碱式滴定管使用方法
酸式滴定管和碱式滴定管使用的注意事项PDF

酸式滴定管和碱式滴定管使用的注意事项 PDF酸式滴定管和碱式滴定管是实验室中常用的两种滴定仪器,它们的使用需要注意一些事项。
下面将分别对酸式滴定管和碱式滴定管的使用注意事项进行详细的说明。
一、酸式滴定管的使用注意事项1.酸式滴定管应使用酸性或中性试剂,因为碱性和强氧化性试剂会腐蚀玻璃塞。
2.使用前,要将酸式滴定管清洗干净,并检查是否漏水。
方法是:将水加入滴定管中,关闭活塞,轻轻摇晃几下,观察是否有水漏出。
3.在装入试剂时,要将试剂瓶倾斜,使瓶口紧挨着酸式滴定管的瓶口,缓慢地将试剂加入滴定管中。
4.操作时,要注意控制活塞的开关,避免空气进入滴定管下端。
5.在读取数据时,要保持视线与滴定管内液体凹面最低处相切,避免误差。
6.使用完后,要及时将滴定管清洗干净,并用凡士林润滑活塞。
二、碱式滴定管的使用注意事项1.碱式滴定管只能使用碱性试剂,不能使用酸性或氧化性试剂,否则会腐蚀胶管。
2.使用前,要将碱式滴定管清洗干净,并检查是否漏水。
方法是:将水加入滴定管中,关闭活塞,轻轻摇晃几下,观察是否有水漏出。
3.在装入试剂时,要将试剂瓶倾斜,使瓶口紧挨着碱式滴定管的尖嘴处,缓慢地将试剂加入滴定管中。
4.操作时,要注意控制活塞的开关,避免空气进入滴定管下端。
5.在读取数据时,要保持视线与滴定管内液体凹面最低处相切,避免误差。
6.使用完后,要及时将滴定管清洗干净,并用凡士林润滑活塞。
三、使用酸式滴定管和碱式滴定管的注意事项具有普适性,但也要根据具体的实验情况和试剂性质进行灵活调整。
例如,对于高浓度腐蚀性液体滴定操作时建议戴防护手套以防腐蚀伤人;对于精度要求高的分析实验,则需要进行更精确的误差分析和数据处理等等。
总之在使用酸式滴定管和碱式滴定管进行实验操作时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并注意安全事项以保障实验的准确性和操作者的人身安全。
高考化学酸碱中和滴定之滴定管的使用方法

倒计时67|高考化学酸碱中和滴定之滴定管的使用方法今天给大家分享《滴定管的使用方法》知识清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碱式、通用、酸式)滴定管是滴定操作时准确测量标准溶液体积的一种量器。
滴定管的管壁上有刻度线和数值,精确度为0.01毫升,“0”刻度在上,自上而下数值由小到大。
滴定管分酸式滴定管和碱式滴定管两种。
酸式滴定管下端有玻璃旋塞,用以控制溶液的流出。
酸式滴定管只能用来盛装酸性溶液或氧化性溶液,不能盛碱性溶液(如氨水、碳酸钠溶液)。
因碱与玻璃作用会使磨口旋塞粘连而不能转动,碱式滴定管下端连有一段橡皮管,管内有玻璃珠,用以控制液体的流出,橡皮管下端连一尖嘴玻璃管。
凡能与橡皮起作用的溶液(如高锰酸钾溶液、溴水、氯化铁溶液),均不能使用碱滴定管。
☞酸式滴定管的使用方法:(1)给旋塞涂凡士林。
把旋塞芯取出,用手指蘸少许凡士林,在旋塞芯两头薄薄地涂上一层,然后把旋塞芯插入塞槽内,旋转使油膜在旋塞内均匀透明,且旋塞转动灵活。
(2)检漏。
将旋塞关闭,滴定管里注满水,把它固定在滴定管架上,放置1-2分钟,观察滴定管口及旋塞两端是否有水渗出,旋塞转动180°再放置1-2分钟,若两次旋塞不渗水才可使用。
