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医综合治疗与护理干预

合集下载

中医护理干预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中医护理干预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中医护理干预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一、腰椎间盘突出的中医诊疗特点腰椎间盘突出症属于中医的“腰腿痛”范畴,在中医经典著作中有详细记载。

中医认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因主要是肝肾虚弱、气血不足、寒湿内盛等因素引起,临床表现为腰腿痛、僵硬、感觉异常、肌肉无力等。

中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多样,包括针灸、推拿、中药熏洗等。

中医护理干预是基于中医理论和方法,通过调理气血、扶正祛邪、调整体质等方法,起到辅助治疗和保健的作用。

中医护理干预主要包括中药熏洗、穴位贴敷、推拿按摩、气功调理、针灸理疗等方法。

这些方法均是通过对气血经络、脏腑功能的调理来缓解疼痛、改善症状。

中药熏洗可以通过药物渗透和热疗作用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组织代谢,减轻疼痛。

穴位贴敷可以通过刺激穴位、调整气血来缓解症状。

推拿按摩和气功调理可以改善腰部肌肉的张力和活力,增强腰部的稳定性。

针灸理疗则可以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调整脏腑功能,缓解疼痛、改善症状。

为了观察中医护理干预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应用效果,我们选取了一组患者进行了为期3个月的临床观察。

共选取了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男女各半,年龄在30-60岁之间,病程在1年以内。

将他们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中医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了相同的康复训练和功能锻炼。

观察指标包括VAS评分、腰椎功能障碍指数(ODI)、患者满意度、腰部活动度等。

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的VAS评分、ODI评分、腰部活动度等指标均有显著改善,且观察组的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

表明中医护理干预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中具有较好的效果,可以有效缓解腰痛、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四、中医护理干预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临床意义中医护理干预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临床应用和效果观察显示了中医护理干预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中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和疗效。

中医护理干预不仅可以有效缓解腰痛、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以减少药物的使用和手术的风险,降低治疗成本,对促进患者的康复和健康具有积极的作用。

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护理方案

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护理方案
(3)合理膳食,增加富含钙、蛋白质、维生素的食物,以增强骨骼强度。
(4)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如八段锦、太极拳等,提高腰背肌肉力量。
2.中医特色护理
(1)推拿按摩:通过手法按摩,缓解腰部肌肉紧张,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2)拔罐疗法:在腰部及患侧下肢取肾俞、大肠俞、委中等穴位,以祛风除湿、通络止痛。
(3)艾灸疗法:选用肾俞、腰阳关、命门等穴位,温经散寒,补益肾阳。
2.整体观念:综合考虑患者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的因素,实施全面护理。
3.预防为主:加强健康教育,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预防疾病复发。
4.治病求本: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因病机,采取相应的中医护理措施。
三、中医护理措施
1.生活护理
(1)保持良好作息,保证充足睡眠。
(2)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适时变换体位,减轻腰部负担。
4.功能锻炼:
(1)指导患者进行腰背肌锻炼,如“飞燕式”、“拱桥式”等。
(2)逐渐增加锻炼强度,以不引起疼痛为度。
(3)锻炼过程中,注意保持正确的姿势,避免腰部损伤。
四、护理评估与监测
1.定期评估患者腰痛、下肢放射痛等症状的缓解情况。
2.观察患者腰部活动度、肌力、感觉等体征的变化。
3.关注患者心理状态,及时发现并解决心理问题。
(2)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定时变换体位,减轻腰部负担。
(3)合理饮食,增加富含钙、蛋白质、维生素的食物,增强骨骼强度。
(4)适当锻炼,如八段锦、太极拳等,增强腰背肌肉力量。
2.中医特色护理:
(1)按摩:采用推拿、揉捏等方法,缓解腰部肌肉紧张,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2)拔罐:在腰部及患侧下肢取穴,如肾俞、大肠俞、委中等,以祛风除湿、通络止痛。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医护理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医护理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医护理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医护理一、概述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指椎间盘退行性病变导致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根或脊髓,引起腰痛、下肢放射性疼痛等症状。

中医护理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理特点和临床表现,通过中药治疗、康复训练、中医按摩等综合手段,促进病变部位的恢复和康复。

