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性骨髓瘤的病例讨论汇总.
多发性骨髓瘤66例临床分析

多发性骨髓瘤66例临床分析多发性骨髓瘤是浆细胞异常增生的恶性肿瘤。
其占血液系统恶性肿瘤10%-15%,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患者多为中老年。
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该病正逐年呈上升趋势,为了更加重视本病,降低误诊率,提高早期诊断率,现将我院1996年9月~ 2008年9月间收治的66例MM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入选病例66例,均符合《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中MM诊断标准,其中男43例,女23例。
男:女=1.87: 1,年龄35-82岁。
中位年龄58.5岁,初诊时中位病程5个月,平均病程14个月,IgG型39例(59.1%),IgA型14例(21.2%),不分泌型6例(9.0%),轻链型7例(10.7%),Durie分期:Ⅰ期 3例(4.5%),Ⅱ期8例(12.1%),Ⅲ期55例(83.4%)。
1.2方法统计患者的首发症状、误诊情况、X线检查、ECT、骨髓瘤细胞、骨组织病理、医院感染、治疗及死因情况。
1.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1.0软件包处理数据。
率的比较行x2检验。
2 结果2.1首诊常见症状2.1.1 以骨痛为首发症状的48例(72.7%)中,腰骶痛为20例(41.7%),胸肋痛18例(37.5%),肢体骨痛8例(20.8%)。
2.1.2 66例患者中病理性骨折28例(占42.4%),其中2人截瘫。
2.1.3 贫血12例(18.2%),高粘滞血症4例(6.1%),发热4例(6.1%),局部肿物1例(1.5%),周围神经病变2例(3.0%),肾功不全5例(7.6%),淀粉样变性1例(1.5%)。
2.1.4 初诊时伴出血症状9例(13.6%),淋巴结肿大6例(9.1%)。
2.2 误诊情况 66例患者中19例患者误诊为骨肿瘤,2例误诊为慢性肾炎,2例误诊为风湿免疫病,1例误诊为眶内肿物收眼科。
2.3 影像学检查2.3.1X线检查有完整X线摄片的 55例,其中出现溶骨性病变的 49例(89.1%),病理性骨折的28例(50.9%),骨骼破坏部位为脊柱45例(81.8%),骨盆30例(54.5%),肋骨27例(49. 1%),颅骨19例(34.5%),锁骨3例(5.5%)。
多发性骨髓瘤讨论.

• 3、血涂片染色分类:中性晚幼粒细胞4个,杆状核11个分 叶核20个,嗜酸分叶核1个,嗜碱分叶核1个,单核细胞1 个,淋巴细胞12个(分类50个白细胞)。成熟红细胞大小 不一,无缗钱状排列,可见散在血小板。
• 4、血清免疫固定电泳:SP(+),IgG(-),IgA(+) ,IgM(-),k(+)。建议与解释:IgA、k泳道发现异常 单克隆条带,单克隆免疫球蛋白类型为IgA-k型。
• 几小时至几日内肾功能急性进行性下降(连续几日内Scr每 日升高44.2umol/L; BUN升高0.56mmol/L)而致的临床综 合征(表现为排泄功能、调节功能、内分泌功能异常)。
• 原先肾功能正常,SCr突然升高超过176.82mmol/L或原有 肾功能异常(SCr < 265.23mmol/L),SCr突然升高超过 原先的50%。
2016-9-5
4.87
2016-9-8
2016-9-9
4.26
2016-9-14
2016-9-19 4.30
血常规
RBC
Hb
1.46
50
1.61
54
1.76
60
2.05
67
2.01
67
1.87
63
2.05
67
1.99
65
2.04
67
2.08
69
尿常规
肾功能
24h A 免 网织
尿蛋 N 疫 红细
PLT 蛋 潜 白 镜检WBC BUN
化验检查
