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护理干预治疗老年失眠临床效果

合集下载

探讨中医特色护理干预在高血压失眠中的应用及临床效果

探讨中医特色护理干预在高血压失眠中的应用及临床效果

探讨中医特色护理干预在高血压失眠中的应用及临床效果【摘要】目的:探讨中医特色护理干预在高血压失眠中的应用及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1年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高血压失眠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50例)和观察组(n=50例)。

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手段,观察组采用中医特色护理干预。

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阿森斯失眠量表(AIS)评分、两组患者护理前后 SCL-90(症状自评量表)评分。

结果:观察组护理后阿森斯失眠量表(AIS)评分中的入睡能力评分、睡眠质量评分、思睡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人际关系敏感因子、抑郁因子、焦虑因子评分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针对高血压失眠患者的临床护理中,采用中医特色护理干预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改善患者睡眠质量评分,缓解失眠情况,减轻焦虑抑郁指数,值得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中医特色护理干预;焦虑抑郁指数;阿森斯失眠量表患有高血压的病人常会出现失眠症状,由于高血压病人会出现血压急剧升高的情况,这时会使病人产生焦虑、不安的情绪,甚至出现焦虑性头痛、偏头痛、头晕、心悸或视力模糊、流鼻血等。

这一系列的症状容易使患者精神过度紧张,进而导致失眠[1]。

本次研究以2019年2月至2021年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高血压失眠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中医特色护理干预在高血压失眠中的应用及临床效果。

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2019年2月至2021年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高血压失眠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对照组50例,男25例,女25例,年龄(56-71)岁,平均(63.13±7.23)岁;病程 6个月~5 年,平均(2.71±0.93)年。

观察组50例,男28例,女22例,年龄(65-73)岁,平均(69.27±4.17)岁;病程 6个月~5 年,平均(2.71±0.93)年。

中药穴位贴敷联合护理指导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探究

中药穴位贴敷联合护理指导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探究

中药穴位贴敷联合护理指导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探究发布时间:2021-12-02T06:15:45.737Z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30期作者:张舒[导读] 目的:观察中药穴位贴敷联合护理指导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

张舒金堂县中医医院四川成都 610400【摘要】目的:观察中药穴位贴敷联合护理指导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

方法:我院2019年6月-2020年6月收治的82例失眠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是否开展中药穴位贴敷联合护理指导治疗将患者分为对照组(41例:护理指导治疗)与实验组(41例:中药穴位贴敷联合护理指导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

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3个疗程后总有效率(97.56%)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

结论:对失眠患者中药穴位贴敷联合护理指导治疗效果显著优于护理指导治疗。

【关键词】中药穴位贴敷;护理指导治疗;失眠据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目前约有百分之二十中老年群体伴有失眠症,护理指导治疗效果有限,中医典籍中与西医失眠类似的病名为“不寐”,近些年,结合我国中医学“不寐”特色诊疗护理手段,部分医学研究者提出开展中药穴位敷贴疗法以提升失眠患者治疗效果[1]。

本次研究为论证该观点,比较我院2019年6月-2020年6月82例分别开展护理指导以及中药穴位贴敷联合护理指导治疗失眠患者预后效果。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实验组41例中药穴位贴敷联合护理指导治疗的患者中男(n=21)、女(n=20),年龄区间为:35岁~74岁、平均(52.42±1.42)岁,病程/平均病程为:1周~6周,(4.02±0.11)周。

对照组41例护理指导治疗的患者中男(n=22)、女(n=19),年龄区间为:38岁~77岁、平均(52.48±1.40)岁,病程/平均病程为:1周~6周,(4.05±0.14)周。

