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茶文化与茶健康
茶文化与茶健康

茶文化与茶健康茶树介绍、茶树属多年生木本植物。
二、茶树的繁殖:茶树的繁殖近来多采用扦插育苗法。
三、茶树生长的环境 1.土壤:土层厚达1米以上不含石灰石,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
2.适宜雨量、光照、温度、地形:3.为什么高山出好茶: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和湿度都有明显的变化,在一定高度的山区,雨量充沛,云雾多,空气湿度大,漫射光强,这对茶树生育有利。
茶区划分我国茶区划分根据地理位置为四个区域:1.西南茶区:是我国最古老的茶区主要的有红碎茶、普洱茶、紧压茶、花茶、绿茶2.华南茶区:品种资源丰富,是发展红茶的适宜区域。
此外,该区还是生产乌龙茶、白茶、六堡茶、花茶等特种茶的重要生产基地。
3.江南茶区:区内大多为低丘、低山,只有少数在千米以上的高山,这些高山,既是名山胜地,又是名茶产地.历史上一直是我国的主要产茶区。
4. 江北茶区:昼夜温差大,有利于茶树有机质的积累,有机绿茶主产地。
茶具的分类一.根据功能煮具:煮水的锅煎水时必用的“茶炉”,盛具:盛茶的壶,用陶土烧制而成。
以江苏宜兴的紫砂陶壶最为著名。
饮具:指饮茶用的茶杯、茶盏、茶碗等。
二.根据质地,陶土茶具------流露韵致 ;瓷器茶具------张扬风格;玻璃茶具;其它质料茶具选用依据:按照不同的茶叶类别选用现代泡茶器具与功能主泡器:主要的泡茶用具,如壶、盅、杯、盘等。
辅泡器:辅助泡茶的用具,如茶池(茶盘)、茶船( 盛热水烫杯,盛接壶中溢出的茶水、保温。
)、茶海(公道杯,分倒于各小茶杯内,以求茶汤浓度之均匀)聞香杯、茶荷(将茶叶由茶罐移至茶壶、赏茶),茶组合(茶则、针、夹)、茶巾、渣匙、茶拂等。
备水器:提供泡茶用水器具,如煮水器、热水瓶等。
储茶器:存放茶叶的罐子。
紫砂壶一.特点:江苏宜兴紫砂陶土烧制而成的紫砂陶茶具,是举世公认的质地最好的茶具。
紫砂陶是一种介于陶和瓷之间,属于半烧结的精细,具有持殊的双气孔结构,透气性极佳且不渗漏。
明清时,紫砂茶具的制作达到了顶峰。
茶文化与茶健康

茶文化与茶健康一、饮茶的益处我国悠久的茶文化表明,常喝茶益于身体健康。
如《神农本草经》记载:“茶味苦,饮之使人益思、少卧、轻身、明目”;又说“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神农食经》上也说:“茶茗久服,令人有力、悦志”;东汉著名医学家华佗著《食论》载:“苦茶久食,益意思”;晋代张华《博物志》说:“饮真茶,令人少眠。
”足见茶之药功卓著。
(一)、提神:茶叶中含有少量咖啡因,咖啡因能兴奋中枢神经系统,增强人体的应激反应能力,使人反应敏捷,精神振奋,思维顺畅,从而提高工作和学习效率。
(二)、美容:茶叶中含有多种维生素(A、B1、B2、C、E等)和矿物质(钾、钠、钙、磷、镁、锰、铜、锌、硒等),它们能改善皮肤的新陈代谢,增加皮肤营养,消除黄褐斑,延缓皮肤皱纹的产生。
(三)、降脂减肥:茶叶中所含的鞣质、醛类和有机酸类,能与进入胃肠道的脂肪结合,形成难吸收的大分子物质,通过肠道排出体外,从而减少脂肪的吸收;茶叶中的上述物质通过胃肠道吸收后,还能降低血中胆固醇和甘油三酯,起到降脂减肥作用。
(四)、延缓衰老:茶叶中所含的鞣质、多酚类等化学成分是一种抗氧化剂,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能抑制和清除氧自由基的生成,防止氧自由基对组织细胞的氧化、破坏,保持人体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机能。
