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期末复习试题资料整理中国美术史复习题总结资料
中国美术史复习题总结资料

中国美术史复习题库第一章原始社会的美术一、填空题1、劳动创造了人,艺术起源于人类劳动。
2、人类最初的劳动是从制作石器工具开始的。
3、原始时器的时期,它不仅是人类劳动技能的测量器,也是人类造型能力的指示物。
4、北京猿人大约生存于四、五十万年以前。
5、丁村人大约生存与二十多万年以前。
6、丁村人制作的尖状器上有对称和均衡的感觉。
7、距今2、3万年前的美术遗物是山顶洞人的装饰品。
8、半坡彩陶遗址在西安半坡村。
9、山顶洞人的装饰品说明了人类劳动时间中形成了美的观念。
10、半山类型彩陶一直在甘肃省和政县。
11、原始时期的绘画和雕塑是附属于制陶工艺的。
12、彩陶艺术是新石器时代的创造。
13、庙底沟彩陶距今五千年左右。
14、庙底沟类型彩陶遗址是河南陕县庙底沟。
15、半坡彩陶距今六千年左右。
16、马家窑彩陶出土于甘肃临洮马家窑。
17、马家窑彩陶距今四千五百年。
18、出土于甘肃的彩陶有马家窑类型、半山类型彩陶。
19、北京猿人的石器类型有尖状器、砍砸器、刮削器。
20、半坡类型彩陶装饰纹样有人面纹、鱼纹、蛙纹、鹿纹。
21、人面鱼纹盆的装饰纹样有人面、鱼纹。
22、山顶洞人装饰品的目的增加自身美感,引起人们的好感,有助于民族之间的感情关系,加强征服自然的威力。
23、河姆渡出土于的陶猪,山东胶县三里河出土的猪形鬲,显然都是久已驯化了的家猪模样。
24、山东宁阳和山东胶县三里河出土的狗形淘规狗的形象生动有趣。
25、陕西扶风姜西村出土的在陶盆口沿下堆塑的人面像,是男性形象。
26、甘肃泰安县出土的人头形器陶瓶,是一青年女性形象。
27、甘肃天水蔡家坪出土的人面陶塑,可能是陶器上的立体装饰。
28、甘肃临洮出土的人头形盖状物,是目前雕塑史上雕绘相结合最早的作品。
归纳1、半坡类型彩陶:西安半坡村,距今6000年左右,鱼纹、鹿纹、蛙纹,以鱼纹为主,圆底或平底盆,朴实厚重。
《人面鱼纹盆》《鱼纹盆》《鹿纹盆》。
2、庙底沟类型彩陶:河南陕县庙底沟距今5000年左右,二方连续,挺秀饱满,新颖稳重。
中国美术史复习资料(知识点整理)

中国美术史复习资料(知识点整理)以下内容根据《中国美术简史》整理,个人主观摘取,仅供参考。
名词解释部分1.唐三彩:是在白色的粘土胎的外表,按设计需要,施以含铜铁锰等油料着色剂,加入铅作助溶剂,经低温烧制后,釉色成光鲜富丽的绿蓝赭三色。
种类有俑和生活器具、殉葬的俑和驼、马动物是三彩中的精品。
绚丽夺目、鲜艳多彩。
三才的塑造以丰富多彩的变化,生动感人的形象,成为唐代雕塑和工艺美术的一个重要类别。
2.画品:南齐的谢赫著作《画品》,是古代第一部对绘画作品,作者进行品评的理论文章。
其中提出了绘画的社会功能以及品评绘画的六法论: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
同时也对曹不兴以来的27位画家品第高下,提出的绘画功能继承了曹植的理论思想,明确的概括出绘画创作与政教密切相关的主张。
3.吴门画派:明代中期活动于苏州,继承和发展了元代人文化的传统,重视诗书画三者的融汇,崇尚高洁而优雅的艺术风格,以绘画的形式表现理想的人文精神与审美情操,体现自得其乐的精神生活。
代表人物:沈周,文徵明,唐伯虎,仇英。
4.青山绿水:以石青和石绿色为主要色相描绘的青山绿水是中国山水画的一个重要门类,其表现手法是先施以笔墨勾画出景物的轮廓,然后在添染浓重之青绿色,其显著特征是色彩覆盖性强,色相鲜丽光彩,具有粉饰意味。
