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的中医治疗与预防
失眠《中医内科学》

失眠《中医内科学》失眠《中医内科学》失眠是由于情志、饮食内伤,病后及年迈,禀赋不足,心虚胆怯等病因,引起心神失养或心神不安,从而导致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证。
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深度的不足以及不能消除疲劳、恢复体力与精力,轻者入睡困难,或寐而不酣,时寐时醒,或醒后不能再寐,重则彻夜不寐。
失眠是临床常见病证之一,虽不属于危重疾病,但常妨碍人们正常生活、工作、学习和健康,并能加重或诱发心悸、胸痹、眩晕、头痛、中风病等病证。
顽固性的失眠,给病人带来长期的痛苦,甚至形成对安眠药物的依赖,而长期服用安眠药物又可引起医源性疾病。
中医药通过调整人体脏腑气血阴阳的功能,常能明显改善睡眠状况,且不引起药物依赖及医源性疾患,因而颇受欢迎。
失眠在《内经》中称为“目不瞑”、“不得眠”、“不得卧”,并认为失眠原因主要有两种,一是其他病证影响,如咳嗽、呕吐、腹满等,使人不得安卧;二是气血阴阳失和,使人不能人寐,如《素问·病能论》曰:“人有卧而有所不安者,何也?……脏有所伤及,精有所寄,则安,故人不能悬其病也。
”《素问·逆调论》还记载有“胃不和则卧不安”是指“阳明逆不得从其道”“逆气不得卧,而息有音者”,后世医家延伸为凡脾胃不和,痰湿、食滞内扰,以致寐寝不安者均属于此。
《难经》最早提出“不寐”这一病名,《难经·四十六难》认为老人不寐的病机为“血气衰,肌肉不滑,荣卫之道涩,故昼日不能精,夜不得寐也”。
汉代张仲景在《伤寒论》及《金匮要略》中记载了用黄连阿胶汤及酸枣仁汤治疗失眠,至今临床仍有应用价值。
《古今医统大全·不得卧》较详细地分析了失眠的病因病机,并对临床表现及其治疗原则作了较为详细的论述。
张景岳《景岳全书·不寐》较全面地归纳和总结了不寐的病因病机及其辨证施治方法,“寐本乎阴,神其主也,神安则寐,神不安则不寐。
其所以不安者,一由邪气之扰,广由营气之不足耳”,还认为“饮浓茶则不寐,心有事亦不寐者,以心气之被伐也。
中医秘方治失眠

中医秘方治失眠失眠是指难以入睡或睡眠不足的情况。
长期失眠不仅会影响到人们的身体健康,还会对日常生活和工作造成很大的困扰。
虽然市面上有很多药物可以帮助睡眠,但长时间使用药物可能会产生依赖性,甚至带来一系列的副作用。
在中医理论中,失眠是一种身体内部阴阳平衡失调的表现,而不仅仅是一种表面症状。
因此,中医秘方成为了治疗失眠的理想选择。
本文将介绍几种中医秘方治疗失眠的方法,并从中医的角度解释其疗效机制。
一、双黄连汤双黄连汤是中医秘方中最著名的一种治疗失眠的方剂。
它由黄连、黄芩、黄柏和黄连石等中药组成。
这些中药都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可以调节中枢神经系统,平衡阴阳,从而帮助失眠患者入睡。
具体的制剂方法为:取黄连、黄芩、黄柏各10克,黄连石5克,加水煎煮30分钟后过滤,分两次服用,早晚各一次。
