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字书写规范
学生自觉规范使用语言文字

一、语言文字规范的现实背景1、小学生作业本中的错别字越来越多。
学生进入中高年级后,随着识字量的增加,错别字量也随之猛增。
错别字的存在,不仅影响句子意思的表达,而且对学生提高整体语文素质带来极大的障碍。
2、社会不规范用字屡见不鲜。
汉语言是我们的母语,学生从小到大每天都在说着、听着、看着。
但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商家招牌、广告宣传、电视媒体却往往是错字百出、繁简不分。
小学生好奇心强,接受能力强,但是辨别能力不强,这些随处可见的用字不规范的现象给他们对语言文字的学习造成为了很大的影响。
3.网络语言也渐渐成为小学生的潮流语言。
不少调查显示:中小学生使用的规范词汇量大幅度减少,多使用网络用语,且很不规范。
如,“头要爆炸了”,“很”、“非常”等表程度的副词已悄悄地被“超”所取代。
如再不加以及时正确的引导, 学生很可能养成不规范运用语言文字的习惯,最终导致表达交流的混乱。
面对复杂的语言环境,强化学校在学生学习使用规范语言文字的作用,让学生从小认规范字、读规范音、知规范义成为语文教学中的重要问题。
我们必须针对这些问题,采用多种形式强化语言文字的规范教育。
二、语言文字规范化的意义1.是遵法守法的体现。
1998 年,国务院批转教育部《面向 21 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指出:“全面推进学校语言文字工作,各级各类学校特殊是中小学、师范院校要继续把说好普通话、写好规范字、提高语言文字能力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1999 年 12 月,教育部、国家语委联合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普及普通话和用字规范化工作的通知》 , 指出:“说好普通话、用好规范字、提高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2000 年 10 月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用法律形式明确规定: “国家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
”这一切都确定了普通话和规范汉字在学校教学中的法律地位,说明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学校语言文字工作是遵法守法的体现。
3-1-1语言文字规范标准

2-3学生能力15分
1.学生培养目标中有明确的语言文字规范意识和应用能力的要求,逐步提高学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并达到课程标准的相应要求。
5
2.职业学校与口语密切相关专业毕业生普通话水平测试成绩100%达到二级乙等以上;中小学(幼儿园)学生普通话语音标准,毕业班学生普通话水平90%达到课程标准对听、说、读的相应要求。
5
3.学生能熟练掌握和使用应知应会的规范汉字和汉语拼音,书写规范。
5
3教育教学25分
3-1教学活动15分
1.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为基本的教育教学用语用字。
2
2.教师在授课、教案、讲义、板书、课件、试卷、作业批改等教育教学活动中的用语、用字和书写规范。
3
3.语文教师熟悉、掌握相关语言文字规范标准。
2
4.语文课重视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有日常和定期的口语考核。
3
5.建立学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培养方案。
2
6.各学科教学中都重视学生语言文字规范意识和应用能力的培养和训练。
3
3-2文化传承10分
