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结构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2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2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2数据结构实验报告21、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目的是通过使用数据结构来解决一个特定的问题。

具体而言,我们将会使用某种数据结构(例如链表、堆栈、队列等)来实现一个特定功能,并对其性能进行评估。

2、实验背景在本次实验中,我们将会探索数据结构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数据结构是计算机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提供了一种组织和管理数据的方式,以便能够高效地访问和操作这些数据。

3、实验内容在本次实验中,我们选择了一种经典的数据结构,以实现一个特定的功能。

具体而言,我们将会使用链表来实现一个简单的联系人管理系统。

3.1 数据结构选择我们选择了链表作为联系人管理系统的数据结构。

链表是一种灵活的数据结构,它能够动态地增加或删除元素,并且支持高效的插入和删除操作。

3.2 实现功能我们的联系人管理系统将会具有以下功能:- 添加联系人:用户可以输入联系人的姓名、方式号码等信息,并将其添加到联系人列表中。

- 删除联系人:用户可以选择要删除的联系人,并从列表中删除该联系人。

- 查找联系人:用户可以根据姓名或方式号码来查找联系人,并显示相关信息。

- 显示所有联系人:系统将会将所有联系人按照姓名的字母顺序进行排序,并将其显示在屏幕上。

4、实验步骤下面是本次实验的具体步骤:4.1 初始化联系人管理系统在系统开始之前,我们需要初始化联系人管理系统。

这包括创建一个空的联系人列表,并提供用户菜单来选择相应功能。

4.2 添加联系人用户可以选择添加联系人的功能,并输入联系人的相关信息。

系统将会将联系人添加到联系人列表中。

4.3 删除联系人用户可以选择删除联系人的功能,并输入要删除联系人的姓名或方式号码。

系统将会在联系人列表中查找并删除相应联系人。

4.4 查找联系人用户可以选择查找联系人的功能,并输入要查找联系人的姓名或方式号码。

系统将会在联系人列表中查找相应联系人,并显示其相关信息。

4.5 显示所有联系人用户可以选择显示所有联系人的功能。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一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一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一数据结构实验报告一一、引言数据结构是计算机科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它研究的是数据的组织、存储和管理方式。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将学习并实践一些常用的数据结构,包括数组、链表和栈。

通过实验,我们将深入理解这些数据结构的原理和应用。

二、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目的是通过编写代码实现一些常用的数据结构,并测试它们的功能和性能。

通过实际操作,我们将掌握这些数据结构的基本操作和使用方法。

三、实验过程1. 数组数组是一种线性数据结构,它由一组连续的存储单元组成。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将实现一个动态数组,它可以根据需要自动调整大小。

我们首先定义一个数组类,包含插入、删除和查找等基本操作。

然后,我们编写测试代码,验证数组的功能和性能。

2. 链表链表是另一种常用的数据结构,它由一系列节点组成,每个节点包含一个数据元素和一个指向下一个节点的指针。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将实现一个单向链表。

