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第一季度医疗质量考核分析记录

合集下载

医疗质量会议记录

医疗质量会议记录

医疗质量会议记录文档编制序号:[KK8UY-LL9IO69-TTO6M3-MTOL89-FTT688]朔州市平鲁区中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会议记录(2017年第一季度)会议时间:2017年1月21日会议地点:三楼会议室参加人员:赵向忠高世荣(外)李富荣李立宪蔚秀荣缑存满王福仁刘爱平赵玉峰冯丽王成贾树梅张文锦高世荣(内)马舜芳马继王新平曹安会议内容:为了进一步加强医疗安全管理工作,持续提高医疗服务水平,迎接等级医院的评审,我们完善了院、科两级医疗安全管理组织,围绕基础质量、环节质量、终末质量全面加强了医疗安全工作监管,定期召开相关医疗安全的各专业委员会会议。

今天,我们召开2016年全年总结性医疗安全管理委员会会议。

议程:1、各位科主任结合等级医院的评审准备,简要汇报一下今年的科室工作,针对科室在等级医院评审准备方面、医疗安全、医疗质量方面以及病历质量监控方面存在的问题和整改措施,作一个交流性的发言。

2、医务科主任作上半年医疗安全管理工作的总结,主要从各科按等级医院要求安全开展医疗技术的情况、医疗安全核心制度落实情况、处方与病历质量、抗生素合理应用、投诉处理等方面进行总结,提出具体的整改意见及建议,布置2017年的工作。

3、医院管理委员会成员相继发言,医院管理委员会主任总结:刚才,各位科主任对本科室上半年的医疗安全工作作了很好的发言,医务科对2016年的医疗安全管理工作作了总结。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2016年共接受医疗投诉0起,医疗安全管理里工作有所提高,医疗安全方面做得较好,至今没有重大医疗纠纷,也没有经济赔偿,这些成绩,和大家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医疗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是医院管理的永恒主题。

今年,我们在医疗安全常规管理的基础上,结合等级医院的评审,加强了病历点评制度,强化了“三基”培训与考核,注重有技术含量的医疗技术的开展,加大了抗感染药物专项整治的力度,进一步加强医患沟通和投诉接待工作,进一步加强医院安全管理工作,确保医疗安全和安全生产,创建平安、稳定、和谐的医院环境。

2017年护理质量数据分析一季度

2017年护理质量数据分析一季度
3、各科室严格执行护理表格书写质量标准, 加强日常检查,提高质量。
(二)消毒隔离
合格率91。76%
内容
冰箱物品摆放不规范
环境卫生
消毒物品标签不规范
消毒液开瓶时间不写
锐气盒更换时间不正确
消毒记录项目填写不全
消毒剂批号与实物不相符
存在问题数目
2
6
2
3
8
5
3
护理部对护理表格书写工作进一步进行规范;
检温本统一使用A4纸打印,要有封皮(三级医院),测温后再底栏要有护士签名。
原因分析:
1、工作忙碌,护士慎独精神。
2、未规范执行相关制度.
3、科内质控未起作用,敷衍。
4、病区管理、消毒隔离的质量内涵重要性强化不到位.
整改措施:
1、专人负责,每天定时清理治疗室,严格遵守无菌观念,从细小环节做好及控制院内感染。
2、治疗室要保持整洁,加强无菌观念,治疗车下层是污染区域不可以放任何无菌物品.
肛肠科
23
94
90。21
93.12
96
95
93.67
11
神经外科
38
95
93.10
91.14
95
94
93。65
12
神经内科
47
95
92.07
92。07
94
95
93.63
13
心胸外科
13
94
91.20
92。16
95
95
93。47
14
西医正骨科
12
94
89。30
93。12
95
95
93。28
15
眼科

2017年医疗运行质量数据分析报告

2017年医疗运行质量数据分析报告

关于医疗运行指标分析报告医务科对2016年相关指标进行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予以及时整改。

现就通报情况分析如下:一、住院患者死亡率死亡率是评价医疗服务质量的指标之一,2016年全年我院的死亡率为0.51%,总死亡人数123人,其中综合科(肿瘤科)占41人、ICU 21人、呼吸科20人,心内一科12人。

(具体分布见下图)根据死亡人数的分布可看出,死亡人数最多的综合科(肿瘤科)主要以恶性肿瘤疾病为主,呼吸科20例死亡人数中6例为COPD急性加重,13例死亡原因为重症肺炎,皆是以慢性病为死亡首要原因,其次重症医学科(ICU)接收病人主要以急危重患者为主,三个科室的死亡人数占据全院总死亡人数的66.7%,是我院2016年死亡率偏高的主要原因。

