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城铁营业线道岔辊轮滑床板更换施工工艺工法教学内容

5、城铁营业线道岔辊轮滑床板更换施工工艺工法教学内容
5、城铁营业线道岔辊轮滑床板更换施工工艺工法教学内容

5、城铁营业线道岔辊轮滑床板更换施工工

艺工法

城铁营业线道岔辊轮滑床板更换施工工艺工法

QB/ZTYJGYGF-GD-0808-2014

北京分公司侯志强杨博冯立华王峰

1 前言

1.1 工艺工法概况

地铁营业线日行车量大,道岔搬动频繁。道岔是线路的最薄弱环节之一,它的正常运转是行车安全的基本保证。设法减小道岔的转换阻力, 提高道岔的运行可靠性一直是国内外铁路努力的目标。尖轨和滑床板间的摩擦力是转换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设法减小这种摩擦力, 是减小转换力的有效方法之一。

辊轮滑床板系统适应性强,免维护,安装简单方便,性价比高。辊轮滑床板的价格成本在整个道岔系统造价中只占较小比例:约10%。不仅可以大大降低地铁道岔系统故障率;还可长期节省润滑油的费用,长期节省养护人工费用,并延长转辙机的使用寿命。

1.2 工法原理

将地铁营业线普通滑床板更换为辊轮滑床板,使尖轨与滑床台之间的滑动摩擦变为尖轨与辊轮之间的滚动摩擦,从而减小道岔的转换阻力,提高道岔运行的可靠性。经过不断的实践与总结,提高辊轮滑床板的更换速度与质量,确保地铁安全开通,保障地铁的安全运营。

2 工法特点

2.1 营业线施工主要在“天窗”时间内(00:30—3:30),施工时间短。

2.2 施工前要明确分工、合理部署。

2.3 施工前要提前采集道岔原始几何状态原始数据,施工完毕,恢复道岔状态,满足规范要求。

2.4 施工完毕后,要做到工完料清,保障地铁安全运营。

3 适用范围

本工法适用于城市地铁碎石道床、整体道床道岔普通滑床板更换为辊轮滑床板。

4 主要技术标准

《辊轮系统供货技术要求》

《辊轮安装维护手册》

北京市地铁运营有限公司企业标准技术标准《工务维修规则》

QB(J)/BD(A)XL003-2009

5 施工方法

清点施工机具;采集道岔原始数据;松卸道钉,拆卸更换部位的扣配件及轨撑;打起道机,垫方木;拆卸旧滑床板,更换新辊轮滑床板;安装轨撑、扣配件;撤方木,落起道机;紧道钉;调整辊轮高度;复检道岔尺寸;电务调试;三方回检;撤场。

6 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6.1 施工工艺流程

辊轮滑床板更换施工工艺流程见图6.1。

图6.1 辊轮滑床板更换施工工艺流程图

6.2 操作要点

6.2.1施工准备

1 提前要点进行线路调查,对所施工的道岔进行现场确认。熟悉施工现场,确定施工所需的工机具。

2 施工前做好技术交底、安全交底。按照施工作业指导书要求,明确工人分工。

3 各种施工机具进场前应进行核对登记,确保状态良好,并采用“用二备一”的原则,配备备用机具。

4 提前按照设计要求排摆滑床板,做好标记,安装辊轮,辊轮高度调为0。

5 按工务要求提前做好现场施工安全防护。

6.2.2 采集道岔原始数据(3分钟)

技术人员进场后对施工道岔进行原始数据的采集:方向、轨距、高低、水平、尖轨与滑床台间隙、尖轨与基本轨密贴度,并做好记录。

6.2.3 松卸道钉、扣配件(15分钟)

1 进入现场后技术人员用石笔标记道钉松卸范围、滑床板更换部位:Ⅰ表示道钉松动的始、终位置;×表示更换单辊轮的位置;××表示更换双辊轮的位置。

2 道钉松动范围为更换滑床板前后4根枕木,滑床板更换位置需拆卸道钉、扣配件、轨撑。并将拆卸下来的扣配件妥善保管,避免遗失。

6.2.4打起道机、垫方木(1分钟)

施工碎石道床时需先将转辙机角钢位置的道砟扒除,确认上步工作完成后方可打起道机。基本轨打起高度为10mm,不宜超过12mm。钢轨打起后,立即将准备好的方木垫在钢轨下方。

6.2.5 拆卸旧滑床板、更换新辊轮滑床板(10分钟)

1 拆卸旧滑床板需2名工人,同时1名工人配合用撬棍撬起尖轨。对于拆卸困难的应多人配合,避免野蛮施工。

2 整体道床在拆卸过程中需注意保护道钉孔,避免灰尘、垃圾进入。

3 将标记好的辊轮滑床板安装在相对应的部位。

6.2.6 安装轨撑、扣配件(3分钟)

将拆下的轨撑、扣配件重新安装在新辊轮滑床板上。注意安装顺序,不要遗漏垫圈等小配件。

6.2.7 撤方木、落起道机(1分钟)

上步施工完成后,将基本轨下方木取出,落下起道机。

6.2.8 紧道钉(5分钟)

请电务人员将尖轨由斥离状态摇到锁闭状态,观察尖轨与基本轨密贴程度,同时用塞尺测量尖轨与滑床台之间的缝隙,达到设计要求后,可以将松卸的道钉拧紧。

此时另一侧道岔可以开始施工。

6.2.9 调整辊轮高度(5分钟)

辊轮高度调整的前提是调整尖轨密贴。

1 用塞尺检查更换位置新滑床板和左右滑床板与尖轨的密贴程度,并做好记录。

2 松开螺栓,用扳手将辊轮调整到设计高度,具体见表6.2.9。

表6.2.9 辊轮高度调整标准

3 拧紧螺栓,将1mm塞尺放在辊轮与尖轨中间,呈45°角,用小锤轻击辊轮外框,使辊轮、塞尺、尖轨密贴,并时刻注意辊轮高度,如有不对及时调整。调整好后抽出塞尺,并再次检查辊轮高度。

4 用力矩扳手拧紧螺栓,力矩为70N.M。

6.2.10 复检道岔尺寸

两侧滑床板更换完成,辊轮高度调试完毕后,复检道岔尺寸,做好记录。施工后道岔尺寸应满足《工务维修规则》中大修标准。

6.2.11 电务调试(15分钟)

配合电务调试道岔,确保道岔搬动正常,并对辊轮进行微调。

6.2.12 回检、撤场(3分钟)

由现场负责人、监理、线路配合人员进行三方回检,确认现场无遗漏后,撤离施工现场。

7 劳动力组织

劳动力组织见表7(按一组道岔考虑)

8 主要机具设备

主要机具设备配置见表8(按一组道岔考虑)

9 质量控制

9.1 易出现的质量问题

扣件没按要求松解,打起起道机时导致道岔基本轨和尖轨变形,道岔几何形位发生变化。

9.2 质量保证措施

9.2.1施工前组织专家对施工方案进行评审,细化施工步骤、时间进度,推敲方案的可行性、安全性、合理性。根据施工方案编制作业指导书和技术交底,对工队进行交底,确保每名工人知道自己的施工任务。

