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PTN原理简介_培训
烽火小型化PTN设备培训资料

网管报文的SVLAN处理方法和配置
• 610A自动感知收到的mcc报文私有特征,并据此决定自己的发送mcc svlan值。 • 615A作为PTN设备一般情况下每个NNI光口只有一个mcc通道且没有svlan,如果要
网管中心当网管信息汇聚设备(DCMU),必须在一个光口支持多个mcc通道,每 道用svlan区分。可以在主控盘全局配置块里开启overlay使能,两组各66个mcc通 选择“Overlay使能槽位”和“Overlay使能端口”,可以分别配置给两个物理端口 持66个mcc通道,也可以配置给同一个物理端口支持132个mcc通道:
网管中心
615A
城域网
(PTN/IPRAN)
NNI
615A
WAN
610A
LAN
C
615A
WAN
610A
LAN
C
WAN
610A
LAN
WAN
C
610A
LAN
C
烽火小型化PTN设备培训资料
演化拓扑3(集客接入子网)
• 在集客接入点数量比较集中的地域,或者为某个集客建立大型子网,615A 最多达28个,可以采用星型子网拓扑接入众多的610A,甚至选择更安全的 接入。
-6
-7
-8
-1
-2
-3
-4
-5
-6
-7
119~ 122~ 125~ 128~ 131~ 134~ 137~ 140~ 143~ 146~ 149~ 152~ 155
121
124 127 130 133
136
139
142 145 148 151
154
157
PTN原理及设备介绍

PTN原理及设备介绍PTN(Packet Transport Network)是一种基于数据包传送的网络技术,可以实现高性能、高可靠性的数据传输。
本文将介绍PTN的原理以及相关的设备。
一、PTN的原理PTN是一种新的网络传输技术,它采用数据包交换方式进行传输。
PTN将网络划分为两个层次,即传送层和接入层。
传送层主要负责数据传输,而接入层则提供对用户的接入。
在PTN中,数据传输通过分组转发方式实现。
数据包被分成多个小的数据片段(Packet),每个数据片段包含有用的信息和容错校验码。
这些数据片段在网络中通过数据包转发技术进行传输。
数据包转发过程中,PTN可以动态分配带宽资源,确保数据的高速传输。
PTN采用分层架构设计,不同的设备在网络中承担不同的功能。
核心设备是传送层的交换设备,负责数据的转发和路由选择。
接入层设备则提供对用户的接入和接口转换。
二、PTN的设备介绍1.传送层设备传送层设备是PTN网络中最重要的设备之一,它主要负责数据的传送和路由选择。
传送层设备通常采用高速交换芯片,能够实现大规模的数据包转发和路由选择。
传送层设备的核心功能包括数据包的分组转发、带宽的动态分配和路由决策等。
它能够根据网络中的拓扑结构和传输需求,选择最优的路由路径,确保数据的快速传输。
2.接入层设备接入层设备用于提供对用户的接入和接口转换。
它可以与用户终端设备进行连接,并将用户的数据转换为PTN网络可识别的数据格式。
接入层设备通常包括接入交换机和接入网关两部分。
接入交换机负责终端设备的接入和物理接口转换,而接入网关则负责协议的转换和数据格式的处理。
3.网络管理设备PTN网络的管理和监控是一个复杂的任务,需要一个专门的网络管理设备来完成。
网络管理设备主要负责PTN网络的配置、监控和故障管理等工作。
网络管理设备采用图形化界面,能够实时监控网络的状态和性能。
它能够自动发现网络中的设备,并对设备进行配置和管理。
4.光传送设备光传送设备是PTN网络中用于光传输的设备,主要包括光纤、光放大器和光开关等。
PTN技术介绍(烽火通信)

语音质量 语音
传统话音: 传统话音:需要提供高可靠的传输网络 IP电话 需要提供充足的IP带宽,提供QOS 电话: IP带宽 QOS保证 IP电话:需要提供充足的IP带宽,提供QOS保证
安全、 安全、实时 大客户专线
需要提供高可靠性、高带宽、可灵活 需要提供高可靠性、高带宽、 组网的数据传输通道
