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科学上册 寻访小动物 2教案 教科版
教科版科学三上2.1《寻访小动物》教案

教科版科学三上2.1《寻访小动物》教案一. 教材分析《寻访小动物》是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第一课。
本课内容紧紧围绕周围的动物展开,让学生通过观察、调查、访问等方法,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培养学生热爱动物、保护动物的意识。
教材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对周围的动物充满兴趣。
他们已经有一定的观察和探究能力,但还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培养。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借助图片、视频等资源,直观地了解动物的特点,从而更好地进行探究。
此外,学生需要与同伴合作,分享自己的观察和发现,提高沟通与协作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常见的小动物的特点,学会观察和描述动物的生活习性。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调查、访问等方法,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动物、保护动物的意识,增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观念。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认识常见的小动物,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
2.难点:学会观察和描述动物的特点,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活动。
2.观察法:指导学生观察动物的特点,培养学生观察和描述能力。
3.合作学习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提高学生的沟通与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了解本班学生的学习情况,准备相关动物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学生准备:观察身边的动物,记录下它们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周围的小动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展示一只活泼可爱的小兔子,让学生说说它在干什么,有什么特点。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本节课要学习的小动物,如蚂蚁、蜗牛、蜜蜂等。
引导学生观察这些动物的特点,如外形、颜色、大小等,并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
教科小学科学三上《2.1、寻访小动物》word教案

寻访小动物【教课目标】科学看法:动物拥有多样性,动物的生计依靠于环境,不一样的环境中生长着不一样的动物. 过程与方法:回忆和整理已有的对小动物的经验和知识,提出寻访小动物中可能碰到的未说起解决问题的方法 .感情、态度、价值观:发展亲密和关注四周环境中的小动物的态度,形成爱惜小动物,爱惜生命,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教课要点】在回忆和整理已有的对小动物的经验和知识的基础上,去寻访、亲密、关注周围环境中的小动物 .【教课难点】避免学生在寻访过程中过分关注某一种小动物.【教课准备】1. 在校园里准备一块可供学生寻访小动物的场所(最好教师提早寻访一遍).2.设计简单的记录表,供学生参照 .【教课过程】一、理解小动物1.教师问:“听到‘动物’这个词我们想到了那些动物?” “‘大动物’我们能想到那些动物?” “‘小动物’我们能想到那些动物?”2.学生用举例的方法来划分大动物和小动物 .3.关注:学生举例的广泛性性,举现实存在的动物的为俐 .4.设计企图:使学生明确小动物所指范围 .二、回忆和整理已有的对小动物的经验和知识.1. 教师组织学生回忆、交流在必定范围内见过那些小动物.2.过程中注意惹起学生寻访小动物的兴趣 .3.关注:学生能否注意聆听同学的经历;学生的描述能否有想象的内容.4.设计企图:初步认识动物的多样性 .三、寻访活动的准备1. 谈论,明确寻访的任务、寻访的时间、地点和观察与检查的方法.2.分组谈论,并明确组内的分工 .3.寻访过程中可能碰到的问题和注意事项 .4.做好明确要求:注意安全、关注和爱惜小动物 .5.学生任务和分工能否明确 .6.企图:为顺利寻访做好准备 .四、到校园里寻访小动物1.分组寻访 .2.合时供给指导和帮助 .3.学生能否恪守纪律、能否爱惜小动物,能否用必定的方式作记录.4.步加强对动物多样性的认识,获取更多的信息 .。
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寻访小动物2名师教案教科版

