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量滴定管的使用方法
夹式微量滴定管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

夹式微量滴定管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夹式微量滴定管是一种用于微量取样和定量分析的实验器材,常用于化学、生物、医学等实验室中。
为确保实验安全和正确使用夹式微量滴定管,本文将介绍其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
安全操作规程1.操作前检查:在使用夹式微量滴定管前,应检查其是否完整,松紧是否合适,是否有破损、渗漏等现象,如发现异常应及时更换或修复。
2.开始滴定:确保试管支架平稳,夹紧试管后再进行滴定。
不要将夹式微量滴定管直接固定在试管支架上,否则易发生摆动和倾斜,从而导致液滴流出不均匀、精度下降等问题。
3.滴定速度:夹式微量滴定管通常用于微量试验,因此其滴定速度要慢而稳定,避免产生气泡、溅出和滴量不准确。
4.操作姿势:在滴定过程中,应将眼睛、脸部、袖口等易接触滴定试剂的部位与滴定管保持一定距离,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5.清洗消毒:每次使用后应立即清洗滴定管,以保证准确和可靠的实验数据。
最好采用酒精灯进行消毒杀菌。
不可使用刷子等硬物来清洗夹式微量滴定管,以免损坏其内壁,影响测量精度和稳定性。
6.储存保管:夹式微量滴定管不易受到外界的损害,但储存时需要注意不与硫酸、硝酸等强氧化剂接触,以防止滴定管受到腐蚀损伤。
保养规程1.定期检查:对夹式微量滴定管平衡器、阀门、气孔、密封垫等部位进行检查,如发现故障应及时更换或修复。
2.清洗消毒:如果滴定管在使用过程中发生了滴漏、气泡等问题,应对其进行彻底的清洗、消毒和干燥处理,确保其功能正常。
3.清理滴定管管壁:夹式微量滴定管一般采用玻璃材质,如果在使用过程中滴定液沾附在管壁上,会影响精度,故需定期清理。
4.储存保管:夹式微量滴定管在储存中应避免碰击和摔落,存储在干燥、通风、无异味的地方。
在长时间不用时,最好将其包装好,以免精密仪器零部件受到灰尘污染或损伤。
因此,遵守夹式微量滴定管的安全操作规程以及进行定期的保养维护,可以保证其测量精度和稳定性,延长其使用寿命,更好地为实验工作服务。
算是滴定管的使用步骤

算是滴定管的使用步骤滴定管是一种常见的实验工具,广泛应用于化学实验室中。
它主要用于溶液中溶质浓度的测定,通过与一定量的标准溶液进行滴定反应,确定溶质的浓度。
滴定管的使用步骤如下:1. 准备工作:首先,确保滴定管的清洁和干燥。
使用前应用去离子水冲洗,并在使用前用吹泡器吹干。
同时,准备好待测溶液和标准溶液,并将它们分别倒入两个干净的容器中。
2. 吸取标准溶液:用滴定管吸取一定量的标准溶液,注意要将滴定管的尖端完全浸入溶液中,以避免空气进入滴定管。
3. 滴定待测溶液:将滴定管中的标准溶液滴入待测溶液中,同时搅拌待测溶液,直到出现明显的颜色变化。
在滴定过程中,要逐渐加缓滴液的速度,当接近滴定终点时,应缓慢滴液,以防止过量。
4. 记录用量:滴定终点为颜色发生明显的变化,可以使用指示剂来辅助判断。
滴定终点时,记录下标准溶液的用量,这个用量即为待测溶液中溶质的浓度。
5. 清洗滴定管:滴定结束后,要及时清洗滴定管,以免污染下一次实验。
可以用去离子水冲洗滴定管,然后用吹泡器吹干。
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滴定实验时,应该严格控制实验条件,确保实验的准确性。
同时,滴定管的使用也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滴定管的选用:根据实验的要求选择合适的滴定管,一般有玻璃滴定管和塑料滴定管两种。
玻璃滴定管耐酸碱性好,适合于大多数溶液的滴定实验;而塑料滴定管则适用于有机溶液等不适宜使用玻璃滴定管的情况。
2. 滴定管的校准:滴定管在使用前需要进行校准,以确保其容量的准确性。
校准方法一般是用已知体积的溶液进行滴定,校准出每滴对应的体积。
3. 滴定终点的判断:滴定终点是指溶液中反应达到完全的状态,可以通过颜色变化、指示剂变色或物理性质变化等来判断。
在进行实验前,需要明确滴定终点的判断方法,避免主观判断带来的误差。
滴定管的使用步骤简单明了,但在实验中仍需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同时,实验者应具备一定的化学实验基础知识和实验技能,以确保实验的顺利进行。
滴定管的使用方法步骤

