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性光耦原理与电路设计,4-20mA模拟量隔离模块,PLC采集应用

合集下载

4~20ma隔离器原理

4~20ma隔离器原理

4~20ma隔离器原理
4~20mA隔离器是一种常用的信号隔离器,用于将4~20mA电流信号转换为其他类型的信号,实现信号的隔离和传输。

其工作原理如下:
1. 输入端:隔离器的输入端接收4~20mA电流信号作为输入信号。

2. 隔离:输入端的信号经过隔离器内部的隔离元件进行隔离,使得输入端与输出端之间电气隔离。

3. 调理:隔离器内部的电路对输入信号进行调理处理,如信号放大、滤波、线性化等。

这样可以增强输入信号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4. 输出端:经过处理后的信号通过输出端以其他形式输出,如4~20mA电流信号、0~10V电压信号等。

5. 隔离和传输: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之间通过隔离器实现电气隔离,确保输入信号不会影响输出信号,并且能够安全地传输信号到目标设备。

总结来说,4~20mA隔离器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接收输入端的
4~20mA电流信号,经过内部的隔离、调理处理,将处理后的信号通过输出端以其他形式输出,并且实现对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之间的电气隔离和传输。

线性光耦原理与电路设计,4-20mA模拟量隔离模块,PLC采集应用

线性光耦原理与电路设计,4-20mA模拟量隔离模块,PLC采集应用

1. 线形光耦介绍光隔离是一种很常用的信号隔离形式。

常用光耦器件及其外围电路组成。

由于光耦电路简单,在数字隔离电路或数据传输电路中常常用到,如UART协议的20mA电流环。

对于模拟信号,光耦因为输入输出的线形较差,并且随温度变化较大,限制了其在模拟信号隔离的应用。

对于高频交流模拟信号,变压器隔离是最常见的选择,但对于支流信号却不适用。

一些厂家提供隔离放大器作为模拟信号隔离的解决方案,如ADI的AD202,能够提供从直流到几K的频率内提供0.025%的线性度,但这种隔离器件内部先进行电压-频率转换,对产生的交流信号进行变压器隔离,然后进行频率-电压转换得到隔离效果。

集成的隔离放大器内部电路复杂,体积大,成本高,不适合大规模应用。

模拟信号隔离的一个比较好的选择是使用线形光耦。

线性光耦的隔离原理与普通光耦没有差别,只是将普通光耦的单发单收模式稍加改变,增加一个用于反馈的光接受电路用于反馈。

这样,虽然两个光接受电路都是非线性的,但两个光接受电路的非线性特性都是一样的,这样,就可以通过反馈通路的非线性来抵消直通通路的非线性,从而达到实现线性隔离的目的。

市场上的线性光耦有几中可选择的芯片,如Agilent公司的HCNR200/201,TI子公司TOAS的TIL300,CLARE的LOC111等。

这里以HCNR200/201为例介绍2. 芯片介绍与原理说明HCNR200/201的内部框图如下所示其中1、2引作为隔离信号的输入,3、4引脚用于反馈,5、6引脚用于输出。

1、2引脚之间的电流记作IF,3、4引脚之间和5、6引脚之间的电流分别记作IPD1和IPD2。

输入信号经过电压-电流转化,电压的变化体现在电流IF上,IPD1和IPD2基本与IF成线性关系,线性系数分别记为K1和 K2,即K1与K2一般很小(HCNR200是0.50%),并且随温度变化较大(HCNR200的变化范围在0.25%到0.75%之间),但芯片的设计使得 K1和K2相等。

线性光耦原理与电路设计,4-20mA模拟量隔离模块,PLC采集应用

线性光耦原理与电路设计,4-20mA模拟量隔离模块,PLC采集应用

1. 线形光耦介绍光隔离是一种很常用的信号隔离形式。

常用光耦器件及其外围电路组成。

由于光耦电路简单,在数字隔离电路或数据传输电路中常常用到,如UART协议的20mA电流环。

对于模拟信号,光耦因为输入输出的线形较差,并且随温度变化较大,限制了其在模拟信号隔离的应用。

对于高频交流模拟信号,变压器隔离是最常见的选择,但对于支流信号却不适用。

一些厂家提供隔离放大器作为模拟信号隔离的解决方案,如ADI的AD202,能够提供从直流到几K的频率内提供0.025%的线性度,但这种隔离器件内部先进行电压-频率转换,对产生的交流信号进行变压器隔离,然后进行频率-电压转换得到隔离效果。

