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练习题
专题训练2-4常见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

专题训练(四)常见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时间:4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48分)1.(2014·长春一调)下列化学物质在实际生产生活和科技等方面的应用不正确的是()A.测定NaOH熔点时,可以将NaOH放入石英坩埚中高温加热B.石英砂可以用于制取高纯度的硅,硅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常用材料C.因为氨易液化,液氨在气化时会吸收大量的热量,所以液氨可作制冷剂D.硫酸和硝酸都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工业上可用于制化肥、农药和炸药2.(2014·江苏卷)下列各组物质中,不满足组内任意两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均能发生反应的是()物质组别甲乙丙A Al HCl NaOHB NH3O2HNO3C SiO2NaOH HFD SO2Ca(OH)2NaHCO33.(2014·合肥市质检)将SO2气体通入下列溶液中,能生成白色沉淀且不溶解的是()①Ba(OH)2溶液②Ba(NO3)2溶液③BaCl2溶液④Ba(ClO)2溶液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4.(2014·洛阳市统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SiO2制成的纤维,由于导电能力强而被用于制造光缆B.用一束光线通过氯化钠溶液和蛋白质溶液,能看到相同的现象C.SO2和Cl2通入品红溶液,品红均褪色,说明两者的漂白原理相同D.浓硝酸具有强氧化性,能使铝钝化,故常用铝罐车运输冷的浓硝酸5.(2014·郑州质检)下列化学实验事实及其结论都正确的是()选项实验事实结论A 将SO2通入含HClO的溶液中生成H2SO4HClO酸性比H2SO4强B 铝箔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熔化但不滴落铝箔表面氧化铝熔点高于铝C SiO2可以和NaOH溶液及HF溶液反应SiO2属于两性氧化物D 将SO2通入溴水中,溴水褪色SO2具有漂白性6.(2014·山西诊断)下列各项反应对应的图象错误的是()A.图1:将氮气和氧气混合后在放电条件下反应B.图2:将稀盐酸逐滴加入一定量偏铝酸钠溶液中C.图3:将二氧化硫逐渐通入一定量氯水中D.图4:将铜粉逐渐加入一定量浓硝酸中7.(2014·河北省质检)向含Fe2+、I-、Br-的溶液中通入过量的氯气,溶液中四种粒子的物质的量变化如图所示,已知b-a=5,线段Ⅳ表示一种含氧酸,且Ⅰ和Ⅳ表示的物质中含有相同的元素。
近十年来高考题——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

近十年来高考题——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1996全国7)关于磷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红磷没有毒性而白磷剧毒(B)白磷在空气中加热到260℃可转变为红磷(C)白磷可用于制造安全火柴(D)少量白磷应保存在水中(1998全国2)向下列溶液滴加稀硫酸,生成白色沉淀,继续滴加稀硫酸,沉淀又溶解的是A 、Na 2SiO 3B 、BaCl 2C 、FeCl 3D 、NaAlO 2(1998全国4)起固定氮作用的化学反应是A 、氮气与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氨气B 、一氧化氮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C 、氨气经催化氧化生成一氧化氮D 、由氨气制碳酸氢铵和硫酸铵(1998全国6)氯化碘(ICl )的化学性质跟氯气相似,预计它跟水反应的最初生成物是A 、HI 和HClOB 、HCl 和HIOC 、HClO 3和HIOD 、HClO 和HIO(2000广东2)下列气体不能用浓H 2SO 4干燥的是A.CO 2 B .H 2S C.SO 2 D.HCL(2000广东1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硫是一种淡黄色的能溶于水的晶体B 硫的化合物常存在于山火喷出的气体中和矿泉水里C 硫与氧属于同一主族D 硫在空气中的燃烧产物是二氧化硫,在纯氧中的燃烧产物是三氧化硫 (2001北京3)放在敞口容器中的下列溶液,久置后溶液中该溶质的浓度会变大的是A .浓硫酸B .氢氧化钠C .氯水D .氯化钠 (2001北京4)关于非金属元素N 、O 、Cl 、P 的叙述,正确的是A .