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培优测试题
八年级语文培优试卷含答案一修订版

八年级语文培优试卷含答案一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汉城国际学校八年级语文学科培优试题(一)命题人:命题时间:2014年10月13日姓名:班级:得分:1.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3分)细细()一盏清茶,里面有着说不尽的意蕴。
清幽淡雅的绿茶,清澈透明,沁人心脾;雅俗共赏的花茶,齿颊留香,妙不可言;外刚内柔的乌龙茶,甘而不浓,回味无穷。
文人喝茶,喝出的是茶外茶。
郑板桥喝出了“汲来江水烹新茗”的(),杜耒喝出了“寒夜客来茶当酒”的(),梁启超喝出了“饮茶之乐乐无穷”的()。
A品尝绝妙意境浓情厚谊独特感受B品赏浓情厚谊绝妙意境无限乐趣C品赏浓情厚谊闲情逸致无限趣味D品味闲情逸致浓情厚谊独特感受2.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武汉大学在今年樱花盛开期间采取措施控制游客数量。
B近年来,全省各中小学建立和完善了校园安全工作机制。
C北京三联韬奋书店开启的“不打烊书店”,成为人们夜间休闲阅读的主要方式。
D我市鲁峰和聂品华两位先进分子在第五次全国自强模范暨助残先进集体和个人表彰大会上受到习总书记的亲切接见。
3.综合性学习(9分)2014年4月18日,一台以传统文化为核心资源的原创节目——《中国成语大会》在中央电视台开播。
请你参加以“传承文化,走进成语”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阅读下面三则材料,然后完成后面题目。
材料一成语是中国独有的语言资源,大量成语出自传统经典着作,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智慧的结晶,承载着丰富和厚重的人文内涵,极具文化价值,堪称中华文化的“活化石”。
材料二如今,成语在人们的生活中逐渐被忽视,除了个别爱好成语接龙、成语印章的人以外,很少有人爱好积累成语。
材料三《中国成语大会》总导演关文正认为:成语就是走进中国传统文化,了解中国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钥匙,我们有义务去学习和推广成语。
①概括以上三则材料的主要内容。
(3分)②在《中国成语大会》猜成语节目中,主持人要求同组两人,一人用两个字的词描述,另一人根据描述在最短时间内猜出成语。
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培优试卷(含答案)

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培优试卷一、积累与运用1.请运用积累的知识,完成习题题。
万众瞩目的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以“中国式浪漫”唱响“一起向未来”的宣言;欢乐相聚的闭幕式,大家在五环旗下依依惜别,“天下一家”的浪漫烟花、寓意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结,让多少人内心的企盼得到共鸣和回响。
多少人也由此领略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的智慧、“黄河之水天上来”的气象、“渡头杨柳青青,枝枝叶叶离情”的深情,感受当代中国的自信从容和________生机。
“雪如意”“雪游龙”“雪长城”,见证运动员汗水与激情的比赛场馆,则是将科技、运动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________的具象载体。
火种灯会徽体育图标颁奖礼服北京冬奥会视觉呈现的中国风几乎无处不在。
(1)请你将本次活动的主题工整地写在下面的田字格中。
(2)上面语段中加点字的注音和横线处应填入的词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万众瞩目(shǔ) 篷勃 熔合 载体(zài) B.万众瞩目(zhǔ) 蓬勃 融合 载体(zài)C.万众瞩目(zhǔ) 篷勃 融合 载体(zǎi) D.万众瞩目(shǔ) 蓬勃 熔合 载体(zǎi)(3)给画线句加上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A.火种灯,会徽,体育图标,颁奖礼服——北京冬奥会视觉呈现的“中国风”几乎无处不在。
B.火种灯、会徽、体育图标、颁奖礼服——北京冬奥会视觉呈现的《中国风》几乎无处不在。
C.火种灯、会徽、体育图标、颁奖礼服……北京冬奥会视觉呈现的“中国风”几乎无处不在。
D.火种灯,会徽,体育图标,颁奖礼服……北京冬奥会视觉呈现的《中国风》几乎无处不在。
(4)展板上需要配图,字体与示例图片一致的一项是( )2.请从所给的三个词语中,选出一个最符合语境的填写在横线上。
(1)大哥已经在家闲了一年了,他觉得很___________(狂躁暴躁烦躁)。
