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建筑与室内设计史
中外设计史总结报告范文(3篇)

第1篇一、引言设计,作为人类文明的重要载体,贯穿于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
中外设计史见证了人类从原始社会到现代社会的发展历程,展现了人类对美的追求和创造力的无限潜能。
本报告将对中外设计史进行总结,梳理设计史的发展脉络,探讨设计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特点和影响。
二、中外设计史发展概述1. 古代设计(1)中国设计中国古代设计源远流长,具有丰富的内涵。
从新石器时代彩陶、玉器,到夏商周青铜器、陶瓷,再到汉代的画像石、画像砖,中国古代设计在造型、纹饰、工艺等方面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2)外国设计外国古代设计同样具有悠久的历史。
从古埃及的金字塔、狮身人面像,到古希腊的神庙、雕塑,再到古罗马的斗兽场、水渠,外国古代设计在建筑、雕塑、绘画等方面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2. 中世纪设计(1)中国设计中世纪的中国设计以佛教艺术和道教艺术为代表。
佛教艺术在雕塑、壁画、建筑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如敦煌莫高窟、云冈石窟等。
道教艺术则主要体现在道观建筑和道教雕塑上。
(2)外国设计中世纪的外国设计以哥特式建筑和文艺复兴艺术为代表。
哥特式建筑以法国的巴黎圣母院、德国的科隆大教堂等为代表,强调垂直向上的空间感。
文艺复兴艺术则注重对人体比例的把握和人文主义的内涵。
3. 近现代设计(1)中国设计近现代的中国设计经历了从封建社会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再到新中国的转变。
在这一过程中,中国设计逐渐吸收了西方设计的精髓,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设计。
(2)外国设计近现代的外国设计经历了从工业革命到现代设计运动的转变。
在这一过程中,外国设计经历了从古典主义到现代主义再到后现代主义的演变。
三、中外设计史特点及影响1. 中国设计史特点(1)注重实用性中国古代设计强调实用性与美观性的统一,如陶瓷、漆器等。
(2)讲究象征意义中国古代设计注重寓意和象征,如玉器、青铜器等。
(3)传承与创新中国古代设计在传承中不断创新,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2. 外国设计史特点(1)注重审美外国古代设计强调审美价值,如古希腊雕塑、罗马壁画等。
中国室内设计发展史解读

中外对照简史
中国
云南元谋人 山顶洞人 河姆渡文化 炎黄尧舜禹 夏商周(春秋战国)秦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三国两晋南北朝
外国 史前时期
古埃及古印度古巴比伦 古希腊 特洛伊
距今约四五千年前 约前21世纪-----前3世纪
前2世纪---罗马称霸地中海 (汉与罗马当时世界文明的两极)
罗马帝国分裂 三世纪-----六世纪 文明举世无双 七世纪----十三世纪 阿拉伯帝国的形成 (军事上阿拉伯可以与唐一争高下) 郑和七下西洋 康乾盛世
5. 宗教建筑 明清时,汉、藏、回宗教建筑均有发展。 喇嘛教建筑在清代发展快:除北京外,西藏、甘肃、 内蒙等蒙藏族聚居的地区喇嘛教建筑尤多。此外。北京的 雍和宫、承德的外八庙等,也是成就很高的实例。 伊斯兰教建筑在明清已经发展得很具中国特色。基本 形式有2种:一种是内地回族礼拜寺;一种是维吾尔族的 礼拜寺。新疆香妃墓就是一个典型的伊斯兰教建筑群。吐 鲁番城东苏公塔礼拜寺可容千人做礼拜,并有风格独特的 砖塔苏公塔相配,无论是技术和艺术,都是值得称道的。
最早的遮蔽所
石桌和坟墓
最初的固定居民点
