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热利用课程设计
太阳能发电的课程设计

太阳能发电的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了解太阳能的基本概念,理解太阳能发电的原理和过程;2. 掌握太阳能电池的种类、结构和性能,了解太阳能发电系统的组成和分类;3. 熟悉太阳能发电在我国的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所学的太阳能知识,分析并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2. 能够设计简单的太阳能发电实验,进行观察、记录和分析实验数据;3. 能够运用科学探究方法,与他人合作开展太阳能发电相关的研究活动。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新能源技术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他们探索科学的精神;2.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让他们认识到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在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性;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他们沟通、交流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科学探究活动课程,旨在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掌握太阳能发电的相关知识,提高科学素养。
学生特点:六年级学生具有较强的观察、思维和动手能力,对新能源、环保等话题较为关注。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学习成果,及时进行评估和反馈,确保课程目标的达成。
二、教学内容1. 太阳能基本概念:太阳能的定义、来源和特点;教材章节:第三章《太阳能及其利用》第一节《太阳能概述》2. 太阳能发电原理:光-电转换过程、太阳能电池的工作原理;教材章节:第三章《太阳能及其利用》第二节《太阳能电池原理》3. 太阳能电池种类与结构:硅太阳能电池、薄膜太阳能电池等;教材章节:第三章《太阳能及其利用》第三节《太阳能电池的种类与结构》4. 太阳能发电系统:独立太阳能发电系统、并网太阳能发电系统;教材章节:第三章《太阳能及其利用》第四节《太阳能发电系统的组成与应用》5. 太阳能发电在我国的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教材章节:第三章《太阳能及其利用》第五节《太阳能发电的现状与发展趋势》6. 设计太阳能发电实验:实验目的、原理、步骤和数据处理;教材章节:实验指导《太阳能电池实验》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一课时:太阳能基本概念及太阳能发电原理第二课时:太阳能电池种类与结构第三课时:太阳能发电系统及应用第四课时:太阳能发电在我国的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第五课时:设计太阳能发电实验,进行实践操作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结合教材内容,联系实际生活,提高学生对太阳能发电技术的认识和应用能力。
六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太阳能的利用|教科版

随堂练习:
随堂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检查学生对太阳能利用知识的掌握情况。
鼓励学生相互讨论、互相帮助,共同解决太阳能问题。
错题订正:
针对学生在随堂练习中出现的错误,进行及时订正和讲解。
引导学生分析错误原因,避免类似错误再次发生。
(五)拓展延伸(预计用时:3分钟)
-太阳能知识问答:编写一些与太阳能相关的知识问答题目,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和讨论来寻找答案,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2.拓展建议:
-开展太阳能知识竞赛:组织学生参加太阳能知识竞赛,鼓励他们主动学习和探索太阳能知识,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竞赛意识。
-参观太阳能发电站:安排学生参观太阳能发电站,让他们亲身体验太阳能发电的过程和效果,增强对太阳能技术的认识和理解。
3.提出疑问: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疑问或困难,可以及时向教师提问,寻求解答和帮助。
4.分享学习心得:在课后,可以与同学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体会,互相交流和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5.参与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参与太阳能实践活动,如太阳能收集器制作、太阳能发电站参观等,提高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设计预习问题,激发学生思考,为课堂学习太阳能的利用做好准备。
教师备课:
深入研究教材,明确太阳能利用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准备教学用具和多媒体资源,确保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
设计课堂互动环节,提高学生学习太阳能利用的积极性。