(2)长江是一曲气势磅礴的交响乐,奏出远古文明的辉煌,现代都市中的人们很难想象它那万马奔腾、___________(风平浪静一泻千里碧波荡漾)的壮丽景象。
中学初二年级培优测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二十五中初二年级培优测试语文试题第一部分(30分)1.下面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组是( )(3分)A.狭隘.(ài) 睥.睨(bì)胆怯(què)B.提.防(tí) 执拗(niù)哂笑(shěn)C.干涸.(hé) 起兴(xìng)鞭挞(dà)D.蹒.跚(pán) 狩猎(shòu)酬和(hè)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A.慰籍相形见拙经纶苍海桑田 B. 挑畔囊莹映雪纯粹莫衷一是C.招徕鸦雀无声汇报引经据典 D. 勘测一视同人譬喻不言而谕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3分)A.不知为什么今天来看足球赛的人数比上次几乎少了一倍.B.中学生是打好知识基础的重要阶段.C.谁也不会否认李老师的讲课水平在全校是出类拔萃的.D.桂林的阳春三月更加显示出这个美丽的旅游城市.4. 下面几个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3分)①直到此时,人们才会相信,动物更有种为人类所不理解的无声的哀怨。
②但是直到真的看到了动物的泪,我才相信动物也和人一样。
它们也有悲伤,更有痛苦。
③只是因为它们没有语言,或者是人类还不能破译它们的语言,所以,当人们看到动物的泪水时,才会感到惊愕。
④本来,我以为泪水只为人类专有。
而动物因没有情感,它们也就没有泪水。
⑤第一次看到动物的泪,我几乎是被那一滴泪惊呆了。
A.④⑤①③②B.⑤④③②①C.④①⑤②③D.⑤④②③①5.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
(18分)(1)蓬山此去无多路,。
(李商隐《无题》)(2)登斯楼也,则有,,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范仲淹《岳阳楼记》)(3)瀚海阑干百丈冰,。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4)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达自己博大的胸怀和崇高的理想的诗句是,。
第二部分(70分)一、阅读下面诗词,回答7-8题。
(6分)己亥杂诗龚自珍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培优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培优测试卷一、积累与运用(共23分)最是书香能致远。
“书香河南”全民阅读活动正式启动,请你和小语一起积极参与。
1.小语要录制《悦读河南,越懂中国》宣传片,请你帮他完成前期准备工作。
(4分)在河南的典______(籍藉)里,曾有一方一寸的隽.语,让这条千年的文脉,绵延至今;也曾有一束束荧荧之光,为天下的读书人,照亮了来路;还曾有一字一句的注解,启发了后世佳作的万般千般。
越读越是润心田,在文字的______(班斑)驳里,我们感受前人的风骨;在书香的浸.润里,我们遇见阅读,遇见更好的自己。
在河南这片充盈书香的土地上,只要阅读,无论身在何处,心灵总有归宿。
(1)朗读文稿要流畅。
语段中两个加点的字怎么读?请帮他选择()(2分)A.juàn qìn B.jùn jìnC.juàn jìn D.jùn qìn(2)制作字幕要精准。
语段中两个横线处应分别选用哪个字?请工整书写在语段中的横线上。
(2分)2.书香盈满袖。
热爱诗歌的小语想在《悦读河南,越懂中国》宣传片文稿中引用一些古诗名句,请帮他补写。
(8分)河南是中华民族重要的发祥地,历史上的河南文人可谓灿若星河,留下了许多不朽篇章。
从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①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中我们感受到了早春的喧嚣热闹;崔颢在《黄鹤楼》中借“③_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对世事变迁的无限感慨之情;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通过“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现了将士们以死报国的决心;杜甫的《春望》中“⑦____________________,⑧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可以看出忧国思家之情使杜甫苍老之态毕现……每一句都是唐诗的气魄,每个字都是河南的底蕴。