我们首先定义一个节点类,然后定义一个链表类,包含插入、删除和查找等基本操作。

最后,我们编写测试代码,验证链表的功能和性能。

3. 栈栈是一种特殊的线性数据结构,它只能在一端进行插入和删除操作。

栈的特点是后进先出(LIFO)。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将实现一个栈。

我们首先定义一个栈类,包含入栈、出栈和查看栈顶元素等基本操作。

然后,我们编写测试代码,验证栈的功能和性能。

四、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我们成功实现了动态数组、单向链表和栈的基本操作。

我们编写了测试代码,并对这些数据结构的功能和性能进行了验证。

实验结果表明,这些数据结构在不同场景下都有很好的表现,并且可以满足我们的需求。

五、实验总结本次实验让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了数据结构的原理和应用。

通过实际编写代码并进行测试,我们掌握了数组、链表和栈等常用数据结构的基本操作和使用方法。

实验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一些问题,但通过不断的调试和优化,最终成功解决了这些问题。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不仅提高了编程能力,也增强了对数据结构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2篇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2篇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数据结构实验报告精选2篇(一)实验目的:1. 熟悉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操作;2. 掌握线性表、栈、队列、链表等经典数据结构的实现方法;3. 掌握数据结构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实验内容:本次实验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 线性表的实现方法,包括顺序表和链表,分别使用数组和链表来实现线性表的基本操作;2. 栈的实现方法,包括顺序栈和链式栈,分别使用数组和链表来实现栈的基本操作;3. 队列的实现方法,包括顺序队列和链式队列,分别使用数组和链表来实现队列的基本操作;4. 链表的实现方法,包括单链表、双链表和循环链表,分别使用指针链、双向链和循环链来实现链表的基本操作;5. 综合应用,使用各种数据结构来解决实际问题,例如使用栈来实现括号匹配、使用队列来实现马铃薯游戏等。

实验步骤及结果:1. 线性表的实现方法:a) 顺序表的基本操作:创建表、插入元素、删除元素、查找元素等;b) 链表的基本操作:插入节点、删除节点、查找节点等;c) 比较顺序表和链表的优缺点,分析适用场景。

结果:通过实验,确认了顺序表适用于频繁查找元素的情况,而链表适用于频繁插入和删除节点的情况。

2. 栈的实现方法:a) 顺序栈的基本操作:进栈、出栈、判空、判满等;b) 链式栈的基本操作:进栈、出栈、判空、判满等。

结果:通过实验,掌握了栈的基本操作,并了解了栈的特性和应用场景,例如括号匹配。

3. 队列的实现方法:a) 顺序队列的基本操作:入队、出队、判空、判满等;b) 链式队列的基本操作:入队、出队、判空、判满等。

结果:通过实验,掌握了队列的基本操作,并了解了队列的特性和应用场景,例如马铃薯游戏。

4. 链表的实现方法:a) 单链表的基本操作:插入节点、删除节点、查找节点等;b) 双链表的基本操作:插入节点、删除节点、查找节点等;c) 循环链表的基本操作:插入节点、删除节点、查找节点等。

结果:通过实验,掌握了链表的基本操作,并了解了链表的特性和应用场景。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数据结构是计算机科学中重要的基础课程,通过本次实验,旨在深入理解和掌握常见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操作方法以及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具体目的包括:1、熟练掌握线性表(如顺序表、链表)的基本操作,如插入、删除、查找等。

2、理解栈和队列的特性,并能够实现其基本操作。

3、掌握树(二叉树、二叉搜索树)的遍历算法和基本操作。

4、学会使用图的数据结构,并实现图的遍历和相关算法。

二、实验环境本次实验使用的编程环境为具体编程环境名称,编程语言为具体编程语言名称。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一)线性表的实现与操作1、顺序表的实现定义顺序表的数据结构,包括数组和表的长度等。

实现顺序表的初始化、插入、删除和查找操作。

2、链表的实现定义链表的节点结构,包含数据域和指针域。

实现链表的创建、插入、删除和查找操作。

(二)栈和队列的实现1、栈的实现使用数组或链表实现栈的数据结构。

实现栈的入栈、出栈和栈顶元素获取操作。

2、队列的实现采用循环队列的方式实现队列的数据结构。

完成队列的入队、出队和队头队尾元素获取操作。

(三)树的实现与遍历1、二叉树的创建以递归或迭代的方式创建二叉树。

2、二叉树的遍历实现前序遍历、中序遍历和后序遍历算法。

3、二叉搜索树的操作实现二叉搜索树的插入、删除和查找操作。

(四)图的实现与遍历1、图的表示使用邻接矩阵或邻接表来表示图的数据结构。

2、图的遍历实现深度优先遍历和广度优先遍历算法。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一)线性表1、顺序表插入操作在表尾进行时效率较高,在表头或中间位置插入时需要移动大量元素,时间复杂度较高。

