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酸碱中和滴定之滴定管的使用方法

合集下载

酸碱中和滴定 新高考化学 考点详细分析 深入讲解 提升解题能力 化学高考必看 最新版

酸碱中和滴定 新高考化学 考点详细分析 深入讲解 提升解题能力 化学高考必看 最新版

3.容量瓶 容量瓶定容时,视线应与容量瓶上的刻度线在同一条直线上,且
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切。若仰视定容,则加水过多,结果偏低;若俯视定容,则加
水过少,结果偏高,如图丙所示。
必备知识通关
必备知识通关
步骤 洗涤
操作 酸式滴定管未用标准溶液润洗 碱式滴定管未用待测溶液润洗
锥形瓶用待测溶液润洗 锥形瓶洗净后还留有蒸馏水
c(I-),实验过程包括准备标准溶液和滴定待测溶液。
Ⅰ.准备标准溶液 a.准确称取AgNO3基准物4.246 8 g(0.025 0 mol)后,配制成250 mL标准 溶液,放在棕色试剂瓶中避光保存,备用。 b.配制并标定100 mL 0.100 0 mol·L-1 NH4SCN标准溶液,备用。
解题能力提升
VA 偏大 偏小 偏大 不变
cB 偏高 偏低 偏高 无影响
必备知识通关
必备知识通关
高考链接 [2015广东,12]准确移取20.00 mL某待测HCl溶液于锥形瓶中,用0.100 0
mol·L-1 NaOH溶液滴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滴定管用蒸馏水洗涤后,装入NaOH溶液进行滴定 B.随着NaOH溶液滴入,锥形瓶中溶液pH由小变大 C.用酚酞作指示剂,当锥形瓶中溶液由红色变无色时停止滴定 D.滴定达终点时,发现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悬滴,则测定结果偏小 答案 B
解题能力提升
解题能力提升
解题能力提升
命题角度2 导电能力与酸碱中和滴定图像 以中和滴定为载体,考查指示剂的选择、滴定过程中溶液酸碱性的变化、 导电能力的变化等知识。 示例5 [2019全国卷Ⅰ,11,6分]NaOH溶液滴定邻苯二甲酸氢钾(邻苯二
甲酸H2A的Ka1=1.1×10-3,Ka2=3.9×10-6)溶液,混合溶液的相对导电能力

2021届高考化学总复习 第二节 第3课时 酸碱中和滴定(word含答案)

2021届高考化学总复习 第二节 第3课时 酸碱中和滴定(word含答案)

第二节第3课时酸碱中和滴定[学习目标定位] 1.了解酸碱中和滴定的原理,熟记酸碱中和滴定的主要仪器的名称及用途。

2.掌握酸碱中和滴定的实验操作、计算方法和误差分析。

新课程探究一、酸碱中和滴定1.酸碱中和滴定的概念和原理(1)概念:是利用中和反应,用已知浓度的酸(或碱)来测定未知浓度的碱(或酸)的实验方法。

(2)原理:在中和反应中,酸提供的H+与碱提供的OH-之间的物质的量相等。

即:c(H+)·V酸=c(OH-)·V碱,由此可计算c(H+),也可计算c(OH-)。

2.主要仪器及使用(1)仪器:滴定管,铁架台,滴定管夹,锥形瓶,烧杯。

仪器a是酸式滴定管,仪器b是碱式滴定管。

(2)滴定管的使用方法3.主要试剂(1)待测液;(2)标准液;(3)指示剂(一般用酚酞或甲基橙)。

4.滴定操作(1)实验前的准备工作:(2)滴定:(3)滴定终点的判断:(以盐酸滴定氢氧化钠溶液为例,酚酞作指示剂)当滴入最后一滴盐酸时,溶液变为无色,且半分钟内不变色,即为滴定终点。

读数并记录。

5.数据处理为减少实验误差,滴定时,要求重复实验2~3次,求出所用标准溶液体积的平均值,然后再计算待测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纳总结酸碱中和滴定注意事项(1)准确判断滴定终点:最后一滴恰好使指示剂颜色发生明显的改变且半分钟内不变色,即为滴定终点。

(2)滴定操作要点:左手控制活塞或玻璃珠,右手摇动锥形瓶,两眼注视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的变化。

