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合集下载

部编版人教版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 教学反思(新教材)

部编版人教版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  教学反思(新教材)

第一单元面对成长中的新问题第二单元我们是班级的主人第三单元我们的国土我们的家园第四单元骄人祖先灿烂文化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教学反思(新教材)1自主选择业余生活学习目标1.理解“课余生活”的具体含义。

2.有自己的想法安排课余生活。

3.面对丰富的课余生活,面对困难时能够开动脑筋解决问题。

4.能够从实际出发选择自己的业余生活。

教学重难点及关键教学重点: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自己喜欢的业余生活。

教学难点:面对丰富的课余生活,面对困难时能够开动脑筋解决问题。

能够从实际出发选择自己的业余生活。

关键:能够在自己选择的业余生活中成长,丰富自己的生活。

教法讲述法,讨论法,提问法学法合作探究法,自主学习法教具及学具准备PPT,准备主题教学时数两课时第一课时课余生活我选择和课余生活助我成长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时间过得真快,一转眼我们已经升入五年级了,请大家来欣赏一组照片,播放学生课余生活的图片。

2.我们在校上课的之余,每天放学后,双休日,节假日等这些时间都是属于课余时间。

你们是怎么度过这些课余时间的呢?3.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讨论《自主选择课余生活》这一话题。

二、讲授新课活动一:课余生活助我成长刚才同学们说到的课余生活活动丰富多彩。

和家人一起购物、旅游,读书和做家务,是我们的校外课余生活;而学校开展的跳绳、拔河、体育节和音乐节活动,小葵花义卖,植物种植等等活动是我们校内课余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1.阅读P4材料。

2.课本中的三个片段分别描述的是什么事情?3.你认为课余生活可能给我们带来哪些收获?4.除了片段中提到的课余生活,请将你熟悉的校内外生活片段极其带我们带来的影响,与同桌进行分享。

5.请3-4名代表进行分享。

6小结:丰富的课余生活有助于我们开阔视野,提高动手能力,培养创新意识;让我们有机会与不同的人交流,学会合作,体会亲情的温暖、友情的宝贵,学习待人接物的文明礼仪;能激发我们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体现我们作为社会小主人的责任与担当。

2024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2024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教学评价
通过学生的演讲表现、征文质量和课堂参与度等方 式评价学生对中华民族精神的理解和认识程度。
单元复习与测试
复习内容 回顾本单元所学知识点,包括古代科技 成就、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等方面内容。
复习方法 引导学生自主复习,制作概念地图或 知识卡片等复习资料,帮助学生巩固
所学知识。
测试形式
采用书面测试形式,包括选择题、填 空题、简答题等题型,全面检测学生 对本单元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明确权利和义务的概念和 区别,帮助学生正确理解 和行使自己的权利和义务。
典型例题讲解
道德案例分析
选取具有代表性的道德案 例,引导学生分析、讨论 和评价,提高道德思维能 力。
法治实践探究
结合生活实际,设计法治 实践探究活动,让学生在 实践中加深对法治知识的 理解和运用。
综合应用题解析
针对综合应用题型的解题 方法和思路进行讲解,提 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 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
教学难点在于如何将抽象的法律知识和道德观念具体化、形象化,让学生在实 际生活中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同时,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如 何因材施教、个性化指导也是一大挑战。
课时安排与建议
课时安排
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建议本册教材的教学课时为32课时左右,具体分配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教学建议
在教学过程中,建议采用情境导入、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 动性。同时,注重课堂互动和反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需求,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此外,还应充分利 用课外资源和实践活动,拓展学生的视野和经验。
02
第一单元:成长的节拍
第一课:面对成长中的新问题
教学目标

