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1 考点1 考向1

合集下载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语言文字运用 专题一 考点四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教学案-人教版高三全册语文教学案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语言文字运用 专题一 考点四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教学案-人教版高三全册语文教学案

考点四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突破一了解标点符号的一般用法用。

②非并列关系(如转折关系、因果关系等)的多重复句,第一层的前后两部分之间,也用分号。

③直行文稿引号改用双引号和单引号。

④此外还有方括号“[]”、六角括号“〔〕”和方头括号“【】”。

⑤如果是整段文章或诗行的省略,可以使用十二个小圆点来表示。

⑥连接号还有另外三种形式,即长横“——”(占两个字的位置)、半字线“—”(占半个字的位置)和浪纹“~”(占一个字的位置)。

⑦专名号只用在古籍或某些文史著作里面。

为了跟专名号配合,这类著作里的书名号可以用波浪线“”。

突破二用法相近的标点符号区分1.括号与破折号的异同二者都有解释说明的作用,但又有区别:当解释说明内容比较重要,属于正文的一部分,对文章有较大影响,要读出来时,就应当在解释说明的内容的前后都用破折号(两个破折号的作用相当于括号),否则用括号。

如:(1)中年人读书学“术”,做事讨巧,难以凭信念——如果他原先有的话——拼命做去。

(2)拿一颗豆子(蚕豆、豌豆、黄豆都可以)来说吧……分析:(1)可以把注释的内容都读出来,而(2)不必读出来。

2.冒号与破折号的区别当后面的内容是分项列举时用冒号,是解释说明时用破折号。

如:几年来,她自学了以下课程:现代汉语、古代汉语、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等。

分析:本句冒号以下的内容是分项列举,而不是解释说明,所以只能用冒号而不能用破折号。

3.句内括号与句外括号的区别(1)一个远在异乡的人想起自己的家,就想起那景象:“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诗经·王风·君子于役》)。

分析:括号里的话注释的仅仅是冒号后面的话,而不是整个句子的。

因此,这里的括号属于句内括号,应放在句号前、引号后。

(2)“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宋·苏轼《题西林壁》)分析:本句中的括号里的内容是注释诗句出处的,并且诗句又是独立的,故此括号为句外括号。

4.顿号与逗号用法的不同二者都可表示并列关系,但使用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较长的并列成分之间不用顿号,而用逗号。

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第一章第二节小说阅读考点综合提升练(一)散文化小说

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第一章第二节小说阅读考点综合提升练(一)散文化小说

考点综合提升练(一) 散文化小说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桑吉奈尔的灯塔[法]都德三年前的许多美妙的不眠之夜,我住在桑吉奈尔的灯塔上。

在那里,在科西嘉的海岸边,阿雅克修海湾的入口处。

你们可以想象一下:一座荒野的红色岛屿,灯塔位于岛的一个尖角上,另一个尖角上有热那亚式古塔,古塔里住着一只鹰。

海水边有一座杂草丛生的荒弃的检疫站;然后便是沟壑,丛林,高大的岩石,几只野山羊,鬃毛在风中摇曳的科西嘉小马;在岛的高处,是灯塔房,海鸟在它四周盘旋,塔上的多面体大灯光芒四射……这便是桑吉奈尔岛。

三个守塔人,都是矮个子,胡子满腮,面孔棕褐色,皮肤皲裂,都穿着厚羊毛上衣,但神态和性情却不同。

他们都是善良、朴实、天真的人,对我这个客人殷勤备至!对他们来说,日子是那么漫长,回陆地时是那么快乐,在灯塔上三十天就可回陆地十天,这是规定;但到了冬天或气候恶劣时,就没规章可循了。

