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旅游现状分析及策划 (1)

合集下载

徐州旅游资源调研报告

徐州旅游资源调研报告

徐州旅游资源调研报告
徐州市位于中国江苏省中部,是一个历史文化名城,也是中国重要的工业基地之一。

徐州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包括自然景观、文化古迹和民俗风情等。

首先,徐州拥有丰富多样的自然景观。

该市境内有着众多的湖泊、山脉和河流,其中最著名的是云龙山。

云龙山位于徐州市区西北部,是中国著名的道教圣地和旅游景点。

在云龙山上,有许多古老的道观和庙宇,以及美丽的自然风景,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其次,徐州还拥有丰富的文化古迹。

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徐州保存着丰富的文化遗产。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徐州博物馆。

徐州博物馆是中国重要的博物馆之一,拥有大量的考古文物和艺术藏品,向游客展示了徐州的历史和文化。

此外,徐州还有许多古建筑和历史名胜,如贾湖古镇、彭祖故里和狮子山石刻等。

另外,徐州还有独特的民俗风情。

徐州的民俗文化丰富多彩,如花灯舞、秧歌、踩高跷等。

其中最著名的是蓝田皮影戏。

蓝田皮影戏是中国传统的皮影戏艺术,徐州的蓝田皮影戏已有数百年的历史,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每年,徐州都会举办蓝田皮影戏表演和比赛,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观赏。

总之,徐州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包括自然景观、文化古迹和民俗风情等。

无论是登山赏景,还是参观博物馆,都能给游客
带来丰富多彩的旅游体验。

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徐州的旅游资源将进一步得到发掘和开发,为游客提供更好的旅游服务。

徐州旅游开发的SWOT分析

徐州旅游开发的SWOT分析

徐州旅游开发的SWOT分析摘要所谓SWOT分析,就是内外部竞争环境和竞争条件下的态势分析,而对于城市的旅游开发而言就是将与研究对象的各种主要内部优势、劣势和外部的时机和挑战等,通过调查列举出来,然后用系统分析的思想,把各个因素叠加在一起进展分析,从而得到所期望的结果,结果的产生对整体有很大影响。

使用各种调查来进展决策结果,结果一定会有我们预想的外部和内部方面的原因和结果。

外部所影响的原因有机遇因素和挑战因素,它们是外部环境对研究对象开展直接有影响的有利和不利因素,客观存在,我们无法直接去改变。

内部环境因素包括优势因素和劣势因素,也是客观存在无法直接改变,属主动因素。

所以当我们在研究内外因素是要考虑整体开展态势,更要有远见,设想未来所能发生的一切问题。

徐州旅游开发的SWOT分析近十年,随着经济市场的快速开展,我国的旅游行业有了非常迅速的开展,长时间在工作的人们也有了想放松放松的心态,旅游人数增加推动了旅游开展。

但是,我国国内旅游业开展的水平还不能够跟上国人生活水平提高的速度。

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展证明,旅游业的开展对于城市经济开展起到了助推作用。

而徐州,作为一个知名的城市,虽然工业经济很是强劲,但是在其他发面就不尽如意了。

所以近年来一直在倡导“生态助徐州,绿色好家园〞。

优势分析〔一〕地域优越交通条件是开展旅游的命脉。

徐州交通十分便利,地处苏、鲁、豫、皖四省接壤地区,长江三角洲的北大门,紧靠北方第一大淡水湖微山湖,京杭大运河穿城而过,陇海、京沪两大铁路干线在徐州交汇,作为中国第二大铁路枢纽,素有“五省通衢〞之称。

因为有这个地位所以具有独特的商贸区位优势,是人流、物流的重要的聚散地,从而也引发商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聚集。