统编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

统编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

学会与不同民族的同学相处, 促进民族团结和校园和谐。
倡导文明、包容、平等的民族 关系,反对任何形式的民族歧 视和偏见。
培养爱国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通过学习祖国历史文化和民族传 统,激发爱国情感,增强民族认
同感和自豪感。
关注祖国的发展变化,了解国家 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成
就和进步。
积极参与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以 实际行动表达对祖国的热爱和忠
通过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学习,促进学 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 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
增强学生的法治意识
帮助学生了解国家法律制度,树立法 治观念,自觉遵守法律法规,维护社 会公平正义。
五年级上册内容与结构
内容概述
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课程主要包括个人与家庭、学校生活、 社会生活等方面的内容,涉及道德、法律、心理等多个领域。
社会公德与文明礼仪
社会公德的基本要求
了解社会公德的基本要求,如遵守公共秩序、爱护公共设施、尊 重他人等。
文明礼仪的内涵与意义
理解文明礼仪的内涵和意义,学习在不同场合下的礼仪规范。
践行社会公德的行动
通过实际行动践行社会公德,如参加志愿服务、遵守交通规则、保 护环境等。
04
安全生活与保护
交通安全知识及规则遵守
完善自我
有意愿和行动去改进自己 的不足,实现自我成长。
情绪管理与心理健康
识别情绪
能够识别和表达自己的情 绪,了解情绪对行为的影 响。
调节情绪
学会通过合适的方式调节 情绪,保持情绪稳定。
培养积极心态
面对挫折和困难时,能够 积极应对,保持乐观心态。
培养良好行为习惯
遵守规则
尊重他人
承担责任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含教学计划)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含教学计划)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含教学计划)教学目标:1. 了解道德和法律的概念以及它们的作用和关系。

2. 掌握一些基本的道德和法律规范,能够正确判断和处理日常生活中的道德和法律问题。

3. 提高学生的道德意识和法律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法治观念。

4.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激发学生对法治教育的兴趣。

教学重点:1. 理解道德和法律的概念和作用,掌握一些基本的道德和法律规范。

2. 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和法律意识,引导学生正确判断和处理道德和法律问题。

教学难点:1. 学生对道德和法律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 如何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和法律意识,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法治观念。

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讨论式教学,案例分析式教学。

教学资源:教科书,多媒体课件,实物道具。

教学活动安排:第一课时:道德和法律的概念与作用1. 引入新课:通过故事、图片等形式,引发学生对道德和法律的思考,让学生了解并掌握道德和法律的概念。

2. 引导学生讨论道德和法律的作用,通过例子引导学生认识到道德和法律对我们的生活的重要性。

3.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第二课时:道德规范与法律规范1. 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回顾道德和法律的概念和作用。

2.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讨论,认识到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的区别和联系,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

3. 通过小组活动,让学生分析一些实际生活中的道德和法律问题,并提出解决办法。

4.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第三课时:良好的道德品质1. 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回顾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的区别和联系。

2. 通过故事、图片等形式,向学生展示一些与道德品质相关的素材,引导学生思考良好的道德品质的重要性。

3. 引导学生列举一些良好的道德品质,并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探讨如何培养和坚持良好的道德品质。

4.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第四课时:法治的意义和基本原则1. 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回顾良好的道德品质的重要性和培养方法。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全册教案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全册教案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1. 第一单元:我们的新天地第1课:走进五年级第2课:不一样的环境,不一样的我第3课:我心中的规则2. 第二单元:交往与沟通第4课:与人相处第5课:学会倾听第6课:学会表达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到新学期的变化,学会适应新环境。

2. 培养学生与人交往沟通的能力,学会倾听和表达。

3. 引导学生树立规则意识,养成遵守规则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学会倾听和表达,树立规则意识。

2. 教学重点:适应新环境,与人交往沟通。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教学挂图、录音机等。

2. 学具:课堂练习本、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分享自己进入五年级的体验,激发学习兴趣。

2. 新课内容学习:(1)走进五年级:引导学生了解五年级的学习特点,学会适应新环境。

(2)不一样的环境,不一样的我: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在不同环境中的角色和责任。

(3)我心中的规则:通过例题讲解,让学生了解规则的重要性,学会遵守规则。

(4)与人相处:通过实践情景,让学生学会与人交往沟通的技巧。

(5)学会倾听:让学生明白倾听的重要性,学会倾听他人意见。

(6)学会表达:引导学生学会表达自己的观点,提高表达能力。

3. 随堂练习:针对每个知识点设计相应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

六、板书设计1. 板书主题: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全册板书2. 内容:以思维导图形式呈现每个单元的知识点,突出重点和难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结合自己的生活,谈谈进入五年级后的新体验。

(2)举例说明规则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3)与同学分享一个与人交往沟通的技巧,并说明原因。

2. 答案:(1)答案示例:进入五年级后,我感受到了学习压力的增加,但我也学会了如何合理安排时间,提高了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