刮风起浪了,桑吉奈尔白浪滔天,守塔人两三个月被困在灯塔上,有时还会陷入更可怕的境况。

“先生,我曾遇到这样一件事,”吃晚饭时,老巴托利对我说道,“五年前,就在我们现在坐的桌子上……那个冬天的晚上,灯塔上只有我和谢戈……我们吃着晚餐,非常平静。

突然,我的伙伴停止吃东西,用奇怪的目光看了看我,然后‘扑通’一声倒在桌子上,手臂向前伸直,我摇着他:‘喂!谢戈,谢戈!’他死了!我是多么震惊啊。

我愣愣地,对着尸体发抖。

过了一阵,我突然想到‘灯塔!’我登上灯塔,把灯点亮。

夜幕降临……先生,那是怎样的夜晚啊!大海的声音跟平常不一样。

我每时每刻都好像听见有人在楼梯上喊我的名字。

天刚蒙蒙亮,我将死去的伙伴抱到他的床上,在他身上盖了一床被单,做完祈祷后,立即发出报警信号。

”可怜的老巴托利讲着,前额涌出冷汗。

以后,我们常一边晚餐,一边交谈,灯塔,大海,海滩,科西嘉海盗……之后,太阳平西,第一个值夜班人点亮小灯,带上烟斗,水壶,一部厚厚的红边的普鲁塔克写的《列传》,前往塔的高处。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全国版文档:第一部分 专题一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Word版含答案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全国版文档:第一部分 专题一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Word版含答案

专题一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眼观六路,规避陷阱全国卷词语考查重点固定、突出:常见成语的辨析和使用。

成语题是必考题目,但从历年高考看,命题人有意变换考查的是形式,但不变的是考点。

但2016年增添了对虚词(重点为关联词语)的考查,这一点需要关注。

因此在本专题也进行了虚词的复习与训练。

一、正确使用成语1.(2017·全国卷Ⅰ)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①比赛过后,教练希望大家重整旗鼓....,继续以高昂的士气、振奋的精神、最佳的竞技状态,在下一届赛事中再创佳绩。

②今年,公司加大公益广告创新力度,制作出一批画面清晰、意味深长....的精品,有效发挥了公益广告引领社会风尚的积极作用。

③世界各国正大力研制实用的智能机器人,技术不断升级,创新产品层出不...穷.,未来有望在多领域、多行业发挥更大的作用。

④赵老师学的是冷门专业,当年毕业时,不少同学离开了该领域,而他守正..不阿..,坚持致力于该专业的教研工作,最后硕果累累。

⑤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给古丝绸之路的沿线城市带来了活力,很多城市对未来踌躇满志....,跃跃欲试。

⑥目前,快递业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行业,快递服务虽不能说万无一失....,但的确为百姓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A.①③⑥B.①④⑤C.②③⑤D.②④⑥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

①重整旗鼓:比喻失败或受挫后,整顿力量准备再干。

和语境中“继续以……状态”“再创佳绩”矛盾。

②意味深长:含意深远,耐人寻味。

符合语境。

③层出不穷:不断出现,没有穷尽。

符合语境。

④守正不阿:形容人公正不徇私情。

语境说的是赵老师执着于自己所学的专业,强调的是坚守,而“守正不阿”强调的是为人处事公正。

⑤踌躇满志:形容心满意足,从容自得。

不符合很多城市对未来充满信心的语境。

⑥万无一失:形容有绝对把握,绝对不出差错。

符合语境。

答案 B2.(2017·全国卷Ⅱ)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①这是一条经典的旅游路线,既能让你饱览大自然巧夺天工....般的美景,又能让你领略多姿多彩的异域风情。