实时、 实时、清晰 PON接入 接入
Working transport entity Node A E CI CI E Node Z AI Protection transport entity E CI Protected domain Connection termination point E Network layer trail termination point Selector bridge Selector CI E AI
IETF计划于 计划于 2009年第 季度 年第2季度 年第 完成MPLS-TP 完成 的RFC框架 框架
2000
2005
2007 2007年底,T- 年底, - 年底 MPLS系列框架、 系列框架、 系列框架 接口、功能、 接口、功能、保 护标准出台
2008
2009 2008年7月IETF开 年 月 开 始MPLS-TP一系 一系 列草案的起草工 作
Working transport entity Node A E CI CI E Node Z
AI
端到端保护结构 路径保护与SNC/S保护 用于网状网、环网 标签设置
Working transport entity Node A E CI CI E Node Z
AI Protection transport entity E CI Protected domain Connection termination point E Network layer trail termination point Permanent bridge Selector CI E
雅安:烽火PTN操作维护培训教材

• 以太网接口盘
XSJ1/XSJ2 —— 10GE接口板 GSJ1/GSJ2 —— GE接口板 ESJ1 —— FE接口板
• TDM业务接口
E1J1 —— E1接口板
18
接口盘类型
接口类型 10GE 端口数 2 背板带宽 20G 可占用槽位 04~08、0B~0F
GE
FE(不带保护) FE(带保护) E1 STM-1 STM-4 STM-16
采用1+1保护方式,可实现主备时钟交叉盘 的自动或网管切换;
10G LAN/WAN接口板(XSJ2)
支持UNI/NNI两种接口方式
UNI接口: 支持2路 10GE LAN的信号接入; 处理TMP/TMC OAM信息; 支持MPLS VPWS和VPLS; 支持基于端口和数据包标签及其他特征 信息的流量管理; NNI接口: 支持2路 10GE LAN/WAN的信号接入; 处理TMP/TMS OAM信息 支持MPLS标签压入、替换和弹出; 支持从10GE接口中提取时钟产生8K定时; 支持1588功能
15
设备内信号处理过程(3)
NNI 线路盘 交叉盘 线路盘 NNI
Ethernet Header 1 Tunnel Label 1 PW Label MAC DA MAC SA S-tag(optional) C-tag(optional) Data
Ethernet Header 2 Tunnel Label 2 PW Label MAC DA MAC SA S-tag(optional) C-tag(optional) Data
Label Label Tunnel/PW Label Label TTL EXP S
PTN技术及其原理详解

一、什么是PTNPTN(分组传送网,PacketTransportNetwork)是指这样一种光传送网络架构和具体技术:在IP业务和底层光传输媒质之间设置了一个层面,它针对分组业务流量的突发性和统计复用传送的要求而设计,以分组业务为核心并支持多业务提供,具有更低的总体使用成本(TCO),同时秉承光传输的传统优势,包括高可用性和可靠性、高效的带宽管理机制和流量工程、便捷的OAM和网管、可扩展、较高的安全性等。
PTN技术主要是为IP分组业务而设计,也就是以太网业务,同时也能支持其他的传统业务,比如我们当前的ATM、TDM等业务。