二、平均住院日平均住院日是反映医疗资源利用情况和医院总体医疗服务质量的综合指标,2016年全年我院平均住院日为10.3d。

(具体科室分布见下图)1、肾病科平均住院日最高:49.6天,原因为肾病科收治病人大多数需要透析,在需要出院的当天同时办理住院,直接导致住院日连续并明显增高。

同时也是造成我院平均住院日整体偏高的主要原因。

2、神经外科、骨科平均住院日超过15天,存在原因有交通事故、第三方造成的外伤等造成伤害纠纷不能及时达成协议,矛盾难以解决,患者拒绝出院,且这样的病例较多,使科室平均住院日增高。

三、床位使用率床位使用率反应每天使用床位与实有床位比率,单个指标仅能反映病床的工作负荷,一般85%左右为合理值,2016年我院床位使用率为78.8%,其中疼痛科床位使用率最低为10.3%,其次是中医科10.5%,肾病科床位使用率最高227%。

(具体分布见下图)综合上图可看出我院床位使用率整体偏低。

分析其原因疼痛科床位数6张,实际开放总床日数为2196,而收治病人为19人次,实际占用总床日数仅226,故病床使用率低;中医科实际开放总床日数1830;肾病科床位数8张,但血液透析的住院患者多,且平均住院日高,大部分病人为挂床,床位使用率高达227%;其中,床位使用率在80%--100%之间的科室只有7个临床科室,最低的使用率仅有10%左右,床位使用率的最高值与最低值相差200多个百分点,这样就造成床位使用率差距过大,平均值低于正常标准。

第一季度医疗总结报表

第一季度医疗总结报表

第一季度医疗总结报表二、医疗服务1. 门诊量和住院量本季度,门诊量平稳增长,与去年同期相比有所提升。

住院量也保持平稳增长。

2. 重大疑难危重病例救治本季度,本医疗机构成功救治了多例重大疑难危重病例,发挥了医疗专业优势,得到了患者和家属的一致好评。

3. 医疗质量评价本季度,医疗质量评价工作全面展开,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整改,有效地保障了医疗服务的安全和质量。

4. 医疗器械和设备维护本季度,本医疗机构加强了医疗器械和设备的维护工作,保障了医疗服务的正常开展。

5. 医疗保障工作本季度,医疗保障工作得到了较好的落实,患者在就医过程中没有出现因医保问题而损害到其合法权益的情况。

三、科研教学1. 学科建设本季度,本医疗机构加强了学科建设工作,健全了学科带头人队伍,并建立了一支高水平的科研团队。

2. 科研成果本季度,本医疗机构在科研成果取得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发表了多篇高水平的科研论文,并获得了多项科研项目的资助。

3. 教学工作本季度,本医疗机构在教学工作中加强了师资队伍建设,提高了教学质量,得到了学生和家长的肯定。

四、医院管理1. 资产管理本季度,本医疗机构加强了对资产的管理,提高了资产的使用效率,降低了成本。

2. 各项指标管理本季度,本医疗机构各项指标管理得到了较好的落实,确保了各项管理指标的正常运行。

3. 人员培训本季度,本医疗机构加强了员工培训工作,提高了员工的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

4. 立法合规本季度,本医疗机构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加强了医院内部立法合规工作,确保了医院的合法合规运行。

五、下一阶段工作计划本医疗机构在第一季度的工作总体上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

下一阶段,本医疗机构将继续坚持以患者为中心,加强医疗服务品质,加强与其他医疗机构和医保部门的合作,完善内部管理制度,不断提升科研教学水平,打造更好的医疗环境,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六、总结本季度的工作中,本医疗机构在医疗服务、科研教学、医院管理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

2017年第一季度医疗质量考核分析记录(共5则)

2017年第一季度医疗质量考核分析记录(共5则)

2017年第一季度医疗质量考核分析记录(共5则)第一篇:2017年第一季度医疗质量考核分析记录2017年第一季度医疗质量考核分析记录医务科于4月11日-12日,对全院临床及辅助科室进行了为期2天的医疗质量考核检查。

此次检查以《医疗质量管理考核标准》为考核依据,采用查看资料及实施记录、现场抽考、现场患者满意度调查等相结合的办法,对科室管理、工作质量、医疗质量、业务水平、服务态度等方面进行了考核,现将考核结果反馈如下:一、基本情况分析;各科室得分情况:内科90分、药剂科90分、影像科88分、检验科92分、中医科94分、功能科88。

