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多发性骨髓瘤护理常规

合集下载

多发性骨髓瘤病人的护理

多发性骨髓瘤病人的护理
多发性骨髓瘤病人的护 理
目录 引言 药物治疗护理 疼痛管理护理 营养支持护理 心理支持护理 并发症护理 总结
引言
引言
简介: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恶性肿瘤, 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 在护理过程中,需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目标:提供全面的护理服务,改善患者 的生活质量和促进康复。
引言
策略:采取综合护理措施,包括药物治 疗、疼痛管理、营养支持等。
疼痛管理护理
药物缓解: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合理 选用药物进行缓解,如非甾体抗炎药、 止痛药等。
营养支持护理
营养支持护理
饮食指导:提供详细的饮食指导,保证 患者摄入充足的营养物质,并避免摄入 可能影响疾病进展的食物。 营养补充: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结合 医生的建议,适量使用营养补充剂,如 维生素、蛋白质等。
营养支持护理
饮食记录:记录患者的饮食情况,及时 发现和解决饮食问题。
心理支持护理
心理支持护理
患者教育:通过教育患者了解多发性骨 髓瘤的病情和治疗方法,增强患者的信 心和合作性。 家庭支持:鼓励患者与家人交流,获得 家庭的关怀和支持。
心理支持护理
心理疏导:提供心理疏导服务,帮助患 者应对疾病带来的心理压力和焦虑情绪 。
谢谢您的观赏 聆听
并发症护理
并发症护理
预防感染:加强患者的个人卫生和环境 清洁,避免感染的发生。 骨质疏松防治:采取措施预防和治疗骨 质疏松症,如合理运动、补充钙剂等。
并发症护理
肾功能保护:密切监测患者的肾功能, 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保护肾脏的健康 。
总结
总结
团队协作:医生、护士、营养师等各个 专业人员要加强团队协作,共同为患者 提供最佳的护理服务。 持续改进:根据患者的反馈和治疗效果 ,持续改进护理措施,提高护理质量。

多发性骨髓瘤的家庭护理.docx

多发性骨髓瘤的家庭护理.docx

骨髓瘤的护理
一、生活调理
1.MM病人易出现病理性骨折,故应注意卧床休息,避免负重等劳动或运动。

2.不接触石棉、苯及有毒有害物质,采用机器喷洒农药,实验室操作员应作好个人的保护。

3.劳逸结合,尤其中老年人,注意不要过度劳累,保持心情舒畅,勿使房劳过度,保护肾气。

4.远离射线,,避免电高辐射。

对于接触射线的工作。

应严格遵守劳动保护措施,避免不必要的照射。

5.注意保暖,避免着凉,室内保持空气新鲜,定期空气消毒。

6.饮食宜清淡,选用能抑制骨髓过度增生的食品,如海带、紫菜、裙带菜、海蛤、杏仁、桃仁、李子、蛤、统鱼、韭菜、山植、海蜇、龟甲、鳖肉、牡断、核桃。

蟹、虾、猪肝、蜂乳、芝麻、花生甲鱼、泥鳅、海鳗。

戒禁烟酒,忌食肥甘厚味以及生冷、辛辣之品。

以杜绝生疾之源,可适当饮用牛奶。

有肾功能损伤者、还应采用低盐饮食。

二、预防
本病的发生与环境、饮食等因素有关,故预防本病发生,增强病人的体质,积极治疗慢性疾患,避免射线及化学毒物的接触,对于疾病的防治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应避免与致癌因素接触,若有接触史或病状可疑者,应定期体检,争取早期发现及时治疗。

患者宜参加适当的经常性活动,以减少脱钙。

注意个人卫生,防止感染,尤其要注意口腔粘膜和皮肤的清洁,防止感冒。

网址: 第 1 页,共 1 页。

多发性骨髓瘤护理常规

多发性骨髓瘤护理常规

多发性骨髓瘤护理常规一、疾病概述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浆细胞恶性增殖性疾病,主要特征是骨髓中克隆性浆细胞异常增生,并分泌单克隆免疫球蛋白或其片段(M 蛋白),导致相关器官或组织损伤。