(3)滴定管内装入标准溶液后要检查尖嘴内是否有气泡。
如有气泡,将影响溶液体积的准确测量。
排除气泡的方法是:用右手拿住滴定管无刻度部分使其倾斜约30°角,左手迅速打开旋塞,使溶液快速冲出,将气泡带走。
(4)进行滴定操作时,应将滴定管夹在滴定管架上。
左手控制旋塞,大拇指在管前,食指和中指在后,三指轻拿旋塞柄,手指略微弯曲,向内扣住旋塞,避免产生使旋塞拉出的力。
向里旋转旋塞使溶液滴出。
☞碱式滴定管的使用方法:(1)检漏。
给碱式滴定管装满水后夹在滴定管架上静量1-2分钟。
若有漏水应更换橡皮管或管内玻璃珠。
若将旋塞关闭,滴定管里注水不漏水,要轻轻挤压玻璃球放出少量的水,松开手,再次观察是否漏水,经过两次检查不漏水,且能灵活控制液滴,才能使用。
碱式滴定管的基本操作方法

碱式滴定管的基本操作方法
碱式滴定管的基本操作方法如下:
1. 准备滴定管:将滴定管洗净,并用去离子水漂洗至无残留物。
然后,用干净的纸巾擦干滴定管。
2. 加入试剂:使用滴管将待测液体移入滴定管中。
确保尽量准确地加入试剂,并注意不要将试剂滴到滴定管外表面。
要避免空气泡进入滴定管。
3. 加入指示剂:根据实验需求,可加入适量的指示剂。
指示剂通常会改变颜色,并指示滴定反应的终点。
4. 开始滴定:将滴定管放入滴定仪器中,如滴定挂钩或滴定摇床。
然后,将标定好的滴定液滴入待测液体中,同时轻轻摇晃滴定管,使试剂混合均匀。
滴定过程中需要注意滴定液滴落的速度和数量,确保滴定液的加入均匀。
5. 终点判断:观察颜色改变,并注意指示剂的变化。
当颜色改变明显,并保持一段时间后,说明滴定已达到终点。
6. 记录结果:记录滴定过程中消耗的滴定液的体积。
根据终点的出现确定滴定液的等值浓度,进而计算出待测物质的浓度。
7. 清洗滴定管:滴定完成后,用去离子水进行洗涤,多次漂洗滴定管,直至洗净。
8. 储存滴定管:将清洗干净的滴定管晾干,储存在干燥的地方,以备下次使用。
需要注意的是,在操作过程中应当注意实验的安全性,避免接触皮肤和吸入试剂的气味。
同时,尽量避免滴定液溅到眼睛和口腔。
酸碱式滴定管的使用方法

酸碱式滴定管的使用方法
酸碱式滴定管是一种常用的滴定仪器,用于进行酸碱滴定实验。
以下是酸碱式滴定管的使用方法:
1. 准备滴定液:根据实验需要,准备好酸碱滴定液,并将其放置在容量适当的滴定瓶中。
2. 准备样品:将待测物质溶解或稀释至适当浓度,并放置在滴定瓶中。
3. 准备滴定管:将酸碱式滴定管的橡胶球插入滴定管顶端,并确保橡胶球完全密封。
4. 吸取滴定液:将滴定管的开口放入滴定液中,轻轻挤压橡胶球,使其吸取一定量的滴定液。
5. 滴定:将滴定管的开口移到装有样品的滴定瓶上方,缓慢挤压橡胶球,让滴定液缓慢滴入样品中。
6. 摇动滴定瓶:在滴定过程中,用力摇动滴定瓶,使滴定液和样品充分混合。
7. 颜色变化:当滴定液与样品发生反应时,会出现颜色变化。
在颜色变化明显的时候,减慢滴定速度,注意每滴滴定液的量。
8. 终点判定:当颜色变化达到临界点时,即为滴定终点。
终点可以通过化学指示剂(如酚酞、溴酚蓝等)的颜色变化判断,或者通过电位计、pH计等仪器测定。
9. 记录结果:记录滴定液消耗量,并计算出滴定液与样品的化学计量比例关系,得出所需的分析结果。
注意事项:
- 滴定液的浓度和样品的浓度需根据实验要求选择合适的比例。
- 在滴定过程中,滴定管的开口应始终位于滴定瓶的上方,以避免滴定液回吸。
