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位性低血压的治疗

合集下载

康复训练中体位性低血压紧急处理预案

康复训练中体位性低血压紧急处理预案

康复训练中体位性低血压紧急处理预案
一、康复治疗之前进行血压的测量。

二、为预防体位性低血压发生,长期卧床的病人和患有高血压的老年人,在站立时动作应缓慢,在站立前先做准备动作,及做些轻微的四肢活动,也有助于促进静脉血向心脏回流,升高血压,做好体位转换的过渡动作,即卧位到坐位,坐位到站立位,从而避免体位性低血压发生。

三、一旦发生体位性低血压,首先应小心轻轻地抬到卧室和宽敞的场所,尽量减少病人身体及头部的震动、摇晃、颠簸,加重颅内出血及发生脑疝。

保持呼吸道通畅,给病人解开衣领、褲带,必要时将上衣用剪刀剪开,以减少对呼吸的阻力,有假牙者取下假牙,体位以侧卧位为宜,使口腔分泌物及呕吐物易于流出,如出现舌头后坠,呼吸鼾声大,可用手将下颌托起,当病人出现抽搐时,可用一块半寸宽的竹板缠上软布塞入上下齿之间,以防舌头被咬伤;给予静脉注射20%甘露醇或50%葡萄糖脱水,以防发生脑疝;及时请求相关科室会诊,急诊CT查颅内出血情况。

四、严格筛选。

进行电动直立床训练及下肢机器人训练的病人。

五、进行站立训练时,遵循康复治疗的循序渐进原则。

严禁长时间站立。

六、治疗时随时询问患者的感受并观察患者面部表情。

体位性低血压

体位性低血压
18
OH的心理指导
• 向高危患者及家属提供直立性低血压的有关信息,使他们了解发 生直立性低血压的原因,如何预防,以及一旦出现直立性低血压 的症状怎么处理。
• 评估患者的心理状况及日常生活能力,有针对性的进行心理护理 • 分散患者的注意力,鼓励患者多与他人交往,参加社会活动 • 指导患者循序渐进的完成力所能及的日常生活活动 • 提高患者的自信心,减轻焦虑和恐惧
21
精选ppt
22

感 谢 阅
读感 谢 阅 读
• 对发作持续较长而神智不清楚的病人,可掐灸百会、人中、十宣。
17
OH的健康教育
OH患者饮食的指导
• 饮食不宜过饱或饥饿。少食多餐,荤素兼吃,合理搭配膳食,加强营养,增进食欲。 • 如伴有红细胞计数过低,血红蛋白不足的贫血症,宜适当多 吃富含蛋白质,铁、铜、
叶酸、维生素B12、维生素C等"造血原料"的食物,纠正贫血,有利于增加心排血量, 改善大脑的供血量,提高血压和消除血压偏低引起的不良症状。 • 与高血压病相反,本病宜选择适当的高钠,高胆固醇饮食。氯化钠(即食盐)每日 需摄足12-15克,含胆固醇多的脑,肝,蛋,奶油,鱼卵,猪骨等食品,适量常吃, 有利于提高血胆固醇浓度,增加动脉紧张度,使血压上升。 • 进餐后不宜立即起立和从事体力活动,不饮烈酒,可适当饮用少量葡萄酒。
3
定义
体位性低血压(Postural Hypotension, PH) 或直立性低血压(OrthostaticHypotension, OH):
指的是体位由卧位变换为直立后3分钟内,或长时间站立发生的脑 供血不足引起的低血压。通常认为收缩压较平常下降大于20mmHg,或 舒张压下降大于10mmHg。而心率保持不变,同时伴有低灌注的症状。

体位性低血压的处理

体位性低血压的处理

高位脊髓损伤患者体位性低血压的临床治疗(一) (2006-09-18 19:55:36)分类:脊髓损伤康复专栏体位性低血压(orthostatic hypotention)是高位脊髓损伤患者(T4以上)康复训练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尤其是在受伤早期常伴有严重的体位性低血压,它是妨碍脊髓损伤患者早期康复的重要因素之一。