二、中医病理学分析⒈阻络病理:腰椎间盘突出症主要表现为椎间盘突出物刺激或压迫周围的血管和神经,致使气血流通受阻,营养供应不足,从而引起疼痛和运动障碍。

⒉痰湿病理:湿邪阻滞腰腿,易引发腰椎间盘退行性变,使脊髓神经功能失调。

三、中医护理计划⒈中药治疗(1)舒筋活络方:选用温经活血、祛风理气的药物,如川芎、丹参、桃仁等,以促进血液循环,改善疼痛症状。

(2)温肾壮腰方:选用滋养肾阳、温通腰周的药物,如菟丝子、杜仲、熟地黄等,以改善肾虚导致的腰痛症状。

⒉康复训练(1)腰腹肌锻炼:通过腰腹肌的有氧运动和力量锻炼,增强肌肉力量,改善腰椎稳定性。

(2)腰椎牵引:通过腰椎牵引放松椎间盘,减轻神经压迫,缓解疼痛症状。

(3)理疗治疗:采用中医按摩手法,如拔罐、刮痧、推拿等,通过刺激穴位、舒筋活络,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疼痛。

⒊饮食调理(1)增加优质蛋白摄入:适量摄入鱼、瘦肉、豆制品等高蛋白食物,有助于修复椎间盘组织。

(2)补充维生素:增加维生素C、维生素E等抗氧化物质的摄入,有利于抑制椎间盘退行性变。

(3)禁忌食物: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油腻食物和高盐食物,以免加重病情。

四、附件本文档涉及的附件包括:中医护理治疗方案表格、康复训练指导书、中医按摩手法操作视频等。

五、法律名词及注释⒈中药:中医学中用于治疗疾病的草药、动物药、矿物药等。

⒉椎间盘:位于脊椎之间的软骨组织,主要作用为缓冲、支撑和保护脊椎。

⒊脊髓:脊柱内的神经组织,负责传递神经信号和控制运动、感觉等功能。

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护理方案

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护理方案

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护理方案1. 简介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常见的脊柱疾病,主要表现为腰痛、下肢放射痛、肌力减退等。

中医护理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介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医护理方案,帮助患者更好地了解和应对这一疾病。

2. 中医诊断和治疗原则中医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主要依据病史、脉诊、舌诊等。

治疗原则包括疏肝理气、活血止痛、祛风除湿等。

3. 中医护理方案3.1 调理全身气血中医认为腰椎间盘突出症与气血运行不畅有关。

因此,调理全身气血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可以通过针灸、中药调理等方法来促进气血的运行,缓解疼痛和炎症。

3.2 调整腰椎间盘中医通过推拿、拨打、拍打等手法来调整腰椎间盘,减轻压迫,缓解疼痛。

这些手法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避免造成进一步的损伤。

3.3 疏通经络中医认为腰椎间盘突出症主要与脏腑经络间的气血不通有关。

因此,通过艾灸、刮痧、贴敷等手法来疏通经络,改善气血循环,缓解疼痛。

3.4 调整生活习惯良好的生活习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康复非常重要。

中医建议患者保持正确的坐姿、站姿,避免长时间低头或仰头,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时间,避免劳累过度。

3.5 饮食调理中医饮食调理可以帮助缓解炎症和疼痛。

建议患者少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多吃一些具有活血化瘀作用的食物,如红枣、生姜、黄豆等。

4. 注意事项在中医护理方案中,还需要注意以下事项:•对于急性期的患者,需要休息和保暖,避免剧烈运动和姿势变换;•由于每个人的身体状况不同,中医治疗方案需要个体化;•请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中医护理,避免因误操作而造成不良后果;•如果症状加重或出现新的症状,应及时就诊。

5. 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护理方案包括调理全身气血、调整腰椎间盘、疏通经络、调整生活习惯和饮食调理。

在治疗过程中,注意事项非常重要,要遵循医生的指导,并密切观察病情的变化。

通过中医护理,患者可以有效减轻疼痛,改善生活质量,并促进康复。

中医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护理措施论文

中医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护理措施论文

关于中医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护理措施探究摘要:目的:研究采用中医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护理措施效果。