(五)、预防心血管病: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研究证实,茶叶所含的黄酮类化合物能改善冠心病人的血管内皮功能,抑制低密度脂蛋白的氧化,防止血小板凝集等,有利于防止心脑血管病的发生,并能降低心梗后的死亡率。
有人还对喝茶与冠心病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分为不喝茶、偶尔喝茶、常喝茶三个组,发现不喝茶的冠心病发生率为3.1%,偶尔喝茶者患病率为2.3%,常喝茶者为1.4%。
(六)、防龋齿:导致龋齿发生的原因之一是变形链球菌和乳酸杆菌依靠唾液糖蛋白牢固地贴附在牙面上,形成一种稠密、不定形、非钙化的`团块——牙菌斑,使菌斑下方的牙釉质脱钙,形成龋齿;而茶叶中所含的鞣质、有机酸和多酚类物质有抑菌作用,可防止牙菌斑的产生。
茶文化-第四章_茶与健康

茶文化-第四章_茶与健康第四章茶与健康第一节古今对饮茶与健康的认识自汉代以来,很多历史古籍和古医书都记载了不少关于茶叶的药用价值和饮茶健身的论述。
《神农本草》中关于茶叶药用价值的记载。
《神农本草》"茶味苦,饮之使人益思、少卧、轻身、明目。
”《神农食经》:"茶茗久服,令人有力悦志。
"《广雅》:“荆巴间采茶作饼……其饮醒酒,令人不眠”。
《茶经》:"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若热渴凝闷、脑疼目涩、四肢烦…聊四五啜,与醍醐甘露抗衡也。
"古人对饮茶与健康的认识《本草纲目》:“茶苦而寒,最能降火,火为百病之因,火降则百病清也,又兼解酒食之毒,…不昏不睡,此茶之功也。
”陈藏器《本草拾遗》:“茗,苦,寒破热气,除瘴气,利大小肠……久食令人瘦,去人脂,使不睡。
”明代钱椿年《茶谱》说:"人饮真茶,能止渴消食、除痰少睡、利水道、明目益思、除烦去腻,人固不可一日无茶。
"现代科学证明了的茶的药用价值1.延缓衰老。
2.抑制心血管疾病。
3.预防和抗癌。
4.预防和治疗辐射伤害。
5.抑制和抵抗病毒菌。
6.美容护肤。
7.醒脑提神。
8.利尿解乏。
9.降脂助消化。
10.护齿明目。
第二节饮茶有益健康的生化基础----茶叶的主要化学成分1.水分:鲜叶的含水量一般为75%~78%2.蛋白质:20%~30%(以下均按干物质算)3.氨基酸:1%~4%4.生物碱:茶叶中的生物碱包括咖啡碱、可可碱和茶碱。
其中以咖啡碱的含量最多,约占2%~5%。
第一节饮茶有益健康的生化基础----茶叶的主要化学成分4.茶多酚茶多酚是茶叶中多种多酚类物质的总称,茶多酚的含量占干物质总量的20%~35%。
?5.糖类茶叶中的糖类包括单糖、双糖和多糖三类。
其含量占干物质总量的20%~25%。
6.有机酸茶叶中有机酸种类较多,含量为干物质总量的3%左右。
第一节饮茶有益健康的生化基础----茶叶的主要化学成分7.类脂类茶叶中的类脂类物质包括脂肪、磷脂、甘油脂、糖酯和硫酯等,含量占干物质总量的8%左右。
茶文化之茶与健康

研究证实,茶叶中咖啡碱、肌醇、叶酸和芳香类物质等多种化合物,能增强胃液分泌,调 节脂肪代谢,对蛋白质和脂肪有很好的分解作用,所以喝茶能减肥。
抗癌、抗突变
单宁酸
茶叶中含有具有抑癌作用的茶多酚、可以降血糖的茶多糖、使中枢神经兴 奋的咖啡碱,以及多种氨基酸、维生素等营养物质
茶的温、凉性
苦丁茶 绿茶 黄茶 白茶 乌龙茶 黑茶 红茶
防龋齿
氟
饮茶可以抑制口腔中龋齿菌分泌一种能使得龋齿菌粘附在牙齿表面的酶,同时茶叶 中的茶多酚还能杀死龋齿菌。茶叶中含有的氟元素可以起到使牙齿的珐琅质更加坚 固的作用,因而起到防龋齿的效果。
降血脂、降血压、预防心 血管疾病
茶黄素