在通常情况下其单质均为气体B .其单质均由双原子分子构成C .都属于主族元素D .每种元素仅生成一种氢化物(2001北京5)下列氧化物按其形成的含氧酸酸性递增排列的顺序是A .52322O P S O CO S iO <<<B .35222S O O P CO S iO <<<C .35222S O O P S iO CO <<<D .23522S iO S O O P CO <<<(2001北京6)关于氮族元素(用R 代表)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最高化合价是5 B .氢化物的通式为RH 5C .非金属性由上到下递增D .其含氧酸均为一元强酸(2001上海10).标准状况下H 2S 和O 2混合气体100mL ,经点燃后反应至完全,所得气体经干燥后,恢复到原来状况时体积为10mL ,该10mL 气体可能是A H 2S 、SO 2B O 2C H 2SD SO 3(2001上海27).利用天然气合成氨的工艺流程示意如下:依据上述流程,完成下列填空:(1)天然气脱硫时的化学方程式是(2)n mol CH4经一次转化后产生CO 0.9n mol、产生H2mol(用含n的代数式表示)(3)K2CO3(aq)和CO2反应在加压下进行,加压的理论依据是(多选扣分)(a)相似相溶原理(b)勒沙特列原理(c)酸碱中和原理(4)由KHCO3分解得到的CO2可以用于(写出CO2的一种重要用途)。
2021人教版高中化学高三上非金属及其化合物专题训练

化学高三(上)2021人教版高中化学高三上非金属及其化合物专题训练一、选择题1、下列物质中,不能由金属跟非金属单质直接化合得到的是()A.Na2O2B.NaCl C.FeCl2D.Fe3O42、下列化合物中,不能通过单质间化合直接制取的是()A. FeCl3B. CuCl2C. HClD. FeCl23、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碳酸氢钠可用于食品膨松剂B.KAl(SO4)2·12H2O可用做净水剂C.30%双氧水溶液用于皮肤伤口消毒D.二氧化硫可用于食品杀菌、抗氧化4、下列关于氯水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新制氯水中只含Cl2和H2O分子B.新制氯水可使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C.光照氯水有气泡逸出,该气体是O2D.氯水在密封无色玻璃瓶中久置后酸性将增强5、下列离子组能够大量共存的是()。
A.Fe3+、SO42-、NH4+、SCN-B.Fe2+、Cl-、Ba2+、OH-C.Na+、Mg2+、Cl-、SO42-D.H+、Fe2+、Cl-、NO3-6、如图是某元素价类二维图。
其中A为正盐,X是一种强碱,通常条件下Z是无色液体,E的相对分子质量比D大16,各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是适合与草木灰混合施用的肥料B. B和F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盐C. C可用排空气法收集D. D→E的反应可用于检验D7、向铁铜合金中加入过量的硝酸溶液,得到NO2、N2O4、NO混合气体,向反应后溶液中加入2mol/LNaOH溶液,至沉淀恰好完全.若将得到的NO2、N2O4、NO混合气体,与2.24L (标准状况下)O2混合后通入水中恰好被完全吸收生成硝酸.则反应中消耗的NaOH溶液的体积是()A.150ml B.180ml C.200ml D.250ml8、某温度下将氯气通入过量KOH 溶液中,反应后得到KCl、KClO和KClO3的混合溶液。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反应消耗的Cl2与生成的H2O 的物质的量之比始终为1∶1,与产物组成无关B. 若n(ClO-)∶n (ClO3-)=1∶1,则反应消耗的氯气与转移电子数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3C. 若n(ClO-)∶n(ClO3-)=11∶1,则反应中被还原与被氧化的氯元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3D. 反应消耗的Cl2与KOH 的物质的量之比取决于反应产物的组成9、下图所示实验装置,能达到对应实验目的或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所示装置用于Cu 和浓H2SO4制取少量的SO2气体B.打开图中的止水夹,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烧杯内溶液上升到试管中C.利用图所示装置制取Fe(OH)2D.利用图测定中和反应反应热10、在稀硫酸中加入铜粉,铜粉不溶解,再加入某物质X,发现铜粉逐渐溶解,请问X不可能是( )A. Fe 2(SO 4)3B. HClC. H 2O 2D. KNO 3 11、完成下列实验所需选择的装置或仪器都正确的是( )12、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用装置甲从碘水中萃取碘B .