9.2.2 道钉松卸范围不宜过小,保证在打起基本轨时不会使钢轨变形。碎石道床施工时,确保不会将道岔整体水平起高,超出规范。

9.2.3 更换辊轮滑床板施工时,用撬棍轻轻翘起尖轨,方便滑床板的更换,防止尖轨翘起太高,导致尖、基轨不密贴或无法锁闭。

9.2.4 辊轮滑床板更换完成后,及时检查滑床板空吊情况,对于空吊超过3mm 的部位进行处理,保证每个辊轮都能正常工作。

9.2.5 道岔大修标准见表9.2.5。

10 安全措施

10.1 主要安全风险分析

10.1.1营业线施工,未履行封锁要点,超计划作业。

10.1.2起道机使用中操作不当压机棒飞出伤人。

10.2 保证措施

10.2.1 严格按工务部门要求做好要点申请和销点登记,履行好相关手续;作业过程中不超计划作业。

10.2.2施工人员需劳保着装,穿绝缘鞋、戴头灯。

10.2.3做好安全交底。在搬运滑床板、起道机等重物时注意轻起轻放。撬棍等长件禁止肩扛,避免伤害到他人。

10.2.4起道机起、落钢轨时,施工人员需远离钢轨。作业完成后及时取下压机棒。

10.2.5搬动道岔及电务调试时需全员撤出道岔区域,避免伤害。

10.2.6更换完成后遇到道岔无法锁闭,且调试无果,需及时恢复旧线路,确保线路正常开通。

10.2.7 施工完成后安排专人将施工垃圾清理装袋,清点出场工具、人员,确保无遗漏,配合线路人员做好回检工作。回检没问题后方可撤场。

11 环保措施

11.1 施工过程中避免喧哗,减小噪音。

11.2 施工完毕后,清理施工垃圾及现场杂物,确保工完料清场地净。

12 应用实例

12.1 工程简介

北京市地铁1号线信号系统改造工程轨道工程辊轮滑床板更换施工为北京市地铁营业线首次采用辊轮滑床板技术,涉及33组道岔,其中四惠车辆段13组,1号线正线20组。

12.2 施工情况

施工前多次进行现场调查,地铁运营公司多次召开方案论证会、协调会,确定了最终的施工方案。

辊轮滑床板更换施工于2013年6月9日开工,至2013年8月25日完工。施工中从易到难,先施工四惠车辆段,后施工1号线正线。通过现场拍照、录像,班后及时总结经验,二次交底,由一天一组道岔到一天两组道岔,各项检测验收百分之百合格,保证线路正常开通、安全运营。33组辊轮滑床板更换施工圆满完成。

12.3 工程结果评价

辊轮滑床板技术是首次在北京地铁营业线上采用。北京地铁1号线轨道工程项目部通过不断摸索、总结,最终形成了一整套工艺工法。通过对该工法的运用,用时18天圆满完成33组辊轮滑床板的更换施工。

辊轮滑床板更换完成后,经信号、线路监测道岔搬动阻力减小10%,道岔日常维护简单方便,且能确保地铁安全运营。辊轮滑床板的更换完成,获得了线路公司、运营公司的一致好评。

12.4 建设效果及施工图片

图12.4-1 班前讲话图12.4-2 清点机具

图12.4-3 松卸道钉、扣配件图12.4-4 起压机

图12.4-5 更换辊轮滑床板图12.4-6 调整辊轮高度

图12.4-7 电务调试图12.4-8 道岔尺寸复检

图12.4-9 更换完成后的辊轮滑床板图12.4-10 班后点名

移动模架法施工

下行式移动模架造桥机施工 1、前言 国内外移动模架(造桥机)使用状况 移动模架造桥机是一种自带模板、利用两根纵梁支撑、对混凝土桥梁进行逐孔向前现场浇筑的施工机械。该技术于20世纪50年代起源于西欧,1959年在阿尔卑斯山修建桥梁时首先创用,周期达到两周一孔;1963年西德斯特拉巴格公司采用穿巷导梁(两次走行型)现浇31m跨简支桥梁;1969年德国PZ公司首先使用桥面下支撑双梁一次走行的现浇方案,用于德国Amsinck立交桥,于1973年定型,该工法亦称PZ法,其最大适用跨度为55m。现在发展到了60米。 桥面上支承实例有瑞士如根托贝桥,此桥用MSU60/90型桥面上支承移动模架法施工,其外模为悬挂式;葡萄牙瓜迪亚纳河高架桥,其桥跨为50m+5×60m+50m,采用桥面上支承柔性悬挂法。 移动模架造桥技术,日本于1968年引进,美国在1977年使用。如美国亚特兰大的马耳他高架桥,其跨度为23.4m~44mPC单箱单室连续梁。 我国交通部门1975年援外时采用。1991年在国内最早被应用于厦门高集海峡大桥。该桥全长2070m,45m等跨距连续PC梁,采用PZ公司研制、瑞士LOSINGER公司生产的移动模架造桥机施工。台湾省在20世纪90年代后大量引进或制造了该类造桥机达40台。 国内第一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自行研制成功的移动模架造桥机,在1998年成功投入使用于厦门海仓大桥东引桥1000t/42m单箱PC梁的施工;1999年京珠高速公路武汉打靶堤立交桥采用自行研制的1000t/2×30m型移动模架造桥机;2000年至2001年深圳通香港之东深供水改造工程采用自行研制的500t/24mU型渡槽移动模架造桥机;2002年丹拉高速公路磴口黄河桥采用自行研制的简易式1200t/50m型移动模架造桥机。这些实践提供了国内移动模架造桥机可靠的施工技术研究并总结了成熟的施工工法。 ; 根据现场条件和施工组织比选,本桥采用下行式移动模架。下行式移

地铁车站单侧墙移动模架施工工法

地铁车站单侧墙移动模架施工工法 中铁二局股份有限公司城通公司 1.前言 在深基坑侧墙施工时,侧墙多采用定型竹胶板、木模板+钢管支撑组合体系,使用过程中存在耗费工时长,材料利用率低,表观质量差、渗漏水现象较严重等缺点。 在施工武汉市轨道二号线一期工程第十八标18A 分标段工程【洪山广场站】时,根据施工工艺、基坑深度、支护要求和土质情况,选择了移动模板台车,代替传统的组合式模板,减少了劳动力投入,提高了工作效率。 2.工法特点 2.1成本低廉; 2.2 安全可靠; 2.3 操作方便; 2.4工作效率高; 2.5节能环保; 3.适用范围 适用于地下车库、地下室、地下车站等单侧墙体系工程。 4.工艺原理 4.1工艺原理 1、加固原理:借助预埋的地脚螺栓+台车自重+台车斜向可调节钢锭进行加固; 2、行走原理:在台车底部设置万向轮行走装置,利用人工推动行走; 3、工作原理:模板制安、脚手架搭设一次成型,侧墙墙体分段整体浇筑,侧墙刹尖部分预留契口,后期通过注浆的方式,保证该部位砼密实度。 4.2侧压力计算 混凝土作用于模板的侧压力,根据测定,随混凝土的浇筑高度而增加,当浇筑高度达到某一临界时,侧压力就不再增加,此时的侧压力即为新浇筑混凝土的最大侧压力。侧压力达到最大值的浇筑高度称为混凝土的有效压头。通过理论和实践,可按下列二式计算,并取其最小值: 2 /121022.0V t F c ββγ= H F c γ= 式中 F------新浇筑混凝土对模板的最大侧压力(KN/m2) γc------混凝土的重力密度(kN/m3)取25 kN/m3 t0------新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h ),可按实测确定。当缺乏实验资料时,可采用