(2)答案示例:规则在生活中非常重要,比如交通规则能保障我们的安全,学校纪律能维护校园秩序。

最新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主动拒绝烟酒与毒品》教学课件

最新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主动拒绝烟酒与毒品》教学课件

3.教师:抵制、远离毒品,国家和教师、家长的管制监督是一方面, 关键在于我们自身。这是什么意思呢?请大家阅读一下21页“活动园” 的内容。 (教师随机提问:好奇心本是非常正常的,故事中的主人公为什么把自 己的好奇心称为“危险的”好奇呢?)
4.教师:我们正处在“想独立”“渴望成熟”的心理发育时期,对新 鲜事物充满好奇,凡事都想试一试;随着社会生活范围的不断扩展,外 界的各种诱惑也越来越多——但是,我们绝对不能去尝试对我们有危害 的行为! 5.教师:请同学们阅读22页“阅读角”的内容并观察配图,这些伪装毒 品是不是很难辨别呢?我们年龄尚小,知识不足,自制力不强,生活经 验欠缺,这些会影响我们辨别是非的能力。对于沾染不良嗜好的人和他 们鼓吹的所谓“吸毒时尚”等错误观念,我们要坚决抵制! 6.学生阅读P22“活动园”内容,教师随机提问从中得到的启发。
仅仅戒烟一天,戒烟给心脏、血压和血液系统带来的益处便会显现出来。 戒烟1年,冠心病的超额危险性比继续吸烟者下降一半。 戒烟5—15年后,中风的危险性降到从不吸烟者水平。 戒烟10年,患肺癌的危险性比继续吸烟者降低一半。患口腔癌、喉癌、 食管癌、膀胱癌、肾癌、胰腺癌的危险性降低,患胃溃疡的危险降低。 戒烟15年,患冠心病的危险与从不吸烟者相似。死亡的总体危险度恢复 到从不吸烟者水平。因此,任何时间戒烟都不算迟,而且最好在出现严 重健康损害之前戒烟。
三、说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正确对待好奇心的态度,能坚决抵 制和远离烟酒和毒品。 2.知识目标:知道烟酒和毒品的危害。 3.能力目标:提高对烟酒和毒品的防范意识,远离可能产生危害的地方; 学会果断拒绝烟酒和毒品,懂得求助等方法。
四、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知道烟酒和毒品的危害。 2.培养学生正确对待好奇心的态度,能坚决抵制和远离 烟酒和毒品。

新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教学计划(6篇)

新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教学计划(6篇)

新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教学计划(6篇)新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教学计划篇1一、指导思想本册教材构建了开放的、富有活力的教材体系,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学中以兴趣为先导,时刻注意培养学生对语文喜欢的态度,为学生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学生情况分析:本班共有xx人,其中学习领悟能力强的,善于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的同学大概有x人,学习自觉性较高,能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的有xx人左右,这部分同学虽然基础知识部分通过积累能够过关,但是阅读能力较差,作文写作能力一般。

另外有x位同学,属于学习懒散,领悟能力又较差的学习后进生。

三、教材分析新人教版部编本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于20xx年春期正式试行。

教材继续按专题组织单元,共设计了六个专题,依次是:民风民俗、外国名篇名著、人间真情、体会人物品质、科学精神、难忘小学生活。

在六组教材之后,安排了一组“古诗词背诵”,提供了10首供学生读背的古诗词。

在教材的最后,还安排了写字表和词语表。

本册教材的综合性学习安排在第六组“难忘小学生活”。

这个专题采用的是任务驱动、活动贯穿始终的编排方式,包括“活动建议”和“阅读材料”两大部分。

本册教材除去第六组,共有课文17篇,其中精读课文12篇,略读课文5篇。

这五组教材的编排体例与高年段前三册一致,每组由“导语”“课例”“口语交际·习作”“语文园地”四部分组成。

课例包括2~4篇课文。

每篇精读课文后有思考练习题,略读课文前有链接语。

部分课文后面安排了“阅读链接”。

全册安排“阅读链接”四次,未安排“资料袋”。

“口语交际·习作”依然作为一个独立的栏目,在有的单元中提供多个角度供教师和学生选择。

全册共安排“口语交际”三次,分别是同读一本书、即兴发言、辩论。

全册共安排“语文园地”四次,其中第三单元是作文单元,未安排语文园地,第六单元是综合性学习单元,也未安排语文园地。

2023-2023部编人教版小学5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设计1500字

2023-2023部编人教版小学5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设计1500字

2023-2023部编人教版小学5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设计1500字教案设计:《道德与法治》教材: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通过学习《道德与法治》,使学生了解道德和法治的基本概念,并能够举例说明;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观念和法律意识,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和法治素养;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感。

教学重点:1. 了解道德和法治的基本概念;2. 掌握道德和法治的区别和联系;3. 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观念和法律意识。