两组患者男女比例、平均年龄、平均病程等基础资料无显著差异(P >0.05)。

中医护理技术干预对不寐患者的影响研究

中医护理技术干预对不寐患者的影响研究

能力 , 降低致残率 , 更大 程度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参考文献 [ 1 ] 黄礼媛 , 贾建平 , 周爱 红. 脑 卒 中急性 期认知特 点 [ J ] . 神 经
疾 病 与精 神 卫 生 , 2 0 1 1 。 1 1 ( 5 ) : 4 6 3 — 4 6 5 .
注: ★为 与 治 疗 前 比较 。 P<O. 0 1 ; △ 为 与 对 照组 比较 P< 0 . 0 1
年龄 3 5~6 o岁 , 病程最长 8年 , 最短 1 0天 。 2 治 疗 与 护 理 方 法
2 . 1 穴位贴敷取穴 : 主穴 : 双侧 涌泉 穴 ; 配穴: 昆仑穴 、 膻 中穴 、
风池穴。
进行 统计分析 , 评估其睡眠质量。 4 结果( 见 表 1— 4 ) 表1 干 预 前 后 平 均 入 睡 时 间
[ 4 ] 何 英姿 , 陈勤勤. 早期 康复护理 对脑梗死 患者神经功 能缺损 的影响[ J ] . 齐鲁护理杂 志, 2 0 1 1 , 1 7 ( 1 2 ) : 3 3— 3 4 .
慢, 因此 早期 康 复治疗 比治 疗持 续 时间 和治疗 的强 度更 为重
中 医护 理 技 术 干预 对 不 寐 患 者 的影 响研 究
1 8 5.
同时 , 存 活病人的致残率却未有明显下 降的趋势 。早 期进行 康 复护理干预为脑血管病人提供 了一个集心理 康复 、 肢 体康复 和
健康教育于一体 的全新模式 _ 4 J 。临床发现 , 患脑 血管病之后 肢
体功能恢复虽然可持续长达 2年 , 但是在发 病后 3个 月 内恢 复 最快 , 3月后 因废用综 合 症 、 误用 综合症 等 继发 障碍 致恢 复 减
2 0 1 3 年第 2 2 期

中医药治疗失眠临床治疗及护理体会

中医药治疗失眠临床治疗及护理体会

中医药治疗失眠临床治疗及护理体会武威市人民医院肝病感染科陈玉琴摘要:失眠被称之为入睡和维持睡眠障碍,是一种常见的临床身心疾病或临床亚健康状态,祖国医学将失眠称之为,目不瞑,不寐;其主要病机最常见的为阴阳失调、脏腑失调,营卫失调、邪气致病等。

西医治疗虽然取得一定疗效,但仍存在副作用和药物依赖性等诸多问题。

近年来中医疗法以其独特的方便实惠、经济安全等优点获得了临床医师的普遍青睐,采用中医辨证施治能够获得事半功倍的临床疗效,其主要治疗措施包括中药汤剂,中成药内服,针灸,推拿,火罐,电针,刺血,压耳穴等;并取得了诸多的疗效。

为让更多患者早日摆脱失眠的困扰,神经内科,中医科对失眠症患者在专科护理的基础上开展了推拿按摩,耳穴压丸,中药穴位贴敷三步中医传统疗法联合高压氧治疗及护理,取得了显著的治疗效果,这种治疗及护理方法安全,无任何毒副作用。

关键字:失眠中医治疗护理引言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社会竞争压力逐渐增大以及生活习惯的改变,失眠的发病率呈现逐年增高的趋势。

现代医学认为失眠是个体对睡眠时间和睡眠质量不满意并严重影响日间社会功能的的一种不良主观感受。

中国睡眠研究会发布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我国成年人中失眠发生率高达32.8%已经高于欧美等发达地区或国家。

一项关于18岁及以上人群发生失眠的流行病调查研究显示,在纳入的11227例受试者中约有14.9%的人发生失眠,且随着年龄的增大,失眠发生率逐渐增高。

另一项研究显示,失眠患者除了伴有严重的睡眠问题外,还常伴有不同程度的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还易诱发各类心理,躯体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工作和生活质量。

中医学中认为失眠本质属于本虚标实之证,多与心,肝,肾,脾等器官功能失调;心神失养或不安有密切相关。

由于失眠患者病程较长,易反复发作,较难速愈,其治疗一直是临床面临的棘手问题之一。

近些年大量临床实践证实,中医治疗失眠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拥有西医不具有的独特优势,可使患者获得“事半功倍”的临床效益。