方法:本文将选取笔者所在科室收治的8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对其行中医综合并积极开展护理干预措施。

结果:本组患者均采用中医综合并行临床护理干预,其中痊愈者为65例,显效者为14例,无效者为4例,总有效率为95.24%。

结论:通过本文的临床研究证实,在中医综合治疗腰椎盘突出症过程中行护理干预,可增加患者接受保守治疗的信心,有效促使患者恢复健康,这对提高临床治疗疾病疗效以及降低临床疾病的复发率等都具体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药疗法;护理【中图分类号】r681.5+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12)10-0130-01目前,我国腰椎盘突出症临床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而在临床治疗方面,普遍采用保守治疗法进行临床治疗,尤其是采取中医综合治疗法,其通过行多种治疗方法可达到缓解患者疼痛、提升患者生活质量等效果。

在本文中,笔者将选取所在科室收治的8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中医综合,并对患者行护理干预措施,均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本文研究对象均选自于笔者所在科室2010年2月~2011年3月间收治的8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其中男性51例,女性33例,患者年龄区间为35~72岁(平均为58.5岁);患者病程均为:15d~15年(平均为3.5年);本组患者均采用中医综合治疗法进行治疗(腹针、体针、拔罐),通过对患者进行临床护理干预,其中痊愈者为65例,显效者为14例,无效者为4例,总有效率为95.24%。

2护理2.1常规护理2.1.1心理护理:由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时间比较长且很容易反复发作,再加之由于疼痛而使得生活无法自理,进而对患者的日常生活以及心理上都会带来严重的影响。

因此,我们需要积极的帮助患者走出疾病的心理阴影,对患者进行耐心细致的解释安慰工作,经常与患者交流,尽量避免患者出现失望、沮丧、紧张、忧郁、悲观等不良情绪,尤其是需尽量避免患者出现严重的障碍性心理疾病,一方面安抚患者不要紧张,要安心休息[1];另一方面叮嘱患者家属给予患者精神上的理解与支持,进而帮助患者走出心理阴影。

中医护理干预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中医护理干预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中医护理干预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常见的脊柱疾病,其常见症状包括腰痛、下肢疼痛、麻木和无
力等。

传统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和药物治疗,但是这些治疗方法存在着一定的副作用和风险。

因此,越来越多的患者开始寻求中医护理干预的方法。

本研究旨在探讨中医护理干预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本研究采用随机
对照实验的方法,将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分别为中医护理干预组和常规治疗组。

中医护理干预组:研究对象共计50名,其中男性27名,女性23名。

研究对象年龄为32岁至5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2岁。

研究对象均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

在治疗期间,中医师根据每位患者的个体差异制定了不同的中医护理干预方案。

具体的中医护理干预包
括针灸、拔罐、艾灸、推拿、按摩等。

本研究的主要观察指标包括治疗后疼痛程度、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和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

结果显示,中医护理干预组的治疗后疼痛程度显著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神经
功能恢复情况也显著优于常规治疗组(P<0.05)。

此外,中医护理干预组的生活质量得分
也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P<0.05)。

综上所述,本研究表明中医护理干预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护理中具有一定的应用效果。

中医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控制疼痛、改善神经功能和提高生活质量。

因此,中医护理干预应
该被推广并应用于临床实践中。

中医护理干预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中医护理干预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中医护理干预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一、中医护理干预中医护理干预是一种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运用中医诊断和治疗方法,针对患者生理、心理、社会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治疗的一种健康护理手段。

其目的是通过调理人体脏腑功能和气血运行,达到舒筋活络、化瘀止痛、提高免疫力等多种治疗效果。

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护理中,中医护理干预主要包括针灸、推拿、中药熏蒸、拔罐、艾灸等多种手段。

这些手段各有特点,如针灸能够调节患者气血运行,消除疼痛;推拿能够舒经活络,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中药熏蒸和拔罐能够祛湿化瘀,消除淤血症状;艾灸能够温通腧穴,补充患者阳气等。

这些手段能够从不同角度对腰椎间盘突出症进行治疗,具有针对性强、疗效可靠、副作用少等优点。

1、减轻疼痛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主要症状之一就是腰酸背痛、下肢放射痛等疼痛症状。