斜井施工工法

中国水利水电第三工程局 施工工法设计 斜井施工工法 编写:刚 皮高华 姬脉兴 中国水利水电第三工程局 二00六年十月十日

目录 1、前言 (1) 2、工法特点 (1) 3、适用围 (1) 4、工艺原理 (1) 4.1 斜井导井施工工艺原理 (1) 5、爬罐导井施工 (2) 5.1、掘进升降机安装与运行培训 (3) 5.2 爬罐施工前准备 (3) 5.3 爬罐安装 (3) 5.4 爬罐反导井开挖 (3) 5.5二次安装激光定向仪及其控制办法 (7) 5.6、ALIMAK爬罐安全操作规程 (7) 5.7、爬罐施工安全措施预案 (9) 5.8起爆方式及爆破安全措施 (9) 6、反井钻导井施工 (10) 6.1、施工工序 (10) 6.2、施工方法 (10) 6.3、技术保证措施 (11) 6.4.质量保证措施 (12) 6.5、安全保证措施 (12) 7、人工正导井施工 (15) 7.1、施工工序 (15) 7.2、施工措施 (16) 7.3、斜井正导井施工中应注意问题 (17) 7.4、安全保证措施 (17) 8、斜井扩挖施工 (18) 8.1、施工方案综述 (18) 8.2、施工特点 (18) 8.3、施工工序 (18) 8.4、施工准备 (18) 8.5、测量放样 (18) 8.6、斜井初始段开挖 (19) 8.7、扩挖辅助设施安装 (20) 8.8、扩挖施工 (20) 8.9、斜井施工的工序衔接问题 (22) 9、斜井施工技术保证措施 (22) 10、安全保证措施 (22) 10.1、爆破作业 (23) 10.2、卷扬机操作 (23) 11、文明施工 (24) 12、经济社会效益分析及工程实例 (24) 12.1社会效益 (24)

移动模架逐孔施工工法

移动模架逐孔施工工法 丄、八、亠 1冃I」言 1.0特大桥南引桥设计为5mx 40m的等截面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采用等高度单箱单室斜腹板 结构,箱梁高2.4m,顶宽16m,底宽7m,梁长有32m 40m 48m三种,48m箱梁自重1590t。采用了下承式移动模架造桥机施工,施工安全可靠。采用ZQM1590移动模架造桥机制梁施工工法施工的32m、40m、48m跨度的梁片,具有箱梁整体性好,线形平顺美观的优点,受到业内人士的一 致认可和好评,并在进一步完善工艺的基础上形成了本工法。 2工法特点 2.0.1 本工法操作方便,安全可靠,机械化程度高,劳动力投入少,缩短工期。 2.0.2 本工法工作场地紧凑,桥位就地制梁,无需制梁、存梁场地和运梁、架梁设备。 2.0.3 本工法荷载通过其自身的系统直接作用在桥墩或承台上,对原地面承载力等要求不高; 模架在高处前移方便迅速,不妨碍桥下交通,对地形要求不高。 3适用范围 适用于48m跨度以下,多孔相连且梁重在1590T以下的公路简支箱梁、连续箱梁的施工。使 用本工法前需对墩台的结构受力进行计算,以保证该型造桥机架设后墩台的安全性。造桥机主要 性能参数表见表3。

4工艺原理 4.0.1 移动模架造桥机是一种自带模板,利用两组钢箱梁支承模板,通过自立行走、模板开合,

对混凝土梁进行逐孔原位现场浇筑的施工设备。 4.0.2 下承式移动模架造桥机自下而上可分为墩旁托架、支承台车、主梁、底模及横联、侧模 及支撑、中扁担梁、防台风装置及液压系统等组成,具体见图 4.0.2-1,图4.0.2-2。 4 3 图4.0.2-1 移动模架造桥机侧面结构图 图4.0.2-2 移动模架造桥机正面结构图 1——主梁;2——横联系统; 3――前导梁;4――后导梁;5――墩旁托架6――支承台车;7――底模;8――侧模平台;9――侧模支撑;10――中扁担梁 11――防风装置;12――托架支撑;13 ――配重;14 ――液压系统 4.0.3 造桥机工作时,整个模架在靠墩旁托架支撑的支承台车作用下,可通过竖移、横移、纵 移分别实现脱模、模架横向分离或合拢、过孔。底模在横移油缸作用下,实现开合并可通过底模螺杆调整高程。

无砟轨道道岔铺设暂行技术条件(暂行)

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道岔铺设 暂行技术条件 二〇〇八年一月

目录 1 范围 (3)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3 铺设技术要求 (3) 3.1一般规定 (3) 3.2施工准备 (4) 3.3吊装、运输与储存 (4) 3.4测量 (5) 3.5原位法铺设 (6) 3.6移位法铺设 (8) 3.7转换设备组装 (9) 3.8钢轨焊接和无缝道岔 (11) 4 检验与验收 (12) 4.1铺设要求与各部分尺寸允许偏差 (12) 4.2铺设验收条件 (12) 4.3验交 (12)

前言 本暂行技术条件依据“铁科技[2005]135号《客运专线道岔暂行技术条件》”,并在客运专线道岔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编制。 本技术条件对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道岔的铺设、验收提出要求。中国设计制造的时速250公里和350公里客运专线正线无砟道岔的铺设、验收均应符合本技术条件的规定。 本技术条件由铁道部工程管理中心提出。 本技术条件的主要起草人:王树国、顾培雄、肖俊恒、方杭玮、范佳、王猛、张玉林、孙晓勇。 本技术条件由铁道部工程管理中心解释。

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道岔铺设暂行技术条件 1 范围 本技术条件规定了中国设计制造的时速250公里和350公里铁路客运专线正线无砟轨道道岔铺设和验收的技术要求、检验规则和验收标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技术条件的引用而成为本技术条件的条款。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技术条件,然而,鼓励根据本技术条件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 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技术条件。 TB/T1632-2005 《钢轨焊接通用技术条件》 铁建设[2006]189号《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铁路工程测量暂行规定》 3 铺设技术要求 3.1 一般规定 3.1.1 道岔供应商应提供铺设图和相关资料,并进行铺设技术指导。 3.1.2 道岔供应商应提供弹性夹安装、辊轮调整等道岔组装和维修的专用工具。3.1.3 道岔铺设承担者应具有和所铺设道岔类型相匹配的施工机具,并对作业人员进行技术培训。 3.1.4 道岔铺设可采用原位铺设法(简称原位法)或先整组预铺后平移就位铺设法(简称移位法)。 3.1.5 应遵循“专业化、机械化、标准化”原则,采用专用机械设备按本技术条件及铺设图进行铺设和检验。 3.1.6 铺设前应核查托运单及装箱单所列的道岔零部件品种、规格及数量,并检查外观和质量保证文件。 3.1.7 铺设前路基填料、外形尺寸、压实度及工后沉降应符合相关技术要求。 3.1.8 应在完成道岔区路基或桥梁工程施工、工程质量验收合格及测设道岔区精测网后进行道岔铺设。 3.1.9 应按测设的控制基桩确定道岔铺设位置。