例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图示仪器Ⅰ准确量取25.00 mL酸性KMnO4溶液B.装置Ⅱ可用于已知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测定未知浓度盐酸的实验C.中和滴定时,滴定管用所盛装的待装液润洗2~3次D.中和滴定实验时,用待测液润洗锥形瓶答案 C例2用中和滴定法测定某烧碱样品的纯度,试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准确称量8.2 g含有少量中性易溶杂质的样品,配成500 mL待测溶液。

称量时,样品可放在________(填字母)称量。

酸碱中和滴定的操作方法

酸碱中和滴定的操作方法

酸碱中和滴定的操作方法酸碱中和滴定是化学分析实验中常用的一种重要方法,用来确定溶液中酸或碱的浓度。

这种方法通过逐渐加入一种酸碱指示剂或者PH计,来确定酸碱溶液中的中和点,从而推断出待测酸碱的浓度。

下面我将详细介绍酸碱中和滴定的操作方法。

首先,我们需要准备一组实验装置和试剂。

实验装置包括一支滴定管、一个滴定瓶、一个酸碱指示剂或PH计,一个容量瓶和一根滴管。

试剂包括一定浓度的酸或碱、蒸馏水和酸碱指示剂或PH计。

在实验之前,我们需要对所有实验装置和试剂进行清洁和消毒,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接下来,我们需要将待测溶液装入滴定瓶中,并添加一定量的酸碱指示剂或PH 计。

然后用蒸馏水稀释待测溶液,使其溶液浓度适合于滴定分析。

在开始滴定之前,我们需要用滴管从滴定瓶中取一小部分溶液至滴定管中,并将滴管放置于滴定管中。

这个步骤是为了调整溶液的PH值,使其接近中和点。

随后,我们开始滴定分析。

首先,我们向滴定瓶中加入一定量的标准溶液,这个溶液的浓度是已知的。

然后,我们开始慢慢滴加标准溶液到待测溶液中,直到出现指示剂或PH计的颜色发生明显变化。

这时,我们记录下滴定瓶中已加入的标准溶液的体积,然后计算出待测溶液中酸或碱的浓度。

在滴定结束后,我们需要仔细清洗所有实验装置和试剂,并记录实验操作的全过程和结果。

这些记录对于实验结果的分析和复现都非常重要。

总结一下,酸碱中和滴定的操作方法包括:准备实验装置和试剂,将待测溶液装入滴定瓶中,添加酸碱指示剂或PH计,用标准溶液滴定分析,记录滴定过程和结果,清洗实验装置和试剂,并进行实验记录。

通过这种操作方法,我们可以准确地确定溶液中酸或碱的浓度,为化学分析和实验研究提供重要数据。

碱式滴定管的使用方法

碱式滴定管的使用方法

碱式滴定管的使用方法
碱式滴定管的使用方法如下:
1. 准备滴定管:将滴定管清洗干净,并用输送管连接到滴定装置或滴定瓶上。

2. 滴定液的准备:根据实验要求,准备好适量的酸性溶液,并将其填充到滴定瓶中。

3. 吸取滴定液:将滴定瓶倒置并轻轻摇晃,使溶液混合均匀。

取用滴定管的一端,轻轻放入滴定瓶中,使滴定液自然上升充满滴定管。

避免过量吸取滴定液,以免发生滴漏。

4. 滴定前的准备:将草酸溶液或其他可用作标准溶液的物质加入容器中,准备好用于滴定的试样。

5. 滴定操作:将滴定管的另一端放置在试样容器中,仔细调节滴定液的速度,使其以每秒钟约2-3滴的速度滴入试样中。

同时,用玻璃棒轻轻搅拌试样,以促使反应充分进行。

6. 滴定终点的判定:在滴定过程中,观察反应溶液的颜色变化。

当颜色发生突变或出现明显的指示剂颜色变化时,停止加入滴定液,此时即为滴定终点。

7. 记录滴定体积:记录滴定液消耗的体积,作为滴定结果的依据。

8. 重复滴定:如果需要,可以重复上述滴定步骤,以获得更准确的结果。

9. 清洗滴定管:在使用完毕后,将滴定管清洗干净,并彻底清洗滴定瓶和容器,以防止交叉污染。

10. 计算滴定结果:根据滴定液的体积和滴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计算出试样中所含的待测物的浓度或反应物的当量数。