5.院体画:又称院体院画,是中国画的一种,一般指宋代翰林丹青院及其后宫廷画家比较工致一路的绘画,同时也专指南宋画院的作品,或泛指非宫廷画家而效法南宋画家之作,这类作品为迎合帝王宫廷的需要,多以花鸟,山水,宫廷生活及宗教内容为题材,作画讲究法度,重视形神兼备,风格华丽细腻。
6.彩陶:新石器时代的最重要的艺术形式,是指在打磨光滑的橙红色陶胚上,以天然的矿物质颜料进行描绘,用赭石和氧化锰作为呈色元素,然后入窑烧制,在橙红色的陶胚上出现赭红,黑,白诸种色彩的艳丽图案,形成的纹样与器物造型高度同一。
达到粉饰美化的效果,这样的陶器称为彩陶。
最新中国美术史复习资料整理资料

中国美术史复习资料整理(二)1、试述商周青铜器艺术风格的发展与演变?鼎是商青铜器中最尊贵的器物,有的成为政权的象征。
商代的鼎有方圆大小等不同的形制,大多庄重威严,装饰华美,具有非凡的气势。
青铜器铸造已达到较高水平。
1939河南安阳的司母戊方鼎为商代后期王室所铸祭器。
是已发现最大最重的青铜器,造型宏伟庄严。
为长方形,龙纹组成兽面纹装饰带。
商代妇好墓青铜器460件,。
1938湖南宁乡出土的四养方尊,器口张开,口沿下饰以开放的焦叶纹,器身遍布云纹、夔龙纹、和兽面纹。
设计新颖,结构复杂,制造精巧,成功之做。
西周前期的青铜器仍沿袭商后期的风格样式,但铭文开始逐渐增多,西周中期青铜器中的酒器明显减少,风格趋向简朴、具有恐怖神秘色彩的兽纹、夔龙纹等纹转化为环带纹、窃曲纹,并出现了长篇铭文,青铜器的造型和装饰形成典雅和谐、洗练朴素的风格。
大盂鼎为西周初期所铸,歧山出土。
毛公鼎为西周后期青铜器中代表性器物。
虢季子白盘造于西周中晚期,为长方形。
壶为中后期及春秋时流行的酒器。
颂壶为西周晚期时器物,。
2、什么是甲骨文,金文(钟鼎文),他们在书法艺术上有什么特色?甲骨文是我国最古老的文字,流行于商代和西周初期,在龟甲和兽骨上钻出圆孔,用火烧烤,视其裂纹以卜吉凶祸福,而把占卜的卜辞和事件刻在甲骨上。
甲骨文最早大量出土于安阳市小屯村,那里是殷商都城的废址。
甲骨文中以象形字占相当比重,也有指事、形声、会意、假借等字,汉字的基本构造法则皆以具备,它的内容又涉及到当时的重大事件,对研究商周的社会历史、文字发展及早期的书法都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金文是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流行于商周时期,因为青铜器以钟鼎为主,故也叫钟鼎文。
钟鼎文起于商代。
早期器物上文字很少。
金文至周代有了重要的变化,铭文明显逐渐增多,出现了长篇铭文。
大盂鼎。
大克鼎。
毛公鼎为西周后期青铜器中代表性器物,其铭文书法气势雄伟,浑厚庄重,有庙堂气象,被誉为金文之冠。
3、简要说明秦代兵马俑出土地点、规模、创作主题思想、艺术成就、历史价值。
中国美术史复习资料

中国美术史(简答题)为什么原始美术具有混沌性(1)当时的美术作品是与当时人们的实际生活和原始宗教观念相密切的,是原始先民的生存意识和观念的物化形态,是实用与审美的结合。
(2)其美术各门类尚未明确,之间浑然一体,相互依存的。
山水画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兴起的原因?魏晋南北朝时期文人个体意识觉醒;这一时期士族兴起,士大夫画家活跃于画坛。
他们文化修养很高,总结出许多精辟的绘画理论,有力地推动绘画艺术的提高。
初期山水画也随之出现。
特殊的社会条件决定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山水画清逸超俗以及整体把握自然山水的审美取向,形成了艺术家们简淡玄远的美感和艺术观,奠定了中国山水画发展的基本方向.花鸟画兴起于唐的原因1.同“比德”说有关。