旅游需求个性化与旅游产品多元化产生。

自驾游方面更是一年比一年多增多,旅游时间逐渐拉长;中产阶级总量迅速扩大,拥有私家车的家庭逐年增长,成为旅游消费的重要力量。

同时,区域需求旺盛,江浙沪富庶的居民具有较高的出游能力,而长三角区域经济的进一步开展奖继续扩大旅游需求。

全域旅游视角下徐州乡村文化旅游发展研究

全域旅游视角下徐州乡村文化旅游发展研究

全域旅游视角下徐州乡村文化旅游发展研究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全域旅游理念逐渐成为现代旅游业的主流。

全域旅游是指在整个旅游过程中,游客能够全面、深度地体验到目的地的自然、人文和历史等多种资源。

在这一理念下,乡村文化旅游发展成为了一种新的趋势。

作为江苏省的一个重要地级市,徐州拥有丰富的乡村资源和悠久的历史文化,乡村文化旅游发展潜力巨大。

本文将结合全域旅游视角,探讨徐州乡村文化旅游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

一、徐州乡村文化旅游的现状1. 丰富的自然资源徐州地处淮海经济区腹地,自然资源丰富。

境内拥有大片的农田、森林、湖泊等自然风光,特别是云龙湖、龙湖、北湖等著名湖泊景区,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游玩。

徐州还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如煤矿、铁矿等,为乡村旅游增添了独特的地域特色。

3. 乡村生活体验徐州的乡村文化以其淳朴的风土人情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

游客可以在乡村旅游中感受到农家乐的乐趣,参与田间劳作,体验农家生活,品尝农家美食,感受传统手工艺等,这些都为乡村旅游增添了浓厚的乡土味道。

但与此徐州乡村文化旅游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乡村旅游产品单一,缺乏多样性和深度体验。

二是乡村旅游基础设施不完善,交通、住宿、餐饮等服务水平有待提高。

三是乡村旅游宣传和推广不足,没有形成有影响力的品牌效应。

二、乡村文化旅游发展的路径与对策1. 挖掘乡村文化资源要开发好乡村文化旅游,必须继续深挖乡村的历史文化资源。

可以通过举办乡村文化节、传统手工艺展示等形式,推动当地居民积极参与进来,增强他们对乡村文化保护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2. 构建乡村旅游产品体系乡村旅游产品的丰富和多样能够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体验。

可以开发乡村民宿、特色餐饮、休闲农业等产品,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可以打造一些富有地方特色、代表性的乡村旅游线路,形成乡村旅游的品牌效应。

3. 完善基础设施和服务质量提高乡村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水平,包括交通、住宿、餐饮等服务设施的完善。

同时提升服务人员的素质和服务水平,为游客提供更加舒适、便捷的旅游体验。

浅析徐州市旅游业的现状与发展

浅析徐州市旅游业的现状与发展

浅析徐州市旅游业的现状与发展作者:丛哲来源:《旅游纵览·行业版》2011年第09期摘要:徐州作为古九州之一,自古至今在中国历史上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由于徐州为汉朝开国皇帝刘邦的故乡,从而有着丰富的汉代文化,被称为汉朝文化的发源地,因此旅游界有了一句话:“明清看北京,秦汉看西安,两汉源头看徐州。

”同时徐州位于四省交通要地,以及又是淮海战役主战场,可谓旅游资源异常丰富。

而直至今日,徐州的旅游却不是发展的那么尽如人意。

本文便是通过对徐州现状的分析,浅析徐州旅游业发展。

关键词:徐州;汉文化;精品旅游;基础设施一、徐州市旅游区位条件徐州市位于江苏西北部,古称彭城,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有四千多年历史,为华夏九州之一,是历史上重要的商贸重镇,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现辖云龙区、鼓楼区、泉山区、九里区、贾汪区、新沂市、邳州市、铜山县、沛县、丰县、睢宁县。