饮茶可以降低人体对食品中胆固醇和脂肪的吸收,从而达到降血脂的作用。同时可以降低血 液的粘稠度、抗血小板凝集,因此对预防心血管疾病(如脑血栓、冠心病等)有效。
三、选茶叶要正确
7.新茶忌急饮
8.茶叶收藏忌异味
9. 忌饮用劣质茶或变质茶
四、喝茶要恰当
10.忌饮冷茶 11.忌讳烫茶 12.忌饮头道茶 13.忌饮冲泡次数过多的茶 14.忌饮隔夜茶
五、特殊人群饮茶要慎重
17.发烧忌喝茶 18.慎用茶水服药 19.神经衰弱慎饮茶 20.营养不良忌饮茶 21.贫血患者忌饮茶 22.尿结石患者忌饮茶 23.冠心病患者谨慎喝茶 24.高血压患者不宜饮浓茶 25.肝脏病人忌饮茶 26.有胃病的人饮茶要慎重
防辐射
多酚类物质
茶叶中含的多酚类物质、脂多酸、维生素C等的综合作用,有防辐射功能。喝茶能有 效地防止辐射引起的白细胞下降。采用放射治疗的癌症病人,服可溶茶能消除或减 轻放疗后出现的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腹泻等不良反应。
提高免疫性
茶文化与茶健康发展策略

茶文化与茶健康发展策略
茶文化与茶健康的发展策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教育推广:通过茶文化的教育和推广,提高人们对茶的认识和理解。
可以开展茶文化讲座、茶艺培训、茶品鉴活动等,让更多人了解茶的种类、制作方法、品鉴技巧以及茶文化的内涵。
2. 茶产业创新:推动茶产业的创新发展,包括茶叶种植、加工、销售等环节。
鼓励茶农采用绿色、有机的种植方式,提高茶叶的质量和安全。
同时,支持茶叶加工技术的创新,开发出更多种类的茶产品,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3. 茶文化旅游:利用茶文化的吸引力,发展茶文化旅游。
建设茶文化主题公园、茶馆、茶博物馆等,提供给游客学习、体验和欣赏茶文化的机会。
通过茶文化旅游的发展,可以促进地方经济增长,提升茶文化的知名度。
4. 健康茶饮推广:强调茶对健康的益处,推广健康茶饮。
科学研究表明,茶中含有丰富的抗氧化物质、茶多酚等,对心脏健康、降低血压、抗癌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
因此,可以加强对茶健康功效的宣传,引导人们形成健康的饮茶习惯。
5. 国际交流与合作:积极参与国际茶文化交流与合作,推动茶文化的国际化发展。
可以组织茶文化展览、国际茶文化研讨会等活动,促进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茶文化交流与互鉴。
通过以上策略的实施,可以促进茶文化与茶健康的发展,使更多人了解和喜爱茶文化,同时也能够提升茶的经济价值和社会影响力。
茶文化-茶与健康分析

妇女“三期”需饮清淡之茶
妇女即使在“三期”:孕期、哺乳期、经期,适当饮些清淡 的茶叶,有益无害。
但是,妇女“三期”期间,一般说来,不宜多饮茶,尤其忌 讳喝浓茶。
某些疾病患者要控制饮茶
心动过速冠心病患者需酌情用茶:茶叶中的生物碱,尤其是咖啡 碱和茶碱,都有兴奋作用,能增强心肌的机能。
神经衰弱患者要节制饮茶。
茶与健康
现代科学证明了茶的药用价值
延缓衰老 抑制心血管疾病 预防和抗癌 预防和治疗辐射伤害 抑制和抵抗病毒菌 美容护肤 醒脑提神 利尿解乏 降脂助消化 护齿明目 除口臭
茶的种类
中国茶叶分为基本茶类、再加工茶(花茶、药用茶等) 绿茶
龙井、碧螺春、黄山毛峰、 信阳毛尖、都匀毛尖、开化龙须、庐山云雾等 红茶 全发酵茶(发酵程度大于80%)。红茶的名字得自其汤色红。 湖红功夫、功夫红茶、川红功夫等 黑茶 普洱茶就是其中一种。普洱茶是在已经制好的绿茶上浇上水, 再经过发酵制成的。老青茶、四川边茶、普洱茶等
什么时候饮茶最好?