- 在滴定终点附近,需要减慢滴定速度,以免滴定过量。
- 使用化学指示剂时,要了解其变色范围和变色点,避免误判终点。
- 滴定结束后,要及时清洗滴定管,避免残留物对下次实验的影响。
碱式滴定管的使用方法

碱式滴定管的使用方法
碱式滴定管的使用方法如下:
1. 准备滴定管:将滴定管清洗干净,并用输送管连接到滴定装置或滴定瓶上。
2. 滴定液的准备:根据实验要求,准备好适量的酸性溶液,并将其填充到滴定瓶中。
3. 吸取滴定液:将滴定瓶倒置并轻轻摇晃,使溶液混合均匀。
取用滴定管的一端,轻轻放入滴定瓶中,使滴定液自然上升充满滴定管。
避免过量吸取滴定液,以免发生滴漏。
4. 滴定前的准备:将草酸溶液或其他可用作标准溶液的物质加入容器中,准备好用于滴定的试样。
5. 滴定操作:将滴定管的另一端放置在试样容器中,仔细调节滴定液的速度,使其以每秒钟约2-3滴的速度滴入试样中。
同时,用玻璃棒轻轻搅拌试样,以促使反应充分进行。
6. 滴定终点的判定:在滴定过程中,观察反应溶液的颜色变化。
当颜色发生突变或出现明显的指示剂颜色变化时,停止加入滴定液,此时即为滴定终点。
7. 记录滴定体积:记录滴定液消耗的体积,作为滴定结果的依据。
8. 重复滴定:如果需要,可以重复上述滴定步骤,以获得更准确的结果。
9. 清洗滴定管:在使用完毕后,将滴定管清洗干净,并彻底清洗滴定瓶和容器,以防止交叉污染。
10. 计算滴定结果:根据滴定液的体积和滴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计算出试样中所含的待测物的浓度或反应物的当量数。
请注意:在进行滴定过程中,要小心操作,避免滴定液溅到皮肤或眼睛中,如有意外情况发生,请立即用大量水冲洗。
另外,使用前应确保滴定管无损坏或堵塞,以免影响滴定的准确性和结果的可靠性。
上述操作仅为一般的滴定方法,具体实验中可能还存在其他步骤或注意事项,根据实验要求进行操作。
碱式滴定管使用方法

碱式滴定管使用方法1、试漏:给碱式滴定管装满水后夹在滴定管架上静量1-2分钟。
若有漏水应更换橡皮管或管内玻璃珠,直至不漏水且能灵活控制液滴为止。
2、滴定管内装入标准溶液后,要将尖嘴内的气泡排出:方法是:把橡皮管向上弯曲,出口上斜,挤捏玻璃珠,使溶液从尖嘴快速喷出,气泡即可随之排掉。
3、进行滴定操作时,用左手的拇指和食指捏住玻璃珠靠上部位,向手心方向捏挤橡皮管,使其与玻璃珠之间形成一条缝隙,溶液即可流出。
使用滴定管时还应注意以下几点:1、滴定管使用前和用完后都应进行洗涤。
洗前要将酸式滴定管旋塞关闭。
管中注入水后,一手拿住滴定管上端无刻度的地方,一手拿住旋塞或橡皮管上方无刻度的地方,边转动滴定管边向管口倾斜,使水浸湿全管。
然后直立滴定管,打开旋塞或捏挤橡皮管使水从尖嘴口流出。
滴定管洗干净的标准是玻璃管内壁不挂水珠。
2、装标准溶液前应先用标准液涮洗滴定管2-3次,洗去管内壁的水膜,以确保标准溶液浓度不变。
装液时要将标准溶液摇匀,然后不借助任何器皿直接注入滴定管内。
3、滴定管必须固定在滴定管架上使用。
读取滴定管的读数时,要使滴定管垂直,视线应与弯月面下沿最低点在一水平面上,要在装液或放液后1-2分钟进行。
每次滴定时最好从“0”刻度开始。
碱式滴定管是分析化学中常用的滴定仪器,只能用于碱性溶液。
可用于进行酸碱中和滴定实验等。