中医内科护理论文题目选题参考

中医内科护理论文题目选题参考

中医内科护理论文题目一、最新中医内科护理论文选题参考1、老年失眠患者中医内科护理研究2、中医内科护理现状与发展趋势3、搞好中医内科护理的点滴体会4、中医内科护理现状与发展5、中医内科护理干预老年患者失眠30例的分析6、中医内科护理干预老年患者失眠7、中医内科护理的发展研究8、中医内科护理教学中的体会9、中医内科护理干预老年患者失眠32例10、舒适护理在中医内科护理中的应用价值11、中医内科护理手册12、浅谈中医内科护理13、选择题与中医内科护理学教学相关性的探索14、中医内科护理学教学法探索15、中医内科护理现状与展望16、谈中医内科护理学17、系统化整体护理在中医内科护理中的应用18、系统化整体护理在中医内科护理的应用19、中医内科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临床护理体会20、中医内科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临床护理二、中医内科护理论文题目大全1、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医内科临床护理体会2、责任制整体护理在中医内科优质护理服务中应用的效果评价3、中医内科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临床护理要点探讨4、中医内科病人的心理特征和心理护理初探5、整体护理中医内科疾病随机平行对照研究6、痔的中医内科治疗与护理7、中医内科诊疗与护理8、中医内科治疗及护理慢性支气管炎临床分析9、中医内科学(全国临床中医学中西医结合医学中药学中医护理学10、整体护理在中医内科的初步实践11、浅谈中医内科的护理管理措施12、中医内科及护理学教学中一个护理程序的设置13、整体护理在中医内科的初步实践14、中医内科辨证计划护理体会15、PDCA循环在中医综合内科实习期护士培养工作中的应用16、综合性中医院内科门诊进行音乐护理的研究17、浅谈中医内科急症的护理18、中医院内科病房护理安全管理隐患分析与对策19、新护理分级标准在陕西省某三甲中医医院内科系统实施现状与护士劳动价值的调查20、综合性中医院内科门诊进行中医音乐心理护理的探讨三、热门中医内科护理专业论文题目推荐1、中医院内科病房护理安全管理隐患分析与对策探讨2、基层中医医院内科护士开展护理科研的难点与对策3、中西医内科护理学习题集(供护理学等专业用)4、中医《内科学及护理》教学法初探5、中医护理干预联合常规神经内科护理脑梗死随机平行对照研究6、中西医结合内科护理学7、在中医院心内科实施优质护理的体会8、中医护理在内科护理中的应用分析9、中医护理在内科护理中的应用分析10、心理干预在中医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作用11、中医护理在内科护理中的应用分析12、基层中医医院综合内科病房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评价13、心血管内科中医护理不安全因素与护理对策探析14、中医特色优质护理在心内科的应用效果分析15、中医药治疗心血管内科病人护理中的应用16、中医护理操作技术在内科的适用性筛选17、中医护理在内科疾病30例中的应用18、谈内科中医护理19、谈内科中医护理20、谈内科中医护理四、关于中医内科护理毕业论文题目1、中医内科护理学2、PowerPoint在中医内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点滴3、反思性教学在中医内科护理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4、职教学院《中医内科护理学》教学方法研究5、中医内科护理学教学方法及体会6、情景教学模式在《中医内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7、中医内科护理学教学中问题分析和对策的研究8、中医内科护理学9、略论中医内科护理技术的功效10、中医内科护理学11、中医内科护理干预应用于老年失眠患者临床护理中的效果分析12、中医内科护理干预老年失眠患者160例分析13、中医内科护理干预老年患者失眠的效果探讨14、浅谈反思性教学在中医内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15、中医内科护理学教学改革的实践16、老年失眠患者的中医内科护理干预17、试析老年患者失眠的中医内科护理干预措施18、探讨中医内科护理干预治疗老年失眠临床效果19、中医内科护理干预老年患者失眠40例20、探讨中医内科护理干预治疗老年失眠临床效果五、比较好写的中医内科护理论文题目1、中医健康教育在内科护理中的应用价值2、谈内科中医护理3、浅谈内科中医护理4、谈内科中医护理5、中医护理操作技术在内科的适用性筛选6、将中医临床路径引入内科护理学教学的探讨7、浅谈内科中医护理8、中西医结合心内科护理学的几点教学体会9、中西医护理风险管理在呼吸内科护理中的应用10、急诊内科快速型心房颤动的中医综合护理措施11、浅谈内科中医护理12、中医护理临床带教路径在心内科病房教学中的应用13、谈内科中医护理14、内科急重症的中医护理15、内科中医护理管理的体会16、中西医结合心内科护理学的几点教学体会17、中医饮食护理在内科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探讨18、中医护理本科生内科护理教学模式的研究19、对内科疾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联合中医特色护理的临床效果研究20、探讨中医饮食护理在内科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针灸、艾灸及护理干预治疗180例失眠患者的临床研究

