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通信MSTP&PTN设备介绍

合集下载

烽火MSAP

烽火MSAP

目录一、集团客户专线介绍 (5)二、运营商网络拓扑现状 (6)三、运营商网络建设思路 (9)四、烽火网络MSAP解决方案 (11)1、专线、互联网双业务解决方案 (11)2、集团客户带宽提速接入解决方案 (12)五、烽火网络MSAP设备介绍 (13)1、产品概述 (13)2、产品外观及特点 (14)3、MSAP典型应用 (15)4、MSAP的技术参数 (16)5、MSAP的面板图 (17)6、物理技术参数 (17)六、MSAP前景分析 (18)1、提升服务质量 (18)2、完善网络管理 (19)3、开展差分服务 (19)七、结束语 (19)附录A:MSAP与MSTP对比分析 (20)附录B: MSAP相关技术介绍 (21)MSAP技术白皮书摘要:集团客户专线是指:通过租用运营商的传输链路,完成集团客户高安全、高可靠的数据专用网络互连。

本篇文档介绍了通过MSAP 技术,在运营商中实现比传统专线具有更低成本、更容易扩展的专线解决方案,同时具备更高的可靠性、安全性以及可管理性。

关键词:专线、MSAP、集团客户接入网络、多业务一、集团客户专线介绍集团专线客户是运营商最有价值用户,在运营商市场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特别是国内三大运营商开展全业务运营,对集团客户的争夺在各运营商之间则成为了重中之重。

根据Ovum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出,全球专线业务增长迅速。

2007年共720亿美元,09年770亿,2012年全球总空间约为790亿美元;其中ETH 专线增长空间最大,从2006年98亿美金增加到2012年313亿美金,复合增长率高达21.3%。

从国内运营商投资计划中也可以看出,针对集团专线客户的需求明显增加。

同时,农村信息化、各企事业单位一体化等多种需求的产生,使得运营商对集团专线客户的定位发生了变化,从早期的狭义集团客户变成了目前的广义集团客户。

无论是专线还是宽带,包括后期的MIS系统和手机OA等一系列项目都是运营商所关注的高附加值业务。

烽火通信圆满完成中国联通PTN综合承载测试

烽火通信圆满完成中国联通PTN综合承载测试

35Co mmunications Wo rld Weekly承载传送2011年PT N 将成为国内光网络市场的重要推动力。

L T E 业务解决方案测试项目中,烽火通信的双归属保护测试成为亮点,保护倒换时间均优于50m s ,其完善的保护方式得到了各方相关人员的认可。

随着无线数据业务的迅速增长,用户对业务带宽、稳定性要求的不断提高,其为运营商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对运营商移动通信系统和承载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中国联通集团于今年年初,提出对全国56个重点城市的原有3G 网络进行HSPA +64QAM 的升级计划。

针对新一代面向分组业务的承载,烽火通信提出PTN 分组传送网解决方案,并率先在广州联通HSPA+承载测试和PTN 现网综合业务承载测试,测试结果证明PTN 分组传送网可以对HSPA+业务、现网的2G 、3G 、固网等多业务以及后续L TE 提供完美承载。

依靠传输领域丰富的技术积累和最先进的软硬件方案,测试表现获得多方一致认可。

烽火通信PTN 分组传送解决方案,结合传送和数据能力,面向未来LTE 承载设计,融合了各方面技术优势。

PTN 可稳定承载HSP A+网络广州联通于2010年11月中旬完成烽火PTN 承载HS PA+网络建设和调测,11月底正式开始承载HSPA+业务,12月初完成联通集团对广州HSPA+承载项目的审核和总结。

PTN 承载HSPA+网络,核心层采用CiTRANS660设备,接入层采用CiTRANS640、CiTRANS620设备。

从2010年11月底至今的3个多月的中,PTN 承载HSPA+业务网络稳定运行。

为了进一步验证PTN 技术优势,按照联通集团要求,广州联通于2011年2月中旬采用烽火通信PTN 设备搭建PTN 试验网,对PTN 现网业务承载能力和L3相关功能进行现网测试。