集成的隔离放大器内部电路复杂,体积大,成本高,不适合大规模应用。

模拟信号隔离的一个比较好的选择是使用线形光耦。

线性光耦的隔离原理与普通光耦没有差别,只是将普通光耦的单发单收模式稍加改变,增加一个用于反馈的光接受电路用于反馈。

这样,虽然两个光接受电路都是非线性的,但两个光接受电路的非线性特性都是一样的,这样,就可以通过反馈通路的非线性来抵消直通通路的非线性,从而达到实现线性隔离的目的。

市场上的线性光耦有几中可选择的芯片,如Agilent公司的HCNR200/201,TI子公司TOAS的TIL300,CLARE的LOC111等。

这里以HCNR200/201为例介绍2. 芯片介绍与原理说明HCNR200/201的内部框图如下所示其中1、2引作为隔离信号的输入,3、4引脚用于反馈,5、6引脚用于输出。

1、2引脚之间的电流记作IF,3、4引脚之间和5、6引脚之间的电流分别记作IPD1和IPD2。

输入信号经过电压-电流转化,电压的变化体现在电流IF上,IPD1和IPD2基本与IF成线性关系,线性系数分别记为K1和 K2,即K1与K2一般很小(HCNR200是0.50%),并且随温度变化较大(HCNR200的变化范围在0.25%到0.75%之间),但芯片的设计使得 K1和K2相等。

plc光耦隔离模块

plc光耦隔离模块

PLC光耦隔离模块概述PLC光耦隔离模块是一种常用的电子元件,用于将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输入和输出信号进行隔离,以保护PLC和外部设备之间的电路免受干扰和损坏。

光耦隔离模块通过光电转换技术实现信号的隔离传输,具有高速、高精度、低功耗等特点。

本文将详细介绍PLC光耦隔离模块的工作原理、结构和应用场景,并对其优缺点进行分析。

工作原理PLC光耦隔离模块主要由光电转换器、隔离电路和输出电路组成。

其工作原理如下:1.输入信号:PLC的输入信号经过光电转换器转换为光信号。

2.光电转换:光信号被光电转换器转换为电信号。

3.隔离电路:电信号通过隔离电路进行隔离,避免干扰和电流回流。

4.输出电路:隔离后的信号通过输出电路转换为PLC可接受的信号。

通过光电转换和隔离电路的作用,PLC光耦隔离模块实现了输入和输出信号的隔离传输,从而保护了PLC和外部设备之间的电路。

结构PLC光耦隔离模块通常采用模块化设计,具有紧凑的外形和多种接口。

其主要结构包括:1.外壳:通常由塑料或金属材料制成,具有良好的抗干扰性和绝缘性能。

2.输入端子:用于接收PLC的输入信号。

3.输出端子:用于输出隔离后的信号给PLC或外部设备。

4.电源接口:用于连接电源,为光电转换器和隔离电路提供供电。

5.指示灯:用于显示模块的工作状态,如电源、输入、输出等。

应用场景PLC光耦隔离模块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中,特别适用于以下场景:1.高电压隔离:当PLC与高电压设备(如电机、变频器等)连接时,光耦隔离模块可以将高电压信号隔离传输,保护PLC的稳定运行。

2.电磁干扰隔离:在工业环境中,电磁干扰是常见的问题。

光耦隔离模块可以有效隔离输入和输出信号,防止电磁干扰对PLC产生干扰。

3.地电隔离:当PLC与地电位不同的设备连接时,光耦隔离模块可以实现地电隔离,避免因地电位差导致的电流回流和损坏。

4.信号转换:光耦隔离模块还可以实现不同信号类型之间的转换,如模拟信号到数字信号的转换。

利用光耦实现模拟隔离放大电路的原理及设计

利用光耦实现模拟隔离放大电路的原理及设计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隔离放大器的设计方案,该方案结构简单,且选用通用器件,易于实现。