用装置乙验证SO 2的漂白性C .用装置丙检验溶液中是否有K +D .用装置丁将MgCl 2溶液蒸干制备MgCl 213、下列物质间的转化,不能通过一步反应完成的是( ).A .Zn→H 2B .CO 2→CaCO 3C .Fe→Fe(OH)3D .Ca(OH)2→CaCO 314、氰(CN 2)的结构简式为N ≡C-C ≡C -CN ,其化学性质与卤素(X 2)很相似,化学上称之为拟卤素,其氧化性介于Br 2和I 2之间。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练习题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练习题1.下列用途是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A.稀有气体用于霓虹灯 B.金属铝制易拉罐C.碳酸氢钠用于焙制糕点 D.铜线用于制电缆2.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描述符合事实的是() A.碳形成的单质都不导电B.金刚砂是自然界最硬的物质C.SO2可用作食品防腐剂D.明矾可用于水的杀菌消毒3.如图,在25 ℃,101.3 kPa下,将10 mL O2全部压入左端盛有20 mL NO的注射器中充分反应。
以下对压入O2后左端注射器中的气体描述错误的是()A.气体变为红棕色B.气体中氮与氧元素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1∶2 C.气体变为混合物D.气体体积仍为20 mL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将CO2通入BaCl2溶液中至饱和,无沉淀产生;再通入SO2,产生沉淀B.将SO2通入次氯酸钙溶液可生成次氯酸C.向AlCl3溶液中滴加氨水,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过量NaHSO4溶液,沉淀消失D.将NH3通入热的CuSO4溶液中能使Cu2+还原成Cu 5.某混合气体可能含CO、SO2、NH3、HCl、H2和H2O(g)中的一种或几种,当该混合气体依次通过澄清石灰水(无浑浊现象)、氢氧化钡溶液(有浑浊现象)、浓硫酸(增重)、灼热氧化铜(变红)和无水硫酸铜(变蓝)时,下列对原混合气体成分的推断不.正确的是()A.一定有SO2、HCl、H2B.可能有CO、H2OC.一定没有NH3、SO2D.一定没有NH3、可能有CO6.从分类的角度,下列各组酸的共同属性最少的是()A.HClO HNO3B.H2CO3H2SO3 C.HNO3HCl D.HCl H3PO47.下列有关二氧化硫的说法正确的是()A.二氧化硫能漂白某些物质,说明它具有还原性B.二氧化硫的水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说明它没有漂白性C.将足量二氧化硫通入酸性高锰酸钾试液中紫色褪去,说明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D.因二氧化硫具有强还原性,所以实验室不能用浓硫酸干燥二氧化硫8.下列装置的气密性检查中,漏气的是 (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等量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分别滴入少量水,后者吸热明显B.SO2通入碘水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O2+I2+2H2O===SO2-3+2I-+4H+C.加入铝粉能产生H2的溶液中,可能存在大量的Na+、Ba2+、AlO-2、NO-3D.可用稀盐酸酸化高锰酸钾溶液10.将SO2、X气体分别通入BaCl2溶液,未见沉淀生成,若同时通入,有沉淀生成,则X气体不.可能是()A.CO2B.NH3 C.Cl2D.H2S11.甲、乙两烧杯中分别装有相同体积的氨水和NaOH溶液(物质的量浓度前者大),各加入10 mL 0.1 mol·L-1AlCl3溶液,两烧杯中都有沉淀生成。
高中化学解密07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集训)(原卷版)

解密07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一、选择题1.(2021·启东高三联考)2020年9月,我国作出对于全球减排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承诺:2060年实现碳中和。
