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生物安全相关知识讲义教材

合集下载

实验室生物安全培训知识

实验室生物安全培训知识

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体系的提升
• 根据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体系的评估结果,进行持续改
• 加强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提高实验室生物安全水平

• 为实验室科研活动提供安全的保障环境
• 提高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体系的运行效率和管理水平
CREATE TOGETHER
THANK YOU FOR WATCHING
谢谢观看
实验室生物实验技术的安全
• 选择安全的实验技术和方法
• 降低实验过程中生物因子的风险
实验室生物实验技术的风险评估
• 对实验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生物安全风险进行评估
• 制定相应的预防和应对措施
实验室生物安全操作与实验技术的培训与实践
实验室生物安全操作的培训
实验室生物实验技术的实践
• 对科研人员开展实验室生物安全操作培训
• 防止生物因子泄漏和扩

实验室生物安全的要求与措施
实验室生物安全要求
• 实验室布局合理,分区明确
• 实验室设备、设施和材料符合生物安全要求
• 科研人员具备生物安全知识和操作技能
实验室生物安全措施
• 设立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部门
• 制定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
• 定期对实验室进行生物安全检查和维护
实验室生物安全事故的总结与改进
实验室生物安全事故的总结
实验室生物安全事故的改进
• 对实验室生物安全事故进行总结和分析
• 根据事故总结,对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 提炼实验室生物安全事故的教训和经验
进行修订和完善
• 提高实验室生物安全水平,防止类似事故的发生
06
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体系的建
实验室生物安全的监管与检查

《实验室生物安全》课件

《实验室生物安全》课件
• 完善国际生物安全法规 和约束性文件。
• 加强对出口、中转、过 境等高风险国家的风险 评估与管控。
生物安全国际标准和法规
1
WHO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
包括实验室人员的规范管理、安全操作和检测控制等方面。
2
美国NIH实验室安全指南
主要面向实验室内生物危害评估及应急处置方案的制定。
3
IS O/IEC标准
职业健康防护
人员心理调节
合理使用个人防护用品,如手套、 口罩、安全帽、安全鞋等,阻绝 生物、化学、物理三类危害物质 的侵害。
加强生物安全理念普及及心理疏 导,减轻长期高压下导致的身体 及心理不适。
学习生物安全的必要性
1 安全为重
实验室生物安全是保障实验室人员安全、研究进度和科学领域发展的关键所在。
保障实验室内物品、设备和人员的健康安全。
人员培训及资质管理
建立科学的人员资质管理和技能培训制度。
标识管理
将实验室内不同级别的生物、物品和废弃物进 行科学分类标识。
应急措施
建立科学有效的应急预案,并进行应急演练, 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实验室安全装置
个人防护装备
通风系统
例如乳胶手套、防护眼镜等,是 保证操作人员安全的第一道防线。
加强实验室内人员的生物安全意 识教育,让每一名操作人员都充 分认识到生物实验的潜在危险。
生物安全人员防护装备
隔离衣
防护面罩
• 有效保护操作人员免受 生物危害。
• 选择透气材质,方便操 作人员使用。
• 手套、靴子等均符合要求。
• 适用于生物危害物质的 微小气溶胶。
• 材质透明、透气,让外线灯是一种常见的实验室消毒设施,可有效消灭实验环境中的各种生物污染。

第三章消毒灭菌与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临床执业医师考试医学微生物学重点培训讲义

第三章消毒灭菌与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临床执业医师考试医学微生物学重点培训讲义

第三章消毒灭菌与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临床执业医师考试医学微生物学重点培训讲义第三章消毒灭菌与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第一节消毒灭菌的常用术语1、灭菌:杀灭生物体上所有微生物的方法。

2、消毒:杀死物体上或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并不一定能杀死细菌芽胞或非病原微生物的方法。