双黄连汤的疗效机制主要是通过清热解毒,调节肝火亢盛的问题,从而安抚神经系统,改善睡眠质量。
中医理论认为,失眠大多与肝火亢盛有关。
肝火亢盛会导致阴阳失衡,使人烦躁易怒,思绪纷乱,从而影响睡眠。
双黄连汤中的中药成分可以清热解毒,降低肝火,调节阴阳平衡,使人心情平和,从而帮助入眠。
二、十全大补汤十全大补汤是一种补益药膳,是中医秘方中治疗失眠的另一种选择。
它由人参、黄芪、白术、党参、茯苓、半夏、炙甘草、大枣、当归、川芎、制附子、制朱砂等中药组成。
这些中药都具有滋阴养血、益气养神的作用,可以调节失眠患者的阴阳平衡,提升人体免疫力,改善睡眠质量。
具体的制剂方法为:将人参、黄芪、白术、党参、茯苓、半夏、炙甘草、大枣、当归、川芎、制附子、制朱砂加水煎煮1小时后过滤,分两次服用,早晚各一次。
十全大补汤的疗效机制主要是通过滋阴养血,益气养神,调节阴阳平衡的作用来改善失眠。
中医理论认为,失眠大多与肾阴不足、心血不足有关。
十全大补汤中的中药成分可以滋阴养血,益气养神,补充肾阴和心血,从而改善失眠症状,提升睡眠质量。
三、香薷安神丸香薷安神丸是一种中医秘方中治疗失眠的丸剂。
失眠的中医治疗

失眠的中医治疗失眠临床较为多见,心肝脾肾的阴阳失调,气血失和,以致信神失养或心神被扰是其主要病机,治疗原则是补虚泻实,并在平衡阴阳气血的基础上安神定志,重视预防护理,疗效甚佳。
标签:失眠;辩证论治;补虚泻实;平衡阴阳;安神定志中医称失眠为不寐,指经常性睡眠时间、深度减少的病证,轻者入睡困难,或寐而不酣,时寐时醒,醒后难以再寐,甚者彻夜不寐。
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社会竞争的激烈,失眠已成为多发病、常见病,其发病率逐年增高。
1 病因病机失眠在《内经》中称“目不瞑”、“不得眠”、“不得卧”,《难经》首称为“不寐”。
不寐的病因主要是七情所伤,情志之伤,或五志过极或情志不遂,影响五脏,皆可使人不寐,尤以过喜、过怒、过思、过悲常见。
心藏神,劳心过度,耗血伤阴,心火炽盛,扰动神明;或喜笑无度,心神激动,神魂不安而不寐。
肝藏魂,数谋而不决,或暴怒伤肝,或气郁化火,皆可使魂不能藏而不寐。
脾藏意,主思,思虑过度则气结,气机不畅,脾失健运,生化乏源,营血亏虚不能养心安神而致不寐。
如《类证治裁.不寐》曰:“思虑伤脾,脾血亏损,经年不寐。
”失眠病因其次为久病、年迈体虚,或禀赋不足、心胆虚怯。
此类病例或肾阴耗伤,不能上奉于心,水不济火,心火独亢;或心火内炽不能下交于肾,心肾不交;或肝肾阴虚,肝阳偏盛,相火上亢,心火盛则神动,肾阴虚则志伤,心肾失交而神志不宁致失眠。
如《景岳全书.不寐》曰:“真阴精血之不足,阴阳不交,而神有不安其室耳。
”或心胆虚怯,神魂不安,善惊易恐而致失眠。
如《杂病源流犀烛.不寐多寐源流》曰:“有心胆俱怯,触事易惊,梦多不祥,虚烦不寐者。
”饮食不节亦为失眠病因之一,脾胃受伤,酿热生痰,壅遏于中,胃气失和,阳气浮越于外而卧寐不安。
如《张氏医通.不得卧》曰:“脉滑数有力不得卧者,中有宿滞痰火,此为胃不和则卧不安也。
”总之,失眠的病因虽多,但其主要病机不外心肝脾肾的阴阳失调,气血失和,以致信神失养或心神被扰。