教学难点:1. 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态和正确的价值观;2.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3. 培养学生正确面对挫折和困难的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师:教材、多媒体设备、课件;2. 学生:课本、笔记本、笔。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课件展示一些与道德和法治相关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

2. 教师提问:“你们对道德和法治有什么了解吗?”,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Step 2:理论讲解(15分钟)1. 教师向学生介绍道德和法治的基本概念,并给出简单明了的定义。

2. 教师通过图示和例子解释道德和法治的区别和联系,并引导学生思考。

Step 3:案例分析(20分钟)1. 教师给学生提供几个案例,让学生分析其中的道德和法律问题,并讨论解决方法。

2. 教师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例如个人、家庭、社区等。

Step 4:游戏互动(15分钟)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每组设计一个道德和法治相关的游戏。

例如猜谜、问答、角色扮演等。

2. 学生通过游戏的方式加深对道德和法治的理解,并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Step 5:延伸拓展(15分钟)1. 教师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回家观察身边的道德和法治现象,并写一篇感悟;2.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果你是一名法官,你如何公正地审理案件?请写下你的想法。

Step 6:总结反思(5分钟)1. 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知识总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备课本
学校湘阴小学
学科道德与法治
年级五年级
教师陈丽娜
2019 年第二学期长沙县教育局制
学科教学计划
学科教学任务安排
学科教学总结
(一)常见的酸和碱
1、酸的通性
(1)酸溶液能跟酸碱指示剂起反应。

紫色石蕊试液遇酸变红,无色酚酞试液遇酸不变色。

注意显色的物质是指示剂。

(2)酸能跟多种活泼金属起反应,通常生成盐和氢气。

只有位于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氢前面的金属才能与稀酸(HCl、H2SO4)反应,产生氢气。

位于氢后的金属不能与稀酸(HCl、H2SO4)反应,但能与浓硫酸和浓硝酸反应。

例如:①Cu+2H2SO4(浓)CuSO4+SO2↑+2H2O
②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
可见,金属和浓硫酸、硝酸反应都没有氢气产生,这就是实验室不能用浓硫酸和硝酸与锌反应制氢气的原因。

(3)酸能跟碱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H2SO4 + CaO == CaSO4 + H2O
(4)酸能跟某些盐反应生成新酸和新盐:H2SO4 + BaCl2 === BaSO4↓+ 2HCl
(5)酸跟碱起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H2SO4+Ba(OH)2 === BaSO4↓(白色沉淀)+2H2O
常见的酸有盐酸、硫酸和硝酸,它们虽然具有上述五点通性(因为电离出的阳离子都是H+)。

但又各具不同的物理化学性质。

①盐酸是氯化氢的水溶液,是一种混合物。

纯净的盐酸是无色的液体,有刺激性气味。

工业品浓盐酸因含有杂质(Fe3+)带有黄色。

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打开浓盐酸的瓶盖在瓶口立即产生白色酸雾。

这是因为从浓盐酸中挥发出来的氯化氢气体跟空气中水蒸汽接触,形成盐酸小液滴分散在空气中形成酸雾。

②硫酸是一种含氧酸,对应的酸酐是SO3(SO3+H2O==H2SO4)。

纯净的硫酸是没有颜色、粘稠、油状的液体,不易挥发。

常用的浓硫酸中的H2SO4的质量分数为98%,密度为1.84克/厘米3。

稀H2SO4具有酸的通性。

浓硫酸除去具有酸的通性外,还具有三大特性:
a、吸水性:浓H2SO4吸收水形成水合硫酸分子(H2SO4•nH2O),并放出大量热,所以浓硫酸通常用作干燥剂。

b、脱水剂:浓硫酸可将有机化合物中的氢原子和氧原子按水分子的构成(H:O=2:1)夺取而使有机物脱水碳化。

纸、木柴、衣服等遇浓硫酸变黑,这就是因为浓硫酸的脱水性使其碳化的缘故。

C、强氧化性:在浓硫酸溶液中大量存在的是H2SO4分子而不是H+,H2SO4分子具强氧化性。

浓硫酸可使金属活动性顺序表氢后面的一些金属溶解,可将C、S等非金属单质氧化,而浓硫酸本身还原成SO2。

但是,冷的浓硫酸不能与较活泼的金属Fe和Al反应。

原因是浓硫酸可以使Fe和Al的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阻止了里面的金属与浓硫酸继续反应,这种现象在化学上叫钝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