针灸、艾灸及护理干预治疗180例失眠患者的临床研究

穴 , 叫“ 又 长命穴 ”按摩该穴 , , 有益精补 肾、 防止早 衰的特殊功
效, 也可在涌泉穴用艾柱点燃在其周 围环绕 1 i 5mn艾灸 , 要注
意防止烫伤 】 。中药熏洗 治疗失 眠 的疗 法 : 中药用纱 布包 将 好, 经加热后把双足置于盆 中, 首先利用药 物煎汤 的热 蒸汽熏 洗, 促使经脉调和 , 气血流畅 , 多用 于气血瘀滞 。 1 3 结果 : . 本组治疗 的 10例失眠患者 , 8 显效 占 9 % 。 8
的 一。为正确评估社 区环境中综合康复治病与健康宣教 的作
用, 本社康进行 了深入研究 , 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l 资 料 与 方 法
12 2 健康宣教 : .. 对患者 进行科 学 的健 康生 活指导 , 向患者
与家属详细讲解腰椎 间盘突 出症 的发 病机制 以及治疗 方法 。
使 患者及家属 了解腰椎 间盘 突出症通 过注 意保护 , 是可 以达 1 1 一般 资 料 : 次 研 究 选 取本 社 康 中心 下 辖社 区 中 的 . 本 4 2例腰椎 间盘 突 出症 患者 , 中男 3 其 1例 , 1 女 1例 ; 龄为 年 2 7 3~ 2岁 , 平均 (8 2 2 . 1 岁 ; 3 .7± 0 5 ) 病程 为 1个月 ~9年 。病 变部位 : 3—4椎 问盘 突 出者 3例 , 4— N- 腰 5椎 间盘 突 出者 1 8例 , 5骶 1 问盘突 出者 2 腰 椎 l例。全部患者均具有典 型的 体征 及临床症状 , 经 C 、 均 T 核磁共振检查后 确诊 。
月 一1 。 O年
菜 , 小米 、 如 红枣 、 核桃 仁 、 莲子 粥 ( 留莲 子心 , 保 有强 心 、 神 安
优点 ) 。

探讨中医护理在失眠症状个案中的应用价值

探讨中医护理在失眠症状个案中的应用价值

探讨中医护理在失眠症状个案中的应用价值中医护理在失眠症状个案中的应用价值失眠是一种常见的睡眠障碍,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而中医作为一种传统的医学文化体系,具有独特的理论和方法,在失眠症状的个案中有着独特的应用价值。

本文将探讨中医护理在失眠症状个案中的应用价值。

首先,中医护理注重整体观念和个体化治疗。

中医认为,失眠症状并非单一的疾病,而是由于多种因素引起的症状。

因此,在中医护理下,医生会综合考虑患者的体质、睡眠习惯、生活环境等因素,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比如,对于阴虚型失眠,中医护理会采用滋阴补肾的方法,如食疗、药物配方和针灸等;对于肝气郁结型失眠,中医护理则会用疏肝理气的方法来调节患者的情绪和气血流通。

因此,中医护理能够更准确地诊断和治疗失眠症状,提高治疗效果。

其次,中医护理强调辨证施治。

中医关注人体的整体平衡,认为失眠是人体阴阳平衡失调的一种表现。

因此,在中医护理下,医生会通过辨证施治的方法,寻找导致失眠的原因,并针对性地进行治疗。

例如,如果患者失眠是由于气滞血瘀导致的,中医会采用活血化瘀的治疗方法,如推拿按摩、艾灸和中药调理等。

相比之下,现代医学往往只注重症状的缓解,而中医则通过辨证施治的方法解决了病因,从根本上治疗失眠症状。

第三,中医护理融合了中国传统养生文化的观念。

中医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相处,注重养生防病的方法。

在中医护理下,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脾胃调养、情绪调节、作息规律等方面的指导。

比如,患者可以通过食疗、按摩等方式来调理内脏功能,提高睡眠质量;同时,中医还会教导患者保持积极的情绪状态,排除不良的生活习惯,使患者能够更好地适应生活环境和工作压力,有助于改善失眠症状。

此外,中医还注重与现代医学相结合。

中医在治疗失眠症状时,可以与现代医学的药物治疗相结合,以提高治疗效果。

例如,在西医治疗中,常用的安眠药对于短期失眠可能有疗效,但其长期使用则存在一定的副作用和依赖性。

中医护理在老年慢病管理中的应用(一)

中医护理在老年慢病管理中的应用(一)