2 辩证论治典籍中对失眠的辩证论治有许多论述,《灵枢.邪客篇》对目不瞑提出了具体的治法和方药:“补其不足,泻其有余,调其虚实,以通其道而去其邪,饮以半夏汤一剂,阴阳已通,其卧立至”。
中药治疗失眠的方法

中药治疗失眠的方法失眠是指无法获得足够睡眠,或者睡眠质量差而导致白天疲劳和注意力不集中的一种症状。
中医学认为,失眠是由内外因素引起的身体不平衡所致。
传统中药具有独特的治疗失眠的功效,下面将介绍一些中药治疗失眠的方法,帮助您摆脱失眠困扰。
一、黄连治疗失眠黄连具有疏肝胆、清热解毒的功效。
根据中医学理论,失眠多由于肝火亢盛或肝胆湿热所致。
可以用黄连加水煎剂的形式服用,每日两次,每次10克。
亦可使用黄连口服液,每日一瓶,分两次服用。
坚持使用一段时间后,可以改善失眠症状。
二、菊花治疗失眠菊花有清热、平肝、明目等功效,对条件性失眠尤为有效。
可以用菊花泡水饮用,或者用菊花煎剂搭配其它中药一同服用。
常见的方法是将菊花、枸杞子、茯苓、酸枣仁等药材一起煎煮,每日两次,每次10克。
菊花对于安神宁心也有良好的效果,有助于改善睡眠质量。
三、酸枣仁治疗失眠酸枣仁能够安抚神经,缓解紧张情绪,对于失眠症状有明显的疗效。
可以用酸枣仁煎剂的形式服用,每日两次,每次10克。
也可以用酸枣仁研磨成粉末,加入温水中调匀后饮用。
酸枣仁具有安神镇静的作用,有助于入眠和延长睡眠时间。
四、丹参治疗失眠丹参有活血化瘀、舒筋活络的作用,对于心脑血管疾病引起的失眠尤为适用。
可将丹参研磨成粉末,加入蜂蜜调成糊状服用。
也可以将丹参与茶叶一同泡水饮用。
丹参对于改善血液循环、增强睡眠质量有一定的疗效。
五、当归治疗失眠当归是常用的补血良药,也是治疗失眠的好选择。
当归具有温补、养血、安神的功效,对于血虚引起的失眠症状有良好的缓解效果。
可将当归泡水饮用,或者将当归与其它中药搭配煎煮,每日两次,每次10克。
常与黄芪、白术等药材一起使用,共同调节失眠的症状。
总结:中药治疗失眠是一种温和、有效的方法。
黄连、菊花、酸枣仁、丹参和当归都是常见的中药材,它们具有不同的功效,能够从调节肝胆、清热平肝、安神宁心等方面改善失眠症状。
在使用中药治疗失眠时,应遵循医师建议,合理用药,注意个体差异,避免出现不必要的副作用。
治疗失眠的中药方剂

治疗失眠的中药方剂文章目录*一、治疗失眠的中药方剂*二、经常失眠是什么原因*三、失眠患者在饮食方法应该注意什么治疗失眠的中药方剂1、治疗失眠的中药方剂一柴胡、木香各9克,白芍、丹参各12克,檀香、五味子各6克,玉竹、熟枣仁各20克,夜交藤、生龙骨、牡蛎各30克。
心烦口苦加栀子、黄芩各8克;痰多胸闷者加陈皮、胆南星各9克,去玉竹、五味子;口干便秘加生地黄、玄参各12克;易惊醒加琥珀粉4克冲服。
水煎服,每日一剂,7天为一疗程。
主治肝气不舒、心神失养所致失眠。
2、治疗失眠的中药方剂二生地黄12克,百合30克,枣仁20克,炙远志10克,五味子10克,女贞子10克,旱莲草20克,龙齿10克,珍珠母30克。
水煎服,日服一剂,每日两次。
主治心阴亏虚、神魂失养之失眠。
3、治疗失眠的中药方剂三竹茹10克,枳实10克,陈皮10克,法半夏15克,茯神15克,黄连6克,牡丹皮10克,栀子10克,珍珠母30克,炙甘草6克。
水煎服,日服一剂,每日两次。
主治虚热内扰之失眠。