“比德” 说,是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关于自然美的美学理论观点.其基本涵义是:自然美之所以为美,在于作为审美客体的自然物象,可以与人“比德”,即从其中可以意会到审美主体的某些品德美。
2.汉以前的艺术重“成教化、助人伦”的功利作用。
作为具有独立审美意义的花鸟画是难以在这个时代产生的.魏晋时期玄学兴起,士大夫祟尚清静无为的老庄思想,隐居山林,在大自然中领略“玄趣”,山水成为艺术创作的主要题材,山水画应运而生。
重借物咏怀的艺术家对花鸟的兴趣是远不如对山水的兴趣的.3.隋唐时期由于经济的发展,统治阶级和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都有多方面的要求,花鸟形象作为绘画体裁形式出现了。
4.这与当时的宫殿、屋宇、陵墓及寺观壁画的装饰需要有关。
据记载,许多擅长花鸟题材的画家,差不多都侍奉宫廷或参与宗教壁画的制作。
院体画特征简称“院体”、“院画”,中国画的一种。
一般指宋代翰林图画院及其后宫廷画家比较工致一路的绘画。
亦有专指南宋画院作品,或泛指非宫廷画家而效法南宋画院风格之作。
这类作品为迎合帝王宫廷需要,多以花鸟、山水,宫廷生活及宗教内容为题材,作画讲究法度,重视形神兼备,风格华丽细腻。
因时代好尚和画家擅长有异,故画风不尽相同而各具特点。
中国美术史复习资料整理.doc

中国美术史复习资料整理(一)G分享中西绘画比较山水一直作为纯粹而且重要的精神象征存在于中国文人艺术家的生活中。
古人认为,白然山水在空间形态上丰富多彩、千变万化,在时间状态上也是无比生动千姿百态的。
从山石、树木、水泽、云草中寻找人生存在的道理,寄托心灵、情感,正是中国古代艺木家创作山水画本源的真实意图。
对于山水画创作来说,中国山水画的空间特征,更接近于一种时空的转换,画家不仅考虑的是看克了什么,更关心人自身内心的变化过程,想到什么。
用生命的状态表达对象。
由于没有象西方绘画中光影、质感、透视的约束,中国山水画更多地依靠虚实、遮挡以及不规范的大小比例关系来暗示行云、流水、山石、树木的空间,而使得对自然的表现更加肆意、主观、淋漓尽致。
所谓“低仰自得,心游太空,心融融于玄境,意飘飘于白云,忘情勿我之表,纵志于有无之间。
”一-幅画可以从山前到山后,从山顶到山脚,一幅长卷可容下一年四季、阴睛、雨雪。
它不是特定的山,特定的水。
它有明暗、有表情、有灵性、更有生命,可以使欣赏者与之一起喜怒哀乐。
这种神奇这种中国哲学文化所独特的眼光和心灵,你是无法在西方风景绘画中看到的。
为了栩栩如生的描绘再现自然,西方绘画努力发明着种种技巧和手法来实现这一目的, 尤其在以人物为题材的绘画中表现突出。
对人类自身的认识及兴趣自古希腊起由来已久。
古希腊人钟情于人体的表现,他们对于人体结构的精通、体积空间的塑造,完全在于解剖学、光学、色彩学等各门科学意识的渗透。
在健康美丽的人体艺术表现中,饱含着人类的生命力, 寄托着对美好生活的强烈愿望,是人性的一种自然流露。
而这种题材在古代中国画中绝对少有O此中反映着中西文化深层次的差异。
人体与着衣人物画从文艺复兴之时起迅猛发展,除因人文主义精神对人自身价值肯定之外,还有一个因素很重要,就是模特。
若无模特,西方人物绘画单凭记忆想象,也不会有如此高的成就。
模特儿为画家提供了实实在在的创作灵感和依据。
但光有模特还不够。
中 国美术史复习题库

中国美术史复习题库一、史前美术1、旧石器时代的美术主要有哪些形式?答:旧石器时代的美术形式主要是打制石器,虽然这些石器主要是为了实用目的,但在其造型和加工过程中也体现了一定的审美意识。
2、新石器时代的彩陶艺术有哪些特点?答:新石器时代的彩陶艺术具有造型优美、图案丰富、色彩鲜艳等特点。