专题01+语言策略与技能-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精讲课堂

专题01+语言策略与技能-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精讲课堂

考查点
年份
卷别
18
19
20
21
22
新高考Ⅰ卷 成语填空 句式变换 修辞手法 词义辨析 语句补写 2022
新高考Ⅱ卷 成语填空 修改病句 赏析词语 赏析句子 修辞手法
新高考Ⅰ卷 成语辨析 病句辨析 修辞手法 语句复位 语句补写 2021
新高考Ⅱ卷 成语辨析 语句复位 病句辨析 语句补写 句式变换
新高考Ⅰ卷 标点符号 修辞手法 表达效果 修改病句 压缩语段 2020
第一部分 专题一 语言策略与技能
任务启航—— 第1讲 知要求、明考情、寻方向
考查要求
语言文字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 要组成部分。语言策略与技能侧重于对考生语言表达能力的考查,即 基于具体的语言情境,根据不同的对象和目的,进行准确、连贯、得 体表达的能力。高考对语言策略与技能的具体要求:“熟悉国家通用 语言文字中常用规范字的字音、字义和字形;掌握基本的语法规范和 标点符号用法、语篇衔接的常用手段以及常用的语用规则、修辞手 段;能根据具体的交际对象、交际目的和交际情景,正确地遣词造句, 准确地表情达意,有效完成交际任务。”(《高考评价体系》)
新高考Ⅱ卷 词语运用 语句复位 修辞手法 修改病句 压缩语段
考情预览
统观近3年的新高考试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素养立意更明显。新高考“素养先导”的命题原则更加明显, 选材均有鲜明的时代性和明确的育人功能。 2.语言基础是重点。尽管命题形式不断变化,但词语、病句、 语言表达的连贯可谓是高考语文试卷中永久飘扬的“旗帜”。语 句补写是近年来的常考热点,2022年题型明显改变的前提下,这 个题型依然没变。
答案详解
20.这几句话重在阐发“失败”对航天研发的影响和意义。首先运用设问 句,引发人们对失败内涵的提示与追问,产生一种阅读期待,强化了表达 意味,并使前后衔接紧密自然。后面的三句话构成的排比句,依次从付出 辛劳,工作更艰巨,在航天世界中的位置变化,由浅入深,层层推进的论 述了“失败”的内涵。内容丰富,情感加浓,富有气势,程度加深,强调 各种失败虽然给航天领域的研发带来的危害损失巨大,但是都无法摧毁奕 恩杰百折不挠的科研决心,反而使他更充满了斗志,反衬出奕恩杰科研决 心之坚定。 【解析】此题考查修辞手法运用及其表达效果的分析,解答这类题目首先 要了解修辞手法具有的特点及其表达的效果。然后根据语言环境体会这种 这种修辞手法在此处表达所起的作用,比如内容情感方面,结构上下文方 面,语气语调转换方面,最后一一整理出来。

2024年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重点词语含义用法辨析考点解析(课件)

2024年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重点词语含义用法辨析考点解析(课件)

• 二.题干解析 • 下列句子中的“××”和文中画横线(或加点)处的“××”,含义(用法 /含义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 ) • 比较点:含义、用法或含义和用法 • 三.解题方法 • 1.掌握多义词的义项,能结合语境巧妙分析词语的引申义、比喻义等。 • 2.掌握词性,从语境的结构中分析词语的词性,一般词性不同,用法不同, 意义也不同。 • 3.比较语境,分析结构。确定成分,明确用法和意义。 • 4.比较语境,确定语义的范围和对象,弄清特指和泛指。
• 2.引申义 • 由词的本义演变而产生的后起义。(由具体到抽象,由个别到一般 ) • a.这篇文章很深,初中学生读不懂。“深”:深奥。 • b.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深”深入。 • c.深谋远虑,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深”:深刻。 • d.他们两人交情很深,无所不谈。“深”:(感情)厚,(关系)密 切。 • e.夜已经很深了。“深”:距离开始的时间很久。
(2023新高考Ⅱ卷20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各题。 “耳机一戴,谁也不爱”。周围的世界有时太嘈杂了,但想安静一下不被打 扰也很容易,只需戴上耳机。可是最近,樊女士发现,自从经常戴上耳机听着歌 入睡以来,耳朵里开始有了“嗡嗡嗡”的耳鸣声。去医院一看,居然是过度使用 耳机造成的突发性耳聋。那么,使用耳机应该把握什么“度”呢?医学研究告诉 我们,这个度包括时间和音量两方面,即音量不宜超过最大音量的60%,时间要 限制在60分钟以内。如果超过这个限度,就可能威胁耳朵的健康。比如诱发耳部 炎症,导致耳朵疼痛、耳屎变多等。有人觉得这都是小事,忍忍就过去了。但事 实上,过度使用耳机的危害,还可能逐渐升级。 1.下列句子中的“谁”和“耳机一戴,谁也不爱”中的“谁”,意义和用法 相同的一项是(3分) A.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B.生活中谁都需要表达和交流。 C.我本来是跟他开玩笑的,谁知道他竟然生气了。 D.我越来越深刻地感觉到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答案】B

备战2022年浙江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诗歌鉴赏之语言 高三总复习

备战2022年浙江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诗歌鉴赏之语言  高三总复习

备战2022年浙江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诗歌鉴赏之语言高三总复习备战2022年浙江新高考语文考点一遍过考点34诗歌鉴赏之语言【考点详解】赏析诗歌语言包括炼字、诗歌的风格和综合赏析诗句等内容,是诗歌考核的一个难点,应该重视。

