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人的传统婚嫁习俗

合集下载

客家婚俗[精选5篇]

客家婚俗[精选5篇]

客家婚俗[精选5篇]第一篇:客家婚俗客家婚俗男大当婚,女大当嫁。

客家人男的到20岁,女的到16岁左右,做父母的就会开始操心他们的婚事了,当时客家人结婚有哪些程序呢?主要有以下几个步骤首先是第一步:说媒,一般是男方委托媒人、媒婆、或者自己的亲朋好友到女方的家里面“说亲”,挑选合适的对象最重要的是门当户对,两者的身份、学识、以及地位都不能相差太多,如果媒人把两家的家长都说动了心,那么就直接进入第二步叫做“看妹子”,就是我们现在俗称的“见面”,如果男女双方都觉的对方还可以,彼此都情投意合,那么就进入我们的第三步“写庚帖”。

怎么写呢?首先要请算命先生来“合八字”,如果男女双方的八字合的来,没有相冲相克,那么就把他们的“生辰八字”写在一张红色的单子上,然后放在祖宗的香案上,如果三天之内没有发生不祥之兆,这门亲事就基本定了下来,定下婚事了,就进入第四步叫做“编红单”,又叫做“讲财礼”。

比如小庄我今天结婚,那么我就会和我父母和媒人一起到女方家,把我要给女方的财物列出一个单子,这个送给丈母娘家多少东西是可以讨价还价的。

定下多少财礼以后丈母娘会请我们吃午饭或者晚饭,在我要走的时候,也就是临出门的时候,丈母娘会送我一袋我们这边的特产花生,这袋花生可是大有作用的,大家猜猜看它有什么用?就是我拿了这袋花生以后,我要把这袋花生分给所有我认识的没有结婚的妙龄少女,意思就是小庄现在已经名花有主了,请各位姐姐不要打我主意了。

那我知道在座的各位贵宾都是日理万机的,大家平时都很忙,但到了周末也要休息放松一下,不知道你们有没有看江苏卫视现在一档非常火的综艺节目,叫做“非诚勿扰”,这个节目现在已经是全国综艺节目收视第一名了,第二名是“快乐大本营”,第三名是天天向上。

刚开始播“非诚勿扰”的时候,我很爱看,经常上网看好几期,现在不太爱看了,因为这个节目作秀的成分太多了,而且折射出了一些社会问题让人无法接受,比如里面的一些女嘉宾要求男嘉宾有车有房。

【客家习俗】客家婚俗知多少?

【客家习俗】客家婚俗知多少?

【客家习俗】客家婚俗知多少?客家人重视婚嫁风俗,解放前养育成人的女子,在媒人的周旋下,如果门当户对就互换年庚喜帖,时辰八字,没有相克就选择良辰吉日,筹办婚事,在出嫁时需例行几项风俗。

