路口时,先后拍下的两张照片,可以看出汽车是______________摄像头(“靠近”、“远离”).12.通过水滴看书上的字,字是______________的(填“缩小”或“放大”),此时水相当于______________镜.13.市公交公司为了保证人们的上下车安全,在公交车上安装了“电视监控器”.凸透镜是该装置的光学系统,“电视监控器”的摄像头能成______________(填“正立”或“倒立”)、______________(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14.某同学在做“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如图所示.首先将烛焰、透镜、光屏放置在______________上,并将三者的中心调节在______________.(1)该同学把这块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在离地面大约15厘米处出现了一个亮点,由此判断此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_______厘米;(2)若保持蜡烛的位置不变,将透镜调至A点时,移动光屏,光屏上出现了清晰的像,那么成的一定是______________像;(3)仍保持蜡烛、光屏的位置不变,将透镜调至B点时,若光屏上再一次出现了一个像,那么该像肯定是______________.(4)如果该同学继续移动透镜并调至C点时,成像情况为______________.15.当物体与透镜的距离大于焦距时,物体成倒立的像,这个像是实际光线的会聚点,能用光屏承接,是______________像,(填“实”或“虚”),当物体与透镜的距离小于焦距时,物体成的像不能用光屏承接,是______________像(填“实”或“虚”).16.在图中,凸透镜焦距为12cm,当蜡烛在20cm刻度处时,在光屏上能成清晰的、倒立的、______________(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保持透镜位置不变,当蜡烛在46cm刻度处时,移动光屏,______________在光屏上成像(选填“能”或“不能”),______________就是利用凸透镜的这一特点来观察物体的(选填“照相机”、“放大镜”或“幻灯机”).17.实像是实际光线______________ 的.18.将物体放在距凸透镜2倍焦距外时,在凸透镜另一侧某处成______________像.19.有A、B、C三块凸透镜,现用这三块凸透镜做成像实验,在保持各凸透镜跟烛焰距离相等的条件下,得到的实验记录如下:透镜像的性质A放大倒立实像B缩小倒立实像C放大正立虚像由此可知A、B、C三个透镜的焦距f A、f B、f c从大到小依次为______________.三、实验探究题20.用焦距未知的凸透镜“探讨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通过调整物距及像距,在光屏上得到倒立、缩小的像,测量并记录物距和像距,实验序号为1、2;通过调整物距再做两实验,在光屏上得到倒立、放大的像,测量并记录物距和像距,实验序号为3、4.(1)在实验前,需要调节凸透镜、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和烛焰的中心大致在______________上,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2)如图是实验序号4对应的实验图,请将物距、像距填写在表格中;像的性质实验序号物距u/cm像距v/cm倒立、缩小的像1501523020倒立、放大的像320304(3)分析前面的4组数据及对应的现象,为了尽快在光屏上得到倒立等大的像,你的做法是:______________,进行完此操作后,把测得的物距与凸透镜焦距对比,发现当物距μ=24cm时,能得到倒立、等大的实像.用你学过的知识判断,此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_______cm.(4)把物距调节到小于______________cm时,用眼睛透过凸透镜观察烛焰,发现一个正立、放大的虚像.答案1.A2.A3.B4.D5.C6.B7.A8.D9.D10.C11.凸透靠近12.放大放大13.倒立缩小14.光具座;同一高度;(1)15;(2)倒立缩小的实;(3)倒立放大的实像;(4)正立放大虚像.15.实虚16.缩小不能放大镜17.会聚而成18.倒立缩小的实19.f C>f A>f B20.同一高度完整的像成在光屏中央(2)见下表:将凸透镜向右移动,使物距等于像距1212。

(完整版)凸透镜成像规律练习题(答案)

(完整版)凸透镜成像规律练习题(答案)

1.小明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的活动中,选用了焦距未知的凸透镜。

(1)将凸透镜安装在光具座上,用平行光作光源,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如图甲所示,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cm。

(2)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安装在光具座上,并调整蜡烛火焰、凸透镜及光屏三者的中心,使其大致在_______上,为实验探究做好准备。