1.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体系,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纳入教育教学,将爱父母、爱家乡、爱祖国的教育贯穿于各个教育环节。
2
2.学校广泛开展中华经典诵、写、讲等活动,每天或每周有固定的时间进行中华经典诵读、书写训练,开设中华经典教育校本课程。
3
3.教师自觉成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的表率,将传统优秀文化纳入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
2
4.学生有相关兴趣小组或社团,经常举行相关活动,学生对中华优秀文化有认同感、自豪感和自信心。
3
4宣传普及10分
4-1法律宣传4分
1.将语言文字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规范标准列入学校普法宣传教育,网站、信息屏或宣传栏中有相关内容并定期更新。
(完整版)语言文字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培训内容

(完整版)语言文字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培训内容文档模板范本一、语言文字方针政策1. 语言文字方针的基本原则(1)坚持文化自信,保持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连续性和创新性。
(2)坚持形式多样、风格活泼、生动有趣的原则。
(3)坚持用语精简、准确、通俗易懂的原则。
(4)坚持用词适当,反映客观事实,避免使用模糊、含糊不清的语言。
(5)坚持听取不同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严格审查稿件,确保符合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共道德。
2. 文字规范(1)书写规范要求:正确使用字形、整齐工整、规范书写、错别字和漏字应尽量避免,必要时应及时更正。
(2)词汇规范要求:使用规范的汉字和词语,谨慎使用口语化、方言化和外来词汇。
(3)语法规范要求:使用规范的句式和语法结构,避免漏词、多词和错词,严谨措辞,处理好句子的连贯性和完整性。
(4)标点符号规范要求:标点符号必须使用正确,避免出现重复、错误或不当的标点符号。
二、法律法规培训内容(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4)《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5)《中华人民共和国知识产权法》(6)《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7)《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三、附件列举(1)表格附件1:文化程度、职称等级和语言文字水平等级齐全的培训学员名单。
(2)表格附件2:培训进度表和计划表。
(3)表格附件3:培训效果评估表。
四、法律名词及注释(1)宪法: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中国的国家根本法。
(2)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规定了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之间的权利、义务和责任。
(3)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规定了合同的签订、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等方面的法律规定。
(4)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规定了公司的组织形式、运行方式、股东权利和义务、财务管理等方面的法律规定。
(5)知识产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知识产权法,规定了专利、商标、著作权和商业秘密等方面的法律规定。