全市土地面积1.13万平方公里,总人口875.78万人。

徐州是中国的历史文化名城,留下了许多文物古迹,尤以两千多年前的楚汉文化最为著名。

其中汉墓、汉画像石、汉兵马俑被称为汉代“三绝”。

狮子山楚王陵为近年来重大考古发现。

中央电视台也以汉文化为特色在徐州建立了汉城影视基地。

徐州还有着依山傍水的自然环境,以云龙山、云龙湖、泉山自然保护区为中心的38平方公里的园林风景区,湖光山色、十里长堤可与西湖媲美。

灿烂的古代文化,秀丽的湖光山色每年吸引着许多中外游客。

二、徐州市旅游业的现状(一)旅游业发展环境不断优化近年来,徐州市各级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业发展,把旅游业摆在全市经济发展支柱产业和三产龙头产业的突出位置,加强领导、制订政策、大力扶持。

积极实施政府主导的大旅游发展战略,以创建国家级旅游城市为契机,实施旅游资源开发、旅游市场开拓、旅游环境建设三大工程;建设现代化生态园林城市,旅游产业化、规模化、市场化进程不断推进;旅游服务配套设施进一步改善,初步形成了“食、住、行、游、购、娱”综合配套的旅游产业主体。

徐州旅游业发展现状

徐州旅游业发展现状

徐州旅游业发展现状
随着中国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徐州作为江苏省的一个重要旅游目的地,其旅游业也在日益发展壮大。

徐州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自然景观,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

然而,尽管取得了一些进展,徐州的旅游业发展仍然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是宣传和推广不足。

对于徐州这样一个非常地理位置较偏远的城市来说,要吸引更多的游客并不容易。

现有的宣传手段和渠道相对有限,很难将徐州的旅游资源全面地展示给外部游客。

因此,徐州需要加大宣传和推广的力度,利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等新媒体工具,提高知名度和形象。

其次是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水平的提升有待加强。

虽然徐州有一些知名的旅游景点,如云龙湖、庙会等,但在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质量方面仍有不足之处。

一些景点的设施陈旧,管理混乱,服务态度不佳,可能会给游客留下不好的印象。

因此,徐州需要加强对旅游基础设施的投资,提升景区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提供更好的旅游体验。

此外,还需要加强与周边地区的旅游合作。

徐州位于苏北地区,与南京、扬州等旅游热门城市相邻,有很好的旅游资源互补性和合作机会。

通过加强合作,可以实现资源共享、互利共赢,共同推动地区旅游业的发展。

总体来说,虽然徐州的旅游业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但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通过加强宣传推广、提升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水平,以及加强与周边地区的合作,可以进一步促进徐州
旅游业的发展,吸引更多游客前来观光、休闲和体验徐州的独特魅力。

凤阳县旅游景区徐州市场营销策划方案

凤阳县旅游景区徐州市场营销策划方案

凤阳县旅游景区徐州市场营销策划方案一、背景凤阳县位于安徽省滁州市,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和自然景观资源。

然而,在徐州市场,凤阳县旅游景区的知名度相对较低,市场份额有待提高。

为了吸引更多徐州游客前往凤阳县旅游,特制定本市场营销策划方案。

二、市场分析(一)徐州旅游市场现状徐州是江苏省的重要城市,人口众多,经济发展较快,居民旅游消费需求不断增长。

徐州本地旅游资源丰富,但周边城市的旅游资源对徐州游客也具有一定的吸引力。

(二)凤阳县旅游景区在徐州市场的竞争状况与周边其他旅游景区相比,凤阳县旅游景区的知名度和品牌影响力较弱。

但凤阳县旅游景区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和自然景观,如明皇陵、小岗村等,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

(三)徐州游客的旅游需求和偏好徐州游客对历史文化、自然风光和休闲度假类旅游产品较为感兴趣。

他们注重旅游产品的品质和性价比,喜欢通过互联网获取旅游信息,并且愿意参加旅游团购和自驾游等活动。

三、目标市场定位(一)目标市场本次营销活动的目标市场主要为徐州的中青年人,包括上班族、学生和家庭群体。

(二)市场定位凤阳县旅游景区定位为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和独特自然风光的休闲度假胜地。