叫夜谱(“叫”称“哭”实意“唱”)婚前两晚,女子的闺房中有一群女伴作陪衬活动,俗称“就妹仔”。

出嫁女通过传统的哭唱,向女伴通报自己喜事将临,深感依依不舍。

有的人很早就学会传统的唱词,不会唱的就由中年妇女领教,直至自己背诵训唱为止,不唱就是不尊重陪人,或者不吉利。

这种习俗在解放后就渐渐消失了,今天只有80岁左右的妇女,还可以唱出来。

哭唱和唱山歌有所不同,哭唱是喜中有闷,唱起来没有延长腔。

迎接娶亲队娶亲队由男方组成,四个儿童举着彩旗先行,接着媒人带路,两个抬轿老、酒担、六个六音吹鼓手,抬嫁妆若干人。

酒担由好命的人肩挑,两个箩中有一坛酒、猪肉、鸡蛋、大乌咸鱼和槟榔等食品,还有一个圆型红色的酒托盆,装着两枝柏叶和两封利市。

吹鼓手路过村庄要奏乐,向人通报以示兴意。

进入女家作一定时间演奏,接着新娘就哭唱:扫净上厅接酒担,扫净下厅接媒人;扫净门坪放花轿,扫净屋檐绷彩旗。

拜别祖宗拜别祖宗前还有一场闹剧,那称“拖妹仔”(新娘)。

房门外由中年妇女组成,强行进入嫁女房中请她出来上轿,但陪女们坚持不准进入,互相发生推拉的嬉戏,甚至用口喷酒来防患。

为了不耽误新娘回男家的时间,最后由老陪娘扯着新娘出来拜别祖宗,后拜父母亲就哭唱。

开伞出门开伞是由新娘的亲兄弟开的,无亲兄弟的由其他亲属代替。

开伞者站在大门口左边,打开伞后,由陪娘拉上新娘从伞底下穿过。

走到轿门前新娘有点假意不愿进去,还流泪哭唱,甚至用脚踢轿门,陪娘就用男大当婚、女大当嫁或者回去早生贵子的吉利话劝她上轿。

从拜别祖宗上轿两段时间,是真正的哭唱,因为10多年生活在父母的身边,突然离开深感依依不舍,怎不令她流泪而唱:往日担伞去趁街,今日开伞送妹行;妹嫁开哥唔好哭,好好照顾父母亲。

送轿送轿是由村中的男女老少送的,送的里程一般是一华里左右,但中途要停三次轿,以示依依不舍离开亲人。

客家风俗文化礼仪

客家风俗文化礼仪

客家风俗文化礼仪客家民族是中国的一个重要少数民族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传统。

客家地区的风俗文化礼仪丰富多样,反映了客家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下面将从婚俗、丧葬、节日等方面介绍客家风俗文化礼仪。

首先是客家婚俗。

客家人认为婚姻是家族延续和社会稳定的重要环节,因此婚礼往往是非常盛大的。

在婚礼当天,新郎要骑着白马去接新娘,这被视为祈求美满姻缘的象征。

新郎接到新娘之后,伴随着锣鼓喧天的鞭炮声,阖家欢乐地前往新郎家。

在抵达新郎家后,双方亲友都要进行热情的互动,以表达美好祝福。

婚宴上,客家人还有自己独特的上新娘仪式,新娘要坐在红色布上,由家中长者领导,然后由新郎跪拜向新娘行礼,并敬酒,以示尊重和感恩。

其次是客家丧葬。

客家人对待丧葬非常重视,讲究礼仪和风俗。

客家家庭在有人去世时,会举行盖棺仪式和告别仪式。

盖棺仪式是指把逝者的遗体放入棺材,在家人和亲友的陪同下,将棺材盖好。

告别仪式则是在丧家设席,亲友来吊唁的场合。

客家人认为,告别仪式是对逝者的最后一次安慰和告别,因此要烧纸、燃香,举行祭祀仪式,以帮助逝者在天堂找到归宿。

丧家礼仪非常注重,亲友必须穿上孝服,依照客家民间传统的规矩来安葬逝者,以示对逝者的尊重和哀悼心情。

此外,客家节日也是客家风俗文化礼仪的重要组成部分。

客家人民热爱传统节日,他们有各种各样的庆祝活动和仪式。

例如,“赶坟节”是祭祖的一种传统节日,每年清明节前的一天,家人会一起前往祖坟扫墓,祭扫祖先,烧纸燃香,祈求祖先的保佑和平安。

这是客家人对祖先的崇敬和纪念的方式,也是一种家族凝聚力的表现。

另外,农历七月的“鬼节”也是客家人盛行的节日。

他们相信在这个月里,鬼魂会出来游荡,为了不惊扰到鬼魂,人们会在门口点上纸灯笼,烧纸钱,以示对鬼魂的尊重。

客家人结婚的风俗礼仪

客家人结婚的风俗礼仪

客家人结婚的风俗礼仪客家人是一个重视传统风俗的族群,结婚也是他们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仪式。