常见的彩陶类型有仰韶文化的半坡类型和庙底沟类型,马家窑文化的马家窑类型、半山类型和马厂类型等。
其图案多以几何纹、动物纹、植物纹为主,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生活和信仰。
二、先秦美术1、青铜器的主要用途和艺术特点是什么?答:青铜器在先秦时期主要用于祭祀、礼仪和生活等方面。
其艺术特点包括造型庄重、纹饰精美、工艺复杂。
常见的纹饰有饕餮纹、夔龙纹、凤鸟纹等,体现了当时的等级制度和宗教观念。
2、战国帛画的代表作品及艺术特色是什么?答:战国帛画的代表作品有《人物龙凤帛画》和《人物御龙帛画》。
它们以线条为主进行造型,形象生动,富有装饰性,展现了战国时期的绘画水平和艺术风格。
三、秦汉美术1、秦始皇陵兵马俑的艺术特点和历史价值是什么?答:秦始皇陵兵马俑规模宏大、造型逼真、神态各异。
其艺术特点体现在高度写实的塑造手法、严谨的布局和壮观的气势上。
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反映了秦朝强大的军事力量和高度的艺术成就。
2、汉代画像石和画像砖的主要题材和艺术风格有哪些?答:汉代画像石和画像砖的主要题材包括神话传说、历史故事、社会生活等。
艺术风格质朴厚重、线条简洁有力,具有浓郁的装饰性。
四、魏晋南北朝美术1、顾恺之的绘画理论和代表作品有哪些?答:顾恺之提出了“以形写神”的绘画理论。
其代表作品有《女史箴图》《洛神赋图》等,线条流畅,人物形象生动,注重表现人物的神情和气质。
2、石窟艺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发展状况如何?答:这一时期石窟艺术发展迅速,如敦煌莫高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等。
它们融合了佛教艺术与中国本土文化,展现了精湛的雕刻技艺和丰富的艺术内涵。
五、隋唐美术1、阎立本和吴道子的绘画风格有何不同?答:阎立本的绘画风格严谨写实,注重人物的神态和气质刻画,代表作有《步辇图》等。
中国美术史复习资料整理

中国美术史复习资料整理中国美术史复习资料整理三国两晋南北朝填空1.曹不兴是(吴)国画家,画屏风有(点墨成蝇)之说,善画(佛像),画大象有(心敏手运,须臾立成)之说。
2.西晋卫协的绘画趋向(精细)和注意(风范气韵)的追求。
3.陆探微的人物画创(秀骨清相)的形象,他是(五)世纪后最有影响的画家,善画(宗教画)(名士肖像画)(风俗故事画),系(刘宋)时期的画家。
4.张僧繇yáo绘画用笔风格是(疏体线描),“笔才一二,象以应焉”,创佛教艺术中的(张家样),吸收外来画法(南京一乘寺的凹凸花),活跃于(萧梁)时期。
5.曹仲达来自中亚曹国,是(北齐)时期的画家,善画梵像,宗教艺术中创(曹家样),“其体稠叠而衣纹紧窄”被称为(曹衣出水)。
6.谢赫是(南齐)前后的画家,著有(画品录),谢赫提出绘画的作用是(明劝戒,著升沉,千载寂寥,披图可见)。
六法是(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
7.戴逵是与(顾恺之)同一时期的画家赫雕塑家,他是首创(中国是佛像)的雕塑家。
8.戴逵把(脱胎漆器)的工艺技术运用于雕塑方面,创造了(夹纻zhù)形象,克服了造型尺寸增大而重量加重的矛盾。
9.(洛神赋图)取材于曹植的诗篇。
10.提出以形写神的画家是(顾恺之)。
11.西晋有最高水平的画家是(卫协)。
12.人物画创秀骨清相的画家是(陆探微)。
13.被称为“笔才一二,象以应焉”的画家是(张僧繇)。
14.佛教画创“曹衣出水”的画家是(曹仲达)。
