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姓历史来源、家族名人
李姓家族的历史和名人有哪些

李姓家族的历史和名人有哪些一、历史:李氏源出嬴姓,血缘先祖为东夷族首领皋陶,皋陶曾被任命为舜的大理,遂以官命族为理氏,先为理氏,后为李氏。
得姓始祖为李利,李耳为十一世。
商朝时期,有周的同姓后裔,名巴人,居钟离山(今湖北长阳西北一带)。
周武王灭商后,封巴人于巴(今重庆的巴南区)称巴子国。
公元306年,巴人在四川建立大成国,史称成汉,这是李姓在中国所建的第一个王朝。
二、名人:1、李冰李冰,号称陆海,战国时代著名的水利工程专家。
公元前256年—前251年被秦昭王任为蜀郡(今成都一带)太守。
期间,李冰治水,创建了奇功,其建堰的指导思想,就是道家的“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
他征发民工在岷江流域兴办许多水利工程,其中以他和其子一同主持修建的都江堰水利工程最为著名。
几千年来,该工程为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奠定坚实的基础。
后世为纪念李冰父子,在都江堰修有二王庙。
都江堰也成为著名的风景名胜。
2、李悝李悝,嬴姓,李氏,名悝,魏都安邑(今山西夏县)人。
战国时期魏国大臣、政治改革家,法家重要代表人物。
早年师从子夏,魏文侯以为相国,主持变法事宜。
经济上,推行“尽地力”和“善平籴”的政策,鼓励农民精耕细作,增强产量。
国家在丰年以平价购买余粮,荒年以平价售出,以平粮价;主张同时播种多种粮食作物,以防灾荒。
政治上,实行法治,废除维护贵族特权的世卿世禄制,奖励有功国家的人,使魏国成为战国初期强国。
3、李牧李牧,嬴姓,李氏,名牧,战国时期赵国柏仁人,战国时期的赵国名将、军事家,与白起、王翦、廉颇并称“战国四大名将”。
战国末期,李牧是赵国赖以支撑危局的唯一良将,素有“李牧死,赵国亡”之称。
李牧是战国末年东方六国最杰出的将领。
深得士兵和人民的爱戴,有着崇高的威望。
在一系列的作战中,他屡次重创敌军而未尝败,显示了高超的军事指挥艺术。
尤其是赵破匈奴之战和肥之战,前者是中国战争史中以步兵大兵团全歼骑兵大兵团的典型战例,后者则是围歼战的范例。
关于李姓的历史名人

关于李姓的历史名人【李姓的历史名人】李姓是中华民族常见的姓氏之一,涵盖了四大家族、中原李氏、南方李氏、西北李氏和东北李氏等,具有广泛的地域分布和族群传承。
在历史上,李姓的人物极为丰富,从政治、文化到军事等领域都有杰出的代表人物。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些李姓历史名人。
【政治领域】1. 李世民:唐朝第二位皇帝,开创了“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
2. 李治:唐朝第三位皇帝,是李世民的儿子,他在位时期继承了父亲的政治制度和民生政策。
3. 李渊:唐朝开国皇帝,历史上著名的“三李”之一,史称“太原三李”之首。
4. 李商隐:唐朝著名的诗人,被誉为“花间派”的代表人物,作品精绝、意境深远。
5. 李纲:明朝名将,他参与制定《大明律》和《大明仪制》,为明朝的刑法和礼仪制度产生了重要影响。
【文学艺术领域】1. 李清照:宋代著名女词人、画家,被誉为“千古第一才女”,词作清新脱俗,意境深远。
2. 李白:唐代著名诗人,与杜甫并称唐代“诗史”,他的作品深受后人喜爱,被誉为“诗仙”。
3. 李时中:清代著名书画家,擅长书法、绘画与诗词,他的创作带有诗情画意,富有艺术韵味。
4. 李熙:元代著名书法家,他的字体遵循“静心笔意”的生命哲学,对后来的书法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5. 李敖:当代著名文学家、评论家,作品揭示社会现实,富有思想性和文学价值,对台湾文化产生了重大影响。