碳中和是指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碳捕集与封存等形式,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CO2是导致温室效应和酸雨的主要气体B.煤的液化、气化主要是为了减少CO2的排放C.CO2催化加氢合成低碳烯烃属于化合反应D.CO2分子间有间隔,故可将其压缩液化后封存2.(2021·安徽省”皖南八校“高三联考)下列关于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A.液氮汽化时要吸收大量的热,可用作制冷剂B.向氯水中加入碳酸氢钠粉末,有气泡产生,说明氯水中含有H+C.用二氧化硫漂白过的草帽辫日久又变成黄色D.铜分别与足量的浓硝酸和稀硝酸充分反应,消耗的还原剂与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相同3.(2021·潍坊市统考高三化学质量检测)硫元素最常见和最稳定的一种同素异形体是黄色的正交α-型,1912年E.Beckmann由硫在碘中的冰点降低法测得它含有S8分子。
1891年,M.R.Engel用浓盐酸和硫代硫酸盐的饱和溶液在0℃下作用首次制得了一种菱形的 -硫,后来证明含有S6分子。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S6和S8分子都是由S原子组成,所以它们是一种物质B.S6和S8分子分别与铁粉反应,所得产物不同C.S6和S8分子分别与过量的氧气反应可以得到SO3D.等质量的S6和S8分子分别与足量的KOH反应,消耗KOH的物质的量相同4.(2021·吉林省德惠市实验中学、前郭五中等九校高三联考)下列有关硫元素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或描述正确的是()A.硫黄矿制备硫酸经历两步:SO2/点燃,SO3H2SO4B.酸雨与土壤中的金属氧化物反应后,硫元素以单质的形式进入土壤中C.在燃煤中加入石灰石可减少SO2排放,发生的反应为2CaCO3+2SO2+O2高温2CO2+2CaSO4 D.土壤中的闪锌矿(ZnS)遇到硫酸铜溶液转化为铜蓝(CuS),说明CuS很稳定,不具有还原性5.(2021·湖南怀化市期末)下列关于氯及其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氯气的性质很活泼,它与氢气混合后立即发生爆炸B.实验室制取氯气时,尾气常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C.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能制漂白液,其有效成分为NaClO3D.某氯水中加入硝酸银溶液生成白色沉淀,说明该氯水一定不含Cl26.下列关于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A.液氮汽化时要吸收大量的热,可用作制冷剂B.向氯水中加入碳酸氢钠粉末,有气泡产生,说明氯水中含有H+C.用二氧化硫漂白过的草帽辫日久又变成黄色D.铜分别与足量的浓硝酸和稀硝酸充分反应,消耗的还原剂与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相同7.化学工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举足轻重。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测试考卷含答案

绝密★启用前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 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测试考卷本试卷分第I 卷和第n 卷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I 卷一、单选题(共10小题,每小题4.0分洪40分)1.二氧化氮能与水反应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关于该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二氧化氮是氧化剂,水是还原剂B.二氧化氮是还原剂,水是氧化剂C.二氧化氮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D .二氧化氮既不是氧化剂又不是还原剂2.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接触氯气后,其颜色变化为 ( )A.变红B.变白C.先变红再变白D.不变色3.某兴趣小组探究 SO2气体还原Fe",他们使用的药品和装置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A.能表明「的还原性弱于SO 2的现象是B 中蓝色溶液褪色B.装置C 的作用是吸收SO 2尾气,防止污染空气C.为了验证A 中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加入 KMnO 4溶液,紫红色褪去D.