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模架逐孔施工工法模板

合集下载

(完整word版)移动模架工法

(完整word版)移动模架工法

一、前言随着桥梁建设的飞速发展,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由于具有整体刚度大、施工质量容易保证、养护成本低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城市高架桥和大型桥梁的引桥建设中。

而混凝土连续箱梁的施工方法,在国内却基本局限于采用满堂支架现浇。

相比之下,移动模架法施工具有以下明显的优点:第一是工序简单,施工周期短,同时移动模架逐孔施工,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第二是不需进行基础的处理,适用范围广;第三是移动模架对于高墩桥梁,尤其是城市高架桥,具有显著的安全性,同时可不影响桥下的通车要求。

针对润扬长江大桥北引桥的现场环境和混凝土连续箱梁的结构特点,路桥集团公路二局研制开发了YZ40/1500下行式移动模架造桥机,该造桥机适用于混凝土箱梁的逐孔现浇施工及先简支后连续的预制拼装施工。

二、工法特点1、本工法使用的移动模架造桥机结构简单,部件尽量选用常用周转材料,加工量相对较小,节省成本。

2、一孔梁段施工完成后移动模架整体行走至下一孔,无需多次拼装模板及预压,施工周期短且所需人员少。

3、调整主梁之间的距离和模板顶托高度即可适应不同几何尺寸梁段的浇注,设备通用性好。

4、结构受力明确,理论计算结果与实际发生情况极为吻合,结构安全可靠,而且有利于箱梁的施工控制,保证良好的线形。

5、本工法跨中无任何支撑,因此跨间地基不需处理,同时在施工时不影响通车通航,具有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

三、适用范围本工法适用于45米左右跨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逐孔现浇,也可用于混凝土箱梁节段拼装法施工。

特别是墩身超过一定高度搭设支架有困难时,施工现场地基软弱或桥下有通车通航要求时,以本移动模架造桥机施工具有很大的优越性。

本工法主要以陆上施工为主,水中施工时应根据现场情况作适当变动。

四、施工工艺(一)、构造移动模架造桥机由主梁、缓冲架、横梁、横移工作台、支撑托架和内外模板等主要构件组成。

见图1图1 移动模架立面图1.主梁一套移动模架造桥机包括两根箱形主梁,位于墩身外侧,混凝土箱梁翼缘板下方,混凝土箱梁、模板和横梁的重量均由它承受。

(完整word版)移动模架工法

(完整word版)移动模架工法

一、前言随着桥梁建设的飞速发展,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由于具有整体刚度大、施工质量容易保证、养护成本低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城市高架桥和大型桥梁的引桥建设中。

而混凝土连续箱梁的施工方法,在国内却基本局限于采用满堂支架现浇。

相比之下,移动模架法施工具有以下明显的优点:第一是工序简单,施工周期短,同时移动模架逐孔施工,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第二是不需进行基础的处理,适用范围广;第三是移动模架对于高墩桥梁,尤其是城市高架桥,具有显著的安全性,同时可不影响桥下的通车要求。

针对润扬长江大桥北引桥的现场环境和混凝土连续箱梁的结构特点,路桥集团公路二局研制开发了YZ40/1500下行式移动模架造桥机,该造桥机适用于混凝土箱梁的逐孔现浇施工及先简支后连续的预制拼装施工。

二、工法特点1、本工法使用的移动模架造桥机结构简单,部件尽量选用常用周转材料,加工量相对较小,节省成本。

2、一孔梁段施工完成后移动模架整体行走至下一孔,无需多次拼装模板及预压,施工周期短且所需人员少。

3、调整主梁之间的距离和模板顶托高度即可适应不同几何尺寸梁段的浇注,设备通用性好。

4、结构受力明确,理论计算结果与实际发生情况极为吻合,结构安全可靠,而且有利于箱梁的施工控制,保证良好的线形。

5、本工法跨中无任何支撑,因此跨间地基不需处理,同时在施工时不影响通车通航,具有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

三、适用范围本工法适用于45米左右跨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逐孔现浇,也可用于混凝土箱梁节段拼装法施工。