• 一、门诊 • 腹部B超:肝大,轻度脂肪肝,左肾多发结石; • 乙肝五项未见异常,碳14呼气试验阴性; • 肝功能:TBA:34umol/L,ALP 154.0U/L,GGT 176U/L; • 血脂:HDL-C 0.58mmol/L。 • 血常规:RBC 1.46*10^12/L,HGB 50g/L, HCT 16.0%,PLT 66*10^9/L, • 尿常规:白细胞 22.00p/ul,细菌 77.88p/ul, • 二、入院后化验检查: • 肾功能:BUN 28.99mmol/L,CREA 740umol/L,UA 957.0umol/L,
多发性骨髓瘤病例分享

5.有感染的危险
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每天定时开窗通风,定时更换床单被服,保持清洁 。嘱病人戴口罩,减少探视人员。
接触病人前后认真洗手,操作时严格执行三查八对原则。 及时观察病人的情况,指导病人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注意饮食卫生。
6.焦虑
心理护理:耐心向病人解释病情,消除病人的需要,帮助病人解决问题,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流行病学
好发于中老年,以50~60 岁之间为多,男女之比约 3:2。但近年发病率有增高 及发病年龄有提前趋势。
特点
多发性骨髓瘤常伴有多发 性溶骨性损害、高钙血症 、贫血、肾脏损害。由于 正常免疫球蛋白的生成受 抑,因此容易出现各种细 菌性感染。
病例回顾 相关概念 临床表现 治疗与护理
骨髓瘤细胞对骨骼及其他组织器官的浸润和破坏
性质的改变
04
(三 )血液生化检查 1 蛋白电泳 血清蛋白电泳中的80%出 现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形成 的尖峰和M蛋白带 2 免疫电泳 免疫电泳可确定骨髓瘤的 类型
病例回顾 相关检查 临床表现 治疗与护理
(四 )X射线
骨骼X线检查可见多发性溶
骨性穿凿样骨质缺损区或
02
骨质疏松、病理性骨折
。
3 血清β2微球蛋白增高,
增高程度与体内肿瘤细胞
数量相关,血清乳酸脱氢
03
酶升高,反应肿瘤负荷,
两指标可提示预后和预测
效果
4血钙测定骨质广泛破坏,
可出现高钙血症
5 尿和肾功能检查90%以
上患有蛋白尿,血尿素氮
,肌酐,尿酸
对症治疗 镇痛
控制感染
高钙血症和高尿酸 血症应增加补液量 多饮水使每天尿量 >2000ml,促进钙 与尿酸的排泄
骨髓穿刺提示骨髓瘤 细胞明显增多,活检病
多发性骨髓瘤病例分享

病史介绍
• 患者,女,67岁,农民。 • 因左侧臀部阵发性疼痛,活动时加重,并
出现跛行。
• 查体:神清,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胸 骨无压痛,心率:53次/分,律齐未闻及病 理性杂音,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性 罗音,腹软,肝脾未触及,双下肢无浮肿。
辅助检查
• 尿本周氏蛋白阴性, • 尿Kappa链:
讨论
• 微小残留是复发的根源,该患者临床出现 明显的骨质破坏,是否需进一步行MRD检 测?
完全缓 解率 32% 37% 59% 55%
42%
35% 52%
缓解率 参考文献 80% ASH 2009 81% ASH 2009 98% ASH 2009 99% ASH 2009 83% NCCN 2010 82% ASH 2009 87% ASH 2007
治疗后疗效评价
多种高危因素影响多发性骨髓瘤预后
每月使用唑来膦酸4mg静滴一次
治疗后复查
血红蛋白 血κ 血λ 尿κ 尿λ 骨骼平片
2013.05.2 2013.08.05 2013.09.2 2013.11.17 2013.12.11
3
4
80g./l
99g/l
112g/l
94g/l
110g/l
642mg/dl 570mg/dl 344mg/dl 1430mg/dl 776mg/dl
研究
病例
Pethema/ge m
130
Pethema/ge m
130
Pethema/ge m
91
Pethema/ge m
87
Hovon65/GMMG- 300 hd4
VISTA
336
VD移植诱导 II期
一例多发性骨髓瘤病例回顾与思考(修改稿1)

入院后理化检查
