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性学习——游乐场中的物理知识
高中物理研究性学习课题

高中物理研究性学习课题1、本课题主要研究物理学中的各个方面,包括XXX与XXX的观点辨析、XXX对经典力学的贡献、诗、书、曲、画中的物理知识、成语中的物理哲理等。
2、XXX的三大定律是经典力学的基石,本课题将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3、诗、书、曲、画中也蕴含着很多物理知识,我们将通过对这些作品的分析,探究其中的物理学原理。
4、成语中也蕴含着很多物理哲理,我们将通过对这些成语的解读,深入理解其中的物理学思想。
5、物理学是贯穿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门学科,我们将通过生活中的实例,探究物理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6、在物理学中,整体法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思维方式,我们将通过案例分析,探讨其在物理学中的应用。
7、本课题将对《牛顿运动定律》一章的题型进行解析,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一章节。
8、在物理题中,隐含条件往往是解题的关键,我们将通过实例分析,帮助学生更好地挖掘隐含条件。
9、求力对物体做功的方法是物理学中的基础知识,我们将通过实例演示,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一知识点。
10、纳米科技是时代的呼唤,我们将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11、在物理学中,图解法是一种非常常用的解题方式,我们将对其进行归类和总结,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一方法。
12、GMm/R2=mg是物理学中的重要公式,我们将通过实例分析,探究其在高考题中的应用。
13、超导体是物理学中的重要研究领域,我们将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14、物理实验中基本仪器的正确使用是实验成功的关键,我们将通过案例分析,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一知识点。
15、电磁辐射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避免的,我们将通过实例分析,探究其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16、物理与化学有着紧密的联系,我们将通过案例分析,探究二者之间的联系。
17、神州号宇宙飞船的发射回收过程是一项伟大的工程,我们将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18、和平号坠毁事件是一件令人痛心的事,我们将对其始末进行分析和探讨。
19、本课题将对高中物理研究的困难进行调查和研究,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物理学知识。
物理研究性学习课题

物理研究性学习参考课题1、温度对水的折射率的影响2、各种汽车加速性能的对比研究3、观察分析自行车上增加和减少摩擦的做法4、刹车时车轮被抱死的利与弊5、影响拔河胜负的因素6、调查灶具的演变7、刀中的力学知识 8、玻璃幕墙的光污染与预防9、运用物理知识研究影响推铅球成绩的因素 10、弹性材料的弹性研究11、估测高压锅内的水温 12、研究弹簧环子的周期和小球质量的关系13、古代中国的物理学贡献 14、生活中的电磁辐射15、物体从不同高度下落,所受空气阻力的大小关系 16、水流速度研究17、研究泊松亮斑 18、电阻的测量19、电动机转动中的物理量研究 20、液体流速对电阻的影响21、注水肉与电阻率的关系 22、污水的霍尔效应研究23、本地地磁场强度的测定 24、本地重力加速度的测定25、探究接触力与非接触力的内在联系及形成电与磁的本质联系26、探究各种家用电器铭牌的含义 27、电动自行车行驶安全隐患的研究28、电热灭蚁器 29、节能台灯与生活空间30、风力发电31、制作小水气压计测山高32、双联开关的多种接法 33、钢筋分布中的力学知识34、开关的升级换代 35、土壤的力学结构36 、手机幅射的调研 37、物理问题与模型38 、中学物理实验中的打点计时器的原理与制作 39 、魔术表演中物理知识40、研究影响滑动摩擦的因素 41、研究弹簧环子的周期和小球质量的关系42、菜刀上的力学知识 43、调查研究:灶具的演变44、高中物理学习困难调查 45、男女生对高中物理的学习差异46、浅议物理作业在物理学习中的作用 47、浅谈可再生能源48、调查研究:家用电器的发展带来的安全问题 49、小论文:从电球箱到臭氧层50、小论文:温泉效应 51、用激光笔做光学实验52、小论文:从伽利略望远镜到哈勃太空望远镜——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史53、用激光笔做光学实验 54、摄影技术(相机自备)55、太阳能的利用 56、从“石油文明”到“核文明”57、万有引力与天体运动 58、古代中国的物理学贡献59、时代呼唤纳米科技 60、生活中的电磁辐射。
高中物理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