• 对人类文明具有重大发明或发现的关键是对火的 应用、语言的发明和农业的发展。在这三项发明中,农业 起着定居农耕的作用,它直接影响着建造住屋的设计。 由于许多人用各种技术建造了比较耐久的建筑、村庄 和乡镇,于是逐渐形成了永久性的居民点。 所有这些发展在各个不同地区都有不同程度的区别, 它们都经过了几千年的时间。 浙江余姚河姆渡文化 古中国 美索不达米亚文明(两河流域文明) 古巴比伦
}
} }
成与萌 长 芽 高与成 峰 熟 完与总 善 结
西方建筑与室内设计的演化
古 欧 洲 中 世 纪 兴欧 运洲 动文 时艺 期复 可巴 可洛 时克 期与 洛 19 世 纪 中 期 近 现 代 时 期
中外室内设计简史教案

实操课程教案课程名称:中外室内设计简史授课班级:20室内设计(3+2)高级班授课教师:教案首页专业:室内设计专业科目:中外室内设计简史【课前准备】(点名考勤)(3分钟)1.课前三件事2.安全教育【讲授新课】(60分钟)导入:(5分钟)介绍本门课程的课程性质、学科地位和教学目标要求,概述本次课教学目的及要求,并指出本节课学生应掌握的重点难点。
第一节上古时期的建筑活动(30分钟)“上古穴居而野处”、“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昔者先王未有宫室,冬则居营窟,夏则居缯巢”农耕时代到来后,人类逐渐步入了营造地面建筑的新阶段。
从距今一万年前后的石器时代遗址中可以得知,上古时期的建筑经历了从深穴居到半穴居,最后到地面建筑的发展过程,其构筑方式也完成了从以土为主逐渐向以木为主的过渡。
公元前21世纪夏朝大型建筑:“茅茨土阶”的构筑方式,“前堂后室”的空间布局。
公元前17世纪,传统的中国院落式建筑群开始成型。
公元前11世纪中期,周朝:院落式建筑群,营造了目前史料记载中最早的公园,形成了较完善的建筑设计制度及文字实录记载,建设了中国历史上第一座规模宏大、布局整齐的城市,开创了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的先河。
周朝的建筑设计特点:一、建筑材料与技术有了提高,中国建筑陶器的烧造和使用是在商代早期开始的,最早的建筑陶器是陶水管,到西周初期创新出了板瓦、筒瓦等建筑陶器。
二、周朝继承和发展了夏商的建筑制度,我国自奴隶社会就已经开始形成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的标准形式,并能够依循一定的准则和程序营建都城。
此外,周朝的民宅设计开始流行“一堂二内”的简易形式,即一栋房屋,依据用途分成三个单元,中央为厅堂,左右两边为寝室,房屋四周为夯土围成的方形墙壁,中间使用简单的屏风、帷幕等分隔。
第二节春秋战国时期的建筑活动(25分钟)时间:公元前770年至前221年;人物:我国古代土木工匠祖师——鲁班;特点:由于社会生产力水平提高,手工业和商业相应发展,春秋战国时期已经大量使用青瓦覆盖屋顶,开始出现砖、彩画、陶制的栏杆和排水管等,建筑规模比以往更为发达。
中外建筑与室内设计赏析800字

中外建筑与室内设计赏析800字篇一:建筑与室内设计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无论是中国古代的宫殿、庙宇和亭台楼阁,还是西方古代的城堡、教堂和宫殿,都有着独特的建筑风格和室内设计。
在当今世界,中外建筑与室内设计已经成为了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成为了人们审美享受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外建筑与室内设计都有着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中国古代的建筑和室内设计注重对称、平衡和和谐,追求自然、人文和艺术价值。
例如,中国古代的宫殿和庙宇建筑,都有着严谨的对称结构和独特的装饰风格,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卓越智慧。
而西方古代建筑和室内设计则注重线条、形状和色彩,追求新颖、创新和视觉冲击力。
例如,古希腊的神庙和罗马的竞技场,都有着独特的建筑结构和装饰风格,体现了西方古代文化的卓越智慧和艺术魅力。