请注意:在进行滴定过程中,要小心操作,避免滴定液溅到皮肤或眼睛中,如有意外情况发生,请立即用大量水冲洗。

另外,使用前应确保滴定管无损坏或堵塞,以免影响滴定的准确性和结果的可靠性。

上述操作仅为一般的滴定方法,具体实验中可能还存在其他步骤或注意事项,根据实验要求进行操作。

算是滴定管的使用步骤

算是滴定管的使用步骤

算是滴定管的使用步骤滴定管是一种常见的实验工具,广泛应用于化学实验室中。

它主要用于溶液中溶质浓度的测定,通过与一定量的标准溶液进行滴定反应,确定溶质的浓度。

滴定管的使用步骤如下:1. 准备工作:首先,确保滴定管的清洁和干燥。

使用前应用去离子水冲洗,并在使用前用吹泡器吹干。

同时,准备好待测溶液和标准溶液,并将它们分别倒入两个干净的容器中。

2. 吸取标准溶液:用滴定管吸取一定量的标准溶液,注意要将滴定管的尖端完全浸入溶液中,以避免空气进入滴定管。

3. 滴定待测溶液:将滴定管中的标准溶液滴入待测溶液中,同时搅拌待测溶液,直到出现明显的颜色变化。

在滴定过程中,要逐渐加缓滴液的速度,当接近滴定终点时,应缓慢滴液,以防止过量。

4. 记录用量:滴定终点为颜色发生明显的变化,可以使用指示剂来辅助判断。

滴定终点时,记录下标准溶液的用量,这个用量即为待测溶液中溶质的浓度。

5. 清洗滴定管:滴定结束后,要及时清洗滴定管,以免污染下一次实验。

可以用去离子水冲洗滴定管,然后用吹泡器吹干。

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滴定实验时,应该严格控制实验条件,确保实验的准确性。

同时,滴定管的使用也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滴定管的选用:根据实验的要求选择合适的滴定管,一般有玻璃滴定管和塑料滴定管两种。

玻璃滴定管耐酸碱性好,适合于大多数溶液的滴定实验;而塑料滴定管则适用于有机溶液等不适宜使用玻璃滴定管的情况。

2. 滴定管的校准:滴定管在使用前需要进行校准,以确保其容量的准确性。

校准方法一般是用已知体积的溶液进行滴定,校准出每滴对应的体积。

3. 滴定终点的判断:滴定终点是指溶液中反应达到完全的状态,可以通过颜色变化、指示剂变色或物理性质变化等来判断。

在进行实验前,需要明确滴定终点的判断方法,避免主观判断带来的误差。

滴定管的使用步骤简单明了,但在实验中仍需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同时,实验者应具备一定的化学实验基础知识和实验技能,以确保实验的顺利进行。

考点45_酸碱中和滴定-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过考点(解析版)

考点45_酸碱中和滴定-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过考点(解析版)

考点45 酸碱中和滴定一、酸碱中和滴定实验1.概念和原理(1)概念依据中和反应,用已知浓度的酸(或碱)来测定未知浓度的碱(或酸)的方法。

(2)原理在中和反应中,酸提供的H+与碱提供的OH-之间的物质的量相等。

即:c(H+)·V酸=c(OH-)·V碱,则c(H +)=c OH-·V碱V酸或c(OH-)=c H+·V酸V碱。

2.主要仪器使用(1)仪器:滴定管,铁架台,滴定管夹,锥形瓶,烧杯。

仪器a是酸式滴定管,仪器b是碱式滴定管。

精密度:0.01 mL。

(2)滴定管的使用方法①检查仪器:使用前先检查滴定管活塞是否漏水。

②润洗仪器:在加入溶液之前,洁净的滴定管要用所要盛装的溶液润洗2~3遍。

③加入溶液:分别将溶液加入到相应滴定管中,使液面位于滴定管0刻度线以上。

④调节起始读数:在滴定管下放一烧杯,调节活塞,使滴定管尖嘴部分充满溶液,然后调节滴定管液面使其处于“0”刻度或“0”刻度以下的某一刻度。

准确读取数值并记录。

3.主要试剂(1)待测液;(2)标准液;(3)指示剂(一般用酚酞或甲基橙,一般不用石蕊,颜色改变不明显)。

4.指示剂的选择(1)原理:由曲线可以看出,在酸、碱中和滴定过程中,溶液的pH在接近滴定终点时有一个突变过程,在此范围内,滴加很少的酸(或碱),溶液的pH就有很大的变化,能使指示剂的颜色变化明显,所以即使酚酞、甲基橙的变色不在恰好中和的pH=7的点上,但体积差距很小,可以忽略不计。

