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与人的健康
古代喝茶的理由

古代喝茶的理由
(一)生活需要古时候的人,缺衣少食,能够为身体提供能量的食物都是获取的目标,茶叶也是食物来源之一,也是能够为人类生存提供能量的自然食品。
所以,古代的人最初利用茶的时候是为了“吃茶",并且发明了“羹饮"法,就是把茶和其他食物一起熬煮成粥,进食。
(二)社交需求据《华阳国志》记载,周武王伐纣时,巴蜀一带曾用茶叶作为“纳贡”珍品,这是把茶叶作为贡品的最早记录。
贡品对于今天的人来说就是人情往来的珍贵礼品,社交物品。
(三)健康需要“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茶)而解之。
”这是茶第一次被人类发现,被当作治病救人药物的记载,也是远古时代,智慧的古人们使用利用野生的茶叶为人类健康生活的证明。
(四)礼仪需要《三国志》中有东吴君主孙皓一一“赐茶茗以当酒”的故事。
东晋《中兴书》也有吴兴太守陆纳以茶和水果招待将军谢安的描述。
这些都说明古代人们的使用茶为礼仪招待的证明,是茶叶在礼尚往来中的实际作用。
(五)文化需要陆羽的《茶经》,是唐代“大兴茶事”的文化确证,也是唐代茶业兴盛,茶文化广为传播的文化背景。
日本僧人将茶籽带回国,同时将茶叶茶文化传播到日本,让后世茶文化遍及世界增加了源头和发端。
(六)经济需要明(朝)清(朝)时期,茶已经是人们日常不可缺少的饮(食)品了,茶叶交易盛行,茶税是当时税赋的主要来源之一。
明代的茶马司是管理茶马交易,强化茶税,施行茶政的机构。
清朝的对外贸易,茶叶成为当时欧洲人的最爱,是当时我国外贸出口的主要产品,以及清朝政府的主要税收来源。
茶文化人文历史作文

茶文化人文历史作文茶文化是一种源远流长、深厚丰富的文化遗产,承载着丰富的人文历史。
从古至今,茶文化渗透于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不仅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更为中国人民的身心健康、社会交往和文化交流做出了积极贡献。
茶文化与中国人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中国人几乎每天都喝茶,这已经成为一种习惯和生活方式。
喝茶不仅可以消除口渴,还具有许多益处。
茶叶中所含的茶多酚等成分有很强的抗氧化作用,可以延缓衰老。
同时,茶的嗅觉和味觉刺激也能增加食欲,促进消化。
通过天然植物的独特香气和品味,茶文化能够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愉悦和享受。
茶文化还在中国社会各个层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在社交交往中,茶文化成为了拉近亲朋好友关系的纽带。
朋友们聚在一起品茶,不仅能够互相交流感受和心情,还能增进友谊和信任。
茶道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讲究礼仪、谦虚、尊重和感恩。
通过传统茶道的修炼,人们可以提高自身的修养,培养出良好的品性和气质。
茶文化在历史上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中国是茶的故乡,自古以来就盛产各种名茶,如龙井、铁观音等,而这些名茶又成为了中国文人雅士的最爱。
茶文化的繁荣兴盛,不仅推动了农业和商业的发展,也促进了文化艺术的繁荣。
自宋代以来,“茶文化”成为了文人墨客们的谈资,广泛流传于诗词歌赋、绘画书法等艺术形式。
茶文化还展现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从古至今,中国人民不断探索和发展茶文化,形成了独特的茶艺、制茶技巧和茶具设计。
茶道的繁荣和茶叶的种植、制作工艺,都体现了中国人民卓越的创新能力和对美的追求。