以下是关于客家人结婚的风俗礼仪,详细阐述了婚礼前、婚礼当天以及婚后的一系列仪式。

婚礼前的准备工作:客家人结婚前会进行一系列的准备工作。

首先,准备婚庆公司,他们负责筹备整个婚礼过程中的各项事务,包括场地布置、婚车、音响等等。

其次,要选定婚期,客家人非常重视这个日期的选择,通常会在农历的黄道吉日结婚,以求婚后的生活幸福美满。

最后,要进行亲事。

一般情况下,客家人的婚姻都是父母之间进行商议,然后再由媒人牵线搭桥。

有时,也会进行一些婚前聘礼的交换,以示双方的诚意。

婚礼当日的仪式:客家人结婚的仪式通常分为三个环节:迎亲、拜堂和敬茶。

首先是迎亲环节,新郎会带领一群亲朋好友去新娘家迎接新娘的到来。

迎亲队伍会在新郎家门口等待,一般会有鞭炮和锣鼓相迎,喜气洋洋。

随后,新娘父母会在门口摆放七碗饭,象征着祝福新人七世同堂。

然后,新娘会跨过七座门槛进入新郎家,象征着新生活的开始。

接着是拜堂环节,新郎新娘会在家中设立一个专门的神坛,摆放神位和合家欢的照片,以示对祖先的尊敬。

新人会一一拜神,然后向双方父母行礼。

在此过程中,还会进行三拜九叩的仪式,分别向天地、先父先母和对方父母行三拜九叩,以示对祖先和双方家庭的尊敬和感恩之情。

最后一个环节是敬茶,新人会分别向双方父母敬茶,以表达对双方家庭的感谢和尊敬之意。

在敬茶过程中,双方父母会给新人传授一些婚姻和家庭的道理和经验,希望他们能够幸福和睦。

婚后的习俗:客家人结婚之后还有一些特殊的习俗。

首先,新郎新娘会回到新娘家中拜访,称之为“回门”,象征着女儿嫁出去了,但并未忘记自己的亲人。

其次,婚后的第三天要进行新娘的“闹洞房”仪式,亲朋好友会躲在门口,等待新郎新娘进入洞房后突然闯入,戏弄新人,并为他们布置一些小惊喜,以此增加新人的情趣和幸福感。

最后,新郎新娘还要进行一些其他的习俗,如重阳节给双方父母送礼、新父母中午给新人准备丰盛的饭菜等等。

客家婚嫁风俗

客家婚嫁风俗

第四章客家民俗客家人有其极富魅力的民俗。

客家保留的传统民俗,大多是唐宋时期中原地区移民带来的。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客家融合和同化了一些土著少数民族,同时将其风俗吸收、融合于自己的风俗之中。

又在与其他地区其他民系的交往中吸收了他们的良风美俗。

加上客家人口众多,地域广大,形成了"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所以客家民俗传承和变异中,显得特别丰富多彩,万象纷呈。

尽管如此,客家民俗的基本内涵又具有一致性或相似性,故颇具凝聚力,把客家民系始终凝聚在一起。

客家民俗反映着客家人的传统习惯、道德风尚、宗教信仰和其他各种社会生活事项。

或是对神明及祖先的祭祀,或是节日的叙情、娱乐和竞技,或是繁多的禁忌、服饰、生产……客家人在民俗中表达着“慎终追远”的思亲之心、对先贤丰功伟绩的景仰、对民族正气的崇尚以及乡党联欢和亲友款叙之情的抒发。

一客家衣着风俗客家衣着最突出的特点是"质朴无华"。

一个民族或民系是否讲究穿戴,从妇女身上反映尤为明显。

客家妇女以勤劳、俭朴、吃苦耐劳著称于世,她们不崇尚时髦,朴实无华,对衣服十分爱惜,平日穿打补丁的衣服,新衣服除过年或走亲戚偶尔穿一两回外,总舍不得穿。

在家唔怕旧,出屋唔怕新,这些俗语很能说明她们的穿戴观。

客家人的简朴是与整洁连为一体的。

客家人常用服饰因城乡贫富而有不同,乡村居民大都穿着朴素,但求耐穿、舒适、大方,而城里人穿着较讲究,注意时尚和整洁,一般都讲求身份和环境。

旧时有句俗谚"不怕衫烂,最怕人烂。

"衣服虽破,只要补得好,洗得干净,穿得整齐,就不会被人见笑。

客家人重面子,极为注意正式场合的穿戴。

如梅县人有谓"锅里无米煮,出门衣官样"。

客家人对于破旧衣服不会随便抛弃,有句俗话说:"烂衫烂裤不要丢,留待年老好遮羞。

"更典型的是,大裆裤(约6寸宽)的裤头,多用质地较差的白布接成,驳接部分被上衣遮住,无伤大雅。

客家人结婚的礼仪

客家人结婚的礼仪

客家人结婚的礼仪各地的结婚礼仪都不一样,想知道客家人的家婚礼仪吗?下面是为大家准备的,希望可以帮助大家!一、婚前习俗:1、合八字“和巴子”也可以说是“庚”,在现代被称为“相亲”。