图:0.100 0 mol·L -1 NaOH 溶液滴定20.00 mL 0.100 0 mol·L -1 HCl 溶液的滴定曲线。

(2)酸碱指示剂法(只能测定溶液的pH 范围) 常见酸碱指示剂的变色范围:指示剂 变色范围(颜色与pH 的关系)石蕊 <5.0红色 5.0~8.0紫色 >8.0蓝色 酚酞 <8.2无色 8.2~10.0浅红色 >10.0红色 甲基橙<3.1红色3.1~4.4橙色>4.4黄色特别提醒 若滴定终点为碱性时,选择酚酞,酸性时,选择甲基橙,中性时,酚酞、甲基橙都行,一般不选择石蕊,变色现象不明显。

滴定管的使用方法步骤

滴定管的使用方法步骤

滴定管的使用方法步骤
滴定管是实验室常用的一种量取液体的工具,下面是使用滴定管的方法步骤:
1.检查滴定管:首先检查滴定管是否干净,并且是否有任何破
损或污垢。

2.将滴定管插入溶液中:将滴定管的末端浸入容器中的溶液中。

确保滴定管高度适当,以避免溶液溅出或溶液污染滴定管外部。

3.吸取溶液:用手指捏住滴定管顶端,用力吸气,直到溶液充
满滴定管。

确保滴定管顶端紧贴溶液,以避免空气进入滴定管。

4.滴定溶液:将滴定管顶端放在需要加液的容器中,轻轻放松
手指,使溶液缓慢滴入容器中,可根据需要控制滴液的速度。

5.清洗滴定管:每次使用滴定管后,都需要彻底清洗滴定管以
防止污染。

通常,可先用蒸馏水冲洗滴定管,然后用酸、碱或其他适当的清洗剂进行清洗,最后用蒸馏水漂洗干净。

6.储存滴定管:在清洗后,将滴定管放置在干燥、清洁的容器中,以防止滴定管受到损坏或污染。

总之,滴定管在实验室中使用时需要注意保持滴定管的清洁和完整性,掌握好滴液的速度,并在使用后进行彻底清洗和储存。

这样可以确保滴定管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提高实验结果的可信度。

化学实验酸碱中和滴定反应

化学实验酸碱中和滴定反应

化学实验酸碱中和滴定反应滴定是一种常用于化学实验室的准确确定溶液浓度的方法。

其中,酸碱中和滴定反应是一种常见的滴定方法,用于确定溶液中酸碱浓度的实验。

本文将详细介绍酸碱中和滴定反应的原理、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

一、原理酸碱中和滴定反应基于酸组分和碱组分在一定条件下的快速反应,通过酸溶液和碱溶液的滴定反应,可以确定两者中物质的化学计量比。

在酸碱中和滴定反应中,酸溶液通常用酸性指示剂进行指示,当滴定液与待测溶液中的酸溶液反应到化学计量比时,指示剂会发生颜色变化,这时,滴定液的体积就能确定待测液体中酸组分的含量。

二、实验步骤1. 准备滴定管和滴定管钳,并用洗涤液清洗干净。

确保滴定管的内壁干净,无残留物。

2. 使用容量瓶分别配制好酸溶液和碱溶液,并标明浓度。

3. 取一个已知浓度的酸溶液,加入少量酸性指示剂。

4. 用滴定管量取已知浓度的碱溶液,利用滴定管钳固定滴定管,将滴定液滴入酸溶液中。

5. 在滴定液滴入过程中,注意用玻璃棒搅拌酸溶液,使反应更加均匀。

6. 滴定液加入过程中酸性指示剂会发生颜色变化,当颜色变化明显时,表示滴定反应接近终点。

7. 记录滴定液滴入酸溶液的体积,该体积即为酸溶液所需的滴定液体积。

8. 重复实验步骤4-7,直至滴定反应的体积变化在一定范围内相近。

9. 根据滴定液消耗的体积,可以计算酸溶液的浓度。

三、注意事项1. 实验前必须戴上防护眼镜和实验手套,避免酸碱溶液对皮肤和眼睛的刺激。

2. 准备好适当的废液容器,将废液处理妥当。

3. 在滴定反应过程中,滴定液要逐滴加入,并注意控制速度,以免滴液过多导致误差。

4. 在滴定前要进行试验室室温调节,确保实验环境稳定。

5. 确保实验器材干净,以免造成实验结果的误差。

6. 记录实验数据时要准确、细致,以便后续计算溶液的浓度。

7. 实验完成后,对实验器材进行彻底清洗,并将废液处理妥当。

酸碱中和滴定反应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实验方法,可以准确测定溶液中酸碱物质的浓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倒计时67|高考化学酸碱中和滴定之滴定管的使用方法
今天给大家分享《滴定管的使用方法》知识清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碱式、通用、酸式)
滴定管是滴定操作时准确测量标准溶液体积的一种量器。