(6)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了犯罪的种类、证据标准、刑罚种类和量刑标准等方面的法律规定。
D2.1小学关于规范汉字书写实施方案(含5篇)

D2.1小学关于规范汉字书写实施方案(含5篇)第一篇:D2.1小学关于规范汉字书写实施方案石墙镇古路口小学关于规范汉字书写活动实施方案为了积极推动规范汉字书写的教育工作,传承优秀民族文化、提高师生审美修养、丰富师生精神世界,根据教育部门相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规范汉字书写的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注重全体师生素质修炼,加强写字基本功的训练,注重我校教育内涵发展,创建我校的办学特色。
二、领导组织机构领导小组组长:杨召冰副组长: 孙斌张培芳工作小组组长: 孙斌成员: 各语文教师三、活动主题工工整整写字堂堂正正做人四、活动目标将规范汉字书写作为一项重要工作,要求全体师生在活动中必须学会使用规范汉字,在校园里接受规范汉字书写的指导。
让“说普通话、写规范字”成为师生素养训练的基本内容,渗透到校园常态活动。
五、活动要求1、学校各位行政要重视此项活动,在活动中要以身作则,严格执行查班敦促管理。
2、语文教师立足写字课的要求,对学生进行规范汉字书写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要让90%以上的学生掌握应知应会的汉语拼音和规范汉字。
3、语文老师要通过“墨香一刻”活动,指导学生从描红开始,培养学生自觉的爱写字的习惯,通过练字,要让学生树立“做堂堂正正的中国人”形象。
六、主要工作措施1、落实课程标准中关于写字教学的要求,规定周一到周四利用中午“墨香一刻”15分钟的时间,使用写字本,进行规范汉字的训练。
2、语文教师利用“墨香一刻”时间,教给学生写字的方法。
3、全校师生参与“墨香一刻”书法练习,特别是语文老师一学期要完成一本汉字书写作业的写字任务。
石墙镇古路口小学学生写字的有关指标与要求一、写字姿势1“三个一”即眼睛离纸平面一尺,胸口离桌边一拳,握笔的手指离笔尖一寸。
2“八个字”即头正、身直、臂开、足平。
二、写字技术1、走好三步路:写好基本笔画、写好独体字、写好合体字。
2、念好四字诀:看、记、写、比。
汉字书写笔顺规则

汉字书写笔顺规则汉字笔画的书写顺序.汉字的笔顺规则是:先横后竖(如:“干”),先撇后捺(如:“八”),从小到大(如:“主”),从左到右(如“林”),先进后关(如:“田”),先中间后两边(如:“水”),从外到内(如:“回”)等.如“仗”,笔顺为丿,丿丨,丿丨一,丿丨一丿,丿丨一丿丶.笔顺是否正确,关系到书写的速度和字形的好坏.一、一般规则:1、先撇后捺:人八入2、先横后竖:十王干3、从上到下:三竟音4、从左到右:理利礼明湖5、先外后里:问同司6、先外后里在封口:国圆园圈7、先中间后两边:小水二、补充规则1、点在上部或左上,先写点:衣立为2、点在右上或在字里,后写点:发瓦我3、上右和上左包围结构的字,先外后里:厅座屋4、左下包围结构的字,先里后外:远建廷5、左下右包围结构的字,先里后外:凶画6、左上右包围结构的字,先里后外:同用风7、上左下包围结构的字,先上后里在左下医巨匠区写字笔顺口诀:从上到下为主,从左到右为辅.上下左右俱全,根据层次分组;横竖交叉先横,撇捺交叉先撇;中间突出先中①,右上有点后补②;上包下时先外③,下包上时先内④;三框首横末折⑤,大囗最后封底⑥;分歧遵照《规范》⑦,做到流畅美观.注释:①中间突出的字,如“山”、“小”、“办”、“水”、“承”等.②上有点的字,如“犬”、“尤”、“戈”、“龙”、“成”等.③上包下的字,如“冈”、“同”、“网”、“周”、等.④下包上的字,如“凶”、“画”、“函”、“幽”等.⑤“三框”也叫“匠字框”,如“区”、“匹”、“巨”、“医”等.⑥“大囗”即大口框,如“四”、“回”、“园”、“国”等.汉字笔画的书写顺序。
汉字的笔顺规则是:先横后竖(如:“干”),先撇后捺(如:“八”),从小到大(如:“主”),从左到右(如“林”),先进后关(如:“田”),先中间后两边(如:“水”),从外到内(如:“回”)等。
如“仗”,笔顺为丿,丿丨,丿丨一,丿丨一丿,丿丨一丿丶。