体位性低血压是脊髓损伤患者康复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体位性低血压治疗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以后一系列的康复训练。

一、体位性低血压的定义血压的变化是诊断体位性低血压的重要指标,当病人由卧位向坐位或站位转移的过程中,出现头晕、视物模糊、恶心、呕吐、心慌不适,甚至意识丧失或昏厥,同时病人血压下降1.33----2.67kpa,即可确定为体位性低血压。

二、体位性低血压的原因目前,体位性低血压的病因尚不完全清楚,以下因素可能与病因有关。

(1)神经源性因素:脊髓损伤患者早期交感神经的传导通路中断,从而导致血管交感神经支配障碍,当患者由卧位转变为直立位时,神经调节失效,导致体位性低血压,影响脑部供血,出现上述症状。

(2)血管源性因素:血管系统内的血液因受地球重力场的影响,产生一定的静水压,当人体从平卧位转为直立位时,此时血液在下肢产生充盈膨胀,人体此时会发动神经体液调节机制,使骨骼肌、皮肤、肾、腹腔内脏和阻力血管收缩以及心率加快,故动脉血压可很快恢复,但脊髓损伤患者发生体位改变时,失去了骨骼肌的挤压作用,致使下肢静脉充盈,静脉回流下降,脑供血不足,引起头晕,甚至昏厥。

(3)心源性因素:心脏收缩将血液射入动脉,舒张时则可从静脉抽吸血液。

脊髓损伤患者长期卧床,因此地球引力产生的静水压长期处于同一水平即心脏收缩对血液产生的压力不需要对抗静水压,心脏处于较低作功状态,随着时间的延长,心收缩力不断下降,当患者重新想站立时,心脏搏出的血液所产生的压力不能充分供应脑部,产生低血压症状。

高位脊髓损伤患者体位性低血压的临床治疗(二) (2006-09-18 19:59:23)分类:脊髓损伤康复专栏三、脊髓损伤患者体位性低血压的临床治疗方法(1)药物治疗:主要是通过改善脑血流调节来实现的,据国外文献报道。

体位性低血压的护理

体位性低血压的护理

体位性低血压的护理文章目录*一、体位性低血压的护理*二、体位性低血压的诊断标准和症状*三、体位性低血压怎么治疗体位性低血压的护理1、体位性低血压的护理无论是哪一种低血压病人,都可以适当多吃些咸一点的食品,因为盐能使血压上升。

每天多喝水,多运动能增加血容量,还可吃些桂圆肉,大枣,红小豆等,不但能增加营养,还有利于纠正低血压。

晚上睡觉将头部垫高,可减轻低血压症状。

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平时养成运动的习惯,均衡的饮食,培养开朗的个性,保证足够的睡眠,规律正常的生活。