八年级语文-培优试卷

培优检测试题(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一、基础知识积累。
(12分)1.选出下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2分)A.凛冽lǐn 脂粉奁qú眷念juànB.稽首qǐ皓月gào 翡翠fěiC.掠起lüè睥睨pì折戟jǐD.骈死bián 砚冰yàn 皲裂jūn2.选出下列句子中错别字字数最多的一项:()(2分)A.孩子们呵着冻得彤红,像紫牙姜一般的小手,七八个一齐来塑雪罗汉。
B.在沧莽的大海上,狂风卷聚着乌云。
C.于是清晨地女儿把我偷去,用以襄嵌绿野大地。
D.我怀念上古的垮父,他追赶日影,渴死在炀谷。
3、下列加横线的词语在句中的意思解释正确的一项是()(2分)A.我小时候身体弱,不能跟着野蛮的孩子们一块儿玩(蛮横残暴)。
B.策(马鞭)之不以其道。
C.我在中间,不过是没有落第(指考试不及格)。
D.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象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高傲:自以为了不起)。
4.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①在这呼吸不息的地方,蚊子竟无从插嘴,睡安稳了。
②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所知道。
③它着,像个精灵,——高傲的黑色的暴风雨的精灵。
④如果我能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A.居然虽然飞舞宽恕 B.竟然即使飞翔宽容C.居然即使飞舞宽容 D.竟然虽然飞翔宽恕5.李明同学说话喜欢引经据典,在下面几种情境讲话时,他引用的古诗文恰当得体的一项是()(2分)A.同学张华要到外地去上中专,李明给他送行时说:“‘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张华,你一人远走他乡要多珍重啊!”B.同学刘欣写作文时想找一句表现读书乐趣的名句,李明不假思索地说道:“这还不容易,‘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嘛!”C.李明和同学一起去春游,面对着满园盛开的梨花,他情不自禁地说道:“真可谓‘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太美了!”D.李明的同桌张海学习上得过且过,不求甚解,李明意味深长地对他说:“‘学而不思则罔’,你可不能总是浅尝辄止啊!”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八年级语文培优训练题

八年级语文培优训练(二)1、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端午节的赛龙舟、吃粽子、插艾蒲、佩午囊、采百草等习俗在民间广为流传。
B、我们要引导广大青少年学生用美的心灵去感受世界,用美的眼光去观察世界。
C、京剧“国粹”行当全面、表演成熟、气势恢宏,深受戏迷和中老年朋友的喜爱。
D、经过专家们评议,使明代永乐年间的青花瓷摘得头筹,成为盐城的“民间国宝”。
2、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A.看到眼前的毕业照,小新不由想起三年来大家一起玩耍、同桌共读。
B.面对流感疫情,各级政府都及时采取防范措施,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C.能正确选择毕业后的去向,是一个人走向成熟的标志。
D.不管鸟儿的翅膀多么完美,如不借助空气,鸟儿永远无法飞上蓝天。
3、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让我们接触了社会,开阔了视野。
B.阅读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的重要途径。
C.在学习中,我们要及时解决并发现存在的问题。
D.一进入体育场,大家就看到五颜六色的彩旗和欢呼声。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美国三大汽车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对媒体日前先后表示将自动减薪。
B.炎热的酷暑,在浓荫密布的树下乘凉,的确是一件乐事。
C.“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的圆满成功,是我国航天发展史上的又一座里程碑。
D.通过这次上岗前的集中培训,使他们的专业技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刚发行的《祝福祖国》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套由少年儿童自己设计的。