【军事领域】1. 李自成:明末著名起义军领袖,曾推翻明朝政权,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自称“大西国皇帝”的人物。
2. 李世民:唐朝著名将领,他在定策之战和三渡赤水之战中,均取得了重大胜利,成为唐朝的明星将领。
3. 李云龙:中国人民解放军著名将领,曾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部副参谋长和陆军第9师师长等要职。
4. 李俊:南唐著名将领,历史上的“李重阳八将”之一,他曾多次抵御北方的侵略,保卫南唐的领土。
5. 李牧:战国时期著名将领,曾率军大破韩国军队,被誉为战国四大名将之一。
总结起来,李姓历史名人在政治、文学艺术和军事领域都有杰出的代表人物,他们通过自己的奋斗和贡献,为中华民族的繁荣和进步做出了卓越贡献,他们的事迹和成就值得我们铭记和传承。
李姓的来源,姓李的名人百家姓

李姓的来源李姓是汉族常见姓氏之一,据说源自大禹时期,有两种流传的说法:洪水时期一种说法是在大禹治水时,有位姓氏为“李”的人在关键时刻帮助了大禹,功劳非常显著。
因此,大禹赐给他“李”作为姓氏,并传承下来。
周武王讨伐商朝时期另一种说法是在周武王讨伐商朝的时候,有一位姓氏为“李”的将领表现突出,为周王朝立了大功,于是周武王封他为李望,并传下其后代皆姓李。
无论是哪种说法,都表明了李姓的起源与中国上古历史的紧密联系,寄托了全体李氏人的家族传承与血脉相连的情感。
姓李的名人李姓是中国姓氏排行榜上居于前列的姓氏之一,自然也涌现出无数优秀的名人。
下面是一些姓李的名人,包括历史人物、文化名人和现代成就人等多个领域:历史人物李白李白是唐朝的一位著名诗人,被称为诗仙。
他擅长浪漫主义诗歌,多以自然景色、人生离别、豪迈豁达等题材作为创作主题,独树一帜。
代表作有《将进酒》、《夜泊牛渚怀古》等。
他的诗歌风格影响了以后的诗歌创作,并被后代推崇为杰出的文学家和文化符号。
李清照李清照是宋代著名女词人、书法家、画家。
她的创作主题多为女性情感、家国情怀等,个人风格秀丽清新,语言深刻细腻。
她的作品不仅传承了宋代词人的风格,也展现了女性的独特思想和情感世界。
代表作有《如梦令》、《声声慢·寻寻觅觅》等。
文化名人李宇春李宇春是中国内地著名歌手、演员和词曲创作人。
她的音乐作品风格多元,集合了民谣、摇滚、电子等多种风格。
她对音乐的热爱和执着、个性化的着装风格和音乐风格都影响了一代青年,并被誉为“中国摇滚后继者”。
李安李安是华人导演界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曾经执导过电影《卧虎藏龙》、《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等,获得了多项国际电影节的大奖。
他的电影作品在全球范围内都获得了广泛的认可和尊重,也成为了中国电影走向世界的代表人物之一。
现代成就人李彦宏李彦宏是中国互联网领域的杰出企业家之一。
他创办了中国搜索引擎巨头百度,带领团队实现了中国本土搜索引擎的独立发展,并将百度带到了全球领先水平之中。
李姓的来源介绍

李姓的来源介绍李姓,据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统计结果显示,中国大陆李姓来源人口多达9500余万,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7.9%。
以下是为你精心整理的李姓的来源,希望你喜欢。
1、源出嬴姓说即认为李氏源出嬴姓,血缘先祖为东夷族首领皋陶(一作咎繇,偃姓或赢姓),皋陶曾被任命为舜的大理(掌管刑法的官),遂以官命族为理氏(“理”“李”古字相通),先为理氏,后为李氏。