在当今世界,中外建筑与室内设计已经成为了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
例如,中国的故宫和兵马俑,已经成为了世界著名的文化遗产和旅游胜地,吸引了无数国内外游客前来参观和欣赏。
而西方的巴黎圣母院和罗马大教堂,也成为了世界著名的文化遗产和旅游胜地,吸引了无数国内外游客前来参观和欣赏。
中外建筑与室内设计也有着不同的发展趋势和风格。
在当今时代,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视,越来越多的建筑师和室内设计师开始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采用了更多的可再生能源和环保材料,追求绿色、低碳和环保的建筑风格和室内设计。
而在过去的几十年里,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建筑师和室内设计师开始注重科技和智能化,采用了更多的现代科技和智能化设备,追求高效、智能和舒适的建筑风格和室内设计。
总结起来,中外建筑与室内设计都有着独特的风格和特点,代表了不同文化和历史时期的艺术和智慧。
在今后的发展中,中外建筑师和室内设计师将继续探索和创新,为世界带来更多的建筑和室内设计作品,为人们带来更多的审美享受和文化体验。
篇二:建筑与室内设计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人类的文化、历史、价值观和技术发展水平。
中外设计史大全归纳

设计史讲义摘要外国现代设计部分第一章英国工艺美术运动•背景:18世纪末—19世纪初,欧洲经历了一个疯狂的发明时代,即导致整个封建体系向资本主义过渡的——“工业革命”。
以前以手工为主的生产方式基本被机器代替,个体经济形态向社会化的商品经济形态转变,现代设计的市场环境、文化环境得以产生(分工、利益之上、新技术及材料)。
•一、产生:1851年水晶宫博览会• 1851年,维多利亚女王和她的丈夫阿尔伯特公爵发起在伦敦举办世界上第一次工业产品博览会,本意为了检阅英国产业革命的成果,鼓励工业的发展,推动科学技术的成果。
•会上展出产品(包括手工业产品)一万多件,主要是英国的工业产品,外形相当粗陋,工匠们尝试用一些装饰来加以弥补,结果杂乱无章,更加令人不舒服。
•在这次博览会持怀疑的两位最有影响的人是拉斯金和莫里斯•约翰·拉斯金是当时著名的艺术评论家,他认为这次展览毫无可取之处,认为这些产品艺术低下,号召艺术家参及工艺设计。
•他猛烈抨击艺术家孤芳自赏、脱离大众的作风。
•拉斯金的论点:——艺术为人民大众——艺术及工业结合•二、莫里斯及英国工艺美术运动•被称为“现代设计之父”的莫里斯在参观水晶宫时只有十七岁,不愿看下去。
•他牛津大学毕业后准备从事建筑设计(在斯特里特事务所),但认识画家罗西提后,想投身绘画。
•一个偶然的事件,使他决心从事设计事业。
及朋友韦柏共同设计了自己的新婚房屋及装饰,之后组织设计事务所。
1861年,他单独建立了“莫里斯设计事务所”,从事室内用品的设计。
其主要设计原则仍是继承拉斯金的“艺术及技术统一”,以及“艺术家向自然学习”。
•莫里斯在大学学习过建筑,很迷恋哥特式华丽的建筑和装饰,所以他在设计上呈现两大特点:•一是崇尚哥特式风格;•二是主张从自然、特别是从植物的纹样中汲取素材及营养。
••同时,主张统一设计,由艺术家从事产品设计,只有手工才能创造美的产品。
•三、总结•成功及缺陷:•英国工艺美术运动提出“美术及技术结合”的原则,主张美术家从事产品设计,反对“纯艺术”等,在现代设计史上意义重大。
《中外室内设计史》第三章

第三章 • 第一节 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建筑空间发展状况
三、民居与楼阁
木构楼阁的出现可谓中国木结构建筑体系成熟的 标志之一。东汉中后期的墓中明器中常有高达三四层 的方形阁楼,每层用斗拱承托腰檐,其上置平坐,将 楼划分为数层,此种在屋檐上加栏杆的方法,战国铜 器中已见,汉代运用在木结构上,满足遮阳、避雨和 凭栏眺望的要求。各层栏檐和平坐有节奏地挑出和收 进,使外观稳定又有变化,并产生虚实明暗的对比, 创造中国阁楼的特殊风格。