15. “六法”出于(谢赫)。
16.南京西善桥南朝墓出土的(七贤图)画像砖,刻画魏晋之际的(竹林七贤)17.江苏丹阳南朝墓出土的(羽人戏龙)等画像砖。
18.大同北魏司马金龙墓出土的(屏风漆画)中的(孝子列女)在题材上与顾恺之的《女史箴图》《列女仁智图》相似。
19.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云岗石窟)(龙门石窟)(敦煌莫高窟)三大石窟。
20.莫高窟位于(甘肃)省(敦煌)县城东之四十里(鸣沙山)的断崖上,自符秦建元二年,公元(336)年,沙门(乐僔)开窟后,前后经历1000余年。
中国美术史 复习资料

中国美术史复习资料中国美术史复习资料中国美术史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它记录了中国千年来的艺术发展历程。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回顾中国美术史的主要时期和代表性作品,以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门学科。
1. 古代中国艺术的起源和发展中国艺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的岩画和陶器。
在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国人开始使用陶器来表达他们的生活和信仰。
随着社会的发展,青铜器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艺术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青铜器以其精湛的工艺和独特的装饰风格成为古代中国艺术的代表。
2. 唐宋时期的绘画艺术唐宋时期是中国绘画艺术的黄金时期。
在这个时期,绘画艺术经历了繁荣和创新。
著名的画家如王维、李唐、苏轼等人在绘画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他们的作品以山水画和人物画为主,注重表达自然和人文之美。
3. 元明清时期的绘画艺术元明清时期是中国绘画艺术的又一个重要时期。
元代的绘画风格受到了蒙古文化的影响,形成了独特的“写意”风格。
明代的绘画艺术则注重表现现实生活和社会风貌。
清代的绘画艺术则更加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形成了“文人画”的风格。
4. 20世纪以来的中国美术20世纪以来,中国美术经历了巨大的变革和创新。
在新文化运动的推动下,中国艺术家开始接触到西方艺术的影响,形成了“现代派”和“写实主义”等不同的艺术流派。
随着中国的社会变革和开放政策的推动,中国艺术家开始与国际艺术界接轨,不断探索和创新。
5. 当代中国美术的发展当代中国美术呈现出多样化的形态和风格。
一方面,一些艺术家继续传承和发展传统的绘画技法和题材,致力于表达中国的独特文化和精神。
另一方面,一些艺术家则更加关注当代社会问题和个人情感,通过各种媒介和形式进行艺术实践。
综上所述,中国美术史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科。
通过了解和研究中国美术史,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的文化和历史,同时也可以从中汲取艺术灵感和创作动力。