浅论高中物理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摘要:在新课改的教学背景下,高中物理这一学科非常明确地指出了应该着力培养学生的探究和创新能力等综合能力。
此外,还提出了一种全新的课堂内教学理念。
本文对研究性学习及其优越性作了分析,对于在高中物理课堂上开展研究性学习做了探索。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物理教学研究性学习1.研究性学习的含义研究性学习指的是学生对于问题做主动的探究学习。
现在,大多数的教学者认为研究性学习就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选取出学习中或者生活中的一些可研究的问题,然后积极而主动地获取知识,解决问题的活动。
研究性学习的目的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使得学生对于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方法有一定的体验和了解,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二,着重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及团队合作能力,达到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的目的;第三,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及科学道德和科学态度,达到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的目的。
2.研究性学习的特点相较于传统的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具有三个特点:(1)研究性学习更加注重学生全体的共同参与,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2)研究性学习的目的不单单是为了让学生掌握理论知识,更是为了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运用;(3)研究性学习更加注重学习的过程和体验,更关注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更加重视理论联系实际。
所以说,研究性学习是对现有的教学模式的一种改革。
教师在研究性教学的过程当中也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因此,老师应该在工作中不断地充实自己、弥补不足,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达到满足研究性学习对于教师的要求标准。
3.研究性学习的重要意义研究性学习解释了以人本主义作为主导的师生观。
研究性学习把过去的教材是学生的世界改变成为整个世界都变成了学生的教材,学生能利用各种途径获取信息。
教师的地位也从组织者、计划者及决定者和评价者转换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辅导、帮助者、合作者和参与者,研究性学习鼓励教师相互间真诚的情感交流和互相学习。
物理研究性学习

物理研究性学习指导思想:物理研究性学习着眼于学生能力和意识的培养,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通过学习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思考问题的水平。
在开展物理研究性学习时,注意在学习中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要启发学生能够从物理角度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善于独立思考和钻研问题,鼓励学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提高实验能力,培养科研兴趣。
物理研究性学习的目的: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即改变那种偏重于机械记忆、浅层理解和简单应用,仅仅立足于被动的接受教师的知识传输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在开展有效的接受学习的同时,形成一种对知识进行主动探求,并重视解决实际问题的主动积极的学习方式。
成果形式:可以是小论文、科学报告,也可以是制作的仪器、设备等,但更注重的是研究过程。
课题:1、课题名称:自行车上的力学问题研究建议:(1)调查自行车的类别(轻便车、载重车、男车、女车、赛车、山地车等);(2)分析自行车的基本构造及使用过程中的有关的力学知识;(3)分析自行车速度与车轮直径的关系,内胎充气及气门芯的作用,尾灯的反射原理,变速车变速的原理等;(4)观察车闸(普通闸、钳形闸、触闸、涨闸、抱闸、脚闸)的工作情况,提出对刹皮闸盘、闸盒、车圈磨损的改进意见,提出对外胎磨损的改进意见;(5)测量骑自行车的平均速度和功率,设计实验方案、操作步骤和具体途径。