滴定管的读数,读数时应遵循下列原则:⑴装满或放出溶液后,必须等1~2分钟,使附着在内壁的溶液流下来,再进行读数。
如果放出溶液的速度较慢(例如,滴定到最后阶段,每次只加半滴溶液时),等0.5~1分钟即可读数。
每次读数前要检查一下管壁是否挂水珠,管尖是否有气泡。
⑵读数时,滴定管可以夹在滴定管架上,也可以用手拿滴定管上部无刻度处。
不管用哪一种方法读数,均应使滴定管保持垂直。
⑶对于无色或浅色溶液,应读取弯月面下缘最低点,读数时,视线在弯月面下缘最低点处,且与液面成水平(图4-8);溶液颜色太深时,可读液面两侧的最高点。
化学实验酸碱滴定管的使用方法(图)

滴定管(酸式、碱式)的使用方法滴定管是滴定时用来准确测量流出的滴定剂体积的量器。
常量分析用的滴定管容积为50mL和25mL,最小分度值为,读数可估计到。
实验室最常用的滴定管有两种:其下部带有磨口玻璃活塞的酸式滴定管(也称具塞滴定管),如图3-5(a)所示;另一种是碱式滴定管,它的下端连接像皮软管,内放玻璃珠,橡皮管下端再连尖嘴玻璃管,见图3-5(b)。
图3-5滴定管酸式滴定管只能用来盛放酸性、中性或氧化性溶液,不能盛放碱液,磨口玻璃活塞会被碱类溶液腐蚀,放置久了会粘连住。
碱式滴定管用来盛放碱液,不能盛放氧化性溶液如KMnO4、I2或AgNO3等,避免腐蚀橡皮管。
近年来又制成了聚四氟乙烯酸碱两用滴定管,其旋塞是用聚四氟乙烯材料做成的,耐腐蚀、不用涂油、密封性好。
本书主要介绍前两种滴定管的洗涤和使用方法。
(1)滴定管使用前的准备1)滴定管的洗涤。
无明显油污的滴定管,直接用自来水冲洗。
若有油污,则用洗涤剂和滴定管刷洗涤,或直接用超声波洗涤器洗涤。
洗涤后,先用自来水将管中附着的洗液冲净,再用蒸馏水洗几次。
洗净的滴定管的内壁应完全被水均匀润湿而不挂水珠。
2)活塞涂油和检漏。
酸式滴定管使用前,应检查活塞转动是否灵活而且不漏。
如不符合要求,则取下活塞,用滤纸擦干净活塞及塞座。
用手指蘸取少量(切勿过多)凡士林,在活塞大头端涂极薄的一层(注意远离活塞孔),在塞座小端内涂少量,把活塞径直插入塞座内,向同一方向转动活塞(不要来回转),直到从外面观察到凡士林均匀透明为止。
如果是滴定管的出口管尖堵塞,可先用水充满全管,将出口管尖浸入热水中,温热片刻后,打开活塞,使管内的水流突然冲下,将溶化的油脂带出。
最后用小孔胶圈套在玻璃旋塞小头槽内,防止塞子滑出而损坏。
碱式滴定管使用前应检查橡皮管长度是否合适,是否老化变质。
要求橡皮管内玻璃珠的大小合适,能灵活控制液滴。
如发现不合要求,应重新装玻璃珠和橡皮管。
滴定管使用之前必须严格检查,确保不漏。
碱式滴定管的使用方法

碱式滴定管的使用方法
碱式滴定管是化学实验室中常用的一种实验仪器,主要用于溶液中酸碱度的测定。
它的使用方法相对简单,但在操作时需要注意一些细节,下面将详细介绍碱式滴定管的使用方法。
首先,准备工作。
在进行酸碱滴定实验之前,需要先准备好所需的试剂和仪器。
首先是准备好需要测定的溶液,通常是用标准溶液进行滴定。
其次是准备好滴定管、滴定瓶、酸碱指示剂等实验仪器和试剂。
接着,进行实验操作。
首先将需要测定的溶液倒入滴定瓶中,然后加入几滴酸
碱指示剂,通常使用的指示剂有酚酞、溴甲酚绿等。
接下来,将标准溶液装入滴定管中,打开滴定瓶的活塞,让标准溶液缓慢滴入被测溶液中。
在滴定的过程中,需要不断搅拌被测溶液,直到出现颜色变化为止。