滴定管的使用方法步骤
滴定管是实验室常用的一种量取液体的工具,下面是使用滴定管的方法步骤:
1.检查滴定管:首先检查滴定管是否干净,并且是否有任何破
损或污垢。
2.将滴定管插入溶液中:将滴定管的末端浸入容器中的溶液中。
确保滴定管高度适当,以避免溶液溅出或溶液污染滴定管外部。
3.吸取溶液:用手指捏住滴定管顶端,用力吸气,直到溶液充
满滴定管。
确保滴定管顶端紧贴溶液,以避免空气进入滴定管。
4.滴定溶液:将滴定管顶端放在需要加液的容器中,轻轻放松
手指,使溶液缓慢滴入容器中,可根据需要控制滴液的速度。
5.清洗滴定管:每次使用滴定管后,都需要彻底清洗滴定管以
防止污染。
通常,可先用蒸馏水冲洗滴定管,然后用酸、碱或其他适当的清洗剂进行清洗,最后用蒸馏水漂洗干净。
6.储存滴定管:在清洗后,将滴定管放置在干燥、清洁的容器中,以防止滴定管受到损坏或污染。
总之,滴定管在实验室中使用时需要注意保持滴定管的清洁和完整性,掌握好滴液的速度,并在使用后进行彻底清洗和储存。
这样可以确保滴定管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提高实验结果的可信度。
滴定管的使用方法

活塞涂好凡士 林,再将滴定
活塞平行插入 活塞槽后,向 同一方向转动 直至凡士林均 匀
管的活塞槽的
细端涂上凡士 林
试漏 要点
将滴定管充水到零高刻度
将其直夹在滴定管夹上静置2分钟
将旋塞转动180度,再重复以上操作
观察液面是否下降,滴定管口及旋塞两端是否
有水渗出。若两次均无水渗出,即可使用。
滴定要点 旋塞控制
读数要点二 ②读数到小数点最后第二位
读数误差:0.01mL
读数错误分析
俯视时读数偏小 平视是正确的读数位置 仰视时读数偏大
几种错误的操作方法
要点回顾:八步操作法 洗、涂、试、装、赶、调、滴、读
谢
谢
大
家
滴定管使用方法
质检车间
五方面
滴定管是准确测量放出液体体积的仪器
按所装溶液不同分酸式滴定管和碱式滴定管
按其容积不同分常量、半微量及微量滴定管
按构造不同分普通滴定管和自动滴定管
酸式滴定管和碱式滴定管
酸式滴定管
碱式滴定管
下端有一 玻璃活塞
带有尖嘴 玻璃管和 胶管连接
洗涤
涂油 试漏 装溶液
八步法
赶气泡 调零
滴定要点 滴定控制 ①滴定前,管尖的液滴用小 烧杯轻轻碰去 ②开始速度可稍快,一般为 3-4滴/秒,不可成线滴下;
③接近终点时速度要放慢, 加一滴,摇几下;
④最后是加半滴,用锥形瓶 内壁靠落,用洗瓶冲下,但 冲水的次数不超过3次.
读数要点一
①读数方法:先将滴定管取下,用右手的大拇指和食指捏住 滴定管上部无刻度处,使滴定管自然垂直,眼睛平视液面。
滴定 读数
滴 定 管 操 作 流 程
碱式滴定管没有涂油这一步骤
滴定管分类和使用