总之,茶文化作为中国的人文历史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体现了中国人独特的生活方式和文化情怀,也展示了中国传统智慧、艺术和创新力。
茶文化无论是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在社会交往和历史演进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不仅仅是一种饮品,更是传递着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在今天,我们应当重视和传承茶文化,让茶文化继续在现代社会中绽放光彩,让世界更加了解和欣赏中国茶文化的独特魅力。
茶文化的价值

茶文化的价值茶文化是人们在对茶的认识、应用过程中有关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下面是店铺精心为你整理的茶文化的价值,一起来看看。
茶文化的人生价值一、重德——摆正人与自我关系的准则重德,是中国茶文化人生价值观中最基本的内容。
讲究茶德,塑造高尚人格,完善自我,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是历代茶人崇尚和追求的目标,也是茶文化的核心内涵。
而茶德的树立,既是茶的自然特性的显现,又是茶人精神的流露,同时又是茶人所确立的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
首先,茶性蕴含着茶德。
茶品即人品。
茶品是指人们在对茶的认识中提炼出来的象征性品貌,陆羽在《茶经》一之源开宗明义地指出:“茶者,南方之嘉木也。
” 茶被称为嘉木,是因为茶的生长、体型、特色和内质等具有刚强、质朴、清纯和幽静的本性。
茶树生长在山野的烂石、砾壤或黄土中,仍不失坚强、幽深;茶叶凝聚阳光雨露的精华,其“性洁不可污”;茶汤晶莹清澈,清香怡人,给人以智慧和幽雅的韵致。
茶性与茶品相联系,无喧嚣之形,也无激扬之态,茶性与茶品这些自然的本质特征渗透到人们生活领域,表现在人对生活的一种理解,一种静观,一种品鉴,一种回味;延伸到人们的精神世界里,则是一种境界,一种理念,一种智慧,一种品格。
因此,重德观念的形成,源于茶的自然本性。
其次,茶德是茶道的灵魂。
在茶文化发展的历史上,人们对茶德早已确认,并崇尚备至。
陆羽在《茶经》提出的“精行俭德”,说明茶的美好品质应与品德美好之人相配,这是最早确立的茶德标准,也是中国茶道的精神所在。
到了后来,唐代刘贞亮对茶德的阐述则更为具体:以茶散闷气,以茶驱睡气,以茶养生气,以茶除疠气,以茶利礼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养身体,以茶可雅行,以茶可行道。
在当代,王泽农,庄晚芳等茶学专家,对茶德都作了深刻的注解。
王泽农先生认为,茶道的本质精髓应该是“德”,德是天地的属性,天性、人性、茶性乃共性所在也。
庄晚芳先生提出了“廉美和敬”为核心内容的茶德,他认为“廉俭”可以“育德”,以一杯清茶来推行清廉与勤俭,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茶文化对于中国人的生活有何影响?

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中国人的生活有着深远的影响。
茶作为一种饮品和文化符号,不仅滋养了中国人的身体,也熏陶了他们的心灵。
茶文化以其独特的韵味和哲学内涵,深深地渗透到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影响着他们的思维方式、行为习惯以及社交礼仪。
茶文化对于中国人的生活产生了积极的身体和心理影响。
中国人喜欢饮茶,这不仅是因为茶有清热解渴、提神醒脑的功效,更重要的是茶具有养生保健的作用。
茶叶中含有丰富的多酚类物质,具有抗氧化、降脂减肥、防癌抗癌等多种功效,有助于保护心脑血管、增强免疫力、延缓衰老等。