通过将本电路与AD公司的AD210AN集成模拟隔离放大器进行实验对比。

本隔离放大电路在带宽上要优于集成模拟隔离放大器。

隔离放大器按传输信号的类型。

可以分为模拟隔离和开关隔离放大器。

模拟隔离放大器的生产商和产品种类均较少,且产品价格比较昂贵。

开关隔离放大器的生产商较多,产品种类也多,价格较低,相对便宜。

高价位的模拟隔离放大器限制了其应用范围。

而文献[2]中提到的双通道隔离放大器结构复杂。

且对隔离间距有较高的要求,而文献[3]中所提到的光电耦合隔离放大器则对元器件参数有较高的要求。

文献[4]中提到的隔离放大器对隔离器件间距也有特殊要求。

1新型电路原理笔者设计的隔离放大器的原理电路。

本隔离放大电路主要由光电耦合器和运算放大器构成。

光电耦合器选用普通光耦TLP521,运算放大器则选择通用运算放大器LF353。

通过这两种普通器件的搭配.所得到的隔离放大器性能和专用模拟隔离放大器的性能相近。

放大器加普通光耦组成的隔离放大电路。

本隔离放大电路由输入和隔离输出两部分构成,且两部分使用隔离的电源(Vcc1、Vee1和Vcc2、Vee2供电。

输入部分由运放U1,电阻R1、R2、R3、R4、R5,电容C1、C2,光电耦合器OPT1、OPT2、OPT3、OPT4的发光二极管部分OPT1_A、OPT2_A、OPT3_A、OPT4_A和OPT1、OPT3的光敏三极管部分OPT1_B、OPT3_B组成,由正电源Vcc1和负电源Vee1供电。

OPT1_A、OPT2_A和OPT3_A、OPT4_A 的电流构成差动放大输入。

R1和R2为运放的输入电阻,R3和R4可为四个光耦的发光二极管(LED)提供偏置和控制电流。

运放U1和光耦OPT1、OPT3组成了一个射级跟随器,R5上的电压即为运放的输入电压。

运放的带宽决定着构成隔离放大器的带宽。

现有的集成模拟隔离放大器的带宽均在100kHz以下,而常用运放的带宽是这个带宽的几倍到几十倍。

4-20ma隔离变送模块

4-20ma隔离变送模块

4-20ma隔离变送模块
4-20mA隔离变送模块是一种常见的工业控制设备,它通常用于
将传感器测量到的信号转换成标准的4-20mA电流信号,并且具有隔
离功能,可以有效地隔离输入和输出信号,保护控制系统不受外部
干扰影响。

这种模块通常被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领域,例如压力、温度、液位等参数的测量和控制过程中。

在工业控制系统中,4-20mA电流信号是一种常见的标准信号类型,它具有很好的抗干扰能力和远距离传输能力。

隔离变送模块的
作用是将传感器产生的信号进行放大、滤波和隔离处理,然后输出
标准的4-20mA电流信号给控制系统,从而实现对被测参数的准确测
量和控制。

这种模块通常具有输入端和输出端的隔离功能,可以有效地防
止由于接地环路、电磁干扰等原因引起的测量误差和系统故障。

此外,一些4-20mA隔离变送模块还具有多种保护功能,如过载保护、
短路保护等,可以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在选择4-20mA隔离变送模块时,需要考虑输入信号类型、量程
范围、精度要求、安装方式等因素,并且需要根据实际的控制系统
要求进行合理的配置和安装。

总的来说,4-20mA隔离变送模块在工业控制领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的应用可以提高系统的稳定性、精度和可靠性,从而实现工业过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控制。

4-20MA

4-20MA

4~20mA电流变送器的工业控制应用4~20mA电流环工作原理在工业现场,用一个仪表放大器来完成信号的调理并进行长线传输,会产生以下问题:第一,由于传输的信号是电压信号,传输信号就会受到噪声的干扰而不纯洁;第二,传输线的电阻会产生电压降,那么接收端的信号就会产生误差;第三,在现场如何提供仪表放大器的不同的工作电压也是个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和避开相关噪声的影响,我们用电流来传输信号,因为电流对噪声并不敏感。

4~20mA的电流环便是用4mA表示零信号,用20mA表示信号的满刻度,而低于4mA 高于20mA的信号用于各种故障的报警。

4~20mA电流环有两种类型:二线制和三线制。

当监控系统需要通过长线驱动现场的驱动器件如阀门等时,一般采用三线制变送器,这里XTR位于监控的系统端,由系统直接向XTR供电,供电电源是二根电流传输线以外的第三根线。