滴定管一:分类:常用的分为酸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酸碱两用滴定管,我们实验室主要有酸式(测还原糖)和酸碱两用滴定管(测酸含量和测VC)酸式滴定管的下端为一玻璃活塞,开启活塞,液体即自管内滴出。
使用前,先取下活塞,洗净后用滤纸将水吸干或吹干,然后在活塞的两头涂一层很薄的凡士林油(切勿堵住塞孔)。
装上活塞并转动,使活塞与塞槽接触处呈透明状态,最后装水试验是否漏液。
不得用于装碱性溶液,因为玻璃的磨口部分易被碱性溶液腐蚀,使塞子无法转动。
碱式滴定管的下端用橡皮管连接一支带有尖嘴的小玻璃管。
橡皮管内装有一个玻璃圆球。
用左手拇指和食指轻轻地往一边挤压玻璃球外面的橡皮管,使管内形成一缝隙,液体即从滴管滴出。
挤压时,手要放在玻璃球的稍上部。
如果放在球的下部,则松手后,会在尖端玻璃管中出现气泡。
不宜于装对橡皮管有腐蚀性的溶液,如碘、高锰酸钾和硝酸银等。
酸碱两用滴定管大都是聚四氟滴定管,耐酸碱,可以两用,但是价格比较贵二:使用准备-洗涤-润洗-操作溶液的装入-滴定-读数①准备:检查活塞与活塞套是否配合紧密,如不密合将会出现漏水现象,则不宜使用。
为了使活塞转动灵活并克服漏水现象,需将活塞涂油(如凡士林油)②洗涤:自来水充满滴定管,将其放在滴定管架上垂直静置约2分钟,观察有无水滴漏下。
然后将活塞旋转180°,再如前检查有无漏水,如有应重新涂油或者更换滴定管。
管内的自来水从管口倒出,出口管内的水从活塞下端放出③润洗:用摇匀的操作溶液将滴定管洗三次(第一次10mL,大部分可由上口放出,第二、第三次各5mL,可以从出口放出,洗法同前)。
应特别注意的是,一定要使操作溶液洗遍全部内壁,并使溶液接触管壁1~2分钟,以便与原来残留的溶液混合均匀。
每次都要打开活塞冲洗出口管,并尽量放出残流液。
对于碱管,仍应注意玻璃球下方的洗涤。
④操作溶液的装入:将操作溶液倒入,直到充满至零刻度以上为止。
装液后静置1~2min再调零刻度。
注意检查滴定管的出口管是否充满溶液,要把气泡排掉⑤滴定:应边搅拌边滴,滴定速度可稍快,但不能流成“水线”。
滴定管的使用方法

滴定管的使用方法
滴定管是化学实验室中常用的一种量液器具,主要用于对溶液进行滴定。
正确的使用滴定管对实验结果的准确性至关重要,下面将介绍滴定管的正确使用方法。
首先,使用滴定管之前需要进行清洗和干燥。
将滴定管放入洗涤瓶中,使用稀释的洗涤液进行清洗,然后用蒸馏水冲洗干净。
清洗后,将滴定管倒立放置于滴定管架上晾干。
接下来,准备好需要滴定的溶液和滴定管。
使用移液器或者吸管吸取一定量的溶液,然后将溶液缓慢地滴入滴定管中。
在滴定的过程中,需要注意控制滴液的速度,避免溅出溶液或者滴定过快导致误差。
在滴定过程中,可以使用滴定管架固定滴定管,以保持滴定管的稳定。
同时,可以用滴定管架上的刻度标记来观察滴定的进度,当溶液的颜色发生明显变化时,停止滴定。
完成滴定后,需要记录滴定管中所使用的溶液的体积,以及滴定的结果。
在记录时,需要注意读数的准确性,可以使用放大镜来帮助读取刻度。
滴定管使用完毕后,需要进行清洗和保存。
将滴定管放入洗涤瓶中,使用洗涤液进行清洗,然后用蒸馏水冲洗干净。
清洗后,将滴定管倒立放置于滴定管架上晾干,待干燥后可以放入干燥的滴定管筒中保存。
总之,正确的使用滴定管需要注意清洗和干燥、溶液的滴入速度、滴定管的固定和观察、记录滴定结果以及清洗和保存。
只有严格按照正确的方法操作,才能保证滴定结果的准确性,从而保证实验的成功。
希望以上方法对您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微量滴定管的使用和注意事项