中国人将茶饮作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不仅是为了满足口感的需求,更是为了追求健康和长寿。
茶文化的影响使得中国人形成了良好的饮茶习惯,使茶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茶文化对于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茶文化强调“和合”、“中庸”、“自然”等价值观念,倡导人们在生活中追求平和、和谐、自然的状态。
中国人喜欢在品茶时思考,以此来放松身心、净化心灵。
茶文化的影响使得中国人更加注重内心的平静与沉淀,培养了他们的耐心和思考能力。
在茶文化的熏陶下,中国人形成了勤劳、谦和、温和的性格特点,他们乐于与人交流、分享,注重与他人的和谐相处。
茶文化的影响使得中国人在生活中更加注重细节和仪式感,例如泡茶过程中的热水沏茶、品茶、对杯等环节,使得生活更加有序、美好。
茶文化对于中国人的社交礼仪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中国人喜欢用茶待客,茶桌成为了人们交流、沟通的场所。
在茶文化的熏陶下,中国人形成了注重礼仪、尊重他人的社交习惯。
茶文化教导人们在茶桌上要懂得尊重和关心他人,注重对话的平等和理解,使得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
茶文化的影响使得中国人在社交场合更加注重细节和仪式感,例如对茶具的使用、茶道的传承等,使得社交更加庄重、有仪式感。
茶文化对于中国人的生活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
茶文化不仅滋养了中国人的身体,也熏陶了他们的心灵。
茶文化与茶健康

茶文化与茶健康一、饮茶的益处我国悠久的茶文化表明,常喝茶益于身体健康。
如《神农本草经》记载:“茶味苦,饮之使人益思、少卧、轻身、明目”;又说“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神农食经》上也说:“茶茗久服,令人有力、悦志”;东汉著名医学家华佗著《食论》载:“苦茶久食,益意思”;晋代张华《博物志》说:“饮真茶,令人少眠。
”足见茶之药功卓著。
(一)、提神:茶叶中含有少量咖啡因,咖啡因能兴奋中枢神经系统,增强人体的应激反应能力,使人反应敏捷,精神振奋,思维顺畅,从而提高工作和学习效率。
(二)、美容:茶叶中含有多种维生素(A、B1、B2、C、E等)和矿物质(钾、钠、钙、磷、镁、锰、铜、锌、硒等),它们能改善皮肤的新陈代谢,增加皮肤营养,消除黄褐斑,延缓皮肤皱纹的产生。
(三)、降脂减肥:茶叶中所含的鞣质、醛类和有机酸类,能与进入胃肠道的脂肪结合,形成难吸收的大分子物质,通过肠道排出体外,从而减少脂肪的吸收;茶叶中的上述物质通过胃肠道吸收后,还能降低血中胆固醇和甘油三酯,起到降脂减肥作用。
(四)、延缓衰老:茶叶中所含的鞣质、多酚类等化学成分是一种抗氧化剂,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能抑制和清除氧自由基的生成,防止氧自由基对组织细胞的氧化、破坏,保持人体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机能。
(五)、预防心血管病: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研究证实,茶叶所含的黄酮类化合物能改善冠心病人的血管内皮功能,抑制低密度脂蛋白的氧化,防止血小板凝集等,有利于防止心脑血管病的发生,并能降低心梗后的死亡率。
有人还对喝茶与冠心病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分为不喝茶、偶尔喝茶、常喝茶三个组,发现不喝茶的冠心病发生率为3.1%,偶尔喝茶者患病率为2.3%,常喝茶者为1.4%。