移动模架工法

一、前言 随着桥梁建设的飞速发展,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由于具有整体刚度大、施工质量容易保证、养护成本低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城市高架桥和大型桥梁的引桥建设中。而混凝土连续箱梁的施工方法,在国内却基本局限于采用满堂支架现浇。相比之下,移动模架法施工具有以下明显的优点:第一是工序简单,施工周期短,同时移动模架逐孔施工,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第二是不需进行基础的处理,适用范围广;第三是移动模架对于高墩桥梁,尤其是城市高架桥,具有显著的安全性,同时可不影响桥下的通车要求。 针对润扬长江大桥北引桥的现场环境和混凝土连续箱梁的结构特点,路桥集团公路二局研制开发了YZ40/1500下行式移动模架造桥机,该造桥机适用于混凝土箱梁的逐孔现浇施工及先简支后连续的预制拼装施工。 二、工法特点 1、本工法使用的移动模架造桥机结构简单,部件尽量选用常用周转材料,加工量相对较小,节省成本。 2、一孔梁段施工完成后移动模架整体行走至下一孔,无需多次拼装模板及预压,施工周期短且所需人员少。 3、调整主梁之间的距离和模板顶托高度即可适应不同几何尺寸梁段的浇注,设备通用性好。 4、结构受力明确,理论计算结果与实际发生情况极为吻合,结构安全可靠,而且有利于箱梁的施工控制,保证良好的线形。 5、本工法跨中无任何支撑,因此跨间地基不需处理,同时在施工时不影响通车通航,具有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 三、适用范围 本工法适用于45米左右跨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逐孔现浇,也可用于混凝土箱梁节段拼装法施工。特别是墩身超过一定高度搭设支架有困难时,施工现场地基软弱或桥下有通车通航要求时,以本移动模架造桥机施工具有很大的优越性。本工法主要以陆上施工为主,水中施工时应根据现场情况作适当变动。

移动模架安装方案..

MZ460S移动模架拼装方案 一、工程概况 MZ460S型移动模架造桥机根据昆明轨道交通30m及25m整孔箱梁的设计和施工特点而研制。 本移动模架为上行式,具有下列优点: 1、采用上形式移动模架造桥机能自行完成支腿过孔移位,无须地面其它辅助吊机设备,机械化程度高,操作简单,安全可靠! 2、主梁两侧挑梁顶部设置防雨、防晒顶棚,能保证移动模架造桥机全天候工作,以提高造桥机总体工作效率,确保总工期的要求。 3、当通过连续梁或连续刚构等桥间转场时,只需展开侧模架和底模,即可方便通过,减少整机拆除工作量,提高转场作业效率。 4、主梁及模架采用对称设计原理,只需调换前导梁、前后支腿及辅助支腿安装位置就能满足双向施工的要求。 5、主梁及支腿结构无须改造即能满足30m整孔节段拼装箱梁架设工艺,综合利用率高。 二、编制目的 通过对移动模架拼装过程的控制,确保拼装过程的顺利、安全的进行。 三、适用范围 适用于管区内所有采用移动拼装过程。 四、职责分工 1、工程部 针对本工程特点编制拼装方案,明确控制要素和工序工艺流程,并负责现场技术交底并检查落实。

2、现场负责人 对作业人员、设备配置以及过程控制负责。 3、质检和试验部门 根据规范及工艺细则进行工序检验和试验。 4、物机部 对拼装过程中所需各种物资提供后勤保障。 五、编制依据 1、《客运专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3-2005) 2、《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 3、移动模架使用说明书 六、移动模架拼装机具及辅助设施 表1 移动模架拼装机具及辅助设施

七、移动模架拼装采取桥墩拼装,拼装顺序(拼装流程图见后附图。) ①使用试墩做临时平台,在地面逐节拼接主梁和导梁,并将接头螺栓上满拧紧; ②在首跨小里程墩搭设1个临时支墩平台,使临时支墩的上表面和标准桥面齐平,用于支撑移动模架后支腿和辅助支腿; ③在首跨大里程桥墩安装预埋件用于固定移动模架前支腿; ④在临时支架顶安装移动模架后支腿。在首跨大里程桥墩安装前支腿,前支腿需与预埋件锁定,支腿后方安装支腿斜拉构件,前方拉设钢丝绳并可靠锚固; ⑤用两台150t吊车吊装主梁,然后用其中1台吊装辅助支腿,另一台吊装导梁,各个部分接头用螺栓上满拧紧; ⑥安装电气、液压系统,并调试; ⑦拆除前支腿斜拉机构; ⑧逐段拼装挑梁、吊臂、模架及模板,安装吊杆并调试,安装防护栏杆及走道等附属设施;

移动模架施工工艺工法模板

移动模架施工工艺 工法

移动模架施工工艺工法 1 前言 1.1 概况 移动模架系统(move support system)简称MSS,是桥梁施工的先进方法。移动模架系统是一种自带模板,利用承重梁支承模板,对混凝土梁进行逐孔现场浇注的施工机械。国外,最早在1969年由德国PZ公司研制在德国阿母辛克(Amsinck)桥正式使用。国内最早于1990年引进该类造桥设备施工了厦门高集海峡公路大桥。 移动模架承重部分类型常见的多为两组定型的钢箱主梁(图1),也有使用拆装式常备杆件改造后的桁梁(图2);定型钢箱主梁形式的移动模架系统一般为专门设计,对匹配梁型使用,梁跨20~40m范围均有应用;拆装式常备杆件形式的移动模架系统的优势在于平曲线半径较小、梁跨多种组合等定型移动模架无法适应的环境下,本工法主要内容为后者。 图1 钢箱主梁式移动模架构造图

图2 桁架主梁式移动模架构造图 该类移动模架体系由四部分组成:①固定于桥墩上部用来支承桁梁平台的支承体系;②收折式桁梁平台;③平台转跨推进行走系统;④支架平台上的满堂支架体系。 1.2 工艺原理 1.2.1 整个支撑体系附着于支撑墩柱上,经过支撑键及预埋键盒,将施工荷载全部转移至墩柱之上,不再设置临时支墩。 1.2.2 每组桁梁经过可收折横联行成整体,作为现浇梁施工的支架平台。 1.2.3 支撑体系上设置横、纵移装置,完成横移及纵移。 2 工艺工法特点 2.1 无需地基处理,能对高度较大、无法或较难设置落地支架的现浇梁进行施工,减少了对环境的依赖和破坏,适用范围广。 2.2 使用常备杆件,可依具体施工条件进行组合,适应性强。牵引设备移动,操作简单,安全可靠。 2.3 采用倒三角及倒梯形加强承重杆系,为桁梁提供足够的抗弯能力及刚度;承重杆系为收折设计,满足平台向前行走。