特别是墩身超过一定高度搭设支架有困难时,施工现场地基软弱或桥下有通车通航要求时,以本移动模架造桥机施工具有很大的优越性。

本工法主要以陆上施工为主,水中施工时应根据现场情况作适当变动。

四、施工工艺(一)、构造移动模架造桥机由主梁、缓冲架、横梁、横移工作台、支撑托架和内外模板等主要构件组成。

见图1图1 移动模架立面图1.主梁一套移动模架造桥机包括两根箱形主梁,位于墩身外侧,混凝土箱梁翼缘板下方,混凝土箱梁、模板和横梁的重量均由它承受。

移动模架逐孔现场施工工法

移动模架逐孔现场施工工法

移动模架逐孔施工工法1 前言1.0特大桥南引桥设计为5m×40m的等截面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采用等高度单箱单室斜腹板结构,箱梁高2.4m,顶宽16m,底宽7m,梁长有32m、40m、48m三种,48m箱梁自重1590t。

采用了下承式移动模架造桥机施工,施工安全可靠。

采用ZQM1590移动模架造桥机制梁施工工法施工的32m、40m、48m跨度的梁片,具有箱梁整体性好,线形平顺美观的优点,受到业内人士的一致认可和好评,并在进一步完善工艺的基础上形成了本工法。

2 工法特点2.0.1本工法操作方便,安全可靠,机械化程度高,劳动力投入少 ,缩短工期。

2.0.2本工法工作场地紧凑,桥位就地制梁,无需制梁、存梁场地和运梁、架梁设备。

2.0.3本工法荷载通过其自身的系统直接作用在桥墩或承台上,对原地面承载力等要求不高;模架在高处前移方便迅速,不妨碍桥下交通,对地形要求不高。

3 适用范围适用于48m跨度以下,多孔相连且梁重在1590T以下的公路简支箱梁、连续箱梁的施工。

使用本工法前需对墩台的结构受力进行计算,以保证该型造桥机架设后墩台的安全性。

造桥机主要性能参数表见表3。

表3 造桥机主要性能参数表4 工艺原理4.0.1移动模架造桥机是一种自带模板,利用两组钢箱梁支承模板,通过自立行走、模板开合,对混凝土梁进行逐孔原位现场浇筑的施工设备。

4.0.2 下承式移动模架造桥机自下而上可分为墩旁托架、支承台车、主梁、底模及横联、侧模及支撑、中扁担梁、防台风装置及液压系统等组成,具体见图4.0.2-1,图4.0.2-2。

图4.0.2-1 移动模架造桥机侧面结构图图4.0.2-2 移动模架造桥机正面结构图1——主梁;2——横联系统;3——前导梁;4——后导梁;5——墩旁托架6——支承台车;7——底模;8——侧模平台;9——侧模支撑;10——中扁担梁11——防风装置;12——托架支撑;13——配重;14——液压系统4.0.3 造桥机工作时,整个模架在靠墩旁托架支撑的支承台车作用下,可通过竖移、横移、纵移分别实现脱模、模架横向分离或合拢、过孔。

移动模架施工工法.(DOC)

移动模架施工工法.(DOC)

移动模架施工工法1.前言:移动模架法制梁最早于1955年在德国使用,国内从20世纪90年代在公路桥梁施工中开始采用移动模架制梁。

移动模架是一种自带模板可在桥位间自行移位,逐孔完成箱梁现浇施工的大型制梁设备,制梁不受桥下地质条件的限制,适应深谷、软基、水中等各种工况的要求,避免大吨位提、运、架设备和预制场的一次性投入;近年来我国铁路客运专线及高速铁路建设中得以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

本工法是在参照有关技术标准的前提下,在沈丹铁路客运专线TJ-3标简支现浇箱梁施工过程中,经总结和完善而形成。

通过应用本工法,保证了工程施工质量和安全,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工法特点:2.1受环境影响较小,可在复杂地形条件下施工。

2.2能保证安全质量,施工速度快。

2.3施工方法简单,易于施工人员掌握。

2.4功能完备,机械化程度高。

3.适用范围:本工法适用于客运专线32m及24m现浇梁施工。

4.工艺原理:移动模架造桥机主梁在支承油缸及托辊轮箱的作用下,可实现升降及纵移动作;模架及模板在模架开启机构的作用下完成底模架横移开启及闭合的动作;模架通过挑梁、吊臂及吊杆悬挂在主箱梁底面,利用可调撑杆调节模板的预拱度,按设计要求调整梁底的线型高程。

5.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5.1工艺流程:移动模架系统在现场拼装成型,进行模板调整、预拱度设置及预压。