多发性骨髓瘤可以侵犯骨骼、肾脏、血液等多个系统,引起骨痛、贫血、肾功能损害、感染等临床表现。

多发性骨髓瘤多见于老年人,平均发病年龄约为70 岁,男性多于女性。

二、病因及发病机制1.病因遗传因素:某些遗传因素可能增加多发性骨髓瘤的发病风险。

例如,家族中有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人群,发病风险可能会增加。

此外,一些特定的基因变异也可能与多发性骨髓瘤的发生有关。

环境因素:长期接触某些化学物质、放射线等环境因素可能增加多发性骨髓瘤的发病风险。

例如,长期接触苯、甲醛等化学物质,或长期暴露于放射线环境中,可能对骨髓中的浆细胞产生不良影响,增加发病风险。

病毒感染:某些病毒感染可能与多发性骨髓瘤的发生有关。

例如,人类疱疹病毒8(HHV 8)、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等病毒感染可能导致免疫系统异常,从而增加多发性骨髓瘤的发病风险。

免疫因素:免疫系统的异常也可能与多发性骨髓瘤的发生有关。

例如,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人群,免疫系统功能紊乱,可能增加多发性骨髓瘤的发病风险。

2.发病机制浆细胞异常增殖:多发性骨髓瘤的主要发病机制是骨髓中浆细胞的异常增殖。

正常情况下,浆细胞是免疫系统中的一种细胞,主要负责产生抗体。

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中,浆细胞发生了基因突变,导致其异常增殖,并分泌大量的单克隆免疫球蛋白或其片段。

这些异常的免疫球蛋白或其片段在体内积累,会对身体的各个器官和组织造成损害。

骨髓微环境改变: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骨髓微环境也会发生改变。

骨髓中的基质细胞、细胞因子等会促进浆细胞的生长和存活,同时抑制正常造血细胞的生长。

这种骨髓微环境的改变会进一步加重多发性骨髓瘤的病情。

免疫功能紊乱: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免疫系统也会出现紊乱。

一方面,异常的浆细胞会分泌一些免疫抑制因子,抑制免疫系统的功能;另一方面,免疫系统也会对异常的浆细胞产生免疫反应,但这种免疫反应往往是无效的,不能清除异常的浆细胞。

多发性骨髓瘤护理常规

多发性骨髓瘤护理常规

多发性骨髓瘤护理常规多发性骨髓瘤(MM)是浆细胞恶性增殖性疾病,骨髓中有大量的异常浆细胞(或称骨髓瘤细胞)克隆性增生,引起广泛溶骨性骨骼破坏、骨质疏松,血清中出现单克隆免疫球蛋白或其片段(M蛋白),正常的多克隆免疫球蛋白合成受抑制,尿中出现本周蛋白从而引起不同程度的相关脏器与组织的损伤。

常见的临床表现为骨痛、贫血、肾功能不全、感染和高钙血症等。

本病多见于中老年病人,以老年人较为多见,发病率随着年龄增加而增加,60-70岁达到发病高峰,40岁以下则少见,中位年龄约为65岁,男女比例约为3:2,生存期从几个月到10年以上其发病人数占恶性肿瘤的1%,占血液恶性肿瘤的10%-15%,已成为第二大常见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

近年来,随着人口的老龄化,MM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一)按内科及血液系统疾病一般护理常规(二)护理评估1.身体评估:(1)评估生命体征及神志。

(2)评估全身营养状况。

(3)评估全身骨骼情况骨骼疼痛的部位、性质、持续时间、程度及伴随症状,止痛措施情况,有无骨折情况。

(4)评估髓外浸润情况有无肝脾淋巴结及肾脏肿大;神经压迫症状,肢体感觉、运动情况。

(5)评估感染情况评估呼吸频率节律、深浅度,咳嗽咳痰情况;有无尿频、尿急、尿痛;有无带状疱疹病毒感染等。

(6)评估高黏滞综合征表现有无血液黏滞性过高引起血流缓慢、组织淤血和缺氧的症状如头昏、眼花、耳鸣、意识障碍、手指麻木;有无心力衰竭、呼吸困难等情况。

(7)有无出血倾向、有无鼻、牙龈出血、皮肤紫癜及内脏出血情况。

(8)有无压疮及大小便情况,有无水肿,24小时尿量、进出量。

(9)评估实验室检查及辅助检查结果血常规、尿常规、生化全套、血清蛋白电沫、免疫球蛋白测定、24小时尿蛋白定量、肌酐清除率、本周氏蛋白、凝血功能、骨髓穿刺、活检、全身骨骼翼片胸片、心电图、BUS、CT、磁共振等。