3、防腐:防止或抑制皮肤表面细菌生长繁殖的方法。

4、无菌:无菌即不存在活菌,多是灭菌的结果。

无菌操作:防止细菌进入人体或其他物品的操作技术。

5、清洁:减少微生物数量的过程。

第二节消毒灭菌的方法一、物理消毒灭菌法:热力、辐射、滤过、干燥和低温等。

㈠热力灭菌法:分为干热灭菌和湿热灭菌1、干热灭菌法:一般细菌繁殖体在干燥状态下,80-100℃经1小时可被杀死,芽胞则需要更高温度才能被杀死。

①焚烧:废弃物、尸体②灼烧:接种环、试管口③干烤:(160~170℃,2h)利用干烤箱灭菌,一般加热至171℃经1h或160℃ 2h或1 21℃ 16h。

适用于高温下不变质、不损害、不蒸发的器皿(如:玻璃器皿)。

④红外线(0.7~1000um波长的电磁波):医疗器械2、湿热灭菌法:最常用,在相同温度下湿热灭菌法比干热灭菌法效果更好,因为:ⅰ湿热中细菌菌体蛋白较易凝固变性;ⅱ湿热的穿透力比干热大;ⅲ湿热的蒸汽有潜热效应存在。

①巴氏消毒法:用较低的温度杀灭液体中的病原菌或特定微生物,以保持物品中所需的不耐热成分不被破坏的消毒方法(61.1-62.8 ℃ 30min 或71.7℃15-30s,主要用于牛乳消毒和酒类)。

②煮沸法(100 ℃,5min)食具、注射器等消毒③流动蒸汽消毒法(100 ℃ 15-30min)④间歇蒸汽灭菌法(100 ℃ 5-30min,37 ℃24h×3天)⑤高压蒸汽灭菌法:*压力—103.4KPa(1.05Kg/cm2)*温度—121.3 ℃*时间—15-20min*效果—杀灭包括芽孢在内所有微生物*应用—所有耐高温、高压、耐湿的物品㈡辐射杀菌法:①紫外线:波长240—300nm的紫外线具有杀菌作用,其中以265—266nm最强。

实验室生物安全课件

实验室生物安全课件

实验室生物安全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小学科学教材中的实验室生物安全章节。

本章节主要介绍了实验室生物安全的重要性,实验室生物安全的基本原则和操作规范,以及实验室生物安全事故的处理方法等。

具体内容包括:实验室生物安全的定义和意义,实验室生物安全等级划分,实验室生物安全操作规范,实验室生物安全事故的类型及处理方法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实验室生物安全的定义和意义,认识到实验室生物安全的重要性。

2. 使学生掌握实验室生物安全的基本原则和操作规范。

3. 培养学生遇到实验室生物安全事故时能够正确处理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实验室生物安全的定义和意义,实验室生物安全等级划分,实验室生物安全操作规范。

难点:实验室生物安全事故的类型及处理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室生物安全海报、实验室生物安全操作演示道具。

学具:笔记本、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一个实验室生物安全事故的案例,让学生了解实验室生物安全的重要性。

2. 知识讲解:讲解实验室生物安全的定义和意义,实验室生物安全等级划分,实验室生物安全操作规范。

3. 案例分析:分析实验室生物安全事故的类型及处理方法。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在实验过程中确保生物安全。

5. 操作演示:演示实验室生物安全操作规范,让学生现场学习并实践。

6. 随堂练习:设计一些有关实验室生物安全的问题,让学生现场回答。

7. 知识拓展:介绍一些国际和国内的实验室生物安全标准和法规。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实验室生物安全1. 定义和意义2. 生物安全等级划分3. 操作规范4. 安全事故类型及处理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简述实验室生物安全的定义和意义。