为了验证A 中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加入用稀盐酸酸化的BaCl 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4.将紫色石蕊溶液滴入 NaOH 溶液中,溶液变蓝色,再通入氯气,溶液由蓝色先变成红色,最后颜 色慢慢褪去,其原因是( )①氯气有漂白性 ②氯气与NaOH 溶液反应 ③氯气的水溶液呈酸性④次氯酸有漂白性化钠有漂白性 A.①④ B.②③④⑤氯C.①②③D.④⑤5.下列关于二氧化硅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硅原子和碳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二氧化硅和二氧化碳分子结构也相同B.二氧化硅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氟酸反应,所以二氧化硅是两性氧化物C.二氧化硅中硅元素为+ 4价,二氧化硅具有氧化性D.在二氧化硅中,每个硅原子结合 2个氧原子 6 .下列变化不属于氮的固定的是 ( )A .根瘤菌把氮气转化为氨B .氮气和氢气在适宜条件下合成氨 C.氮气和氧气在放电条件下合成一氧化氮 D.工业上用氨和二氧化碳合成尿素 7 .下列反应中,二氧化硫表现氧化性的是 ( )雷化剂8 . 507 + H-jO F H ?SO 3 9 . 2H 2S+ SO 2===3S U 2H 20 10 SO 2+ 2H 20 + Cl 2===H 2SO 4 + 2HCl 8 .下列关于硅酸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硅酸是一种很弱的酸B.硅酸可由二氧化硅与水反应制得C.硅酸不稳定,加热分解会生成二氧化硅D.硅酸可由可溶性硅酸盐与盐酸反应制得9 .如图是模拟氯碱工业中检查氯气是否泄漏的装置,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烧瓶中立即出现白烟B.烧瓶中立即出现红棕色气体C.烧瓶中发生的反应表明常温下氨气具有还原性 D . 烧杯中的 NaOH 溶液是为了吸收有害气体A.10 .下列关于氯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氯气和液氯是两种不同的物质B .可以用浓硫酸除去氯气中的水蒸气C.氯气是一种有毒气体,但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D .尽管氯气的化学性质很活泼,但是纯净的液氯能用钢瓶贮存二、双选题(共5小题,每小题 6.0 分,共30分)11 .(双选)可用来制取硅酸的反应是()A.硅酸钙中加入稀硫酸B .二氧化硅加入沸水中C.水玻璃中通入足量二氧化碳D .硅酸钠溶液中加入盐酸12 .(双选)实验室常用硫酸铜溶液吸收气体中的硫化氢:CuSO4+H2S===C U SJ+H2SO4,据此反应可以推测()A.CuS 不溶于硫酸B. CuS不溶于硝酸C.相同温度下氢硫酸饱和溶液中硫离子(S2—)浓度比CuS饱和溶液中大D .强酸可以制取弱酸13 .(双选)下列反应属于可逆反应的是()A.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B .二氧化硫通入品红溶液褪色,加热后又恢复红色C.新制的饱和氯水中氯气与水的反应D .常温下二氧化硫通入水中,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14 .(双选)下列金属中,既能与氯气反应,又能与盐酸反应,且生成相同的氯化物是()A.铁B.铝C.铜D.钠15 .(双选)下列实验现象中有白烟出现的是()A.铜丝在氯气中燃烧B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C.镁带在氯气中燃烧D.钠在氯气中燃烧三、填空题(共1小题洪10分)16 .如图是由常见元素组成的一些单质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图。
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

第九回非金屬元素及其化合物1. (76)輝石屬於矽酸鹽的一種,為直鏈形的結構,其矽酸的化學式為(SiO3)n2n-。
此直鏈形的構造中,部分的氧原子同時與兩個矽原子鍵結。
假使n 是個很大的數目,這些共同的氧原子數為:(A) n 個(B) 1.5n 個(C) 2n 個(D) 3n 個。
2. (77)在常溫常壓下,下列物質的分子量何者最大?(A)氬(B)白磷(C)硫(D)氯。
3.(77)以平衡的化學方程式,表示下列各題所發生的反應。
(a)順丁烯二酸於濃鹽酸中加熱。
(b)通氯氣於NaBr 水溶液中。
(c)澱粉於稀硫酸中加熱(用分子式表示反應物與生成物)。
(d)金溶於王水。
4. (78)下列何種元素無同素異形體? (A)碳(B)硫(C)氧(D)磷(E)氯。
5、(78)某生以下列實驗裝置從事所示化學實驗,試簡答下列問題。