在三周的测试过程中,进行了2G 、3G 、HSPA+、L3VPN 、PTN 与MSTP 互通等多种现网业务承载测试。

烽火SDH业务配置流程

烽火SDH业务配置流程

MSTP设备TDM和以太网业务配置流程
1、准备工作
●开始配置设备前,需检查以下准备项目是否完成。

●设备已安装完毕,并完成了单站调测。

●设备运行正常,设备运行指示灯(ACT)保持一秒亮、一秒灭的交替状态。

●光纤连接正确,设备无R_LOS等紧急告警。

●备份网管数据(脚本、子网数据)。

2、文档检查
●工程规划信息已经具备。

●电路调单已经生成。

●资源管理组已经确认同意。

3、登录网管配置业务
选择
选择子网视图下方的“环信息”菜单:
选择任意一个节点单击右键选择
4、业务配置完成
●网管确认本次电路调度完成。

●网管确认A至Z端无相关告警。

●规定告知资源管理组本次调度完成。

ptn与mstpgpon网络互通测试报告四ptnmstp

ptn与mstpgpon网络互通测试报告四ptnmstp

第四部分多厂家PTN网络与MSTP网络互通业务测试报告2011年11月1. 烽火PTN—华为MSTP对接业务互通测试2. 烽火PTN—中兴MSTP对接业务互通测试3. 华为PTN—烽火MSTP对接业务互通测试3.1 华为PTN—烽火MSTP E1业务测试(UNI STM-1接口对接)3.2 华为PTN—烽火MSTP 以太网业务测试(UNI FE接口对接)3.3 华为PTN—烽火MSTP 以太网业务测试(UNI GE接口对接)4. 华为PTN—中兴MSTP对接业务互通测试4.1 华为PTN—中兴MSTP 业务测试(UNI STM-1接口对接)4.2 华为PTN—中兴MSTP 以太网业务测试(UNI FE接口对接)4.3 华为PTN—中兴MSTP 以太网业务测试(UNI GE接口对接)5. 中兴PTN—烽火MSTP对接业务互通测试5.1 中兴PTN—烽火MSTP E1业务测试(UNI STM-1接口对接)5.2 中兴PTN—烽火MSTP 以太网业务测试(UNI FE接口对接)5.3 中兴PTN—烽火MSTP 以太网业务测试(UNI GE接口对接)6. 中兴PTN—华为MSTP对接业务互通测试6.1 中兴PTN—华为MSTP TDM业务测试(UNI STM-1接口对接)6.2 中兴PTN—华为MSTP 以太网业务测试(UNI FE接口对接)6.3 中兴PTN—华为MSTP 以太网业务测试(UNI GE接口对接)注意事项:1. PTN和MSTP对接以太网端口的属性需要协商一致,建议配置成全双工/自适应。

现网对接端口应以FE为宜,少量GE。

2. 对接端口配置1+1 LAG保护时需要注意:1)对接双方需协商一致的保护方式,主要有负荷分担(主备用)和负荷分担,不运行LACP协议(简称不启协议,下同)和运行LACP协议(简称启协议,下同)之分。

要注意华为不启协议称为手工,启协议称为静态;而其它厂家不启协议称为静态,启协议称为动态。

烽火155-622

烽火155-622

烽火通信FONST系列GF155/622-03B/C型SDH/MSTP设备技术说明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7月出版说明版本说明本手册使用的产品为:FONST系列的GF155/622-03B/C SDH/MSTP光传送系统。

内容简介本手册针对GF155/622-03B/C光传输系统的设备主要特点,结合ITU-T及国标中最新的SDH相关建议和规范,从系统体系、接口特点、系统原理、机械结构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描述。

