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环境材料与环境工程重点实验室

合集下载

不同粘土矿物材料对Zn 2+的吸附特征

不同粘土矿物材料对Zn 2+的吸附特征

不 同粘 土矿 物 材料 对 Z 2 n+的 吸 附 特 征
王宜鑫 ,赵斌 ,汤炎 ,陈小峰 , 晓晴 ,封克 钱
( 州大 学环 境 材料 与环境 工 程省重 点 实验室 , 苏 扬 江 扬 州 2 5 0 ) 2 09
摘 要: 探讨 了在 不同矿物 投加量 、 不同振荡时间 、 同 z 2 度 、 同矿 物颗粒 细度 和不 同 p 不 n 浓 不 H条件 下 , 钠基 膨 润土 、 膨胀蛭石 和沸 石三种粘土矿物 对 z “ 的吸附效 果 , 比较 了三 种粘 土矿 物对 z “ 的 吸 附差异 性 。结 果表 n 并 n 明 : 于具有可膨胀 层间的粘土矿物而言 , 对 其对溶液中 z ” 的吸附量并不仅 由阳离子交换 量所决定 ;n 在矿物表 n Z 面的吸附过程非常迅速 , 1 m n内即可达最大值 ; 在 0i 粘土矿 物不 同颗粒细度对 z “ 的去除率有所不 同 , n 但并 非颗粒 越细吸附量越大 ; 吸附效果依次 为钠基膨润 土 > 其 膨胀蛭 石 > 石。 沸 关键词 : 土矿 物 ; n ;吸附 粘 Z“
目、0 目、0 目、0 目和 3 0目。 4 10 20 0
高。人体长期 过量摄取 含锌食物 . 会导致体 内 Z / n
C u比值过高 , 从而影 响胆 固醇代谢 , 形成 高胆 固醇
血症 , 导致动脉粥样硬化 、 高血压 、 冠心病等 ] 。因
此, 合理解决水体和土壤的锌污染越来越受到人们
中图分类号 :B 8 文献标识码 : 文章 岛 : 0 — 3 (06)60 2 -4 T 33 A 号 1 06 2 20 0 - 70 0 5 0
冶炼 、 锌 、 织 等工 业 废 水 中含 有 大量 的 镀 纺 如有色金属 冶炼 厂废水一般 含锌 0 2 1. .4~ 0 5m/ , 4 gL 金属矿山废水 为 0 3 2 . m / , .5— 5 0 gL 电镀废

吸附树脂负载铁酞菁光催化降解4-硝基苯酚

吸附树脂负载铁酞菁光催化降解4-硝基苯酚
m i Fu t r o e,t e c t ys s sa l nd r u a l . n. r he m r h aa ti t b e a e s b e l K e r s:io t ao y n n y wo d r n ph h lc a i e;po y e i e i l m rc r sn;4一 i o h n l p o o aayss nt p e o ; h t c t l i r

p hao y nne U n e ii e l h ra i t n. t i aa y ti o n o b i h y e f ci e f r t e ht l c a i . d rv sbl i t ir d ai g o h s c tl s S f u d t e h g l fe tv o h
硝 基苯 酚初 始 质量 浓度 为 5 / 卤灯 功 率 为 5 , 化 剂投 加 量 为 2 0g L, 用 量 为 0mg L, 0w 催 . / H O 5 o/ p 为 5 7 温度 为 4 0 mm lL,H ., 0℃ 时 , 应 5 0mi ,- 反 4 n 4 硝基 苯酚 去 除率达 到 9 . % , OC去 除 22 T 率达 到 8 . % , 2 5 且催 化 剂具 有很好 的稳定 性 , 重 复使 用 . 可 仪 器及 材料 .
级反 应 动 力学 方 程 l(/。 n cc):k 拟 合 图 1中 的 4 t 组数 据 , 得 拟 合 曲 线 的 相 关 系 数 R 所 均 大 于 09 表 明 4硝 基苯 酚 的去除 过程符 合拟 一级 反应 .9, - 动力 学规 律 . 算得 到无 光 源照 射 反应 速 率 常数 k 计 为 2 5×1 m n 2 , O和 10W 光 源 照 射下 . 0 i~,5 5 0