PTN支持多种基于分组交换业务的双向点对点连接通道,具有适合各种粗细颗粒业务、端到端的组网能力,提供了更加适合于IP业务特性的“柔性”传输管道;具备丰富的保护方式,遇到网络故障时能够实现基于50ms的电信级业务保护倒换,实现传输级别的业务保护和恢复;继承了SDH技术的操作、管理和维护机制(OAM),具有点对点连接的完美OAM体系,保证网络具备保护切换、错误检测和通道监控能力;完成了与IP/MPLS多种方式的互连互通,无缝承载核心IP业务;网管系统可以控制连接信道的建立和设置,实现了业务QoS的区分和保证,灵活提供SLA等优点。
另外,它可利用各种底层传输通道(如SDH/Ethernet/OTN)。
总之,它具有完善的OAM 机制,精确的故障定位和严格的业务隔离功能,最大限度地管理和利用光纤资源,保证了业务安全性,在结合GMPLS后,可实现资源的自动配置及网状网的高生存性。
二、PTN标准发展历程承载网技术的发展是受外部需求的发展而不断演进的,从最初采用的PDH/SDH到MSTP (基于SDH的多业务传送平台),再到的PTN。
同时随着需求的进一步深化,PTN的标准也在不断的发展。
PTN提出了一种承载网的传输方式,但是具体可以通过不同的技术加以实现,在PTN技术标准的制动中,国际三个组织曾经各自推出了自己的标准。
PTN技术原理介绍

VVCC-n1v2
TDM
SDH 带宽管理
8
光通信专家
MSTP的发展与对分组传送的不足
¾ MSTP经历了三个阶段的较长期发展
PDH接口
STMN接口
ATM接口
ATM层处理
02年 MSTP模型
04年MSTP模 型增加部分
05年MSTP模 型增加部分
以太网 接口
STM-N 接口
¾ 分组传送网(PTN)在传送网中引入了分组特性:
分组业务的突发性要求支持高效的统计复用,因此PTN必须支持统计复用功能; 分组业务的CoS更加丰富,因此分组传送网必须提供面向分组业务的QoS机制,同时利用面向 连接的网络提供可靠的QoS保障; 分组传送网的业务提供更加灵活; 支持电信级以太网业务,通过电路仿真机制支持TDM、ATM等传统业务; 通过分组网络的时钟同步技术提供频率同步和时间同步。
光通信专家
MPLS体系构架
协议结构 MPLS 标签结构:
¾ Label:20比特,标签值字段,用于转发的指针; ¾ Exp:3比特,保留,用于试验,现在通常用做CoS(Class of Service); ¾ S:1比特,栈底标识。MPLS支持标签的分层结构,即多重标签,S值为1时表明为最
z 3G R5之后IP/MPLS, Eth业务的高效传送——网络演进
z 固定、移动数据业务的统一传送——业务拓展
z 适应网络演进、业务发展的要求,无缝满足各阶段多业务传送需求
z 灵活的网络应用
z 和Node B/RNC/MSC/GSN互联互通,适应TDM/ATM/IP/MPLS业务的建立和 调整
z 支持当前2G及今后3G TDM/ATM/IP任意比例的混合业务的高效传送
PTN技术原理介绍
烽火传输设备PTN设备简介专题培训课件

网管与设备连接示意图
CiTRANS640设备结构说明
CiTRANS 640功能子框,前面板出线,适用300 mm深机柜。 子框结构横插式结构,共有12个机盘槽位,其中业务槽位为8 个,分别为10、11、14、15、16、17、18、19槽位。子框左 部为大功率智能风扇,可根据设置的温度界限采用不同的转 速。 CiTRANS 640业务盘按照接入的速率分为:E1接口盘、STM-1 接口盘、FE接口盘、GE接口盘、10GE接口盘。 8个业务槽位只有14、15槽位分别有六个内口,其他的槽 位都只有两个内口。
应用场景 边缘汇聚、重要 接入节点
机械尺寸
173mm(H)×440mm
(W) ×245mm(D)
交叉容量 5G~20G
业务槽位/总槽位 数量1/1
应用场景 城域边缘接入节 点
机械尺寸 44mm(H)×440mm( W)×380mm(D)
3
CiTRANS640系统定位
公司现阶段的PTN设备类型 CiTRANS 660,CiTRANS 640,CiTRANS 620
各设备类型对应的系统定位 CiTRANS 660定位于本地传送网中的骨干汇聚层 CiTRANS 620定位于本地传送网的接入层 CiTRANS 640定位在二者之间,可作为小型汇聚节