二线系统是XTR和传感器位于现场端,由于现场供电问题的存在,一般是接收端利用4~20mA的电流环向远端的XTR供电,通过4~20mA来反映信号的大小。

4~20mA产品的典型应用是传感和测量应用,在工业现场有许多种类的传感器可以被转换成4~20mA的电流信号,TI拥有一些很方便的用于RTD和电桥的变送器芯片。

由于TI的变送器芯片含有通用的功能电路比如电压激励源、电流激励流、稳压电路、仪表放大器等,所以可以很方便地把许多传感器的信号转化为4~20mA的信号。

4~20mA的校正传统的4~20mA校正,要求特殊的夹具固定,需要特别的激光或手动电阻器调整,而调整是相互影响的,需要一个测试、调整,再测试、再调整的过程,调整次数和范围有限。

电子器件和传感器调整起来不够方便。

现代的数字化4~20mA校正,它允许电子器件和传感器在封装之后进行调整;可通过计算机计算出校正系数来简化数值调整;可以有无限的调整次数,并且有很好的分辨率和较宽的调整范围;调整过程中不存在相互影响;电子器件和传感器可以很方便地调整。

4-20ma信号

4-20ma信号

4~20mA电流变送器的工业控制应用4~20mA电流环工作原理在工业现场,用一个仪表放大器来完成信号的调理并进行长线传输,会产生以下问题:第一,由于传输的信号是电压信号,传输信号就会受到噪声的干扰而不纯洁;第二,传输线的电阻会产生电压降,那么接收端的信号就会产生误差;第三,在现场如何提供仪表放大器的不同的工作电压也是个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和避开相关噪声的影响,我们用电流来传输信号,因为电流对噪声并不敏感。

4~20mA的电流环便是用4mA表示零信号,用20mA表示信号的满刻度,而低于4mA高于20mA的信号用于各种故障的报警。

4~20mA电流环有两种类型:二线制和三线制。

当监控系统需要通过长线驱动现场的驱动器件如阀门等时,一般采用三线制变送器,这里XTR位于监控的系统端,由系统直接向XTR供电,供电电源是二根电流传输线以外的第三根线。

二线系统是XTR和传感器位于现场端,由于现场供电问题的存在,一般是接收端利用4~20mA的电流环向远端的XTR供电,通过4~20mA来反映信号的大小。

4~20mA产品的典型应用是传感和测量应用,在工业现场有许多种类的传感器可以被转换成4~20mA的电流信号,TI 拥有一些很方便的用于RTD和电桥的变送器芯片。

由于TI的变送器芯片含有通用的功能电路比如电压激励源、电流激励流、稳压电路、仪表放大器等,所以可以很方便地把许多传感器的信号转化为4~20mA的信号。

4~20mA的校正传统的4~20mA校正,要求特殊的夹具固定,需要特别的激光或手动电阻器调整,而调整是相互影响的,需要一个测试、调整,再测试、再调整的过程,调整次数和范围有限。

电子器件和传感器调整起来不够方便。

现代的数字化4~20mA校正,它允许电子器件和传感器在封装之后进行调整;可通过计算机计算出校正系数来简化数值调整;可以有无限的调整次数,并且有很好的分辨率和较宽的调整范围;调整过程中不存在相互影响;电子器件和传感器可以很方便地调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线形光耦介绍
光隔离是一种很常用的信号隔离形式。

常用光耦器件及其外围电路组成。

由于光耦电路简单,在数字隔离电路或数据传输电路中常常用到,如UART协议的20mA电流环。

对于模拟信号,光耦因为输入输出的线形较差,并且随温度变化较大,限制了其在模拟信号隔离的应用。

对于高频交流模拟信号,变压器隔离是最常见的选择,但对于支流信号却不适用。

一些厂家提供隔离放大器作为模拟信号隔离的解决方案,如ADI的AD202,能够提供从直流到几K的频率内提供0.025%的线性度,但这种隔离器件内部先进行电压-频率转换,对产生的交流信号进行变压器隔离,然后进行频率-电压转换得到隔离效果。

集成的隔离放大器内部电路复杂,体积大,成本高,不适合大规模应用。

模拟信号隔离的一个比较好的选择是使用线形光耦。

线性光耦的隔离原理与普通光耦没有差别,只是将普通光耦的单发单收模式稍加改变,增加一个用于反馈的光接受电路用于反馈。

这样,虽然两个光接受电路都是非线性的,但两个光接受电路的非线性特性都是一样的,这样,就可以通过反馈通路的非线性来抵消直通通路的非线性,从而达到实现线性隔离的目的。

市场上的线性光耦有几中可选择的芯片,如Agilent公司的HCNR200/201,TI子公司TOAS的TIL300,CLARE的LOC111等。

这里以HCNR200/201为例介绍2. 芯片介绍与原理说明
HCNR200/201的内部框图如下所示
其中1、2引作为隔离信号的输入,3、4引脚用于反馈,5、6引脚用于输出。