(3)如图乙所示,将点燃的蜡烛移到标尺10cm处,再移动光屏,直到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为止。

生活中________就是利用这一成像原理来工作的。

(4)在图乙所示情况下,保持光屏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将蜡烛向左移动一段距离后,为了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应在凸透镜左侧附近安装一个焦距适当的________(凸透镜/凹透镜),这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近视/远视)的矫正相似。

【答案】10 同一高度照像机凹透镜近视【解析】(1)将凸透镜安装在光具座上,用平行光作光源,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此处即为焦点的位置,由图甲可知,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

(2)为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实验前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安装在光具座上,并调整蜡烛火焰、凸透镜及光屏三者的中心,使其大致在同一高度。

(3)如图乙所示,将点燃的蜡烛移到标尺10cm处,此时的物距为40cm,物体在凸透镜的二倍焦距点之外,再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倒立缩小的实像像。

生活中照相机就是利用这一成像原理来工作的。

(4)在图乙所示情况下,保持光屏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将蜡烛向左移动一段距离后,物距变大,根据物近像远像变大的规律可知像成在了光屏的前方,要使像仍成在光屏上,需要一个发散透镜,即凹透镜;凹透镜是用来矫正近视眼的,因此这与近视眼的矫正相似。

故答案为:(1). 10 (2). 同一高度 (3). 照像机 (4). 凹透镜;近视。

2.(7分)如图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凸透镜焦距为1 5cm(1)实验前应首先调整蜡烛、凸透镜、光屏,使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其目的是.(2)如图,光屏应在区域前后移动,才能得到清晰、倒立、(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根据这一原理人们制成了.(3)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放上一个近视眼镜,则发现像变得模糊了,这时应适当向(选填“左”或“右”)移动光屏,才能重新得到清晰的像.(4)若实验中将光屏换成平面镜,则从侧面(选填“能”或“不能”)看到清晰、倒立的烛焰像,此时蜡烛在平面镜中成像,像与凸透镜大小.【答案】(1)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2)③;放大;幻灯机;(3)右;(4)不能;相等.【解析】试题分析:(1)点燃蜡烛后,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上,这样才能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2)由图知,凸透镜焦距是15cm,当把凸透镜固定在50cm刻度线位置,蜡烛固定在30cm刻度线位置时,物距为50cm﹣30cm=20cm,即蜡烛在1倍和2倍焦距,所以此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像在2倍焦距之外,幻灯机(投影仪)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3)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放上一个近视眼镜,由于近视眼镜是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所以通过凸透镜的光线比以前会聚得要晚了,像距更大了,因此要得到清晰的像,需将光屏远离凸透镜.当烛焰距凸透镜40cm时,物距大于2f,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4)平面镜所称成的像是虚像,光屏上不能承接到像;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像与物的大小相同,所以此时蜡烛在平面镜中成像,像与蜡烛大小相等.考点:凸透镜成像、平面镜成像3.(10分)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1)由图甲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cm。

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专题(含标准答案)

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专题(含标准答案)

1 / 1 实验专题(二)------探究凸透镜成像特点
1.在“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实验中:
(1)如图1所示,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
为______cm ;
(2)如图2所示,应将光屏向______
(选填“上”或“下”)调整,使烛焰、凸透
镜、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其目的是______;
(3)当烛焰距离凸透镜25cm 时,移动光屏使光屏上成倒立、______的实像,生活中的______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制成的;
(4)接下来将蜡烛向凸透镜方向移动,若在光屏上还能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______凸透镜(选填“靠近“或“远离”).
(1)为了便于观察实验现象,实验环境应该______(选填“较亮”或“较暗”)一些,此实验过程中蜡烛燃烧后逐渐变短,则光屏上烛焰的像也将逐渐向______移动.
(4)当烛焰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成一实像时,小明用不透明的纸挡住透镜下半部分,则光屏上 所成的像______(选填“完整”或“不完整”).
4.某同学用一个未知焦距的凸透镜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探究过程中将观察到的现象和测量的数据记录在下表中,请解答下列问题:
(1)该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cm .
(3)如果保持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把光屏向右移一小段距离后,要想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可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放一个______(选填“近视眼镜”或“远视眼镜”).
(3)某小组实验时对图甲中的装置进行了改进,将蜡烛换成LED 灯、光屏换成带有方格的光屏,如图乙所示.
①蜡烛换成LED 灯的优点是______. ②光屏换成带有方格光屏的优点是______.。