滴定管的管壁上有刻度线和数值,精确度为0.01毫升,“0”刻度在上,自上而下数值由小到大。

滴定管分酸式滴定管和碱式滴定管两种。

酸式滴定管下端有玻璃旋塞,用以控制溶液的流出。

酸式滴定管只能用来盛装酸性溶液或氧化性溶液,不能盛碱性溶液(如氨水、碳酸钠溶液)。

因碱与玻璃作用会使磨口旋塞粘连而不能转动,碱式滴定管下端连有一段橡皮管,管内有玻璃珠,用以控制液体的流出,橡皮管下端连一尖嘴玻璃管。

凡能与橡皮起作用的溶液(如高锰酸钾溶液、
溴水、氯化铁溶液),均不能使用碱滴定管。

☞酸式滴定管的使用方法:
(1)给旋塞涂凡士林。

把旋塞芯取出,用手指蘸少许凡士林,在旋塞芯两头薄薄地涂上一层,然后把旋塞芯插入塞槽内,旋转使油膜在旋塞内均匀透明,且旋塞转动灵活。

(2)检漏。

将旋塞关闭,滴定管里注满水,把它固定在滴定管架上,放置1-2分钟,观察滴定管口及旋塞两端是否有水渗出,旋塞转动180°再放置1-2分钟,若两次旋塞不渗水才可使用。

(3)滴定管内装入标准溶液后要检查尖嘴内是否有气泡。

如有气泡,将影响溶液体积的
准确测量。

排除气泡的方法是:用右手拿住滴定管无刻度部分使其倾斜约30°角,左手迅速打开旋塞,使溶液快速冲出,将气泡带走。

(4)进行滴定操作时,应将滴定管夹在滴定管架上。

左手控制旋塞,大拇指在管前,食指和中指在后,三指轻拿旋塞柄,手指略微弯曲,向内扣住旋塞,避免产生使旋塞拉出的力。

向里旋转旋塞使溶液滴出。

☞碱式滴定管的使用方法:
(1)检漏。

给碱式滴定管装满水后夹在滴定管架上静量1-2分钟。

若有漏水应更换橡皮管或管内玻璃珠。

若将旋塞关闭,滴定管里注水不漏水,要轻轻挤压玻璃球放出少量的水,松开手,再次观察是否漏水,经过两次检查不漏水,且能灵活控制液滴,才能使用。

(2)滴定管内装入标准溶液后,要将尖嘴内的气泡排出。

方法是:把橡皮管向上弯曲,出口上斜,挤捏玻璃珠,使溶液从尖嘴快速喷出,气泡即可随之排掉。

(3)进行滴定操作时,用左手的拇指和食指捏住玻璃珠靠上部位,向手心方向捏挤橡皮管,使其与玻璃珠之间形成一条缝隙,溶液即可流出。

☞使用滴定管时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滴定管使用前和用完后都应进行洗涤。

洗前要将酸式滴定管旋塞关闭。

管中注入水后,一手拿住滴定管上端无刻度的地方,一手拿住旋塞或橡皮管下方无刻度的地方,边转动滴定管边向管口倾斜,使水浸湿全管。

然后直立滴定管,打开旋塞或捏挤橡皮管使水从尖嘴口流出。

滴定管洗干净的标准是玻璃管内壁不挂水珠。

(2)装标准溶液前应先用标准液涮洗滴定管2-3次,洗去管内壁的水膜,以确保标准溶液浓度不变。

装液时要将标准溶液摇匀,然后不借助任何器皿直接注入滴定管内。

(3)滴定管必须固定在滴定管架上使用。

读取滴定管的读数时,要使滴定管垂直,视线应与弯月面下沿最低点在一水平面上,要在装液或放液后1-2分钟进行。

每次滴定时最好从“0”刻度开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