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题】高一数学下期末试题(及答案)
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卷(解析版)

成都七中高2026届高一下期期末考试数学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4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若2i z =-,则z z -=()A.B.2iC.2D.4【答案】C 【解析】【分析】根据共轭复数写出z ,即可求出模长.【详解】2i z =- ,2i z ∴=+,即(2i)(2i)2i 2z z -=+--==.故选:C.2.若2,a a = 与b 夹角为60,且()b a b ⊥- ,则b = ().A.32B.1C.D.2【答案】B 【解析】【分析】根据向量垂直,结合数量积的定义即可列方程求解.【详解】由()b a b ⊥- ,得20b a b ⋅-= ,故22cos600b b ⋅-=,故1b = 或0b = ,若0b = ,则,a b共线,不满足题意,故1b = ,故选:B3.已知tan 2α=,α为锐角,则πsin()4α+=(). A.1010B.1010 C.31010-D.31010【答案】D 【解析】【分析】利用两角和的正弦公式把πsin()4α+展开,然后利用同角三角函数基本关系即可求解.【详解】πππ2sin(sin coscos sin (sin cos )4442ααααα+=+=+ ,,,α为锐角,sin 0,cos 0αα∴>>,sin tan 2cos ααα== ,sin 2cos αα∴=,又22sin cos 1αα+= sin ,cos 55αα∴==,即35sin cos 5αα+=,得0π2sin()31n cos 4201ααα+=+=.故选:D.4.将函数()sin f x x =的图象先向左平移π3个单位长度,再将得到的图象上所有点的横坐标扩大到原来的2倍,纵坐标不变,得到函数()g x 的图象,则()g x 的一条对称轴可能为().A.5π12B.π12C.5π3D.π3【答案】D 【解析】【分析】根据平移伸缩得到三角函数解析式再求对称轴即可.【详解】将函数()sin f x x =的图象先向左平移π3个单位长度,再将得到的图象上所有点的横坐标扩大到原来的2倍,纵坐标不变,得到函数()1πsin 23g x x ⎛⎫=+ ⎪⎝⎭,则对称轴为πππ,Z 232x k k +=+∈,所以对称轴为π2π,Z 3x k k =+∈,当0k =时对称轴为π3x =.故选:D.5.已知,,αβγ是三个不同的平面,,m n 是两条不同的直线,且m αβ⋂=,给出下列四个命题:①若//m n ,则//n α或//n β②若m n ⊥,则n α⊥或n β⊥③若,αβγβ⊥⊥,则//αγ④若,//n m n γβ⋂=,则//γα则上述命题中正确的个数为().A.0B.1C.2D.3【答案】B 【解析】【分析】利用直线、平面间的位置关系判断即可.【详解】对于①,若,//m m n αβ⋂=,则如图所示,第一种情况,n 在,αβ外,可得//n α或//n β;第二种情况,n 在β内,可得//n α;第三种情况,n 在α内,可得//n β,综上所述,//n α或//n β,故①正确;对于②,若,m m n αβ⋂=⊥,则n 与α相交或在α内,n 与β相交或在β内,故②错误;对于③,若m αβαβγβ⊥⋂=⊥,,,则,αγ相交或//αγ,故③错误;对于④,若,,//m n m n αβγβ⋂=⋂=,则//γα或γ与α相交,故④错误.故选:B.6.同时抛掷两枚质地均匀的六面骰子,则所得点数之差绝对值小于2的概率为().A.23B.59C.49D.13【答案】C 【解析】【分析】|根据古典概型计算即可.【详解】同时抛掷两枚质地均匀的六面骰子,则所得点数分别为,x y ,共有36种情况,点数之差绝对值小于2的情况有()()()()()()()()()()()()()()()()1,1,2,2,3,3,4,4,5,5,6,6,1,2,2,3,3,4,4,5,5,6,2,1,3,2,4,3,5,4,6,5共16种点数之差绝对值小于2的概率为()1642369P x y -<==.故选:C.7.羌族是中国西部地区的一个古老民族,被称为“云朵上的民族”,其建筑颇具特色.碉楼是羌族人用来御敌、储存粮食柴草的建筑,一般多建于村寨住房旁.现有一碉楼,其主体部分可以抽象成正四棱台1111ABCD A B C D -,如图,已知该棱台的体积为311224m 8m 4m AB A B ==,,,则二面角1A AB C--的正切值为().A.3B.2C.D.32【答案】A 【解析】【分析】先求出正四棱台的高,再取正四棱台上下底面的中心为1,O O ,取11,AB A B 的中点,E M ,作1//MN OO 交OE 于点N ,则MEN ∠为二面角1A AB C --的平面角,即可求解.