中医护理在老年慢病管理中的应用(一)中医护理在老年慢病管理中引言老年人患有各种慢性疾病的风险较高,造成了健康和生活质量的下降。

中医护理作为一种综合疗法,能够有效帮助老年人管理和控制慢病,并提高其生活质量。

中医护理的概念中医护理是指基于中医理论和疗法的护理方式,通过诊断、治疗和预防,以及调节身体的阴阳平衡来帮助患者恢复健康。

中医护理在老年慢病管理中的应用1. 中医药养生•通过中药的使用,调整老年人体内整体的阴阳平衡,增强机体的免疫力和自愈能力。

•采用针灸、艾灸和推拿等物理疗法,刺激人体经络,促进血液循环和气血畅通。

2. 中医饮食疗法•根据老年人患病类型和体质特点,制定个性化的饮食方案,包括药膳和食疗。

•注重草药的应用,如黄芪、当归、人参等,以及食材的选择和烹饪方法,以达到调理和治疗的效果。

3. 中医按摩疗法•通过按摩经络、推拿穴位等手法,促进老年人的血液循环和气血运行,改善身体状况。

•可以缓解老年人的关节疼痛、肌肉僵硬等问题,提高其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

4. 中医心理疏导•给予老年人心理的支持和安慰,增强其抵抗压力的能力。

•通过中医的心理疏导方法,如音乐疗法、气功和冥想等,减轻老年人的焦虑、烦躁和抑郁等不适。

5. 中医运动疗法•针对老年人的身体状况和疾病特点,制定适宜的运动计划。

•通过中医运动疗法,如太极拳、气功和五禽戏等,改善老年人的身体机能和身心健康。

结论中医护理在老年慢病管理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通过中医药、饮食疗法、按摩疗法、心理疏导和运动疗法等多种手段,可以帮助老年人管理和缓解各种慢病,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6. 中医针灸疗法•针灸是中医传统疗法之一,通过刺激人体的穴位来调节气血流通和平衡身体功能。

•针灸可以用于缓解老年人慢病引起的疼痛、炎症和神经系统问题,如关节炎、失眠和帕金森病等。

•通过调理人体的阴阳平衡和经络通畅,针灸能够促进老年人的康复和身体功能的恢复。

7. 中草药熏蒸疗法•中草药熏蒸疗法是一种利用中草药的挥发成分对身体进行温热刺激的疗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护理干预治疗老年失眠临床效果
发表时间:2017-07-18T16:24:17.293Z 来源:《中国蒙医药》2017年第7期作者:马艳
[导读] 失眠指的是长时间内无法进入睡眠状态,临床也将其称为保持睡眠障碍。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湖南长沙 410007
【摘要】目的:分析中医护理干预在老年失眠临床护理中所发挥的效果。

方法:选择我院在2015年4月~12月诊治的老年失眠患者90例进行护理分析,根据患者护理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各45例,研究组患者进行中医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选择常规临床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

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率为93.3%,对照组患者护理的总满意率为66.7%,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

结论:中医护理干预能够明显缓解老年失眠患者的临床症状,患者睡眠质量好,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有着积极的临床价值,可以在护理中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中医护理;老年失眠;护理效果
失眠指的是长时间内无法进入睡眠状态,临床也将其称为保持睡眠障碍,导致失眠的原因有很多,比如患者自身因素、心理、精神、睡眠环境等,长时间失眠会给患者的身体、精神状态产生极大的影响,老年患者由于身体素质差,失眠对身体所产生的影响更是严重,因此对老年患者进行失眠护理非常关键[1]。

本文分析了中医护理干预在失眠护理中所发挥的效果,现总结如下: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在2015年3月~12月诊治的老年失眠患者90例进行护理分析,根据患者护理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各45例,研究组患者进行中医护理干预护理,对照组患者进行一般性护理,患者均患有失眠症状,同意参与本次护理研究。

研究组患者中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22例,患者的年龄在50~70岁之间;对照组患者中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23例,患者的年龄在53~73岁之间,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不计入本次研究的数据检验对比中,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护士要将与睡眠相关的护理健康知识告知患者和家属,保持好患者卧室的温度和湿度,营造一个良好、安静的睡眠环境[2]。

在患者身体条件许可的情况下,让患者进行适当的运动,比如散步、太极等,让患者有一定的体力和精力消耗,有助于睡眠。

患者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作息习惯,在晚上不要进行刺激性的活动,不要让神经过于兴奋,从而恢复睡眠状态。

研究组患者进行中医护理干预:首先是情志护理,老年失眠患者通常会伴有心理问题,面对这种情况下,需要对患者进行心理舒缓,比如与患者进行沟通和交流,交流的内容可以扩展一些,除了与患者自身失眠症状相关,还可以让患者讲出一些生活中的压力所示,让患者敞开心扉,从而掌握患者的基本心理情况。

从本次研究上看出,很多老年患者通常认为年龄大失眠是很正常的现象,因此在治疗中表现过于消极,因此在情志护理中,首先要提升患者治疗的信心,让患者以一个积极、乐观的心态来面对治疗,从而保证治疗的效果[3]。