(a)反應瓶中,甲管為何需要伸至底部? (A) ;乙部份為何需要彎曲?(B) 。
(b)四個錐形瓶(丙)中所收集氣體呈何顏色? (C) ;丙錐形瓶中之丁管為何需要伸至底部? (D) 。
(c)己錐形瓶中溶液反應完成後將己瓶取下,加入適量四氯化碳,攪拌後靜置,分為兩層,四氯化碳在那一層? (E) ,呈何顏色?(F) 。
(d)用平衡化學方程式表示戊瓶中可能的化學反應。
(G)6. (79)下列何反應可產生氣體,且生成的氣體遇水呈酸性? (A)電解HF水溶液(B)銅和濃硫酸共熱(C)硫粉和濃硝酸共熱(D)NH4Cl(aq)+NaOH(aq)(E)CaC2+H2O。
7. (80)下列有關非金屬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敘述,何者正確?(A)元素矽可用金屬鋁還原白砂而得(B)硼的氧化數可為+3,很容易形成離子化合物(C)白磷與鹼金屬反應所得磷化物與水會反應產生磷化氫(D)氯酸根離子是平面形狀(E)硫酸的氧化力比磷酸強但比硝酸弱。
8.(82)關於含氯之化合物的化學,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以溴水氧化食鹽,可產生氯氣(B)電解濃食鹽水溶液,陰極產生氯氣(C)二氯甲烷與硝酸銀水溶液在室溫混合,會產生氯化銀沉澱(D)比較 1.0M 次氯酸和1.0M 鹽酸,前者酸度較弱,但為較強的氧化劑。
专题六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2024届五年高考题分类训练(化学)

专题六非金属及其化合物题组一一、选择题1. [2022北京,3分]已知:H2+Cl2点燃2HCl。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A. H2分子的共价键是s−sσ键,Cl2分子的共价键是s−pσ键B. 燃烧生成的HCl气体与空气中的水蒸气结合呈雾状C. 停止反应后,用蘸有浓氨水的玻璃棒靠近集气瓶口产生白烟D. 可通过原电池将H2与Cl2反应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解析]Cl2分子中两个Cl原子的p轨道头碰头重叠,为p−pσ键,A项错误;燃烧生成的HCl气体与空气中的水蒸气结合形成盐酸小液滴,故瓶口有白雾,B 项正确;用蘸有浓氨水的玻璃棒靠近集气瓶口,NH3与HCl形成NH4Cl固体小颗粒,产生白烟,C项正确;该反应为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可设计成原电池,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D项正确。
2. [2022广东,2分]实验室用MnO2和浓盐酸反应生成Cl2后,按照净化、收集、性质检验及尾气处理的顺序进行实验。
下列装置(“→”表示气流方向)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D )A.B.C.D.[解析]A项,除杂装置,先除去HCl,后除去水蒸气,正确;B项,集气装置,氯气密度比空气大,进气管长,出气管短,正确;C项,探究干燥的红布条和湿润的红布条与氯气的反应,正确;D项,尾气吸收应用碱液,错误。
二、非选择题3. [2022山东,13分]工业上以氟磷灰石[Ca5F(PO4)3,含SiO2等杂质]为原料生产磷酸和石膏,工艺流程如下:回答下列问题:(1)酸解时有HF产生。
氢氟酸与SiO2反应生成二元强酸H2SiF6,离子方程式为6HF+SiO22H++SiF62−+2H2O。
[解析]氟磷灰石用硫酸溶解后过滤,得到粗磷酸和CaSO4,CaSO4经硫酸溶液洗涤后结晶转化为石膏;粗磷酸经精制Ⅰ脱氟、除硫酸根离子,过滤,滤液经精制Ⅱ等一系列操作得到磷酸。
由题意知,精制Ⅰ中脱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SiF6+Na2CO3Na2SiF6↓+CO2↑+H2O,(2)部分盐的溶度积常数见下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单选题。
1.下列关于物质性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Cl2能与金属活动顺序表中大多数金属反应B.N2是大气中的主要成分之一,雷雨时,可直接转化为NO2C.硫是一种淡黄色的能溶于水的晶体,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D.硅是应用广泛的半导体材料,常温下化学性质活泼2.已知NH3极易溶于水,而难溶于有机溶剂——CCl4。