早上起床时,应缓慢地改变体位,防止血压突然下降,起立时不能突然,要转身缓缓而起,肢体屈伸动作不要过猛过快,例如提起,举起重物或排便后起立动作都要慢些。

洗澡水温度不宜过热,过冷,因为热可使血管扩张而降低血压,冷会刺激血管而增高血压。

常淋浴以加速血液循环,或以冷水,温水交替洗足。

对有下肢血管曲张的老人尤宜穿用有弹性的袜子,紧身裤或绷带,以加强静脉回流。

体格瘦小者应每天多喝水以便增加血容量。

不要在闷热或缺氧的环境中站立过久,以减少发病。

低血压患者轻者如无任何症状,无需药物治疗。

重者伴有明显症状,必须给予积极治疗,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防止严重危害发生。

2、体位性低血压的易发人群体位性低血压是老年人和儿童的常见病,据统计65岁以上老年人体位性低血压者约占15%,其中75岁以上的老年人可高达30%~50%。

老年人由于心血管系统逐渐硬化,大血管弹性纤维也会减少,交感神经增强,可使老年人收缩期血压升高。

长期偏高的血压,不仅损害压力感受器(位于颈动脉处)的敏感度,还会影响血管和心室的顺应性。

当体位突然发生变化或服降压药以后,在血压突然下降的同时,缺血的危险性也大大增加。

此外,老年人耐受血容量不足的能力较差,可能与其心室舒张期充盈障碍有关。

因此,任何急性病导致的失水过多,或口服液体不足,或服用降压药及利尿药以后,以及平时活动少和长期卧床的病人,站立后都容易引起体位性低血压。

体位性低血压应急预案

体位性低血压应急预案

体位性低血压应急预案
《体位性低血压应急预案》
体位性低血压是一种常见的疾病,患者在起床或站立时容易出现头晕、眩晕等症状。

在紧急情况下,对体位性低血压的处理至关重要。

以下是针对体位性低血压应急情况的预案:
1. 确认症状:当患者出现头晕、眩晕、恶心、乏力等症状时,应立即考虑是否为体位性低血压。

如果症状持续不缓解,需要进行相应的处理。

2. 帮助患者就座或平躺:当发现体位性低血压症状时,应帮助患者就座或平躺,避免继续站立或坐着。

这有助于减轻症状并防止因为血压下降而导致的意外伤害。

3. 补充水分:体位性低血压往往与脱水有关,因此需要及时补充水分。

可以给患者喝一些温水或含有电解质的饮料,如运动饮料或盐水。

4. 就近就医:如果症状持续不缓解,尤其是伴随呼吸困难、胸痛等症状时,需要立即送患者就医。

医生可以通过给予适当的液体输注或药物来帮助患者恢复正常血压。

5. 预防措施:体位性低血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通过一些预防措施来减轻症状,如缓慢起床、避免长时间站立等。

患者应该注意休息,保持充足睡眠,避免饮酒过多等。

体位性低血压虽然不是致命的疾病,但在紧急情况下也需要给予及时的应对。

患者及其家人应该对这一疾病有一定的了解,并且做好应急处理的准备。

体位性低血压应急预案

体位性低血压应急预案

一、概述体位性低血压是指患者在站立或坐立姿势下,血压急剧下降,出现头晕、眼花、心慌、乏力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导致晕厥。

为有效预防和处理体位性低血压,制定以下应急预案。

二、组织机构1. 成立体位性低血压应急处理小组,负责应急预案的组织实施和监督。

2. 小组成员包括:医疗负责人、护士、护理人员、心理咨询师、后勤保障人员等。

三、预防措施1. 对易患人群(如老年人、高血压患者、心脏病患者等)进行健康教育和宣传,提高其自我保健意识。

2. 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如适量运动、戒烟限酒、保持良好作息等。

3. 定期监测血压,发现问题及时就医。

4. 避免长时间站立、行走,尤其是空腹、饮酒后。

5. 饮食方面,适当增加盐分摄入,多饮水。

四、应急处理流程1. 患者出现体位性低血压症状时,立即将患者置于平躺位,头部略抬高,保持呼吸道通畅。

2. 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如呼吸、心率、血压等。

3. 对患者进行心理安慰,减轻紧张情绪。

4. 根据患者症状,给予以下处理:(1)轻症患者:给予适量温水,缓慢饮用,休息片刻后可恢复正常。

(2)症状较重者:给予氧气吸入,建立静脉通路,遵医嘱进行补液治疗。

(3)血压持续下降者:给予升压药物,如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等。

5. 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如症状无改善或加重,立即通知医生。

6. 患者病情稳定后,进行以下措施:(1)调整饮食,增加营养摄入。

(2)适当进行运动,增强体质。

(3)遵医嘱进行药物治疗。

五、后期处理1. 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提高其自我保健意识。

2. 定期随访患者,了解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3. 加强对医护人员和相关人员的培训,提高应对体位性低血压的能力。