删除操作同理,在表尾删除效率高,在表头或中间删除需要移动元素。

2、链表插入和删除操作只需修改指针,时间复杂度较低,但查找操作需要遍历链表,效率相对较低。

(二)栈和队列1、栈栈的特点是先进后出,适用于函数调用、表达式求值等场景。

入栈和出栈操作的时间复杂度均为 O(1)。

2、队列队列的特点是先进先出,常用于排队、任务调度等场景。

数据结构 实验报告

数据结构 实验报告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数据结构是计算机科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通过本次实验,旨在加深对常见数据结构(如链表、栈、队列、树、图等)的理解和应用,提高编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环境本次实验使用的编程语言为C++,开发工具为Visual Studio 2019。

操作系统为 Windows 10。

三、实验内容1、链表的实现与操作创建一个单向链表,并实现插入、删除和遍历节点的功能。

对链表进行排序,如冒泡排序或插入排序。

2、栈和队列的应用用栈实现表达式求值,能够处理加、减、乘、除和括号。

利用队列实现银行排队系统的模拟,包括顾客的到达、服务和离开。

3、二叉树的遍历与操作构建一棵二叉树,并实现前序、中序和后序遍历。

进行二叉树的插入、删除节点操作。

4、图的表示与遍历用邻接矩阵和邻接表两种方式表示图。

实现图的深度优先遍历和广度优先遍历。

四、实验步骤及结果1、链表的实现与操作首先,定义了链表节点的结构体:```cppstruct ListNode {int data;ListNode next;ListNode(int x) : data(x), next(NULL) {}};```插入节点的函数:```cppvoid insertNode(ListNode& head, int val) {ListNode newNode = new ListNode(val);head = newNode;} else {ListNode curr = head;while (curr>next!= NULL) {curr = curr>next;}curr>next = newNode;}}```删除节点的函数:```cppvoid deleteNode(ListNode& head, int val) {if (head == NULL) {return;}ListNode temp = head;head = head>next;delete temp;return;}ListNode curr = head;while (curr>next!= NULL && curr>next>data!= val) {curr = curr>next;}if (curr>next!= NULL) {ListNode temp = curr>next;curr>next = curr>next>next;delete temp;}}```遍历链表的函数:```cppvoid traverseList(ListNode head) {ListNode curr = head;while (curr!= NULL) {std::cout << curr>data <<"";curr = curr>next;}std::cout << std::endl;}```对链表进行冒泡排序的函数:```cppvoid bubbleSortList(ListNode& head) {if (head == NULL || head>next == NULL) {return;}bool swapped;ListNode ptr1;ListNode lptr = NULL;do {swapped = false;ptr1 = head;while (ptr1->next!= lptr) {if (ptr1->data > ptr1->next>data) {int temp = ptr1->data;ptr1->data = ptr1->next>data;ptr1->next>data = temp;swapped = true;}ptr1 = ptr1->next;}lptr = ptr1;} while (swapped);}```测试结果:创建了一个包含 5、3、8、1、4 的链表,经过排序后,输出为 1 3 4 5 8 。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及心得体会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及心得体会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及心得体会一、引言数据结构是计算机科学中的重要基础课程,通过实验环节的学习,我们能够更好地掌握和应用数据结构的概念、算法和操作。

本报告旨在总结和分享我们进行的数据结构实验,并提出相应的心得体会。

二、实验一:线性表的实现与应用1. 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实现和应用线性表的基本操作,掌握线性表的存储结构和算法。

2. 实验内容我们选择了顺序表和链表两种线性表的实现方式,并实现了插入、删除和查找等基本操作。

通过实验,我们发现顺序表适用于元素个数较少、频繁查找的情况,而链表适用于插入和删除操作较多、元素个数不确定的情况。

3. 实验心得通过实验一,我们深刻认识到数据结构的不同实现方式对算法的影响。

选择合适的数据结构可以提高算法效率,提高程序的性能。

同时,我们也意识到了在实际应用中,根据问题的具体特点选择不同的数据结构才能得到最优解。

三、实验二:栈与队列的应用本实验旨在通过实现和应用栈和队列的基本操作,掌握栈和队列的特性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