记录下滴定瓶中滴定液的用量,即可计算出被测溶液的酸碱度。
最后,注意事项。
在使用碱式滴定管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是滴
定管和滴定瓶要保持清洁干燥,以免杂质影响实验结果;其次是滴定时要缓慢滴加标准溶液,避免滴加过量而造成误差;最后是在滴定过程中要注意观察颜色变化,及时停止滴定,以免过度滴定而影响结果准确性。
总之,碱式滴定管是一种常用的实验仪器,使用方法简单但需要注意一些细节。
通过正确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可以准确地测定出溶液的酸碱度,为化学实验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希望本文介绍的使用方法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4.1碱式滴定管使用方法:
将碱式滴定管用纯净水润洗2-3遍后,将标准碱液倒入碱式滴定管润洗2-3遍后,倒入NaOH,如滴定管中有气泡存在,将滴定嘴向上弯曲45度角,食指和中指紧压橡皮管内的玻璃珠,使碱液流出并将气泡赶走。
2.4.2碱管上最好套一纸帽,防止CO2进入与之反应,影响碱液的浓度,从而影响测定结果的准确性。
2.4.3酸度测定时应注意测定水的空白,以防水质的变化影响测定结果。
2.4.4对于色泽较深的待测溶液可吸取3ml,最后计算时除以3,原浆总酸的测定称量1-2克,精确到0.001,计算时除以称量原浆的质量。
3比重的测定:
3.1比重计测量:把要测的料液倒入量筒中(以能将比重计浮起为准),将比重计放入料液中,待比重计平稳后,平视读取比重计上的读数并记录下来。
3.2重量法:对于高纤维果汁或过于粘稠的果汁采用此方法。
将果汁倒入已称量过的100ml容量瓶中,准确称取其重量(精确到0.01g),然后减去容量瓶的重量,除以容量瓶的体积100ml,即为果汁的比重。
4 PH值的测定:
4.1使用的仪器:PHS-3S型精密PH计
4.2操作步骤:
1)打开电源开关,预热30分钟。
2)标定:
A、把选择开关旋钮调到PH档。
B、调节温度补偿旋钮,使旋钮白线对准溶液温度值。
C、把斜率调节旋钮顺时旋到底(即调到100%位置)。
E、取下电极套,用纯净水将电极清洗、擦干后,插入PH=6.86的缓冲溶液中。
F、调节定位旋钮,使仪器显示读数与该缓冲溶液当时温度下的PH值相一致。
G、用蒸馏水清洗电极擦干后插入PH=4.0(或PH=9.18)的标准缓冲溶液中,调节斜率旋钮,使仪器显示读数与该缓冲溶液当时温度下的PH值相一致。
(标定的缓冲溶液第一次应用PH=6.86的溶液,如被测溶液为酸性时,缓冲溶液应选PH=4.00;如被测溶液为碱性时,缓冲溶液应选PH=9.18。
)
H、重复D-F直至不用再调节定位或斜率两调节旋纽为止。
3) PH值的测量:
A、用温度计测出被测溶液的温度值。
B、调节“温度”旋钮,对准被测溶液的温度值。
C、用被测溶液清洗电极后,将电极插入被测溶液中,稳定后读数。
D、关机:将电极用纯净水冲洗、擦干,将电极套内倒入饱和的KCl 溶液后,套在电极上,关闭电源开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