点,也可以作为大型接入节点
CiTRANS640的应用场景
CiTRANS 640设备机械机构
设备所有出现连纤采用前操作方式 设备一共6层 左右结构 单盘横插 系统可用槽位数12 ,其中业务槽
烽火传输设备PTN640设备简介
内容摘要
1 CiTRANS 640系统定位及系统框架
PTN原理、PTN设备和工程维护

LSP
VPLS A Site1
VPLS A Site3 VPLS A VPLS A Site4 Site5
使用VPLS配置,在一个VPLS中,不同方向的业务使用不同的PW 。
20
业务模型—— ETree 业务
VPLS B Leaf 1 PE3 VPLS A Leaf 1
VPLS B root PE1 水平分割 PE2 VPLS B Leaf 2
保护域 网络层踪 迹端点
•
永久桥接 选择器
倒换完成
节点A 节点Z A-Z 工作连接 Z-A 选择器 有保护业务
连接端点
选择器桥接
A-Z 保护连接 Z-A 选择器 选择器桥接 无保护业务
Wrapping保护倒换
• • 类似SDH的G.841保护倒换; 在故障处的相邻节点倒换;
T-MPLS分组wrapping
性能相关
– LM(Frame Loss Measurement):用于测量从一个MEP 到另一个MEP 的单向或双 向帧丢失率。 – DM(Packet Delay and Packet Delay Variation Measurements ):用于测量从一个 MEP 到另一个MEP 的分组传送时延和时延变化;或者,将分组从MEP A 传送到 MEP B,然后,MEP B 再将该分组传回MEP A 的总分组传送时延和时延变化。
22
OAM内容
告警相关
– CC (Continuity and Connectivity Check):检测连接是否正常。 – AIS ( Alarm Indication Signal):维护信号,用于将服务层路径失效信号通知到客 户层。 – RDI ( Remote Defect Indication):维护信号,用于近端检测到失效之后,向远端 回馈一个远端缺陷指示信号。 – LB(Loopback):环回功能。MEP 是环回请求分组的发起点。环回的执行点可 以是MEP或者MIP。 – Lock:维护信号,用于通知一个MEP,相应的服务层或子层MEP 出于管理上的 需要,已经将正常业务中断。从而,使得该MEP 可以判断业务中断是预知的, 还是由于故障引起的。 – TEST:一个MEP 向另一个MEP 发送的测试请求信号。 – CSF ( Client Signal Fail ) :用于从T-MPLS 路径的源端传递客户层的失效信号到 T-MPLS 路径的宿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DH接口盘
PTN功能架构
数据板卡
以数据包为颗粒的包交换
数据板卡
TDM接口盘
SDH接口盘
仿真处理 仿真处理
什么是电路仿真
随着网络技术演进和网络融合,在下一代网络中,以数据包为基本 单元进行网络数据传输和交换的方式渐渐占据统治地位。但现存的 服务于PSTN公共语音通信业务的PDH/SDH网络还将会长期存在, 网络上大量存在的用户TDM设备还将继续使用。为了保护用户在 TDM设备上已有的投资,有必要在包交换网络中提供TDM业务接入 和TDM数据透传的能力。 分组网电路仿真是在包交换网络上承载传统TDM数据的技术。它采 用电路仿真的方式,在包交换网络上为PDH和SDH数据流提供端到 端的传输。
三层组网或二层组网 骨干层、汇聚层采用10G、 10G/2.5G 组网,接入层采用 622/155M 组网 环形、链型、MESH 复用段保护、通道保护、SNCP 保护 50ms 电信级保护 骨干层面可升级ASON
PTN 组网
三层组网或二层组网 骨干层、汇聚层采用10GE 组网, 接入层采用GE 组网 环形、链型、MESH 环网Wrapping/Steering 保护、 1+1/1:1 LSP/线路保护 50ms 电信级保护 可全面升级ASON