以解渴为目的的饮茶,渴了就饮--随意; 宴后饮茶,可以促进脂肪消化,解除酒精毒害; 有口臭和爱吃辛辣食品的人,喝茶可以消除或减轻口臭; 抽烟时,适当喝点茶,可以减轻尼古丁对人体的毒害; 看电视时,喝点茶既能帮助恢复视力,还能消除电视荧屏微
弱辐射而对人体的危害; 脑力劳动者边饮茶,边思考,可以保持清醒头脑; 工人倘能在工间休息时喝杯茶,可以消除疲劳,增强机体活
力,提高劳动效率;
பைடு நூலகம்
科学饮茶因人而异
在日常生活中,由于各人生活习惯、身体条件、职业、居住区 域等方面的差异,对茶的选择和爱好也各不相同。所以,在选 择茶叶时,应从实际出发,选适合自己的茶叶。
1、相对比较虚弱的人,适合喝红茶,在喝茶时适量添加点糖, 这样既可补充能量,又能够补充营养。
浅谈茶文化与健康

浅谈茶文化与健康浅谈茶文化与健康中国茶业最初兴起于巴蜀地区,巴蜀地区是中国茶文化的摇篮。
茶文化是高雅文化。
在现代社会,茶文化更起着丰富文化休闲生活的作用。
二十一世纪的茶文化规模将更大,涉及领域更广,功能更显着,传统与现代融合更为紧密,茶文化将成为世界性文化的一支。
1.抗衰老绿茶所含的抗氧化剂有助于抵抗哀老。
因为人体新陈代谢的过程,会产生大量自由基,容易老化,也会使细胞受伤。
SOD 是自由基清除剂,能有效清除过剩自由基,阻止自由基对人体的损伤。
绿茶中的儿茶素能显着提高SOD的活性,清除自由基。
2.抗菌研究显示,绿茶中儿茶素对引起人体致病的部分细菌有抑制效果,同时又不致伤害肠内有益菌的繁衍,因此绿茶具备清肠的功能。
3.降血脂科学家做的动物实验表明,茶中的儿茶素能降低血浆中总胆固醇、游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以及三酸甘油酯之量,同时可以增加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对人体的实验表明,则有抑制血小板凝集、降低动脉硬化发生率之功效。
绿茶含有黄酮醇类,有抗氧化作用,亦可防止血液凝块及血小板成团,降低心血管疾病。
4.瘦身减脂绿茶含有茶碱及咖啡因,可以经由许多作用活化蛋白质激酶及三酸甘油酯解脂酶,减少脂肪细胞堆积,因此起到减肥功效。
5.防龋齿,清口臭绿茶含有氟,其中儿茶素有抑制龋菌的作用,减少牙菌斑及牙周炎的发生。
茶所含的单宁酸,具有杀菌作用,能防止食物渣屑繁殖细菌,故可以有效防止口臭。
6.防癌绿茶对某些癌症有抑制作用,但其原理皆限于推论阶段。
预防癌症的发生,多喝茶必然是有其正向的辅助作用。
7.可防皮肤癌专家们在动物实验中发现,绿茶中的儿茶素类物质能抗UV-B所引发之皮肤癌。
8.可改善消化不良情况近年的研究报告显示,绿茶能够帮助改善消化不良的情况,比如由细菌引起的急性腹泻,可喝一点绿茶减轻病况。
茶文化茶与健康ppt课件

以又称为水溶性单宁。 它是由黄烷醇类(儿茶素类)、花色素类、花黄素类(黄酮及
黄酮醇类)、缩酸及缩酚酸类组成。除缩酸及缩酚酸类以外, 其他几类化合物由于都具有2-苯基苯并吡喃的基本结构,所 以可统称为类黄酮化合物。
华南农业大学茶学系
茶与健康
《中国茶文化》
