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级上册 第五课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5课 做守法的公民》精品PPT优质课件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5课 做守法的公民》精品PPT优质课件

◆名师导学 ◆同步导练(◎选择题 ◎简答题 ◎分析说明题 )
◆名师导学 ◆同步导练(◎选择题 ◎简答题 ◎分析说明题 )
◆名师导学 ◆同步导练(◎选择题 ◎简答题 ◎分析说明题 )
◆名师导学 ◆同步导练(◎选择题 ◎简答题 ◎分析说明题 )
◆名师导学 ◆同步导练(◎选择题 ◎简答题 ◎分析说明题 )
2.如何加强自我防范?
答:①我们作为社会成员,要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 ②预防犯罪,需要我们杜绝不良行为。我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对未成年人不 良行为的预防、严重不良行为的矫治作了明确的规定,给我们划清了是非的界 限,标示了生活中的“雷区”。③生活在法治社会,我们应增强法治观念,依 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我们要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自觉 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
不良习气
于未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简称刑法,由1979年7月1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
大会笫二次会议通过,自1980年1月1日起施行。下列对我国刑法说法正确的是
()
是犯①罪刑③法刑是法惩还治规犯定罪了、对保犯护罪国应家当和判人处民B什利么益样的的有刑力罚武器④刑②法刑等法同规于定刑了罚什么行为
A.①③④
◆知识拓展 青少年怎样预防违法犯罪
1.从小事做起,预防违法犯罪,我们应当自觉树立法律意识,维护法律尊严, 自觉依法自律,做一个守法的人;加强道德修养,践行道德,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2.认真学习《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是为保障未 成年人身心健康、培养其他良好品行、有效预防未成年人犯罪而制定的,这部法 律对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预防、对严重不良行为的矫治作了明确的规定,给我们 划清了明确的是非界限。
B.①②③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思想品德第五课教案5篇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思想品德第五课教案5篇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思想品德第五课教案5篇教学计划是教学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基本保证。

好的教学设计可以为教学活动提供科学的行动纲领,使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事半功倍,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感谢您的阅读,以下是小编带来的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思想品德第五课教案内容,希望能帮助到您!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思想品德第五课教案1公民权利的保障书教学分析【教学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树立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理念;领会宪法的原则和精神,增强宪法意识;认识到宪法是维护每个公民权利的保障书,与每个公民的生活息息相关能力目标:能澄清对人权认识的误区,提高辨别能力,初步形成客观完整的人权概念;在日常生活中,能够以实际行动尊重和维护自己和他人的人权知识目标:了解“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原则,懂得这一原则归根到底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知道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认识到我国人权的主体和内容都十分广泛,懂得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的意义;了解国家在立法、执法、监察、司法和守法等方面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措施,知道我国人权事业取得的成就,认识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义【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国家权力属于人民;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教学难点:国家权力属于人民。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宪法宣誓制度是国家工作人员就职时应当依照法律规定公开进行宪法宣誓。

提问:宪法宣誓有何意义?(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回答)教师总结:宣誓仪式本身是一次活生生的宪法教育,有助于公民更好地认识宪法,增强宪法观念,从而尊重和维护宪法,促进宪法实施。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宪法确认国家权力属于人民活动一:阅读周记设计意图:以小眉所提的问题引发学生对人民与国家权力之间的关系的思考。

通过了解悬挂国徽的要求来理解我国的国家性质,增强爱国主义情感。

1.阅读教材“运用你的经验”中小眉的周记,思考她提出的三个问题。

(1)除了这三个国家机关外,还有哪些国家机关和场所悬挂国徽?提示:如检察院、驻外领事馆、出入境口岸等。

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ppt教学课件

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ppt教学课件

诉讼通常分为三种类型: 民事诉讼、行政诉讼、刑事诉讼
关键点拨
什么是民事主体
『提示』
民事主体,是指根据法律规定,能够参与民事法律关 系,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当事人。 能够充当
民事法律关系主体的包括自然人和法人。 作为民事法律
关系的主体,必须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
课堂小结
随堂演练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避免自己
和身边的人做违法的事情?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RJ) 教学课件
第二单元 遵守社会规则
第五课 做守法的公民
第2课时 预防犯罪
新课导入
课前预习
(1)犯罪含义:根据刑法规定,犯罪是具 严重 的
社会危害性,触犯了刑法,应当受到 刑罚处罚 的行为。 (2)犯罪特征:社会危害性、 刑事违法 性和应受 刑罚处罚 性。
新课讲解
1 了解罪与罚
③应承担的法律责任不同。一般违法行为不受刑
罚处罚,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而犯罪是应受刑罚 处罚的。
任何一种犯罪的成立都必须具备四个方面的构成要件
犯罪客体
犯罪客观方面 犯罪主体
犯罪主观方面
探究与分享
王某在向杜某索要手机打电话遭到拒绝后,对杜某 实施殴打致其轻微伤,并乘机开走其出租车。
讨论:王某有哪些违法行为?是否构成犯罪?
镜头三侵犯了他人的知识产权,挫伤了进行创作 作品的积极性。
提示:查阅民法通则,
分析上述行为。
二、如何做到遵章守法?
(1)我们要认识一般违法行为的危害,自觉依法 规范自己的行为。 (2)在社会生活中,要分清是非,增强守法观念,
严格遵守治安管理的法律规定。
(3)在社会交往中,要依法从事民事活动,积极 防范民生侵权行为和合同违法行为。