(二)课堂导入(预计用时:3分钟)
激发兴趣:
提出问题或设置悬念,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学生进入太阳能利用学习状态。
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包括:
1.科学探究能力:通过观察、实验和分析,让学生了解太阳能的基本概念和利用方式,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太阳能的利用精品教案设计(

太阳能的利用精品教案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新能源技术与应用》教材第三章第一节,详细内容为太阳能的原理、太阳能的转换技术以及太阳能的应用实例。
主要包括太阳能光伏发电、太阳能热利用和太阳能光化学转换等方面的知识。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太阳能的原理,掌握太阳能的转换技术。
2. 了解太阳能光伏发电、太阳能热利用和太阳能光化学转换等应用领域。
3. 培养学生的节能环保意识,提高他们利用新能源的积极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太阳能光化学转换的原理和过程。
重点:太阳能光伏发电和太阳能热利用的原理及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太阳能光伏发电模型、太阳能热利用实验装置、多媒体设备。
2. 学具:太阳能电池板、光伏组件、热利用装置。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太阳能光伏发电和太阳能热利用的实际应用场景,如太阳能路灯、太阳能热水器等,引发学生对太阳能的兴趣。
(时间:5分钟)2. 知识讲解:(1)太阳能的原理与特点(2)太阳能光伏发电的原理及组件(3)太阳能热利用的原理及应用(4)太阳能光化学转换的原理及实例(时间:25分钟)3. 例题讲解:讲解太阳能光伏发电和太阳能热利用的典型应用实例,让学生理解太阳能的实际应用。
(时间:10分钟)4. 随堂练习:让学生利用学具进行太阳能光伏发电和太阳能热利用的实验,巩固所学知识。
(时间:15分钟)(时间:5分钟)六、板书设计1. 太阳能原理2. 太阳能转换技术光伏发电热利用光化学转换3. 太阳能应用实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太阳能光伏发电的原理。
(2)太阳能热利用的原理及实际应用。
(3)太阳能光化学转换的原理及实例。
2. 答案:(1)太阳能光伏发电的原理:太阳能电池板吸收太阳光,产生光生伏特效应,将光能转换为电能。
(2)太阳能热利用的原理:利用太阳能集热器吸收太阳光,将光能转换为热能,用于供暖、热水等。
(3)太阳能光化学转换的原理:利用半导体材料,在太阳光照射下,将水分解为氢和氧,实现光能向化学能的转换。
太阳能热利用系统课程设计..

淮海工学院课程设计报告书题目:《太阳能热利用系统》课程设计项目12学院:理学院专业:光信息科学与技术班级:光能101姓名:X X学号:2013年12 月16 日目录一、设计资料提供与使用要求 (3)二、依据标准 (3)三、我市太阳能资源情况 (3)四、太阳能系统设计方案 (4)4.1、系统日耗热量、热水量计算 (4)4.2、设计小时耗热量、热水量计算 (4)4.3、太阳能热水系统集热面积的确定 (5)4.4、太阳能集热器的安装方位和倾角 (5)4.5、管材和附件 (6)4.5.1、管材 (6)4.5.2、附件 (6)4.5.3 水泵选型 (7)4.6、保温层厚度计算 (7)4.7、集热器的连接 (8)4.8、水箱的设计 (8)4.9、辅助热源设计 (8)五、系统运行控制及运行原理 (10)5.1、运行控制 (10)5.2、运行原理说明 (10)5.3、工程保温水箱 (10)5.4、太阳能热水工程智能控制系统 (11)六、固件清单 (12)设计说明一、设计资料提供与使用要求:根据图纸的要求,尽量在不影响楼房外观的情况下,合理设计太阳能安装数量,要与整体工程验收标准相匹配,采用楼面太阳能集中集热,分户储能,春、夏、秋、冬晴天以太阳能制热为主,以分户电辅助加热为辅,太阳能外观颜色要与建筑外观颜色保持一致。
二、依据标准系统严格安照以下国家标准进行设计1、GB50015-2003《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2、GB47272-92《设备及管道保温技术通则》3、GB/T20095-2006《太阳能热水系统性能评价规》4、GB/T4271-2007 《太阳能集热器性能实验方法》5、GB/T18713-2002《太阳能热水系统设计、安装及工程验收技术规》6、0017-2003《钢结构设计规》7、B5009-2001《建筑结构载荷规》8、B50207-2002《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9、50205-2001《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10、50242-2002《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11、50303-2002《建筑电气安装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12、50300《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三、我市太阳能资源情况太阳能资源情况:省市处于暖温带南部,属于太阳能资源较丰富区,年日照时数在2500小时左右;水平面上太阳能辐照量为4200—5400MJ/㎡.a,年平均温度14.3℃。
太阳能利用技术课程教案第6讲太阳能热水器与热水系统

教学反思
教研组长签名:教务科长签名:
年月日
教
学
过
程
Ⅰ、课堂组织:分钟
点名,确认人数。填写教学日志(一)、(二)
Ⅱ、复习旧课,导入新课:分钟
1聚光式太阳灶的技术要求有哪些,结构检测方法有哪些?
2聚光式太阳灶使用时的注意事项有哪些,其维护要求有哪些?
