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缝合方法简介-课件(PPT·精·选)
合集下载
肌腱缝合术介绍ppt课件

完整版课件
19
9.肌腱缝合时,穿越肌腱的缝线不可过深过多, 以免肌腱受到环行绞窄发生坏死。缝合材料应选 用反应小,抗拉力强的合成纤维单丝,避免使用 粗大的丝线。
完整版课件
20
10.肌腱缝合后,最好用少许软组织或脂肪环行包 绕缝合处,可以防止出现粘连。
完整版课件
21
11.留待二期或晚期处理的肌腱必须固定于伤口临 近的组织中,避免二次手术时肌腱挛缩或找不到。
完整版课件
12
2. 手指深浅肌腱同时断裂,最好全部缝合,如条 件不允许,可以缝合深肌腱,而放弃浅肌腱,功 能不会有太大影响。
完整版课件
13
3. 切口方向避免与肌腱长轴平行,以免发生粘
连,切口应和肌腱长轴垂直或斜形跨越,这样粘
连的机会将明显减少。
完整版课件
14
4.肌腱暴露:肌腱损伤后往往发生回缩,特别是近 端不易找到,因此在寻找肌腱时不能用血管钳进行 盲找,否则会加深组织的损伤和感染机会。肌腱找 到后,宜用丝线暂时缝合,以防止再次回缩,增加 困难。
完整版课件
9
肌腱缝合法七
Tsuge(津下 健哉)套圈缝 合法:比较简 单,较常用。
完整版课件
10
肌腱缝合法八
Kleinert缝合 法,类似于 Bunnell缝合 法。
完整版课件
11
肌腱缝合处理和注意要点
1.肌腱缝合必须注意缝合的张力要平衡, 特别是伸肌腱和屈肌腱同时断裂时,缝 合要保持平衡,以防止愈合后功能不全。
完整版课件
2
肌腱缝合禁忌症
1.肌腱挫裂伤,创面污染严重; 2.肌腱断裂,同时有明显软组织血运障碍; 3.在某些行业中,如肉食加工,皮毛加工,
污水作业等工作中受伤,伤口虽然清洁,但
课件-手术缝合示意图

连续锁边缝合法
优点:操 作省时, 止血效果 好。 用途:胃 肠道断端 的关闭, 皮肤移植 时的缝合。
外“8”字缝合
优点: 结扎比 较牢固。 用途: 腱膜、 腹直肌 前层及 缝扎止 血。
内“8”字缝合
间断水平褥式外翻缝合
优点:切 口外翻, 内面光滑。 用途:血 管吻合、 腹膜缝合、 减张缝合、 松弛的皮 肤。
间断垂直褥式外翻缝合
连续水平褥式外翻缝合
注意
“连续垂直外翻缝合” 不存在!!
间断垂直褥式内翻缝合 (Lembert缝合)
用途: 胃肠道 的吻合 时缝合 浆肌层
间断水平褥式内翻缝合 (Halsted缝合)
连续的两个Lembert
连续水平褥式浆肌层内翻缝合(Cushing) 连续水平褥式全层内翻缝合(Connells)
缝合示意图
×:针尾(进针点) ○:针头(出针点) 实线:缝线在皮肤表面 虚线:缝线在皮肤以内 数字:进针顺序
单纯间断缝合
最常用, 用于皮肤、 皮下组织、 腱膜等
单纯连续缝合
优点:节省用 线、和时间, 减少线头,创 面受力均匀, 对合较严密。 缺点:一处断 裂,则全松脱。 用途:腹膜、 胃肠道、血管 等,不适于张 力较大的组织。
荷包缝合Βιβλιοθήκη 常用于胃 肠道小切 口或针眼 的关闭、 阑尾残端 包埋、造 瘘管固定 等
半荷包缝合
外科基本操作切开缝合一般伤口处理ppt课件

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 ——观看视频
LOGO
外科基本操作—切开
外科基本操作 之
切开
LOGO
外科基本操作—切开
切开是外科手术的第一步,是指使用某种器械(通常为各 种手术刀)在组织或器官上造成切口的外科操作过程,是 外科手术最基本的操作之一。 一 、操作目的:显露病变部位、避免或减少副损伤
LOGO
LOGO
外科基本操作—切开
腹部 外科常用切口
LOGO
外科基本操作—切开
三、操作步骤:
1、选择适当的的手术刀 2、正确的传递方法 3、正确的执刀方法 4、正确的运刀方式
LOGO
外科基本操作—切开
选择适当的的手术刀
LOGO
外科基本操作—切开