得姓始祖为李利,李耳为十一世。
2、李树图腾说,即认为李姓起源于图腾崇拜,以李树为图腾。
李氏因大理之官而得姓为理,后因理徵避难以木子为食而姓李。
因其所食为野生李,故由理氏培育成为家生李树,并以李树为神树,亦即图腾树。
故凡李氏子孙,常于宅旁种李以为象征,至今还保存这个习惯。
入李白家有桃李园,唐朝皇宫苑园多植李树。
3、源出姬姓(虎图腾)说商朝时期,有周的同姓后裔,名巴人,居钟离山(今湖北长阳西北一带)。
周武王灭商后,封巴人于巴(今重庆的巴南区)称巴子国。
公元306年,巴人在四川建立大成国,史称成汉,这是李姓在中国所建的第一个王朝。
有一种观点认为李氏图腾不是李树,而是老虎。
老子李耳生地陈楚地区的图腾是老虎,且“李耳”即楚语“老虎”。
巴人以虎为图腾,巴语读虎为李,当虎图腾演化为姓时,巴人崇仰汉人之姓,遂依音用李姓。
4、源于封赏赐姓与恢复李氏蜀汉时期,诸葛亮平哀牢夷后,赐当地少数民族赵、张、杨、李等姓;汉晋时期,北方游牧的少数民族内附,部分匈奴人和鲜卑人随之被赐为刘、李等姓;北魏时期,孝文迁都洛阳后,实行文化上全面汉化政策,鲜卑族有复姓叱李氏被封为李氏。
北魏皇室鲜卑拓跋氏实为汉将李陵后裔。
西夏皇室拓跋李氏,唐末时被赐为李氏,名义上是赐姓,实际是恢复李姓,因为西夏皇族拓跋氏为汉将李陵后裔。
得姓始祖李利贞(公元前1069年-公元前992年),原名理利贞,是李姓的得姓始祖,是老子李耳的祖先。
上古帝王颛顼之后皋陶后代理徵,字德灵,封为中吴伯,在殷纣王时任理官,因执法如山,忤逆昏君商纣王的旨意,招来杀身之祸。
李姓来源-演讲稿

授课人
20XX.XX
目录
CONTENTS
-
1 古代帝王后代 2 少数民族改姓 3 其他来源 4 总结 5 李姓的文化和历史 6 总结
李姓来源
李姓是中国姓氏中人口最多、历史最悠 久的姓氏之一。据统计,全球华人有近 十分之一的人口属于李姓。那么,这个 姓氏的来源是什么呢?
古代帝王后代
PART 1
2.1 鲜卑族
南北朝时期,鲜卑族中的叱李氏、叱卢氏等都曾改姓为李
少数民族改姓
2.2 匈奴族
西汉时期,匈奴族中的李姓家族也是后来改姓的
少数民族改姓
2.3 其他民族
此外,蒙古族、满族、藏族等少数民族中也有因为汉化而改姓李的情况
其他来源
PART 1
其他来源
3.1 道家的影响
道家思想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其中老子创立的道家学派更是影响深远。据传,老 子原名李耳,他的姓氏也因此成为了李姓的一个重要来源
总结
PART 1
总结
-
Thanks 谢谢观看 xxx
z
总结
4.1 李姓的分布
李姓在中国各地都有分布,其中以河北、河南、山东、湖北、山西、广东等地的李姓 人口最为集中。此外,台湾、香港、澳门以及海外华人中也有大量的李姓人口
总结
4.2 李姓迁移
李姓的迁移历史也十分悠久。在古代,由于战争、政治等原因,李姓家族不断向各地 迁移。例如,唐朝时期的"安史之乱"导致了大量的李姓人口向南方迁移。近代以来, 随着中国社会的变革和发展,李姓人口也大量向城市和海外迁移
李姓的文化和历史
PART 1
李姓的文化和历史
5.1 李姓的历史人物
李姓历史上出现了很多杰出的人物,其中包括唐朝的李白、李世民等文化名人,近代 的李嘉诚等商界名人,以及科学界的李政道等。这些人物为李姓家族增添了光彩,也 为中国历史和文化做出了重要贡献
李姓的来历

姓氏:李拼音:LI一、来源有四一、为出自嬴姓,系皋陶之后相传远古时,帝颛顼高阳氏生有儿子大业,大业生子女华,女华再生子皋陶,传说皋陶也叫咎繇,是上古东夷族首领少吴氏的曾孙,生于曲阜(今属山东省),曾继任东夷族的首领,因曲阜为偃地,所以被赐为偃姓。
父系氏族社会后期,尧为部落联盟领袖,曾选拔皋陶帮助治理天下;舜继尧为部落联盟领袖后,任命皋陶为大理。
大理也叫做“士”,是古时掌管刑狱的官,后来又称为理官。