B.经过三年努力学习,他对自己能否考上理想的高中充满信心。
C.南宁市社会福利院在“六一儿童节”期间接待了来自各行各业的爱心人士。
D.据统计,地球上的森林大约已有三分之一左右被采伐或毁掉。
6、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为了防止失窃事件不再发生,保安部门采取了切实有效的措施.B .能不能战胜自己思想上的弱点,是一个人在事业上成功的关键.C .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使我们开拓了视野,增强了能力.D .我们只要相信自己的能力,才能在各种考验面前充满信心.7、从下列句子中选出没有语病的一项()A.目前正在举行的“十佳歌手评选大赛”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但透过表面的轰动效应,人们对这场比赛的实质产生了质疑。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培优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培优测试卷一、积累与运用(35分)1.下面是“品味经典”主题演讲稿的选段,请根据文意补充完整。
(10分) “忧”可以体现作者的博大情怀,使命、责任、担当是其核心内涵。
“呜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表达了杜甫甘愿为天下寒士的幸福而牺牲自己的忧国忧民情怀;“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石壕吏》),是杜甫为百姓疾苦而忧伤;“呜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马说》),是韩愈为人才被埋没而忧愤;“卖炭得钱何所营?____________。
可怜身上衣正单,____________”(《卖炭翁》),是白居易为黑暗社会而忧虑;“驿外断桥边,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更着风和雨”(《卜算子·咏梅》),是陆游为梅花处境之悲凉而忧愁。
2.阅读下面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摘录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13分) 摘录一:责任医生巴扎诺娃给他解开腿上的绷.带,轻声对他说:“柯察金同志,别往那边看,看了对神经有刺激。
”“您说的是谁的神经,大夫?”保尔不以为意地笑了笑。
几分钟以后,保尔的脸被蒙上了厚实的面罩,教授对他说:“不要紧张,现在就给您施行氯仿麻醉。
请您深呼吸,用鼻子吸气,数数吧。
”面罩下传出了低沉而平静的声音:“好的,我保不住会说出不干不净的话来,那就事先请你们原谅了。
”教授忍不住笑了。
几滴氯仿麻醉剂散发着一股令人窒.息的难闻气味。
保尔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开始数起数来,努力把数字说得清楚些。
他的生活悲剧就这样揭开了wéi幕。
摘录二:达雅在外面tí心吊胆地守候,手术过后,她看见丈夫虽然像死人一样惨白,但是仍然很有生气,并且像平常一样,温柔而安详。
“你放心好了,小姑娘。
要我进棺材不那么容易。
我还要活下去,而且要大干一场,偏要跟那些医学权威的结论捣捣乱。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培优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培优班级:姓名:一、知识积累及运用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C )A、匿名(nì) 禁锢(kù) 周济(jì) 杳无消息(yǎo)B、屏息(bǐng)遏制è殷yān红锲而不舍(qì)C、悲悯(mǐn )瞥见(piē)蚊蚋ruì颔(hàn)首低眉D、教诲 (huì) 炽红zhì洨河xiáo 鳞次栉比 zhì2、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C )A、娴熟躁热狼籍提纲巧妙绝伦B、标致琐屑阑干寒喧为富不仁C、斑斓推崇婆娑通牒川流不息D、简陋落弟俭朴题跋自出新裁3、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C )A.幽咽.(yàn)寒噤.(jìn) 滞.笨(zhì)憎.恶(zèng)B.琐屑.(xiè)愧怍.(zuò)哀悼.(diào)俨.然(yǎn)C.诘.问(jié)吊唁.(yàn) 震悚.(sǒng )呵.斥(hē)D.奔丧.(sāng) 蹒.跚(mán) 尴尬..(gān'gà)荒谬.(miào)4、下列各组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C )A.鞠躬遗骸锐不可挡张皇失措 B.狼藉烦躁荡然无存消声匿迹C.轩榭藩篱惟妙惟肖因地制宜 D.归咎喷嚏铸剑为犁穿流不息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C )A.我班同学讨论并听取了校长关于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讲话。