4、治疗失眠的其他方法4.1、药物治疗:西药抗失眠抑郁症,以改变脑部神经化学物质的不平衡为治疗原理,有着起效快,见效显着,副作用明显的特点。
而中药标本兼治,温和调理,绿色安全,但是见效较慢。
4.2、移情治疗:享受阳光和运动的美好,能够让抑郁症患者的心情得到显着的放松。
同时培养对新鲜事物的兴趣和爱好,让自己的生活每天都充实、积极,这是患者在寻求怎样治疗失眠抑郁症疗法时,不用花钱自己动手就能办到的方法。
4.3、饮食疗法:酸枣仁、百合、龙眼、莲子,蜂胶都有解郁、安神的功效,首乌和桑葚有滋补肝肾之效,可治抑郁症、失眠、健忘烦躁等症。
经常失眠是什么原因1、环境因素引起的失眠:经常失眠是什么原因?睡眠环境的突然改变,如有声音嘈杂、灯光太亮、湿度太大、床铺不舒服、房间太拥挤等都会影响睡眠。
另外,患者睡前喝咖啡也会影响睡眠。
2、心理因素引起的失眠:心理因素是造成失眠的主要原因。
入睡困难中医最好的治疗方法

入睡困难中医最好的治疗方法
中医治疗入睡困难的方法主要是基于调整身体内部的阴阳平衡和气血流通。
以下是中医治疗入睡困难的一些常用方法:
1. 食疗调理:饮食有助于改善睡眠质量。
可以选择一些温和的食物,如糯米、红枣、银耳、龙眼肉等,具有养阴安神的作用。
2. 中草药调理:常用的中草药有柴胡、白芍、黄连、枸杞子、酸枣仁等,具有安神镇静的功效。
可以使用中草药泡制成煎剂、药炖汤或者煮成浓缩剂等。
3. 针灸治疗:针灸可以调整人体的气血流通,促进身体的平衡和睡眠质量的改善。
常用的针灸穴位包括神门、耳尖、心悸等,可以选择经常按摩或者取压按摩。
4. 推拿按摩:可以通过按摩头部、脚部、腹部等穴位,促进气血的流通,缓解身体的疲劳,达到安神助眠的效果。
5. 气功调理:通过练习气功可以调整身体的阴阳平衡和气血流通,增强身体的自愈能力和抵抗力。
请注意,以上方法仅供参考,并且每个人的身体情况不同,治疗方法也可能因人而异。
建议咨询专业的中医师或中医诊所,根据个人的症状和身体情况进行个性
化的治疗。
健康讲座-失眠的中医治疗与预防调理

健康讲座-失眠的中医治疗予预防调理一 中医中药治疗:主要原因:情志所伤、饮食不节、病后年迈、禀赋不足(阴虚)主要病位:心,由心神失养、心神不安所致。
分型:1心火炽盛:症状:心烦不寐,躁扰不宁,口干舌燥,小便短赤,口舌生疮,舌尖红,苔薄黄,脉数、或细数。
治法:清心泻火,安神宁心方药:朱砂安神丸。
黄连 朱砂 生地 当归 炙甘草2肝郁化火:症状:急躁易怒,不寐多梦,甚至彻夜不眠,伴有头晕头胀,目赤耳鸣,口干而苦,不思饮食,便秘溲赤,舌红,苔黄,脉弦数。
治法:清肝泻火,镇心安神。
方药:龙胆泻肝汤。
车前 黄芩 柴胡 生地 栀子 龙胆草 木通 当归 泽泻3痰热内扰症状:胸闷心烦不寐,泛恶,嗳气,伴有头重目眩,口苦,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化痰热,和中安神。
1方药:温胆汤。
茯苓 半夏 枳实 橘皮 竹茹 生姜 大枣 甘草4阴虚火旺症状:心悸不安,心烦不寐,腰酸足软,伴头晕,耳鸣,健忘,遗精,口干津少,五心烦热,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滋阴降火,清心安神。
