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知识点梳理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知识点考点归纳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知识点考点归纳第一单元我们的守护者1.法律保护了我们的权利。
在法律的规定下,我们享有人生权,财产权,受教育权等权利,研究知识、快乐成长。
2.法律规定了我们的义务。
人人依法履行义务。
3.说一说作为小学生,法律规定了哪些义务?答:过马路要遵守交通法规,在公共场所要爱护公物,保护环境,借了别人东西要及时归还,等到我们成年后,要努力工作,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4.宪法是国家根本法,是制定其他法律的基础和依据,它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
5.2019年宪法日主题是:弘扬宪法精神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6.民法典第二单元我们是公民1.在家里我们都是孩子,在学校里我们都是学生,在商场里,我们都是顾客,我们的身份在不同的场合会发生变化,但是有一个身份是共同的,那就是公民。
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只有年满十八周岁,才具有百姓资格。
(。
X。
)3.身份证丢失,要及时到(C)挂失。
A.银行B.车站C.公安机关D.邮局4.是全国统一纳税服务热线。
5.宪法规定,任何公民都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第三单元我们的国家机构1.国家机构是国家机关的统称:人民代表大会、人民政府、监察委员会、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学校、医院、银行、邮局等单元不属于国家机构。
2.全国群众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3.国家的一切权利属于群众。
群众是国家的主人。
群众通过选举代表组成群众代表大会,统一管理国家和地方事务。
4.2020年时间5.群众代表是群众选举产生的,代表群众的利益和意志。
6.参政议政并不仅仅是成年人的事,作为小学生的我们也可以积极参与。
生活中有很多和我们关系密切的问题,我们也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提出来。
7.国家机关行使职权时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就是违法行为。
对于国家机关的违法行为,要及时依法纠正,防止因国家机关违法行使职权给国家和人民的权益造成损失。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知识点总结梳理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知识点总结梳理第一单元:我们的守护者1.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适用于全体公民。
2.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是宪法的核心内容,宪法是每个公民享有权利、履行义务的根本保证。
3.法治标定了自由的界限,自由的实现不能触碰法律的底线,违反法律可能付出失去自由的代价。
4.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第二单元:我们是公民1.公民是指具有一国国籍,并根据该国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
2.作为公民,我们的身份不仅仅来自血缘,还来自法律。
这意味着我们的身份并非- -成不变的,而是可以变化的。
3.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
我们既是权利的享有者,也是义务的承担者。
4.在我国,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当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我们应该以国家和集体利益为重。
第三单元:我们的国家机构1.国家机构是统治阶级为实现阶级统治而设立的组织,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
2.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3.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国家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4.宪法通过组织国家机构,授予国家机构特定职权,明确国家机构的组成、任期、工作方式等内容,使得国家权力运行稳定有序。
国家机构依据宪法行使权力,以实现和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
以上是对[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知识点的总结梳理。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基础知识
道德
- 道德规范:对人们行为的要求和规定。
- 道德评价:对人们行为的正当与否进行评判。
- 道德情感:对正当行为的喜爱与赞赏,对不正当行为的厌恶与鄙视。
法治
- 法律:由国家制定和实施,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秩序的规范和准则。
- 法律意识:遵守法律、了解法律、维护法律的观念和认识。
- 法律权益:公民依法享有的权利,如生命权、财产权等。
具体内容
道德
- 诚实守信:坦诚待人、守信用、言行一致。
- 爱护公共设施:保护公共场所的环境和设施。
- 尊敬师长:对待老师、父母等师长要有礼貌和尊重。
- 关心他人:关心他人的困难和需要,给予帮助。
- 孝敬父母:尊敬和孝顺父母,关心他们的健康和生活。
法治
- 遵守法律规定:要尊重和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