(六)、防龋齿:导致龋齿发生的原因之一是变形链球菌和乳酸杆菌依靠唾液糖蛋白牢固地贴附在牙面上,形成一种稠密、不定形、非钙化的`团块——牙菌斑,使菌斑下方的牙釉质脱钙,形成龋齿;而茶叶中所含的鞣质、有机酸和多酚类物质有抑菌作用,可防止牙菌斑的产生。
点茶文化的意义和价值

点茶文化的意义和价值茶文化的意义和价值: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历史和文化积淀。
茶文化的意义和价值不仅体现在饮茶的过程和茶叶的品质,更体现在与人们的精神生活息息相关的方方面面。
首先,茶文化有助于培养人的修养和自我修炼。
喝茶是一种静心、修身的活动。
在繁忙的生活节奏中,泡一壶茶,品味茶汤的淡雅和芬芳,可以使人们静下心来,放松身心,摆脱烦扰,找到内心的宁静。
同时,茶艺讲究仪态,犹如一场仪式,需要注意动作的优雅、神态的平和,以及对器具的仔细使用。
这样的修炼能够锻炼人的细致观察力和耐心,培养人们的礼仪修养和美感。
其次,茶文化有助于促进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喝茶常常是和亲友围坐在一起,共同品味茶汤的味道和香气,从而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
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可以畅所欲言,交流心情和思考,分享经验和智慧,增进了解和信任。
茶文化还强调茶艺师与客人之间的互动。
茶艺师需要倾听客人的需求和喜好,为其泡一壶适合口味的茶水,使客人感到被尊重和关心。
这种和谐的互动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友谊的形成甚至商业合作的达成。
再次,茶文化有助于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精神。
茶叶的栽培、制作和品尝等环节都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传统的知识。
茶文化不仅是一种生活方式,更是对于传统文化精髓的传承和延续。
茶文化中的茶道、茶艺等都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符号之一。
通过茶文化的传承,人们能够了解古人的智慧和情怀,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和价值观,从而形成自己的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
最后,茶文化还具有健康和生态的意义和价值。
茶叶是一种天然的饮品,富含多种有益健康的成分,如茶多酚、咖啡碱、维生素C等。
科学研究表明,适量饮茶有助于提神醒脑、清理肠胃、保护心脏等。
茶文化推崇的“和合”思想也与生态文明的理念相契合。
茶叶的生产过程注重与自然环境的和谐,讲究尊重自然、最大限度保留茶叶的原有品质和营养成分,从而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综上所述,茶文化的意义和价值是多方面的。
古人对茶的评价

古人对茶的评价茶是中国的国饮,自古以来被广泛的赞美和推崇。
古人对茶的评价可谓是丰富多样,他们不仅从茶的味道、香气、色泽等方面进行评价,还从茶的功效、文化内涵等方面给予高度赞扬。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古人对茶的评价吧!古人对茶的味道赞叹不已。
《茶经》中说道:“茶之好者,以其味清也。
”古人认为茶的味道清爽宜人,能够提神醒脑,消食解腻。
《大观茶论》中也提到:“茶以味为贵,以品为次。
”古人对于茶的味道非常重视,他们认为好的茶应该有香气醇厚,滋味鲜爽,回甘持久。