直链饱和一元醇膜吸收法处理高浓度甲醛废气

直链饱和一元醇膜吸收法处理高浓度甲醛废气

进一 步研 究表 明 , 吸收反 应 产物 ( 缩醛 ) 可通过精 馏 或调 节酸 度 的方 法与吸 收剂 ( 戊醇 ) 离, 正 分
回收 率 可达 9 . , 离回收 的正 戊 醇可继 续循 环使 用. 9 5/ 分 9 6
关键 词 :中空纤 维膜接 触 器 ;膜吸 收 ;甲醛废 气 ;直链饱 和一元 醇
废气 ( 如居 室空气 和大 气 ) 当处 理 高浓 度 甲醛 废 气 ; 时 , 仅存 在处理 周 期长 、 不 效率 低 、 成较 高 、 易于 产生 二次污染 等 问题 _ , 且基 本都 是将 甲醛 分 ( ) , 7而 ] 降 解 不能有 效利 用 甲醛 这 ~资 源.
甲醛 与醇在一 定 条件 下生 成半 缩醛 ( 缩醛 ) 的反 应 是一典 型 的有机 化 学 反 应 , 已有 文 献 报 道 利 用此 类 反应处 理 高浓 度 含 酚 含 醛废 水 [ . 以醇 为 吸 收 8但 ] 剂, 采用 膜 吸收法 处理 甲醛 废气 的研 究 尚未见 报道 .
・4 ・ 8






第 3 卷 0
1 2 实验过 程 .
收 剂 ( ) 一定 条件 下 可 方便 地 分 离 , 离后 的产 醇 在 分
物 可作为有 机工业 原 料 或 产 品得 到 利用 , 分离 后 的
中图分 类 号 :T 2 . Q0 8 8
文献标 识 码 : A
文 章编 号 :1 0 —9 4 2 1 )50 4 — 5 0 78 2 ( 0 0 0 —0 70
甲醛气体是一种来源广泛且对人体健康危害极
大 的污染 物 , 它不仅 对 皮 肤 和 呼 吸 器 官 黏膜 有 强烈

南京国家重点实验室

南京国家重点实验室

南京的19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12.2.239.* 1楼1 特种纤维复合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中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原玻纤院)2 固体微结构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大学3 计算机软件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大学4 现代配位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大学5 医药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大学6 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大学7 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大学8 毫米波国家重点实验室东南大学9 移动通信国家重点实验室东南大学10 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农业大学11 现代古生物学和地层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12 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13 人类生殖调控与危害评估重点实验室南京医科大学14 生物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东南大学15 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河海大学16 材料化学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工业大学17 湖泊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18 食品质量安全研究重点实验室江苏省农科院19南京邮电大学有机电子与信息显示国家重点实验室省级的就多了1 江苏省抗肿瘤分子靶向药物研究重点实验室江苏先声药业有限公司2 江苏省人类功能基因组学实验室南京医科大学3 江苏省建筑工程诊断与处理中心江苏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4 江苏省植物迁地保护重点实验室江苏省?中科院植物研究所5 江苏省农业生物学重点实验室江苏省农业科学院6 江苏省公路运输工程实验室江苏省交通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7 江苏省环境工程重点实验室江苏省环境科学研究院8 江苏省药用植物研究开发中心江苏省?中科院植物研究所9 江苏省新药筛选中心中国药科大学10 江苏省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重点实验室中国药科大学11 江苏省纳米技术重点实验室南京大学12 江苏省畜禽产品安全性研究重点实验室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畜牧所13 江苏省网络与信息安全重江苏点实验室东南大学14 江苏省光电信息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南京大学15 江苏省信息农业高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南京农业大学16 江苏省生物材料与器件高技术重点实验室东南大学17 江苏省精密与微细制造技术重点实验室南京航空航天大学18 江苏省土木工程材料重点实验室东南大学19 江苏省工业装备数字制造及控制技术重点实验室南京工业大学20 江苏省固体有机废弃物高附加值资源化高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南京农业大学21 江苏省先进金属材料高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东南大学22 江苏省医药超分子材料及应用重点实验室南京师范大学23 江苏省有机电子与平板显示重点实验室南京邮电大学24 江苏省医学分子技术重点实验室南京大学25 江苏省微纳生物医疗器械设计与制造重点实验室东南大学26 江苏省中药药效与安全性评价重点实验室南京中医药大学27 江苏省杨树种质创新与品种改良重点实验室南京林业大学当然终极最强的还是下面1 江苏省(南京)汽车工程研究院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2 江苏省(联创)软件研究院南京联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3 国家农业科技华东(江苏)创新中心江苏省农业科学院4 南京微结构国家实验室南京大学5 江苏省工业生物技术创新中心南京工业大学6 江苏医药动物实验基地南京医科大学7 南京通信技术国家实验室东南大学国家实验室要远强于国家重点实验室。