正确的执刀法:正确执刀方法有以下四种: 1)执弓式:是常用的执刀法,拇指在刀柄下,食指和中指 在刀柄上,腕部用力。用于较长的皮肤切口及腹直肌前鞘 的切开等如图(1~2)。
LOGO
外科基本操作—切开 正确的操作过程及运刀方式
标记——消毒——铺巾——皮肤固定——切开— —护皮
LOGO
外科基本操作—切开
切皮时的固定
切开时固定皮肤
LOGO
外科基本操作—切开
正确的运刀方式
垂直下刀、水平走行、垂直出刀,用力均匀
LOGO
外科基本操作—切开
总之,进行切开操作时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LOGO
外科基本操作—缝合
2.内翻缝合法 使创缘部分组织内翻,外面保持平滑。如胃肠道吻合和膀 胱的缝合。
(1)、荷包缝合法:在组织表面以环形连续缝合一周,结扎时将中心内 翻包埋,表面光滑,有利于愈合。常用于胃肠道小切口或针眼的关闭、 阑尾残端的包埋、造瘘管在器官的固定等。
LOGO
外科基本操作—切开
外科基本操作 之
切开
LOGO
外科基本操作—切开
切开是外科手术的第一步,是指使用某种器械(通常为各 种手术刀)在组织或器官上造成切口的外科操作过程,是 外科手术最基本的操作之一。 一 、操作目的:显露病变部位、避免或减少副损伤
LOGO
LOGO
外科基本操作—切开
腹部 外科常用切口
LOGO
外科基本操作—切开
三、操作步骤:
1、选择适当的的手术刀 2、正确的传递方法 3、正确的执刀方法 4、正确的运刀方式
LOGO
外科基本操作—切开
选择适当的的手术刀
LOGO
外科基本操作—切开
正确的执刀法:正确执刀方法有以下四种: 1)执弓式:是常用的执刀法,拇指在刀柄下,食指和中指 在刀柄上,腕部用力。用于较长的皮肤切口及腹直肌前鞘 的切开等如图(1~2)。
LOGO
外科基本操作—切开 正确的操作过程及运刀方式
标记——消毒——铺巾——皮肤固定——切开— —护皮
LOGO
外科基本操作—切开
切皮时的固定
切开时固定皮肤
LOGO
外科基本操作—切开
正确的运刀方式
垂直下刀、水平走行、垂直出刀,用力均匀
LOGO
外科基本操作—切开
总之,进行切开操作时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LOGO
外科基本操作—缝合
2.内翻缝合法 使创缘部分组织内翻,外面保持平滑。如胃肠道吻合和膀 胱的缝合。
(1)、荷包缝合法:在组织表面以环形连续缝合一周,结扎时将中心内 翻包埋,表面光滑,有利于愈合。常用于胃肠道小切口或针眼的关闭、 阑尾残端的包埋、造瘘管在器官的固定等。
服装缝制工艺基础PPT课件

.
10、打套结:主要用于中式服装开衩口、裤子门襟、袋口两端等部位, 既增加了线迹牢度,又有一定的装饰作用,如图。
11、纳针:是一种将服装两层或多层衣料
牢固的扎缝在一起的针法,用于毛呢服装
的扎驳头、垫肩等处。可按需要将所扎部
件形成一定“窝势“,并具有一定的弹性
和硬挺度,自左向右,一上一下运针,针
.
8、锁纽孔:纽孔在外观上分为方头、圆头两种。加工的方法有手工 缝锁和机器缝锁之分。根据衣料的厚薄不同,可选择单股线、双股线 或三股线。圆头纽孔常用于毛呢等较厚的服装上,方头纽孔多用于一 般厚度的外衣上。纽孔的大小为纽扣的直径加上0.2cm左右。如图。
.
.
9、拉线襻:分为活线襻、梭子襻和双花襻。 (1)活线襻:用于衣服贴边摆缝部位面料和夹里的连接,或在裙侧
.
1.1.2 手缝工艺常用针法
2、回针:又称钩针。多用于加固某些部位的缝纫牢度,分为全回针、 半回针和逆向回针三种。区别在于起针方向的不同,形成的线迹正面 相接,有时为弯形,这种线迹外观上与缝纫线迹相似,如图为全回针、 半回针和逆向回针。
.
3、寨针:即衍缝,分为 直寨、斜寨、卷边寨,用 于服装的两层或多层的定 位缝合或临时固定。主要 是为服装加工中的机缝工 序服务的,目的是使服装 的部件或衣料之间不移位, 作为临时固定的寨线必须 拆除。起针方向为自右向 左,一上一下运针,如图。
.