男人让媒人去女人家求婚。

如果女人打算结婚,她会把自己生日的八个字交给媒人,交给男人。

这名男子让“先生”去“计算”双方的八个字,通常被称为“合子”,看看他们是否能“战胜对方”。

这个过程叫做创耕。

进入新时代后,这种“八字”仪式已经非常罕见。

2、过聘即订婚相亲被允许结婚后,这位女士选择了一天,并带着一群亲戚到男子的住处“看房,选择家庭风格”。

届时,该男子将在各方面保持礼貌。

在用美酒和美味佳肴将女子带来的亲属灌醉后,他将在宴会上与他们谈判,商定养老金、礼物、鱼、米酒和嫁妆的数额,并最终确定结婚日期。

如果你不能在不久的将来结婚,在每一个重大的传统节日里,男人都必须带礼物到女人家里“过节”——安慰女人的长辈。

婚礼是婚礼的第一步,也就是完成订婚。

首先,媒人会在男女之间交换“出生八字”。

请算命师计算出生的八个字符是否一致。

如果他们与婚姻不相容,他们将不得不重新考虑。

在改变了八个字之后,媒人会在某一天带他去庆祝订婚。

典礼是一件大事。

男人会送一份厚礼给女人。

礼物多少通常由媒人决定给女孩送什么礼物按照传统的做法嫁娶的主动一方,其父母应选择迎娶良辰吉日准备迎娶,古代择日一般请星象学者或算命先生择日后来有通书和日历参照进行择日发请柬,由嫁娶者父母亲自送达亲友手中。

二、婚姻礼仪和习俗:1、哭嫁同一天,新郎陪同唢呐手李生和媒人来到新娘家迎接新娘。

他们将带着一个木箱,里面装着衣服、洋葱和大蒜、新娘的衣服和鞋子,还有一只大公鸡和一条鱼挂在外面。

同时,男子必须完成以下仪式:向30多个帮助婚礼的人分发红包,如丈夫在女子家的礼节、为新娘洗澡和穿衣的人、厨师、大厅里拿盘子的人、美化和化妆新娘的人以及福轮的伴娘。