2. 实验内容我们分别实现了顺序栈、链式栈、顺序队列和链式队列,并实现了入栈、出栈、入队和出队等基本操作。

我们发现栈适用于实现回溯算法、递归算法等,而队列适用于广度优先搜索、线程池等场景。

3. 实验心得通过实验二,我们进一步理解了栈和队列在实际编程中的运用。

它们提供了方便的数据结构,帮助我们解决了许多实际问题。

同时,实验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栈溢出的问题,意识到了合理管理栈空间的重要性。

四、实验三:树与二叉树的实现与应用1. 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实现和应用树和二叉树的基本操作,掌握树和二叉树的存储结构和算法。

2. 实验内容我们实现了树和二叉树的基本操作,包括创建、插入、删除和遍历等。

通过实验,我们发现树在表示具有部分层次结构的问题时更合适,而二叉树在表示递归结构时更加方便。

通过实验三,我们深入理解了树和二叉树的特性及其应用。

树和二叉树是许多高级数据结构的基础,熟练掌握它们的操作对于解决实际问题非常重要。

数据结构实验实训总结报告

数据结构实验实训总结报告

一、实验背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数据结构作为计算机科学的重要基础,已经成为现代软件开发和数据处理的关键技术。

为了提高学生的数据结构应用能力,我们学校开设了数据结构实验实训课程。

本课程旨在通过实验实训,使学生深入理解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性质、应用,掌握各种数据结构的实现方法,提高编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内容本次数据结构实验实训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和性质通过实验,使学生掌握线性表、栈、队列、串、树、图等基本数据结构的概念、性质和应用场景。

2. 数据结构的存储结构通过实验,使学生熟悉线性表、栈、队列、串、树、图等数据结构的顺序存储和链式存储方法,了解不同存储结构的优缺点。

3. 数据结构的操作算法通过实验,使学生掌握线性表、栈、队列、串、树、图等数据结构的插入、删除、查找、遍历等基本操作算法。

4. 数据结构的实际应用通过实验,使学生了解数据结构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如网络数据结构、数据库数据结构、人工智能数据结构等。