4. 对应急处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不断优化应急预案。

六、总结体位性低血压应急预案的实施,旨在提高对患者病情的快速反应能力,降低体位性低血压对患者生命健康的威胁。

各级医疗机构应高度重视,加强应急处理能力的培养,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

发生体位性低血压时的应急预案

发生体位性低血压时的应急预案

发生体位性低血压时的应急预案体位性低血压 (Orthostatic Hypotension) 是一种疾病,其主要症状为呈现出在位置改变时突然降低的血压。

通常情况下,人们在站立或坐起时都能够适应这种位置变化,但是对于体位性低血压患者而言,他们的体内机制无法正常运作,这会导致他们在位置变化时感到头晕,眼花,虚弱,甚至晕厥。

对于体位性低血压的患者而言,当发生这种突然的血压降低时,应及时采取应急预案以避免发生身体危险。

一、采取常规措施当患者体验到体位性低血压时,立即采用以下措施:1. 如果患者正在站立,则让他们躺在地上,并将脚抬高数十公分,这可以帮助血液回流到大脑和其他重要器官。

2. 保证患者有足够的水分,在平时饮食中尽量摄取更多的水分。

3. 如果患者正在服用药物,则应及时询问医生有关药物剂量的问题,并注意服药时间。

二、采取紧急措施如果患者出现剧烈晕厥或症状加重的情况,就需要采取下列紧急措施:1. 立即通知医生或紧急救援人员,并准备详细的患者病历资料以便医生更好地进行诊断和治疗。

2. 如果患者失去意识或呼吸急促,请在等待救援人员到达的过程中采取以下措施:a) 取消患者的紧身衣服,保持脖子和身体的姿势;b) 使患者保持明显的呼吸道,并确保他们在呼吸时能清晰地呼出空气;c) 如果患者出现呕吐倾向,则将他们侧身倾斜,以便使呕吐物排出外面。

在等待紧急响应团队到来之前,患者的家人或朋友应当保持冷静,并尽可能地安抚患者的情绪,以免患者情绪激动导致病情加重。

三、预防措施尽管体位性低血压是由于生理机制异常引起的,但我们仍然可以尝试采取以下措施来减缓其发生率:1. 维持适当的水分摄入,确保身体保持适当的水分含量;2. 采用适度的锻炼和身体活动,以加强身体的代谢功能和血液循环,增强血管壁的弹性;3. 控制体重,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以预防疾病的发生;4. 更换姿势时请慢慢将身体细微地调整好,避免让身体突然变化。