中考科学实验专题练习-凸透镜成像(含解析)

中考科学实验专题练习-凸透镜成像(含解析)

中考科学实验专题练习-凸透镜成像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各组使用相同焦距的凸透镜进行实验,小华所在的小组实验操作规范,测量准确,该小组实验记录如下表(1)请你根据上表信息,求出凸透镜的焦距f= cm.在实验中我们需要将蜡烛,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在.(2)若烛焰,凸透镜,光屏分别放在某位置时恰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当凸透镜位置不变,烛焰向远离凸透镜方向移动一小段距离时,为了在光屏上再成清晰的像,光屏应向(远离/靠近)凸透镜方向移动适当的距离.(3)将物体放在距镜头14cm处,成像特点遵从上表规律,此时应成的实像.2.小宏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1)如图甲所示,可得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然后调整器材进行实验;(2)当蜡烛距凸透镜15cm时,能成倒立、的实像;当蜡烛在标尺30cm处时,光屏应移到标尺cm 处,成像才清晰;当蜡烛向左(远离透镜)移动到乙图位置,要在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需将光屏向移动,此时所成像的大小将变;(3)在上一步实验调整好像的位置后,小宏取了一副近视镜放在凸透镜和蜡烛之间,保持光屏位置不变,要使光屏上还能成清晰的像,应将蜡烛向(选填“左”或“右”)移;(4)实验过程中,如果用不透明的硬纸板挡住凸透镜的上半部分,则光屏上的像;A.只出现烛焰像的上半部分B.只出现烛焰像的下半部分C.出现烛焰完整的像,但像更小了D.像仍然是完整的,且大小不变,只是变暗了(5)若将印有字母“F”的纸片放在离凸透镜5cm处,看到清晰的像是图中的(填序号)。

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如图(a)所示,让平行光正对着凸透镜照射,左右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测得凸透镜的焦距f=cm;(2)如图(b)所示,保持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左右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填“能”或“不能”)得到清晰的烛焰像;(3)如图(c)所示,烛焰能在光屏上形成清晰的像,此像是、的实像。