考向一炼字【典例引领】一、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各题。

城东早春杨巨源诗家①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

若待上林②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

(注)①诗家:诗人。

②上林:古代皇家园林。

1.赏析诗中“清”字的妙用。

2.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说明。

【名师点睛】炼字一般是要求分析“诗眼”,诗歌的“诗眼”即为诗歌的关键所在,基本上有两种类型,炼字有两种类型:统摄全篇,或者一字传神。

统摄全篇型,要结合全诗,逐联(句)解说诗眼的体现,诗句解说要扣紧诗眼。

充分体现诗眼“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特点。

一字传神型,则重在透过诗眼,分析诗歌旨意,传达作者情感。

字句的解说要具体,要联系描写情境、上下文意、诗作标题、作者情感等方面加以理解。

炼字的题目注意从炼意、炼境、炼结构和炼手法等角度进行分析,一般都有炼意的内容,如是写景的诗句往往有炼境的成分,炼结构主要是统领全诗或在诗歌的结构中起关键的作用,如转折、过渡、诗眼等,炼手法主要是修辞和表现手法。

答题可按以下步骤操作:第一步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或指出这个字特殊的语法现象(词类活用)(释含义)第二步展开联想和想象,把该字放入到句中描述景象(描景象)第三步分析采用的艺术表现手法或修辞手法,情与景的关系,及写景方法)(明手法)第四步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者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或在整体上有怎样的表达效果(点情境/表感情/谈效果)考向二语言风格【典例引领】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邯郸冬至夜思家白居易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注]冬至:二十四节气之一,唐朝时是一个重要节日。

1.简析“抱膝灯前影伴身”一句,并说出作者当时怀有一种什么样的心情。

2022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第1板块 语言文字运用 专题1 考点4 标点符号与

2022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第1板块 语言文字运用 专题1 考点4 标点符号与

|解题示例| 【例 6】 下列各句中的括号和文中的括号,作用不相同的一项是( ) 在能看见东西的第一天下午,我将在森林里作一次长时间的漫步,让自己的眼睛陶 醉在自然界的美色里,在这有限的几小时内我要如醉如痴地欣赏那永远向有视力的人敞 开的壮丽奇景。结束短暂的森林之旅,回来的路上可能经过一个农场,这样我便能看到 耐心的马匹犁田的情景(或许我只能看到拖拉机了!)和那些以土地为生的人的宁静满足 的生活。
C.现在的大青山,树木不多,但在汉代,这里却是一个“草木茂盛,多禽兽”(《汉 书·匈奴传》)的地方。
D.望帝死了之后,忽然化为杜鹃,到了春天,总要悲啼起来,使人听了心酸。据 说,杜鹃的啼声,是在说“不如归去”。
解析:选 A A 项与文段中的引号用法一致,表示着重指出。其余三项都表示直接 引用。
2.下列语句中的问号,与文段中的两处问号的用法,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一根网线、一个好的教育产品,就能实现学生与来自全国各地优质师资的实时互动。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最优质的教育资源更加触手可及。如何结合教育技术推 动教育资源优质均衡化?怎样处理好技术与教育的关系,进行因材施教?随着在线教育 行业的发展,挑战也接踵而至。 A.由于人们能够沉静下来思索,精神生活变得异常丰富。这样的夜晚,同家人围 炉而坐,难道不是极大的乐事吗? B.我们的船开向哪里?是回到往古还是驶向未来?是堕入地府还是飞上仙界?我 不知道。
|解题示例| 【例 2】 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和文中的破折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针对现代都市文明来说,作为人类文化记忆的传统遗产,是旧有生活方式的智慧结 晶,是祖先留下的文化基因,我们需要保存住这些文化符号,以延续自己的民族血脉。 然而,社会的现代化进程却又是消灭这些文化符号的罪魁祸首——这是人类文明的一个 发展悖论。 A.这边的事我早晚是要走的。——太太,说不定今天要辞掉我。 B.啊,我死了!——你倘有几分仁慈,打开墓门来,把我放在朱丽叶的身旁吧! C.年年如此,家家如此,——只要买得起福礼和爆竹之类的——今年自然也如此。 D.——凡此种种,都可以说某些歌剧中缺乏革命浪漫主义的具体表现。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1: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讲案) 人教版高三总复习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1: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讲案)  人教版高三总复习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1: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讲案)人教版高三总复习专题1: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讲案)目标明讲1.能够准确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