HR lanzhu
1
现代科学证明了茶的药用价值
延缓衰老 抑制心血管疾病 预防和抗癌 预防和治疗辐射伤害 抑制和抵抗病毒菌 美容护肤 醒脑提神 利尿解乏 降脂助消化 护齿明目
2
饮茶有益健康 ☞ 茶叶的主要化学成分 ①水分:鲜叶的含水量一般为75%~78% ②蛋白质:20%~30%(以下均按干物质算) ③氨基酸:1%~4% ④生物碱:茶叶中的生物碱包括咖啡碱、可可碱和茶碱。
7
茶多酚的保健功能
延缓衰老(抗氧化) 美容 减缓香烟毒害 抗肿瘤 调节免疫功能
饮茶与美容养颜作用
防止皮肤衰老和皱纹形成 对皮肤的收敛和保湿作用
8
关于饮茶与健康的其它问题
茶叶喝多少比较好? (一般可放心喝,极少过量)
隔夜茶能不能喝? (不喝,有微生物的毒害)
茶叶中重金属残留超标吗? (很少超标)
《中国茶文化》
致力于数据挖掘,合同简历、论文写作、PPT设计、 计划书、策划案、学习课件、各类模板等方方面面,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12
华南农业大学茶学系
《中国茶文化》
13
其中以咖啡碱的含量最多,约占2%~5%。
3
⑤茶多酚
茶多酚是茶叶中多种多酚类物质的总称,茶多酚 的含量占干物质总量的20%~3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讲茶的起源与影响本讲主要从三个方面来分析,一,茶为何物;二,茶之起源;三,茶的影响。
我们从自然科学的角度去了解茶的植物学或者生物学的含义。
从植物学或者生物学含义去理解什么是茶,可以从三个方面。
第一,茶树是什么样的植物。
第二,茶叶指什么。
第三,茶叶中有什么特殊的物质。
在植物分类系统里面,茶树属于种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山茶目,山茶科。
茶树的形态特征有很多方面。
第一,它有三种树形:①灌木型,我们通常在生产上看到的栽培型的茶树,基本上都是灌木型的,江浙这一带绿茶产区大部分是这样。
②小乔木茶型。
它比灌木型稍微高一点,分枝跟主干比较明显,在广东,福建这些地方会比较多一些。
还有大乔木型茶树,我们教做茶树中的巨人,可以长到几十米高,云南,西双版纳比较多。
灌木型能长到1.5到3米,小乔木型3到4米,乔木型可以栽培可到五米,野生状态可以非常高。
茶树是一种多年生的常绿木本植物,一年四季都是绿的,一般看不到红色的茶树,但是在冬天零下十几度,到高山茶去看茶叶,整片都是被冻红的。
茶树是木本植物,寿命几百年,经济学寿命五六十年。
种在地里的茶叶60年后,产量不高或者品质不好。
野生大茶树可以长到几十米,寿命上千年管理的比较好的栽培型茶树,一般在一米高左右,为了多产芽叶和方便采收。
一般栽的稀一些,可以长到三四米中国茶叶博物馆在杭州。
茶树的形态特征:外部有根,茎,叶,花和种子等器官构成一个整体。
它是属于高等植物,根,茎,叶属于营养器官,花果种子是繁殖器官。
它的芽可以分成顶芽和腋芽(主要是产物)不定芽。
叶子有四个重要特征。
第一,周边有锯齿,一般在16到32对之间,但是靠近基部是光滑的。