2.心理社会方面:病人对自己所患疾病的了解程度及其心理承受能力,以往的住院经验,所获得的心理支持;家庭成员及亲友对疾病的认识,对病人的态度;家庭应对能力,以及家庭经济情况,有无医疗保障等。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护理常规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护理常规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护理常规
一、评估与观察要点
1.评估患者有无骨痛、骨痛的程度、部位及性质。

2.评估患者有无局部淋巴结肿大,有无出血倾向。

3.评估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心理状态和经济承受能力。

二、护理措施
1.按血液内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2.协助患者采取舒适的体位,以降低肌肉张力,避免用力过度,以防病理性骨折。

3.睡硬垫床,协助患者定时变换体位,适度床上活动,避免长久卧床而加重骨骼脱钙预防压疮发生。

4. 宜进食高蛋白、高热量、富含维生素和易消化的饮食,鼓励少食多餐,每天饮水 2000~3000ml,多食粗纤维食物,预防便秘。

5.遵医嘱给予药物治疗,及时评估药物疗效和不良反应。

6.严密观察骨痛的部位、性质、程度,指导患者采用放松、音乐疗法等缓解疼痛,必要时遵医嘱使用止痛药物,如某部位骨痛加重,可能发生病理性骨折,应及时处理。

7.观察有无贫血及出血的表现。

8.对于化疗患者,按化疗护理常规护理。

9.定期监测尿常规及肾功能的变化。

10.给予患者心理安抚和支持,鼓励患者战胜疾病和积极配合治
疗。

三、健康指导
1.指导患者活动时注意安全,避免过度劳累、剧烈运动和快速转体等动作,避免受伤造成病理性骨折。

2.遵医嘱用药,观察用药后的副反应,指导患者自我预防出血的方法。

3.卧床休息,使用硬板床或硬床垫。

四、出院回访
1.病情缓解后仍需定期复查与治疗。

2.若活动后出现剧烈疼痛,可能为病理性骨折,应立即就诊。

3.正确遵医嘱服药。

4.定期复查血常规及骨髓象,发生发热、出血等情况及时就诊。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护理常规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护理常规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护理常规【疾病概述】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浆细胞克隆性增生的恶性肿瘤。

骨髓内有浆细胞(或称骨髓瘤细胞)的克隆性增殖,引起溶骨性骨骼破坏,血清中出现单克隆免疫球蛋白,正常的多克隆免疫球蛋白合成受抑,尿内出现本周蛋白,最后导致贫血和肾功能损害。

【护理问题】1.高热2.贫血3.出血4.感染5.疼痛6.截瘫7.知识缺乏【护理措施】(一)心理护理指导鼓励患者正确对待疾病,消除紧张、恐惧心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二)休息及活动适当运动,避免外伤及活动不当引起病理性骨折及神经损伤,四肢发生骨折时需抬高患肢,妥善固定,病灶累及脊柱时卧硬板床,搬运及翻身时,需保持脊柱成一直线。

(三)饮食护理加强营养,增强机体抵抗力,化疗期间给予清淡易消化饮食,少量多餐,注意饮食清洁卫生。

(四)药疗护理掌握化疗药物的剂量、方法、浓度、作用及副作用,注意用药前后的情况,准确控制和调节药物的浓度与使用速度。

(五)疼痛护理1.观察疼痛的部位、性质、持续时间、程度及伴随症状。

2.遵医嘱使用止疼药、观察疗效及副作用。

(六)高热护理严格观察患者的体温变化,体温高热时给予药物降温以及物理降温,及时准确记录。

(七)做好出院指导按时服药,注意饮食,避免劳累,定期门诊复查等。

【健康教育】1.宣教正确服用药物的目的和方法。

2.指导康复功能锻炼。

3.指导出院患者学会自我观察、自我防护的知识、避免接触有害物质;坚持用药,定期强化治疗,巩固和维持疗效,定期复诊,病情变化应及时应诊。

多发性骨髓瘤护理常规

多发性骨髓瘤护理常规

多发性骨髓瘤护理常规
一.执行血液科一般护理常规及化疗期间护理常规。

二.病情观察
1.注意有无蛋白尿、管型尿、高钙血症和高尿酸血症等
肾功能损害,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2.骨痛的患者应观察疼痛的部位、性质、减轻和加重的
因素等,给予对症处理。