12、外包缝:主要用于风衣、 大衣、夹克等服装的缝制。 缝制的方法与内包缝相同, 只是开始叠合时是反面相对, 于正面缉线,再翻折沿边缉 窄止口,如图。明包缝在外 观上正面有两道明线,具有 一定的装饰性,制作要求与 内包缝相同。
.
感谢亲观看此幻灯片,此课件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配合!
10、打套结:主要用于中式服装开衩口、裤子门襟、袋口两端等部位, 既增加了线迹牢度,又有一定的装饰作用,如图。
11、纳针:是一种将服装两层或多层衣料
牢固的扎缝在一起的针法,用于毛呢服装
的扎驳头、垫肩等处。可按需要将所扎部
件形成一定“窝势“,并具有一定的弹性
和硬挺度,自左向右,一上一下运针,针
.
8、锁纽孔:纽孔在外观上分为方头、圆头两种。加工的方法有手工 缝锁和机器缝锁之分。根据衣料的厚薄不同,可选择单股线、双股线 或三股线。圆头纽孔常用于毛呢等较厚的服装上,方头纽孔多用于一 般厚度的外衣上。纽孔的大小为纽扣的直径加上0.2cm左右。如图。
.
.
9、拉线襻:分为活线襻、梭子襻和双花襻。 (1)活线襻:用于衣服贴边摆缝部位面料和夹里的连接,或在裙侧
.
1.1.2 手缝工艺常用针法
2、回针:又称钩针。多用于加固某些部位的缝纫牢度,分为全回针、 半回针和逆向回针三种。区别在于起针方向的不同,形成的线迹正面 相接,有时为弯形,这种线迹外观上与缝纫线迹相似,如图为全回针、 半回针和逆向回针。
.
3、寨针:即衍缝,分为 直寨、斜寨、卷边寨,用 于服装的两层或多层的定 位缝合或临时固定。主要 是为服装加工中的机缝工 序服务的,目的是使服装 的部件或衣料之间不移位, 作为临时固定的寨线必须 拆除。起针方向为自右向 左,一上一下运针,如图。
.
12、外包缝:主要用于风衣、 大衣、夹克等服装的缝制。 缝制的方法与内包缝相同, 只是开始叠合时是反面相对, 于正面缉线,再翻折沿边缉 窄止口,如图。明包缝在外 观上正面有两道明线,具有 一定的装饰性,制作要求与 内包缝相同。
.
感谢亲观看此幻灯片,此课件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配合!
缝合技术 ppt课件

缝合的基本步骤
以皮肤间断缝合为例说明缝合的步骤(见图):
2.夹针 可用有齿镊固定于原位,然后,用持
针器夹住针体(后1/3弧处)。
3.出针 顺针的弧度完全拔出缝针和带出缝线
,由第一助手打结,第二助手剪线,完成缝合步 骤。
缝合的基本步骤
缝合步骤 (1)进针(2)(3)夹针(4)出针
缝合的基本原则
1.严格遵守无菌操作。 2.缝合前必须彻底止血,清除凝血块、异物及挫 灭、坏死的组织。 3.为了方便创缘均匀接近,在两针孔之间要有相 当距离,以防拉穿组织。 4.缝针刺入和穿入部位应彼此相对,针距相等, 否则易使创伤形成皱襞和裂隙。 5.无菌手术创或非污染的新鲜创经外科常规处理 后,可进行对合密闭缝合。具有化脓腐败过程以 及具有深创囊的创伤可不缝合,必要时进行部分 缝合。
缝合的基本原则
6.在组织缝合时,一般是同层组织缝合。缝合、 打结应有利于创伤愈合,打结时既要适当收紧, 又要防止拉穿组织,缝合时不宜过紧,否则将造 成组织出血。
7.创缘、创壁应互相均匀对合,皮肤创缘不得内 翻,创伤深部不应留有死腔、积血和积液。
常见缝合方法
一.结节缝合
这是最古老、最常用的缝合方式。缝合时,将 缝针于创缘一侧垂直刺入,于对侧相应的部位穿 出打结。每缝一针,打一次结,创缘要密切对合。
3.胃肠道缝合时,常用的缝合方法是( ) A.结节缝合 B.连续缝合 C.减张缝合 D.内翻缝合 E.纽孔状缝合
4.目的在于减少创缘的紧张性,防止缝线扯裂创缘组织的缝合方式为( ) A 连续缝合 B 减张缝合 C 内翻缝合 D 结节缝合