笔顺是否正确,关系到书写的速度和字形的好坏。
规范使用语言文字

制定相关法规
制定语言文字法规
制定和完善语言文字法规,明确 规定语言文字使用的标准和规范 ,为规范使用语言文字提供法律 保障。
监督执行
加强对语言文字使用的监督和管 理,对违反语言文字法规的行为 进行纠正和处罚,确保法规的有 效执行。
推广普通话
提高普通话普及率
01
通过开展普通话培训、推广普通话宣传等活动,提高普通话的
VS
语言艺术化
在满足基本的交流需求后,人们开始追求 语言的美感和艺术性。通过修辞、韵律、 意象等手法,将语言文字的美发挥到极致 ,不仅可以提高语言的表达效果,还能丰 富人们的审美体验。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沟通交流
语言文字是人们沟通交流的基本工具 ,规范使用语言文字有助于提高信息 传递的准确性和效率。
在全球化背景下,规范使用语言文字 对于跨文化交流和国际合作也具有重 要意义,能够促进不同国家和地区之 间的相互理解和合作。
教育学习
规范使用语言文字对于提高教育质量和学习效果具有重要作用,有助于培养学生 的阅读、写作和表达能力。
语言表达不规范
总结词
语言表达不规范也是当前语言文字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详细描述
在口语表达和书面表达中,常常出现语法错误、搭配不当、语序混乱等问题,如“的”、“地”、“得”混用、 “非常”与“很”同用等。这些问题不仅影响语言的流畅性和美感,还可能影响信息的传递和理解。
04
规范使用语言文字的措 施
加强教育引导
开设语言文字规范课程
在中小学和大学开设语言文字规范课程,向学生传授正确的语言 使用知识和规范。
培养语言文字规范意识
通过课堂教学、校园文化活动等形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语言文 字规范意识,提高语言文字规范素养。
在语言文字的规范问题上原文

在语言文字的规范问题上原文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全球正在掀起“汉语热”,作为中华文明的传承者,我们有责任提高自身的语言文化素质;作为龙的传人,我们更有义务规范使用自己的母语。
为此,我们向全校师生发出如下倡议:一、积极学习和使用普通话,使普通话成为校园语言。
课堂内外、师生之间请使用普通话交流,形成良好的语言交际氛围;会议用语也坚持使用普通话,进一步增强推广普通话的力度和广度。
二、秉持书写规范汉字。
教师在教案及作业评阅中应当杜绝采用不规范汉字,同学们无论是写下作业和笔记,还是出来黑板报和宣传橱窗都必须不懈努力不写错字、别字,不写下繁体字,不写下不规范的字。
三、做“推普”的宣传员和监督员。
对校园内不规范的语言、文字要予以指正;同时,也要留意街头巷尾中的广告、招牌,开展查找错字及不规范字的社会实践活动,强化用语用字的规范化意识。
四、在各种场合采用文明语,不说道粗话和脏话;日常生活中时刻特别注意自己的口语发音,并使规范用语沦为一种自觉犯罪行为。
五、把说普通话和维护祖国语言的纯洁与健康同爱国结合起来,使说普通话成为一种维护民族荣誉、崇尚祖国语言文化的行为。
六、普通话就是教师的职业语言,全体领导、教师应以身作则,率先垂范。
老师们,同学们,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促进祖国文化发展,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
因此,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请讲普通话,请写规范汉字,努力营造良好的校园人文环境,净化祖国的语言和文字环境。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家好!做为炎黄子孙,每位同学都存有热爱祖国语言,发扬中华文化的责任和义务。
然而,在大数据时代,受手机电脑操作的影响,特别是视频图片和各种快餐文化的冲击,好多人不重视朗读、书写和纸质书的阅读。
虽然领导和老师为此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努力纠正,但是读音笑话、错字连篇、书写草上飞的现象在校园仍然屡见不鲜。