B.通过这次野外活动,使我对自然科学的兴趣更大了。
C.建国六十年来,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了。
D.昨天下午,我等了他整整一小时左右。
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C )A、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加强了交通安全的教育和管理。
B、这场篮球赛的胜败关键是队员们的齐心协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语文培优测试题一、阅读下列古诗词,然后回答问题。
(一)赞崔兴宗①王维绿树重荫盖四邻,青苔日厚自无尘。
科头箕踞②长松下,白眼看他世上人。
【注释】①崔兴宗:王维的内弟,当时隐居未士。
②科头箕踞:科头,就是不戴帽子,只把头发挽成髻;箕踞,就是伸展两脚而坐,形如簸箕。
古人席地而坐,坐如跪形,伸足而坐是不守礼法的行为。
1.诗人赞颂了崔兴宗什么样的品格?2.苏轼称王维的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请以这首诗为例,谈谈画中有诗的特点。
3.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点?(二)劳劳亭①李白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
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
【注释】①劳劳亭:三国吴时建,故址在今南京市区南,是古时送别之所。
4.你觉得这首诗描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景物,理由是什么?5.诗人以亭为题,借景抒情,表达了一个怎样的主题?6.请简要分析诗的最后两句的写作特点。
(三)绝句漫兴九首(其三)①杜甫熟知茅斋绝低小,江上燕子故来频。
衔泥点污琴书内,更接飞虫打著人。
【注释】①这首诗写诗人寓居成都草堂时茅舍简陋低小,燕子扰人的情景。
7.这首诗借燕子扰人抒发了怎样的情感?8.从表现手法的角度,对这首诗作简要赏析。
(四)春雪韩愈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9.“二月初惊见草芽”中的“惊”字用得很传神,请作简要说明。
10.诗歌的最后两句写得很精彩,请作简要说明。
(五)浪淘沙刘禹锡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沉。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11.这首诗表明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12.这首诗的语言有何特点?13.读了这首诗,你有什么感受?(六)邯郸冬至夜思家白居易邯郸①驿里②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③。
【注释】①邯郸(hán dān):地名,即现在的河北省邯郸市。
②驿(yì)里:供行人中途休息或更换驿马的地方。
驿,古代传递公文或消息用的马。
③远行人:指诗人自己。
14.“抱膝灯前影伴身”这一细节描写,渲染了一种怎样的气氛?15.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引用诗中的两个字来概括)16.简要分析最后两句诗的表现手法。
(七)太原早秋李白岁落众芳歇①,时当大火流②。
霜威出塞早③,云色渡河秋④。
梦绕边城月,心飞故国楼⑤。
思归若汾水⑥,无日不悠悠。
【注释】①岁落:光阴逝去。
众芳歇:花草已凋零。
②大火:星名,二十八宿之一,即心宿。
这颗星每年夏历五月的黄昏出现于正南方,位置最高,六七月开始向下行,故称:“流火”。
时当大火流,即时当夏历七月之后。
③塞:关塞,指长城。
④云色渡河秋:云彩飘过黄河,也呈现秋色。
⑤故国:家乡。
⑥汾水:汾河。
17.诗歌的前四句是写,后四句是写。
18.这首诗的首联对仗非常工整,“岁”对“时”,“落”对“当”,“众芳”对“大火”,“歇”对“流”。
此外还有两句诗也对得很工整,这两句是。
19.简要分析诗歌最后两句的写作特点。
(八)登高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①清沙白鸟飞回②。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③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④新停⑤浊酒杯。