BRAS
E1/FE/ATM
BTS NodeB
Packet GE
RNC/BSC
Ethernet
BRAS
宽带
E1/FE 大客户专线
PTN ETH组网 PWE3方式解决 TDM业务
PTN与MSTP网络架构对比
没有本质区别,核心的差别在交换方式和颗粒上
MSTP 组网 组网模式 速率 组网 保护 保护性能 升级能力
Mpls标签处理
Mpls标签处理
PWE3(RFC4553,5086) 业务处理层 映射/解映射
PWE3 (RFC4448)
PWE3 (RFC4553,5086)
PWE3 (RFC4448)
E1/STM-N
EOS
客户接口
E1
STM-N
FE/GE/10GE
STM-N
GE/10GE
网络接口
实现PTN的技术选择
MSTP向分组化继续演进的必要性:
业务IP化,网络设备以太网接口越来越普及 EoS的代价总是存在
MSTP与PTN有明确的定位(效率和成本)
MSTP定位以TDM业务为主 PTN在分组业务占主导时才体现其优势
MSTP功能架构
数据板卡
EOS处理
EOS处理
数据板卡
以VC4/VC12为颗 粒的时隙交叉
TDM接口盘
PTN技术原理介绍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服务一部 2011年3月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内容摘要
1、从MSTP到PTN 2、PTN的技术选择 3、安全的保护倒换和丰富的业务模型 4、完善的OAM和QOS 5、精确的时钟同步方案
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
第一代 80年代 模拟 第二代 90年代 数字 第三代 IMT-2000
数据封装形式
RFC4448,
PW PW
以太网 TDM
PW
LSP1 LSP2 LSP3 LSP4
分组环
PW
RFC4553, RFC5086
G.707 TDM 以太网 EOS处理 G.7041, G.707
VC12/VC3
VC4#2 VC4 1 #
SDH环
SDH 带宽管理
PTN将是未来主流传输技术
适时地在CBD、城市热点等地区优先规划建设PTN网络来承载3G数据业 务,进而向其他业务延伸。 在数据业务量不大的地方仍可沿用MSTP网络。 整个承载网实现MSTP网络与新建PTN网络混合组网。 在无需改造MSTP设备条件下,实现业务互联互通、统一的网络管理。
非结构化仿真协议 SAToP(RFC4553)提供针对E1/T1/E3/T3等较低速率的 PDH电路业务的仿真功能。SAToP是用来解决非结构化,也就是非帧模式 的E1/T1/E3/T3业务传送。它将TDM业务都作为串行的数据码流进行切分 ,然后封装为PW报文在伪线上进行传输。 结构化仿真协议 CESoPSN (RFC5086)CESoPSN也是针对PDH系列的 E1/T1/E3/T3的电路仿真方案,它与SAToP协议的区别在于CESoPSN提供结 构化的TDM业务仿真传送功能。CESoPSN协议可以识别TDM业务的帧结 构,对于空闲时隙信道可以不传送,只将CE设备有用的时隙从E1业务流中 提取出来封装为PW报文进行传送。同时提供对E1业务流中CAS和CCS信令 的识别和传送功能。
电路仿真的基本原理
IP/Ethernet伪线
其基本原理就是将TDM数据不做任何翻译和解释,封装为以太网数据包, 然后通过基于分组交换的以太网传送到目的端,目的端需要将收到的数据包打 开并恢复出原始的TDM数据流。对于用户而言,不需要考虑中间的传输媒介, 相当于为用户提供了一条透明的TDM通道。
TDM电路仿真封装协议
AMPS 模 拟 技术驱动 技 术
GSM GSM
数 字 技 术
TACS NMT 其它
CDMA CDMA IS95 IS95 TDMA TDMA IS-136 IS-136 PDC PDC
语 音 业务驱动 业 务
带
业 务
宽
TDTDSCDMA SCDMA CDMA CDMA 2000 2000 UMTS UMTS WCDMA WCDMA