人教部编版初二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五课 做守法的公民第三框善用法律课件

人教部编版初二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五课 做守法的公民第三框善用法律课件
76、人生生命贵太相过知短,暂何,用今金天与放钱弃。了明20天.7.不14一20定.7能.1得42到0.。7.184时。2260分280时年276月分1144日-J星ul期-2二07二.14〇.2二02〇0年七月十四日
花一样美丽,感谢你的阅读。 87、勇放气眼通前往方天,堂只,要怯我懦们通继往续地,狱收。获的20季:26节2就0:2在6前:02方7.。142.02.072.104T2u0e.s7d.1a4y2, 0Ju.7ly.1144。, 2020年7月14日星期二二〇二〇年七月十 四日 8、拥有梦想只是一种智力,实现梦想才是一种能力。20:2620:26:027.14.2020Tuesday, July 14, 2020
知识探究 一 遇到侵害 依法求助
情景三:
于是小芳与母亲取得联系并商议:决 定不追究爸爸虐待自己的责任了,只想 由母亲抚养自己,但父亲必须付抚养费 和教育费。小芳向人民法院提出转移抚 养权的诉讼。
分析: 1. 小芳提出的诉讼属于哪一种?
诉讼通常分为三种类型: 民事诉讼、行政诉讼、刑事诉讼
人民法院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 的参加下,依法审理民事案件和解决民事 纠纷的活动。
练一练
3.小东放学回家时,看见一歹徒进行抢劫,
他立刻报案,并提供了歹徒的相貌特征和去
向。公安机关根据小东提供的线索,很快将
C 歹徒抓获。材料说明( ) ①要敢于并善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②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是公民的责任
③小东用法律武器维护了自身的权益
④诉讼可以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
A.①②④
B.①③
C.①②
4、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7.14.20207.14.202020:2620:2620:26:0220:26:02 5、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Tuesday, July 14, 2020July 20Tuesday, July 14, 20207/14/2020

部编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善用法律》优课ppt课件_0

部编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善用法律》优课ppt课件_0

一 遇到侵害 依法求助
小芳是个只有13岁的女孩。父亲不幸去世后, 她跟着母亲在继父家生活,继父家还有个弟弟。 小芳刚读完六年级,继父就让她辍学,送到一家 理发店当学徒。小芳几次哭着找继父要求继续读 书,可是继父以家中困难为由不让小芳上学。
请阅读材料回答继父的做法对吗?为什么? 不对,因为她的继父是违法行为。小芳刚读完六年 级,继父的做法违反了义务教育法。
中学生小峰自创歌词获奖,奖项却被参加复 评工作的李某给了其他人。小峰以侵犯自己的 著作权,一纸诉状将李某和张某告到法院。
民事诉讼
一天,某县个体工商户小李将从邻县运来的 1000公斤西红柿存放在自己家门口。税务所副 所长王某正巧从这里经过。见此情形就将小李 带到税务所进行审查。小李拿出营业证和进货 单。王某间营业证上写有“贩运名副产品”的 内容,以西红柿不属于农副产品的范畴为由, 将小李的营业证扣押,致使1000公斤西红柿无 法出售,全部霉烂。事发后,小李多次到县税 务局反映情况,对方不予理睬。万般无奈,小 李到县法院提起诉讼。
定程序解决纠纷和冲突的活动。 特点: 诉讼是处理纠纷、应对侵害最正规、最
权威的手段,是维护合法权益的最后屏
障。
什么情况下可以采取诉讼的手段来维护自己 的合法权益?
如果受到非法侵害后采取其他方式不能解 决问题,或者认定只有通过诉讼途径才能 维护合法权益,我们就要使用诉讼手段, 通过打官司讨回公道。
诉讼通常分为三种类型:
当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权益受 到不发侵害时,我们应该怎么做?
当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权益受 到不发侵害时,我们应该怎么做? 1.我们要敢于并善于依法维护正当权益。
青少年为什么要有勇有谋?
一天放学,小智独自背着书包往家走,突然,身后有 人说:“嘿,哥们儿,等会儿。”小智回头一看。还没等他 开口,陌生人就说:“最近哥们儿手头有点紧,借点钱 用。”小智一愣,正不知如何是好,这时他看见一个骑自 行车的人正往这边来。他一个箭步跨过去,停到了自行车 前,大声说:“老爸,我今天放学早了······”说着,动作麻 利地蹿到了自行车的后座上。陌生人见状,眨眼睛消失了。 同学们一定能猜出来,这个骑车人一定不是小智的爸爸。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ppt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ppt