皋陶以善理刑狱著称于世,曾制定墨、劓、剩、宫、大辟5种刑罚,根据犯罪者所犯罪行的性质、情节等进行公平处理,使天下人信服,因而安定了社会秩序。
禹继舜为部落联盟领袖后,认为皋陶最贤能,准备让皋陶做自己的继承人,可是还未来得及禅让,皋陶就病逝了。
皋陶的子孙,世袭大理之职,到了商代,便以官职命名本族姓氏,称为理氏。
为什么称为氏而不称为姓呢?原来先秦时的姓与氏,既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又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姓起源于原始社会的母系氏族制时期,与先民们的图腾崇拜有关。
母系氏族公社初期的人,以为每个氏族都与某种动物、植物有某种血缘关系,往往以此作为本氏族的名称,即氏族的徽号,这就是图腾。
“图腾”系印第安语,意为“他的亲族”。
马克思在《摩尔根<古代社会>一书摘要》中明确指出:“图腾一词表示氏族的标志和符号。
”有些图腾,后来转化为人的姓。
由于那时的子女只知道母亲而不知父亲是谁,所以姓是代表有共同血缘关系的氏族称号,也就是说,一个氏族名下的成员都出自一个母系祖先。
“姓”字最早的形体是由“人”和“生”组成,意思是人所生,因生而为姓;后来变为由“女”与“生”组成,意思是女子所生为姓,生而有姓。
因此,中国早期的许多古姓,如姬、姒、妫、姜、嬴等,都带有“女”字。
氏起源于父系氏族社会,是姓衍生的分支,为古代贵族标志宗族系统的称号,也就是说,只有贵族才能称氏。
姓是决定能不能通婚的依据——同姓不能结婚,氏是用来区别贵贱的。
战国时期,随着奴隶制宗法制度的崩溃,姓与氏已无什么区别,姓氏成为表明个人及所生家族的符号。
李姓研究报告

李姓研究报告李姓研究报告摘要:李姓在中国的姓氏中排名前十,是一个非常常见的姓氏。
本篇报告主要研究了李姓的起源、分布以及在历史上的重要人物等方面。
通过对李姓的深入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这个姓氏的特点和影响。
一、起源:根据历史记载,李姓起源于中国古代的黄帝部落。
传说中的黄帝时期,有一位名叫李咎的部落首领,他敢于抗击外族入侵,以其勇猛的战斗和智慧的统治,受到了人民的尊敬和爱戴。
后来,李咎的子孙就以他的名字为姓氏,称为李姓。
另一种说法是李姓起源于炎帝时期,炎帝的后代使用李作为姓氏,世代相传。
二、分布:李姓在中国各个地区都有较大的分布,尤以北方和中原地区最为集中。
根据人口普查数据,浙江、河南、山东、四川和广东等省份是李姓人口最多的地方。
这些地方多为农业发达地区,李姓人口数量众多,占据了地方人口的很大比例。
三、历史上的重要人物:自古以来,李姓出了许多重要的历史人物,对中国历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其中最著名的是唐朝的李世民,他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建立了盛世的唐朝。
此外,李白、李商隐等诗人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他们的诗作至今仍广为传颂。
同时,还有李清照、李时中等杰出的文化名人。
四、李姓特点:李姓人口众多,具有民族融合的特点。
李姓在中国历史上占据了重要的地位,不同历史阶段的李姓人物有着不同的身份和地位。
李姓人物多才多艺,涉及文学、政治、军事、教育等各个领域。
他们的贡献不可忽视,对中国文化的发展和进步起到了积极的影响。
结论:李姓是一个常见的姓氏,在中国拥有广泛的分布。
通过对李姓的研究可以了解到这个姓氏的起源、分布以及历史上的重要人物。
李姓人物多才多艺,丰富了中国文化的发展和进步。
希望本研究报告能对大家对李姓有更深入的了解。
李氏历代十大先祖,姓李的快来对接一下你是老李家多少世!