5.常用于腹壁疝疝轮的缝合以及肌肉和腱的固定的缝合方式为( ) A 连续缝合 B 减张缝合 C 纽孔状缝合 D 结节缝合
临床常见伤口缝合PPT课件PPT61页

15 第16页,共61页。
2.单纯连续缝合
➢用一条长的缝线自始至终连续地缝合 一个创口,最后打结。
➢第一针和打结操作同结节缝合。
➢用于皮肤、皮下组织、筋膜、血管、 胃肠道缝合。
➢优点:节省缝线和时间,密闭性好 ➢缺点:一处断裂,全部缝线拉脱,
创口哆开。
2024/7/8
16
第17页,共61页。
3.表皮下缝合
节缝合分别缝合各层肌肉。
➢对于横断肌肉,应在麻醉或使用肌
松剂的情况下连同筋膜一起进行结 节缝合或水平褥式缝合。
➢临床实践中也常采用连续缝合。
2024/7/8
39
第40页,共61页。
(五)腹膜的缝合
腹膜缝合必须完全闭合, 不能使网膜或肠管漏出或钳闭 在缝合切口处。连同部分肌肉 组织缝合腹膜,使用水平褥式, 使其外翻。
(三)打结注意事项
1、打结收紧时要求三点成一线; 2、两手用力均匀; 3、打结时两手的距离不易离线太远,特别是深部打结
时,最好用两手食指伸到结旁;
4、剪线时,术者将双线尾略提起,助手用稍张开的 剪刀尖沿着拉紧的结扎线滑至结扣处,再用剪刀稍 倾泻,剪断。留线长度。
2024/7/8
11
第12页,共61页。
2024/7/8
3 第4页,共61页。
➢打结应该确实,不易滑脱。 ➢容易灭菌,灭菌时不变性,不受腐蚀。
➢无毒性,不能隐藏细菌,使其生长繁殖。
➢理想的可吸收缝线应在创伤愈合后30~60天内吸收。 被包埋的缝线没有术后并发症。
2024/7/8
4
第5页,共61页。
2、缝合材料分类
按其材料来源 1)天然吸收性缝合材料
(二)皮下组织的缝合
➢ 一般使用连续缝合,常与皮肤一起缝合 ➢一定要消除组织的空隙。
缝合、打结、换药、拆线ppt课件

脓性分泌物 多时:用纱 条或塑胶引 流管。 引流管、引流条应 放于伤口底部,松 紧适度,保持伤口 呈底小口大的锥形。
有健康肉芽组 织生长用凡士 林油纱条引流。
四、拆线法
1、目的
四、拆 线 法
一切皮肤缝线均为异物,不论 1.依伤口愈合情况,手术部位, 2、操作步骤 切口张力及全身营养状况而定。 是愈合伤口或感染切口的缝线 2. 头、面、颈及阴囊部 均应拆除。 3、注意事项 术后4~5天拆线。 3. 胸腹壁的缝线术后第7天。 4. 四肢手术切口 9~12。 4、拆线时间 1、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 5. 对年老、体弱、营养不良及 减张缝合者10~14天拆线, 2、拆线方法正确,如避免使皮肤外部分缝线 也可间断拆线。 从伤口内通过,以免增加感染机会。 6.伤口感染时,立即拆线。 3、使用剪刀时,应将剪刀与皮肤平行插入缝线 下面,可减少疼痛,但应防止误伤皮肤。
强调:更换敷料
• 双手执镊操作法:
★双手各拿一把镊子; ★一把镊子有菌,另一把镊子无菌。
(五)肉芽创面的观察与处理
• 健康肉芽 表现:新鲜呈粉红色、较坚实、表面呈颗 粒状、触之易出血。 处理:保持清洁,不用特殊处理。 • 肉芽生长过快 • 表现:突出于伤口,阻碍周围上皮生长。 • 处理:剪平、压迫止血。
缝合、打结、换药、拆线
一、 缝合法
1、目的 保证切开、切断的组织 或器官愈合的重要方法。
2.常见缝合方法 单纯间断缝合法 双重间断缝合法(8字缝合) 单纯连续缝合法 锁边缝合 减张缝合 内翻缝合 外翻缝合等
单纯间断缝合法
单纯间断缝合法
3.强 调:缝合的基本原则
(1)缝合的创缘距及针间距必须均匀一致,受力 及分担的张力一致,并且缝合严密,不发生泄露。 (2)按组织的解剖层次进行缝合,不要卷入或缝 入其他组织。 (3)结扎缝合线的松紧度应以切口边缘紧密相接 为准,不宜过紧。 (4)持针姿势动作要正确、优美。