因此,古人对于茶的味道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和赞扬。
古人对茶的香气也赞不绝口。
茶叶在炒制过程中会释放出独特的香气,这是茶的一大特点。
《茶经》中说:“夜闻其香,醒脑开窍。
”古人认为茶的香气能够提神醒脑,使人心旷神怡。
而且,不同种类的茶叶还有不同的香气,如龙井茶的香气清幽悠远,普洱茶的香气独特浓郁。
古人对于茶的香气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和赞美。
古人对茶的色泽也非常注重。
《茶经》中说:“茶以绿为贵。
”古人认为好的茶应该具有翠绿的色泽,这是茶叶鲜活和品质优良的表现。
而且,茶叶的色泽还会随着泡制的时间和次数而变化,这也是茶文化的一大特色。
古人对于茶的色泽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和赞赏。
除了对茶的味道、香气、色泽的评价外,古人还对茶的功效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和赞扬。
茶叶含有丰富的茶多酚、咖啡碱、氨基酸等成分,具有清热解毒、提神醒脑、降脂减肥等功效。
《大观茶论》中提到:“茶有解烦损、除齿腐、明目、消食、止渴、解毒、利尿、减肥之功效。
”古人认为饮茶可以补充水分,促进新陈代谢,有益健康。
古人对于茶的功效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和肯定。
古人对茶的文化内涵也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和赞美。
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涵盖了茶艺、茶道、茶诗、茶文化等多个方面。
古人认为茶是一种修身养性、陶冶情操的艺术,能够使人心静、身体健康。
茶的文化内涵在古人的评价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和赞美。
古人对茶的评价可谓是丰富多样,从茶的味道、香气、色泽等方面进行了赞美,还从茶的功效、文化内涵等方面进行了高度评价。
【讨论茶文化的目的】讨论茶文化的意义

讨论茶文化的目的】讨论茶文化的意义茶文化具有较高的有用价值和审美价值,通过茶文化的渗透,茶艺教育能够与人类的本性更加协调,使人在真善美等方面获得更好的融合进展。
讨论茶文化的目的,一起来看看。
讨论茶文化的目的(一)净化心灵人们通过研习茶艺、品茶、评茶,往往能够进入忘我的境地,从而远离尘嚣,远离污染,给身心带来愉悦,因为茶干净淡泊,朴实自然,茶昧无味,乃至味也。
茶耐得孤独,自守无欲,与净静相依。
(二)美化人生茶艺是现代时髦的体闲活动,因为它能促使人得到健康的身心。
茶是最好的保健饮料,养成饮茶的习惯能让人精神开心,维护身体的健康,这是人们几千年来的阅历实证。
饮茶能振奋精神、广开思路,消除身心的疲乏,旺盛的活力。
茶艺活动能严厉?自己的行为,养成良好的习惯,提高生活品质。
(三)善化社会从科学上看,每一位茶人都必需了解把握多层面,深层次的自然科学学问。
从人的方面来说,茶人既不是工人、农民,也不是商人,更不是服务员,茶人应当是一位既会当工人,又会当农民,更会当商人,还会做服务员的哲学家。
因此,茶人是一位有学养又有道德的令人敬重的高尚人士,这就是茶艺事业对茶人的要求,学习茶艺对个人如此,对于社会更是如此。
今日,人人追求美妙、美满的家庭,美化、秀丽的人生。
这一切都可以从茶艺开始。
学茶艺的目的,就是以严格的规律,促使一个人的思想以高尚和文静的方式表如今行为上,不断提高自己的修养。
四)文化世界茶是和平的饮料。
茶能净化心灵,美化人生,善化社会。
因此,以茶为道,就是以茶为生活的路。
茶道就是生活之道,是生活的一部分,人与人心灵相通,化解鸿沟,促进和谐和了解,使人从生活的庸俗中走出来,代之以美感、价值感和充实感。
茶文化茶艺讨论的价值真的价值茶艺教育是一门实物教育,是以茶文化为基础,具有求真的价值表达。