方药:六味地黄丸合黄连阿胶汤山药 生地 茯苓 山萸肉 丹皮 泽泻 黄连 阿胶 鸡子黄 黄芩 芍药5心脾两虚症状:多梦易醒,心悸健忘,神疲食少,头晕目眩,伴有四肢倦怠,面色少华,舌淡,苔薄,脉细无力。
治法:补益心脾,养心安神。
方药:归脾汤黄芪 白术 人参 茯神 酸枣仁 龙眼肉 木香 当归 远志生姜 大枣 炙甘草6心胆气虚症状:心烦不寐,多梦易醒,胆怯心悸,触事易惊,伴有气短自汗,倦怠乏力,舌淡,脉弦细。
治法:益气镇惊,安神定志方药:安神定志丸合酸枣仁汤2茯苓 茯神 远志 人参 石菖蒲 龙齿 知母 川芎 酸枣仁 甘草二失眠调理:做好三个“准备”:卧室准备、个人准备、心理准备两个“调节”:长期调节、短时调节卧室准备:1安静、舒适,卧室温度在190C-200C最宜,2卧室的主颜色以粉色系列为主,3空气保持新鲜,白天应开窗通风,晚上室内不摆放绿色植物,4卧床要舒适,不能过硬,枕被要保持洁净。
顽固性失眠中医治疗方案

一、引言失眠,又称睡眠障碍,是指患者长时间无法入睡、睡眠质量差、睡眠时间不足等症状。
顽固性失眠是指经过常规治疗无效,病程持续超过3个月以上的失眠。
中医学认为,失眠与心、肝、脾、肾等脏腑功能失调有关,治疗应以调和阴阳、补益肝肾、疏肝解郁、健脾安神为原则。
本文将从中医理论出发,探讨顽固性失眠的中医治疗方案。
二、中医病因病机1. 心肾不交:心主火,肾主水,心肾相交,水火既济,则阴阳平衡。
若心火亢盛,不能下交于肾水,导致心肾不交,出现失眠多梦、心悸不安等症状。
2. 肝郁气滞:肝主疏泄,调节情志。
若肝气郁结,疏泄失常,则情志不畅,出现失眠多梦、胸闷胁痛等症状。
3. 脾虚湿盛:脾主运化,若脾气虚弱,运化失常,湿邪内生,湿邪上扰心神,导致失眠多梦、食欲不振、脘腹胀满等症状。
4. 肾虚精亏:肾主水,肾精充足,则精神充沛。
若肾精亏虚,不能滋养心神,导致失眠多梦、腰膝酸软、头晕耳鸣等症状。
三、中医治疗方案1. 药物治疗(1)心肾不交型方药:六味地黄丸加减组成:熟地黄、山茱萸、山药、泽泻、牡丹皮、茯苓加减:若心火亢盛,可加黄连、栀子;若肾水不足,可加枸杞子、淫羊藿。
(2)肝郁气滞型方药:柴胡疏肝散加减组成:柴胡、白芍、枳壳、香附、川芎、炙甘草加减:若胸闷胁痛,可加郁金、佛手;若失眠多梦,可加酸枣仁、夜交藤。
(3)脾虚湿盛型方药:参苓白术散加减组成: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山药、扁豆、莲子、砂仁加减:若脘腹胀满,可加厚朴、枳实;若食欲不振,可加陈皮、神曲。
(4)肾虚精亏型方药:左归丸加减组成:熟地黄、山药、枸杞子、山茱萸、鹿角胶、龟板胶加减:若腰膝酸软,可加杜仲、牛膝;若头晕耳鸣,可加菊花、石菖蒲。
2. 非药物治疗(1)针灸治疗针灸穴位:百会、神门、三阴交、太冲、内关操作方法:每次选取3-5个穴位,采用针刺或灸法,留针20-30分钟,每日1次。
(2)推拿治疗推拿穴位:百会、神门、三阴交、太冲、内关操作方法:采用轻柔的按摩手法,每次选取3-5个穴位,按摩5-10分钟,每日1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半夜失眠的人,最容易拿起闹钟来看时间, 结果时间分秒过,自己就睁眼到天亮,所以 正确办法是半夜起来不要看钟,转身倒头继 续睡