李氏历代十大先祖,姓李的快来对接一下你是老李家多少世!中华李氏源流李姓,据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统计结果显示,中国大陆李姓人口多达9500余万,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7.9%。
在中国历史上,李姓称帝王者多达60余人,先后建立有:大成、西凉、凉、吴、魏、唐、楚、后唐、南唐、大蜀、西夏、大顺等政权。
1李利贞(公元前1069年—公元前992年),原名理利贞,逃至苦县将“理”改为“李”,后被尊称“李姓始祖”。
他是老子(李耳)的祖先,到上古帝王颛顼之后皋陶后代理徵,字德灵,封为中吴伯,在殷纣王时任理官,因执法如山,忤逆商纣王的旨意,招来杀身之祸。
家族面临株连危险。
妻契和氏携幼子利贞出逃,到伊侯之墟,饥渴交侵,摘路旁树上李子充饥才得生存,最后到豫东地区的苦县(今河南鹿邑县东)。
一感李子活命之恩,二为改姓避难,所以理利贞改姓李利贞,后迁徙定居陇西。
从此李氏延续万代,繁衍发达而成中华第一大姓。
2老子,耳公字伯阳号聃(音耽)。
后世尊称为老子是也时楚国苦县励乡曲仁里人。
(公元前604年9月14日,)周定王三年丁已岁。
据传耳公廿三岁时为守藏史,后见周室衰微,至廿八岁时转为仕楚国为相,五十六岁辞官归隐于秦,著《道德经》。
至周烈王时达二百余岁,长生不老。
后骑青牛出函谷关,升天后称太上老君。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记明,是正史中指为李姓的第一人。
道教始祖老子,古之圣人,博大精能,孔子曾问礼于他,受益不浅(太妣何氏、古氏)生六子:长宗,次室、三宋、四究、五宇、六宝。
3昙公字贵远。
(公元前401—前323年,战国周安王元年庚辰岁~周显王四十六年戊戌岁)寿79岁。
先任赵国为柏人侯,后仕秦御史大夫,卒葬于柏人(今河北唐山市西)(太妣竇氏、周氏)生四子:长崇、次辨、三昭、四玑(玑公之子牧公为赵郡房李氏始祖)。
4崇公字伯佑。
昙公长子(公元前375—前314,战国周烈王元年丙午岁~周赦'音难’王元年丁未岁)寿62岁。
仕秦国陇西太守,封南郑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布地区
陇西郡:战国时置郡。
此支李氏,其开基始祖为秦司徒李昙长子李崇。
赵郡:汉时置郡。
此支李氏,其开基始祖为秦太傅李玑次子李牧。
顿丘郡:西晋时置郡。
此支李氏陇西李氏分支,其开基始祖为西汉名将李广1世孙李忠。
中山郡:汉高帝置郡。
此支李氏为赵郡李氏分支,其开基始祖为李玑第三字李齐。
广汉郡:汉时置郡。
此支李氏为陇西李氏之后,其开基始祖为李尚(李广之父)。
渤海郡:西汉时期从巨鹿、上谷之地分出渤海郡,治所在浮阳(今河北沧州东关),其时辖地在今河北省、辽宁省之间的渤海湾一带。
襄城郡:南北朝时北魏于县境置钟离、襄城、陈阳、石马诸县,分别属南襄州、西淮安郡和襄城郡,今城关镇为当时的襄城县治,以后历为州治、县治。
治所在襄城(今河南襄城)。
江夏郡:西汉高祖时设置,治所在湖北安陆(今湖北安陆),其时辖地在今湖北省安陆、云梦、应城,及孝感、汉川、汉阳、黄陂一部,辖区涉及今孝感地区及河南光山县、新县西部、信阳市东部、淮河南部一带地区。
梓潼郡:汉末刘备分广汉郡置梓潼郡,治梓潼(今四川梓潼)。
范阳郡:秦朝置郡,其时辖地在今河北省定兴县一带。
梁郡:梁郡本为梁国,始建于西汉高祖刘邦五年(公元前202年),此之前叫砀郡,治所在淮阳(今河南商丘),下辖八县,其范围包括今河南商丘、虞城、民权及安徽砀山、山东曹县诸地。
三国曹魏时期始改为梁郡,南北朝宋国定为梁郡,移治下邑(今安徽砀山)。
南阳郡:春秋战国时期称南阳的地区颇多。
历史来源
「李」源出
一;据《唐书,宰相世系表》所载,出自「嬴」姓。