2、课题名称:菜刀上的力学知识研究建议(1)观察菜刀刀把的大小、长短和刀身和宽窄、长短,比较各种菜刀的形状与功能的关系,进行分析:(2)比较刀锋的材质、刀体的材质选择、刀把的材质选择,根据菜刀的功能进行利弊分析:(3)根据菜刀的轻重、刀刃刀背的厚薄、刀刃的锐钝及形状进行利弊分析:(4)分析菜刀使用过程中有关力学知识。
3、课题名称:体育运动与物理知识研究建议:从跳高、跳远、跑步、铅球、标枪、链球、篮球、排球、足球、垒球、乒乓球、羽毛球,保龄球、举重、体操、游泳、跳水、射击、皮划艇、帆板等体育运动中任选一项或几项,从动作剖析、技术要领中分析其力学知识和物理原理。
研究性学习《游乐场中的物理学》课件

万有引力定律
中国的过山车
南京浦口珍珠泉公 园的过山车 这座彩色四环过 山车,轨道全长 688米,最高处33 米,最大时速达 到75公里。
万有引力定律
过山车的物理原理
一、加速度 速率 (有方向的速度) 的改变称 为加速度。一个物体加速,减速,或 改变方向, 称之为加速度。 大部分大 型游乐设备包括加速度。 当下坡, 或急速转弯, 设备可能提高速率或加 速度。
万有引力定律
过山车的物理原理
五、失重
1、足够快的速度离开地球到足够 高的距离使所受重力近于零 2、 下落的速度和和重力加速度是 一样的。 即在地球上的加速度是以 9.8 米/ 秒竖直向下行进。
万有引力定律
过山车的物理原理
要使人有重量,人必 须感觉到来自地面 的重力反作用力。 垂直下落的过山车 在行进中,提供了 9.8 米/秒的下落速 度,使人产生失重的 感觉。
万有引力定律
过山车的物理原理
乘客在过山车上的感觉是被抛离 轨道, 但是地心引力又使车体的的 确确运行在轨道上作圆周运动,所 以指向圆周或曲线内部的动力是 必须的。 对于指向圆周或曲线内 部的动力, 称之为向心力。
万有引力定律
过山车的物理原理
三、能量守恒定律
能量可以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 种形式,但是不回自动生成和消失。 当马达驱动过山车攀登到达第一个坡 度, 过山车储存越来越多的势能。当 重力牵引过山车沿斜坡下滑, 势能又 转化为动能。 在斜坡的最底部, 速度 最快。
万有引力定律
闽清一中
高一 指导老师
万有引力定律
游乐场中的物理学
一、过山车、摩天轮 二、中国的过山车
三、过山车中的物理原理
万有引力定律
过山车
初中物理中的“研究性学习”

初中物理中的“研究性学习”摘要:“研究性学习”过程是一种探究性的学习过程,这一过程对教师来说也是全新的领域,强调了教师一定要由“经验型”向“科研型”转变,并在教学过程中认真研究教材,又不局限于教材,把教材与生活中的问题结合起来,选取恰当的“研究性学习”的专题,让学生自主地学习、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原则;组织形式;选题;注意“研究性学习”课程的设置是课程改革显著的特点之一,该计划规定:“研究性学习”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从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课题,主要以个体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
研究性学习的核心是让学生主动地接受信息和创造性思维的过程,强调学生知识表征方式的重要性。
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活动,以达到大纲的要求。
一、“研究性学习”的基本原则初中物理课程“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模式是指在教学活动中,采用以物理专题研究为载体,以个人或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动手动脑,体验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形成过程;注意物理教科书与学生生活、现代科技和社会的联系,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科学。
同时可以让学生重视历史上重要的物理发现或发明的过程,还可以探索这些发现或发明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培养学生发扬历史上物理科学研究者那种坚韧不拔、百折不挠的探索研究精神;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开拓学生的视野,引导学生积极、自主地进行学习和探究。
物理课“研究性学习”的目标是通过学生亲自动手操作、亲自实践、及时归纳总结来获取知识,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与他人合作的精神以及科学求实的治学态度。
掌握物理规律及规律发现的基本方法和过程,科学地分析实验结果与理论之间产生误差的原因,学会在繁杂的现象中,抓住问题的本质和核心,以期提高学生运用综合知识来分析问题及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
“研究性学习”的指导思想强调学生的主导地位,以探究和研究为宗旨,以培养能力、提高综合素质为归宿。
高中生_研究性学习报告___魔术中的物理

研究性学习报告——魔术中的物理魔术,相信大家一定多很熟悉,他以其特有的神秘感和趣味性深受大家的喜爱。
目前大多数魔术仍未被解秘,在少部分被揭秘的魔术背后,其实大多是欺骗你眼睛的伎俩。
那神秘莫测的魔术背后是否有一些科学的物理道理呢?我们的答案是肯定的。