1、2引脚之间的电流记作IF,3、4引脚之间和5、6引脚之间的电流分别记作IPD1和IPD2。

输入信号经过电压-电流转化,电压的变化体现在电流IF上,IPD1和IPD2基本与IF成线性关系,线性系数分别记为K1和 K2,即
K1与K2一般很小(HCNR200是0.50%),并且随温度变化较大(HCNR200的变化范围在0.25%到0.75%之间),但芯片的设计使得 K1和K2相等。

在后面可以看到,在合理的外围电路设计中,真正影响输出/输入比值的是二者的比值K3,线性光耦正利用这种特性才能达到满意的线性度的。

HCNR200和HCNR201的内部结构完全相同,差别在于一些指标上。

相对于HCNR200,HCNR201提供更高的线性度。

采用HCNR200/201进行隔离的一些指标如下所示:
* 线性度:HCNR200:0.25%,HCNR201:0.05%;
* 线性系数K3:HCNR200:15%,HCNR201:5%;
* 温度系数: -65ppm/oC;
* 隔离电压:1414V;
* 信号带宽:直流到大于1MHz。

从上面可以看出,和普通光耦一样,线性光耦真正隔离的是电流,要想真正隔离电压,需要在输出和输出处增加运算放大器等辅助电路。

下面对
HCNR200/201的典型电路进行分析,对电路中如何实现反馈以及电流-电压、电压-电流转换进行推导与说明。

3. 典型电路分析
Agilent公司的HCNR200/201的手册上给出了多种实用电路,其中较为典型的一种如下图
设输入端电压为Vin,输出端电压为Vout,光耦保证的两个电流传递系数分别为K1、K2,显然,,和之间的关系取决于和之间的关系。

将前级运放的电路提出来看,如下图所示:
设运放负端的电压为,运放输出端的电压为,在运放不饱和的情况下二者满足下面的关系:
Vo=Voo-GVi (1)
其中是在运放输入差模为0时的输出电压,G为运放的增益,一般比较大。

忽略运放负端的输入电流,可以认为通过R1的电流为IP1,根据R1的欧姆定律得:
通过R3两端的电流为IF,根据欧姆定律得:
其中,为光耦2脚的电压,考虑到LED导通时的电压()基本不变,这里的作为常数对待。

根据光耦的特性,即
K1=IP1/IF (4)
将和的表达式代入上式,可得:
上式经变形可得到:
将的表达式代入(3)式可得:
考虑到G特别大,则可以做以下近似:
这样,输出与输入电压的关系如下:
可见,在上述电路中,输出和输入成正比,并且比例系数只由K3和R1、R2确定。

一般选R1=R2,达到只隔离不放大的目的。

4. 辅助电路与参数确定
上面的推导都是假定所有电路都是工作在线性范围内的,要想做到这一点需要对运放进行合理选型,并且确定电阻的阻值。

4.1 运放选型
运放可以是单电源供电或正负电源供电,上面给出的是单电源供电的例子。

为了能使输入范围能够从0到VCC,需要运放能够满摆幅工作,另外,运放的工作速度、压摆率不会影响整个电路的性能。

TI公司的LMV321单运放电路能够满足以上要求,可以作为HCNR200/201的外围电路。

4.2 阻值确定
电阻的选型需要考虑运放的线性范围和线性光耦的最大工作电流IFmax。

K1已知的情况下,IFmax又确定了IPD1的最大值IPD1max,这样,由于Vo的范围最小可以为0,这样,由于
考虑到IFmax大有利于能量的传输,这样,一般取
另外,由于工作在深度负反馈状态的运放满足虚短特性,因此,考虑IPD1的限制,
这样,
R2的确定可以根据所需要的放大倍数确定,例如如果不需要方法,只需将R2=R1即可。

另外由于光耦会产生一些高频的噪声,通常在R2处并联电容,构成低通滤波器,具体电容的值由输入频率以及噪声频率确定。

4.3 参数确定实例
假设确定Vcc=5V,输入在0-4V之间,输出等于输入,采用LMV321运放芯片以及上面电路,下面给出参数确定的过程。

* 确定IFmax:HCNR200/201的手册上推荐器件工作的25mA左右;
* 确定R3:R3=5V/25mA=200;
* 确定R1:;
* 确定R2:R2=R1=32K。

光耦隔离PLC应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