皋陶之后,世为大理(掌管刑法的狱官之长),以官为姓,春秋时道家学说的创始人老子因祖辈为理官,遂以理「李」为氏,称李耳。
二;据「北史」所载,赵郡李氏,为赵将武安君之后,李左车其先也。
三;据「魏书」所载,后魏有代北鲜卑族复姓「叱李」氏,后改为汉字单姓「李」氏。
四;唐朝皇室姓「李」,「李」遂为国姓。
唐初开国元勋诸将徐,邴,安,杜,胡,弘,郭,麻,鲜于,张,阿布,阿跌,舍利,董,罗,朱邪共十六姓(其中五家为复姓)赐与国姓「李」。
此外还有许多家族改为李氏,由此李氏人丁大增。
得姓始祖
李利贞(公元前1069年—公元前992年),原名理利贞,是李姓的得姓始祖,是老子李耳的祖先。
上古帝王颛顼之后皋陶后代理徵,字德灵,封为中吴伯,在殷纣王时任理官,因执法如山,忤逆昏君商纣王的旨意,招来杀身之祸。
家族面临株连危险。
妻契和氏携幼子利贞出逃,到伊侯之墟,饥渴交侵,摘路旁树上果子充饥才得生存。
一感李子活命之恩,二为改姓避难,所以理利贞改姓李利贞,后迁徙定居陇西。
从此李氏延续万代,繁衍发达而成中华第一大姓。
迁徙分布
李氏自商末至东周的二百年间一直居住在豫东。
西汉时,李氏有一支迁往今山东境,大约自东汉开始,有李氏族人陆续徙居西南,分布于川、滇一带,其中有的融入白、苗、壮、
彝、满、回、土家、纳西等民族中。
魏晋南北朝时,李氏已是全国的大姓,中原的崔、卢、李、郑并称四大名门望族,但在唐以前主要是在北方发展。
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李氏作为国姓,最为显贵。
唐代李氏南迁主要有三次:一次是在唐朝初期,李氏部分人南迁,其中河南的李氏有的于唐高宗时随陈政、陈元光父子入闽开辟漳州。
第二次是安史之乱时,有不少李氏子孙迁往南方。
第三次是五代时,因动乱,李氏有迁往福建、莆田、晋江等地定居的。
从明末开始,闽、粤李氏陆续有人移居台湾。
李氏迁徙至海外,始于明朝初年,去琉球国的都是福建人,琉球国派往明、清的通事有许多人姓李,皆系自福建移居琉球的华人。
在中国历史上,李姓称帝称王者多达60余人,先后建立有大成、西凉、凉、吴、魏、唐、楚、后唐、南唐、大蜀、西夏和大顺等政权。
堂号
陇西堂,因为李氏望出陇西郡故名。
唐《姓氏谱》载李氏凡十三望,以陇西为第一。
陇西李氏和赵郡李氏同源,人数最多,声望最大。
在唐朝以前赵郡李氏地位高于陇西李氏。
赵郡堂:以望立堂。
中山堂:以望立堂。
龙门堂:以望立堂。
家族名人
李耳:即老子,春秋末期思想家、哲学家,道家的创始人。
着有《老子》,又称《道德经》。
李冰:战国时期水利家。
被秦昭王任为蜀郡守,他依法治水,修建了驰名中外的水利工程都江堰,为国家农业生产、水利工程作出巨大贡献,被后世奉为川神。
李斯:(公元前?~前208年),上蔡人(今河南上蔡)。
著名秦国政治家,书法家,文学家。
李广:西汉名将,多次参加反击匈奴的战争,以勇敢善战著称。
在任右北平太守时,匈奴数年不敢攻扰,称之为飞将军。
李固:(公元94~147年),东汉大臣。
字子坚。
汉中南郑人(今陕西汉中)。
曾在东汉时任三朝(顺帝、冲帝、质帝)太尉,博学多才、能言善变,有北斗喉舌之美誉。
李尤:东汉文史学家。
广汉雒(今四川广汉雒城)人。
年少时以能文著称,曾撰《蜀记》。
安帝时为谏议大夫,受诏与谒者仆射刘珍等共撰《东观汉记》。
李密:西晋文学家。
所著《陈情表》以侍亲孝顺之心感人肺腑,千百年来一直被人们广为传诵,影响深远。
李暠: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人。
东晋十六国时期西凉武昭王。
政治家,文学家。
曾著有《述志赋》、《槐树赋》、《大酒容赋》等多篇。
李龟年:著名乐曲兼演唱家。
后人称为歌圣。
李春:隋代造桥匠师。
现今河北邢台临城人士。
隋开皇十五年至大业初(595~605)建造赵州桥(安济桥)。
赵州桥存世1400多年,堪称中国建筑史上的奇迹之一。
李渊:唐高祖(566~635)。
唐代开国皇帝。