第二,它有明显的主脉。
主脉分出侧脉,侧脉分出细脉。
第三,脉形成一个闭合的网状输导系统,它不通到叶缘,到三分之二时候与上面侧脉连在一起形成闭合网状系统。
第四,嫩的叶背面有茸毛,它里面是鲜爽味的氨基酸含量多,很好喝叶尖的形状有四种,急尖,渐尖,钝尖,圆尖。
茶叶底部形状是一样的。
叶片大的可以达到二十厘米,小的只有五公分。
秋冬季都能看到茶花,一般开在树上的时间是十月份到第二年的一月份之间十一月份比较多,花的颜色是白色。
它的果子熟了会落地,形状多样。
茶为茶树的嫩叶和芽制成的饮料,可冷饮可热饮,冷水也可以泡茶。
采茶是没有同样标准的,但是要采今年的茶叶。
茶含有茶多酚-涩,咖啡因(碱)-苦,茶氨酸-鲜爽茶的起源:产生和利用时间。
茶叶原产于中国,中国西南地区的云贵高原是茶树的起源。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利用人工栽培茶树,最早加工茶叶,也是茶类最为丰富的国家,茶的祖国和茶文化的发源地。
茶树起源于中国的理由。
第一,中国西南部山茶科植物最多,是山茶属植物的分布中心。
第二,中国西南部野生茶树最多。
第三,中国西南部种内变异最多。
第四,记载的茶文化内容最丰富,时间最早。
第五,现在茶树的命名和发音跟那边有关。
第六,它的生化证据。
有文字记载的茶叶史有五六千年。
茶的发现者。
最早的记载是神农氏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
最早记载种茶的是四川雅安的吴理真。
他是以文字记载种茶的最早的人。
中国人的祖先饮茶经历了四个过程。
第一,生吃药用。
第二,熟吃当菜。
第三,烹煮饮用。
第四,冲泡品饮。
茶的影响:茶是我们中国民族的举国之饮,如今已经成了风靡世界的三大无酒精饮料之首,并将成为21世纪的饮料之王,饮茶嗜好已经遍及全球,现在全世界有一百六十多个国家或者地区有三十多亿人每天都在喝茶。
第二讲茶成分与健康本讲主要有三个内容:第一,茶叶中的化学成分和特征性成分是哪些;第二,中国茶为什么分为六大茶类;第三,环境因子对茶的品质有什么影响。
茶叶中的化学成分:已知经过分离鉴定的化合物700多种,茶树鲜叶中,水分百分之七十五到七十八,干物质百分之二十二到二十五。
主要有机物:蛋白质20-30,糖类20-25,茶多酚类18-36,脂类8,生物碱3-5(咖啡碱为主),有机酸3,氨基酸1-4(茶氨酸为主),色素1,维生素0.6-1.0。
芳香物质0.005-0.03(百分之)。
分成四个层面理解。
第一,产量成分,包括蛋白质含量多少,糖类,茶多酚,脂类。
这四类加起来超过的百分之九十。
第二,品质成分,看比例协调性。
第三,营养成分。
第四,功效成分。
这是最重要的。
通过激活体内的酶的活性或者其他途径调节我们身体机能,可以减少或者治疗生病。
茶叶中的特征性成分。
第一,它含有的对人体有益的成分是其他的植物含量很少或者是没有的。
氨基酸含量越高,级数越高,第二,能溶解在水里。
第三,我们喝进去后能对身体产生生理反应。
第一类特殊性成分是氨基酸含量越高,茶的品质越好。
主要的氨基酸是茶氨酸,占到百分之七十以上。