Ⅲ、讲授新课:分钟
3.1概述
太阳能热水器:种利用太阳辐射能通过温室效应把水加热的装置。
温室效应:由于对流、反射损失减少使能量聚集、温度逐渐升高的一种自然现象。
(2)为了改善上述热水器的缺点,我们设计了改进型的热水器。
特点:加工工艺简单、省工省料、成本低、热效率高、水质清洁卫生、适合于工厂化生产等特点,是一种典型的闷晒式热水器。
(3)方箱式热水器:是筒式热水器的一种变型。
结构:如图P42图3-7
上述几种闷晒式热水器由于其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易于制作,在有条件的地方完全可以就地取材自己动手制作按装。实际上一个三口之家,用闷晒式热水器就行。
(3)对透明盖的要求:透光率高、耐候性好、强度和刚性好
3隔热体;又称保温层。
作用:减少热水器吸热体底部和四周边的热损失。
特点:导热系数小、吸水性小、耐高温、不分解、便于按装、价格低廉等
4外壳:使热水器形成温室效应的围护部件。
作用:将吸热体、透明盖板、隔热体组成一个有机整体,并具有一定的刚度和强度。
材料:刚材、铝材、塑料制成。
闷晒式热水器:把集热器和储热装置(水箱)合为一体,是一种既集热又储水的热水装置。
(1)浅池式热水器:如P40图3-3所示。
优点:水平放置、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可就地取材,便于按装和制造。
太阳能热利用课程设计1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太阳能热利用原理与计算机模拟课程设计学院: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专业班级:太阳能光热技术及应用学生姓名:章杜彬学号: 1103040036指导教师:詹长军实施时间:2013.11.18—2013.11.22姓名章杜彬课程设计成绩评语:指导教师(签名)摘要太阳能是太阳内部或者表面的黑子连续不断的核聚变反应过程产生的能量。
地球轨道上的平均太阳辐射强度为1,369w/㎡。
地球赤道的周长为40,000km,从而可计算出,地球获得的能量可达173,000TW。
在海平面上的标准峰值强度为1kw/m2,地球表面某一点24h的年平均辐射强度为0.20kw/㎡,相当于有102,000TW 的能量,人类依赖这些能量维持生存,其中包括所有其他形式的可再生能源(地热能资源除外),虽然太阳能资源总量相当于现在人类所利用的能源的一万多倍,但太阳能的能量密度低,而且它因地而异,因时而变,这是开发利用太阳能面临的主要问题。
太阳能的这些特点会使它在整个综合能源体系中的作用受到一定的限制。
尽管太阳辐射到地球大气层的能量仅为其总辐射能量的22亿分之一,但已高达173,000TW,也就是说太阳每秒钟照射到地球上的能量就相当于500万吨煤,每秒照射到地球的能量则为499,400,00,000焦。
地球上的风能、水能、海洋温差能、波浪能和生物质能都是来源于太阳。
太阳能既是一次能源,又是可再生能源。
它资源丰富,既可免费使用,又无需运输,对环境无任何污染。
为人类创造了一种新的生活形态,使社会及人类进入一个节约能源减少污染的时代。
关键词:太阳能集热器系统设计太阳能集热器面积设备的选型目录第一章项目概况 (5)1.1 建筑概况 (5)1.2 气象参数 (5)第二章太阳能集热器系统设计 (6)2.1 集热器倾角设计 (6)2.2 太阳能集热器面积设计 (6)第三章设备选型 (9)3.1 太阳能集热器 (9)3.2 贮热水箱 (9)3.3 辅助热源 (10)3.4 控制器 (10)第四章太阳能热水系统的总预算 (11)4.1太阳能热水系统的年节能量 (11)4.2寿命期内太阳能热器系统的总节省费用 (11)4.3 回收年限 (12)第五章太阳能热水系统的计算机模拟 (13)5.1热水系统设计及部件装配 (13)5.2部件参数 (13)第六章模拟计算报告 (19)参考文献 (20)第一章项目概况1.1 建筑概况该建筑为北京某大学学生宿舍,纬度:北纬39°48′,经度:东经117°;该宿舍楼满员200人。
家用太阳能供热课程设计

家用太阳能供热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太阳能供热的原理,掌握家用太阳能供热系统的基本构成及其功能。
2. 学生能描述太阳能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的优势,并了解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3. 学生能够解释影响太阳能供热效率的主要因素,如天气、温度、光照角度等。
技能目标:1.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设计并绘制一个家用太阳能供热系统的简易模型。
2. 学生能够运用物理和数学知识,进行简单的太阳能供热效率计算。