微量滴定管的使用和注意事项《微量滴定管的使用和注意事项》微量滴定管是一种常用的实验工具,用于在化学实验中准确地加入和滴定液体。
它的小巧设计和灵活的使用方式,使得实验者能够精确控制滴液速度,从而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使用微量滴定管时,有几个需要注意的事项:1. 选择合适的微量滴定管:根据实验的需求,选择正确的微量滴定管。
通常有两种常见的型号:玻璃微量滴定管和塑料微量滴定管。
玻璃滴定管适用于一些有机试剂,而塑料滴定管则更耐腐蚀,适用于一些酸碱试剂。
2. 保持微量滴定管的清洁:在每次实验前后,使用洗涤液和纯水清洗微量滴定管,确保其表面无污染物。
如果使用过强酸或强碱的滴定液,请使用稀释的酸性或碱性清洗液进行清洗。
3. 准备滴定液:将需要滴定的液体溶解在适量的溶剂中,根据实验的需要进行调整和稀释。
在准备滴定液时,要确保溶液的浓度和体积是准确的。
4. 垂直使用滴定管:使用微量滴定管时,应将其垂直放置,以确保滴液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滴定管的顶部应完全浸入滴定液中,并使其末端位于指定的滴液位置。
5. 控制滴液速度:为了保证实验的准确性,滴定管的滴液速度要适中。
太快的滴液速度可能导致误差的增加,而太慢的滴液速度则可能延长实验时间。
实验者可以通过轻轻旋转滴定管的顶部来控制滴液速度。
6. 确认滴液终点:在滴定过程中,要时刻关注溶液的颜色变化或指示剂的反应,以确定滴液的终点。
滴定终点是指指示剂完全转变颜色的点,标志着滴定的结束。
实验者在操作中应谨慎,并注意滴液速度的变化。
在实验中使用微量滴定管需要保持专注和细心。
遵循上述注意事项,可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定期检查和校准微量滴定管,以确保其性能的稳定和准确性,同时保持滴定管的清洁和良好状态。
只有在正确使用微量滴定管的情况下,实验结果才会得到准确的解读和分析。
微量滴定管最小刻度

微量滴定管最小刻度
微量滴定管是实验室中常用的试剂量取工具,它通常用来进行微量溶液的滴定操作。
在进行实验时,了解微量滴定管的最小刻度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微量滴定管最小刻度的相关知识和使用方法。
首先,微量滴定管的最小刻度是指它能够准确读取的最小体积。
通常情况下,微量滴定管的最小刻度是0.01ml,即1滴。
这意味着每次滴定操作时,滴定液体的体积变化最小为0.01ml。
因此,使用微量滴定管时需要保持仪器的准确性和精确度,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其次,使用微量滴定管时需要注意一些操作细节。
首先,在使用前要检查微量滴定管是否干净,并进行必要的清洗和消毒。
其次,将试剂液体吸入滴定管时,应注意垂直吸取,避免空气被吸入,以免影响实验结果。
在滴定操作时,要稳定手部,控制好滴定速度,尽量保持每滴液体的体积一致。
另外,为了减少误差,可以重复滴定多次,取平均值。
最后,为了正确读取微量滴定管的体积,需要使用放大镜或显微镜来帮助观察。
将微量滴定管放置在水平台上,使液体达到刻度线的底部。
通过放大镜或显微镜观察,将液体的底部与刻度线对齐,即可读取出准确的体积值。
在读取时,要注意避免视觉误差,可以多次读取并取平均值。
综上所述,微量滴定管的最小刻度是0.01ml,它是进行微量溶液滴定操作必备的工具之一。
在使用微量滴定管时,需要注意仪器的准确性和精确度,并进行适当的操作细节,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读取微量滴定管的体积时,应使用放大镜或显微镜进行观察,确保准确度。
希望本文的介绍能够对大家在实验中使用微量滴定管有所帮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假定已经将管子润洗干净。
(1)装液:关闭活塞B,开启活塞A,然后将上口加入标准溶液,标液过了活塞A后,又进入滴定管(向上),直到液面在“0”刻度之后。
停止加液。
(2)调零:关闭活塞A,小心开启活塞B,入户刻度管子的液面开始缓慢下降,直到正确的“0”刻度位置,关闭B活塞,至此。
液面已经调整好。
(3)滴定(已关闭A活塞):小心开启活塞B,将该刻度管子中的标液小心地滴入反应液中。
(4)添加溶液:关闭活塞B,开启活塞A,步骤同(1)。
润洗管子时,开A关B,让溶液充满刻度管子,片刻后,再将溶液放掉。
然后,开B关A,放完全部溶液,重复此二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