钢筋在加工场集中加工、专用运输车运输到施工桥位、吊车吊装到桥上作业面后进行绑扎;预应力孔道塑料波纹管成孔;底、腹板钢筋绑扎完成后,安装内模,最后进行顶板、翼缘板钢筋绑扎;混凝土在拌合站集中拌和、混凝土输送车运输,混凝土泵车泵送入模,插入式振动器进行梁体混凝土振捣,桥面采用悬空式整平机整平;梁体养护采用自然养生;预应力筋张拉采用两端整拉工艺,真空压浆、封端;移动模架落架、脱模,纵向前移至下一浇筑孔位。

图5.1-1 移动模架造桥机施工工艺框图5.2总体安装方案根据各桥线下墩身施工情况,造桥机构件进场的先后顺序,利用个桥墩墩身处的空余场地,按照施工方向来组拼造桥机的先后顺序,采取“先到构件优先拼装,先局部后整体”的原则,有组织、有顺序、有效率的完成造桥机的拼装。

移动模架逐孔现浇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施工工艺

移动模架逐孔现浇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施工工艺

陆凯华(东南大学江苏南京210000;南京长江第四大桥建设协调指挥部江苏南京210000)龚洪祥(南京地下铁道工程建设指挥部江苏南京210000)[摘要]移动支撑系统即移动模架是目前世界桥梁施工的较为先进的桥梁施工设备。

结合南京长江第三大桥南引桥的实际施工情况,浅谈移动模架逐孔现浇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施工。

[关键词]移动模架现浇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中图分类号:TU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08)0620一、工程概况南京长江第三大桥南引桥,全长678m,共分两联,第一联(3X50+58+52+50)m,第二联:(5X52+58+50)m。

上部结构主梁设计为双向预应力单箱单室截面现浇连续箱梁,采用移动模架法施工。

南引桥移动模架施工最大跨度58米,首跨施工最大现浇段长度52m,一次性浇注施工段最大长度59 .8米,混凝土600余立方米,上部结构荷载最大1600吨,施工规模在全国同类桥梁中位居第一。

二、移动模架简介和适用范围移动支撑系统即移动模架是目前世界桥梁施工的较为先进的桥梁施工设备,施工时无需在桥下设置模板支架,而采用两个支撑在牛腿上的钢结构主梁支承外模板,两主梁通过牛腿支架支撑在桥墩柱或承台上。

最近几年,随着国内铁路、公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高速发展,按照移动模架施工设计的桥梁也越来越多,大大推进了移动模架的应用进程,同时也为移动模架设备应用市场提供了光明的前景。

移动模架设备由于本身体积庞大,安装比较麻烦,经过测算,如果一套移动模架施工桥梁长度不足800m,安装费用摊销很高。

如果施工长度大于1300m,导致工程工期较长,所以移动模架施工的适用桥梁长度为800-1300m;移动模架是一个可沿桥纵向移动的机械化程度很高的“桥梁工厂”,可在各种不同桥梁施工中使用,如单箱梁,双箱梁,双T梁等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逐孔现浇施工。

一般适用于跨径为30-60m的预应力砼多跨长桥。

特别是墩身超过一定高度搭设支架有困难时,施工现场地基软弱或桥下有通车通航要求时,采用移动模架造桥机施工具有很大的优越性。

移动模架过孔(首孔、末孔、中间孔)方案

移动模架过孔(首孔、末孔、中间孔)方案

移动模架过孔(首孔、末孔、中间孔)方案1、首孔过孔图1移动模架首孔过孔步骤图1.1将桥梁支座处的散模及侧模拆除后,解除主梁支撑在墩上的支柱及其他所有制约主梁及模板下落的约束,开始落模;落模的时候注意前后四个顶升油缸同步下落,不能相差太大,以防主梁及模板变形。

1.2将主梁及模板落到墩旁托架上,使立拄受力后,开始开模;先将模板及梳形梁中间连接螺栓全部拆除,以及侧模及翼模支撑在主梁上的螺旋撑杆,支撑桁与主梁间的连接销,梳形梁与主梁间的连接销,然后开模。

开模的时候使两边梳形梁分别往两边开,及左边开50㎝后,右边再开50cm 。

依次操作,直到开模完成。

1.3模架前移2.4米,将后开关门拉开,操作模架向前移动2.4米后停止模架前移,安装后扁担、轨道及走行小车,并使其受力。

模架再前移2.6米(总移动2.4米+2.6米)。

1.4模架前移5米后,主梁刚好向前移过墩旁托架的位置,停止模架前移,拆除18#墩墩旁托架,倒运到16#墩根据标高安装及张拉,同时将拆除的后开关门关上;模架再前移3.7米(总移动5米+3.7米)。