第三章 • 第一节 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建筑空间发展状况 二、宫殿、陵墓与佛教建筑
骊山皇陵九层之台的陵上享堂
第三章 • 第一节 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建筑空间发展状况 二、宫殿、陵墓与佛教建筑
(三)佛教建筑 随着佛教的兴盛,魏晋南北朝时代出现了砖砌佛塔。建 于北魏的河南登封嵩岳寺砖塔,是中国现存年代最早的砖塔。 除塔刹部分的石雕外,其通体由一种灰黄色的砖砌就。 除此之外,石窟寺也开始大量出现,魏晋南北朝时期留 存至今的主要有山西大同云冈石窟、甘肃敦煌莫高窟、河南 洛阳龙门石窟,以及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等。
第三章 • 第二节 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建筑装饰和室内设计 一、墙面、地面与顶棚
西汉壁画的实例可以西汉晚期的
洛阳卜千秋墓壁画为代表:全墓壁画
以阴阳五行为架构,描绘了引魂升天、
(
吉祥永生和镇墓辟邪3个内汉后期的壁画可以河北安平
面
东汉墓室壁画为代表:内容十分丰
富,主要以车马出行图的形式描绘
第三章 • 第一节 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建筑空间发展状况 二、宫殿、陵墓与佛教建筑
中外室内设计史

5、欧洲19世纪时期—工艺美术运动
5、欧洲19世纪时期—新艺术运动
霍塔公寓
安东尼高迪 圣家族大教堂
安东尼高迪 米拉公寓
7、20世纪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时期—现代主义
格罗佩斯—包豪斯校舍
勒柯布西耶—朗香教堂
范德罗—巴塞罗那椅 (少即是多)
弗兰克赖特
7、20世纪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时期
1、内外一体化-----直通
隔扇门
1、内外一体化-----延伸
内外一体化-----直通、延伸、借景、过渡
古代的宫殿多建于台之上。后来演变成厅堂前的露天平台,即月台。 还有戏台,主要供古时唱戏娱乐之用。 古琴台,中国十大古曲之一《高山流水》的发源之处,又名俞伯牙台。据说两人 在此相遇,后人为纪念伯牙和子期之间的深厚情谊所建。
9、明清时期----古典室内设计的完善与终结
3.2西方室内设计的演化及主要特征
1、原始社会末期到早期文明 2、古代时期 3、中世纪时期
4、文艺复兴时期
5、欧洲17世纪和18世纪时期 6、欧洲19世纪时期 7、20世纪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时期
2、古代埃及
2、古希腊
2、古罗马
3、中世纪时期—早期基督教、拜占庭和罗马风
3.3当今室内设计的发展趋势
1、从装饰到设计 2、发展趋势 ①可持续发展
②注重环境整体性
③新技术的应用 ④注重多元并存,东西风格交融 ⑤尊重历史的趋势 ⑥关注旧建筑改造和再利用
⑦公众的参与度
①可持续发展
②注重环境整体性
③新技术的应用
④注重多元并存,东西风格交融
⑤尊重历史的趋势
⑥关注旧建筑改造和再利用
分隔美化挡风协调等2布局灵活性隔扇古代门的一种用于分隔室内外或室内空间可安装四扇六扇或八扇102布局灵活性帷幕113陈设多样化书法匾额盆景奇石中国民间工艺品124构件装饰化135图案象征化梅兰竹菊14312中国传统室内设计的演化1原始时期朦胧的设计意识2夏商与西周时期进入文明时代3春秋战国时期一次重要的转折4秦汉时期迎来第一个高潮5魏晋南北朝时期又一次重要的转折6隋唐五代时期在新高潮中走向成熟7宋辽西夏金时期在两个搞封建承上启下8元代承袭传统略有变异9明清时期古典室内设计的完善与终结1532西方室内设计的演化及主要特征1原始社会末期到早期文明2古代时期3中世纪时期4文艺复兴时期5欧洲17世纪和18世纪时期6欧洲19世纪时期720世纪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时期162古代埃及172古希腊182古罗马193中世纪时期早期基督教