最新资料推荐
“寻访小动物”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科学探究
1. 鼓励学生亲近和关注周围环境中的小动物。
2. 对观察和调查中出现的问题,尝试不断改进方法。
3. 进行简单的观察和描述活动的经历。
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 尊重自己和他人的观察所得,体验交流。
2. 在活动中,注意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三、科学知识了解观察和调查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组织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自主观察和调查
教学准备
校园中可供学生进行寻访调查活动的场地
“寻访小动物”调查记录表
教学过程
1. 导入环节,创设情景
出示课件:自然界中的小动物画面回忆:你还在什么地方见过其它的小动物?
2. 探究环节
▲寻访小动物的准备(观察和调查的方法)
在9 月,我们能在附近观察到哪些小动物?我们可以在校园中的什么地方进行观察和调查?在这些观察点,大致能找到多少种小动物?(学生个别回答)我们用什么方法去观察和调查小动物呢?(分组讨论,汇报讨论方案)
能说说你打算用什么方法去观察?还有其他的方法吗?(学生互评,说想法,给建议)▲寻访小动物的准备(注意事项)
在活动中可能会碰到怎样的问题?
最新资料推荐
该怎么解决?
我们在观察和调查小动物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分组讨论并汇报。
实地寻访
校园内
校园附近
家附近
3. 拓展
用在校园内的观察和调查方法在校园附近或家附近去寻访小动物。
知识是无处不在的,在生活中还有很多关于小动物的知识,把它补充在活动记录表中。
4. 作业在一周的时间里交一份寻访小动物活动的调查记录。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动物《寻访小动物》教学设计 附反思含板书【共两套教学设计】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教案第二单元动物第一课《寻访小动物》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课是观察小动物的起始课,本课的学习将对本单元小动物的观察开启探索之门。
以寻访作为话题,鼓励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去寻访、亲近、关注周围环境中的小动物;指导学生在动脑筋、想办法的基础上尝试调查、观察,获得更多的生活在附近环境中的小动物的信息。
在观察的过程中,感受动物的多样性,感受动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也是本课的目标。
本课内容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是讨论秋天里有哪些小动物;第二部分是调查周围的小动物;第三部分是提出观察中要注意的事项。
二、教学背景学生对身边的小动物还是比较熟悉的。
他们在平时的生活中,有意无意地对一些小动物进行了观察,但这些观察大都没有明确的目的性,观察中的发现也都是零碎的,不成结构的。
现在,我们要真正来观察小动物了,这个观察活动即有目的性又有指向性,是一种科学的探究活动。
这些小动物在哪里活动?我们怎样观察它们的活动?在观察的时候要注意什么?这便是本课的任务。
通过本课教学,学生将会对小动物产生更浓厚的兴趣,更好地开展本单元的学习活动。
三、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科学概念1、动物具有多样性,2、动物的生存依赖于环境,不同的环境中生长着不同的动物。
科学词汇:动物,多样性,环境,栖息地(二)过程与方法回忆和整理已有的对小动物的经验和知识,提出寻访中可能碰到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方法。
科学方法:观察寻找,记录比对(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发展亲近和关注周围环境中的小动物的态度。
2、形成爱护小动物,珍爱生命,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核心价值观:认识动物的多样性教学重难点重点:提出寻访活动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尽可能地启发、指导学生动脑筋,想出自己的观察、调查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难点:避免学生在寻访过程中过分关注某一种小动物,应充分关注动物的多样性。
教教具学具说明与提醒园中曾看到过哪些小动物呢?2、(PPT出示学校操场,花坛照片)思考:树上有什么小动物?大树周围有什么小动物?草丛里有什么小动物?3、学生交流,教师提示回答的要求,在哪里看到过哪种动物?以此来帮助学生建立记录的要求。
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二动物寻访小动物》教学设计2

寻访小动物【教课目的】1.指引和推进学生睁开寻访检查小动物活动,鼓舞学生亲密和着重四周环境中的小动物。
2.经历初步的在察看活动前提出问题,试试解决察看活动中问题,发现更多察看内容的过程。
3.掌握一些探访小动物及其生活环境的方法,知道不一样的动物要用不一样的察看方法。
4.培育学生保护生态环境,不损害小动物的意识,获取对于动物和环境,环境保护等方面丰富的直接理解。
【教课要点】经历初步的在察看活动前提出问题,试试解决察看活动中问题,发现更多察看内容的过程。
【教课难点】指导学生在动脑筋、想方法的基础上试试检查、察看,获取更多的生活在邻近环境中的小动物的信息。
【教课过程】(一)谜语导入,激发兴趣同学们,今日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件礼品。
想不想获取它?可是,获取它的人就是最有智慧得人,猜猜它是谁?1.教师口述谜语:身体半球形,背上七颗星,棉花喜欢它,捕虫最是好手。
2.谁能谈谈七星瓢虫是一种如何的小动物?(二)沟通猜想,提出问题1.七星瓢虫是一种十分可爱的小动物,你们能不可以将此刻寻访到的小动朋友物图片展现给大家看,谁来简单介绍一下你的小动物?2.猜猜老师在校园中的那棵大树邻近,找到了哪些小动物?(学生猜想,并请猜到的同学将相对应的卡片,挂在树的相对应地点上)。
3.你们想不想去看看你从前在校园里见过的小动物?想想,我们校园内还有哪些可以栖息和生活着小动物的地方?4.选择此中的一个地址,预计一下:你大体能察看到几种小动物?如何才能很快察看到更多的不一样种类的小动物哪?引出分组活动。
(三)合作研究,准备寻访1.分组,明确分工。
分别选出组长一名、记录员一名、报告员一名、寻访员若干。
2.制作检查记录表。
议论:检查记录表内应当设计什么内容呢?(课件出示样表)3.察看、记录、解决问题的方法。
(经过教师指引总结方法)(1)一些很难凑近的动物用先去看一看、再凑近一点的分步察看法。
(2)渺小的动物察看时可用放大镜。
(3)不知道名称的动物可以画草图。
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二 动物 寻访小动物》教学设计_2