三、实验过程1. 实验准备在实验开始前,教师首先对实验内容进行讲解,使学生了解实验目的、实验步骤和实验要求。

同时,教师要求学生预习实验内容,熟悉相关理论知识。

2. 实验实施(1)线性表:通过实现线性表的顺序存储和链式存储,实现插入、删除、查找等操作。

(2)栈和队列:通过实现栈和队列的顺序存储和链式存储,实现入栈、出栈、入队、出队等操作。

(3)串:通过实现串的顺序存储和链式存储,实现串的插入、删除、查找等操作。

(4)树:通过实现二叉树、二叉搜索树、平衡二叉树等,实现树的插入、删除、查找、遍历等操作。

(5)图:通过实现图的邻接矩阵和邻接表存储,实现图的插入、删除、查找、遍历等操作。

3. 实验总结实验结束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总结,总结实验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四、实验成果通过本次数据结构实验实训,学生取得了以下成果:1. 掌握了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性质和应用场景。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实验)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实验)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实验)数据结构实验报告(实验)1. 实验目的1.1 理解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和操作1.2 学会使用数据结构解决实际问题1.3 掌握常用数据结构的实现和应用2. 实验环境2.1 操作系统:Windows 102.2 编程语言:C++2.3 开发工具:Visual Studio3. 实验内容3.1 实验一:线性表的实现和应用3.1.1 设计并实现线性表的基本操作函数3.1.2 实现线性表的插入、删除、查找等功能 3.1.3 实现线性表的排序算法3.1.4 应用线性表解决实际问题3.2 实验二:栈和队列的实现和应用3.2.1 设计并实现栈的基本操作函数3.2.2 设计并实现队列的基本操作函数3.2.3 实现栈和队列的应用场景3.2.4 比较栈和队列的优缺点3.3 实验三:树的实现和应用3.3.1 设计并实现二叉树的基本操作函数3.3.2 实现二叉树的创建、遍历和查找等功能3.3.3 实现树的遍历算法(前序、中序、后序遍历)3.3.4 应用树解决实际问题4. 数据结构实验结果4.1 实验一的结果4.1.1 线性表的基本操作函数实现情况4.1.2 线性表的插入、删除、查找功能测试结果4.1.3 线性表的排序算法测试结果4.1.4 线性表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效果4.2 实验二的结果4.2.1 栈的基本操作函数实现情况4.2.2 队列的基本操作函数实现情况4.2.3 栈和队列的应用场景测试结果4.2.4 栈和队列优缺点的比较结果4.3 实验三的结果4.3.1 二叉树的基本操作函数实现情况4.3.2 二叉树的创建、遍历和查找功能测试结果 4.3.3 树的遍历算法测试结果4.3.4 树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效果5. 实验分析与总结5.1 实验问题与解决方案5.2 实验结果分析5.3 实验总结与心得体会6. 附件附件一:实验源代码附件二:实验数据7. 法律名词及注释7.1 版权:著作权法规定的对原创作品享有的权利7.2 专利:国家授予的在一定时间内对新型发明享有独占权利的证书7.3 商标:作为标识企业商品和服务来源的标志的名称、符号、图案等7.4 许可协议:指允许他人在一定条件下使用自己的知识产权的协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掌握栈的顺序表示和实现。 1.2 掌握队列的链式表示和实现。 2. 实验内容 2.1 编写一个程序实现顺序栈的各种基本运算。 2.2 实现队列的链式表示和实现。 3. 实验步骤 1. 初始化顺序栈 2. 插入元素 3. 删除栈顶元素 4. 取栈顶元素 5. 遍历顺序栈 6. 置空顺序栈 7. 初始化并建立链队列 8. 入链队列 9. 出链队列 10. 遍历链队列 4. 实验实现 4.1 队列实现 #include<stdio.h> #include<conio.h> #include<stdlib.h> #define TRUE 1 #define FALSE 0 #define OK 1 #define ERROR 0 #define INFEASIBLE -1 #define OVERFLOW -2 typedef int Status; typedef int QElemType; typedef struct QNode{ QElemType data;
n = getchar(); v.elem[i] = n; i++; }while(i <= st);
} BOOL insert(sqlist &v, int loc, char ch){ int i; if ((loc < 1) || (loc > st+1)){ printf("插入位置不合理!\n"); return False; } else if (st >= MAX){ printf("线性表已满!\n"); return False; } else { for (i = st; i >= loc; i--) v.elem[i+1] = v.elem[i]; v.elem[loc] = ch; st += 1 ; return True; } } BOOL del(sqlist &v, int loc, char &ch){ int j; if (loc <1 || loc>st) return False; else{ ch = v.elem[loc ]; for (j = loc ; j < st ; j++) v.elem[j] = v.elem[j + 1]; st--;
break; } case '3':{ printf("请输入要删除元素的位置:"); scanf("%d", &loc); temp = del(S, loc, ch); if (temp == True) printf("删除了一个元素:%c\n", ch); else printf("该元素不存在!\n"); print(S); break; } case '4':{ printf("请输入要查找的元素:"); getchar() ; ch = getchar() ; loc = locate(S, ch); if (loc != -1) printf("该元素所在位置:%d\n", loc + 1); else printf("%c 不存在!\n", ch); break; } default:flag = 0; printf("程序结束,按任意键退出!\n"); } } getch(); } void initial(sqlist &v){ int i = 0; char n; printf("请输入顺序线性表的长度 : n = "); scanf("%d", &st); printf("请输入从1到%d各元素(字符),例如:abcdefg\n", st); do{