床是让人睡觉的地方。如常在床上念书、吃 东西、看电视,就容易培养不想睡的气氛
有些人习惯睡觉分段睡,表面看起来好像总 时数一样(或增加),但睡眠结构是破碎的, 这样导致睡眠的质量也不会好
失眠的中医治疗与预防
增强免疫,康复机体 睡眠能增强躯体抗病能力,从而增强机体的 抵抗力。
失眠的中医治疗与预防
促进发育 睡眠和儿童生成发育密切相关
失眠的中医治疗与预防
美容皮肤 睡眠过程中,皮肤表面分泌和清除过程加强, 毛细血管循环增多,加快了皮肤再生,可以 预防皮肤早衰,使皮肤光滑、红润富有弹性。
失眠的中医治疗与预防
当白天的活动不多,睡眠的需求自然就不大,吃饱 睡,睡饱吃,睡多了自然睡不着,中午睡眠时间12个小时,结果导致晚上很难入睡
外物刺激如:咖啡、茶、香烟等都会破坏睡眠结构, 应尽量避免,对失眠的人来说更应该避免
临睡前做剧烈运动,如看刺激的电影、电视节目等 无规律的作息时间会影响睡眠,特别是节假日期间,
失眠的中医治疗与预防
失眠的危害
长期失眠---白天功能障碍(工作能力、认 知功能、精力下降)
可增加抑郁症风险 促使高血压、糖尿病、肥胖、心脏病发作,
增加脑卒中发病风险 可导致糖耐量降低,使免疫力低下 增加医疗资源的消耗 增加意外的发生
失眠的中医治疗与预防
失眠的原因
单纯精神因素 疾病与失眠 药物与失眠 饮酒与失眠 环境因素造成的失眠 生物节律改变引起的失眠
经常不按时起床和睡觉。
失眠的中医治疗与预防
失眠症的分类
根据病程分类 一过性失眠:<4周 短期失眠:>4周,<3-6个月 长期或慢性失眠:>3-6个月
失眠的中医治疗与预防
主要的失眠症类型
心理/生理性失眠:15%任何原因引起的情绪冲突 诱发,青年期发病,女性多见 学得性阻睡联想:因对睡眠过分注意而不能入睡 躯体紧张:越接近睡眠时越焦虑,肌紧张,血管收 缩 条件性唤醒:对卧室和睡眠相关行为 无意识入睡:看电视或阅读时入睡 首夜颠倒效应:与睡眠正常者在陌生环境中首夜睡 眠变差的现象相反
我们并非为睡眠而睡眠,而是为了第二天保 持清醒和活力。 睡眠与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息息相关。
睡眠是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 机体复原 大脑对白天的经历进行整合和巩固(记忆、 学习)
失眠的中医治疗与预防
睡眠的作用
消除疲劳、恢复体力 睡眠时消除身体疲劳的主要方式。
失眠的中医治疗与预防
保护人脑,恢复精力 睡眠有助于保护大脑,提高脑力
失眠的中医治疗与预防
失眠
世界卫生组织的失眠定义 有入睡困难,维持睡眠障碍或睡眠后没有
恢复感; 至少每周3次,并持续至少一个月睡眠障
碍导致明显不适或影响了日常生活; 没有神经系统疾病、系统性疾病、使用精
神药物或其他药物等因素导致失眠。
失眠的中医治疗与预防
失眠的特征 入睡困难 夜间易醒并且再次入睡困难 次日早醒 不能回复体力的早醒 睡眠质量不好
失眠的中医治疗与预防
人类不同年龄的睡眠时间
婴儿 24小时 幼儿 9-12小时 学童 9-10小时 成年人 7-9小时 老年人 5-6小时 我们究竟需要多少的睡眠量?