• 生化全项:K5.78↑,CO2cp19.6↓,Bun23.06↑,Cr338.6↑, ALB44.8,GLB31.3↑;
• 血常规:RBC3.82*1012/L,HGB101g/L↓,HCT30%,中 性粒细胞百分比68.3%,淋巴13.1%,白细胞计数
•
多发性神经炎
•
慢性肾小球肾炎
•
高血压病2级
现在是10页\一共有38页\编辑于星期二
治疗经过
• 住院期间完善各项肾病科相关检查,经过纠正代谢 性酸中毒,纠正电解质紊乱,抗贫血,抑酸,保 护胃黏膜,营养末梢神经止痛,改善循环等治疗,
患者病情好转。多次建议进行血液透析支持治疗,但 患者仍坚持药物治疗,拒绝透析。后病情好转出院。
现在是19页\一共有38页\编辑于星期二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概述
•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myeloma,MM)又称浆细胞骨髓瘤, 是发生在骨髓的多灶性浆细胞恶性肿瘤,特征是恶性浆细胞 过度增生并产生单克隆免疫球蛋白或轻链,并侵犯邻近的骨 骼,引起骨骼破坏、骨痛或骨折,贫血、高钙血症、肾衰竭 及免疫功能异常等一系列临床症状。
病例回顾
• 患者张某,男性,49岁,天津市人,2014-3-30收 入肾病科。
• 主诉:间断性骨关节疼痛1年余,血肌酐升高6月。
现在是1页\一共有38页\编辑于星期二
现病史
• 现病史:患者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周身骨关节疼 痛,于社区医院查肾功能:Bun4.4()Cr100.6 (62-115)Bua291,尿常规:PRO(+-~+),BLD (+~++),予活血止痛等对症治疗后关节疼痛缓解;
多发性骨髓瘤68例临床分析

多发性骨髓瘤68例临床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特点、诊断等相关因素,减少误诊、误治。
方法对67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
结果(1)MM 患者确诊时临床分期多为Ⅲ期,分型以IgG为主,占50.88%,其次为IgA、轻链型,分别占21.05%、24.56%。
(2)初发症状以骨痛、贫血最常见;并发症以贫血、高尿酸血症、高钙血症、肾功能损害、病理性骨折最常见。
(3)有59例患者行骨髓形态学检查,有49例确诊,有9例局部病理活检确诊。
(4)MM被误诊为骨骼系统疾病最常见,其次为呼吸系统疾病、血液系统其他疾病、心脑血管疾病、肾病。
结论多发性骨髓瘤临床表现复杂多变,极易误诊、误治,MM的诊断中需综合考虑骨髓细胞形态学,病理活检等方法确诊。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症状;误诊多发性骨髓瘤(MM)是一种浆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多发于中老年人。
其临床表现主要为骨痛、骨折、肾功能不全、贫血、出血、免疫力下降、继发感染等,表现十分复杂,容易误诊,误诊率高达69.11%[1]。
本文回顾了新疆医科大学血液科2002―2007年住院治疗的68例初诊MM患者,对其临床症状、并发症、骨髓形态学、误诊等进行分析,旨在讨论MM的特点,提高诊断率。
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2002―2007年,该院首次诊断的MM患者68例,男43例,年龄32~79岁,中位年龄63岁;女25例,年龄47~81岁,中位年龄60岁。
诊断标准按张之南主编的《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2]。
并排除反应性浆细胞增多症,原发性浆细胞白血病等。
分期标准按Durie和Salmon于1975年提出多发性骨髓瘤临床分期标准[3]。
1.2 统计学处理采用Epidata 3.0录入数据,SPSS 13.0统计分析。
2 结果2.1 年龄与性别发病年龄32~81岁,中位年龄62岁,年龄小于40岁1例(1.46%),年龄小于50岁6例(8.81%),男女发生率约1.72:1。
多发性骨髓瘤病例讨论