【注释】①渚:水中的小洲。
②回:回旋。
③百年:犹言一生。
④潦倒:犹言困顿,衰颓。
⑤新停:这时杜甫正因病戒酒。
20.诗歌的前四句是写,后四句是写。
21.全诗通过对凄清的秋景的描写,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2.从第二联中可以看出诗人怎样的心境?(九)江上王安石江北秋阴一半开,晓云含雨却低徊。
青山缭绕疑无路,忽见千帆隐映来。
23.诗中与陆游的诗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
24.全诗体现了诗人怎样的心境?25.从写作手法的角度分析“低徊”一词的意思。
(十)南溪早春杨万里还家五度见春容,长被春容恼病翁。
高柳下来垂处绿,小桃上去末梢红。
卷帘亭馆酣酣日,放杖溪山款款风。
更入新年足新雨,去年未当好时丰。
26.第二联是写。
27.诗歌的第三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色?28.“长被春容恼病翁”一句隐含了诗人怎样的情绪?(十一)夜坐文天祥淡烟枫叶路,细雨蓼花时。
宿雁半江画,寒蛩四壁诗。
少年成老大,吾道付逶迤。
终有剑心在,闻鸡坐欲驰。
29.诗歌的前四句是描写什么季节什么时候的景色?理由是什么?30.从写作手法的角度简要分析诗歌的第二联。
31.诗歌的最后一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志趣?(十二)乌夜啼李煜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
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留人醉,几时重。
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32.词的上片是写,下片是。
33.联系上下诗句,说说“太匆匆”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情感?34.简要分析这首词的写作特点。
(十三)苏幕遮范仲淹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明月楼高休独倚。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35.词的上片给我们描绘出了一幅怎样的景色?36.词的下片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感情?37.与范仲淹的《渔家傲》(塞上秋来风景异)相比,这首词的风格有何不同之处?(十四)踏莎行欧阳修候馆①梅残②,溪桥柳细,草熏③风暖摇征辔④。
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⑤,楼高莫近危阑倚。
平芜⑥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注释】①驿站的候馆:旅馆。
②梅残:梅花凋零。
③草熏:小草发出的清香。
④辔:马缰绳,这里指马。
⑤粉泪:脂粉和着眼泪。
⑥平芜:平坦的草地。
38.这首词的上片是写,下片是写。
39.从写作手法的角度,赏析“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一句。
40.词的下片不写自己如何思念家人,却写家人如何思念自己,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十五)卜算子①苏轼缺月桂疏桐,漏断②人初静。
谁见幽人③独往来?缥缈④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⑤。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注释】①这首词是苏轼被贬到黄州时所作。
②漏断:漏壶是古代计时工具,这里指夜已深。
③幽人:指作者自己。
④缥缈:隐约可见的样子。
⑤省:理解、明白。
41.这首词的上阕是写,下阕是写。
42.上阕的“缺”、“疏”、“断”、“独”等词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43.“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一句,表现了词人怎样的一种生活态度?(十六)一剪梅李清照红藕①香残玉簟②秋③。
轻解罗裳④,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⑤来?雁字⑥回时,月满西楼⑦。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注释】①红藕:莲花。
②簟:细竹编的席子。
③秋:凉。
④罗裳:罗,丝织品名;裳,下衣为裳,这里指裙。
⑤锦书:书信。
⑥雁字:大雁排成“人”字或“一”字群飞,故称雁字。
⑦西楼:常指闺阁,这里指词人居处。
44.“红藕香残玉簟秋”一句写出了女词人的。