3. 学生能够运用批判性思维,分析太阳能供热系统的优缺点,并提出改进建议。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可再生能源的积极态度,认识到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在环境保护中的重要性。
2. 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增强对科技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的兴趣,激发其探究精神。
3.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和讨论,培养团队协作意识,增强沟通能力,形成共享与尊重的价值观。
本课程针对初中年级学生设计,课程性质为科学探究与实践。
课程充分考虑了学生的认知水平、动手能力和探究兴趣,旨在通过家用太阳能供热系统这一主题,将物理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环保意识。
教学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鼓励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通过实际操作来达成具体的学习成果,为后续的深入学习奠定基础。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依据课程目标,紧密围绕以下教学内容展开:1. 太阳能基础知识:介绍太阳能的定义、来源、特点,以及太阳能转换为热能的原理。
- 教材章节:第三章“太阳能及其利用”2. 家用太阳能供热系统组成:详细讲解集热器、储热水箱、循环泵、控制器等组件的功能及工作原理。
- 教材章节:第四章“太阳能热水系统”3. 影响太阳能供热效率的因素:分析太阳辐射、环境温度、集热器安装角度等对供热效率的影响。
- 教材章节:第五章“太阳能热水系统设计与优化”4. 太阳能供热系统简易模型设计与绘制:指导学生分组设计并绘制家用太阳能供热系统简易模型。
- 教材章节:第六章“太阳能热水系统实践”5. 太阳能供热效率计算:教授学生运用物理和数学知识进行简单效率计算。
太阳能的教案太阳能教案初中(5篇

太阳能的教案太阳能教案初中(5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初中物理教材《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章节,详细内容主要围绕太阳能的原理、应用和未来发展进行讲解。
具体包括太阳能的基本概念、太阳能电池的转换原理、太阳能的利用方式以及太阳能发电的优势和局限性。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太阳能的基本概念,掌握太阳能电池的转换原理。
2. 使学生了解太阳能的利用方式,认识到太阳能是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
3. 培养学生的节能环保意识,激发他们对新能源技术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太阳能电池的转换原理及其应用。
重点:太阳能的基本概念、太阳能的利用方式和太阳能发电的优势。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太阳能电池板、太阳能充电器、太阳能玩具车、多媒体课件。
2. 学具:实验报告册、笔、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展示太阳能电池板,引导学生思考太阳能电池板的作用。
(2)邀请学生上台演示太阳能充电器给手机充电的过程。
(3)介绍太阳能玩具车,让学生观察并讨论太阳能玩具车的工作原理。
2. 例题讲解(1)太阳能的基本概念。
(2)太阳能电池的转换原理。
(3)太阳能的利用方式。
3. 随堂练习(1)让学生计算太阳能电池板的转换效率。
(2)分析太阳能发电的优势和局限性。
4. 知识拓展(1)介绍我国太阳能资源分布情况。
(2)探讨太阳能光伏发电和太阳能热发电的优缺点。
六、板书设计1. 太阳能的基本概念2. 太阳能电池的转换原理3. 太阳能的利用方式4. 太阳能发电的优势和局限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太阳能的基本概念。
(2)太阳能电池的转换原理是什么?(3)太阳能有哪些利用方式?2. 答案:(1)太阳能是指太阳辐射的能量,是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
(2)太阳能电池通过光电效应将太阳光能转换为电能。