全书共分三章:系统概述,简要的介绍了GF155/622-03B/C SDH/MSTP系统的结构、特点等整体概况。

系统原理功能,描述了系统的整机原理,详细的描述了系统的各种接口单元、系统管理单元等模块。

O机械结构及安装,简要介绍了GF155/622-03B/C系统的机架和子框结构、安装环境等要求。

读者对象本手册适合于一般的研发人员、市场推广策划人员、营销工程师、售后服务人员以及广大用户。

目录第1章概述 (3)1.1 概述 (3)1.2 设备主要特点: (3)1.2.1 设备的主要接口 (3)1.2.2 设备的主要功能 (4)1.2.3 设备的主要性能 (5)1.3 设备的标准性 (6)1.4 设备在网络中的应用 (6)1.4.1 链路应用 (6)1.4.2 环形应用 (6)1.4.3 树型应用 (6)1.4.4 宽带网络应用 (7)第2章设备工作原理 (8)2.1 概述 (8)2.2 设备总体框图 (9)2.3 功能模块介绍 (9)2.3.1 GF155-03B单元 (9)2.3.2 GF622-03B单元 (11)2.3.3 GF155-03C单元 (14)2.4 机盘说明 (15)2.4.1 网元管理盘(EMU) (15)2.4.2 公务盘(EOW) (15)2.4.3 622光群路盘(O622) (16)2.4.4 155群路盘(O155/E155) (16)2.4.5 光/电分支盘(OTR/ETR) (16)2.4.6 2M接口盘和2M转接盘(E1) (17)2.4.7 2M去抖盘(E1去抖) (17)2.4.8 34M/45M支路盘(E3/T3) (17)2.4.9 Ethernet接口盘(ETH) (17)2.4.10 DVB接口盘(DVB) (18)第3章机械结构及安装 (19)3.1 机械结构 (19)3.2 工作条件 (19)3.2.1 环境条件 (19)3.2.2 供电条件 (19)3.2.3 设备接地 (20)3.3 包装和运输 (20)第1章概述1.1概述GF155/622-03B/C光同步数字传输设备是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自主开发的SDH系列设备中的一个子系列,公司将这一代产品命名为FONST。

MSTP技术讲座0409-新技术篇

MSTP技术讲座0409-新技术篇

MSTP技术讲座——新技术篇汪成义chywang@027-********武汉邮科院烽火科技学院内容提要⏹以太网的二层交换⏹链路容量调整机制(LCAS)⏹弹性分组环(RPR)⏹多业务环(MSR)⏹其它相关技术网络技术方案示例:二层交换+LAPS+虚级联+LCASPPP/LAPS 二层交换(可选)VC-12-Xv to FESDH 环网2层交换、业务汇聚802.3x 流控802.1Q VLAN(1-4095)802.1D STP虚级联+LCAS 以2M/155M 为颗粒灵活控制带宽端口自动协商;端口数量:透传:2/4*FE ;2*GE ;交换:6*FE ;8*FE8FE+2*GEWAN 口数量:2*FE 、8×FE ;16*FEVC-4-Xv to GE以太网二层交换技术⏹交换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和工作特性⏹MSTP中引入二层交换的好处⏹生成树协议——802.1d⏹VLAN的概念、特性和成员模式⏹流量控制⏹组播内容提要⏹以太网的二层交换⏹链路容量调整机制(LCAS)⏹弹性分组环(RPR)⏹多业务环(MSR)⏹其它相关技术网络技术链路容量调整机制——LCAS ⏹VC虚级联的局限:提供了一种方法来根据业务的需要创建大小合适的管道,但是这个管道一旦建立就不能随意改变大小。

⏹LCAS:链路容量调整机制(Link Capacity Adjustment Schemes),作为VC虚级联技术的一个扩展,主要就是解决在不中断业务的前提下灵活改变带宽的问题。

LCAS技术可以使得VC虚级联建立的管道变得有"弹性",真正实现带宽的按需分配(Bandwidth On Demand)。

⏹相关标准:ITU-T G.7042/Y.130534Bytes 34Bytes34Bytes 34Bytes V5J2N2K4SDH 净荷POHH49字节LCAS 的帧结构实现途径高阶虚级联时LCAS的帧结构 MFI1标识每一帧在复帧中的位置。