斜井施工方法

斜井施工方法 (α=20°L=400mm) 一、斜井提升方式拟定 斜井提升方式的选定取决于斜井所处的环境位置,另外担负正洞的工作量而定,方式一定,对加快工程进度,提高工效,降低成本,保证安全施工和工期尤为重要。方式有绞车提升,胶带运输机和无轨运输三种,根据提升容器的不同,绞车提升又分为串车,大型矿车,箕斗提升等方式。结合隧道自身的特点,一般不采用胶带和无轨运输,目前铁路隧道斜井提升多采用绞车提升,容器采用矿车或箕斗。 1、矿车提升: 优点是:需要斜井断面较小,开挖量少,设备简单,井口不需要碴仓和栈桥,天轮架较矮,设备安装时间短,可以缩短工期,投资少。 缺点是:提升速度较慢,辅助提升的时间长,提升能力较小。同时摘挂钩频繁,有时可能发生掉道或跑车事故,安全可靠相对较差。 2、箕斗提升: 优点是:提升速度快,提升量大,相对安全可靠,特别适用于提升量大的斜井。 缺点是:需要设备多,安装时间较长,井上要修卸碴栈

桥,天轮架较高,造价高。 3.通过以上方案比选,拟采用侧卸式矿车提升出碴(长梁山隧道斜井此种方法)。 二、斜井断面尺寸及支护结构设计 斜井断面设计有单井和主、副井,主井为双车道,副井为单车道。选择形式需从几方面因素考虑,即:满足施工要求,通风,进出料、风水管,施工人员进出、维修等。本施工方法主要以主井为例。 1、斜井断面尺寸设计 采用四轨双车道,断面尺寸宽5.5米,高5.0米,内设单位侧水沟。高压内水管路,洞内排水管,通风管及人行道护拦,见图示: 2、支护结构类型设计 根据斜井所位于的地质情况而定,但井口、斜井与隧道

连接处20∽30米范围内及IV级围岩采用二次衬砌加强,其余Ⅱ、Ⅲ级围岩段采用锚喷支护。主要衬砌支护参数见表: 支护参数表 三、斜井内附属洞室设计 斜井与隧道的连接部位设置井度车场,作为隧道与斜井联系的中转站。斜井与隧道的连接方式采用单连式。井底车场平曲线半径为15米,竖曲线半径为25米。井底设信号、材料,变电洞室及水仓、水泵室、避车洞、每100米处设防跑车洞、井口设车挡器等。 四、斜井洞口及井口车场布置 井口按要求作好洞门衬,井口车场布置因地制宜,利用地形满足提升设备安装要求,并以便于弃碴,材料房、生活房、空压站,砂、石料场等布设,进口的2米处需设横向排水沟,轨道应有向外3%下坡。 五、施工方法 1、施工控制测量

高速铁路桥面系42号板式无砟道岔铺设施工工法

高速铁路桥面系42号板式无砟道岔铺设施工工法 工法编号:2011-24G工字08号 中铁二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吴鹤敏杨钱峰沈剑峰刘宇峰王学 1 前言 随着我国高速铁路大发展的到来,在高铁与客专线上采用了许多大号码的道岔直接影响到线路的安全性与舒适性,同时也影响到道岔的使用寿命。高速道岔的施工工艺也因此产生并经大量的施工实践得到发展和完善。 沪杭铁路客运专线工程是连接上海和杭州二座城市的一条铁路的快速通道,上海至杭州铁路客运专线站前HHZQ-1标:正线里程DK2+210~DK17+600,正线长度15.39km;春申线路所至上海南联络线10.66km,标段内松江特大桥主桥面两组42号无砟板式高速道岔是全国范围同类道岔中技术最新的两组道岔,两组道岔均采用无砟板式结构。施工环境困难,工期紧、施工难度大、为确保工程质量,加快施工进度,专门成立了道岔施工攻关小组,经过多次讨论和方案比选,最终确定了2组42号无砟板式高速道岔施工技术:自下而上的道岔铺设克服了道岔的变形、精度难以控制等难点,施工工艺方便可靠,既节约了成本又提高了工作效率。 该工程对应的《高速铁路CRTSII型板式无砟轨道42号道岔桥上铺设技术》于2010年在局集团公司科研立项,其成果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现正在申报总公司科技成果进步奖,现经总结经验和完善,形成本工法。 2 工法特点 2.0.1 工序清晰明了,工艺简单,便于施工; 2.0.2 采用自下而上施工模式进行道岔施工,利于道岔施工质量和精度控制; 2.0.3 分组专业施工,利于道岔组件提高铺设质量功效; 2.0.4 先进的安装工具及成套精密的测量控制软件利于道岔铺设功效及施 工精度控制; 2.0.5 辅助软件配合调整软件使道岔在最小的调整工作量达到精度要求。

移动模架推进拼装施工工艺

移动模架推进拼装施工工艺Analysis the Construction Craft of Moving Formwork Propulsion Assembling■石雅水李家平■Shi Yashui Li Jiaping[摘要] 在某些特殊的地形位置,采用支架拼装和整体吊装移动模架的施工工艺无法满足现场需求。本文结合范和港大桥工程,对移动模架的拼装工艺进行了改进,并拓展成为能够在特殊位置直接利用未拼装完成的移动模架进行现浇的推进拼装施工工艺。 [关键词] 特殊地形移动模架拼装工艺[Abstract] In some special terrain position, using the constructioncraft of bracket assembled and the overall lifting movingformwork can not satisfy the demand. In this article, the authorbases on the Fan Hegang Bridge engineering, improve the movingformwork assembling process and expand to directly usingassembled unfinished moving mode to promote assemblingconstruction technology in the special position.[Keywords] special terrain, moving formwork, assembly craft惠东凌坑至碧甲高速公路的范和港大桥全长为2 741 m。引桥总长2 130 m.引桥跨径组合最长为4×50 m 一联,共有九联,一联(40+2×50+40)m,一联3×50 m。引桥箱梁采用MSS50 移动模架系统造桥机进行施工,移动模架的拼装施工在47#墩及48#桥台处进行,由于地形的特殊性,现场采用安设临时支撑来进行移动模架的推进拼装。拼装施工场地见图1。 图1 移动模架拼装施工场地一、 50 mMSS 移动模架系统概述MSS