四、营销目标(一)提高凤阳县旅游景区在徐州市场的知名度,使知晓率达到 60%以上。

(二)增加徐州游客的到访量,在营销活动期间,吸引至少 5000名徐州游客前往凤阳县旅游。

(三)提高游客的满意度,使游客的满意度达到 80%以上。

五、营销策略(一)产品策略1、优化旅游线路,针对徐州游客的需求和偏好,设计推出历史文化游、自然风光游和乡村休闲游等多条特色旅游线路。

2、开发旅游产品,结合凤阳县的特色文化和资源,开发具有纪念意义和地方特色的旅游纪念品,如凤阳花鼓模型、小岗村特色农产品等。

(二)价格策略1、制定灵活的价格体系,根据旅游淡旺季和不同的旅游线路,实行差别定价。

2、推出优惠活动,如针对徐州游客的团购优惠、家庭套餐优惠、节假日优惠等。

(三)渠道策略1、与徐州当地的旅行社合作,将凤阳县旅游景区纳入其旅游线路中,通过旅行社的渠道进行推广和销售。

关于徐州市旅游市场现状分析和发展方向的调查报告

关于徐州市旅游市场现状分析和发展方向的调查报告

关于徐州市旅游市场现状分析和发展方向的调查报告目录第一部分:市场调查背景及说明一、调查内容·····························································二、调查目的···································································三、调查对象、方式及地点·····························································第二部分:现状分析一、景区的认知度·····························································二、景区满意度·······················································三、淮海战役纪念馆的活动开展情况·················································四、淮海战役纪念馆经营情况·················································第三部分:总结一、优势分析二、劣势分析三、机遇分析第四部分、建议第一部分、市场调查背景及说明谈起徐州的旅游景点,红色旅游与汉文化是它的两个重要特色.作为著名的千年帝都,徐州是两汉文化的发源地,这里有“彭祖故国、刘邦故里、项羽故都”之称。

徐州旅游业发展现状

徐州旅游业发展现状

徐州旅游业发展现状徐州作为江苏省的一个重要城市,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是中国重要文化城市之一。

近年来,徐州旅游业发展迅猛,取得了显著成就。

首先,徐州的旅游资源非常丰富。

徐州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拥有众多的历史古迹和人文景观,如联云寺、红峰寺、五明佛寺等,这些古迹都是中国古代文明的瑰宝,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参观。

其次,徐州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

徐州位于淮海平原,自然环境优美,拥有许多湖泊、河流和山峦。

其中,湖泊是徐州的一个亮点,如云龙湖、铜山湖等,清澈的湖水和美丽的湖畔景色,吸引了很多游客前来休闲度假。

此外,徐州还注重旅游业的发展,加大了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城市内有许多高品质的酒店和度假村,提供舒适的住宿条件。

同时,徐州也加强了旅游交通的建设,市内的公交系统发达,没有私家车的游客也能方便地游览各个景点。

在旅游业发展的过程中,徐州还积极开展各类旅游活动和项目,吸引游客。

如举办徐州国际旅游节、龙泉山蓝莓采摘节等,既丰富了游客的旅游体验,也提升了徐州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然而,徐州旅游业发展还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旅游宣传和推广力度不足,很多人对徐州旅游的认知还比较模糊,导致游客数量相对较少。

其次,旅游设施和服务水平相对滞后,有待提升。

再次,旅游业发展对环境保护和文化保护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在保护和开发之间找到平衡点,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总之,徐州旅游业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还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和空间。

通过进一步加大旅游宣传力度、提升旅游设施和服务水平,同时加强环境保护和文化保护,徐州的旅游业发展会更加繁荣,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观光、休闲和度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徐州旅游现状分析及策划徐州市位于江苏省西北部,古称彭城,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有四千多年历史,为华夏九州之一,是历史上重要的商贸重镇,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由于徐州为汉朝开国皇帝刘邦的故乡,从而有着丰富的汉代文化,被称为汉朝文化的发源地,因此旅游界有了一句话:“明清看北京,秦汉看西安,两汉源头看徐州。