【一般资料】患者男性,78岁,已婚,于5年半前无明显诱因间断出现咳嗽,偶有咳痰,白色、易咳出,当时未予特殊诊治。
后咳嗽逐渐加重并出现咯血2次,为鲜红血,量约2-3ml,无胸闷,胸痛,无发憋、气短。
于我院査胸部CT示左侧胸腔内肿物,不除外恶性肿瘤;淋巴结超声:双颈部多发肿大淋巴结。
骨扫描:右侧第8肋、左侧第9后肋,左侧足骨血运丰富代谢旺盛灶;左侧胸腔肿物穿刺取活检病理示:(胸壁)凝块中见小团细胞,不除外浆细胞瘤或Askin瘤。
北京某医院会诊病理高度怀疑浆细胞瘤。
骨髓穿刺结果示:成熟浆细胞比例为9.5%。
综合症状及检査诊断为“多发性骨髓瘤”,给予COP方案1周期,VAD方案化疗8个周期,同时应用唑来膦酸治疗共24周期,化疗结束后患者症状缓解,骨髓内骨髓瘤细胞3%。
后患者口服“沙利度胺”维持治疗至今,期间多次复查骨髓穿刺见明显异常。
现患者为求进一步诊治入院。
【既往史】既往“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病史20余年,“慢性浅表性冒炎”10余年;”双侧基底节、放射冠腔隙性脑梗死“病史3年。
否认“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病”等病史,无外伤及手术史,无输血史;预防接种史不祥,系统回顾无特殊。
【查体】T36.4℃,P90次/分,R20次/分,Bp125/80mmHg;H170cm,W60kg,S1.71m,EC0G1分。
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率90次/分,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明显病理性杂音,腹软、无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双下肢无水肿。
【辅助检查】血常规、血沉、DD、凝血四项、大生化基本正常;免疫球蛋白:IgG19.99g/L,余正常。
心电图:窦性心律,pdfv1阳性,J波可见。
胸部CT+上腹部CT:1.双肺小叶中心型及小叶间隔旁型肺气肿;双肺多发索条;2.右肺下叶外侧基底段钙化灶;3.符合主动脉、冠状动脉硬化改变;4.左侧第9肋、部分椎体低密度影,符合骨髓瘤表现;5.考虑右肾复杂囊肿,左侧囊肿;6.部分腰椎低密度影,考虑骨髓瘤。
多发性骨髓瘤病例分析

骨髓象示:浆细胞占10%
入院诊断
多发性骨髓瘤III期B组(Lambda轻链)
初始治疗药物
化疗方案:硼替佐米2.4mg+NS 2.4ml,静脉注射 d1,4,8,11 地塞米松10mg+NS250ml,iv d1-4,8-11; 沙利度胺片100mg,口服 1/晚; 盐酸表柔比星60mg+ NS 500ml ,iv d1-2。
发病年龄多见于中年和老年,以50~60岁为多,男性:女性 约为2:1
常规化疗完全缓解率不足10%,中位生存期3年左右
临床表现
1.骨质破坏:骨质疏松、溶骨改变
骨 痛
2.贫血:骨髓损害 贫血、粒细胞和血小板,出
血
3.感染:反复细菌性肺炎和尿路感染;带状疱疹
4.肾功能损害:血清大量免疫球蛋白,尿中本周 氏蛋白
这种立体结构的细微变化导致其心脏、骨髓毒性明显降低; EPI与ADM相比,抗肿瘤活性相等或较高,但毒副作用低
硼替佐米
硼替佐米(万珂)是一种26s蛋白酶体抑制剂 蛋白酶体是一类新的肿瘤治疗分子靶点,抑
制蛋白酶体的抗癌策略已成为肿瘤治疗新途 径 研究显示:尽早使用,疗程延长 获益增加 适合疗程:没有明确疾病进展情况下,使用2 个疗程以上。获得CR的患者应缓解后再治疗 2个疗程。 推荐剂量:单次注射1.3 mg/㎡,在第1、4、 8和11天注射后停药10天,3周为1个疗程,
百令胶囊 1.5g 口服 1/日 抗血小板:双嘧达莫片 50mg 口服 1/日 营养神经:腺苷钴胺粉针1mg+NS 1ml 肌肉注射 1/日 改善贫血:重组人促红素 1wiu 皮下注射 1/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治疗
• 多发性骨髓瘤治疗:对于疾病进展及有症状的MM患