加强土壤污染防治 保障土壤环境安全——《江苏省土壤污染防治工

加强土壤污染防治 保障土壤环境安全——《江苏省土壤污染防治工

¨ 一 u _ . 呈 一 咖 m w 一
要: 简 述 了 江 苏省 土壤 污染 防 治 现 状 , 对《 江苏省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 进 行 了 解 读 。 该 方 案 从 全 局 和 战 略 的 高 度 对
江 苏 省 土 壤 污 染 防 治 工 作 进 行 了顶 层 设 计 和 谋 划 , 提 出 了当 前 和 今 后 一 个 时 期 土 壤 污 染 防 治 工 作 的 目标 与 主 要 任 务 。指
n 舳 _ m 0 呈 . 删 S 别 n a 三 ∞ 一
文章编号 : 1 6 7 4— 6 7 3 2 ( 2 0 1 7 ) 0 2— 0 0 0 1— 0 5
St r e ng t he n S o i l Po l l ut i o n Pr e v e nt i o n a nd Co n t r o l t o En s u r e t h e S a f e t y o f S o i l En v i r o n- - 二 印 me nt — — Th e I nt e r pr e t a t i O n o f t h e W o r k Pl a n o f S o i l Po l l ut i o n Pr e v e n t i o n a n d C. o nt r o l f o r
第 9卷
第 2期
环 境 监 控 与 预 警
Env i r o n me nt a l Mo n i t o r i n g a nd Fo r e wa r ni n g
Vo 1 . 9. No. 2
2 0 1 7年 4月
Ap r i l 2 01 7

前 沿评 述 -
现通 过 分 析 江 苏省 土 壤 污染 防治 现 状 和存 在

气相色谱法测定废水中苯胺类化合物

气相色谱法测定废水中苯胺类化合物
2标准曲线与方法检出限用二氯甲烷将苯胺类化合物混合标准贮备液配置成0mgl100mgl500mgl100mgl250mgl500mgl100mgl标准溶液系列在上述色谱条件下测定以质量浓度p为横坐标峰面积a为纵坐标绘制标准益线结果见表1
维普资讯
第2 0卷
第 1期
摘 要 : 立 了气 相 色 谱 测 定 废 水 中 5种 苯 胺 类 化 合 物 的方 法 , 化 了 试 验 条 件 。方 法 在 0m / 建 优 g L一10m / 0 g L之 间线 性
20 3 ; 10 6
关 系 良好 , N一二 甲苯 胺 、 胺 、 甲 苯 胺 、 甲苯 胺 、 甲苯 胺 的检 出 限 分 别 为 0 0 4m / 、 .0 g L 0 0 3m / 、 N, 苯 对 间 邻 .0 g L 0 0 2m / 、 . 1 g L 0 0 8mgL、. 0 g L 实 际 废 水 样 品 测 定 的 R D≤15 , 标 回 收率 为 9 . % ~ 9 5 。 .0 / 0 0 7m / , S .% 加 38 9 .% 关键词 : 苯胺 类 化 合 物 ; 相 色 谱 法 ; 水 气 废
GC, T n l t a a a ee swe e o tm ie nd t o d ln a iy wa c iv d i h rn e fo 0 mg o he a ay i lp r m t r r p i z d a he g o i e rt s a h e e n t e a g rm /L t c
二 胺偶 氮光 度 法 测 定 。采 用 液 相 色 谱 法 能 将 苯 胺类 各 物质 分离 , 会 受 水 体 中 酚类 化合 物 干扰 , 但 且 流动 相为 甲醇 , 析 成 本 较 高 ; 用 N一( 分 采 1一萘

钠基膨润土对Cu 2+、Cd 2+的吸附特性研究

钠基膨润土对Cu 2+、Cd 2+的吸附特性研究

Cu a d C o n d n Na—b n o i u ̄ c s i i e e tp a e e t nt s I e i n df r n lc . e a f
K e or yW ds: Na— b n o ie, Cu e t nt “

Cd , s r to Ad o in p
和 c “与一种 离子单独存在条件下规律 一致 , 高的 p d 较 H值 有助 于吸 附; 基膨 润土 不同颗粒 细度对 c 一 的吸 附量 变 钠 u 化与其单 独存在条件 下一致 , c “的吸 附有 所不 同, 颗 对 d 在 粒细度较 细( 0 5 0目和 10 0 0目) 钠基 膨润 土对其 吸 附量 时, 反 而较其单独存在 下大 ; u 和 c “共 同存在 条件 下 , 基 c“ d 钠 膨 润土对其吸 附效果较 单独存 在 下变化 不大; u 和 c ” C” d 在钠基膨润土上 的吸 附并非 占据 同一吸 附住。
Absr t: e p rm e a t y o h ds r i n e e to t ac A x e i nt sud n t e a opto f c fNa— l
1 材 料 与方 法
试 验 采用 的吸 附材 料 为 天然 钠 基膨 润土 , 颗 其
粒 大 小为 :0 ,0 ,0 5 0 1 0 10 2 0 30,0 ,0 0目。用 于 吸附 试
关 键 词 : 基 膨 润土 ;C ;d ; 附 钠 u C“ 吸 中图 分 类 号 : 大 、 子交 换能力 强 、 离 吸附 性能好 的特点 。近年来 有 大量学 者针 对膨 润土处 理
重金 属废水 进行 了广 泛 的研 究 , 发 了一些 高 效 吸 开 附重金 属 废 水 的新 材 料 。但 这 方 面 的研 究 基