”同时徐州位于四省交通要地,以及又是淮海战役主战场,可谓旅游资源异常丰富。

近年来,徐州旅游业不断发展,但还是存在一些问题,所以,我将结合一些前人的调查成果,从旅游资源、旅游季节、旅游产品、旅游市场及客源等多方面分析徐州旅游现状并进行策划。

一、旅游资源旅游资源的丰富度、质量、分布状况和地域组合会直接影响旅游业的发展规模。

徐州市拥有旅游资源基本型为6类42种(全国总数为68种),属于丰富级。

在23处一二级景区(点)中,有15处为人文景观(包括古迹与建筑类、消闲求知健身类和购物类),8处为自然景观(包括地文景观类、水域风光类和生物景观类)。

表明古迹与建筑类,尤其是陵墓和陵园(两汉王陵葬群、淮海战役烈士陵园)、古城遗址(地下城遗址)、军事遗址(九里山古战场遗址、淮海战役遗迹)、人类文化遗址(大墩子遗址、花厅遗址)以及古民居(户部山民居)为主的人文旅游资源构成了徐州市旅游资源的基础,大多具有国际吸引力。

而自然旅游资源中,除生物景观类(泉山国家自然保护区)具有国际吸引力以外,地文景观类(云龙山、马陵山)、水域风光类(云龙湖、骆马湖)大多具有国内吸引力。

徐州是汉高祖刘邦故里,先后有13代楚王、5代彭城王受封于此,留下了大量古文化遗迹。

以两汉文化为集中代表的人文景观成为徐州旅游资源的主体。

两汉王陵葬群(汉代十八陵)汉画像石和汉兵马俑堪称“汉代三绝”,其中狮子山彩绘汉兵马俑为中国考古史的第三大奇迹,雕刻在古墓室祠堂中的汉画像石与苏州园林、南京六朝石刻并称“江苏三宝”具有国际性吸引力。

徐州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展现了400余次古今大战之场景,以楚汉相争的九里山古战场以及淮海战役遗迹为代表。

徐州拥有2570余年的城建史,印记着地震、黄泛、战乱等古城沧桑,形成了街下街、井下井、府下府为代表的三城重叠奇观。

已具有6000年历史的史前人类遗址—花厅遗址出土了大量珍贵文物。

此外,徐州还是蕴含着修身、养性、美食、长寿之道的彭祖文化发源地,苏轼在徐州留下了云龙山、放鹤亭等遗迹。

同时,以环城国家森林公园、省级风景名胜区云龙山风景区、马陵山风景区为代表的自然景观兼有南秀北雄之长,并与汉文化、战争文化、彭祖文化、东坡文化为主的人文旅游资源相互融合,文化特色鲜明。

徐州旅游资源形成相对集中的地域分布,以楚王陵、汉兵马俑、龟山汉墓、九里山古战场为中心的两汉文化游览区,以环城国家森林公园、云龙山风景区为中心的观光度假游览区,以彭祖园、彭祖庙为中心的彭祖文化游览区,以淮海战役烈士陵园为中心的战争文化游览区,多集中分布在中心城区,地域组合良好。

i从整体上说,徐州旅游资源丰富,文化特色鲜明,地域组合良好,其中,两汉文化旅游资源优势突出(上文已经介绍)。

但是,仍然存在一些劣势,比如说:1、徐州长期以来重视工农业的发展,第三产业的基础薄弱,旅游业的发展缺乏发达的第三产业的支撑。

而且,重工业的发展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徐州空气质量差,没有一个良好的旅游环境。

2、资源利用率不高。

虽然两汉文化资源优势突出,但开发利用的状况并不理想,没有充分发挥资源优势。

相对来说,观光旅游成为徐州旅游发展的主导,同时,休闲度假及专项旅游较为薄弱。

3、旅游景点档次偏低,缺少旅游精品。

旅游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水平不高,景点多属于中低档次,缺乏独树一帜的拳头产品和旅游精品,其中被国家评为AAAA级景点仅有淮海烈士纪念塔,龟山汉墓2家,而无锡市的AAAA级景点则有4家;年接待能力10万人以上的景点徐州市有12处,而无锡就有24处,是徐州的两倍。