铁路隧道斜井提升工法

铁路隧道斜井提升工法 工法编号:GZSJGF07-90-10 铁道部隧道工程局:蒋中庸 我国铁路隧道斜井提升以往多沿用冶金、煤炭系统的经验。常用的提升方法见表1。铁路斜井主要为隧道正洞施工服务。使用期较矿山短,提升又是隧道施工阶段的临时设施。因此,在选择提升容器和出碴方式时要考虑到工程数量少、设备简单、投产快、使用方便、安全等因素,同时,由于近年来大型施工机械在长大隧道的采用,还应满足大型机械施工出碴能力大的要求。考虑到上述特点,我们提出采用大型侧卸式矿车井口斜坡不摘钩卸碴方案。并在军都山隧道付诸实施,经总结提高,形成本工法。 斜井提升施工方法表1 提升容器出碴方法 无 轨 胶带 运输机 小型矿车工作面装碴→洞内电瓶车成列牵引→格筛(部分大块经破碎 机破碎)→井底碴仓→斜井胶带运输机→井口碴仓→装车远运 自卸汽车汽车工作面装碴→斜井→洞外卸碴点 有 轨 串车提升 (平车场) 小型矿车工作面装碴→洞内电瓶车成列牵引→串车(可多达8辆矿车) 斜井提升→井口摘钩→井口电瓶牵引→卸碴点或经碴仓装车远运箕斗 小型矿车工作面装碴→洞内电瓶车成列牵引→井口碴仓→箕斗→箕 斗斜井提升→翻车架翻碴→井口碴仓→装车远运 大型矿车 (平车场) 小型矿车工作面装碴→洞内电瓶车成列牵引→单车斜井提升→井口 摘钩→井口电瓶车牵引→翻车机翻碴→井外碴仓→装车远运 一、工法特点 本工法采用大型侧卸式矿车,在隧道内装碴运输和斜井提升均用同一车辆。斜井出碴的顺序是:大型侧卸式矿车在工作面装碴后用电瓶车或列车引至斜井底,摘钩后每次由提升机提升一辆矿车至井口的斜坡栈桥上,不摘钩用电动葫芦翻车卸碴,石碴经过漏斗装入栈桥下的自卸汽车内远运。井口的斜坡栈桥布置如图1所示,其工法主要特点为: 图 1 注:①、5吨电动葫芦②、起吊架③、起吊限位开关④、防翻挂钩⑤、提升限位开关 ⑥、天轮⑦、地滚⑧、阻车器⑨、提升机⑩、车档⑾、装车漏斗 1、具有胶带运输机和箕斗提升的优点,可以避免在铁路斜井使用时的缺点。

高速铁路桥面系板式无砟道岔铺设施工工法

高速铁路桥面系板式无 砟道岔铺设施工工法 Coca-cola standardization office【ZZ5AB-ZZSYT-ZZ2C-ZZ682T-ZZT18】

高速铁路桥面系42号板式无砟道岔铺设施工工法 工法编号:2011-24G工字08号 中铁二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吴鹤敏杨钱峰沈剑峰刘宇峰王学 1 前言 随着我国高速铁路大发展的到来,在高铁与客专线上采用了许多大号码的道岔直接影响到线路的安全性与舒适性,同时也影响到道岔的使用寿命。高速道岔的施工工艺也因此产生并经大量的施工实践得到发展和完善。 沪杭铁路客运专线工程是连接上海和杭州二座城市的一条铁路的快速通道,上海至杭州铁路客运专线站前HHZQ-1标:正线里程DK2+210~DK17+600,正线长度15.39km;春申线路所至上海南联络线10.66km,标段内松江特大桥主桥面两组42号无砟板式高速道岔是全国范围同类道岔中技术最新的两组道岔,两组道岔均采用无砟板式结构。施工环境困难,工期紧、施工难度大、为确保工程质量,加快施工进度,专门成立了道岔施工攻关小组,经过多次讨论和方案比选,最终确定了2组42号无砟板式高速道岔施工技术:自下而上的道岔铺设克服了道岔的变形、精度难以控制等难点,施工工艺方便可靠,既节约了成本又提高了工作效率。 该工程对应的《高速铁路CRTSII型板式无砟轨道42号道岔桥上铺设技术》于2010年在局集团公司科研立项,其成果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现正在申报总公司科技成果进步奖,现经总结经验和完善,形成本工法。 2 工法特点 工序清晰明了,工艺简单,便于施工; 采用自下而上施工模式进行道岔施工,利于道岔施工质量和精度控制; 分组专业施工,利于道岔组件提高铺设质量功效; 先进的安装工具及成套精密的测量控制软件利于道岔铺设功效及施工精度控制; 辅助软件配合调整软件使道岔在最小的调整工作量达到精度要求。 3 适用范围

移动模架施工工艺工法

移动模架施工工艺工法 (QB/ZTYJGYGF-QL-0503-2011) 桥梁工程有限公司赵红来刘涛 1 前言 1.1 工艺工法概况 移动模架系统(move support system)简称MSS,是桥梁施工的先进方法。移动模架系统是一种自带模板,利用承重梁支承模板,对混凝土梁进行逐孔现场浇注的施工机械。国外,最早在1969年由德国PZ公司研制在德国阿母辛克(Amsinck)桥正式使用。国内最早于1990年引进该类造桥设备施工了厦门高集海峡公路大桥。 移动模架承重部分类型常见的多为两组定型的钢箱主梁(图1),也有使用拆装式常备杆件改造后的桁梁(图2);定型钢箱主梁形式的移动模架系统一般为专门设计,对匹配梁型使用,梁跨20~60m范围均有应用;拆装式常备杆件形式的移动模架系统的优势在于平曲线半径较小、梁跨多种组合等定型移动模架无法适应的环境下,钢箱主梁式移动模架与桁架主梁式移动模架原理基本相同,本工法主要内容为桁架主梁式移动模架。 图1 钢箱主梁式移动模架构造图 钢箱主梁式移动模架结构系统主要有:钢箱主梁、桁式鼻梁、横梁、模板系统、平台支架系统、支承移动模架主梁的支承系统、移动模架前移及横梁模板开合调整的液压控制系统。

图2 桁架主梁式移动模架构造图 该类移动模架体系由四部分组成:①固定于桥墩上部用来支承桁梁平台的支承体系;②收折式桁梁平台;③平台转跨推进行走系统;④支架平台上的满堂支架体系。 1.2 工艺原理 1.2.1 整个支撑体系附着于支撑墩柱或支承于桥梁承台上,通过支撑键及预埋键盒,将施工荷载全部转移至墩柱或承台之上,不再设置临时支墩。 1.2.2 每组桁梁通过可收折横联形成整体,作为现浇梁施工的支架平台。 1.2.3 支撑体系上设置横、纵及竖向移动装置,完成横移、纵移及高度调整。 2 工艺工法特点 2.1 无需地基处理,能对高度较大、无法或较难设置落地支架的现浇梁进行施工,减少了对环境的依赖和破坏,适用范围广。 2.2 使用常备杆件,可依具体施工条件进行组合,适应性强。牵引设备移动,操作简单,安全可靠。 2.3 模架前移及横梁、模板收折均可采用同步液压系统,操作简便、连续,工效高。 2.4 采用倒三角及倒梯形加强承重杆系,为桁梁提供足够的抗弯能力及刚度;承重杆系为收折设计,满足平台向前行走的施工需要。 2.5 标准化作业、施工周期快、质量好。 3 适用范围 3.1 高墩现浇箱梁施工。 3.2 复杂地形现浇梁施工。

大口径输气管道黄土塬地段斜井穿越施工工法概要

中石油集团公司级施工工法 (上报稿) 工法名称:大口径输气管道黄土塬地段斜井穿越施工工法完成单位名称: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局第三工程分公司主要完成人:尹辉庆罗顺友傅爱军刘小峰杜增智 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局科技中心 2010年11月