(完整版)凸透镜成像规律试题及答案

(完整版)凸透镜成像规律试题及答案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一、单选题:1、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为u=8cm时,在透镜中看到正立的像,当物体到透镜的距离为u=10cm时,在光屏上看到倒立的像,当物体到透镜的距离为下列各值时,对像的性质判断正确的是()A.u=20cm时,成倒立缩小的像B.u=15cm时,成正立放大的像C.u=9cm时,成倒立缩小的像D.u=5cm时,成倒立放大的像2、物体到凸透镜距离为10cm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当物体到该透镜的距离为18cm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f的范围为()A.10cm<f<18cm B.5cm<f<9cm C.9cm<f<10cm D.18cm<f<20cm3、物体通过凸透镜可成()A.正立、缩小的虚像B.正立、放大的虚像C.倒立、放大的虚像D.正立、放大的实像4、放幻灯时,幻灯片应放在()A.透镜的焦点以内B.透镜的两倍焦距以外C.透镜焦点以外的任一位置D.透镜两倍焦距以内,一倍焦距以外5、某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当物体沿主光轴从距离透镜30cm处向15cm处移动时,则()A.像变大,像距变大B.像变小,像距变小C.像先变小后变大,像距变大D.像先变小后变大,像距变小二、填空题:6、当物距在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时,像距________焦距,得到了________实像.7、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为了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心,必须使烛焰、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___________.实验中,物体距离凸透镜24cm,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放大的像,此凸透镜焦距的范围是_________.8、在凸透镜成像时,当物体由很远处以速度v匀速移近,直到接触凸透镜的整个过程中,像与物体间的距离是________,像移动的速度是________.9、物体从焦点处向2倍焦距以外沿主轴移动,在这个过程中,物体的像距如何变化?________;像的大小如何变化?________;像的虚实如何变化?________.10、当物体离凸透镜的距离________2倍焦距时,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这是________的工作原理;当物体离凸透镜的距离在________之间时,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这是________的工作原理;当物体离凸透镜的距离________时,凸透镜成正立的、放大的虚像,这是________的工作原理.三、作图题:11、把蜡烛放在离凸透镜远大于2倍焦距的地方,在光屏上出现了明亮、清晰的烛焰的像,如图所示,请完成光路图.12、下图是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示意图,图中A、B、C表示同一物体放在三个不同的位置,请通过画图大致表示出像的位置和像的性质.四、实验探究题:1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当烛焰在光屏上成倒立、缩小实像时,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应大于________cm,当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小于________cm时,通过凸透镜能看到正立、放大的虚像.14、实验题表中为某同学做“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时记录下某透镜的成像情况,由凸透镜成像规律,根据下表可推知该透镜的焦距应是__________________.15、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必须先________,然后把蜡烛、光屏分别置于凸透镜两侧,调整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跟________大致在________.16、在“研究凸运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请你设计一个测量凸运镜焦距的简易实验方案,写出实验步骤:(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评估你的实验方案的优缺点:________.五、应用设计题:17、小红在探究完凸透镜成像规律后,产生了这样的一个想法:“凸透镜能够成像,那么凹透镜能不能成像呢?”请你帮她设计实验并探究.18、观察教学中常用的投影仪投影幻灯片,请说明:(1)平面镜的作用:________;(2)凸透镜的作用:________;(3)屏幕用粗糙的白布做成:________.参考答案1、A2、B3、B4、D5、A6、大于2倍焦距,倒立、放大7、同一高度;12cm<f<24cm8、先减小后增大然后又减小,先小于v后大于v9、变小;变小;不变10、大于,照相机,1倍焦距和2倍焦距,幻灯机,小于焦距,放大镜11、如答图所示12、13、20,1014、9cm<f<10cm15、调整烛焰、透镜、光屏,烛焰的中心,同一高度16、(1)凸透镜正对太阳找会聚点(2)量出焦距.简单易行、误差大17、略18、(1)改变光路(2)使幻灯片在银幕上成放大的实像(3)使光发生漫反射以便同学们能够看清像,同时白布能反射所有颜色的光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9分)1.(08临沂)下列有关光的现象中,正确的说法是()A.阳光下,微风吹拂的河面,波光粼粼,这里蕴含着光的反射B.光与镜面成30°角射在平面镜上,则其反射角也是30°C.人在照镜子时,总是靠近镜子去看,其原因是靠近时像会变大D.老年人通过放大镜看书,看到的字的实像2.小赵同学手拿时钟站在平面镜前,如图所示是平面镜中的像,则()A.小赵同学离平面镜越远,像越小B.小赵同学离平面镜越远,像越大C.时钟指示的时间是3点正D.时钟指示的时间是9点正3.凸透镜的焦距是12cm,把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凸透镜15cm处,则蜡烛通过凸透镜成的像是()A、倒立、缩小的实像B、正立、缩小的实像C、倒立、放大的实像D、正立、放大的虚像4.下列现象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A、海市蜃楼B、影子C、水中的倒影D、小孔成像5、测量视力时,利用平面镜成像特点可以节省空间。

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练习题(含答案)

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练习题(含答案)

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题(含答案)1.(12济宁)将一物体分别放在甲、乙两凸透镜前等距离处,通过甲透镜成缩小的像,通过乙透镜成放大的像,由此可推断:甲透镜的焦距____乙透镜的焦距(选填“小于”、“等于”或“大于”)。

2.(12江西)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小明将烛焰、凸透镜放在如图甲所示位置,在光屏上正好出现倒立等大的像。

然后,小明将烛焰、凸透镜放在如图乙所示位置,此时能观察到__(选填“正立”或“倒立”)、放大的__像(选填“实”或“虚”)。

3.(12浙江宁波)将蜡烛、焦距为10cm 的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使烛焰、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移动蜡烛使烛焰距凸透镜25cm ,在凸透镜另一侧移动光屏,会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_______的实像.根据这一成像规律,请举一个生活中的应用实例:_______。