沈国舫院士简介

沈国舫院士简介

沈国舫院士简介沈国舫沈国舫 Shen Guofang (1933.11.15 -) 林学及生态学专家。

出生于上海市,原籍浙江省嘉善县。

1956年毕业于前苏联列宁格勒林学院。

北京林业大学教授,曾任北京林业大学校长、中国林学会理事长,现任中国工程院副院长,八、九、十届全国政协委员。

长期从事森林培育学和森林生态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是国家重点学科森林培育学的学科带头人。

在立地分类和评价、适地适树、混交林营造及干旱地区造林方面做了许多研究工作。

第一个提出了分地区的林木速生丰产指标,主持起草了《发展速生丰产用材林技术政策》。

曾对大兴安岭特大火灾后的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恢复工作起了关键的指导作用。

后期着力从事林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及水资源和生态建设的咨询研究,取得显著成绩。

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周廉院士简介周廉周廉(1940.3.11-)超导及稀有金属材料专家。

吉林省舒兰县人。

1963年毕业于东北大学。

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院长、教授级高工。

长期致力于超导和稀有金属材料的研究与发展工作,从20世纪60年代起,研制低温超导材料,发展了均质铸锭及最佳时效形变技术,在铌钛和铌三锡材料及高场磁体制备性能研究及超导工程应用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

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高温超导材料研究方面,主持了钇系超导块材、铋系超导带材及高温超导电缆等多项研究,在高温超导材料合成、制备、性能及应用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

还主持和参与了多项国家稀有金属新材料重点攻关、高技术及重大工程应用项目。

多次获得国家及省部级科技成果奖励,“高JC钇钡铜氧超导体材制备技术”获1999年国家发明技术二等奖。

获多项国家发明专利,发表学术论文300多篇。

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姚福生(1932.4.26-)。

动力机械、汽轮机专家。

上海市人。

1955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1962年毕业于波兰格旦斯克工业大学获博士学位。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与自动化学院教授、山东理工大学校长、上海理工大学动力工程与环境能源研究院院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省环境材料与环境工程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合同书
课题名称及编号
起止年限
课题负责人
负责人所在单位
邮政编码电话
江苏省重点实验室
二00 年月
根据《江苏高校省级重点实验室建设管理办法》和《江苏高校省级重点实验室建设经费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江苏省重点实验室(课题下达单位,以下简称甲方)、实验室开放课题负责人(以下简称乙方)、开放课题负责人所在单位(课题保证单位,以下简称丙方)就年度实验室开放课题的有关事宜签定本合同。

一、
课题经实验室学术委员会评审批准为“江苏省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丙方必须将该课题的实施列入乙方的工作计划,并提供乙方课题执行所需条件,并按下列要求完成研究、开发任务:
1、研究、开发内容和目标,应达到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2、提交成果的形式、数量、使用范围、规模及效益分析等。

3、计划进度。

二、甲方核定用于乙方开放课题研究的经费万元,供乙方来本实验室进行课题研究时使用。

经费使用必须符合《扬州大学科研经费管理办法》,经实验室主任审批,由课题负责人专款专用。

三、乙方应按计划到本重点实验室开展课题研究,甲方为该课题研究提供必要的支持。

乙方必须于每年12月份向甲、丙方提出年度计划执行情况报告和下一年度的计划实施方案。

课题到期乙方须向甲方提交项目结题报告,并办理相关的项目结题手续。

四、在合同执行过程中,任何一方不得擅自修改合同内容,如确需修改,应由甲、乙、丙三方共同商定,在修改条款上经三方签章或重新签定合同方能生效。

五、甲、乙、丙各方对相关技术经济资料负有保密责任。

六、乙方在开放课题研究中形成的论文、专利、报奖以及其他知识产权,必须以“江苏省重点实验室”作为第一完成单位。

成果所有权归甲方,乙、丙双方经与甲方协商可以优先获得使用权。

七、本合同一式三份,甲、乙、丙三方各一份。

八、本合同未尽事宜双方协商解决。

签定合同各方:
下达单位(甲方):江苏省重点实验室
公章
负责人(签字):年月日经办人(签字):
课题负责人(乙方)
(签字):
:年月日
保证单位(丙方):
负责人(签字):公章
年月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