(3)太阳能的利用方式包括太阳能热水系统、太阳能光伏发电、太阳能热发电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重点和难点解析1. 太阳能电池的转换原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太阳能热利用原理与计算机模拟课程设计学院: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专业班级:太阳能光热技术及应用学生姓名:章杜彬学号:指导教师:詹长军实施时间:—姓名章杜彬课程设计成绩评语:指导教师(签名)摘要太阳能是太阳内部或者表面的黑子连续不断的核聚变反应过程产生的能量。
地球轨道上的平均太阳辐射强度为1,369w/㎡。
地球赤道的周长为40,000km,从而可计算出,地球获得的能量可达173,000TW。
在海平面上的标准峰值强度为1kw/m2,地球表面某一点24h的年平均辐射强度为0.20kw/㎡,相当于有102,000TW 的能量,人类依赖这些能量维持生存,其中包括所有其他形式的可再生能源(地热能资源除外),虽然太阳能资源总量相当于现在人类所利用的能源的一万多倍,但太阳能的能量密度低,而且它因地而异,因时而变,这是开发利用太阳能面临的主要问题。
太阳能的这些特点会使它在整个综合能源体系中的作用受到一定的限制。
尽管太阳辐射到地球大气层的能量仅为其总辐射能量的22亿分之一,但已高达173,000TW,也就是说太阳每秒钟照射到地球上的能量就相当于500万吨煤,每秒照射到地球的能量则为499,400,00,000焦。
地球上的风能、水能、海洋温差能、波浪能和生物质能都是来源于太阳。
太阳能既是一次能源,又是可再生能源。
它资源丰富,既可免费使用,又无需运输,对环境无任何污染。
为人类创造了一种新的生活形态,使社会及人类进入一个节约能源减少污染的时代。
关键词:太阳能集热器系统设计太阳能集热器面积设备的选型目录第一章项目概况 (4)1.1 建筑概况 (4)1.2 气象参数 (4)第二章太阳能集热器系统设计 (5)2.1 集热器倾角设计 (5)2.2 太阳能集热器面积设计 (5)第三章设备选型 (8)3.1 太阳能集热器 (8)3.2 贮热水箱 (8)3.3 辅助热源 (9)3.4 控制器 (10)第四章太阳能热水系统的总预算 (10)4.1太阳能热水系统的年节能量 (10)4.2寿命期内太阳能热器系统的总节省费用 (11)4.3 回收年限 (12)第五章太阳能热水系统的计算机模拟 (12)5.1热水系统设计及部件装配 (12)5.2部件参数 (12)第六章模拟计算报告 (21)参考文献 (20)第一章项目概况1.1 建筑概况该建筑为北京某大学学生宿舍,纬度:北纬39°48′,经度:东经117°;该宿舍楼满员200人。
供热水时间为早上6点到晚上10点,用水温度45℃,每人每天用水量40L。
1.2 气象参数北京年太阳辐照量:水平面5570.48MJ/㎡,40°倾角表面6281.99MJ/㎡年平均日太阳辐照量:水平面15.25MJ/㎡,40°倾角表面17.21MJ/㎡年日照时数:2755.5h年平均温度:11.5℃沙尘暴从1951年至2000年间,年均28天,最高年份是1952年,达87天,最少年份为2天,发生季节以12月至翌年4月占62%,春季特别是4月份最多,8、9月份最少,仅占15%。
年均情况为,大风22天,扬沙20天,浮尘6天,沙尘暴2.4天。
沙尘暴最多年份1966年达20天,50、60年代年均5天,70年代年均不到1天;2000年以来每年都有多次发生沙尘暴。
第二章太阳能集热器系统设计2.1 集热器倾角设计利用Meteo Norm v4.0软件计算得出:北京正南方向30°~40°的补偿面积最大,故集热器倾角取40°。
2.2 太阳能集热器面积设计1、热水系统负荷计算(1)用水人数总用水人数200人(2)系统日热水量计算①系统设计日用热水量式中rd q——设计日用水量,L/d;q——最高日热水用水定额,100L/(人·d);rm——用水计算单位数(人数或床位位数),200人。
则q20000L/drd②系统平均日用热水量式中wQ——平均日用热水量,L/d;q——日平均用水定额,40L/d;arm——用水计算单位数,200人。
则wQ=8000L/d(2)集热器采光面积的确定式中c A——直接系统集热器采光面积,㎡;Q——平均日用水量,8000L/d;wc ——水的比热容,4.187kJ/(㎏·℃);ρ——热水密度,近似取1㎏/L;rt——贮水箱内水的终止温度,45℃;endt——冷水温度,15℃;LJ——年平均集热器倾角表面上年平均日辐照量,17217kJ/㎡;Tf——太阳能保证率;η——管道及贮水箱的热损失率;Lη——太阳能集热器的全日集热效率。
cd①确定太阳能保证率f北京属于太阳能资源一般区,系统偏重于在春、夏、秋三季使用,表1(不同地区太阳能保证率的选值范围4),取太阳能保证率f=0.5。
②确定管路及贮水箱热损失率L η 由于系统保温的热水管路和贮热水箱等部件都在室内,环境温度较高,取0.25。