目录 第1章前言 (1) 第2章 ........................................................................................................................... 工法特点1 2.1 ................................................................................................................................... 功能特点 1 2.1.1大口径输气管道黄土塬斜井穿越工法工艺简单,易于掌握和推广; (1) 2.1.2大口径输气管道黄土塬斜井穿越工法减少了黄土塬陡坡地段的管道运输和布管,减少了管道施工的安全风险。 (1) 2.2 .................................................................................................................................. 施工特点 2 第3章适用范围 (2) 第4章工艺原理 (2) 5.1 施工工艺流程 (3) 5.2 操作要点 (4) 第6章材料与设备 (13) 6.1 主要施工机具和设备 (13) 表6.1-1 主要施工机具和设备表 (13) 第7章质量控制 (14) 第8章安全措施 (15) 8.1 安全标准 (15) 8.2 安全保证措施 (15) 第9章环保措施 (15) 第10章效益分析 (16) 第11章应用实例 (18) 1998年,在义马-郑州煤气管道工程施工中,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局第三工程分公司承担了129km的施工任务,其中斜井10条,总长度1.43km。 (18) 2007年,在兰州~郑州~长沙成品油管道全线共设计斜井穿越127条,总长度为8.681km,其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局第三工程分公司承担的11、12标段斜井穿越73条,总长度为4.549km。 (18)

移动模架施工工艺工法

移动模架施工工艺工法 1 前言 概况 移动模架系统(move support system)简称MSS,是桥梁施工的先进方法。移动模架系统是一种自带模板,利用承重梁支承模板,对混凝土梁进行逐孔现场浇注的施工机械。国外,最早在1969年由德国PZ公司研制在德国阿母辛克(Amsinck)桥正式使用。国内最早于1990年引进该类造桥设备施工了厦门高集海峡公路大桥。 移动模架承重部分类型常见的多为两组定型的钢箱主梁(图1),也有使用拆装式常备杆件改造后的桁梁(图2);定型钢箱主梁形式的移动模架系统一般为专门设计,对匹配梁型使用,梁跨20~40m范围均有应用;拆装式常备杆件形式的移动模架系统的优势在于平曲线半径较小、梁跨多种组合等定型移动模架无法适应的环境下,本工法主要内容为后者。 图1 钢箱主梁式移动模架构造图 图2 桁架主梁式移动模架构造图 该类移动模架体系由四部分组成:①固定于桥墩上部用来支承桁梁平台的支

承体系;②收折式桁梁平台;③平台转跨推进行走系统;④支架平台上的满堂支架体系。 工艺原理 1.2.1 整个支撑体系附着于支撑墩柱上,通过支撑键及预埋键盒,将施工荷载全部转移至墩柱之上,不再设置临时支墩。 1.2.2 每组桁梁通过可收折横联行成整体,作为现浇梁施工的支架平台。 1.2.3 支撑体系上设置横、纵移装置,完成横移及纵移。 2 工艺工法特点 无需地基处理,能对高度较大、无法或较难设置落地支架的现浇梁进行施工,减少了对环境的依赖和破坏,适用范围广。 使用常备杆件,可依具体施工条件进行组合,适应性强。牵引设备移动,操作简单,安全可靠。 采用倒三角及倒梯形加强承重杆系,为桁梁提供足够的抗弯能力及刚度;承重杆系为收折设计,满足平台向前行走。 标准化作业、施工周期快、质量好。 3 适用范围 高墩现浇箱梁施工。 复杂地形现浇梁施工。 水上多跨现浇梁施工。 4 主要技术标准 《铁路架桥机架梁规程》TB10213 《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 《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0 《客运专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3 5 移动模架施工方法 移动模架作为主要承重结构,利用桥墩为支点临时支承梁体自重,在移动模架上完成模板调整、预拱度设置、绑扎钢筋、浇筑混凝土、张拉预应力索筋等,

移动模架施工工法

移动模架施工工法 1.前言: 移动模架法制梁最早于1955年在德国使用,国内从20世纪90年代在公路桥梁施工中开始采用移动模架制梁。移动模架是一种自带模板可在桥位间自行移位,逐孔完成箱梁现浇施工的大型制梁设备,制梁不受桥下地质条件的限制,适应深谷、软基、水中等各种工况的要求,避免大吨位提、运、架设备和预制场的一次性投入;近年来我国铁路客运专线及高速铁路建设中得以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 本工法是在参照有关技术标准的前提下,在沈丹铁路客运专线TJ-3标简支现浇箱梁施工过程中,经总结和完善而形成。通过应用本工法,保证了工程施工质量和安全,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工法特点: 2.1受环境影响较小,可在复杂地形条件下施工。 2.2能保证安全质量,施工速度快。 2.3施工方法简单,易于施工人员掌握。 2.4功能完备,机械化程度高。 3.适用范围: 本工法适用于客运专线32m及24m现浇梁施工。 4.工艺原理: 移动模架造桥机主梁在支承油缸及托辊轮箱的作用下,可实现升降及纵移动作;模架及模板在模架开启机构的作用下完成底模架横移开启及闭合的动作;模架通过挑梁、吊臂及吊杆悬挂在主箱梁底面,利用可调撑杆调节模板的预拱度,按设计要求调整梁底的线型高程。 5.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5.1工艺流程: 移动模架系统在现场拼装成型,进行模板调整、预拱度设置及预压。钢筋在加工场集中加工、专用运输车运输到施工桥位、吊车吊装到

桥上作业面后进行绑扎;预应力孔道塑料波纹管成孔;底、腹板钢筋绑扎完成后,安装内模,最后进行顶板、翼缘板钢筋绑扎;混凝土在拌合站集中拌和、混凝土输送车运输,混凝土泵车泵送入模,插入式振动器进行梁体混凝土振捣,桥面采用悬空式整平机整平;梁体养护采用自然养生;预应力筋张拉采用两端整拉工艺,真空压浆、封端;移动模架落架、脱模,纵向前移至下一浇筑孔位。 图5.1-1 移动模架造桥机施工工艺框图

板式无砟道岔施工方案

板式无砟道岔施工方案 编制: 复核: 审核: 批准: 二O10年4月

目录 一、编制依据 (2) 二、适用范围 (2) 三、工程概况 (2) 四、主要施工机具 (3) 五、总体施工方案 (3) 六、主要施工工序及方法 (4) 6.1、施工准备 (4) 6.2施工测量 (5) 6.3道岔板底座板钢筋加工 (10) 6.4道岔板铺设 (11) 6.5道岔板精调 (11) 6.6道岔板模板安装 (12) 6.7道岔板底座砼施工 (12) 6.8道岔板的中间验收 (13) 6.9安装道岔 (13) 七、文明施工、环境保护措施 (14) 7.1文明施工措施 (14) 7.2环境保护措施 (14) 八、职业健康安全保障措施 (15) 8.1组织管理措施 (15) 8.2劳动保障措施 (15)

板式无砟道岔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1.1国家、铁道部及有关部门发布的现行技术标准、施工规范、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1.2国家、铁道部、地方政府有关安全、文明施工、环境保护、水土保持的法律、规程、规则、条例; 1.3《客运专线铁路板式无砟轨道充填层施工技术指南》 1.4《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铁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7]85号) 1.5客运专线铁路施工技术指南及质量验收标准; 1.6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铁路设计指南; 1.7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铁路工程测量暂行规定; 1.8石武客专站场采用的通用图、标准图、定型图; 1.9京津、武广和沪宁线相关的施工经验; 1.10现场调查的相关资料。 二、适用范围 本施工方案适用于石武客专二标项目部站场道岔施工指导。 三、工程概况 石武客专二分部起于DK792+507.67,止于DK794+645.7,全线为直线段。整段线路有一座框架桥,四个涵洞,一个车站。站内为有砟混凝土宽枕,正线为CRTSⅡ板式无砟轨道,道岔区为板式无砟道岔,共有2组可动心轨无砟道岔,道岔区设计为钢筋混凝土基础。