(一)、普遍存在的问题:内科:1、不能按时限要求完成入院记录及病程记录2、主诉用诊断名称代替3、反映医疗质量的各项记录薄记录不完善中医科:1、质控记录填写不全2、上级医师查房记录不规范心电图室:检查登记薄填写不完整影像科:检查报告单科室没留存(二)相关原因分析1、职能部门监管力度不够2、科主任把主要精力放在业务上,行政管理力度不够3、年轻医师基础较差4、法律法规知识培训力度不够,法律意识差二、整改措施1、医务科要加大督查监管力度2、组织开展法律法规、职业道德、核心制度的规范培训3、强化医务人员医疗质量管理意识4、医务科进一步完善各项管理制度第二篇:2017年三季度医疗质量考核分析记录2017年第三季度医疗质量考核分析记录医疗质量管理是医院管理的核心,提高医疗质量是管理科室达到根本目的。

医疗质量是医院的生命线,医疗水平的高低、医疗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医院的生存和发展。

科室医疗质量安全是医院考核科室运行情况的重要内容。

2017年以来内科把减少医疗质量缺陷,及时排查、消除医疗安全隐患以及杜绝医疗事故发生当作医疗活动重中之重的任务,现将2017年二季度内科医疗质量运行情况总结如下:一、组织构建,监督及保障科室医疗及护理质量 2017年呼吸内分泌科根据科室人员变动情况,重新修订医疗质量与安全医小组成员,明确各质量控制小组职责,定期组织全科医护人员学习患者安全相关制度及18条核心条款相关制度,并进行针对性的考核。

科室第一季度医疗记录质量分析总结

科室第一季度医疗记录质量分析总结

科室第一季度医疗记录质量分析总结总结:本文档旨在对科室第一季度的医疗记录质量进行分析与总结,以提供参考和改进措施。

1. 背景:科室第一季度的医疗记录质量对于提供高质量医疗服务至关重要。

通过对医疗记录质量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潜在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

2. 医疗记录质量分析:2.1 文字记录准确性:在分析过程中,我们发现部分医疗记录存在文字错误、拼写错误等问题。

这些错误可能会导致信息不准确,给病患和医务人员带来困扰。

建议医务人员在填写医疗记录时仔细检查和审查,确保文字记录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2.2 信息完整性:部分医疗记录存在信息不完整的情况,缺少重要的医疗信息。

这可能会影响后续的诊断和治疗过程。

建议医务人员在填写医疗记录时要充分考虑到必要的信息,确保信息的完整性和可靠性。

2.3 记录一致性:不同医务人员填写的医疗记录可能存在一致性问题。

这会给病患和医务人员造成误解和困惑。

建议医务人员在填写医疗记录时要遵循统一的规范和要求,确保记录的一致性。

3. 改进措施:为了提升科室医疗记录质量,我们提出以下改进措施:- 加强文档标准化:制定和实施医疗记录的标准化要求,确保医务人员能够准确填写和记录信息。

- 提供培训和教育资源:为医务人员提供相关培训和教育资源,提高他们的医疗记录技能和规范意识。

- 引入监督和评估机制:建立医疗记录的监督和评估机制,及时发现和纠正潜在问题。

4. 结论:科室第一季度的医疗记录质量分析发现存在文字记录准确性、信息完整性和记录一致性等问题。

通过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我们可以提升医疗记录的质量,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注意:本文档仅供参考,具体改进措施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制定。

医疗质量分析和持续改进总结分析报告

医疗质量分析和持续改进总结分析报告

2017年6月医疗质量分析与持续改进本月医务科分别组织对全院各临床医技科室进行了医疗安全质量抽查,其中抽查了抽查运行病历110份,出院病历39份;门诊病历27份。

检查工程包括运行病历质量、出院病历质量、门诊病历质量、科室管理质量、临床药品合理应用、危急值专项、临床用血安全专项、医保制度执行等。

检查结果已于OA上发至各科室,并发放不合格质量反馈表11份,督促科室加强整改,在科主任护士长例会上进行了通报及质量分析。

一、本月医疗质量存在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共性问题:出院病历资料打印不及时;门诊病历书写不规范;医院评审资料准备不全。

较突出问题:1、个别外科病历,手术安全相关制度执行不到位,不能按照规定执行三方核查(ID00061197,);手术知情同意书未签署日期ID0025599。

2、医嘱取消不规范,已执行的医嘱不能取消。

3、会诊病人管理方面:本月共申请急会诊0例,常规会诊病例74例。

完成常规会诊72例,因患者原因取消会诊2例。

会诊超时14例:其中外科3例,口腔科4例,中医科2例,妇产科2例,皮肤科1例,急诊1例,内二科1例,会诊合格率82%。

4、因病历资料打印不及时导致病历召回。

ID00038309,00057770,ID00006593,ID00011006.5、存在医患沟通方面问题的病例较上月明显减少,但个别病例存在以下问题:知情同意书忘记签署沟通时间,ID00049180;有的医生忘记签字,患者先签字。