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复习和理解中国美术史这门学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美术史复习题库第一章原始社会的美术一、填空题1、劳动创造了人,艺术起源于人类劳动。
2、人类最初的劳动是从制作石器工具开始的。
3、原始时器的时期,它不仅是人类劳动技能的测量器,也是人类造型能力的指示物。
4、北京猿人大约生存于四、五十万年以前。
5、丁村人大约生存与二十多万年以前。
6、丁村人制作的尖状器上有对称和均衡的感觉。
7、距今2、3万年前的美术遗物是山顶洞人的装饰品。
8、半坡彩陶遗址在西安半坡村。
9、山顶洞人的装饰品说明了人类劳动时间中形成了美的观念。
10、半山类型彩陶一直在甘肃省和政县。
11、原始时期的绘画和雕塑是附属于制陶工艺的。
12、彩陶艺术是新石器时代的创造。
13、庙底沟彩陶距今五千年左右。
14、庙底沟类型彩陶遗址是河南陕县庙底沟。
15、半坡彩陶距今六千年左右。
16、马家窑彩陶出土于甘肃临洮马家窑。
17、马家窑彩陶距今四千五百年。
18、出土于甘肃的彩陶有马家窑类型、半山类型彩陶。
19、北京猿人的石器类型有尖状器、砍砸器、刮削器。
20、半坡类型彩陶装饰纹样有人面纹、鱼纹、蛙纹、鹿纹。
21、人面鱼纹盆的装饰纹样有人面、鱼纹。
22、山顶洞人装饰品的目的增加自身美感,引起人们的好感,有助于民族之间的感情关系,加强征服自然的威力。
23、河姆渡出土于的陶猪,山东胶县三里河出土的猪形鬲,显然都是久已驯化了的家猪模样。
24、山东宁阳和山东胶县三里河出土的狗形淘规狗的形象生动有趣。
25、陕西扶风姜西村出土的在陶盆口沿下堆塑的人面像,是男性形象。
26、甘肃泰安县出土的人头形器陶瓶,是一青年女性形象。
27、甘肃天水蔡家坪出土的人面陶塑,可能是陶器上的立体装饰。
28、甘肃临洮出土的人头形盖状物,是目前雕塑史上雕绘相结合最早的作品。
归纳1、半坡类型彩陶:西安半坡村,距今6000年左右,鱼纹、鹿纹、蛙纹,以鱼纹为主,圆底或平底盆,朴实厚重。
《人面鱼纹盆》《鱼纹盆》《鹿纹盆》。
2、庙底沟类型彩陶:河南陕县庙底沟距今5000年左右,二方连续,挺秀饱满,新颖稳重。
《大口小底曲腹盆》3、马家窑类型彩陶:甘肃临洮马家窑,距今4500年左右,波纹、漩涡纹,千回百转往复无穷。
《旋纹尖底瓶》《漩涡纹蓊》4、半山类型彩陶:甘肃和政县半山类型遗址,距今4000年左右,线纹锯齿纹,装饰精致富丽,《长颈小口宽肩大腹双耳罐》5、马厂类型彩陶:青海民和县马厂遗址,距今4000年左右,直线,粗犷质朴。
第二章夏、商、西周、春秋的美术一.填空1.青铜器是指(红铜和锡和铅的合金器物),因为颜色呈青灰,故名青铜器。
2.传说(夏代)已经开始铸造青铜器了,禹曾铸造(九鼎)以象征九州。
3.商代后期,青铜器有酿酒的(罍lěi),贮酒的(壶),贮酒备斟的(尊),盛酒备移的(卣yǒu),温酒的(盉he),饮酒的(爵)和(斝jiǎ),还有调酒的(勺)。
4(毛公鼎)是西周时期的青铜器。
5.(莲鹤方壶)新颖的构思体现了春秋的时代精神。
6.(四羊方尊)是商代后期青铜器盛期的代表作。
7.(司母戊大方鼎)是青铜器中最大的一件。
8.青铜器中艺术性较强的是(食器)和(酒器)两类,(食器)和(酒器)即时奴隶主贵族奢华生活的日用品,也是标志奴隶主贵族等级权威的(礼器)。
9.(兽面乳钉纹方鼎)是商代早期的青铜器。
10.用作食器的青铜器有(鼎、鬲li、簠fǔ、豆)11.用于饮酒的青铜器有(爵、觥gōng、觚gū、盉he、尊、罍lěi、卣yǒu、彝yi)12.用于武器工具的青铜器有(戈、矛、斤,钺yue、镞zu、铲、凿)13.用于饮水的青铜器有(壶、盘、匜yi、鉴)14.用做乐器的青铜器有(鼓、铙、钟)15.商代盛期青铜器主要纹样有(兽面纹、夔kui龙纹、风鸟纹)16.商代盛期青铜器的代表作有(司母戊大方鼎、四羊方尊)17.西周时期的青铜器有(毛公鼎、大盂鼎)18.刻有铭文的鼎(毛公鼎、大盂鼎、司母戊大方鼎)19.四羊方尊是(商代后期,青铜器盛期)的作品。