- 普法教育:了解国家法律知识,增强法律意识。
- 公平正义:对待他人要公平公正,不欺负弱者。
- 维护社会安全:主动参与社会治安维护,遵守交通规则等。
- 保护环境: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爱护大自然。
以上是《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的知识点归纳,这些知识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和法治观念,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价值观。
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知识梳理 部编版

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知识梳理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知识点梳理第一单元:我们的守护者1、什么是法律?法律是国家制定并实施的规范行为的规则。
2、作为一名小学生,我们在家庭、学校和社会中有哪些权利?我们有受教育的权利、生活权利、安全权利、知情权利等。
3、作为一名小学生,法律规定了哪些义务?我们需要遵守学校和家庭的规定,不欺凌同学,不伤害他人等。
4、法律与纪律、道德有什么联系和区别?法律是国家制定的规则,而纪律和道德是社会公认的行为准则。
法律具有强制性,而纪律和道德则是自觉遵守的。
5、法律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法律规范了我们的行为,保障了我们的权利,维护了社会秩序。
6、什么是刑法?作用是什么?刑法是国家制定的规范犯罪行为并惩罚犯罪行为的法律。
它的作用是维护社会秩序,保护人民安全。
7、什么是民法?作用是什么?民法是规范民事关系的法律,保障人民的财产权利、婚姻家庭权利等。
8、行政法的主要作用是什么?行政法是规范行政机关行为的法律,保障人民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稳定。
9、法律的作用有哪些?法律能够规范行为、保障权利、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进步。
第二单元:我们是公民1、公民身份从何而来?公民身份是国家授予的,具有权利和义务。
2、身份证有哪些用处?身份证是证明公民身份的证件,可以用于办理各种事务。
3、怎样做好居民身份证信息的保密?不随意透露个人信息,不随意将身份证借给他人等。
4、中国公民到境外应该注意什么?应当遵守当地法律法规,注意安全,不从事违法犯罪活动。
5、国家为什么要为每位公民确定身份号码?身份号码可以用于身份识别、信息管理等。
6、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公民的基本权利包括生命权、财产权、等。
公民的基本义务包括遵守法律、爱护公共财物等。
7、为什么我们不仅要增强权利观念,也要增强义务观念?权利和义务是相互对应的,只有增强义务观念才能更好地行使权利。
8、国家为什么要尊重和保障人权?人权是人类的共同价值,国家需要尊重和保障人权才能建设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
六年级上册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知识点(一)

六年级上册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知识点(一)六年级上册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知识点详解第一单元:人与人关系1. 人际关系的种类•家庭关系:父母、兄弟姐妹、亲戚等•朋友关系:同学、邻居、玩伴等•社会关系:师生、上下级、同事等2. 人际关系的重要性•影响个人发展和幸福感•对身心健康有直接影响•有助于社会和谐稳定第二单元:自我认知与自我管理1. 自我认知的意义•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培养正确的自我态度和自信心•明确自己的目标和发展方向2. 自我管理的原则•明确目标并制定计划•合理安排时间和任务•独立思考和决策•建立良好的习惯和自律能力第三单元:情感与人际交往1. 情感的种类•喜怒哀乐:快乐、愤怒、悲伤、恐惧等•爱与恨:友爱、亲情、父母的爱、仇恨等2. 积极的人际交往方式•倾听和尊重他人•友善和乐于助人•公平和宽容待人•善于合作和交流第四单元:生命与健康1. 生命的尊重和保护•尊重生命的价值和权利•珍惜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关注生命救助和保护2. 健康的维护和促进•保持健康饮食和规律作息•锻炼身体和强身健体•注意个人卫生和预防疾病第五单元:公民与法律1. 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权利:生存权、发展权、知情权、参与权等•义务:守法、尊重他人权利、参与社会公益事业等2. 法律的作用和意义•维护社会秩序和社会公平•保障公民的权益和利益•促进社会和谐和法治发展以上是“六年级上册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相关的知识点及详解。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际关系观念、提升自我认知和自我管理能力、培养积极的情感和人际交往方式、关注生命和健康问题、了解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以及法律的作用和意义。
希望学生们能够运用这些知识,成为有道德观念和法治意识的公民,为社会的和谐发展做出贡献。
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知识归纳 部编版

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知识归纳部编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知识归纳
一、道德与行为规范
1. 道德是指人们在社会中为了维护公共利益而遵守的一套行为准则。
2. 内容丰富的道德规范包括诚实守信、友善礼貌、勤奋努力、团结互助、公平正义等方面。
二、公民权利和义务