主要表达在几个方面:首先,是对客观物质的求真。
茶文化是以茶叶为载体,通过对茶叶的质量鉴别、冲泡技术、品饮方法的学习和讨论,对其内在的规律进行归纳总结,以获得其真的价值所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南农业大学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本科生毕业论文茶文化与人的健康学生姓名:郑文红考籍号: 910912103137年级专业:2011级园艺专业指导老师姓名及职称:宋勇(教授)学院名称:湖南农业大学园艺园林学院湖南.长沙提交时间:2013年4月25日摘要:自古以来,茶和中医药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他们都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瑰宝。
茶既是饮料,又可以用来防病、治病、健身,药食一体,两种功效兼备。
因而茶叶被人们誉为“万病之药”、“天赐恩物”,能治疗多种疾病。
历代医学家认为,茶叶性凉而平和,欲清热泻火,生津止渴,提神开胃。
现代医学科学的迅速发展,更加揭示了茶叶生津止渴、疗疾养生的奥秘。
本文将从茶的起源、茶成分与健康、茶之保健作用、以及科学饮茶的注意点、茶的鉴赏与评定、茶食品与健康这六大点对“茶文化与人类健康”做出详细分析。
关键词:茶、起源、健康、科学饮茶、营养成分、鉴赏评定引言茶(tea)山茶科,山茶属,常绿灌木或小乔木植物,茶原为中国南方的嘉木,茶叶作为一种著名的保健饮品,它是古代中国南方人民对中国饮食文化的贡献,也是中国人民对世界饮食文化的贡献。
茶与可可、咖啡并称当今世界的三大无酒精饮料,为世界三大饮料之首。
茶文化与中医药,两者间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而且都与神农氏这一传说有关。
由于茶叶有很多的功效,可以防、治内外妇儿各科的很多病症,所以,茶不但是药,而目是如同唐代陈藏器所强调的:“茶为万病之药”。
茶不但有对多科疾病的治疗效能,而且有良好的延年益寿、抗老强身的作用。
茶叶中所含的成份很多,将近500种。
主要有咖啡碱、茶碱、可可碱、胆碱、黄嘌呤、黄酮类及甙类化合物、茶鞣质、儿茶素、萜烯类、酚类、醇类、醛类、酸类、酯类、芳香油化合物、碳水化合物、多种维生素、蛋白质和氨基酸。
氨基酸有半胱氨酸、蛋氨酸、谷氨酸、精氨酸等。
茶叶中的这些成份,对人体是有益的,其中尤以锰能促进鲜茶中维生素C的形成,提高茶叶抗癌效果。
它们的共同作用,对人体防病治病有着重要意义,故有“不可一日无茶”。
随着茶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不能缺少的伴侣,饮茶的境界也进一步升华,进而形成了茶文化。
1、茶艺的起源与发展1.1茶艺的起源中国是茶的故乡,是最早发现和利用茶的国家。
中国是茶的原产地,根据植物学分类的,茶树是山茶科山茶属的一个种。
发源时间大约在100万年以前我国西南部的云贵高原一带。
中国是茶的发源地,是茶的故乡。
茶艺出自茶道,始于唐代,因此,又有称其为茶道、茶礼的。
首见于唐代封演的《封氏闻见记》:"茶道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
这是世界上第一次出现"茶道"一词,表明中国是茶道的发祥地。
从《封氏闻见记》中可知,唐时茶道已在王公贵族中广为流行,并形成了一定的茶道程式1.2 茶艺的发展1.2.1现代茶艺传统的烹茶习惯,由宋开始而至清明,出现了巨大变更。
明代后,由于制茶工艺的革新,,团茶、饼茶已较多改为散茶,烹茶方法由原来的煎煮为主逐渐向冲泡为主发展。
纵观饮茶风习的演变,尽管千姿百态,但是若以茶与佐料、饮茶环境等为基点,则当今之饮主要可区分为三种类型:一是讲究清雅怡和的饮茶习惯:茶叶冲以煮沸的水,,顺乎自然,清饮雅尝,寻求茶之原味,重在意境。
二是讲求兼有佐料风味的饮茶习俗:其特点是烹茶时添加各种佐料。