4.(12河南)如图所示,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光屏上呈现了烛焰倒立清晰的像。

如果去掉光屏,眼睛在A 处_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 看到这个像,原因是__________。

5.(12海南)小青将点燃的蜡烛分别放在如图所示的a 、b 、c 点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蜡烛在____点时,凸透镜右侧光屏上成的像最大,像是____(选填“正立”或“倒立”)的。

6.(12苏州)如图所示是某实验小组合作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足够长).实验时应先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在同一直线上,并且大致在____ 上;当烛焰离凸透镜20cm 时,在另一侧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倒立、缩小的烛焰的像,随着蜡烛的燃烧,可观察到光屏上的像向 ____(上/下)移动;移动蜡烛,使烛焰离凸透镜10cm ,再移动光屏, ___(能/不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烛焰的像. 7.(12扬州)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1)实验中出现了如图所示的情形,要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光屏向_____(上/下)调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用文档凸透镜成像1.(6分)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要求凸透镜、蜡烛、光屏放在上。

调节蜡烛中心、中心、中心的高度使它们大致在。

这样做的目的是:。

如果像成在光屏的下沿,保持烛焰的光屏不动,则凸透镜这应向调。

abc、分)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先后把蜡烛放在下图中的、2.(4de各点上,并相应调整光屏的位置,蜡烛放在点时,光屏上出现缩小、倒立、倒立的、像;蜡烛放在点时,光屏上出现放大、倒立的像,蜡烛放在点时,光屏上出现等大、倒立的像;蜡烛放在点时,在凸透镜左侧出现一个放大、正立的像。

DBCA、.(16分)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动,把蜡烛分别放在各、、3点,并调整光屏的位置,那么:(1)把蜡烛放在点,光屏上出现最小的像,像的性质是立的像,利用它的性质制成。

(2)把蜡烛放在点,光屏上出现最大的像,像的性质是立的像,利用它的性质制成。

(3)把蜡烛放在点,当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像时,光屏距凸透镜最远。

(4)把蜡烛放在点,当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像时,光屏距凸透镜最近。

(5)把蜡烛放在点,光屏上不能成像,透过凸透镜可以看到一个立的像。

4.(6分)如右图是研究凸透镜成像的示意图。

A点,)一束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射向凸透镜,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于(1则此凸透镜的焦距为cm。

(2)把烛焰放在距透镜9cm处,则经透镜折的像。

(3)把烛焰放在距透镜12cm处,则经透镜折射后成的像。

(4)把烛焰放在距透镜18cm处,则经透镜折射后成的像。

(5)烛焰放在距透镜7cm时所成的像的大小烛焰放在距透镜9cm时所成的像的大小(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6)烛焰放在距透镜30cm时所成的像的大小烛焰放在距透镜18cm时所成的像的大小(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5.如右图所示,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凸透镜、蜡烛、ABC三点,要使在光屏上成一个放大的像,、光屏放在、ACAC两点上的器材对调,则光屏上成像的、点放置,点放置;如果则特点是。

6.试设计三种粗略测出凸透镜焦距的方法:方法一:文案大全.实用文档;方法一:;方法三:。

5分)7.(da点逐渐移到(1)在“探究凸透镜”的实验中,当蜡烛从甲图所示的点的过程中,蜡烛分dacb 四点的、点时,在透镜右边的光屏上(光屏未画出)能承接到缩小、别通过、abcd四点的、、、点时,在透镜的像,机就是利用此成像特点制成的;当蜡烛分别放在右边的光屏上能承接到的像最大。

(2)根据所学透镜知识,某同学自制了一个“平行光源”,如图乙所示,装置的主要部分是开有细缝的小盒、充满水的青霉素小药瓶、小灯泡S、电池、导线等。

其中装水的药瓶可对光起作用,移动小药瓶,当灯泡在小药瓶的位置时,就有平行光束从细缝中射出。

8.(3分)在“探究凸透镜”的实验中:(1)第一小组同学依次把点燃的蜡烛、透镜、光屏放在光具座上,但是,在实验中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找不到清晰的像,请你帮他们找出一个可能的原因:。