三.活动与休息
四.骨痛和病理性骨折的护理
1.卧床休息,减少活动,睡硬板床。

2.评估患者骨痛的程度和性质,采取减轻疼痛的方法如与患者
交谈分散注意力,给患者听舒缓的音乐等,必要时遵医嘱给予止痛剂。

3.加强生活护理和皮肤护理,预防压疮的发生。

1.
五.出院指导
1.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防止感染。

2.指导患者睡硬板床,长期卧床者定时翻身。

3.鼓励患者多饮水,保持排尿通畅。

4.制定合理的活动计划,如打太极拳、散步等,避免剧烈用力
活动。

多发性骨髓瘤护理常规

多发性骨髓瘤护理常规

多发性骨髓瘤护理常规
一、概述
多发性骨髓瘤是浆细胞异常增生的恶性肿瘤,多见于老年人。

[临床表现]骨痛,骨折,贫血,高粘综合征(头痛,头晕,视力障碍,手足麻木),出血倾向,反复感染。

二、护理诊断
1、疼痛与骨髓瘤浸润有关。

2、躯体移动障碍与骨髓瘤浸润有关。

3、潜在并发症:出血、感染。

三、护理措施
1、一般护理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开窗通风。

保持个人卫生,进食
后漱口,便后坐浴。

2、营养支持饮食规律,多进食营养均衡、多纤维及含铁丰富的食物。

鼓励病人多饮水,预防肾脏损害,改善高钙血症和高尿酸症。

肾功能不全时应优质蛋白质饮食。

3、用药护理化疗期间遵医嘱服药,多饮水,观察并记录尿量、尿
液性质。

4、活动与休息卧床休息,卧硬板床,以平卧为主,翻身时动作应
轻柔,按骨中轴线要求翻身,适当活动,勿用力过猛,避免发生骨折。

骨质明显破坏时应绝对卧床休息。

5、评估减轻病人疼痛的护理效果,根据需要调整药品的品种、剂量
和给药途径。

首选非药物性措施,促进疼痛缓解。

6、健康教育
(1)适当活动,动作不宜过猛,防止磕碰、滑倒受伤,做好自我保护。

(2)遵医嘱按时服药,定期门诊复诊。

(3)预防感染,避免去公共场所。

(4)保持个人卫生和饮食卫生。

(5)出现发热、出血等情况及时就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多发性骨髓瘤护理常规
【评估及观察要点】
1、评估患者疼痛的特征及日常活动能力。

2、评估患者有无尿潴留。

【护理措施】
1、骨痛的护理:
(1)卧床休息,对疼痛剧烈的病人,给予止痛剂。

(2)病理性骨折的病人,使用围腰夹板固定,不要弯腰及做剧烈运动,在卧床期间进行被动肢体运动。

2、感染的护理
(1)病室环境清洁卫生,定期空气消毒,限制探视,进行保护性隔离。

(2)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和无菌技术操作。

(3)做好口腔、会阴及肛门的护理。

(4)观察病人有无发热现象、感染伴随症状及体征,鼓励病人多饮水,警惕感染中毒性休克。

(5)遵医嘱按时给予抗感染治疗。

(6)对病人及家属作好预防感染的卫生宣教工作。

3、出血的护理:
(1)明显出血时卧床休息,待出血停止后逐渐增加活动。

(2)严密观察出血部位、出血量、注意有无皮肤粘膜出血、淤斑、牙龈出血、鼻出血、呕血、便血、血尿、女性病人月经是否过多,特别要观察有无头痛、呕吐、视力模糊、意识障碍等颅内出血症状。

(3)遵医嘱给予止血药物或输血治疗。

(4)各种操作应动作轻柔,避免手术,穿刺后压迫局部或加压包扎。

(5)应避免刺激性食物以及粗硬食物。

4、高粘滞性综合征的护理:
(1)卧床休息,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2)遵医嘱给予化学治疗。

5、合并压缩性骨折的护理:
(1)避免负荷过重,如不要手提或肩背重物,过度肥胖的病人,
瞩其减肥。

(2)遵医嘱使用围腰夹板。

(3)观察精神症状:有无麻木、感觉异常。

【健康指导】1、坚持用药,定期复诊。

2、避免剧烈活动,进行适当的轻微运动,如慢走、打太极拳。

3、加强营养,提高抵抗力。

4、鼓励病人多饮水,防止血钙升高造成肾损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