三是讲求多种享受的饮茶风俗:指饮茶者除品茗外,还备以美点,伴以歌舞、音乐、书画、戏曲等。
1.2.2无我茶会无我茶会是我国和日本、韩国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集体的友谊茶会。
其基本形式是参加者个字携带自己的茶具,抽签定位,在会场围成一个圆圈,茶会开始后,人人冲泡四杯茶,三杯依次奉给左边的三位茶侣,第四杯留给自己,这样每人都有四杯茶喝,通过泡饮,增进友谊。
这种人人泡茶,人人奉茶,人人喝茶的茶会,无“尊卑”之分,无“报偿”之心,无“好恶”之心,这就是无我的含义。
2、茶成分与健康茶叶作为一种饮品,可以说是目前世界上最廉价、最有效、最能长期饮用,因此也是饮用中最大保健品。
史书中载有“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
在我国, 饮用茶叶已有5000年的历史,对茶的养生与医疗研究历史悠久,经验丰富。
小小的一片茶叶含有500多种化学成分,包括维生素类、嘌呤生物碱类、有酸类衍生物、芳香类物质、氨基酸类和多糖类等6类具有保健功能成分。
2.1茶叶的营养成分茶叶中的各种营养成分很多,主要有蛋白质和氨基酸、糖类与类脂、多种维生素,以及茶叶中的各种矿物质等,都是人体中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饮茶可补充人们某种营养之不足,有利于促进人体的健康。
2.1.1蛋白质与氨基酸茶叶中的蛋白质含量很多,约占茶叶干重的 15—23%,它在茶叶加工制造过程中能与茶多酚结合,加热后会凝固,剩下能溶解于水的不到 2%。
如果每天饮茶 5—6 杯,从中摄取的蛋白质有 70 毫克,对人体所需大量蛋白质能起到一点补充作用。
茶叶还含有多种氨基酸,这些成分都是溶解于水的水溶性物质,它在柔嫩芽叶中含量很多,其中苏氨酸、丙氨酸等为人体所必需,体内不能合成,要靠外界供给,有的虽然不是必要成分,但对人体健康有益。
同时,茶叶中含有少量氨基酸,对茶叶的香气和鲜嫩的茶叶滋味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就是新茶受人欢迎的主要因素。
2.1.2糖类与类脂茶叶中的醣类,包括糖、淀粉、果胶、多缩戊糖、己糖等。
其中淀粉不溶于开水,水溶性果胶和多缩戊糖含量很少,对人体营养价值不大。
茶叶含糖量为l—5%,对人体的健康多少有些关系。
茶叶是一种低热量饮料,有些饮茶习惯是要在茶汤中加糖(有的还加奶),每天喝茶六杯约可提供一兆焦耳的热量,可满足每天需要量的 7—10%。
2.1.3多种维生素茶叶中还含有多种维生素。
如维生素 B1、B2、C、P、E、K 等,都是对人体有益的成分。
2.1.4茶叶中的矿物质茶叶中含有矿物质的种类很多,有钠、钾、铁、铜、磷、氟等近三十种。
这些无机物质在茶叶中的含量是 4—7%,在热水里能被溶解的有 60—70%,其中大部分元素是对人体健康必不可少的成分。
从食物中摄取这些矿物质,茶叶是好的来源之一,居住在高原、沙漠、孤岛以及靠近南北极地区的人,缺少水果、蔬菜,所以茶叶尤为重要。
所以在西藏、内蒙古、新疆、青海、甘肃等地区的居民多喜欢饮茶,消费量也较高。
适量的铜对人体有重要的生理功能,缺乏铜时,可使造血系统受到干扰,成年人每天需铜量 2—3 克。
茶叶中含铜2—70PPM,如每天喝茶 5—6 杯,可满足每天需要量的 7%左右。
铁在茶叶中含量很高,约有56—333PPM。
铁在人体内含量很少,但其生理功能极为重要,其作用是能制造红血球,所以,有人认为饮茶可以预防贫血。
锌在茶叶中的含量为 20—36PPM。
锌是人体内碳酸酐酶的组成成分,可以直接影响蛋白质的合成。
每天饮茶五杯,可满足人体需要量的 10%左右。
钠在茶叶中含量为 19—667PPM 之间。
钠是人体不可缺少的营养成分,钠和氯是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的主要离子,还可增加神经肌肉的兴奋性。