其次是按摩护理,按摩也是治疗老年失眠的重要中医护理方式,按摩的质量也决定了护理的治疗,根据患者的辩证分型来进行针对性的症状按摩,痰热干扰患者按摩足三里、合谷,每次按摩80次左右;肝郁化火患者按摩天庭、太阳穴,每次按摩50次左右,并且用手心对患者的涌泉穴进行按摩,从而改善患者体内的血液循环。

其三是针灸,针灸能够改善患者实质性的病变,提升患者大脑皮质的生理平衡,主要的穴位有神门穴、内关穴和三阴交穴等,除此之外可以进行耳穴贴压,从而达到镇静和安眠的作用[4]。

最后是对患者的饮食护理,根据中医书籍中《素问》的相关记载,患者的胃部不适,也会影响睡眠的质量,比如患者在睡前饮用了浓茶和烈酒等,就会对睡眠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

老年失眠患者的饮食要清单,晚餐不要过饱,也不要吃刺激性较强的食物,有条件的患者可以在睡觉前饮用一杯热牛奶。

1.3护理效果评价
在本次护理评价中,让患者对护理工作进行满意度评价,主要分为非常满意、满意和不满意三个等级,根据患者的护理满意率来判定护理的效果。

总满意率=(非常满意+满意)/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研究选择统计学软件SPSS15.0进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并且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数据进行差异检验,其中计数资料用(n,%)表示,差异选择卡方检验的,当检验结果P<0.05时表示数据具有统计学研究意义。

2结果
从数据的统计上看,研究组患者护理的总满意率为93.3%,对照组患者护理的总满意率为66.7%,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更好
(P<0.05),具体数据见表一。

3讨论
长期失眠会给老年患者带来非常大的影响,除了身体和精神的负担之外,还会引发其他疾病的发作。

从中医诊断的角度上看,引发失眠疾病的主要原因是阴阳失衡,阴气削弱,阳气过旺,年轻人肝肾功能良好,阴气过剩,从而睡眠质量好,二老年人由于身体素质较差,肾阴虚弱,从而睡眠质量差,睡眠轻,在睡觉过程中容易被周围声音所惊醒。

失眠患者通常带有肾脏疾病,肾精亏虚,从而出现失眠,加之老年患者饮食不规律,家庭压力大等,更加容易失眠症状,很多老年人认为年纪大,失眠是很常见的症状,因此疏于对失眠症治疗的重视。

在当前临床的治疗中,通常采用药物治疗,比如安神、催眠、镇静药物等,患者长期服药会带来很大的副作用,综合治疗效果差。

本文分析了中医内科护理干预在老年失眠护理中所发挥的效果,研究组患者采用中医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进行一般性护理,从效果上看,研究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为93.3%,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为66.7%,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

在中医护理
中,首先是对患者进行充分的心理护理,老年患者在患有失眠症的同时会伴有其他身体疾病,失眠会加重患者的焦虑、疲惫、情绪波动症状,心理负担加重,对于失眠症状的缓解非常不利,因此在护理中,需要多鼓励患者,及时对患者进行情绪安抚,告知患者要用轻松的心态来面对治疗,过于紧张会加重病情[5]。

对患者和家属进行失眠知识健康宣讲,让家属也配合患者的护理,为患者提供一个良好的治疗环境,提升患者护理的依从性,家属的支持会极大的提升护理效果。

耐心的回答患者提出的问题,取得患者家属的信任,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

对于失眠症状严重的患者可以辅助适当药物治疗,对于药物的使用剂量和使用方法要严格的叮嘱,从而减少药物不良反应。

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按时作息,饮食要清单易消化,从而减少胃部负担,为睡眠质量的提升奠定基础。

结语:
在老年失眠患者的护理中,中医护理干预发挥了非常好的效果,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睡眠质量提升,临床护理意义积极。

参考文献:
[1]刘红,王晓东,张芳.中医内科护理干预老年患者失眠40例[J].当代护士,2015,86(01):131.
[2]孟晶.探讨中医内科护理干预治疗老年失眠临床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20):158.
[3]温华彬.中医内科护理干预老年患者失眠[J].当代护士,2014,8(22):38-39.
[4]刘瑞丽.中医内科护理干预老年患者失眠32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3,16(10):98-99.
[5]沈永红.中医内科护理干预老年失眠患者160例分析[J].当代护士,2016,16(04):181-18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