} while (a != '\n'); head = head->next; p->next = NULL; return(head); } void display(Node *head){ Node *p; p = head; if (p != NULL){ do{ printf("%d ", p->number); p = p->next; } while (p != NULL); } } Node* addfirst(Node *head){ Node *p; p = (Node*)malloc(sizeof(Node)); scanf("%d", &p->number); p->next = head; head = p; return(head); } void insert(Node* head, int n){ Node *p, *s; p = head; if (n == 0) addfirst(p); else{ for (int i = 0; i < n - 1; i++){ p = p->next; } } s = (Node *)malloc(sizeof(Node)); printf("请输入插入数据:"); scanf("%d", &s->number); s->next = p->next;
p->next = s; } Node* deletefirst(Node *head){ Node *p; p = head; head = head->next; free(p); return(head); } void deletenum(Node *head,int m){ Node *p ,*q ; p = head ; for(int i = 0 ; i < m ; i++){ q=p; p = p->next ; } q->next = p->next ; free(p) ; } 5. 实验结果
void deletenum(Node * , int m) ; void main(){ Node *head; int n , m; head = (Node*)malloc(sizeof(Node)); printf("author : 王均坐\n"); printf("id 201413060213\n"); printf("date 2015/11/19\n\n"); printf("请输入初始链表数据: "); head = creat(); display(head); printf("\n输入插入首部数据:"); head = addfirst(head); display(head); printf("\n请输入插入的位置:"); scanf("%d", &n); insert(head, n); display(head); printf("\n删除首部数据"); head = deletefirst(head); display(head); printf("\n请输入要删除的数据位置"); scanf("%d",&m); deletenum(head,m); display(head) ; } Node *creat(){ Node *head, *p, *s; char a; head = (Node*)malloc(sizeof(Node)); p = head; do{ s = (Node*)malloc(sizeof(Node)); scanf("%d", &s->number); p->next = s; p = s; a = getchar();
return True; } } int locate(sqlist v, char ch){ int i = 0; while (i < st && v.elem[i] != ch) i++; if (v.elem[i] == ch) return i-1; else return(-1); } void print(sqlist v){ int i = 0; char n ; do{ n = v.elem[i] ; printf("%c",n) ; i++; }while(i <= st); printf("\n"); 4.2 链式线性表实现 //author 王均坐 //id 201413060213 //date 2015/11/19 #include <stdio.h> #include<stdlib.h> typedef struct numbers{ int number; struct numbers *next; }Node; Node *creat(); Node* addfirst(Node *); void insert(Node *, int n); Node* deletefirst(Node *); void display(Node *);
实验一 线性表及其应用
1. 实验目的 1.1 熟悉C语言的上机环境,进一步掌握C语言的结构特点。 1.2 掌握线性表的顺序储存结构的定义及C语言的实现。 1.3 掌握线性表的链式存储结构——单链表的定义及C语言实现。 1.4 掌握线性表在顺序存储结构即顺序表中的各种基本操作。 1.5 掌握线性表在链式存储结构——单链表中的各种基本操作。 2. 实验内容 2.1 顺序线性表的建立、插入及删除。 2.2 链式线性表的建立、插入及删除。 3. 实验步骤 3.1 建立含n个数据元素的顺序表并输出该表中各元素的值及顺序 表的长度。 3.2 利用前面的实验先建立一个顺序表L={21,23,14,5,56, 17,31},然后在第i个位置插入元素68。 3.3 建立一个带头节点的单链表,节点的值域为整形结构。要求将 用户的输入数据按尾插入法建立相应的单链表。 4. 实验实现 4.1 顺序表实现 //author 王均坐 //id 201413060213 //date 2015/11/26 #include<stdio.h> #include<conio.h> #define MAX 30 enum BOOL { False, True }; typedef struct{ char elem[30]; int last; }sqlist; void initial(sqlist &); BOOL insert(sqlist &, int, char); BOOL del(sqlist &, int, char &); int locate(sqlist, char); void print(sqlist);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