除了化妆,新娘还应该崇拜她的祖先。

这里有一个特殊的程序“哭泣婚姻”。

客家人结婚礼仪

客家人结婚礼仪

客家人结婚礼仪
客家人的婚礼仪式通常非常庄重和热闹,以下是客家人结婚的一般礼仪流程:
1. 准备阶段:
- 安排婚期:通常由男方家长与女方家长商量决定。

- 婚礼筹备:包括婚纱、喜字、喜糖、婚车、酒席等准备工作。

2. 订婚仪式:
- 由男方家长带上一份女方聘礼,正式向女方家长送聘礼,表示结婚的意愿。

- 女方家长接受聘礼后,分配一些喜糖、羊肉之类的礼品给男方家人。

3. 迎亲仪式:
- 男方在婚礼当天派出队伍前往女方家接新娘。

- 队伍通常由招鼓队、仪仗队、车队等组成,一路上热闹庆祝。

- 到达女方家后,女方家人会用红绸将新娘遮盖起来,让新郎解谜,以示新郎对新娘的爱和承诺。

4. 宴席仪式:
- 新娘在抵达新家后会穿上新衣,向祖先行拜祭。

- 举行喜宴,邀请亲朋好友一起庆祝。

- 宴席中,有舞狮、喜酒敬酒等热闹的节目。

5. 结束仪式:
- 婚礼当晚或第二天结束后,女方家人会送些礼品给男方家庭,表示谢意和祝福。

总体来说,客家人结婚礼仪重视亲友团聚和传承文化,注重宴席的热闹氛围,以及以新娘为中心的仪式活动。

随着时代的发展,一些现代元素也被加入其中,但基本的传统仪式和习俗仍然得到保留和尊重。

客家婚娶风俗礼仪

客家婚娶风俗礼仪

客家婚娶风俗礼仪各个民族有着其特色的婚嫁习俗,那么作为民系庞大的客家人又有着怎样婚礼风俗呢? 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客家婚娶风俗,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结婚仪俗1、传庚——也称开八字男方家长托媒人去女方家为子求婚,媒人大部分以亲戚朋友为主,也有职业媒人,男媒称媒人公,女媒叫媒人婆,民间一般称媒人为“红叶公”,做媒者不拘男女,这种成全好事常为人们所热衷。

女家若有意联姻,就于红纸书写女儿的生辰八字(即庚书)交媒人带回男方,名为传庚,俗称“开八字”。

男方将男女双方的生辰八字请算命先生算一卦,如谓“相克”,则不成,女方所开“八字”即退还;如说是“相生”,则将双方的生辰八字放致神台上,要放一七【即七天】,七天内男方家里不能出现任何不吉利的事,甚至连小鸡都不能死一个,然后再请媒人前往女家开礼贴即讨价还价罗列彩礼回奉的红贴。

男家经过斟酌,开出回贴,女家可再搓商以至无异议,就开始下一个程序---看妹子、踩家风了。

2、看妹子、踩家风“看妹子”是男方到女方一种正式求婚的礼仪。

由男女双方约定吉日,男方备酒、肉、饼、果等礼物在媒人和长辈陪同下去女家,俗称“看妹仔”,女方同样请亲友长辈作陪且热情款待,坐定后由媒人主持介绍双方子女的基本情况以及家庭情况,如双方没有异议,期间男方要向女方送红包作为见面礼。

红包礼金要以九作尾数,视为天长地久;女方笑纳礼物和红包,此即意为允婚了。

“踩家风”是联姻过程中重要的一种礼仪,是由女方组织长辈和伯叔娘亲到男家视察家境和“写茶单”,此时,男方备盛宴款待女方来宾,席后双方按“看妹子”时商定的彩礼写出“茶单”,写“茶单”的时候男女双方按同样的格式各写一张“茶单”并签上家长的名字,媒人分别在两张签字,最后两张合在一起骑缝写上“天长地久”或者“好合百年”字样,成为合二为一的正式茶单,双方家长再举行互换茶单仪式,男方同时当付一定数量的聘金作为压茶单,仪式完成后双方家长就以亲家的称呼对方了,随后求婚男女互赠定婚礼物,男方一般都是以红包作为礼物,女方一般都是以自己亲手做的布鞋和亲手刺绣的花袜底作为回赠,此仪式为正式订婚仪式,这实际上就是“六礼”中的纳采、问名、纳吉等三大礼为一体的议婚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般是由男家父母托媒去女家说,也有女家请媒人先访男家的。

看妹子男女两家通过央媒说合,如双方都有意,就约定时间“看妹子”。

写庚帖双方同意后,就要互告男女生辰八字。

回去后,各请算命先生来“合八字”。

如八字合得来,不会相冲相克,就写出庚贴(俗名婚单),各置
于香案之上,如三天内无不祥之兆,这门亲事就定下来(如八字不合,男方要把女的庚贴送还女家)。

编红单也称“开红婚帖”,或叫讲财礼。

由男方父母,宗亲和媒人一起到女家,将男方要送给女家的财礼开具出来。

红单中有的还要写上回婿礼品,如帽、银花、衣服、鞋、袜等。

开红单过程中,双方会讨价还价,最后协商敲定。

红单开完后,男女双方还要交换信物如戒指、手帕等。

最后男方来人在女家吃完中饭回去。

定亲也叫“大扎”,即再次正式把婚事确定下来。

男青年及其父母等要去女家,送去猪头、鱼、肉等,女方父母、
哥嫂、叔伯、外祖父母等都要出场。

吃完中饭后,女孩子要出来见面,称男家父母为爸妈,两家父母
相互称亲家、亲家母。

看家方即女方到男方去看家庭,时间有的在“大扎”前,有的在“大扎”后,女方去的人除女孩子及其父母亲外,姑嫂、姐妹等都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