MSTP技术交流

MSTP技术交流

商业集团 IBAS130 IBAS150 IBAS180 政府办公 智能小区 金融集团 分支机构 企业集团
城域接入层
IBAS180 IBAS150 IBAS130 IBAS110
烽火Citrans/IBAS全序列MSTP平台均支持GFP/LAPS/PPP+VCat+LCAS
13
烽火MSTP经过权威测试
FE/GE A
EVPLAN应用:
FE/GE
A
FE/GE
FE/GE
B D FE/GE
写字楼
FE/GE FE/GE B D FE/GE C
C
工作路径
社区
STP/RSTP环网
FE/GE
FE/GE
A
FE/GE
EVPL/EVPLAN:
优势:一定安全、可共享传送带宽;
A B C D
B
D
FE/GE
C
保护路径
应用的新问题:
QOS; BoD。
15
议 程
MSTP体系构架及技术发展 面向运营的MSTP解决方案
本地网(城域网)结构层次
按照 ITU-T SG15 的观点,对“城域网 (Metropolitan Networks)”还未作定义, 仅有简单说明。
本地网/城域网
业务层
基础网络层
物理层
E1、E3/T3、 STN-N接口
业 务 策 略 处 理
L2 交 换 MPLS
GFP/ LAPS /PPP 封装 RPR
VC 映 射 处 理 (VCat + LCAS )
SAN字节透 传业务
ESCON/FICON/ Fibre channel接口
GFP-T 封装 ATM 处理

MSTP应用及发展简介

MSTP应用及发展简介

MSTP技术应用及法发展简介一、新一代MSTP技术的产生背景:多业务传送平台(MSTP)是指基于SDH、同时实现TDM、ATM、IP等业务接入、处理和传送,提供统一网管的多业务传送平台。

作为传送网解决方案,MSTP伴随着电信网络的发展和技术进步,经历了从支持以太网透传的第一代MSTP到支持二层交换的第二代MSTP再到当前支持以太网业务QoS的新一代(第三代)MSTP的发展历程。

第一代MSTP。

第一代MSTP以支持以太网透传为主要特征。

以太网透传功能是指将来自以太网接口的信号不经过二层交换,直接映射到SDH的虚容器(VC)中,然后通过SDH设备进行点到点传送。

第一代MSTP保证以太网业务的透明性,包括以太网MAC帧,VLAN标记等的透明传送。

以太网透传业务保护直接利用SDH提供的物理层保护。

第一代MSTP的缺点在于:不提供以太网业务层保护;支持的业务带宽粒度受限于SDH的虚容器,最小为2Mbps;不提供不同以太网业务的QoS区分;不提供流量控制;不提供多个业务流的统计复用和带宽共享;不提供业务层(MAC层)上的多用户隔离。