而中医护理干预能够通过针灸、推拿等手段消除患者的疼痛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2、改善血液循环中医护理干预能够通过推拿、艾灸等手段改善患者的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加速病灶修复。

这对于加快患者恢复速度和改善治疗效果具有重要作用。

3、提高免疫力中医护理干预能够通过调节患者气血运行,提高免疫力,增强患者自身的抵抗能力,预防疾病的复发。

4、祛湿化瘀腰椎间盘突出症往往伴随着湿热和瘀血等病理的产生,这会加重病情。

而中医护理干预能够通过中药熏蒸、拔罐等方法祛湿化瘀,消除淤血症状,有助于术后恢复。

5、减少并发症腰椎间盘突出症可能会引发并发症,如神经根型腰肌劳损、肌萎缩、尿潴留等。

而中医护理干预能够帮助患者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保护患者的健康。

三、总结与展望中医护理干预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中具有较为广泛的应用,其疗效也逐渐得到了临床医生和患者的认可。

但是,中医护理干预的治疗效果与操作技巧等方面的水平仍有待提高。

因此,在今后的实践中,需要加强对中医护理干预的研究和推广,提高医护人员相关技能和认知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加全面高效的治疗服务,促进患者的康复。

中西医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干预

中西医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干预
t r a d i t i o n a l Ch i n e s e me d i c i n e a n d We s t e r n me d i c i n e . Me t ho d s 6 0 p a t i e n t s i n o u r d e p a r t me n t we r e l u mb a r d i s c h e ni r a t i o n we r e a n a l y z e d a n d d i s c u s s e d , a n d r a n d o ml y d i v i d e d i n t o t wo g r o u p s , a g r o u p o f p a t i e n t s wi t h t h e i mp l e me n t a t i o n o f We s t e n r me d i c i n e t r e a t me n t a n d r o u t i n e n u r s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i n g me a s u r e s f o r t h e c o n t r o 1 g r o u p , a n o he t r ro g p u o f p a t i e n t s i n t h e we s t e n r me d i c i n e b a s e d o n t h e c o mb i n a t i o n o f t r a d i t i o n a l Ch i n e s e me d i c i n e t r e a t me n t o f t r a d i t i o n a l C h i n e s e a n d We s t e r n me d i c i n e n rs u i n g i n t e r v e n t i o n me a s u r e s t h e r a p y or f t h e o b s e va r t i o n g r o u p , c o mp a r e d wo t g r o u p s o f p a t i e n t s . Re s u l t s t h e o b s e va r t i o n g r o u p we r e t r e a t e d b y c o mb i n a t i o n o f t r a d i t i o n a l Ch i n e s e a n d We s t e m me d i c i n e t r e a t me n t o f n u r s i n g i n t e ve r n t i o n . t h e c l i n i c a l r t e a t me n t e f f e c t wa s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医综合治疗与护理干预
发表时间:2018-01-15T16:15:07.923Z 来源:《医药前沿》2018年1月第1期作者:钟晓霞杨晓孙殿统[导读] 并且在近几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中,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疗效,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甘肃省张掖市肃南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肃南县人民医院甘肃张掖 734000)【摘要】目的:观察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医综合治疗与护理干预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1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治疗组90例,给予中药配合熏蒸、艾灸综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疼痛发作期,用中药配合熏蒸以祛除外邪、缓解症状为主,待病情缓解后给予中药配合艾灸以温经散寒、补肝肾治疗,最后达到阻止加重、预防复发之目的;对照组90例,给予非甾体抗炎药,盐酸氨
基葡萄糖片,腰痛宁等对症治疗。

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3%,对照组为62.2%,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

结论:中医综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有很好的前景。

【关键词】中老年;中医治疗;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R248.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01-0247-02 笔者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病原因,采用纯中医综合疗法,用中药配合熏蒸、艾灸这种内治与外治结合的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取得一定的疗效,表明中医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方面有很好的前景。

现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笔者选择2013年1月到2016年06月在中医科住院部及门诊治疗的19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诊断标准参照《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1]拟定。