字叔德。
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人,祖籍赵郡隆唐太宗庆(今邢台市隆尧县)。
李世民:唐太宗(599~649年),创造了从谏如流,道不拾遗、夜不闭户的贞观盛世。
李隆基:唐玄宗(685年~762年),大唐皇帝(712年-756年在位),李隆基为睿宗李旦第三儿子,庙号玄宗,又因其谥号为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故亦称为唐明皇。
另有尊号开元圣文神武皇帝。
玄宗在位年间,是大唐由盛变衰的关键时期。
李纯:唐宪宗(778年~820年),宪宗在位期间,勤勉政务,着手削藩,开创了唐朝的中兴气象,史称元和中兴,是唐朝后期最杰出的皇帝。
李白:唐代著名浪漫主义诗人,他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极其崇高的地位,人称诗仙。
李贺:(公元790~816年),中国唐代诗人。
想象丰富奇特、语言瑰丽奇峭。
李商隐:他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
李煜:(公元937~978年),南唐李后主,被称为千古词帝。
李常:黄庭坚之舅。
有文集、奏议六十卷,《诗传》十卷,最早的会计学著作《元祐李清照会计录》三十卷。
李格非:北宋学者。
著《洛阳名园记》。
李清照:南宋女词人。
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情致,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
李时珍:(1518—1593),字东璧,晚年自号濒湖山人,湖北蕲州(今湖北省黄冈市蕲春县蕲州镇)人,汉族,中国古代伟大的医学家、药物学家。
历时二十七年编成《本草纲目》一书,是我国古代药物学的总结性巨著,在国内外均有很高的评价,已有几种文字的译本或节译本,另著有《濒湖脉学》。
李廷机:著有《四书臆说》《春秋讲章》《通鉴节要》《性理删》《燕居录》《李文节文集》等。
李渔:(公元1611 ~1680年),戏曲理论家、作家。
原名仙侣,字谪凡,号天徒,中年改名李渔,字笠鸿,号笠翁。
浙江兰溪人。
李汝珍:博学多才,精通文学、音韵等,留存现世最出名的作品就是《镜花缘》。
李伯元:多才多艺,擅长制艺诗赋,绘画篆刻,金石考据。
《官场现形记》是晚清谴责小说的代表作。
李大钊:(公元1889年~1927年),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
字守常,河北省乐亭县人。
李鸿章:近代著名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
李四光:(公元1889~1971年),蒙古族,字仲拱,原名李仲揆,著名地质学家。
李政道:(1926年~),美籍华裔物理学家。
1957年,他31岁时与杨振宁一起,因发现弱作用中宇称不守恒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李先念:中华人民共和国军事将领,政治家,在第六届人名代表大会中当选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李鹏:(192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前任国务院总理、前任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
李嘉诚:(1928年~),香港著名的塑胶商、房地产巨商,香港地区首富,热心慈善和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