拜占庭和罗马风213中世纪时期哥特式建筑时期科隆大教堂234文艺复兴时期早期弗洛伦萨主教堂24圣母百花大教堂254文艺复兴时期中期圣彼得堡大教堂27帕拉迪奥4文艺复兴时期晚期295欧洲17世纪和18世纪时期巴洛克建筑圣卡罗教堂315欧洲17世纪和18世纪时期法国古典主义凡尔赛宫355欧洲17世纪和18世纪时期洛可可385欧洲19世纪时期工艺美术运动395欧洲19世纪时期新艺术运动霍塔公寓41安东尼高迪圣家族大教堂44安东尼高迪米拉公寓48720世纪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时期现代主义格罗佩斯包豪斯校舍52范德罗巴塞罗那椅少即是多53弗兰克赖特56720世纪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时期5733当今室内设计的发展趋势1从装饰到设计2发展趋势可持续发展注重环境整体性新技术的应用注重多元并存东西风格交融尊重历史的趋势关注旧建筑改造和再利用公众的参与度58可持续发展61注重环境整体性62新技术的应用63注重多元并存东西风格交融64尊重历史的趋势65关注旧建筑改造和再利用68公众的参与度
中外建筑与室内设计赏析800字

中外建筑与室内设计赏析800字篇一:建筑与室内设计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智慧和艺术的结晶。
中外建筑与室内设计的风格、特点、技艺等方面都有着不同的表现,它们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本文将从建筑风格、室内设计特点、技艺等方面进行赏析。
一、建筑风格中外建筑风格有着明显的差异。
中国古代建筑注重对称、和谐、美感,强调“天人合一”的理念,而西方古代建筑则注重构造和技术的精湛,强调个体和群体的关系。
例如,中国古代建筑通常采用木材或砖石材料,而西方古代建筑则多采用石材或混凝土。
此外,古代西方建筑常常采用拱顶和拱门等结构,而中国古代建筑则注重空间的虚实结合和装饰。
二、室内设计特点中外室内设计也有着不同的特点。
中国室内设计注重装饰和文化内涵,强调空间的韵律和美感,而西方室内设计则注重功能和实用性,强调设计的细节和精致。
例如,中国古代室内设计中常用的吉祥图案、红木雕刻、丝绸挂毯等,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而西方现代室内设计则注重简洁、实用、时尚,强调空间的灵活性和通透性。
三、技艺中外室内设计的技艺也有着不同的表现。
中国室内设计的技艺主要体现在雕刻、刺绣、彩画等方面,这些技艺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而西方室内设计的技艺则主要体现在混凝土、钢结构、玻璃等方面,这些技艺的发展和应用,推动了西方现代室内设计的发展。
结语:中外建筑与室内设计都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它们在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历史背景下,有着不同的建筑风格、室内设计特点和技艺表现。
通过对中外建筑与室内设计的赏析,可以更好地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和共通点,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
篇二:建筑与室内设计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人类的文化、历史、价值观和技术发展水平。
本文将结合中外建筑与室内设计的案例,从审美、技术和文化等多个方面进行赏析。
在中外建筑中,审美是最为重要的因素之一。
不同的文化和社会背景会产生不同的建筑审美观念,例如在中国,传统建筑注重对称、和谐、美感和文化底蕴,而西方建筑则强调创新、结构力学和外观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外建筑与室内设计史
中外建筑与室内设计史