1. 公民是指具有一定的民事权利和民事行为能力的人。
2. 公民权利包括、自由、人身自由等。
3. 公民义务是指公民应履行的一系列社会责任,如遵守法律、维护社会秩序、爱护公共财物等。
三、法律和法治教育
1. 法律是国家制定并加以强制执行的规则和准则。
2. 法治是指按照法律规范和程序来治理国家和社会的原则。
3. 法律和法治教育是培养学生树立法律意识、遵守法律的教育活动。
四、安全知识
1. 安全知识是指避免危险和保护自身及他人生命财产安全的相关知识。
2. 包括消防安全、交通安全、网络安全等方面的知识。
五、道德模范和英雄事迹
1. 道德模范是表现出高尚道德品质和崇高道德行为的人。
2. 英雄是指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在特定领域或特定时期中具有杰出成就的人。
六、环境保护和节约资源
1. 环境保护是指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2. 节约资源是指在使用物质和能源时,减少浪费,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以上是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的知识归纳。
希望同学们能够通过学习这些知识,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遵守法律和规章,为美好的社会作出贡献。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最全整理)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最全整理)第一单元我们的守护者1、感受生活中的法律法律是什么1.我们生活在(法律)中,法律(规范)着我们的行为,(保护)着我们的权利,(协调)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法律)就在我们身边,时常与我们相伴。
2.法律保护了我们的(权利)。
在法律的规定下,我们享有(人生权),(财产权),(受教育权)等权利,学习知识、快乐成长。
3.说一说,作为一名小学生,我们在家庭,学校和社会中有哪些权利呢?答:我有财产权、受教育权、人身权、隐私权、通信自由等。
4.法律规定了我们的(义务)。
5.说说,作为一名小学生,法律规定了哪些义务?过马路要遵守交通法规,在公共场所要爱护公物,保护环境,借了别人东西要及时归还,等到我们成年后,要努力工作,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6.法律是什么?我们生活在法律中,法律规范着我们的行为,保护着我们的权利,协调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法律就在我们身边,时常与我们相伴。
①律保护了我们的权利。
在法律的规定下,我们享有人生权,财产权,受教育权等权利,学习知识、快乐成长。
②法律规定了我们的义务。
7.(纪律)、(道德)和(法律)规范着我们的行为。
与纪律、道德不同,法律由国家制定和颁布,具有(强制力)和(权威性)。
所有社会成员都要遵守法律,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依法履行自己的(义务)。
8.法律与纪律、道德有什么联系和区别?①联系:纪律、道德和法律规范着我们的行为。
②区别:与纪律、道德不同,法律由国家制定和颁布,具有强制力和权威性。
所有社会成员都要遵守法律,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依法履行自己的义务。
9、道德与法律,是基本的社会规则。
孝敬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尊老敬老不只关系道德,更是(法定义务)。
1996年我国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2012年修订规定:每年(农历九月九日)为(老年节)。
l生活与法律10.法律调整(社会关系),保护(合法权益),维护(公共秩序)。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最全整理)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最全整理)以下是部编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的知识点整理:第一章道德与公民1. 道德的含义和作用。
2. 具备良好品德的公民应具有的行为特点。
3. 培养良好品德的方法和途径。
4. 具备良好品德的公民对社会的作用和责任。
第二章法律与人权1. 法律的定义、特点和作用。
2.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基本法律——宪法。
3. 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4. 保护公民权益的法律措施和途径。
第三章社会规范与行为准则1. 社会规范的定义和作用。
2. 社会规范与个人行为的关系。
3. 生活中常见的社会规范和行为准则。
4. 家庭规范和学校规范的重要性。
第四章公共秩序与社会安全1. 公共秩序的概念和内容。
2. 公共秩序与公民个人行为的关系。
3. 公共秩序的维护与保障。
4. 社会安全的重要性和保障措施。
第五章家庭和谐与社会稳定1. 家庭的定义和功能。
2. 家庭和谐的标志和要素。
3. 家庭关系的改善方法和途径。
4. 社会稳定的含义和重要性。
第六章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1. 环境保护的概念和作用。
2. 环境污染的危害和原因。
3. 环境保护的常见措施和方法。
4. 资源的定义和分类。
5. 资源的合理利用方法和原则。
第七章科技与法治1. 科技的定义、特点和作用。
2. 科技发展对社会的影响。
3. 科技发展所带来的问题和挑战。
4. 科技创新的伦理和法律问题。
以上是部编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的知识点整理,希望对你有帮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知识点梳理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知识点梳理
第一单元我们的守护者
一、感受生活中的法律
1、什么是法律?