充足的睡眠量指第二天觉得不思睡 不同生命阶段需要不同的睡眠需求
失眠的中医治疗与预防
不同人的四种睡眠形态
由于每个人性格、职业或生活环境的不同形成不同 的睡眠类型 1、早睡早起型----最标准、健康的生活形态 2、早睡晚起型----即使身体已经躺在床上,但却很 难入睡,或处于浅睡状态 3、晚睡早起型----就寝时间很晚,身体很疲惫,所 以较易入睡,一旦入睡便进入深睡眠状态,但早上 要工作,会处于浅睡眠,较易觉醒。 4、晚睡晚起型----不到凌晨三、四点不睡觉,白天 要过中午才起床。起床后许久精神必定还不好,脑 筋模糊,事事提不起劲,活动能力低。要到黄昏以 后才好转。
失眠的预防和中医治疗
失眠的中医治疗与预防
康复涉及的领域 骨、关节 神经 心肺 疼痛 肿瘤 。 。 。
失眠的中医治疗与预防
人的三分之一时间在睡觉
睡眠是衡量健康的重要指标(吃得下、拉得 出、睡得香、笑得甜)
睡眠是人体的生理需求,过之有余,差之不 足
失眠的中医治疗与预防
什么是睡眠
睡眠:一种意识相对不清以及随意肌处于静 息情况下的生理状态,需要进行周期性循环。
快动眼睡眠(占总睡眠时间约20%) 呼吸加快、变浅、不规则 眼球各方向快速跳动 肢体肌肉暂时瘫痪 大脑对白天的经验信息进行整合,恢复大脑记忆功能。
失眠的中医治疗与预防
失眠的中医治疗与预防
你可能遇到的睡眠问题
长期睡眠不足或睡眠质量差 开车时会睡着 活动量不大时就得强打精神,如看电视或读书 难以集中注意力去工作,学习或生活 工作/学习业成绩差 别人常说你昏昏欲睡 记忆力差 反应慢 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 白天常打盹
失眠的中医治疗与预防
吃什么食物会导致失眠
含咖啡因的食物 辛辣食物 油腻食物 有饱腹作用的食物
失眠的中医治疗与预防
常见的引起失眠的药物
利尿剂 抗心律失常药物 抗高血压药 帕金森病药物 糖皮质激素药物 平喘药 抗结核药 抗肿瘤药、抗癫痫药、口服避孕药、甲状腺制剂和
某些含咖啡因的药物
失眠的中医治疗与预防
哪些不良习惯会造成失眠
在强迫自己入睡的情况下躺地越久,睡得越 差。不是想睡就才上床睡,而是睡在床上等 睡眠
把睡前当成检讨时间,一边做着隔天的行程 计划,越想越多,当然睡不着,甚至使一些 问题变得越来越烦人。
有人一旦曾经失眠过,就不会相信自己可以 睡得更好,一到天黑便开始担心,其实睡眠 是正常的心理需求,越担心只会越睡不着
失眠的中医快速眼球运动睡眠
I 期睡眠---入睡期:占总睡眠总时间约5% 处于半睡半醒之间 眼球活动缓慢 肌肉活动放缓 易被唤醒
II期睡眠---浅睡期:占总睡眠时间50% 大脑活动减慢 呼吸均匀 眼球活动减慢或停止 保持动作记忆动作
失眠的中医治疗与预防
非快动眼睡眠 III/IV期睡眠:(占总睡眠时间月15-15%) 呼吸、血压、心率、体温都降低 肌肉活动消失 很难唤醒 对恢复体力起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