20.司母戊大方鼎是(纪念器)21.(怪兽食人)是奴隶制社会阶级压迫的象征。
22.春秋时期,青铜器的(礼器)性质减弱了,而(生活实用)的性质加强了,制作上也出现了一些新方法,(失蜡法、模印法)23.殷商时代,(虎纹大石磬)所刻的线纹虎形表现出当时的绘画水平。
24.青铜工艺雕塑,青铜器中的鸟兽型器,被称为(尊)25.在(河南安阳小屯五号大墓(妇好墓))出土了许多玉石雕刻,特别是一些玉雕人物全身像和头像,是艺术水平较高的作品,一些玉雕动物作品都很精美。
第三章战国秦汉时代的美术填空1.战国时期是我国(封建制)社会开始确立的时代。
2.战国时期(绘画)和(雕塑)开始脱离工艺装饰的地位。
3.《水陆攻战纹铜壶》下部最大的装饰区描绘的是(激烈的城头攻战场面)和(殊死的舟师战情景)。
4.《水陆攻战纹铜壶》颈部的装饰区描绘的是(采桑劳动)和(习射情节)。
5.《水陆攻战纹铜壶》中部的装饰区描绘的是:右方(双重楼房),楼下(烹饪、舞蹈及音乐演奏)楼上在举行(庆赏酒宴),左方描写(射猎)一类活动。
6.《水陆攻战纹铜壶》反映了新兴时代的地主阶级提倡(奖励耕战的进步主张)。
7.我国目前发现最早的壁画是(秦代),咸阳一号宫殿出土的(流云纹及四方连续的几何纹壁画)残片,咸阳三号宫殿出土的(人物车马图壁画),是最早的壁画遗物。
8.我国目前发现最早的壁画是(秦代)的(人物车马图)。
9.《人物龙凤帛画》画面上除墓主人形象外还有(凤鸟)和(腾龙)。
10.卜千秋墓壁画《升仙图》是(西汉)时期的作品。
11.《西汉帛画》出土于(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
12.《举鸟铜人》是(战国)时期的作品。
13.我国目前发现最早的壁画是(秦代)。
14.《西汉帛画》是表现(墓主人升仙的情景)。
15.我国目前存在的最早工笔重彩壁画是(西汉帛画)。
16.汉代墓室壁画的早期移存是(升仙图)17.在凤祥、西安、临潼等地出土的秦国早期的(鹿纹、双兽纹、豹纹、叶纹、辐射纹)圆瓦当。
概括归纳.1.战国时期的绘画(人物龙凤帛画)、(人物御龙帛画)。
2.《人物龙凤帛画》的内容有(墓主人为一宽袖细腰合掌侧立的女性形象,展翅扬尾的凤鸟和一腾龙)。
3.战国的雕塑有(木雕立俑),(木雕彩绘立俑)(举鸟铜人)(猛虎噬鹿铜器座)(牛虎形铜祭案)(彩漆木雕禽兽屏座)(彩漆木雕虎座鸟架鼓)(彩漆木雕卧虎)。
4.汉代宫殿壁画有(云台二十八将图)(麒麟阁十一功臣图)。
5.《西汉帛画》的上段有,(人首蛇身的女娲和烛龙,“金乌”太阳,八个小太阳,扶桑树,月牙蟾蜍,玉兔,嫦娥。
天阙。
守门人,神豹。
6.现存汉墓室壁画有:卜千秋墓室壁画——《升仙图》洛阳老城西汉墓室壁画——《二桃杀三士》《鸿门宴》河北望都墓室壁画和林格尔墓室壁画——《升官图》《车马出行图》《乐舞百戏图》《牧马图》7.汉代的画像石有:山东肥城孝堂山郭氏祠——《大王车》《战斗图》嘉祥武氏祠——《闵子蹇jiǎn御车图》《荆轲刺秦王》《王陵母》《泗水取鼎》沂南画像石8.汉代画像砖作品有《戈射割禾图》《乐舞百戏画像砖》《西王母》9.汉代雕塑有陕西兴平县《马踏匈奴》《卧马》《伏虎》《人熊相斗》,四川雅安《高颐墓前石兽》,甘肃武威《铜奔马》,四川汉墓出土的《说书俑》,四川成都天回山出土的《陶马》10.目前所存秦早期美术遗物《人物车马图》《狩猎纹空心画像砖》11.秦兵马俑特点:惊人的数目和巨大的体积在世界美术史上是罕见的,造型简练概括而又有高度的写实性,众多的武士形象既统一于威武雄壮的个性,也有具体鲜明的个性刻画。