以太网 接口
二层 交换
二层 交换
RPR MAC层处 理
GFP PPP LAPS
VC 映 射
交 叉 连 接
复 用 段 开 销 处 理
再 生 段 开 销 处 理
MPLS 层处理
二层 交换
RPR MAC层处 理
05年MSTP模 型增加部分
STM-N 接口
再生段 开销处理
复用段 开销处理
STMN接口
☻ 分组传送的主要不足
传送网现状:
省际、省干: 10G/40G DWDM/OTN 本地网骨干层:
ROADM+OTH
10G/2.5G DWDM/OTN
+
10G MSTP 本地网汇聚层 10G/2.5G MSTP
PTN的应用范 围
本地网接入层 155M/622M MSTP
PTN定位: 融合数据和传送能 力,一体化的承载传 送网
☻ 静态配置业务,效率、灵活性较差 ☻ GFP封装时,以太网承载效率在80~90%左右 ☻ 主要支持单一等级业务,不能支持区分QoS的多等级业务
PTN定位
IP数据网
PTN的网络定位
IP数据网现 状:
核心层一般采 用L3 IP/MPLS组 网 汇聚/接入层主 要采用普通L2/L3 交换机组网 通常采用星型、 树型拓扑
• 从不同角度演进
•
目标:类同网络功能 – 对分组的“天然”适配 – 面向连接的多业务支持 – 电信级OAM和保护机制
T-MPLS、PBT 是两大候选技 术阵营。
PBT
PBT则由北电予以支持,它源自IEEE802.1ah定义的“PBB-TE”(运营商骨干 网桥接传输技术),并希望2007年能够开始技术的标准化。PBT着眼于解决以 太网的缺点,T-MPLS着眼于解决IP/MPLS的复杂性。它们都为从现有的 SONET/SDH向完全分组交换网络的转变提供了平滑过渡的方法。从标准化的 程度上看,T-MPLS更成熟,ITU-T已经完成了大部分标准化工作,正在修订 部分标准并与IETF合作;PBT则处于标准发展的早期,2007年3月在IEEE批准 立项,标准化过程需持续2~3年,IETF的GELS工作组预备成立,提交了2个 IETFdraft,并且, 802.1agCFM本身尚未批准。 PBT是在IEEE802.1ahPBB(MAC in MAC)的基础上进行的扩展,目前正 在ITU-T和IEEE进行标准化(IEEE称其为PBB-TE)。PBT的主要特征是关闭 了MAC地址学习、广播、生成树协议等传统以太网功能,从而避免广播包的 泛滥。PBT具有面向连接的特征,通过网络管理系统或控制协议进行连接配 置,并可以实现快速保护倒换、 OAM、QoS、流量工程等电信级传送网络功 能。PBT建立在已有的以太网标准之上,具有较好的兼容性,可以基于现有以 太网交换机实现。这使得PBT具有以太网所具有的广泛应用和低成本特性。
PTN设备应用场景一
20
PTN设备应用场景二
21
内容摘要
1、MSTP与PTN 2、PTN的技术选择 3、安全的保护倒换和丰富的业务模型 4、完善的OAM和QOS 5、精确的时钟同步方案
PTN内涵
PTN: Packet Transport Network,分组传送网。 可以理解为分组化MSTP,内核分组化、继承MSTP的全部优点:
TDM业务的仿真
相关标准:RFC4553,RFC5086;
分组净负荷 Octet Octet Octet 1 2 Octet n
……..
非结构化仿真 RFC4553
分组头
Octet Octet 1 2
…..
Octet n
3
分组净负荷 帧头
TS1
TS2
……..
TS24
结构化仿真 RFC5086
分组头 TS1
PTN的多业务的承载
E1 GE/10GE STM-1/STM-4 FE/GE/10GE
客户侧接口
分组交换
网络侧接口
STM-1/STM-4
时钟/开销总线
管理平面接口 架内背板接口 外部电或光接口
控制管理单元
控制平面接口 告警/控制输入/输出
PTN的多业务的承载(续)
UNI侧 NNI侧 转发层 分组交换
MSTP承载IP向PTN承载IP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