者需要治疗,主要包括(1)化学治疗:初治病例可选 用MPT方案(美法仑,泼尼松,沙利度安),MPT无效者 可选用不含烷化剂的VAD(长春新碱,阿霉素,地塞米 松)方案,难治性病例可使用DT-PACE(地塞米松,沙 利度安,顺铂,阿霉素,环磷酰胺,VP16),也可选用 蛋白酶抑制药和三氧化二砷;(2)骨质破坏的治疗选 用二膦酸盐;(3)化学诱导缓解后进行自身干细胞移 植,效果较好,且疗效与性别年龄无关。
;3.5g/dl或 IgA>2.0g/d1,尿 本-周蛋白 >1g/24h
标准2
M成分存在但水平低于上述水平 或有溶骨性病变
正常免疫球蛋白 减少50%以上: IgG<600mg/dl IgA<100mg/dl IgM<50mg/dl
Y
o
u
r
C
o
m
p
a
n
y
s
l
o
g
a
n
i
n
h
e
r
e
多发性骨髓瘤病例讨论
L/O/G/O
病历:
李某,男,50岁,腰骶部疼痛,乏力、头晕半个月,伴恶心、呕吐。 查体:T38℃↑,P86次∕分,R24次∕分↑,BP136∕90mmHg(18∕12kPa) 贫血貌,全身皮肤黏膜无出血点及黄染,心肺查体正常,腹软,中上 腹部压痛。肠鸣音减弱,胸骨及腰骶部压痛。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WBC 6.51×109∕L,Hb 53g∕L↓,PLT 138× 109∕L,N 0.361↓, L 0.436↑,M 0.187↑。尿常规:尿蛋白(﹢﹢﹢), 血钙 2.73mmol∕L↑,尿酸 631μmol∕L↑,尿素氮 7.14mmol∕L,肌酐 91μmol∕L,白蛋白 30.3 g∕L↓,球蛋白 41.5g∕L↑,血淀粉酶 2207U∕L↑。 X片示:腰椎、胸椎、肋骨骨折。 骨髓检查:异常浆细胞成堆分布。 免疫球蛋白定量:IgA 0.08 g ∕L↓,IgG 2.85 g ∕L↓,IgM 0.09g/L↓
• 胰腺炎治疗:(1)禁食;(2)胃肠减压;(3)静
脉输液,积极补充血容量,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注意维持热能供应;(4)止痛;腹痛剧烈者可予哌替 啶;(5)抗生素;(6)抑酸治疗:临床习惯应用H2受 体拮抗剂或质子泵抑制剂静脉给药
上腹部疼痛 恶心 胰腺 呕吐
炎
轻度发热(T38℃) 血淀粉酶增高(2207U/L)
胰腺炎确诊
• 根据典型的临床表现(患者有上腹部疼痛, 恶心、呕吐、轻度发热、上腹部压痛,但 无腹肌紧张),同时有血清淀粉酶 (一般超过正常值3倍)和(或)尿淀粉酶 显著升高,排除其他急腹症者(如消化性 溃疡穿孔、胆石症、胆囊炎、肠梗阻等都 可有血清淀粉酶升高,但一般不超过正常 值的2倍),即可以明确诊断本患者合并 有胰腺炎。
多发性 骨髓瘤
溶骨性破坏 贫血 肾功能损害
免疫功能异常 骨髓中浆细胞异常增生
多发性骨髓瘤诊断标准
组织活检证实有浆细胞瘤
骨髓中浆细胞 增多(>30%)
主要 标准1
骨髓中浆细 胞增多 (10%~ 30%)
主要 多发性 标准3 次要 骨髓瘤 次要 标准1 次要 标准3
3.5mg/L,白蛋白>3.5g/dL
临床分期
(国际分期系统, ISS)
Ⅱ期 介于Ⅰ期和Ⅱ期之间
Ⅲ期 血清β2微球蛋白>
5.5mg/L,白蛋白<3.5g /dL
胰腺炎
• 胰腺炎(pancreatitis)是多种病因导致胰 酶在胰腺内被激活后引起胰腺组织自身消化、 水肿、出血甚至坏死的炎症反应。临床上以上 腹痛、恶心、呕吐、发热和血淀粉酶增高等为 特点。
多发性骨髓瘤分型
高粘滞综合征 多见 IgA型
IgD型
免疫固定 电泳
骨髓外病变、 溶骨病变多 见、44%淀粉 样变
IgM型
高粘滞综合 征最常见
、 典型症状
MM
IgE型 非分泌 型
IgG型
溶骨病变较少, 神经系统损害 较多见
多发性骨髓瘤临床分期
Ⅰ期 血清β2微球蛋白<
明确诊断
确诊
影像学 检查 临床 表现
消化道症状、 溶骨性病变、 贫血等
实验室 检查
肾脏损害、 血淀粉酶增 高、免疫紊 乱等
骨髓X线检 查示多处 骨折
1.多发性 骨髓瘤 2.胰腺炎
治疗
药物治疗
日常护理
?多发性骨髓瘤 ?胰腺炎
多发性骨髓瘤
多发性骨髓瘤(简称MM)是骨髓内浆细胞异常增生的一 种恶性肿瘤。由于骨髓中有大量的异常浆细胞增殖,引起溶 骨性破坏;又因血清中出现大量的异常单克隆免疫球蛋白, 尿中出现本周氏蛋白,导致肾功能损害,造成贫血、免疫功 能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