例如,当你从坐位起立时,请先坐一会儿,然后缓慢地站起来。

体位性低血压的治疗及护理

体位性低血压的治疗及护理
疾病严重程度:病情越严重,预后越差
治疗方案:治疗方案的选择和实施对预后影响较大
4
3
预防复发
01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和紧张
03
保持良好的运动习惯,适当进行有氧运动
02
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暴饮暴食和过度饮酒
04
定期进行血压监测,及时发现和治疗高血压
长期管理
定期监测血压:定期测量血压,了解病情变化
01
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避免脱水
02
穿着宽松舒适的衣物,避免紧身衣物
03
避免在炎热或寒冷的环境中长时间停留
04
定期监测血压,及时调整药物剂量
05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避免焦虑和紧张
06
加强锻炼,提高身体素质
07
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暴饮暴食
08
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并治疗相关疾病
09
保持良好的睡眠质量,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
02
饮食调整:增加盐分摄入,增加水分摄入,避免过度饮酒
01
改变生活方式:避免长时间站立,避免过度劳累,保持良好的作息规律
04
穿着宽松衣物:避免穿着过紧的衣物,以免影响血液循环
治疗原则及注意事项
治疗原则:根据病情严重程度,采取个体化治疗方案
注意事项:避免长时间站立,避免剧烈运动,避免长时间卧床
药物治疗:根据病情,使用升压药物,如升压药、血管扩张剂等
10
健康教育及随访
01
健康教育:向患者及家属讲解体位性低血压的病因、症状、治疗方法及注意事项
饮食指导:建议患者保持均衡饮食,避免过饱或过饥
运动指导:建议患者进行适当的运动,以增强体质,提高心肺功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体位性低血压得治疗
体位性低血压可以由于自主神经损害而导致,治疗方法如下:
1、防止加重因素:过快改变体位、早晨、大餐、长时间倚靠、温暖环境、增加胸腔压力(咳嗽、排尿与排便)与扩张血管药物
2、弹力袜子
3、减少盐得丢失,吃氟氢可得松0、1mg /日
4、收缩血管药物
a) 增加血管阻力,米多君10mg2-3次/日,苯丙醇胺25mg3次/日
b)减少容量:双氢麦角胺
c)间接药物:麻黄素
5、防止血管扩张
a) 前列腺素合酶抑制剂: 吲哚美辛(消炎痛)与氟比洛芬
b) 多巴胺受体阻滞剂:胃复安与多潘立酮
c)β—2 肾上腺素受体阻滞剂:普萘洛尔(心得安)
6、防止餐后低血压
a)防止胃充盈: 少食多餐
b) 腺苷受体阻滞剂:咖啡因250 mg
c) 起床前或饭前浓咖啡或茶
d)饮水:快速饮水、餐前5分钟饮水120-480ml,每天入量2-3升e) 活动,增加去甲肾上腺素
f) 多肽释放抑制剂:生长抑素类似物;奥曲肽
g) 其她药物: 布洛芬400 mg; 苯丙醇胺25 mg;麻黄素滴鼻1到2 次
7、增加心脏输出: 心得静与扎莫特罗
8、增加红细胞数:红细胞生成素
9、减少夜间多尿:去氨加压素
10、减少舒张期跌倒,溴比斯得明60mg
11、防止卧位高血压:减少氟氢可得松、晚6点后不用血管收缩药物、睡眠去枕、使用ACE抑制剂依那普利(上床后最大量)
低血压食疗;低血压吃什么
食疗
治疗低血压病,尚无特效得药物。

体育疗法与饮食疗法“双管齐下”,才就是治愈本病得有力措施,可逐渐提高病者得身体素质,改善心血管功能,增加心肌收缩力,增加心排血量,提高动脉管壁紧张度,从而逐步使血压上升并稳定正常水平,消除低血压带来得种种不适症状。

低血压病人得饮食选择包括下列几点:
1、如伴有红细胞计数过低,血红蛋白不足得贫血症,宜适当多吃富含蛋白质、铁、铜、叶酸、维生素B1
2、维生素C等“造血原料"得食物,诸如大豆、豆腐、红糖及新鲜蔬菜、水果。

纠正贫血,有利于增加心排血量,改善大脑得供血量,提高血压与消除血压偏低引起得不良症状。

3、莲子、桂圆、大枣、桑椹等果品,具有养心益血、健脾补脑之力,可常食用。

4、伴有食欲差者,宜适当食用能刺激食欲得食物与调味品,如醋、糖、胡椒、辣椒等。

治低血压小偏方
1、核桃仁40克,党参30克,生姜3片,水煎服,每日1次。

2、莲子20克,大枣6枚,生姜6片,水煎服,每日2次.
3、陈皮15克,核桃仁20克,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2次。

4、人参、莲子各10克,冰糖30克,隔水炖熟,吃莲子喝汤。

低血压食疗十二方饮食治疗
一、乌骨鸡1只(约重1500克),将鸡去毛剖肚洗净,当归头6O克,黄连5O克,红糖150 克,放入鸡腹中再将鸡肚皮缝紧,入锅隔水蒸熟,吃肉喝汤,每半月吃1次,连吃2个月.
二、红枣15枚去核,栗子150克,净鸡1只。