(2)第一、第二两个实验小组的同学分别进行了若干次操作,并把实验数据准确地记录在下表格中。

请你分析以下的数据,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写出两条即可)①;②。

9.小宇最喜爱的玩具是叔叔送给他的生日礼物,那是三只大小、形状完全相同的凸透镜,分别由玻璃、水晶、塑料做成。

现在小宇想要探究“大小、形状相同的凸透镜的焦距与制做材料是否有关”。

请你帮他设计这资探究的全过程,完成如下的工作:(1)这次探究的器材有哪些?请你写出来:;(2)请你写出探究的主要步骤:;(3)请你设计出实验现象或实验数据表格:(4)在这次探究过程中,你运用的一种主要科学探究方法是什么?答:。

文案大全.实用文档14.(18分)下面是某同学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的记录,把表中的空格处填完整。

,若以凸透镜为参照物,物近,,像的大小(1)成实像时,物距减小,像距。

;同理,物远,像,像变像,像变fufufuf而大于>2时,成的像,当(2)当的=2<2时,成等大的像;当时,成fu 2的转折点。

像。

所以是成=Ffffuuu的转折点。

>时成实像,当是成(3)当<=时不成像。

当时,成虚像,所以焦点uvuvuv;成放大实像时,。

(4)成等大像时,=;成缩小实像时,在光屏上呈现;立的,立的,在光屏上呈现;虚像总是)实像总是(5侧。

侧,成虚像时,像和物体在凸透镜成实像时,像和物体在凸透镜的分)在用光具座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915.)测量凸透镜的焦距如图所示,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1 cm。

2)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

后,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上,目的是的实像。

)当烛焰距凸透镜30cm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3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填光学仪器)。

)从理论上说,把蜡烛放在焦点处,在光屏上是得不到像的,然而实际情况是,把蜡烛放在该处4(时,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出现倒立放大的像,且透过凸透镜,又可以看到一个放大正立的像,这;是由于得到完整的像(选填“能”5)在探究过程中,有的同学用纸把凸透镜遮住一部分,在光屏上(。

或“不能”),像的大小)在探究过程中还发现这样的规律:当成实像时,物距变小,像距(6)。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4分)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放大清晰的像(如下图16.(,此时物距范围:所示)f(凸透镜焦距为。

在幻灯机、照相机、)放大镜三种光学器件与上述成像情况一致。

若有位同学摘下的是近视眼镜放在蜡烛与透镜之间(靠近透镜),结果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

(选填“左”或“右”)移动,才能使像变(1)若不改变蜡烛和凸透镜位置,应将光屏向清晰。

)请根据此实验,简要说明近视眼看不清楚物体的原因:。

(2fuf 2(>>、幻灯机、右、物体成像在视网膜前)文案大全.实用文档分)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点燃的蜡烛分别放在176.(edabc、、、五个位置,如右图所示.其中蜡烛放在、处所得的实像与处所得的实像最小,放在处所得到的实像比烛焰大,烛焰大小相同,放在处能看到放大虚像。

若在放实验中发现光屏上成的烛焰像偏左、偏上,为了使烛焰像能成在光屏中央,应向、 )。

“左”或“右”调整烛焰位置(选填“上”“下”向ebca、、、左、上)(、)对着无锡著名景点——锡山先后拍摄了两张6分)小明站在同一位置用数码相机(焦距可改变18.(透镜的照片甲和乙,如图所示。

他产生了这样的疑问:物体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所成像的大小与 ?小明对此进行了探究焦距有何关系呢)小明找来了一些凸透镜,但不(1 知道它们的焦距,请你为他提供可画一种测量透镜焦距的方法。