第四章三国两晋南北朝填空1.曹不兴是(吴)国画家,画屏风有(点墨成蝇)之说,善画(佛像),画大象有(心敏手运,须臾立成)之说。
2.西晋卫协的绘画趋向(精细)和注意(风范气韵)的追求。
3.陆探微的人物画创(秀骨清相)的形象,他是(五)世纪后最有影响的画家,善画(宗教画)(名士肖像画)(风俗故事画),系(刘宋)时期的画家。
4.张僧繇yao绘画用笔风格是(疏体线描),“笔才一二,象以应焉”,创佛教艺术中的(张家祥),吸收外来画法(南京一乘寺的凹凸花),活跃于(肖梁)时期。
5.曹仲达来自中亚曹国,是(北齐)时期的画家,善画梵像,宗教艺术中创(曹家祥),“其体稠叠而衣纹紧窄”被称为(曹衣出水)。
6.谢赫是(南齐)前后的画家,著有(画品录),谢赫提出绘画的作用是(明劝戒,著升沉,千载寂寥,披图可见)。
六法是(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模移写)。
7.戴逵是与(顾恺之)同一时期的画家赫雕塑家,他是首创(中国是佛像)的雕塑家。
8.戴逵把(脱胎漆器)的工艺技术运用于雕塑方面,创造了(夹纻zhu)形象,克服了造型尺寸增大而重量加重的矛盾。
9.(洛神赋图)取材于曹植的诗篇。
10.提出以形写神的画家是(顾恺之)。
11.西晋有最高水平的画家是(卫协)。
12.人物画创秀骨清相的画家是(陆探微)。
13.被称为“笔才一二,象以应焉”的画家是(张僧繇)。
14.佛教画创“曹衣出水”的画家是(曹仲达)。
15.六法始于(谢赫)。
16.南京西善桥南朝墓出土的(七贤图)画像砖,刻画魏晋之际的(竹林七贤)17.江苏丹阳南朝墓出土的(羽人戏龙)等画像砖。
18.大同北魏司马金龙墓出土的(屏风漆画)中的(孝子列女)在题材上与顾恺之的《女史箴图》《列女仁智图》相似。
19.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云岗石窟)(龙门石窟)(敦煌莫高窟)三大石窟。
20.莫高窟位于(甘肃)省(敦煌)县城东之四十里(鸣沙山)的断崖上,自符秦建元二年,公元(336)年,沙门(乐僔)开窟后,前后经历1000余年。
21.莫高窟现存壁画(四万五千余平方米)。
22.云岗石窟位于(山西)省(大同)市。
23.龙门石窟位于(河南)省,(洛阳 )市二十五里的(龙门),又名(伊阙)。
24.云岗石窟现存(53)个洞窟,最早开凿的一批石窟称为(昙曜五窟)。
25.云岗石窟现存最大的佛像市在(第二十窟)。
26.魏体书的十九品选自(古阳洞)。
27.龙门石窟刻有(帝后礼佛国)的洞窟市(宾阳中洞)。
28.敦煌壁画与(雕塑)(建筑)结合为有机的整体。
壁画按题材内容可分为(佛本生故事画)(佛传故事画)(经变故事画)(佛,菩萨像)(供养人)(装饰图案)选择1.顾恺之的作品《洛神赋图》《女史箴图》《列女仁智图》《魏晋胜流画赞》《论画》《画云台山记》。
2.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重要画家有(顾恺之、陆探微、张僧繇、曹不兴、卫协、张墨、曹仲达、谢赫、戴逵、肖绎yi、杨子华、宗炳)。
3.谢赫在《画品录》中提出绘画的作用(明劝戒,著升沉,千载寥寥,披图可见)。
第五章隋唐五代时期的美术1.唐代美术毫不掩饰的表明要起(成教化,助人伦)的作用。
2.当代是古代人物画的盛期,在表现(重大政治题材),反映(贵族生活情态),描绘(多种道释现象),及(宗教题材)等方面有重要成就,(反映城乡风俗),也开始成为美术家所注意,在南北朝基础上题材范围进一步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