茶氨酸有很多功效,显著提高机体免疫力,抵御病毒侵袭。
镇静作用,抗焦虑,抗抑郁。
增强记忆,增强智力。
有效改善女性经前综合症。
有效增强肝脏排毒功能。
茶氨酸最有价值的一个地方就是改善睡眠,能够镇静。
六大茶里面白茶含量是最高的,安吉白茶很高,绿茶比较高,绿茶里面高山茶比较高。
第二类特殊性成分是生物碱,主要是咖啡碱,可可碱,茶碱。
丰富的生物碱决定着茶叶对人体具有提神益思,强心利尿,消除疲劳等功能。
如果每天喝茶,则精神震奋,思路敏。
大有好茶一杯,精神百倍之感。
咖啡碱是衡量是否是茶叶的重要标准,一般达到百分之零点一二基本上就可以确定是茶叶。
咖啡碱性质,白色绢丝状结晶。
易溶于热水。
于120度开始升华,到180度大量升华。
味苦,茶多酚能够掩盖咖啡碱的苦味。
络合,冷后浑,说明有咖啡碱。
咖啡碱的好处和坏处:坏处,痛风病人喝了会痛风,神经衰弱的人喝了会睡不着觉,胃不好会对胃有刺激,心脏不好的人会更加兴奋。
对健康的人有很多好处。
咖啡碱第一类,茶叶里提纯的叫天然咖啡因,第二类,人工合成的。
主要作用,第一,医药,解热镇痛药。
第二,食品,软饮料添加剂。
第三,化工,绘图,复印纸,油漆等工业。
第四,精神药品(毒品填充料)茶多酚的重要性质,氧化还原性。
第一,可以提供质子,能够抗氧化,我们喝茶一个目的就是人体保险,有毒物质攻击我们人体细胞时,茶叶自由基会优先与它们反应。
第二,它能氧化聚合,在多酚氧化酶作用下由单体变成聚合体,由无颜色变成红色,这就是红茶的成分。
茶叶分成六大茶类,根据颜色。
第一,绿茶,绿叶绿汤。
第二,黄茶,黄叶黄汤。
第三,黑茶,叶色黝黑,汤色褐黄或褐红。
第四,白茶,干茶茸毛多呈白色,汤色浅淡。
第五,青茶(乌龙茶,不同的种类不一样),绿叶红镶边,汤色金黄。
第六,红茶,红叶红汤。
多酚氧化酶含量很多,平常不跟茶多酚反应。
但是在冬天,两者之间的间隔被打通,多酚氧化酶跟茶多酚就碰到一起了,所以茶叶就变红了。
绿茶要高温杀青,把多酚氧化酶灭活。
绿茶叫不发酵茶,茶多酚没有被氧化,红茶叫发酵茶,青茶叫半发酵茶,黑茶和黄茶都是先做成绿茶再发酵,叫做后发酵茶,白茶是先采下来放置一段时间,叫微发酵茶。
主要分类方法是看茶多酚有没有氧化,什么时候氧化。
茶叶的环境因子:温,光,水,气,土。
温度,光照与茶多酚的含量成正比,与氨基酸的含量成反比。
第三讲茶之保健作用有三个方面:第一,茶叶防辐射作用;第二,茶多功效的理论依据;第三,茶的保健作用。
防辐射。
第一,茶多酚含量多。
第二,含有其他植物比较少的锰元素,咖啡碱,茶碱,可可碱,茶氨酸也有一定的功劳第三,它含有多糖,黄酮类,胡萝卜素类,有普遍抗辐射作用。
茶叶相当于建设一堵墙,把辐射隔绝掉。
茶健康功效的理论依据,茶叫做万病之药。
第一,茶在我国最早是做药物使用,叫茶药。
第二,汉代把它当成长生不老的仙药。
张仲景和华佗,陈藏器,陆羽等人都在文献里记载过茶的药用功效。
第三,宋代以后,茶的功效就更被重视。
第四,初流入欧洲,是作为药物出售的。
它的功效很多,茶里面有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对人体的身体功能有很多好处,茶能够清除人体内的自由基,抗氧化。