别对节日用品、重要消费品、春节农业生产资料、“傍名牌”产品
等商品和重点市场、重点场所开展全面的专项整治打击行动。依法
扣押了一批侵权商品和假冒伪劣商品。凯里市依法打击侵犯知识产
权的事实表明( B ) ①法律具有强制性 ?
②法律通过制裁违法犯罪伸张正义 ?
③每个人都有执法权
④法律保护正常的社会秩序 ?
执法权是国家执法机关的权力, 不是每个公民都有执法权。
维护合法权益可以采用诉讼手段和非诉讼手段。其中,诉讼是处理纠 纷和应对侵害最正规、最权威的手段,是维护合法权益的最后屏障。
好题必练 练经典
7. 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受到来自家庭、学校、社会、司法等多方面的 保护。但要使未成年人的身心及合法权益得到根本保护,最关键的 还是要靠未成年人自身的努力。对于未成年人而言,下列做法中正
受到不法侵害,我们 也可以通过协商调解 或者其他方式解决。
③诉讼是处理纠纷和应对侵害最正规、最权威的手段 ?
④受到不法侵害,我们只能通过诉讼手段维护合法权益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好题必练 练经典
6. 下图说明,当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公民最有效、最 终的维权途径是( D )
A.法律援助 B.投诉 C.实行法治 D.诉讼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好题必练 练经典
主刑
附加刑
4. 陈某在互联网上编造谣言、传播虚假信息,骗人钱财,严重
扰乱了社会公共秩序,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并处罚金
5 000元。陈某的行为 ( B )
①是一般违法行为,承担的是民事责任
李某的行为属于犯罪行 为,应受刑罚处罚。
②触犯了刑法,受到的是刑罚处罚 ?

【知识点】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五课《做守法公民》

【知识点】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五课《做守法公民》

已。②二者都具 有可能由小错发展
罚法、义务
有社会危害性, 到违法犯罪,所以
教育法、劳
都在不同程度上 青少年要注意从小
动法等
损害了国家和人 树立纪律意识,增
犯罪是指违法情 犯罪具有严 触犯了刑律 犯罪要受到 民的利益,本质 强法制观念,自觉
犯 节严重,对社会 重的社会危 (刑法及有 刑罚处罚 上是一致的 守法、护法,做
有期徒 定期限的人身自 重,社会危 以下,数罪并罚不得超 执行场所执行

由,强迫其劳动 害较大的
过20年
并接受教育和改 犯罪
造的刑罚方法。
剥夺犯罪分子的 犯罪性质最 剥夺自由是没有期限 在监狱或者其他
无期徒 终身自由,强制 严重,社会 的;必须附加剥夺政治 执行场所执行

其参加劳动并 接 危害极大的 权利
以下,数罪并罚不得超
定自由,交由公 小;人身危 过3年
安机关执行和群 险性较小。
众监督改造的刑
罚方法。
短期剥夺犯罪分 犯罪性质比 期限为1个月以上6个 公安机关就近执
拘役 子的自由,就近 较轻微;社 月以下,数罪并罚不得 行

执行并实行劳动 会危害性不 超过1年

改造的刑罚方
大的犯罪。
法。
剥夺犯罪分子一 犯罪性质严 期限为6个月以上15年 在监狱或者其他
境保护法
务教育等
刑事违法 违法行为情节严 刑法
应受到刑罚 抢劫、盗窃、故意杀人、
行为(犯 重,对社会危害
处罚(主刑 绑架、 投毒、贩卖毒品
罪)
很大,触犯刑
与附加刑) 等重大刑事犯 罪
法,应受到刑法
处罚 的行为
3、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