第一代MSTP在支持数据业务时的不适应性导致了第二代MSTP解决方案的产生。

第二代MSTP。

第二代MSTP以支持二层交换为主要特点。

MSTP以太网二层交换功能是指在一个或多个用户以太网接口与一个或多个独立的基于SDH 虚容器的点对点链路之间,实现基于以太网链路层的数据帧交换。

第二代MSTP 保证以太网业务的透明性,以太网数据帧的封装采用GFP/LAPS或PPP协议;传输链路带宽可配置,数据帧的映射采用VC通道的相邻级联/虚级联或ML-PPP 协议来保证数据帧在传输过程中的完整性;实现转发/过滤以太网数据帧的功能;提供自学习和静态配置两种可选方式维护MAC地址表;支持IEEE802.1d生成树协议STP;支持流量控制,包括半双工模式下背压机制和全双工模式下802.3x Pause帧机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Gb/s 及 以 下 速 率 业 务 盘 端 子 板
10Gb/s 及 以 下 速 率 业 务 盘 控 制 单 元 板
10Gb/s 及 以 下 速 率 业 务 盘
10Gb/s
10Gb/s
10Gb/s
10Gb/s
10Gb/s
10Gb/s
及 以 下 速 率 业 务 盘
网 元 管 理 盘 NMU 交 叉 时 钟 盘
U1 U2
PWR2 E1-63
U3 U4
IF75 E1-63
IF75 E1-63
U5 U6 U7
IF75
IF75 E155-4
IF75 O2500
U8 U9 U10 U11 U12 U13U14 U15 U16 U17U18 U19
IF75 O2500
IF75 XCU
IF75 XCU
IF75 O2500
2.5Gb/s 及 以 下 速 率 业 务 盘 端 子 板
2.5Gb/s 及 以 下 速 率 业 务 盘 端 子 板
2.5Gb/s
2.5Gb/s
2.5Gb/s
2.5Gb/s
10Gb/s 及 以 下 速 率 业 务 盘 端 子 板
10Gb/s 及 以 下 速 率 业 务 盘 端 子 板
10Gb/s 及 以 下 速 率 业 务 盘 端 子 板
TRBE
5
可配置192个STM-16光口 ——构成96套2.5G的双纤自愈环
6
FonsWeaver780B系统结构
☻ 最先进的大容量交叉矩阵
业界最先进的交叉矩阵-基于比特 的单级交叉方式BitSlice 超大交叉矩阵-160GGVC4
☻ 大容量低阶交叉,按需扩容
系统可直接提供低阶交叉单元 低阶交叉矩阵-20G或5G低阶交叉单 元,并可实现1+1备份 单子框直接上下504×2M,增加扩展 子框系统可直接接入1260×2M
TRBW
9
TRBW 8
TRBW 2
TRIBE
AGGE
AGGE
AGGE
AGGE
AGGE
AGGE
TRBE
TRBE
NMU
7
6
5
4
3
1
1
2
3
4
5
6
7
8
8
2M 业务1:7保护
34M/45M业务 2组1:3保护
155M业务 1组1:5或2组1:2
以太网业务 2组1:1
设备面板图
10
光通信专家
FonsWeaver780A 适用于干线、大 中型城市本地网 骨干节点
FonsWeaver780B
FonsWeaverPro 作为FonsWeaver系 列设备扩展子框 使用
适用于中小城市 骨干汇聚层核心 边缘节点、大中 型汇聚节点
4
光通信专家
智能MSTP基础平台参数介绍
系统背板转接,无需额外配置STM-1电/光 支路,简化了架间连线,降低了故障率, 减少盘位占用,节约了成本
合理的系统设计、丰足的业务盘位、大量 的工程应用、严格的权威测试证明Citrans 550B是业界功能极强的设备
15
光通信专家
汇聚MSTP设备-Citrans 550F
CKU
2Mbps 2MHz
C NMU K U F
ACU
EOW
560mm
E1
E2 F1
6
光通信专家
530mm
FonsWeaver780A超强的组网能力
AGGW
TRBW
TRBW
TRBW
TRBW
TRBW
TRBW 7 TRBW 6 TRBW 7 TRBW 6
AGGE
及 以 下 速 率 业 务 盘
及 以 下 速 率 业 务 盘
及 以 下 速 率 业 务 盘
及 以 下 速 率 业 务 盘
及 以 下 速 率 业 务 盘
及 以 下 速 率 业 务 盘
及 以 下 速 率 业 务 盘
及 以 下 速 率 业 务 盘
及 以 下 速 率 业 务 盘
电 源 及 辅 助 接 口 板
TRBW 5 TRBW 8 TRBW 5
TRBW
4 TRBW TRBW 4
9 10 11 12
TRBW 3 TRBW TRBW 3
TRBW 2 TRBW TRBW 2
TRBW 1 TRBW TRBW 1
AGGE
TRBE
TRBE
TRBE
TRBE
TRBE
CKU 1 主 控 制 盘 主 电 源 公 务 盘
12
光通信专家
目录
汇聚层设备--Citrans系列
Citrans550B Citrans550F
13
光通信专家
烽火Citrans系列产品
Citrans550B
Citrans550F
汇聚层设备选择的基本要求:
调度能力强——大容量交叉 承载能力强——多业务接口 接口能力强——接口数量多
交 叉 时 钟 盘
电 源 及 辅 助 接 口 板
控 制 单 元 板
端 子 板
端 子 板
端 子 板
端 子 板
端 子 板
端 子 板
FonsWeaverPro灵活的低阶业务扩展框
1
1
1
1
1
1
1
1
信 号 转 接 盘
信 号 转 接 盘
1
1
1
1
1
1
1
1
FonsWeaver PRO是为了增强 ASON设备的低阶业务下载能力设计, 适用于FonsWeaver系列产品,共有 16个业务槽位。 它能终结756个E1业务;同时支 持E1盘的一组1:N保护和1:M保护 (N≤7;M≤3); 支持34M盘的两组1:3保护; 支持FE盘的两组1:1保护。
CKU
2
1
2
3
4
5
6
2
可配置8个STM-256光口 ——构成4套40G的双纤自愈环
AGGW 1 AGGW 2
AGGE 12 AGGE 1
备 控 制 盘
TRBE
11 10 9
TRBE
TRBE
TRBE
TRBE
8
7
可配置72个STM-64光口
——构成36套10G的双纤自愈环!
备 电 源 公 务 盘 TRBE TRBE 2 TRBE 3 TRBE 4
烽火通信MSTP、PTN设备介绍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10年1月