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

治疗组90例,男31例,女59例;年龄46~79岁,平均59岁;对照组90例,男39例,女51例,年龄42~78岁,平均58岁。

两组患者年龄、病程、病情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均给予以下西医治疗方案治疗
疼痛发作期(1)制动、休息;(2)非甾体抗炎药双氯芬酸钠缓释胶囊50mg口服,每日2次至疼痛缓解;(3)腰痛宁2粒口服,每日1次,晚饭后服用;(4)给予盐酸氨基葡萄糖片0.48g每日3次口服,连续6个月疗程结束,进行疗效评价。

上述三类药任何一种副反应极大或者不能耐受者停用,上述三类药均不能耐受者退出对照组加入到治疗组。

2.2 治疗组给予以下中医综合疗法:
2.2.1中药汤剂口服治疗主要以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临床中可根据寒、热、湿、风的偏胜偏衰给与辨证施治,湿热重的加苍术、蚕沙、薏苡仁等,肌肉拘挛疼痛者加蜈蚣、威灵仙等,风邪偏胜型防风、麻黄等,寒邪偏胜型加制川乌(先煎)、草乌(先煎)、细辛等。

上述药物水煎服,剂量根据病人病情轻重、体质强弱定。

常规每日一剂,病情重者,每日1~2剂,多次口服,以患者耐受为度。

10天1个疗程,1~3个疗程,直至症状缓解。

2.2.2中药外治熏蒸疗法仪器:采用麦迪MD-99N型电脑薰蒸治疗舱。

自拟协定中药处方:川乌、草乌、细辛、透骨草、络石藤、穿山龙、赤芍等,寒重者加桂枝、花椒等,热重者去川乌、草乌,加苍术、黄柏、忍冬藤等。

使用方法:将上述中药粉碎为粗粉,用滤膜包裹放入薰蒸锅内,加水3000ml浸泡30分钟后加热煮沸至舱内温度达42℃时,将患者全身放置薰蒸舱内,根据患者的耐受力将温度调控在42℃~52℃之间,时间30~45分钟,每日1次。

10天1个疗程,1~2个疗程,直至症状缓解。

2.2.3艾灸疗法常用穴位:肾俞、腰俞、关元俞、腰阳关、志室、委中等,购简易艾灸盒,指导患者准确取穴,每次取穴6~8个,灸30分钟,每天1次,交替进行,从开始就诊计时,满6个月结束治疗。

3.护理干预
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多由于日常弯腰活动等姿势不正确及长期做腰椎负重比较大的工作而导致的,而且在治疗中,由于熏蒸以及艾灸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临床上采用中医综合疗法治疗效果比较明显,但多数患者在做腰椎负重等工作时又会导致病情反复,因此在患者入院后,治疗的同时可对患者就该疾病进行详细清楚的讲解,同时告知患者正确弯腰,提重物要量力而行,尤其做家务时,不可突然弯腰或扭腰,在起床时应缓慢做起,身体与双腿同时移向床边,然后站起,可有效缓解患者治疗过程中出现病情反复的现象,同时还可在出院后降低再次发病的可能。

4.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拟定。

治愈:治疗后症状基本消失,无运动障碍及功能受损,恢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显效:治疗后症状明显好转,能做一般的工作。

有效:治疗后症状改善,但对工作和生活有影响。

无效:症状无改善,未达到有效标准或病情加重。

5.治疗结果
现有190例患者治疗6个月病情统计如下表。


治疗组与对照组做统计学处理,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6.讨论
通过多年的临床观察已经证实,中药内服与中医熏蒸、艾灸综合疗法再配合合理的护理干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独特的优势,根据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特点及腰痛治疗原则,我们拟定的治疗方案,在急性发作期给予中药汤剂口服疗法+中药外治熏蒸疗法,在短期内迅速发挥疗效,祛除外邪,缓解症状,起到“急则治其标”的目的;待病情缓解后给予中药口服疗法+艾灸联合治疗,内服剂以调理肝脾肾三脏,外用艾灸温通经络、运行气血,沟通内外,起到“缓则治其本”的作用,最后达到阻止加重、预防复发之目的。

并且在近几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中,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疗效,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