有健康肉芽组 织生长用凡士 林油纱条引流。
四、拆线法
1、目的
四、拆 线 法
一切皮肤缝线均为异物,不论 1.依伤口愈合情况,手术部位, 2、操作步骤 切口张力及全身营养状况而定。 是愈合伤口或感染切口的缝线 2. 头、面、颈及阴囊部 均应拆除。 3、注意事项 术后4~5天拆线。 3. 胸腹壁的缝线术后第7天。 4. 四肢手术切口 9~12。 4、拆线时间 1、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 5. 对年老、体弱、营养不良及 减张缝合者10~14天拆线, 2、拆线方法正确,如避免使皮肤外部分缝线 也可间断拆线。 从伤口内通过,以免增加感染机会。 6.伤口感染时,立即拆线。 3、使用剪刀时,应将剪刀与皮肤平行插入缝线 下面,可减少疼痛,但应防止误伤皮肤。
强调:更换敷料
• 双手执镊操作法:
★双手各拿一把镊子; ★一把镊子有菌,另一把镊子无菌。
(五)肉芽创面的观察与处理
• 健康肉芽 表现:新鲜呈粉红色、较坚实、表面呈颗 粒状、触之易出血。 处理:保持清洁,不用特殊处理。 • 肉芽生长过快 • 表现:突出于伤口,阻碍周围上皮生长。 • 处理:剪平、压迫止血。
缝合、打结、换药、拆线
一、 缝合法
1、目的 保证切开、切断的组织 或器官愈合的重要方法。
2.常见缝合方法 单纯间断缝合法 双重间断缝合法(8字缝合) 单纯连续缝合法 锁边缝合 减张缝合 内翻缝合 外翻缝合等
单纯间断缝合法
单纯间断缝合法
3.强 调:缝合的基本原则
(1)缝合的创缘距及针间距必须均匀一致,受力 及分担的张力一致,并且缝合严密,不发生泄露。 (2)按组织的解剖层次进行缝合,不要卷入或缝 入其他组织。 (3)结扎缝合线的松紧度应以切口边缘紧密相接 为准,不宜过紧。 (4)持针姿势动作要正确、优美。
角膜外伤缝合技巧.PPT演示幻灯片

手术原则
1.角膜伤口应尽可能原位对合
2.嵌顿或脱出的组织如果没有坏死和严重感染,应尽可能 还纳到原位
3.一般不同时处理外伤性白内障(除晶状体皮质溢出至前 房者,应重新做角膜或巩膜切口,不能在角膜裂口处行白 内障摘除术)
注意事项
1.缝合的跨度:如为角膜大的裂伤,一般来说周边裂口缝合 跨度要大些,中央角膜裂口跨度要小些 2.缝合的深度:缝合深度达2/3-4/5 3.缝合后要使内裂口完全闭合 4.若为斜形裂口,在缝合时还要注意裂口的形状,只注意表 面的对合是不够的 5.对不规则角膜裂口及撕裂口的缝合技巧。如三角形有三个 裂面的伤口,可采用荷包式缝合后,再完成余裂口的间断缝 合 6.角膜裂伤虹膜嵌顿:嵌顿虹膜表面渗出物去除,若无坏死, 将虹膜还纳入前房,必要时缩瞳剂、粘弹剂、侧切口辅助
角膜裂伤的愈合一般分为六期:
1.立刻期 基质层收缩,伤口由纤维蛋白栓子填充 2.白细胞期 先是多核细胞游走,继之为单核细胞 3.上皮细胞期 当上皮细胞长入伤口前部时,上皮细胞移 行、有丝分裂活跃 4.成纤维细胞期 成纤维细胞形成胶原纤维及粘多糖类 5.内皮细胞期 内皮细胞向伤口移行 6.晚期 细胞减少,现为重新排列,使之与角膜面平行
适应症
角膜内皮计数
正常内皮细胞密度 3300 个/mm2
500-600个/mm2角膜将出 现水肿
300-400个/mm2角膜可发 生大泡性角膜炎
适应症
1.范围较大的角膜板层裂伤
2.角膜全层裂伤,裂伤口溪 流试验阳性
(不论裂口大小)
3.角膜全层裂伤有虹膜组织 嵌顿
手术步骤
1.表麻或球后浸润麻醉 2.注意开睑器打开时勿用力过大,以免大的伤口,在加压 作用下致眼内容物过多脱出 3.抗生素液冲洗脱出的眼内组织 4.分离脱出组织与角膜裂口的粘连及表面的渗出膜,组织 没有真正坏死、碎烂或感染时,应小心还纳 5.缝合伤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