鸡切成块状,大火煸炒,后加佐料,煮至八成熟,加红枣,栗子闷熟食之。

三、鲫鱼1条,糯米6O克。

将鱼洗净(不要去鳞)与糯米共煮成粥,每周服2次,连服2月。

四、嫩母鸡1只,黄芪3O克,新鲜天麻1OO克(干品15克),陈皮15克,鸡洗净入沸水中焯一下,将天麻、黄芪切片装入鸡肚内。

将鸡放于砂锅中,加葱、姜、盐、酒、水适量,用文火炖至鸡烂熟,加胡椒粉2克,即可食用。

五、太子参3O克,山药25克,薏苡仁2O克,莲子15克,大枣10个(放凉水浸泡,泡胀捞出),再将糯米5O克掏净,同药一起入锅,加水适量,用文火煮。

米烂熟后,将药、汤、米1顿吃完,早晚各1次,15天为1疗程,大多数人1疗程可见效.
六、人参、莲子各10克,冰糖3O克,隔水炖熟,吃莲肉喝汤。

七、猪心1个,黄芪2O克,当归12克,党参3O克,川芎6克,加水炖熟,吃猪心喝汤.
八、红枣2O克,沙参15克,生熟地各1O克,加水适量用炖盅隔水蒸3小时后,加蜂蜜适量每日分2次吃完,连服15天。

九、韭菜适量,捣烂取汁,每日早晨服1杯,常服用,可使血压恢复正常。

十、当归、黄芪红枣各5O克,鸡蛋4只同煮熟,吃蛋喝汤,每日早晚各1次,空腹吃。

十一、栗子2OO克(去壳),猪脊肉200克,洗净切块,煲汤,加食盐及味精调味服食。

每周1次,连服1月。

十二、水鸭1只,去毛及肠脏,将冬虫夏草12克洗净放水鸭腹内,用竹签缝好刀口,放炖盅内加水适量隔水炖熟,用食盐调味,喝汤食肉.
低血压症可采取以下几个措施:一,适当增加食盐用量,同时多饮水,较多得水分进入血液后可增加血容量,从而可提高血压. 二,增加营养,吃些有利于调节血压得滋补品,如人参、黄芪、生脉饮等。

此外,适当喝些低度酒也可提高血压。

三,加强体育锻炼,提高机体调节功能。

体育锻炼无论对高血压或低血压都有好处。

四,为防止晕到,老年低血压患者平时应注意动作不可过快过猛,从卧位或
坐位起立时,动作应缓慢一点。

排尿性低血压患者还应注意,在排尿时最好用手扶住一样较牢固得东西,以防摔倒. 五,药物治疗,可选用米多君、利她林、麻黄素等升压药及三磷酸腺苷、辅酶A、维生素B及C,以改善脑组织代谢功能.低血压病人怎样选择饮食?治疗低血压病,饮食疗法也就是治疗本病得有力措施之一,可逐渐提高病患者得身体素质,改善心血管功能,增加心肌收缩力,增加心排血量,提高动脉管壁紧张度,从而逐步使血压上升并稳定正常水平,消除低血压带来得种种不适症状。

低血压病人得饮食选择包括下列几点:1、荤素兼吃,合理搭配膳食,保证摄入全面充足得营养物质,使体质从纤弱逐渐变得健壮。

2、如伴有红细胞计数过低,血红蛋白不足得贫血症,宜适当多吃富含蛋白质、铁、铜、叶酸、维生素B12、维生素C等"造血原料"得食物,诸如猪肝、蛋黄、瘦肉、牛奶、鱼虾、贝类、大豆、豆腐、红糖及新鲜蔬菜、水果。

纠正贫血,有利于增加心排血量,改善大脑得供血量,提高血压与消除血压偏低引起得不良症状。

3、莲子、桂圆、大枣、桑椹等果品,具有养心益血、健脾补脑之力,可常食用。

4、伴有食少纳差者,宜适当食用能刺激食欲得食物与调味品,如姜、葱、醋、酱、糖、胡椒、辣椒、啤酒、葡萄酒等。

5、与高血压病相反,本病宜选择适当得高钠、高胆固醇饮食。

氯化钠(即食盐)每日需摄足12-15克。

含胆固醇多得脑、肝、蛋、奶油、鱼卵、猪骨等食品,适量常吃,有利于提高血胆固醇浓度,增加动脉紧张度,使血压上升。

5、少吃赤小豆、葫芦、冬瓜、西瓜、芹菜、山楂、苦瓜、绿豆、大蒜、海带、洋葱、葵花籽等具降压效应得食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