2.掌握高考识记现代汉语常用字字音的命题规律和答题技巧。

考点详讲◇考点一:多音字字音【真题回放】1.【2016年高考浙江卷】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煲汤(bāo)恫吓(dòng)脐带血(jì)整齐划一(huà) B.古刹(chà)衣钵(bō)挑大梁(tiǎo)言为心声(wèi) C.掣肘(chè)卤味(lǔ)处女座(chǔ)寅吃卯粮(yín) D.笃定(dǔ)痤疮(cuó)病恹恹(yāng)血气方刚(xuè) 2.【2015年高考重庆卷】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亲和力声名鹊起闹别(biè)扭称(chēng)心如意B.倒胃口皇天后土瞭(liǎo)望哨金蝉脱壳(qiào)C.哈蜜瓜明眸皓齿撑(chēng)场面姹(chà)紫嫣红D.敞篷车异彩纷呈差(chà)不多白雪皑皑(ái)【规律探秘】多音字是高考考查的重点,2016年高考,天津、山东、浙江、北京四个省市设字音考题,都涉及到了对多音字的考查,体现了如下命题规律:考查范围基本稳定,选材的重点是常见的双音节词和四字的成语,三字词语也会偶然出现;考查对象主要是“三常字”(常见字、常用字、常混字);题型一般是一道3分选择题,考查中出现单一字音考查、字音与字形综合考查、字音与文段阅读相结合综合考查三种形式;试题的设问形式多元化,有“读音都正确的一组”“字音字形都正确”等多种设问形式;字音的错误类型包括声母错、韵母错、标调错,其中,前两者是命题重点;遵循“只考识记字音而不要求拼写”的原则,偏字、怪字、非多用字不会出题考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部分专题一考点一考向一
备考必记仓储
易造成望文生义的成语
1.名山事业:指可以藏之名山、世代相传的事业,后指著书立说。

名山:古代帝王藏策之府。

2.高山流水:比喻知音难遇或乐曲高妙。

3.求田问舍:到处谋求买田置屋,形容胸无大志,只知营私。

舍:房屋。

4.表里山河:指外有河,内有山,地势十分险要。

表:外面。

里:里面。

山河:指太行山与黄河,后亦泛指高山大河。

5.空谷足音:在空寂的山谷里听到人的脚步声,比喻难得的音信、言论或事物。

6.暴虎冯河:空手打老虎,徒步过大河,比喻有勇无谋,冒险蛮干。

暴:空手搏斗。

冯:通“凭”。

冯河:不用舟楫蹚水过河。

7.城下之盟:因无力抵抗到了城下的敌军而跟敌人订的盟约,泛指被迫签订的条约(多指不平等的)。

8.罪不容诛:处以死刑都不足以抵偿其罪行,形容罪大恶极,死有余辜。

诛:杀死,判处死刑。

9.山高水低:指意外发生的不幸事情,多指死亡。

10.言不及义:只说些无聊的话,不涉及正经道理。

11.师心自用:形容固执己见,自以为是。

12.坐地分赃:(匪首、窝主等)不亲自偷窃抢劫而分到赃款、赃物,也指盗贼就地瓜分赃款、赃物。

赃:赃款,赃物。

13.噤若寒蝉:像寒秋的蝉不再鸣叫,比喻人不敢说话或默不作声。

噤:闭口。

寒蝉:寒秋里不再鸣叫的蝉。

14.不赞一词:原指文章写得很好,别人不能再添一句话,现也指一言不发。

15.惨淡经营:原指动笔之前,精心构思,后多形容苦心规划或苦心经营。

16.计日程功:工作进度或成效可以按日计算,形容进展快,在较短时间内就可以成功。

程:计量,考核。

17.具体而微:内容大体具备而形状或规模较小。

18.身体力行:亲身体验,努力实行。

体:体验,实行。

19.善刀而藏:把刀擦干净,收藏起来,比喻有所收敛、适可而止或自藏其才而不炫露。

善:通“缮”,擦拭。

20.屡试不爽:经过多次试验都没有差错。

屡:多次。

爽:差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