( :图说明)。

的凸透镜,在保持物10cm、5cm(2)测出凸透镜焦距后,小明先后选用了三个焦距分别为15cm、35cm距始终为的情况下依次进行实验,发现所成的像越来越小。

请你根据实验结果判断小明在拍摄哪一张照片时照相机镜头的焦距较大。

答:。

(3)在探究过程中,小明总是让物距保持不变,请你说出他这样做的理由。

答:。

1)将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在透镜的另一侧放一张纸,调节透镜到纸面的距离,直至纸面上出现(最小、最亮的光斑,测出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即为凸透镜的焦距。

:。

拍摄乙照片时照相机镜头的焦距较大)答(2)答:凸透镜所成实像的大小与物距、焦距都有关系,因此研究实像的大小与焦距的关系时应(3 控制物距不变。

分)如右图所示,为研究视力矫正问题,小明和小华同学用凸透镜和光屏模拟眼睛,凸透镜.(419 看做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做视网膜。

(1)小华将蜡烛、凸透镜、光屏放在水平的桌面上,调整蜡烛、凸透镜、光屏的位置和高度,使烛焰中心,透镜中心、光屏中心位于同一直线上,且三者高度相同。

点燃蜡烛,将近视眼镜放在烛焰和凸透镜之间,移动光屏的位置,直至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

取走眼镜,屏上的像变模糊了,再向凸透镜方向移动光屏至某一位置时,屏上的像文变清晰了。

以上现象说明:;①;②(2)小明将远视眼镜放在烛焰和凸透镜之间,移动光屏的位置,直至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

取、走眼镜,屏上的像变模糊了,此时要使屏上的像变清晰,应向(选填“凸透镜”)方向移动光屏,因为远视眼镜对光线具有作用。

“远离凸透镜”或“竖直向下” 1()文案大全.实用文档近视眼镜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近视眼镜是凹透镜)①近视眼睛的会聚能力比普通眼睛强(近视眼成的像在视网膜前)②2)远离凸透镜、会聚。

(分)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636 )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在透镜的另一侧移动(l 处,屏上呈现出最小最亮光屏,在距透镜10cm cm的光斑,则此凸透镜焦距约是。

(2)小莉同学做实验时,发现烛焰在光屏上的像偏高,如图所示,若要使烛焰成像在光屏中心,只调节光屏,)调节。

、“下”应将光屏向(填“上”清晰的处,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屏上得到倒立、(3)若将烛焰移至距凸透镜 15cm。

“幻灯机”或“放大镜”)实像,就是应用这一原理制成的(填“照相机”、厘米刻度处时,为了在光屏的中心找到像,应调整光屏)保持透镜位置不变,当蜡烛在15(4 )。

,并将光屏向方向移动(选填“远离透镜”或“靠近透镜”的8分)小明进行 37.(“视力的矫正”探究活动,他将自己戴的近视眼镜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如下图甲所示,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缩小倒立的清晰实像,拿开眼镜后,光屏上的像变得模糊了。

(1)小明为了使光屏上的像重新变得清晰,在不移动光屏和凸透镜位置的前提下,他该。

如果他不戴眼镜看书,应该将书(填“靠近”或“远离”)眼睛。

(2)如下图乙所示的四幅小图中,正确表示近视眼成像情况的是图,其矫正做法是图;远视眼成像情况的是图,其矫正做法是图。

38.(5分)小明发现圆形鱼缸中的鱼被放大了,他很知道为什么?他带着问题去问老师,老师指导他做了“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实验中:(1)成像出现了如下图所示的问题,你解决的方法是。

(2)保持凸透镜不动,要使所成的像变大且清晰,,“右”移动(选填“左”)蜡烛应向,应“右”)光屏向移动(选填“左”。

继续移动蜡烛后,用这个原理制成了在光屏上怎么也找不到蜡烛的像,但是透过凸透镜却看到了一个放大的蜡烛像。

请你帮小明。

解释圆形鱼缸中的鱼被放大的原因:分)小岩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遇到了如下困惑,请聪明的你帮助他解决。

.(439倍焦距时,在透镜的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的清晰的2困惑一:当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大于像。

如果他想使光屏上成的像变大且清晰,该如何调整?(1)你的调整方法是:困惑二:小岩还想知道蜡烛火焰与光屏上成的像文案大全.实用文档左右是否颠倒,请你帮助他设计实验。

(2)你的调整方法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