The History Of China & Foreign Countries’ Architecture & Interior
Design
课程学分:【2.0】
面向专业:环境艺术设计专业
课程性质:【学科基础必修课】
开课院系:艺术设计学院
使用教材:《世界室内设计史》作者:约翰·派尔,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辅助教材:《外国古建筑二十讲》作者:陈志华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中国古建筑二十讲》作者:楼庆西,生活·读书·新知三联
书店
《环境设计史纲》作者:吴家骅重庆大学出版社
二、课程介绍
中外建筑与室内设计史课程,实际是“中外建筑与环境艺术设计史”,它的讲课研究核心与对象及基本概念是研究建筑物及其环境的学科历史,目的旨在总结人类建筑活动的经验,以指导建筑设计创作,构造某种体形环境等等。
主要是技术和艺术两个方面的历史内容。
研究对象包括建筑物、建筑群以及室内家具的设计,风景园林和城市村镇的规划设计。
中国古代把建造房屋以及从事其他土木工程活动统称为“营
建”、“营造”。
“建筑”一词是从日语引入汉语的。
汉语“建筑”是一个多义词。
它既表示营造活动,又表示这种活动的成果——建筑物,也是某个时期、某种风格建筑物及其所体现的技术和艺术的总称,如隋唐五代建筑、文艺复兴建筑、哥特式建筑等等。
中外建筑与环境艺术设计史的形成和发展:
原始人类最早栖身于洞穴,如北京周口店的“猿人洞”。
中国古代文献中也有巢居的记载。
随着农业的发展,人类开始用土石草木等天然材料建造简易房屋。
这种建筑活动把自然环境改造成为适于居住的人工环境,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发展。
人类在有意识地创造并美化居住环境的活动中积累知识、总结经
验、不断创新,逐渐形成了建筑与环境艺术设计学。
因此,用砖石、木材构成的建筑物本身和用文字记述流传下来的建筑学环境艺术设计学著作,都反映、蕴含着当时建筑技术和艺术的成就。
三、选课建议
该课程是艺术设计专业三年级以上选修课程,该课程要求学生已熟练掌握一般建筑室外内设计等基础知识,具备一般实际案例和设计经验。
建议本科三年级艺术设计专业以上选修。
四、课程任务和教学目标
建筑与室内设计史是环境设计重要的理论课程之一。
通过对古今建筑及环境历史、建筑流派、建筑思潮的了解,对于我们创造现代化、民族化、根植于本国文化土壤的建筑及环境空间有着重要的参考借鉴价值。
五、课程基本内容及其要求
(一)课程基本内容
序言:中西方建筑与环境艺术设计概论
第一章建筑与环境艺术关系概述
第二章西方建筑溯源
第三章西方建筑与艺术设计
第四章西方近现代环境艺术的基本特征
第五章西方近现代建筑风格和流派及其艺术设计思想
第六章西方古代和近现代著名环境艺术
第七章西方当代建筑和艺术设计特征及其关系
第八章各时代环境艺术的发展与政治、经济的关系
第九章后现代主义思潮在当代环境艺术中的体现
第十章中国古代建筑
第十一章中国近代建筑
第十二章中国建筑样式分析
第十三章古代建筑与环境艺术设计
第十四章历代皇权思想对古典环境艺术的发展影响
第十五章明清建筑与艺术设计
第十六章中国民居建筑和园林等建筑中的环境艺术的成分
第十七章中国现代建筑与环境设计
第十八章中国当代环境艺术
(二)课程基本要求
了解由于东西方文化差异所带来的不同建筑体系发展过程、掌握中外经典建筑形象、空间艺术、设计方法以及营造法式,才能做到融会贯通、运筹帷幄,创造出有文化底蕴的建筑。
先修课程:室内外艺术设计类课程。
六、课内实验名称及基本要求
实验一西方建筑与环境艺术设计史知识了解,配课外四课时调研。
掌握如何分辨西方建筑等时代特征及相关理论知识。
实验二东方建筑与环境艺术设计史知识了解,配课外四课时调研。
掌握如何分辨东方及中国古代建筑等时代特征及相关理论知识。
对学生能力培养的要求和方法
1. 掌握建筑等室内外设计方面相关知识。
2. 使学生了解中外建筑与环境艺术设计史论方面的知识。
七、作业、考试方式和成绩评定
考试成绩:出勤10%,期末考试:卷面考试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