寻访小动物【教学目标】1.引导和推动学生展开寻访调查小动物活动,鼓励学生亲近和注重周围环境中的小动物。
2.经历初步的在观察活动前提出问题,尝试解决观察活动中问题,发现更多观察内容的过程。
3.掌握一些探寻小动物及其生活环境的方法,知道不同的动物要用不同的观察方法。
4.培养学生保护生态环境,不伤害小动物的意识,获得关于动物和环境,环境保护等方面丰富的直接理解。
【教学重点】经历初步的在观察活动前提出问题,尝试解决观察活动中问题,发现更多观察内容的过程。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在动脑筋、想办法的基础上尝试调查、观察,获得更多的生活在附近环境中的小动物的信息。
【教学过程】(一)谜语导入,激发兴趣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件礼物。
想不想得到它?不过,得到它的人就是最有智慧得人,猜猜它是谁?1.教师口述谜语:身体半球形,背上七颗星,棉花喜爱它,捕虫最是能手。
2.谁能说说七星瓢虫是一种怎样的小动物?(二)交流猜测,提出问题1.七星瓢虫是一种十分可爱的小动物,你们能不能将现在寻访到的小动朋友物图片展示给大家看,谁来简单介绍一下你的小动物?2.猜猜老师在校园中的那棵大树附近,找到了哪些小动物?(学生猜测,并请猜到的同学将相对应的卡片,挂在树的相对应位置上)。
3.你们想不想去看看你以前在校园里见过的小动物?想一想,我们校园内还有哪些能够栖息和生活着小动物的地方?4.选择其中的一个地点,估计一下:你大概能观察到几种小动物?如何才能很快观察到更多的不同种类的小动物哪?引出分组活动。
(三)合作探究,准备寻访1.分组,明确分工。
分别选出组长一名、记录员一名、汇报员一名、寻访员若干。
2.制作调查记录表。
讨论:调查记录表内应该设计什么内容呢?(课件出示样表)3.观察、记录、解决问题的方法。
(通过教师引导总结方法)(1)一些很难靠近的动物用先去看一看、再接近一点的分步观察法。
(2)细小的动物观察时可用放大镜。
(3)不知道名称的动物能够画草图。
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二 动物 寻访小动物》教学设计_0

⒈寻访小动物一、教材简析:本课是观察小动物的起始课,本课的学习将对本单元小动物的观察开启探索之门。
以寻访作为话题,鼓励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去寻访、亲近、注重周围环境中的小动物;指导学生在动脑筋、想办法的基础上尝试调查、观察,获得更多的生活在附近环境中的小动物的信息。
在观察的过程中,感受动物的多样性,感受动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也是本课的目标。
本课内容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是讨论秋天里有哪些小动物;第二部分是调查周围的小动物;第三部分是提出观察中要注意的事项。
二、教学背景:学生对身边的小动物还是比较熟悉的。
他们在平时的生活中,有意无意地对一些小动物实行了观察,但这些观察大都没有明确的目的性,观察中的发现也都是零碎的,不成结构的。
现在,我们要真正来观察小动物了,这个观察活动即有目的性又有指向性,是一种科学的探究活动。
这些小动物在哪里活动?我们怎样观察它们的活动?在观察的时候要注意什么?这便是本课的任务。
通过本课教学,学生将会对小动物产生更浓厚的兴趣,更好地展开本单元的学习活动。
教学目标(一)科学概念1、动物具有多样性,2、动物的生存依赖于环境,不同的环境中生长着不同的动物。
科学词汇:动物,多样性,环境,栖息地回忆和整理已有的对小动物的经验和知识,提出寻访中可能碰到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方法。
科学方法:观察寻找,记录比对(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发展亲近和注重周围环境中的小动物的态度。
2、形成爱护小动物,珍爱生命,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3、核心价值观:理解动物的多样性教学重难点重点:提出寻访活动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尽可能地启发、指导学生动脑筋,想出自己的观察、调查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难点:避免学生在寻访过程中过度注重某一种小动物,应充分注重动物的多样性教学准备1、教具:校园平面图,课件2、学具:调查记录表,放大镜3、说明与提醒:①教师课前寻找一块可供学生实行寻访调查活动的场地,借助校园平面图,实行合理分 组,划定寻访范围。
三年级科学上册《寻访小动物》教案2 教科版