我们研究这一课题的目的,一方面是因为魔术接近我们的生活,有一定趣味性和新颖性,一方面是希望增进大家对魔术的认识,提高大家对魔术的欣赏能力,领悟到神秘事物背后是蕴藏着朴素真理的;最重要的一方面是希望激起大家对物理学习的兴趣,促使大家在生活中运用课堂中学习的物理知识和规律,真正做到学以致用,用以得趣,趣以促学。
我们的研究方法,包括分析法,比较法,类比法,综合法,系统法等。
(1)具体的研究过程(1)是制定实施课题方案,论证可行性并修改方案,之后制定出研究计划。
(2)在互联网,图书馆等处搜索各种形式的相关资料小组成员从资料提取有用信息并进行分类整合。
(3)听取老师指导,进一步修饰和整理。
(4)对研究进行概括总结,完成报告论文和ppt幻灯片。
我们的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点:<1>手比眼快——魔术与视觉暂留现象,<2>魔术与光学,<3>魔术与热学,<4>魔术与大气力学,<5>魔术与电磁学<1>手比眼快——魔术与视觉暂留现象典例1瞬间便没型魔术师将彩纸塞进一个透明圆管,向你展示后,彩纸瞬间变没。
原理:其实在彩纸的一端系有一根弹性细线,细线从魔术师的一个袖口穿进系在衣内。
魔术师只须微张手臂,细绳产生的弹力在极短时间里可将彩纸拉进袖口典例2魔术师向平靠在竖直木板上表演者镖飞刀,但总未失手。
原理:魔术师其实并未镖出飞刀,而是将刀藏在衣内。
同时木板在极短时间里,木板后的机关在不会伤人的地方插出刀,给人是魔术师在镖刀的假象典例3美国枷锁。
例如刘谦在春晚上表演的皮筋魔术原理:这个魔术在两段表演中都有一个必须做的动作,就是第一下先把两个手指即食指和中指合在一起,然后在表演之前有一个绕的动作,也就是这一下,已经把皮筋分开了。
日常生活中的物理研究性学习课题方案

日常生活中的物理研究性学习课题方案青岛国基外语学校物理研究性学习课题方案九年级三班填表日期:2013年06月09日青岛国基外语学校物理研究性学习深远报告本次研究性学习的课题是初中物理在生活中的的利用。
一、简介初中物理分为声学.光学.力学.热学.电学,让我们一一介绍一下。
声学{一}声音在日常生活中的利用声音是人类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之一,声音传递给我们的不仅仅是语言信息,下面所介绍的是声在其它方面的一些应用及其原理。
一、辩析熟悉的来人现象:和您朝夕相处的人在室外说话时,我们通过听声音就知道是哪位在说话。
原理:不同的人发出的声音音调、响度都有可能相同,但音色绝不会相同。
因为不同的发声体发出的声音的音色一般不相同,由于非常熟悉,我们通过辩别音色就能分辩出是哪位在说话。
二、听长短现象:向暖水瓶中倒水时,听声音就能了解水是不是满了。
原理:不同长度的空气柱,振动发声时的发声频率不同,空气柱越长,发出的音调就越低;暖水瓶中水越多,空气柱就越短;发出的声音频率越高,音调也就越高,特别是水刚好倒满瞬间,音调会陡然升高。
这样,通过听声音的高低,我们就能判断出水已经倒满了。
三、挑选商品现象:去商店买碗、瓷器时,我们用手或其它物品轻敲瓷器,通过声音就能判断瓷器的好坏。
原理:有裂缝的碗、盆发出的声音的音色远比正常的瓷器差,通过音色这一点就能把坏的碗、盆挑选出来。
当然,实际还可用辩别音调、观察形态等方法,但主要还是通过音色来辨别的。
四、测量距离现象:前面如果有一建筑物或高山,对着高山大喊一声,用表测量发出声音到听到声音的时间,利用声速就可以测出我们与高山或高大建筑物的距离。
原理: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就产生了回声。
五、看病现象一:听诊器。
现象二:B超检查原理。
原理:人的体原理:频率高于20000赫兹的声音称为超声波,超声波有一定的穿透性,医生用某些信号器产生超声波,向病人体内发射,同时接受内脏器官的反射波,通过仪器把反射波的频率、强度检测出来,并在电视屏幕上形成图像,为判断病情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斜坡#2
• 为什么斜坡#2的高度决定过山车 能否穿过回环? 什么样斜坡的高 度设计使过山车能通过回环,而 又不坠毁? 摩擦力的设计是不
是影响过山车能否顺利通过斜坡 #2 和饶过回环的因素?
• 惯性
• 一个静止的物体,如过山车,没有 外力的推拉, 它是不会运动的。 物体 质量越大, 惯性越大。 如果没有外力 使过山车加速或减速, 行进中的过山 车会按原来的方向继续运动。 运行
当马达驱动过山车攀登到达第一个坡 度, 过山车储存越来越多的势能。 当 重力牵引过山车沿斜坡下滑, 势能又转 化为动能。 斜坡上离顶部越远,势能
转化为动能就越多, 乘客能感觉到速度 的加快。 在斜坡的最底部, 速度最快。
• 当车体攀登第二个山坡,动 能又逐渐转化为势能, 过山车 的速度逐渐减慢。 高度越高, 意味着动能转化为势能越多。
5.碰碰车因为是碰撞,就是动量守恒定理。
山车运行中物理学原 理
加速度
速率 (有方向的速度) 的改变称为加 速度。 一个物体加速,减速,或改 变方向, 称之为加速度。 大部分大型 游乐设备包括加速度。 当下坡,或 急速转弯, 设备可能提高速率或加速 度。 当上坡,或沿直线运动, 设备可 能减小速率或减速度。 当过山车下 坡,地心引力使车体运动的速度越 来越快, 这是加速度。 当过山车上坡, 车体运动的速度越来越慢, 这是减速 度。 过山车的加速度与车体的质量 和推拉的动力有直接的关系。
• 牛顿定律 牛顿是十七的世纪 最有影响的科学家之一。牛 顿三定律 解释运动物体的各 方面, 对于建造过山车也是 很有帮助的
• 1. 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