下列装置中不适宜做NH3尾气吸收的是()3.下列实验报告记录的实验现象正确的是()实验现象A 无色无色无现象无色B 红色无色白色沉淀红棕色C 红色无色溶液变无色,白色沉淀无色D 无色无色无色溶液红棕色42x 为+2价),下列关于硅酸铜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可用氧化物形式表示为BaO·CuO·2SiO2 B.性质稳定,不易脱色C.易溶于强酸和强碱D.x等于65.下列反应一定不会产生气体的是()A.盐与碱的反应B.氧化物与水的反应C.酸溶液和碱溶液的中和反应D.金属与碱溶液的反应6.炭跟浓硫酸共热产生的气体X和铜跟浓硝酸反应产生的气体Y同时通入盛有足量氯化钡溶液的洗气瓶中(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洗气瓶中产生的沉淀是碳酸钡B.在Z导管出来的气体中无二氧化碳C.洗气瓶中产生的沉淀是硝酸钡D.在Z导管口有红棕色气体出现7.某混合气体可能有CO、CO2、NH3、HCl、H2和水蒸气中的两种或几种,当依次通过澄清石灰水(无浑浊现象)、氢氧化钡溶液(有浑浊现象)、浓硫酸、灼热的氧化铜(变红)和无水硫酸铜(变蓝)时,则可断定该混合气体中一定有() A.HCl、CO2、H2B.CO2、H2、H2OC.CO、H2、NH3D.HCl、CO、H2O8.下列离子方程式错误的是()A.硅酸钠溶液中通入CO2气体:SiO2-3+H2O+CO2=== H2SiO3↓+CO2-3B.硫酸铝与氨水反应:Al3++3NH3·H2O===Al(OH)3↓+3NH+4C.氯气与氢氧化钾溶液反应:Cl2+OH-===Cl-+ClO-+2H2OD.小苏打溶液与稀盐酸反应:HCO-3+H+===H2O+CO2↑9.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SiO2、CO2均是酸性氧化物,都能与NaOH溶液反应B.Na2O、Na2O2组成元素相同,与CO2反应产物也相同C.CO、NO、NO2都是大气污染气体,在空气中都能稳定存在D.新制氯水显酸性,向其中滴加少量紫色石蕊试液,充分振荡后溶液呈红色10.下列四个反应中水起的作用与其他不相同的是()①Cl2+H2O②Na+H2O③NO2+H2O④Na2O2+H2OA.①B.②C.③D.④11、铜粉放入稀硫酸溶液中,加热后无明显现象发生。
当加入一种盐后,铜粉的质量减少,溶液呈蓝色,同时有气体逸出。
该盐是()A.Fe2(SO4)3B.Na2CO3C.KNO3D.FeSO412.下列装置所示的实验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从Mg(OH)2悬浊液中分离出Mg(OH)2B.除去Cl2中的HClC.实验室制氨气D.排水法收集NO13.下列各组物质中,不能按(“→”表示一步完成)关系相互转化的是()选项 a b cA. Fe FeCl3FeCl2B. Cl2NaClO NaClC. Si SiO2H2SiO3D. HNO3NO NO214A.铁粉与水蒸气共热B.石英砂和焦炭在电炉中共熔C.氨的催化氧化D.铝条插入硝酸汞溶液中15.类推的思想方式在化学学习与研究中经常被采用,但类推出的结论是否正确最终要经过实验的验证。
以下类推的结论中正确的是()A.SO2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故CO2也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B.盐酸与镁反应生成氢气,故硝酸与镁反应也生成氢气C.SO2能使品红溶液褪色,故CO2也能使品红溶液褪色D.常温下浓硫酸能使铁和铝钝化,故常温下浓硝酸也能使铁和铝钝化16.1L稀硝酸和稀硫酸的混合液,其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0.1mol/L和0.4mol/L。
若向该混合液中加入足量的铜粉,则最多能溶解铜粉的质量为()A.2.4g B.3.2g C.6.4g D.9.6g17.铜和浓硫酸与铜和浓硝酸反应是中学化学的重要反应,某化学兴趣小组通过化学实验对这两个反应进行探究。
(一)、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铜跟浓硫酸的反应,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有关实验。
请回答下列问题:(1)试管Ⅰ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可抽动铜丝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试管Ⅱ中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证明_________________。
试管Ⅲ中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证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试管Ⅲ的管口用浸有碱(NaOH溶液)的棉团塞住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①实验开始时,取a g铜丝和V mL 18 mol/L浓硫酸放在试管中共热。
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后,铜丝还有剩余,且能深入溶液内,但发现继续加热,铜丝不再溶解。