2. 列举实验室生物安全操作规范中的三项内容。

3. 描述一种实验室生物安全事故的类型及处理方法。

答案:1. 实验室生物安全是指在实验室活动中,采取一系列措施,防止生物危害的产生和传播,确保实验室人员、环境和实验动物的安全。

实验室生物安全 PPT精品课件

实验室生物安全 PPT精品课件
美国NIH的P3实验室
2020/5/17
美国CDC微生物大楼, GA
实验室生物安全
13
2020/5/17
BSL-4 lab - yellow hoses p实r验o室v生id物e安全filtered air to workers 14
的发展历史!
2020/5/17
实验室生物安全
3
已知:能感染人的病原生物有1415种,其中 细菌538种, 真菌317种, 蠕虫287种, 病毒208 种, 原虫57种,其他病原生物28种。
已知:病毒引起的疾病, 占当今传染病的3/4; 多数新发传染病都是病毒引起的。
已知:868(61%)种病原体是由动物传给 人的(人畜共患) ;我国有人畜共患病约90 种。
6
微生物的危险度分级
危险等级
中国 WHO
▼▲
分级要素
4 1 没有或极低的个体和群体危险。 已知不太可能引起健康成年人或动物患病。
主要的传染因子
正常微生物群/条 件致病菌
3 2 中度个体危险,低度群体危险。 能引起人或动物疾病。
含病原微生物的 临床标本
实验室暴露可能引起严重感染,但具有有效地预防和治 疗措施,传播危险有限。
实验室建筑设计和设施。
2020/5/17
实验室生物安全
8
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
所有烈性病原微生物的检测,都应在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 室进行。
目前国际上通行的是: 将生物安全实验室的级别(BioSafety Level)分为1 – 4 级(BSL-1、BSL-2、BSL-3、BSL-4 ,亦称P1、P2、P3、 P4 );其中一级防护级别最低,四级防护级别最高。
3级生物安全柜 BSL3外加:

实验室生物安全知识培训

实验室生物安全知识培训

实验室生物安全知识培训1. 引言本文档旨在为实验室人员提供有关生物安全的基本知识和培训。

实验室生物安全是保护实验室工作者、环境和公众免受实验室材料和生物制品潜在威胁的一系列措施和实践。

在实验室工作中,了解和遵守生物安全原则是至关重要的。

2. 生物安全级别生物安全级别(BSL)是根据生物材料的危险性和操作程序的复杂性等因素划分的等级系统。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生物安全级别:2.1 BSL-1BSL-1是对无害微生物和材料的基本操作级别。

在这一级别,实验室操作员主要需要采取标准的实验室操作规程和个人防护措施。

2.2 BSL-2BSL-2涉及到对存在适度危险性的微生物的操作。

在这一级别,实验室操作员需要具备基本实验室技能,并采取一些额外的控制措施,如戴手套、穿实验服等。

2.3 BSL-3BSL-3是处理较高危险性微生物的级别。

在这一级别,实验室必须拥有更为严格的控制措施,如负压通风系统、专用设备等,并为实验室工作者提供进一步的培训和防护装备。

2.4 BSL-4BSL-4级别是高度危险性的级别,主要适用于处理致命病原体或潜在生物恐怖袭击威胁的实验室。

在这一级别,实验室操作员需要接受严格的培训,并在高度控制的环境中操作。

3. 实验室生物安全措施3.1 实验室工作区域安全- 确保实验室工作区域整洁、无杂物,并保持合适的温度和湿度。

- 定期清理和消毒实验室工作区域,并注意正确处理和处置实验废弃物。

3.2 个人防护装备和措施- 根据不同的生物安全级别,佩戴合适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实验服、手套、面罩、护目镜等。