【考点】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五课《做守法公民》

【考点】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五课《做守法公民》

【考点】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五课《做守法公民》第五课做守法公民1、法律的作用?(1)法律作为一种行为规范,明确告知人们可以做什么,必须做什么,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为人们的行为提供一个模式、标准或方向,它是评价人们的行为是否合法的准绳。

(2)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2、违法行为的含义、分类:违法行为是指出于过错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危害社会的行为。

根据违反法律的类别,违法行为分为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和刑事违法行为。

民事违法行为和行政违法行为对社会的危害相对较轻微,称为一般违法行为。

刑事违法行为是最严重的一种违法行为,是犯罪。

二者都要承担法律责任。

3、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1)谎报险情、破坏铁路封闭网、殴打他人等行为都是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行政违法行为。

(2)侵犯他人民事权利或者没有依法履行合同的义务,都是典型的民事违法行为。

4、遵章守法是社会和谐的保证/遵章守法,怎么做?(1)我们要认识一般违法行为的危害,自觉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

(2)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分清是非,增强守法观念,严格遵守治安管理的法律规定。

(3)在社会交往中,我们要依法从事民事活动,积极防范民事侵权行为和合同违约行为,既要维护自己的权益,又要尊重他人的权益,促进社会健康和谐发展。

5 、刑法的作用、内容:刑法是惩治犯罪、保护国家和人民利益的有力武器。

它明确规定了什么行为是犯罪,以及对犯罪应当判处什么样的刑罚。

2、犯罪的定义、基本特征:犯罪是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触犯了刑法、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

严重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刑罚处罚性是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

7、遇到侵害,依法求助,有什么途径?(1)遇到法律问题或者权益受到侵害时,要及时寻求法律援助,依靠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我们可以通过法律服务机构来维护合法权益。

(3)受到非法侵害,可以寻求国家的法律救济。

8、诉讼的作用、类型:(1)诉讼是处理纠纷、应对侵害最正规、最权威、最有效的手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xx与法治上册5.3善用法律
1.在遇到法律问题或者权益受到侵害时,要及时寻求________,依靠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提供法律服务和帮助的机构有法律服务所、__________、公证处、__________等。

2.诉讼是__________在诉讼当事人参与下,依照法定程序解决纠纷和冲突的活动。

诉讼是处理纠纷和应对侵害最正规、__________的手段,是维护合法权益的__________.
3.诉讼俗称“打官司”。

下列关于诉讼理解不正确的是()
A.诉讼是处理纠纷和应对侵害最正规、最权威的手段
B.诉讼是维护我们合法权益的最后屏障
C.受到不法侵害,我们只能通过诉讼手段维护合法权益
D.行政诉讼是解决行政纠纷的重要途径
4.下列能给我们提供法律服务和帮助的机构有()
①法律服务所②律师事务所③公证处④居民委员会⑤法律援助中心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⑤
D.②③④⑤
5.据一项研究报告显示,农民工在受到不公平对待时,约63%的人表示气愤,约60%的人会选择“不干了或忍气吞声”。

对此,你给农民工的正确建议是()A.到当地政府部门静坐抗议B.到劳动仲裁机构提起诉讼
C.可通过诉讼途径维护权益D.利用网络发泄自己的不满
6.教育部颁布了新的《中小学生守则》,把“见义勇为,敢于斗争”予以删除。

这一做法()
A.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司法保护
B.表明不需要与违法犯罪分子作斗争
C.要求青少年更应该善于同违法犯罪作斗争
D.违反xx和法律,是不合理的
7.小林放学回家时,看见一歹徒骑摩托车实施抢劫,当即报案,并向公安部门提供了歹徒的相貌特征、车牌号和去向,公安部门根据小林提供的线索很快抓获了犯罪嫌疑人。

这说明()
A.小林是未成年人,不应与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B.公民有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的责任
C.青少年要奋不顾身地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D.及时报告公安机关,是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的唯一有效方法
8.中学生孙某在放学回家的路上,被一辆货车撞伤,永远失去了右腿。

孙某的父母为此痛心不已,他们找到肇事司机要求赔偿,但该司机对此置之不理,孙某的父母想起诉他,可对法律知识又知之甚少。

(1)孙某的父母可以寻求哪些机构的帮助?
(2)孙某的父母可以通过哪些手段来维护儿子的合法权益?
答案
1.法律救助律师事务所xx中心
2.人民法院最xx最后屏障
3.C 4.C 5.C 6.C 7.B
8.(1)法律服务所、律师事务所、法律援助中心等
(2)①可以通过法律服务机构来维护合法权益。

②可以依法到公安机关、人民法院或人民检察院中的任何一个机关控告、举报,必要时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