光通信专家
烽火FonsWeaver/Citrans/IBAS全系列产品
国家一级干线/ 省内二级干线
网络规划仿真工具
本地网骨干层 本地汇聚层 本地接入层
Customer A
TRBE
TRBE
TRBE
TRBE
TRBE
8
9 10 11 12
1 SW SW 1 2
12 11 10 9
8
7
. 设备槽位丰富意味着: -交叉容量可以实现业务接入 -更大的容量扩容空间 -更多的新业务扩容空间
NMU SCU SCU SCU
端 子 板
端 子 板
NMU SCU
AGGW
7
光通信专家
155M电业务 以太网光业务 以太网电业务 2M电业务
8
光通信专家
强大的业务保护能力
AGGW
AGGW
AGGW
AGGW
AGGW
AGGW
FonsWeaver780B可同时支持五种不同类型盘保护,且2M保护槽位不需预留,网 管上设置任意槽位。
9
光通信专家
保护能力强——多种保护方式
大中型本地网汇聚层建设的推荐设备——FonsWeaver780B产品 小型本地网汇聚层建设的推荐设备——Citrans 500系列2.5G产品
14
光通信专家
Citrans 550B
业界最大的业务调度能力:单系统28个业 务盘位,配合大交叉矩阵和接入容量,可 真正实现全业务接入。满配置可实现 6×2.5G +1008×2M+16×155MO/E (300mm深机柜,全部前面板出出线)
GFI
GFI
GFI
GFI
11
E
电 源 端 端 端 端 端 端 端 端 信 子 子 子 子 子 子 子 子 号 板 板 板 板 板 板 板 板 连 接 盘
E
光通信专家
E
E
E
E
FE 业务两组1:1保护
E
34M/45M 业务两组1:3保护
E
E
E
E
E
2M 业务1:7和1:3保护
电 源 信 端 端 端 端 端 端 端 端 号 子 子 子 子 子 子 子 子 连 板 板 板 板 板 板 板 板 接 盘
FonsWeaver设备特点
一、业界最先进的交叉矩阵-BitSlice
二、支持业界最高速率接口-40G 三、强大处理能力的外置控制单元 四、DCC的动态分配 五、完善的安全可靠性设计 六、兼容性设计 七、向ASON网络的平滑升级
☻ 经济型STM-16设备。具备较大的交 叉能力和丰富的支路接口,提供 STM-1、STM-4、STM-16等SDH接口。
高阶交叉能力为128x128VC4,低阶交 叉4032VC12。 单系统具有4个STM-16光方向,同时上 下504个2M和10个155M。
EXTCK PWR1 EMU
00
IF75 O2500
IF75 E155-4
IF75
IF75 E1-63
IF75 E1-63
IF75 E1-6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