茶的保健功效。
第一。
茶的抗氧化或者延缓衰老作用的研究,果蝇的研究。
第二,能够增强免疫力。
第三,茶的保护作用。
第四,降低血脂。
第五,美容祛斑。
第六,预防肥胖。
第七,减少高血压的发病率,茶能抑制血管紧张素,让血压不升高。
第八,解酒。
第十,抗癌抗肿瘤。
茶能抑制基因表达,调节转录因子等。
第四讲科学饮茶有四个方面:第一,合理选茶;第二,正确识茶;第三,科学泡茶;第四,健康饮茶。
选茶的时候要注意三个方面。
第一,考虑茶叶的质量。
第二,知道如何品鉴茶叶。
第三了解茶叶怎样储存和保鲜。
选茶口味很重要,安全更重要,买茶时候要注意标志。
第一个标志是QS标志,一般在商场或者市场有包装的都有这个标志。
第二茶叶里有无公害认证,绿色食品认证,有机茶认证,原产地认证等。
有机茶不施任何的化肥和农药。
当前我们国家茶叶存在的质量问题,第一是感官质量。
第二,少数产品的重金属超标主要是铅。
第三,少数茶叶农药残留会超标,主要是花茶和乌龙茶。
第四,把不是茶叶的东西加入到里面去。
总体来讲,我国茶叶产品质量近20年合格率在上升。
茶叶的储存。
第一要密封,第二要避光,第三防异味。
最常规有效的是冰箱冷藏,不能冷冻。
如何正确识茶。
第一,参加国家的职业资格证书的培训和考试。
第二,可以到相关院校的茶学专业去旁听茶叶品鉴课或者审评与检验。
如何科学泡茶。
泡茶第一个要讲究的就是茶具。
玻璃杯-杯泡:适合名优绿茶,黄茶,白茶冲泡。
紫砂壶-壶泡:适合乌龙茶,普洱茶,红茶冲泡。
瓷盖碗:盖碗泡:适合各类茶冲泡。
第二,水质。
要求干净,清洁,没有异味,就是符合饮用水的标准。
水温的高低也会影响茶叶的功效与口感。
嫩的水温低一些,老的高一些。
3克茶叶可以到180~200毫升水,一比六十到一比七十之间。
一般杯泡的泡个两三分钟就可以了,乌龙茶后面泡的时间比前面要相对久一些。
一般的茶都是泡三次,乌龙茶可以泡四五次,普洱茶一般由个人口味决定。
泡茶敬茶一般七八分满就可以了。
健康饮茶,要根据年龄,性别,体质,工作性质,生活环境以及季节有所选择,多茶类,多品种地域领略各种茶。
第一,看茶喝茶。
第二,看人饮茶。
第三,看时饮茶。
第四,饮茶贴士。
茶类品性,极凉:苦丁茶。
凉性:绿茶,黄茶,白茶普洱生茶(新),轻发酵乌龙茶。
中性:中发酵乌龙茶。
温性:黑茶,红茶,重发酵乌龙茶。
平和类的人什么茶都能喝,气虚质不能喝高咖啡因的茶和凉性茶,一般要喝熟的普洱茶,中度发酵以上的乌龙茶,阳虚质的人适合喝红茶,黑茶,重发酵乌龙茶,少饮绿茶,黄茶,不饮苦丁茶。
健康喝茶,看时喝茶。
随着季节的变化喝的茶也是不同的。
茶只能为一种健康的天然饮品,而不能代替药物,通过喝茶融入到我们的生活中,让我们身体和精神更加健康,愉悦。
忌空腹喝茶,忌睡前饮茶,忌喝隔夜茶。
第五讲茶的鉴赏与评定三个方面:第一,茶的色,香,味,形;第二,茶叶感官审评的方法;第三,茶叶感官质量鉴定结果的评判。
茶叶的色泽分干茶色泽,茶汤的色泽与叶底的色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