1.5模架前移8.7米后,停止模架前移,将前扁担支撑在墩上使其受力,调整导梁高度到需要的标高;主梁向前移动3米,将墩旁托架上的纵移油缸安装在前导梁轨道上,使墩旁托架的纵移油缸均能推着模架前移1.6主梁模架再前移24米(总移动8.7米+24米)模架再前移17米后,将前开关门拉开,模架继续前移4米,模架已经到制梁位置,停止模架前移,关上开关第二步:走行2.4m 、安装后扁担 第三步:走行2.6m 、拆18#墩托 架到16#墩安装 第四步:走行3.7m 、前扁担走行到16墩,并调整导梁高度 第五步:走行24m 、合模板,调整标高至制梁状态 第一步:原位落模、开模 墩旁托架墩旁托架 墩旁托架 墩旁托架 墩旁托架墩旁托架 后扁担梁 后扁担梁后扁担梁 后扁担梁 导梁导梁 导梁 导梁导梁 墩旁托架 移动模架首孔过孔步骤墩旁托架门,合模,根据梁底标高顶升模架到制梁状态,锁死模架,模架过孔完毕。

用移动支架逐孔现浇施工

用移动支架逐孔现浇施工

用移动支架逐孔现浇施工(移动模架法)逐孔现浇灌施工与在支架上现浇筑施工不同点在于逐孔现浇施工仅在一跨不梁上设置支架,当预应筋张拉结束后长移动支架,再进行下一跨逐孔施工,而在支架上现浇施工通常需在连续梁的一联桥上布设支架连续施工,因此前者在施工过程中有结构的体系转换问题,混凝土徐变对结构产生次内力。

对中小跨径连续梁桥梁或建造在陆地上的桥跨结构,可以使用落落大方地式或梁式移动支架,如图所示:梁式支架的承重梁支承在锚固于桥墩的梁上,也可支承在已施工完成的梁上,现浇施工的接头最好设在弯矩较小的部位,常取离桥墩l/5处。

逐孔就地浇筑施工需要一定数量的去架,但比起在支架上现场浇筑施工所需的支架数量要少的多,而且周转次数多,利用效率高。

逐孔现浇的施工速度也比在支架上现浇快,但相对预制梁段组拼逐孔施工要长些,同时后支点位于桥梁的悬臂端处,现浇孔施工重对已完成桥跨将产生较大的施工弯矩,特别是在已完成桥跨的混凝土龄期还很短的情况下。

采用落地式或轨道移动式支架逐孔施工,可用于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桥上使用,每跨梁施工周期约两周,支架的移动较方便,但在河中架设较为困难。

当桥墩较高,桥跨较长或桥下净空受到约束时,可以采用非落地支承的移动模架逐孔现浇施工,称为移动模架,这种施工方法近年来发展较快,由于它的机械化、自动化程度较高,给施工带来较好的经济效益。

移动模架法适用在多跨长桥,桥梁跨径可达30~50m,使用一套设备可多次移动周转使。

为适应这类桥梁的快速施工,要求有严密的施工组织和管理。

移动模架法从1959年始用于联邦德国的克钦卡桥,该桥全长511.5m,为13跨l=39.2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

至今移动模架已得到广泛应用,它象一座严密而坚固的沿着桥梁跨径全封闭的“桥梁工厂”,随着施工进程不断移动连续浇注施工。

常用的移动模架可分为移动悬吊模架与支承式活动模架两种类型。

一、移动悬吊模架施工移动悬吊模架的型式很多,各有差异,其基本结构包括三部分:承重梁、从承重梁上伸出的肋骨状的横梁、吊杆和承重梁的固定及活动支承,见图9-21。

移动模架过孔(首孔、末孔、中间孔)方案

移动模架过孔(首孔、末孔、中间孔)方案

移动模架过孔(首孔、末孔、中间孔)方案1、首孔过孔图1移动模架首孔过孔步骤图1.1将桥梁支座处的散模及侧模拆除后,解除主梁支撑在墩上的支柱及其他所有制约主梁及模板下落的约束,开始落模;落模的时候注意前后四个顶升油缸同步下落,不能相差太大,以防主梁及模板变形。