6、药占比本月为34.94%,控制目标值为40%,降低5.06%;二、根据信息科本月汇总的质量目标完成情况分析:本月质量目标已基本完成。

床位使用率为68.9%,低于目标值85%-95%。

主要是由于医院住院患者相对较少,导致床位使用率较低。

药占比本月为34.94%,控制目标值为40%,降低5.06%;各科室临床医师药占比均不超标。

其余各项指标均达到质量目标要求。

三、针对以上存在问题,分析原因及制定整改措施如下:(一)、通过对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医疗风险意识及医患沟通知识培训,本月在医患沟通方面存在的问题较上月明显减少,且没有出现因沟通不到位引起的医疗纠纷,但个别医生仍存在不够注重沟通细节,如沟通时间及签字问题,在今后的工作中需注意加强督导。

第一季度医疗质量管理分析

第一季度医疗质量管理分析

第一季度医疗质量管理分析2017年第一季度,我们医院的医疗环境和医疗质量一直保持良好的状态。

各项指标稳中有进,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然而,在日常工作中,我们仍然存在一些不足,医疗质量出现了下滑的趋势。

下面将对第一季度的医疗质量进行分析。

一、医疗指标在第一季度,我们医院共收治住院病人人次,门急诊人次,外科手术3578人次。

平均住院天数为天,治愈率为%,好转率为%,死亡率为%,药占比为%。

门急诊人次、出院人次、病床使用率、治愈率等主要质量指标较去年同期有所增加;药占比同比下降,但与标准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

二、存在问题及质量分析一)医疗质量1.核心制度、诊疗规范执行:检查中发现,急诊检查部分医技科室不能在规定时间内发报告,报告内容缺项,有时检验结果与实际不符。

反复存在标本丢失问题。

这些问题反映出部分人员对核心制度内容不熟悉,责任心不强,操作有误,专业知识欠缺等问题。

绝大部分科室医务人员对十八项核心医疗制度不熟悉,在日常工作中容易出现误差和差错。

全院科室目前还未大规模开展研究诊疗规范。

2.三基三严考核:个别医师对本科室常见多发病的诊疗常规,三基三严研究抱着混日子的态度,对手术指征和操作适应症掌握不全面。

3.医疗质量考核:经过多轮次的质量考核,医师在告知、术前谈话、病历书写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但仍有部分人员及科室屡教不改。

突出表现在:(1)用药指征不明:抗生素乱用,质子泵抑制剂大量使用等;(2)三级医师查房格式不正确;(3)三级医师查房过于简单,没有分析、诊断及鉴别诊断,或者一笔带过;(4)外科系统普遍没有血检、辅助检查的分析,手术病人术毕都没有心电图的分析报告说明;(5)手术安全核查医生未签字;(6)跨专业诊疗频繁发生;(7)(8)部分外科医师对病历的书写、格式要求、告知、其他文书签字等情况抱着无所谓的态度。

4、终末病历质量:本次巡检病案质量较前有所提高,病案首页疾病诊断填写较前有明显的进步,但仍存在不少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年第一季度医疗质量考核分析记录
医务科于4月11日-12日,对全院临床及辅助科室进行了为期2天的医疗质量考核检查。

此次检查以《医疗质量管理考核标准》为考核依据,采用查看资料及实施记录、现场抽考、现场患者满意度调查等相结合的办法,对科室管理、工作质量、医疗质量、业务水平、服务态度等方面进行了考核,现将考核结果反馈如下:
一、基本情况分析;各科室得分情况:内科90分、药剂科90分、影像科88分、检验科92分、中医科94分、功能科88。

(一)、普遍存在的问题:
内科:
1、不能按时限要求完成入院记录及病程记录
2、主诉用诊断名称代替
3、反映医疗质量的各项记录薄记录不完善
中医科:
1、质控记录填写不全
2、上级医师查房记录不规范
心电图室:
检查登记薄填写不完整
影像科:
检查报告单科室没留存
(二)相关原因分析
1、职能部门监管力度不够
2、科主任把主要精力放在业务上,行政管理力度不够
3、年轻医师基础较差
4、法律法规知识培训力度不够,法律意识差
二、整改措施
1、医务科要加大督查监管力度
2、组织开展法律法规、职业道德、核心制度的规范培训
3、强化医务人员医疗质量管理意识
4、医务科进一步完善各项管理制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