为此,学校校长室、教导处、语文组,以及团委学生会联手发动自查互查读音和书写错误的规范校园语言文字的活动。
学校教师教学用语用字规范要求2

教师教学用语用字规范要求在教育的世界里,语言与文字是传递知识的桥梁。
为了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清晰、准确的教育,我们制定了《学校教师教学用语用字规范要求》。
这个规范不仅强调了教师在各个场景中都要使用标准普通话,还对备课、上课、课外辅导、批改作业等环节的用字提出了明确要求。
在备课的时刻,教师需确保所有备课笔记、教学案例等用字符合规范,不得书写繁体字、异体字、二简字或错别字。
这不仅是对学生的尊重,也是对教育质量的保证。
走进课堂,教师的板书和教学用语同样需要遵循规范。
板书用字必须标准,不得出现不规范的字符;教学时必须使用比较标准的普通话,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听清楚、理解透彻。
课外辅导时,教师也要保持高度的专业性。
辅导板书用字要符合规范,不得书写不合适的字体;同时,教师还要使用标准的普通话进行讲解,确保学生能够准确理解知识。
在批改作业、书写评语时,教师同样要保证用字的规范。
这不仅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专业性,还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业中的问题,进一步提高学习效果。
参加教研活动的教师也要遵循这一规范。
使用标准的普通话进行交流,所有的文字材料也需符合规范,不得书写不合适的字体。
为了确保这一规范的执行,我们采取了多项措施。
教师在课堂教学和日常教育中应使用普通话,在板书、批改作业、科研论文、案例等中写规范汉字。
学校将用语用字规范作为考核指标之一,加强对各类教材、教辅读物、试卷、教案等用语用词的审核把关。
此外,学校还将普通话口语课作为拓展型课程,纳入教学计划,着重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我们期望每一位教师都能够以专业、精准的语言与文字传递知识,为学生的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言文字规范化行文格式及书写规范一、公文文号的正确使用印发公文时,年份外的符号应该用六角形符号“〔〕”(一般在电脑“插入”栏里“特殊符号”中选择),而不应该用小括号“()”或中括号“ [ ] ”。
副科级以上单位有资格发公文。
如:区汉语委发(2009)5号(不规范)区汉语委发[2009]5号(不规范)区汉语委发〔2009〕5号(规范)二、标题的要求(一)正文必须要有标题(封面除外)。
标题使用二号小标宋体字。
不得将标题字打印大小不一或中间加入其他艺术体。
(二)标题字数较多时,可分一行或多行居中排布;回行时,要做到词意完整,排列对称,间距恰当,不能把词、词组和专用术语分开。
多行标题的排列方式一般是正宝塔、倒宝塔或棱形,避免出现上下长度一样的方形或上下长、中间短的沙漏形。
(三)标题应当准确简要地概括正文的主要内容并标明正文种类。
标题中除规范性文件名称加书名号外,一般不用标点符号。
如有副标题则回行居中,字体使用四号楷体。
如标题下附属单位名称和时间则用()括住,字体使用四号楷体,单位名称与时间间隔两个空格,时间使用数字形式,如:(东胜区教育局 2009年11月11日)三、正文的要求(一)正文要与标题隔一行。
(二)正文使用三号仿宋体字。
每自然段左空2字,回行顶格。
数字、年份不能回行。
文中一级标题使用三号黑体,二级标题使用三号楷体,三级标题使用三号仿宋体加粗,四级以下级标题与正文字体相同。
一级标题后若回行不使用标点。
(三)全文层次序号的使用1.第一层为“一、”,以下可排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等。
2.第二层为“(一)”,以下可排(二)(三)(四)……,此序号采用输入法输入,括号后面不得添加任何标点。
3.第三层为“1.” 1后面添加的是圆点,而不是顿号或句号。
以下可排2. 3.4.5.6.7.……。