• 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 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 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物体没有受 外力作用时保持静止或匀速运动 物体在受到平衡力作用时保持静止 或匀速运动 物体在受任意力作用 时作变速运动。
• ①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同时出现,同时消失。。 ②相互 作用力一定是相同性质的力
• ③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产生的作用 不能相互抵消。
• ④作用力也可以叫做反作用力,只是选择的参照物不 同
游乐场中牵涉到的物理知识:
1.跳楼机用到了失重原理,失重又与加速 度和惯性有关。
2.许多设施都是靠电来驱动的,就与电有 关联。
3.像是海盗船之类的,有用到了离心的知 识,离心的原理又牵扯到圆周运动和向心 力。
4.还有很多高速运作的过山车啊,滑板, 汽车等等,可联想到动能守恒,速度越大, 动能越大,就能摆到更高的高度。
计师降低山坡设计的高度, 以保 证过山车能够完全驶过山坡。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作用力
• 作用力的表现形式是推或拉。 平衡的作用力表 现为物体在受到几个力作用时,物体保持静止状 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非平衡力表现为物体 在受到几个力作用时,物体保持非静止状态或变 速直线运动状态 牛顿第一和第二定律定律特别
符合过山车的工作原理,它们联系到重力和加 速度。过山车从山坡的顶端是一系列复杂的倾 斜的下降运动;但又是一个简单的力学原理。
摩擦力在车体运动中所起的作用。 设计者可
以用摩擦力以降低过山车行进中的速度和到 站后的安全停止。
• 重力
• 由于地球的吸引里而使物体受到的 力叫作重力. 对过山车最为重要和具 有影响的是地球引力。 地球引力使
物体从一个点往另外一点运动。由 于重力引起的加速或减速依据轨道 倾斜的角度;坡度越陡, 加速或减速就 越明显。
向心力
当过山车沿着回环运动, 向心力发生 作用。向心力是物体沿着圆周运动 而产生的. 例如当你沿着下滑曲线向 地面运行, 地心引力使过山车沿直线 作下滑运动,但是轨道是曲线的,向心 力里又使过山车沿曲线运动. 乘客在 过山车上的感觉是被抛离轨道, 但是 地心引力又使车体的的确确运行在 轨道上作圆周运动,所以指向圆周或 曲线内部的动力是必须的。 对于指 向圆周或曲线内部的动力, 称之为向 心力。
过山车的阻力改变它的速率是惯性 的另一例子。
• 对于回环设计和,必须决定回环的大小尺度。 惊险的过山车通常会有回环或螺旋设计。 你惊 险的经历不仅仅是飞快的速度,巨大的落差, 也包括令人难忘的上上下下的翻滚。
• 如果你细看过山车回还的曲线,你所见到的不 是圆, 而是泪状物。这个形状称作椭圆形回环. 这个称谓早在 18 世纪瑞士天才数学家雷纳 就 曾提出。只是最近过山车设计工程师意识到这 是一个完美的翻转形状。
• 摩擦力
• 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 当它们发生相对运动 时,就会在接触面上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 力, 这种力就叫摩擦力. 摩擦力产生的条件是 两物体相互接触, 且接触面粗糙, 有相互挤压; 两物体之间要发生或已经发生相对运动. 摩擦 力阻碍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的趋势, 因此 摩擦里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的 趋势相反。 所以在物体的运动中,一部分动能 转化为摩擦力。 过山车的设计者一定要知道
这个动能势能的转化守恒定 率,保持过山车沿轨道上下运 动。 而动能的总量是保持不
便,只是重一种形式转化为另 一种形式。 请注意第一个山
坡是过山车的最高点,为什么?
• 然而,一部分的能量转化摩擦 力,风阻,车轮的转动和其他一 些消耗能量的因素。过山车设
计者充分考虑摩擦力在过山车 运行中所扮演的角色。 因此设
• 2、 物体的加速度跟作用力成正比,跟物 体的质量成反比。这就是牛顿第二定律。
加速度和力都是矢量,它们都是有方向 的。牛顿第二定律不但确定了加速度和 力的大小关系,还确定了它们的方向之 间的关系,加速度的方向跟引起这个加 速度的力方向相同。
• 3.第三定律
• 两个物体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 相反,并且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F1 =- F2
• 斜坡 #1
• 在设计斜坡#1 时, 请考虑以下的问题: 斜坡有没 有足够的高度,以提供过山车有足够的动力使过 山车通过斜坡#2 和回环。 如果过山车的速度 过快,当过山车通过斜坡顶部时,会发生什么 情况, 为什么? 地球引力的变化对于过山车上 下山坡和穿过回环, 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你 能不能改变地球的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