1.2将主梁及模板落到墩旁托架上,使立拄受力后,开始开模;先将模板及梳形梁中间连接螺栓全部拆除,以及侧模及翼模支撑在主梁上的螺旋撑杆,支撑桁与主梁间的连接销,梳形梁与主梁间的连接销,然后开模。

开模的时候使两边梳形梁分别往两边开,及左边开50㎝后,右边再开50cm 。

依次操作,直到开模完成。

1.3模架前移2.4米,将后开关门拉开,操作模架向前移动2.4米后停止模架前移,安装后扁担、轨道及走行小车,并使其受力。

模架再前移2.6米(总移动2.4米+2.6米)。

1.4模架前移5米后,主梁刚好向前移过墩旁托架的位置,停止模架前移,拆除18#墩墩旁托架,倒运到16#墩根据标高安装及张拉,同时将拆除的后开关门关上;模架再前移3.7米(总移动5米+3.7米)。

1.5模架前移8.7米后,停止模架前移,将前扁担支撑在墩上使其受力,调整导梁高度到需要的标高;主梁向前移动3米,将墩旁托架上的纵移油缸安装在前导梁轨道上,使墩旁托架的纵移油缸均能推着模架前移1.6主梁模架再前移24米(总移动8.7米+24米)模架再前移17米后,将前开关门拉开,模架继续前移4米,模架已经到制梁位置,停止模架前移,关上开关第二步:走行2.4m 、安装后扁担 第三步:走行2.6m 、拆18#墩托 架到16#墩安装 第四步:走行3.7m 、前扁担走行到16墩,并调整导梁高度 第五步:走行24m 、合模板,调整标高至制梁状态 第一步:原位落模、开模 墩旁托架墩旁托架 墩旁托架 墩旁托架 墩旁托架墩旁托架 后扁担梁 后扁担梁后扁担梁 后扁担梁 导梁导梁 导梁 导梁导梁 墩旁托架 移动模架首孔过孔步骤墩旁托架门,合模,根据梁底标高顶升模架到制梁状态,锁死模架,模架过孔完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移动模架逐孔施工
工法
移动模架逐孔施工工法
1 前言
1.0特大桥南引桥设计为5m×40m的等截面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采用等高度单箱单室斜腹板结构,箱梁高
2.4m,顶宽16m,底宽7m,梁长有32m、40m、48m三种,48m箱梁自重1590t。

采用了下承式移动模架造桥机施工,施工安全可靠。

采用ZQM1590移动模架造桥机制梁施工工法施工的32m、40m、48m跨度的梁片,具有箱梁整体性好,线形平顺美观的优点,受到业内人士的一致认可和好评,并在进一步完善工艺的基础上形成了本工法。

2 工法特点
2.0.1本工法操作方便,安全可靠,机械化程度高,劳动力投入少 ,缩短工期。

2.0.2本工法工作场地紧凑,桥位就地制梁,无需制梁、存梁场地和运梁、架梁设备。

2.0.3本工法荷载经过其自身的系统直接作用在桥墩或承台上,对原地面承载力等要求不高;模架在高处前移方便迅速,不妨碍桥下交通,对地形要求不高。

3 适用范围
适用于48m跨度以下,多孔相连且梁重在1590T以下的公路简
支箱梁、连续箱梁的施工。

使用本工法前需对墩台的结构受力进行计算,以保证该型造桥机架设后墩台的安全性。

造桥机主要性能参数表见表3。

表3 造桥机主要性能参数表
4 工艺原理
4.0.1移动模架造桥机是一种自带模板,利用两组钢箱梁支承模板,经过自立行走、模板开合,对混凝土梁进行逐孔原位现场浇筑的施工设备。

4.0.2 下承式移动模架造桥机自下而上可分为墩旁托架、支承台车、主梁、底模及横联、侧模及支撑、中扁担梁、防台风装置及液压系统等组成,具体见图4.0.2-1,图4.0.2-2。

4
3
11
图4.0.2-1 移动模架造桥机侧面结构图
图4.0.2-2 移动模架造桥机正面结构图
1——主梁;2——横联系统;3——前导梁;4——后导梁;5——墩
旁托架
6——支承台车;7——底模;8——侧模平台;9——侧模支撑;10—
—中扁担梁
11——防风装置;12——托架支撑;13——配重;14——液压系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