板式无砟道岔施工精调作业指导书

板式无砟道岔施工精调作业指导书 1.1 精调作业流程 1.1.1板式无砟道岔施工精调作业流程如图1.1.1。 图1.1.1 板式无砟道岔施工精调作业流程

1.2 CPⅢ点复测 1.2.1CPⅢ点复测流程如图1.2.1。 图1.2.1CPⅢ点复测流程图 1.2.2CPⅢ点复测主要设备见表1.2.2 表1.2.2 CPⅢ点复测主要设备表 1.2.3 CPⅢ点复测应遵循以下步骤: 1 用4 对CPⅢ点进行自由设站; 2 用获得的测站坐标对8 个CPⅢ点进行对比测量,每一测站的观测应少于 3 个测回; 3 下一测站应重复观测上一测站已观测的3 对CPⅢ点,观测1 对新的CPⅢ点;

4 对同一CPⅢ点的多组复测数据进行平差,获得平差后的CPⅢ点复测坐标。 1.2.4 CPⅢ点复测应符合下列要求: 1 测站宜设在两对CPⅢ点中间,观测距离不应大于150 m; 2 每个测站观测的CPⅢ点不应少于 3 对; 3 自由设站三维坐标分量偏差不应大于0.5mm; 4 平差后CPⅢ点复测坐标与原始坐标分量较差不应大于1mm,高程较差不应大于0.5mm。 1.3 底座(支承层)混凝土边模精确定位 1.3.1 精确定位流程应符合本指南8. 2.1 条的规定。 1.3.2 精确定位应符合本指南第4.4.3-4.4.8 条的规定。 1.4 基准点、角点及垫块位置测设 1.4.1基准点、角点及垫块位置测设流程如图 1.4.1 图 1.4.1 测设流程图

1.4.2测设的主要设备见表1.4.2 表1.4.2 测设的主要设备表 1.4.3测设应遵循以下步骤: 1 将各放样点的设计坐标转换为测设用的大地坐标; 2 在底座(支承层)上测设基准点、角点及垫块位置; 3 在浇筑完成的隔离墙上再次测设基准点。 1.4.4测设距离不应大于50m,测设偏差不应大于5mm。 1.4.5基准点坐标精确测量应符合本指南第5.4.3 条的规 定。 1.4.6道岔板角点再次测设流程应符合本指南第1.4.1 条 的规定 1.4.7道岔板角点再次测设所需设备应符合本指南第1.4.2 条的规定 1.4.8道岔板角点再次测设应符合1.4.3条的第1、2款的规 定 1.4.9道岔板角点再次测设全站仪设站应符合本指南第4.4.6

移动模架施工安全专项方案

枫亭特大桥移动模架 制梁 施工安全专项方案 ——福厦铁路Ⅱ标段二工区 中铁九局集团福厦铁路工程指挥部二工区 2008年05月25日 一、安全保证体系 安全生产是工程项目重要的控制目标之一,也是衡量企业的施工管理水平的

重要标志。为确保施工作业安全,我们将建立、健全各项安全规章制度,做到依法办事;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广大职工的安全意识和防范安全事故的能力;及时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消除事故隐患;建立高效精干的安全组织机构,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技术措施,在施工中严格执行;并从技术上入手,针对工程的实际情况,及时解决施工中的安全问题,以确保实现安全目标,创建安全生产标准化工地。 工程施工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和坚持“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加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增强全员安全生产意识,建立健全各项安全生产的管理机构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配备专职及兼职安全检查人员,有组织、有领导地开展安全生产活动。各级领导、工程技术人员、生产管理人员和具体操作人员,必须熟悉和遵守各项规定,做到生产与安全工作计划、布置、检查、总结和评比。建立、健全安全保证体系。 二、安全保证措施 (1)移动模架操作安全保证措施 A、进入现场必须遵守安全生产纪律。 B、吊装前应检查机械、索夹吊环等是否符合要求并应进行试吊。 C、吊装时必须有统一的指挥、统一的信号。 D、高空作业人员必须系安全带,安全带生根处应做到高挂低用及安全可靠。 E、高空作业人员上班前不得喝酒,在高空不得开玩笑。 F、高空作业穿着要灵便,禁止穿硬底鞋、高跟鞋、塑料底鞋和带钉的鞋。 G、吊车行走道路和工作地点应坚实平整,以防沉陷发生事故。 H、六级以上大风和雷雨、大雾天气,应暂停露天起重和高空作业。

2018一建《矿业工程》教材:斜井与平硐施工方法

2018一建《矿业工程》教材:斜井与平硐施工方法 2018年一级建造师历年真题、模拟题尽收其中,全部由业界权威名师精心解析,精细化试题分析,完美解析一网打尽,在线做题请进https://www.360docs.net/doc/05917290.html,/RHLAOC。2018年一级建造师考试报名时间预计6月左右,考试时间预计9月中旬,为了帮助考生们更好的梳理考点,小编特为大家整理了2018一级建造师《矿业工程》教材:斜井与平硐施工方法,包括斜井施工方法、斜井表土明挖段施工、斜井表土暗挖段施工、斜井基岩段施工、斜井基岩段掘进方法、斜井施工排研和运输、斜井施工永久支护、斜井施工排水、斜井施工通风、平铜施工方法、平硐硐口施工、平硐硐身施工、钻眼爆破作业、装岩与排肝、支护作业、通风与防尘,赶紧来开森学学习吧。更多一级建造师报名条件、一级建造师备考指导等信息请持续关注开森学官网一级建造师频道。 1G16042 斜井与平硐施工方法 斜井和平硐与立井井筒一样,都是矿井与地面的联络通道,但采用斜井开拓和平硐开拓要比立井开拓在技术和经济上更为有利。由于斜井和平响的运输方式与立井不同,其施工方法也不一样。平硐一般坡度在5% 以下,多采用胶带和矿车运输,也可采用元轨胶轮车,其施工方法与隧道和巷道类似;而斜井倾角与运输方式有关,采用胶带运输一般小于16 ,矿车运输的倾角范围在70~30 。都可使用,其施工方法与倾斜巷道类似;对于倾角小5的缓坡斜井,其施工方法与平硐一致。 一、斜井施工方法 斜井井筒的倾角从几度到几十度不等,所以其施工方法、施工工艺和施工设备介于立井和平巷之间。 (一)斜井表土明挖段施工 由于表土层土质松软、稳定性较差,一般有涌水,地质条件变化较大,当斜井表土段距离长,安全、快速地通过表土层尤其重要。斜井表土明挖段施工,一般采用明槽开挖方法亦即明洞施工法,根据不同地形、地质条件及其结构类型,明洞施工应注意以下几点: 学尔森教育—大建工领域专业的一站式职业教育机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