第一课寻访小动物【教学目标】科学概念:动物具有多样性,动物的生存依赖于环境,不同的环境中生长着不同的动物。
过程与方法:会议和整理已有的对小动物的经验和知识,提出寻访小动物中可能碰到的未提及解决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发展亲近和关注周围环境中的小动物的态度,形成爱护小动物,珍爱生命,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在回忆和整理已有的对小动物的经验和知识的基础上,去寻访、亲近、关注周围环境中的小动物。
【教学难点】避免学生在寻访过程中过分关注某一种小动物。
【教学准备】1、在校园里准备一块可供学生寻访小动物的场地(最好教师提前寻访一遍)。
2、设计简单的记录表,供学生参考。
【教学过程】一、理解小动物1、教师问:“听到‘动物’这个词我们想到了那些动物?”“‘大动物’我们能想到那些动物?”“‘小动物’我们能想到那些动物?”2、学生用举例的方法来区分大动物和小动物。
3、关注:学生举例的普遍性性,举现实存在的动物的为俐。
4、设计意图:使学生明确小动物所指范围。
二、回忆和整理已有的对小动物的经验和知识1、教师组织学生回忆、交流在一定范围内见过那些小动物。
2、过程中注意引起学生寻访小动物的兴趣。
3、关注:学生是否注意倾听同学的经历;学生的描述是否有想象的内容。
4、设计意图:初步认识动物的多样性。
三、寻访活动的准备1、组织讨论,明确寻访的任务、寻访的时间、地点和观察与调查的方法。
2、学生分组讨论,并明确组内的分工。
3、交流寻访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注意事项。
4、教师做好明确要求:注意安全、关注和爱护小动物。
5、关注:学生任务和分工是否明确。
6、设计意图:为顺利寻访做好准备。
四、到校园里寻访小动物1、学生分组寻访。
2、教师适时提供指导和帮助。
3、关注:学生是否遵守纪律、是否爱护小动物,是否用一定的方式作记录。
4、进一步增强对动物多样性的认识,获得更多的信息。
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寻访小动物”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科学探究
1.鼓励学生亲近和关注周围环境中的小动物。
2.对观察和调查中出现的问题,尝试不断改进方法。
3.进行简单的观察和描述活动的经历。
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尊重自己和他人的观察所得,体验交流。
2.在活动中,注意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三、科学知识
了解观察和调查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组织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自主观察和调查
教学准备
校园中可供学生进行寻访调查活动的场地
“寻访小动物”调查记录表
教学过程
1.导入环节,创设情景
出示课件:自然界中的小动物画面
回忆:你还在什么地方见过其它的小动物?
2.探究环节
▲寻访小动物的准备(观察和调查的方法)
在9月,我们能在附近观察到哪些小动物?我们可以在校园中的什么地方进行观察和调查?在这些观察点,大致能找到多少种小动物?(学生个别回答)
我们用什么方法去观察和调查小动物呢?(分组讨论,汇报讨论方案)
能说说你打算用什么方法去观察?还有其他的方法吗?(学生互评,说想法,给建议)
▲寻访小动物的准备(注意事项)
在活动中可能会碰到怎样的问题?
该怎么解决?
我们在观察和调查小动物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
分组讨论并汇报。
实地寻访
校园内
校园附近
家附近
3.拓展
用在校园内的观察和调查方法在校园附近或家附近去寻访小动物。
知识是无处不在的,在生活中还有很多关于小动物的知识,把它补充在活动记录表中。
4.作业
在一周的时间里交一份寻访小动物活动的调查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