2、作为一名小学生,我们在家庭,学校和社会中有哪些权利?
3、作为一名小学生,法律规定了哪些义务?
4、法律与纪律、道德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5、法律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6、什么是刑法?作用是什么?
7、什么是民法?作用是什么?
8、行政法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9、法律的作用有哪些?
二、宪法是根本法
1、宪法的重要作用是什么?
2、设立国家宪法日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3、宪法和其他法律法规有什么关系?
4、为什么说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
5、为什么要树立宪法权威?
6、怎么样树立宪法权威?
第二单元我们是公民
三、公民意味着什么
1、公民身份从何而来?
2、身份证有哪些用处?
3、怎样做好居民身份证信息的保密?
4、中国公民到境外应该注意什么?
5、国家为什么要为每位公民确定身份号码?
四、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1、什么是公民的基本权利?我们公民的基本权利有哪些?它的重
要性是什么?
2、公民应如何行使基本权利?
3、什么是公民的基本义务?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有哪些?
4、为什么我们不仅要增强权利观念,也要增强义务观念?
5、国家为什么要尊重和保障人权?
6、我国人权事业取得的重大成就有哪些?
第三单元我们的国家机构
五、国家机构有哪些
1、我国国家机关职权从何而来?
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有哪些?
3、人民政府的职权有哪些?
4、监察委员会、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的职权有哪些?
5、我国国家机关是如何产生的?
6、“一府一委两院”是分别指什么?
7、我国权利机关、司法机关、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分别是什么?
8、法徽和检徽分别由什么组成?
六、人大代表为人民
1、在我国,人民是如何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
2、选举的重要性是什么?/为什么选票的分量不轻呢?
3、人大代表是怎么产生的?人大代表有何职责?
4、人大代表是如何履行职责的呢?闭会期间的职责是什么?
5、公民参政议政的重要性是什么?
6、小学生能参政议政吗?如何做?
七、权利受到制约和监督
1、在我国国家机关的权力是如何受到制约的?
2、为什么必须加强对权力的监督?
3、在我国对权力的监督有哪些种类?
4、公民采取哪些方式参与监督?
5、行政机关信息公开的形式和种类有哪些?
6、公民怎样依法行使监督权?
7、国家机关行使职权时的违法行为该怎么办?
第四单元法律保护我们健康成长
八、我们受特殊保护
1、我们为什么制定专门的法律来保护未成年人?专门为未成年人制定哪些法律?
2、我国为什么制定《义务教育法》?
3、我国为什么制定《未成年人保护法》?主要规定有哪些内容?
4、怎么保护未成年人?
5、青少年犯罪的特点是什么?
6、怎样有效预防未成年人犯罪?
7、在未成年人保护方面,社会的责任是什么?
8、为什么要关爱和保护农村留守儿童?怎么保护?
9、重要的年龄节点。
10、什么是家庭暴力?
九、知法守法依法维权
1、未成年人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
2、对于校园欺凌行为,我们该怎么办?
3、如何预防性侵害?
4、未成年人维权的途径有哪些?
5、未成年人在维护自身权利时,怎样保护自己?
6、什么是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