该小组同学根据所学化学知识认为还有一定的硫酸剩余,你认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该小组同学通过实验测得剩余铜丝质量为b g(假设反应前后溶液的体积不变),则剩余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mol/L。
(二)、下图甲是课本中验证铜和浓硝酸反应的装置,乙、丙是化学兴趣小组对演示实验改进后的装置:(1)甲、乙、丙三个装置中共同发生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和甲装置相比,乙装置的优点是①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进一步验证NO2和水的反应,某学生设计了丙装置。
实验时先关闭活塞________,再打开活塞________,才能使NO2气体充满②试管;当气体充满②试管后,将铜丝提起与溶液脱离。
欲使烧杯中的水进入②试管,应如何操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已知氨可以与灼热的氧化铜反应得到氮气和金属铜,用示意图中的装置可以实现该反应。
回答下列问题:(1)A中加入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B中加入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实验时在C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实验时在D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D中收集到的物质是________,检验该物质的方法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现有(NH4)2SO4和NH4NO3的混合溶液,向该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并加热使之充分反应,直至Ba(OH)2溶液过量。
加入Ba(OH)2溶液的体积与产生沉淀的质量和放出NH3的体积(标准状况下)的关系如下图,曲线a代表沉淀的质量变化,曲线b代表NH3的体积变化(假设NH3全部放出)。
(1)混合溶液中NH+4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mol。
(2)混合溶液中NO-3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mol。
(3)当加入Ba(OH)2溶液的体积在100~200mL范围内,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在实验室中用二氧化锰跟浓盐酸反应制备干燥纯净的氯气。
进行此实验,所用仪器如图:(1)连接上述仪器的正确顺序(填各接口处的字母):________接________;__________接__________;________接________;__________接__________。
(2)装置中,饱和食盐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NaOH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化学实验中常用湿润的淀粉-KI试纸检验是否有Cl2产生。
如果有Cl2产生,可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下列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气体发生装置中进行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NaOH溶液中发生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KMnO4的氧化性比MnO2强得多,实验室也可以用KMnO4固体和浓盐酸反应制取氯气,反应方程式如下2KMnO4+16HCl(浓)===2KCl+2MnCl2+5Cl2↑+8H2O。
①请用“双线桥”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2KMnO4+16HCl(浓)===2KCl+2MnCl2+5Cl2↑+8H2O。
②该反应中被氧化和未被氧化的HCl的物质的量之比是_________________,如果将20 mL 12 mol·L-1的浓盐酸与足量KMnO4充分反应,实际能收集到的氯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将_________________。
A.≥1.68 L B.>1.68 L C.≤1.68 L D.<1.68 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