45.“雁字回时,月满西楼”一句的意境与李商隐的“”诗句相似。
46.说说你对“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三句诗的理解。
(十七)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①陆游雪晓②清笳③乱起,梦游处、不知何地。
铁骑无声望似水。
想关河④:雁门西,青海际。
睡觉⑤寒灯里,漏声断、月斜窗纸。
自许⑥封侯在万里。
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注释】①师伯浑:作者的朋友,有才气,能诗文。
②雪晓:下雪的早晨。
③清笳:凄清的胡笳声。
④关河:关塞,河防。
这里指边区。
⑤睡觉:睡醒了。
觉:醒来。
⑥自许:自负而又自信。
47.这是一首记梦词,上片写,下片写。
48.这首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怀?(十八)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辛弃疾郁孤台①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
西北望长安②,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③。
【注释】①郁孤台:在江西赣州。
②长安:借指北宋故都汴京。
③闻鹧鸪:古人认为鹧鸪声凄切。
49.这首词的上片寓情于景,写,下片以江水为喻,抒写。
50.说说你对“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这两句诗的理解。
二、阅读下列文言文,然后回答问题。
(一)薛仁贵,绛州龙门人①。
贞观②末,太宗亲征辽东,仁贵谒.将军张士贵应募,请从行。
至安地③,有郎将刘君邛为贼所围甚急,仁贵往救之,跃马径前,手斩贼将,悬其头于马鞍,贼皆慑伏④,仁贵遂知名。
及大军攻安地城,仁贵自恃骁勇,欲立奇功,乃异.其服色,著白衣,握戟,腰鞬⑤张弓,大呼先入,所向无前,贼尽披靡却走.。
大军乘之,贼乃大溃。
太宗遥望见之,遣驰问先锋白衣者为谁,特引见,赏赐甚众,擢授游击将军、云泉府果毅⑥。
及军还,太宗谓曰:“朕旧将并老,不堪受阃外⑦之寄,每欲抽擢骁雄,莫如卿者。
朕不喜得辽东,喜得卿也。
”寻迁右领军郎将。
(节选自《新唐书·薛仁贵列传》)(有删动)【注释】①薛仁贵:唐代名将,名礼。
绛州龙门:地名,今山西河津。
②贞观:唐太宗李世民年号。
③安地:地名。
④慑伏:恐惧降伏。
⑤鞬:马上盛箭的器具。
⑥擢授:提拔任命。
果毅:官职名。
⑦阃(kūn)外:指统兵在外。
1.用“/”划分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只划一处)。
(1分)有郎将刘君邛为贼所围甚急2.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3分)(1)谒()(2)异()(3)走()3.薛仁贵“异其服色,著白衣”的目的是什么?(2分)答:4.薛仁贵由一名普通士兵提拔为游击将军、云泉府果毅,不久又任命为右领军郎将,凭的是什么?(2分)答:5.文中的哪一句话体现了唐太宗对薛仁贵的器重?(2分)答:(二)仁杰①,仪凤中为大理丞,周岁断滞狱②一万七千人,无冤诉者。
时武卫大将军权善才坐.误斫昭陵柏树,仁杰奏罪当免职。
高宗即令诛之,仁杰又奏罪不当死。
帝作色曰:“善才斫陵上树,是使我不孝,必须杀之。
”左右瞩.仁杰令出,仁杰曰:“臣不惧比干③之诛。
昔汉文时有盗高庙玉环,张释之④廷.诤,罪止弃市。
魏文⑤将徙其人,辛毗⑥引裾而谏,亦见纳用。
且明主可以理夺,忠臣不可以威惧。
今陛下不纳臣言,瞑目之后,羞见释之、辛毗于地下。
陛下作法⑦,悬之象魏⑧,徒流⑨死罪,俱有等差。
岂有犯非极刑,即令赐死?法既无常,则万姓何所措其手足?陛下必欲变法,请从今日为始……今陛下以昭陵一株柏杀一将军,千载之后,谓陛下为何主?此臣所以不敢奉制⑩杀善才,陷陛下于不道。
”帝意稍解,善才因而免死。
居数日,授仁杰侍御史。
(节选自《旧唐书·狄仁杰列传》)(有删动)【注释】①仁杰:即狄仁杰,唐代武则天时名相。
②滞狱:长期不决的积案。
③比干:古代因直谏而被杀的忠臣。
④张释之:汉文帝时的直谏忠臣。
⑤魏文:魏文帝。
⑥辛毗:魏文帝时的直谏忠臣。
⑦作法:制定法律。
⑧象魏:宫廷外的阙楼。
⑨徒流:服劳役、流放。
⑩奉制:遵旨。
6.用“/”划分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只划一处)。
(1分)则万姓何所措其手足?7.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3分)(1)坐()(2)瞩()(3)廷()8.概述高宗杀权善才的理由。
(2分)答:9.狄仁杰是如何劝说高宗不杀权善才的?请用自己的话说说。
(2分)答:10.你认为高宗有什么值得称道的地方?请简要谈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