4.第四层为“(1)”,此序号是采用输入法输入,括号后面不得添加任何标点。
(1)以后可排(2)(3)(4)(5)……。
5.第五层为“①”,此序号是从插入中的特殊符号里选择,圆圈后面不得添加任何标点,①以后可排②③④⑤⑥……。
此序号还可以不单独作为标题序号在句子里使用。
(四)行文格式的要求1.每个自然段的首行必须左空两格(包括序号)。
一级标题前面左空两格。
2.请示、报告、通知等有称谓的,文章的第一行称谓须顶格。
(五)正文中如有引用的内容则必须准确无误,必要时用括号加以标注。
引用公文应先引标题,后引发文字号。
引用公文标题使用简称时,先用全称,并注明简称。
(六)正文如有附件,应当注明附件顺序和名称。
先在正文下一行左空两格用三号仿宋体字标识“附件”,后标全角冒号和名称。
附件如有序号使用阿拉伯数码(如“附件:1.×××××”);附件名称后不加标点符号。
附件应与公文正文一起装订,并在附件左上角第1行顶格标识“附件”,有序号时标识序号;附件的序号和名称前后标识应一致。
四、正文中一些主要标点符号的使用(一)破折号,行文中作为说明解释的语句用破折号标明。
总结、计划标题中如果使用副标题或文章中使用破折号,破折号的长度为两个汉字的长度,例“——”,而不是数个短横,例“——”。
(二)连接号,相关的时间、地点或数目之间用连接号,表示起止。
学校计划、总结中使用到的主要有以下情况:1.表示时间起止的,学期工作计划、总结中学年度中的连接号“—”是两个字符的长度,也就是一个汉字的长度,不是两个短横或其它。
2.表示数目的,用阿拉伯数字表示数值的范围,例如:总结、计划中出现的“0~3岁婴幼儿”,0和3之间应用浪纹线。
3.表示地点的,例如:东胜——康巴什,是两个汉字的长度。
(三)省略号,省略号的形式为“……”,六个小圆点占两个字的位置,不是六个小短横。
(四)标点符号的位置。
1.句号、问号、叹号、顿号、分号和冒号一般占一个字的位置,居右偏下,不出现在一行之首。
2.引号、括号、书名号的前一半不出现一行之末,后一半不出现在一行之首。
3.破折号和省略号各占两个字的位置,中间不能断开。
连接号、间隔号一般占一个字的位置,这四种符号上下居中。
(五)页码用四号半角白体阿拉伯数码标识,置于版心下边缘之下一行,数码左右各放一条四号一字线。
单页码居右,双页码居左。
空白页和空白页以后的页不标识页码。
五、文章中数字的使用(一)使用阿拉伯数字。
凡是可以使用阿拉伯数字而且有很得体的地方,所表示的数目又比较精确时,均应使用阿拉伯数字。
如年月日、物理量、非物理量、代码、代号中的数字。
如:2009年2月12日 500克 20支等。
(二)使用汉字。
根据国家有关标准,凡是定型的词、词组、成语、惯用语或具有修辞色彩的词语中作为语素的数字,必须使用汉字。
如:星期六二万五千里长征第四方面军一二〇师“十一五”计划零岁教育等。
(三)应当使用国家法定计量单位。
六、汉语拼音注音字母的正确使用(一)大小写:句子的首字母大写;诗行的首字母大写;专有名词每个词首字母大写;标题、标语可以全部大写。
(二)分连写:词内连写,词间分写。
以标语为例:“公共场所请勿吸烟”GONG GONG CHANG SUO QING WU XI YAN以上未按《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标注,不规范。
以下标注规范:“公共场所请勿吸烟”GONGGONG CHANGSUO QING WU XIYAN七、关于时间的写法(一)要求使用汉字的。
1.中国干支纪年和夏历月日使用汉字。
如:正月初五八月十五中秋节2.清代和清代以前的历史纪年使用汉字(采用阿拉伯数字用括号括注公历)。
(二)要求使用阿拉伯数字的。
公历世纪、年代、年、月、日的规范写法。
1.公元前8世纪 20世纪90年代 2009年11月14日2.2008年、2009年不能简写成“08年”、“09年”,必须写完整的2008年、2009年。
3.2008年9月或2009年1月不能写成“2008、9”或“2009.9”。
4.年、月、日扩展格式的写法,月、日是个位单数时,须在个位前加0,年、月、日之间用半字线隔开,写成2008-09-01。
此扩展格式一般在引文著录、行文注释、表格、索引、年表等中使用。
(三)封面和成文结尾时间的汉字写法。
1.正式的计划、总结、报告、通知、请示等类的公文结尾的成文时间政府系统一般使用汉字,党群系统使用阿拉伯数字。