- 洗手是最基本且有效的防护措施之一,务必遵循正确的洗手程序。

3.3 库存管理与记录- 确保实验室材料和生物制品的准确记录和管理,包括库存量、有效期等信息。

- 定期检查库存情况,避免过期物品的使用。

3.4 紧急事件应急预案- 制定并实施紧急事件应急预案,并与实验室成员进行培训和演练。

- 熟悉并掌握应急设备的使用方法,如生化安全柜、紧急淋浴等。

实验室生物安全知识全员培训

实验室生物安全知识全员培训
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措施
• 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措施主要包括生物安全培训、生物安全操作规程、生物安全监 测等,用于降低实验室生物安全风险,保障实验室生物安全。 • 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措施应根据实验室生物安全要求,制定相应的制度和规程,确 保实验室生物安全。
实验室生物安全操作规程与培训
实验室生物安全操作规程
• 实验室生物安全操作规程是指导实验室人员正确进行实验操作和样品处理的规定, 用于降低实验室生物安全风险,保障实验室生物安全。 • 实验室生物安全操作规程应根据实验室生物安全要求,制定相应的制度和规程, 确保实验室生物安全。
实验室生物安全培训
• 实验室生物安全培训是提高实验室人员生物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的重要手段,用于 降低实验室生物安全风险,保障实验室生物安全。 • 实验室人员应定期参加实验室生物安全培训,掌握实验室生物安全知识,提高实验 室生物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实验室生物安全风险类型与来源
实验室生物安全风险类型
• 实验室生物安全风险主要包括生物因子泄漏风险、生物因子感染风险、实验室火灾风险、 实验室爆炸风险等。 • 不同类型的实验室生物安全风险可能导致不同的危害后果,需要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实验室生物安全风险来源
• 实验室生物安全风险主要来自实验室人员、实验室环境、实验样品和实验活动等方面。 • 实验室人员可能因操作不当、防护不当等原因导致生物安全风险;实验室环境可能因通风 不良、清洁消毒不到位等原因导致生物安全风险;实验样品可能因携带病原体、毒素等原因 导致生物安全风险;实验活动可能因实验设计不合理、实验操作不严谨等原因导致生物安全 风险。
• 国家制定了一系列实验室生物安全法律法规,如《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 《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等,用于规范实验室生物安全行为,保障实验室生物安全。 • 实验室生物安全法律法规要求实验室必须遵守生物安全规定,建立健全生物安全管理制度,确 保实验室生物安全。

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教材课程

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教材课程
• 每个实验室应设洗手池,宜设置在靠近出口处。 • 在实验室门口处应设挂衣装置,个人便装与实验室工作服
分开放置。 • 实验室的墙壁、天花板和地面应平整、易清洁、不渗水、
耐化学品和消毒剂的腐蚀。地面应防滑,不得铺设地毯。
BSL-1 实验室设施和施设备(二)
• 实验台面应防水,耐腐蚀、耐热。 • 实验室中的厨柜和实验台应牢固。厨柜、实验台彼此之
间应保持一定距离,以便于清洁。 • 实验室如有可开启的窗户,应设置纱窗。 • 实验室内应保证工作照明,避免不必要的反光和强光。 • 应有适当的消毒设备。
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
P2实验室,又称BSL-2,是生物实验室安 全等级的一个分类。在现在各类实验室当 中,P2实验室是使用最为广泛的生物安全 等级实验室。
BSL-2 实验室设施和施设备(二)
• 在实验室所在的建筑内应配备高压蒸汽灭菌器,并按 期检查和验证,以保证符合要求。
• 应在实验室内配备生物安全柜。 • 应设洗眼设施,必要时应有应急喷淋装置。 • 应通风,如使用窗户自然通风,应有防虫纱窗。 • 有可靠的电力供应和应急照明。必要时,重要设备如
传递窗双门不能同时处于开启状态,传递窗内应设物理消毒装 置。
BSL-3 实验室的环境参数
• 相对室外大气压,污染区为-40Pa,并与生物安全柜等装 置内气压保持安全合理压差。保持定向气流并保持各区之 间气压差均匀。
• 实验室内的温度、湿度符合工作要求且适合于人员工作。 • 实验室的人工照明应符合工作要求。 • 实验室内噪声水平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BSL-3实验室特殊设备装置(一)
• 应有符合安全和工作要求的II级或III级生物安全柜,其安 装位置应离开污染区入口和频繁走动区域。
• 低温高速离心机或其他可能产生气溶胶的设备应置于负压 罩或其他排风装置(通风橱、排气罩等)之中,应将其可 能产生的气溶胶经高效过滤后排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