③集热器全日集热效率cd η归一化温差式中 i t ——集热器入口温度,2053])([23=-+-+=L L end L i t t t f t t ℃ ; a t ——北京年平均日室外空气温度,11.5℃;G ——年平均日太阳辐照度,W/㎡;式中 Y S ——年平均每日的日照小时数,277.5h ÷365d=7.5h.则 G=638W/㎡则归一化温差X=0.0133㎡·℃/W 。
根据归一化外温差查集热器生产厂家提供的集热器效率曲线,得=0.57。
cd将以上参数带入集热器采光面积计算公式,得Ac=68.26㎡,集热器的规格为2㎡一块,则需要块集热器,实际集热器面积为70㎡。
第三章设备选型3.1 太阳能集热器本工程需要70㎡的集热器,每块集热器的面积是2㎡,应用串联的方法5个一串,共7个阵列;采用捷森HJ型集热器,集热器的使用年限是15年。
3.2 贮热水箱按每平方米米太阳能集热器采光面积对应75L贮热水箱容积确定:水箱的有效容积Vr=75·Ac=75×70=5250L=5.25m3贮水容积式中h Q ——设计小时耗热量,W;m ——用水人数,200人;r q ——最高日热水用水定额100L/(人·d );c ——水的比热容,4187J/(㎏·℃);r t ——热水温度,45℃;L t ——冷水温度,15℃;r ρ——热水密度,近似取1㎏/L ;h K ——小时变化系数,4.8;T ——每日使用时间,16h 。
则 h Q =209350W容积式热交换器贮热量保证系统用户90min 设计小时耗热量,即 'Q =90×60h Q =1130.49MJ=-=)('L r r t t cp Q V 9000L=9m33.3 辅助热源辅助热源为电加热,放置于水箱中。
辅助加热量按下式计算:式中g Q——辅助加热器的设计小时供热量,W;Q——设计小时耗热量,h Q=209350W;hρ——热水密度,近似取1㎏/L;rη——有效贮热容积系数,0.75;T——设计小时耗热量持续时间,4hr t——热水温度,45℃;L t——冷水温度,15℃;则g Q=150473.125W电加热的效率按95%考虑,则电加热的加热量为162512.45/0.95=158392.76W。
保险取160000W3.4 控制器温差控制器第四章太阳能热水系统的总预算4.1太阳能热水系统的年节能量式中save∆——太阳能集热器系统提供的有用热量,MJ;QAc——直接系统集热器采光面积,70㎡;J——太阳能集热器倾角表面上的年太阳辐照量6281.99MJ/㎡;Tη——太阳能集热器的全日集热效率57%。
cdη——管道及贮水箱的热损失率0.25;c则save∆=187988.55MJQ取电加热设备的效率为95%,太阳能热水器的年节能量式中s Q∆——太阳能热水器的年节能量,MJ;η——辅助热源系统的工作效率,0.95;sC——系统建设当年我国单位供电煤耗,349g/(kW·h);e则s Q∆=562233.74MJ4.2 寿命期内太阳能热器系统的总节省费用式中SAV——系统寿命期内总节省费用,元;PI——折现系数;d——五年以上银行贷款利率6.55%年执行);e——年燃烧价格上涨率,按1%考虑;n——分析节省费用的年限,取15年;取 PI=9.941Cc ——常规能源热价,电加热效率取95%,则热价为0.14元/MJAd ——太阳能热水系统总增加投资,10万;DJ ——维修费用占总增加投资的百分比,一般取1%;s Q ∆——按照s save s Q Q η∆=∆计算得197882.68MJ15年内节省燃料费用 SAV=16.546万4.3 回收年限系统回收年限为系统节省的总费用等于系统投资的年限为回收年限此时折现系数 =-∆=DJ A C Q A PI d c s d 3.74 回收年限 []=++--=)11ln()(1ln de e d PI Ne 4.35年 第五章 太阳能热水系统的计算机模拟5.1热水系统设计及部件装配5.2部件参数1、天气数据2、集热器3、水泵4、温差控制器5、水箱6、调节阀7、T型阀8、Water draw9、在线绘图第六章模拟计算报告用水温度集热器收集的有用能水泵消耗的电能辅助加热消耗的能源集热器表面的温度参考文献:[1]《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GB50015—2003[2]《民用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应用技术规范》GB50364—2005[3]《太阳热水系统设计、安装及工程验收技术规范》GB/T 18713—2002[4]郑瑞澄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第2版;民用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工程技术手册2011年7月[5]何梓年编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太阳能热利用;2009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