2.时间使用汉字的规范写法,如:二〇〇九年九月十二日。
二〇〇九年中的“〇”是汉字,可从插入中的特殊符合里选择,是正圆,不是椭圆,不是阿拉伯数字0,必须拼写汉字〇。
不能汉字与阿拉伯数字混用,不能写成二00九年。
3.其他不规范形式,如:二〇〇九年6月或2009年六月。
4.成文时间及文中不能拼写成大写的汉字,如:贰零零玖年玖月玖日。
八、落款及时间(一)正文结尾要有单位名称(全称或规范简称)。
单位名称一般在正文的右下方适当的位置,右空两格。
如全称:东胜区塔拉壕小学,简称:东胜塔小。
(二)时间在单位名称的下一行,右顶格。
(三)落款多个单位时,应该每个单位占一行,两端对齐。
(四)正文标题下已经书写单位名称和时间的,结尾不再使用落款和时间。
九、公文中纸张及印章的正确使用公文用纸一般采用国际标准A4型(210mm*97mm),左侧装订。
版式通用word,页边距上下2.5厘米,左右3.0厘米,行距一般为固定值3 0磅。
如有特殊要求,另行处理。
公文除“会议纪要”和以电报形式发出的以外,应加盖印章。
联合上报的公文,由主办机关加盖印章;联合下发的公文,发文机关都应加盖印章。
常见不规范使用序号、标点符号、汉语拼音例析一、文字材料中序号、标点的正确使用1.“第一、”、“第二、”或“首先、”、“其次、”等用顿号不规范,应该用逗号,即“第一,”、“第二,”、“首先,”、“其次,”等。
2.“一,”、“二,”、“三,”等用逗号不规范,而应该用顿号,即“一、”“二、”“三、”。
3.“1、”、“2、”、“3、”和“A、”、“B、”、“C、”等用顿号不规范,而应该使用齐线墨点(实心小圆点),即“1.”、“2.”、“3.”或“A.”、“B.”、“C.”。
4.序号如加括号,如(1)(2)(3)等不再加标点符号。
5.文章的层次顺序应依次是:一、二、三、(一)(二)(三)1. 2. 3. (1)(2)(3)①②③。
一般而言,论文正文文中标题层次如下:一级标题:标题序号为“一、”,独占行,末尾不加标点;二级标题:标题序号为“(一)”,与正文字体字号相同,独占行,末尾不加标点符号;三级以下标题:三、四、五级标题序号分别为“1.”、“(1)”和“①”,与正文字体字号相同,可根据标题的长短确定是否独占行。
若独占行,则末尾不使用标点;否则,标题后必须加句号。
二、年份中“零”的正确使用1.年份如用中文形式表示,如“二〇〇五年十月”,则中间的“〇”不能写成阿拉伯数字的长“0”或英语全角字符“O”,而应该用圆“〇”(一般在电脑“插入”栏里“符号”的几何图形符中选择);年份如用阿拉伯数字形式表示,则中间应该用长“0”表示,如:“2005年10月”。
2.按“国家标准”,国家行政机关的公文的日期应该用汉语表示。
3.各类通知、告示、奖牌、证书等上的日期的书写,要做到汉字和阿拉伯数字不混用。
如:二00六(错误)、二OO六(错误)、二〇〇六年(正确)。
三、正确区分比号、冒号、破折号、连接号1.比号“︰”误为冒号“:”。
如表示时间11︰38,中间的符号是比号不是冒号,比号可在计算机插入菜单的“符号”里面查找。
2.凡文中使用破折号的应该使用占两个空格的连线,而不用“~”或只占一个空格的短线“—”或两个短线“——”表示。
破折号的输入方法是选定“黑体”字,再敲击“‘shift’加‘—’键”。
3.表示数量范围,前后数字之间误用了一字线“—”或半字线“-”,应该用浪纹线“~”,如11月1日~11月5日,2~3天,20~30人,等等。
浪纹线“~”可在插入菜单中的“符号”里查找,也可在新罗马字体下按Shift+~。
四、表示概数使用错误的形式如3、4天,7、8个人,等等。
表述这样的概数应该使用中文数字,而且数字之间不使用标点,如:一两天,三四天,七八个人,等等。
五、关于引号、书名号、分号的使用1.引号、书名号属于并列关系时的用法:两个引号并列关系的使用,中间可不用顿号。
例如,《呐喊》《孔乙己》都是鲁迅的名篇。
日本人过去称中国人为“东亚病夫”“支那人”。
2.顿号、分号、逗号的区别使用。
(1)表示词语之间的并列关系,用顿号。
例如,“工、农、商、学、兵、知识分子,都是公民。
”(2)表示分句之间的并列,联系不紧密的用分号,例如,“早上,我们吃面包、牛奶;中午,我们吃米饭;晚上,我们吃面条。
”联系紧密的用逗号,例如“我们要学工,学农,学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