徐州市的云龙湖依山傍水,自然景色非常优美,且于2005年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新的开发,建成后东西南北四岸均景色宜人,尤其以原先最为被人忽视的南岸,如今更是徐州游客的必去景点之一。

云龙湖还于1994年12月11日同杭州西湖结为姐妹湖,由于云龙湖的面积略大于西湖而被称为西湖的姐姐。

但是其知名度远不如西湖,主要原因还是系统宣传、形象设计不够,很多的外地游客对徐州有一个云龙湖这样美丽的地方可以说是一无所知,因此没有能够产生轰动效应的旅游热点和卖点。

ii4.两汉文化是优势,也可能是瓶颈。

以两汉文化为集中代表的人文景观成为徐州旅游资源的主体,珍贵的汉代文化景观无疑是徐州发展旅游的天然优势。

但是,如果仅仅凭借原有的人文景观发展旅游,显然是不够的。

一味走传统的路子,不开发非观光旅游资源,不增加文化内涵,不创新,不增加或是改变旧形式,就不能真正形成徐州的特色,反而会成为当地发展的瓶颈,使汉文化失去了它本身的活力。

同时,我国陇海兰新带汉文化资源丰富,汉文化产品的替代性较强,如果不形成自身的特色,徐州的汉文化优势对于发展旅游来说也就没有什么意义了。

5、从区域旅游发展的态势来看,徐州还远落后于周围地区的旅游业发展,暂时形成了一个旅游低谷区。

从旅游资源的地域组合来看,北方山东有“一览众山小”的泰山,我国现存三大宫殿式宗庙建筑之一的岱庙;曲阜有孔庙、孔府、孔林等珍贵建筑、古迹。

邹县有孟庙、孟府、孟林。

徐州向西离郑州、开封不远。

郑州是河南省会所在.有商代古城、二七纪念塔、黄河游览线、邝山风景区、汉霸二王城等古迹,开封离徐州较近,七大古都之一铁塔、繁塔、龙亭、禹王台、相国寺、延庆观等名胜很有吸引力。

再向西可延到篙山少林寺、洛阳古都、龙门石窟。

徐州东邻连云港,亚欧大陆桥东桥头堡,有国家级风景名山—花果山。

“海、古、神、幽、奇”是旅游资源的突出特点。

而南方的南京、扬州、镇江、无锡、苏州、上海、杭州一线,更是全国著名的旅游热线,既有山水之美,又有园林之胜,城市历史悠久,文物古迹众多,且旅游交通极为便捷。

周围的热点与中部的冷温点,对比强烈,苏南的旅游业发达与苏北旅游业落后,极不平衡。

(李慕寒,徐州师范大学城环系。

徐州旅游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把徐州旅游资源放到全省来比较,徐州旅游资源在全省地位不够突出,如山景旅游资源,全省较知名的共有32处,著名的有锤山、金山等,徐州云龙山名列第14。

在水景资源中全省有旅游观赏价值的共有12处,较突出的有太湖、玄武湖,徐州云龙湖名列第5。

其它气候和生物旅游资源都不够突出。

人文景观资源中,古墓葬全省40处,徐州占有4处,古石刻、古迹遗址、近现代历史遗迹和革命纪念史迹中,除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外,都不够突出。

在工艺品、名特产、地方风味烹调中,徐州知名度较小。

究其原因,除自然、社会条件的局限外,对外宜传力度不够,知名度较低,也是原因之一,潜在的旅游资源并未得到利用与开发。

iii针对以上问题,我认为应该做到一下几点:1、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把发展旅游业放在突出位置,不断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第三产业的服务质量与水平。