2.2茶叶的药效成分与保健功能茶叶中除了含有蛋白质、氨基酸、醣类、类酯、矿物质、多种维生素等营养价值养分外,还含有咖啡碱、茶多酚、维生素 C 等其他多种药理成分。
根据目前国内外的大量研究报道,茶叶中的多中化学成分的作用以及它们之间协调组合和互相作用,对人体的部分疾病有一定的疗效。
2.2.1生物碱生物碱包括咖啡碱、可可碱、茶碱和氨茶碱等,其中咖啡碱是茶叶生物碱中的主要成分,它在茶叶中的含量在 1—5%之间,茶叶冲泡后,约有 80%以上的咖啡碱能溶解于沸水中,茶味微苦,就是因为含有咖啡碱的缘故。
每日饮茶 5、6杯,则咖啡碱的摄取量约 0.3 克,因此,茶叶是一种良好的兴奋剂和利尿剂。
茶叶中的咖啡碱和纯咖啡碱以及咖啡中的咖啡碱虽属同一物质,但对人体的作用却有所不同,后者和动脉硬化、心绞痛、冠状动脉血栓形成有一定的关系;而茶叶中的咖啡碱非但无害,还具有抗动脉硬化的作用。
2.2.2茶多酚茶多酚又叫茶单宁或茶鞣质,属于多酚类物质,是茶叶中的一种主要化学成分,它占茶叶干物质总量的 20—35%。
茶多酚是由三十多种酚类物质组成的复合体,主要包括儿咖啡碱、黄酮素、花青素和若干酚酸。
其中以儿咖啡碱的含量最多,约占多酚类的 70%以上。
茶多酚的化学性质和单宁酸或单宁(商品)不同,与其他植物中或果实中的单宁也不同,它不会引起不利于肠胃的反应;它和蛋白质虽然也起作用,但不象其他多酚那样,具有较强的可逆的反应。
许多国家医学研究证明了茶多酚的药理作用及其对人体的药理价值。
2.2.3维生素茶叶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 C,它与咖啡碱和茶多酚的关系很密切,协同产生药理作用,能比单纯的成分起到更多的作用。
茶叶中除含有维生素 C 外,还含有多种维生素,如维生素 B1、维生素 B2、叶酸、烟酸、维生素 E 等。
这些维生素都是人体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
烟酸对保护人体皮肤有重要作用,叶酸可帮助血细胞生长。
茶叶中的维生素 E,它的特性是易被氧化,在体内可保护维生素 A 和不饱和脂肪酸等易被氧化的物质不被破坏,是有效的抗氧剂。
据国外研究,维生素 E 对预防脑疾患、心脏病、动脉硬化以及改善免疫力、防止细胞癌变都有一定的功效。
2.2.4氟化物龋齿俗称虫牙,是牙科常见的多发病。
龋齿发生的原因很多。
牙龋钙化较差,质地不够坚硬,容易受破坏,是龋齿发生的一个重要内因。
预防龋齿,首先是增强牙齿本身的抵抗力,除补充含钙较多的食物使牙齿长得质地坚硬外,还要应用氟化物,现代医学认为饮水中含氟量 lPPM 时即可降低龋齿的发病率。
因为氟化物能与牙齿的组成成分氢氧磷灰石形成一种难溶于酸的物质—氟磷灰石,提高了牙齿的抗酸能力,可明显地增加抗龋能力。
一般食物中含氟量很少,通常为 10—20PPM。
茶叶中含有较丰富的氟,浓茶汤中含氟化钠可达 60—160PPM。
茶叶中的氟化物约有 40—80%溶解于开水,对牙齿有保健作用。
2、茶之保健作用3.1茶的保健作用茶叶对人体的生理、药理功效是多种多样的,归纳起来主要有如下八大保健作用:3.1.1兴奋作用茶叶的咖啡碱能兴奋中枢神经系统,帮助人们振奋精神、增进思维、消除疲劳、提高工作效率。
3.1.2利尿作用茶叶中的咖啡碱和茶碱具有利尿作用,用于治疗水肿、水滞瘤。
利用红茶糖水的解毒、利尿作用能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
3.1.3强心解痉作用咖啡碱具有强心、解痉、松弛平滑肌的功效,能解除支气管痉挛,促进血液循环,是治疗支气管哮喘、止咳化痰、心肌梗塞的良好辅助药物。
3.1.4抑制动脉硬化作用茶叶中的茶多酚和维生素C都有活血化瘀防止动脉硬化的作用。
所以经常饮茶的人当中,高血压和冠心病的发病率较低。
3.1.5抗菌、抑菌作用茶中的茶多酚和鞣酸作用于细菌,能凝固细菌的蛋白质,将细菌杀死,可用于治疗肠道疾病,如霍乱、伤寒、痢疾、肠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