按1998年统计,在全省13市中国际旅游排名第八。

国内旅游全省位居第十位,旅游业增加值的比重为3.8%,只及全省平均水平的一半。

国际旅游接待人数及创汇只及扬州、镇江的1/3。

(李慕寒,徐州旅游资源及其开发利用)2、整治环境,减少污染,创造优美的旅游环境。

提高空气质量已成为重中之重,有几个人愿意在一个看不到蓝天的城市待很久取旅游消费呢?恐怕旅游的兴致也会大打折扣吧。

3、提高资源利用率,发挥文化优势,发展特色旅游,精品旅游,打造徐州自己的旅游品牌。

这一点非常重要。

发展特色旅游,首先要对本市的旅游资源有一个准确地定位,明确发展思路。

曾有学者建议在徐州发展红色旅游,理由有以下几点:(1)红色旅游资源是主要旅游吸引物之一。

(2)红色旅游资源是游客主要旅游映像之一。

(3)红色旅游时关注度最高的旅游类型之一。

iv徐州的战争文化是要发展,但是不一定要把红色旅游作为徐州旅游的一个标签。

对于原有的红色旅游资源,应该不断地修缮,增加多样的展示方式,加强与游客的良性互动,使之成为徐州多样旅游资源中的一个亮点。

至于徐州旅游的整体发展,我认为应该以自然风光为基础,以两汉文化为特色,同时兼顾彭祖文化、战争文化,形成多元融合的文化品牌。

要打造文化品牌,就要保证品牌文化资源的高质量,这就需要加强文化资源的保护建设,不断挖掘潜在资源,加大对旅游设施的投入,提升标准。

还要加强品牌文化宣传,扩大知名度。

这种宣传不应该是分散的,单独的宣传某一种特色或是品牌,而应该做整体的文化宣传,充分利用电视、网络等各种传播媒介,甚至可以深入到一些潜在的客源地进行推广宣传,以此来提高知名度。

而且,精品旅游的开发还需要精品旅游线路的设计等。

4、大力开发潜在的旅游资源,突破两汉文化的瓶颈。

这一点其实和我上面提到的一点有所交叉。

在原有两汉文化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彭祖文化、战争文化、生态文化,在文化展示方面要有所创新,仅仅展示老祖宗的东西会减少文化地吸引力。

其实在这个方面很多地方都在做,而且做得比较好,我们可以学习借鉴再创新。

比如,充分利用计算机虚拟现实技术,设立虚拟旅游体验馆,通过图像、传感器、计算机网络及对话等多种技术,创建集三维视觉、听觉和触觉于一体的虚拟景观,同时增加影像放映、多媒体投影演示、电脑查询演示等现代化的展示设施。

还可以设立一些互动活动,让游客近距离地走近徐州文化。

徐州有很多独特的文化,比如说,独具特色的民俗风情。

在戏曲文化方面,有柳琴戏、梆子戏、徐州琴书、徐州大鼓等,新近开发了仿汉乐舞,极具吸引力;在民间美术方面,流传至今的有农民画、剪纸、面人、彩灯、泥玩具、糖人、木雕、石刻、纸扎、印花蓝布、草编、柳编、皮毛动物等30多个品种;徐州还是全国闻名的田径之乡、武术之乡、儿童画之乡、剪纸之乡、还有象棋村;在旅游工艺方面,有上陶、玉雕、皮毛兽、草柳编、仿古铜器、字画和文房四宝等等,另外,徐州的庙会、伏羊节,都极具地方特色,是有极大潜力的旅游资源。

5、徐州要积极与四周联通,开拓旅游市场,将旅游路线引进本市,以增强吸引力与停留天数。

从东西方向来看,连云港的“山海”优势,与徐州的汉文化特色.开封的宋文化、郑州的黄河游,古都洛阳、西安都可联成一线。

此线可吸引由连云港入境的游客和中原西安由徐州中转南下或北上的游客。

从南北方向来看.江南的城市园林到淮安的周总理纪念馆至徐州汉文化旅游,向北可与齐鲁文化的胜地相勾通,力争在徐州停留1一2天。

(后面会细讲)二、旅游季节徐州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光照充足,雨量适中,雨热同期。

年平均气温14摄氏度,年日照时数为2284~2495小时,日照率52%~57%,年均无霜期200~220天,年均降水量800~930毫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