【详解】解:设正四棱台的高为h ,则(221843V h =++,得()12246416323h =++,得6h =,取正四棱台上下底面的中心为1,O O ,如图所示:取11,AB A B 的中点,E M ,作1//MN OO 交OE 于点N ,则MEN ∠为二面角1A AB C --的平面角,则184=6,22MN OO h EN -====,得6tan 32MN MEN EN∠===,故选:A8.在ABC 中,角A B C ,,所对的边分别为a b c ,,,已知160a A == ,,设O G ,分别是ABC 的外心和重心,则AO AG ⋅的最大值是()A.12B.13 C.14D.16【答案】B 【解析】【分析】设D 为BC 边中点,连接OD ,作OH AC ⊥于H ,即H 为AC 中点,求得212AO AC AC ⋅= ,212AO AB AB ⋅= ,化解得221166AO AG AB AC +=⋅ ,再通过余弦定理及均值不等式即可求解.【详解】设D 为BC 边中点,连接OD ,作OH AC ⊥于H ,即H 为AC 中点,因为21|||cos |||||2AO AC AO AC OAC AH AC AC ⋅=⋅∠=⋅= ,同理21|||cos 2|AO AB AO AB OAB AB ⋅=⋅∠= ,则()221332AO AG AO AD AO AB AC ⎛⎫⋅=⋅=⋅+ ⎪⎝⎭()()222211113666AO AB AC AB b c =⋅+=+=+,在ABC 中,1,60a A ==︒,由余弦定理得2222cos60a b c bc ︒=+-,即221b c bc +=+,由均值不等式,2212bc b c bc +=+≥,所以1bc ≤(当且仅当1b c ==等号成立),所以()()()2211111116663AO AG c b bc ⋅=+=+≤+= .故选:B.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计18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部分分,有选错的得0分.9.已知()()1,,2,3a b ==+λλr r,则().A.“1λ=”是“a ∥b”的必要条件B.“3λ=-”是“a ∥b”的充分条件C.“12λ=-”是“a b ⊥ ”的必要条件D.“12λ=”是“a b ⊥ ”的充分条件【答案】BC 【解析】【分析】对于AB :根据向量平行的坐标表示结合充分必要条件分析判断;对于CD :根据向量垂直的坐标表示结合充分必要条件分析判断.【详解】因为()()1,,2,3a b ==+λλr r,对于选项AB :若a ∥b,则()23+=λλ,解得1λ=或3λ=-,可知a ∥b,等价于1λ=或3λ=-,若a ∥b ,不能推出1λ=,所以“1λ=”不是“a ∥b”的必要条件,故A 错误;若3λ=-,可以推出a ∥b ,所以“3λ=-”是“a ∥b”的充分条件,故B 正确;对于选项CD :若a b ⊥,则230++=λλ,解得12λ=-,可知a b ⊥ ,等价于12λ=-,若a b ⊥ ,可以推出12λ=-,所以“12λ=-”是“a b ⊥ ”的必要条件,故C 正确;若12λ=,不能推出a b ⊥ ,“12λ=”不是“a b ⊥ ”的充分条件,故D 错误;故选:BC.10.已知一组样本数据()12201220,,,,x x x x x x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样本数据的第60百分位数为12x B.若样本数据的频率分布直方图为单峰不对称,且在右边“拖尾”,则其平均数大于中位数C.若样本数据的方差2022112520i i s x ==-∑,则这组样本数据的总和为100D.若由()21,2,,20i i y x i == 生成一组新的数据1220,,,y y y ,则这组新数据的平均值是原数据平均值的2倍【答案】BCD 【解析】【分析】根据题意,结合百分位数、数据方差,以及平均数与方差的性质,逐项判定,即可求解.【详解】对于A ,由200.612⨯=,可得第60百分位数为12132x x +,错误;对于B ,数据的频率分布直方图为单峰不对称,向右边“拖尾”,大致如图所示,由于“右拖”时最高峰偏左,中位数靠近高峰处,平均数靠近中点处,此时平均数大于中位数,正确;对于C ,由()11222202011252020i i i i s x x x ===∑-=∑-,则20202221150020i i i i x x x ==-=-∑∑,所以5x =,故这组样本数据的总和等于20100x =,正确;对于D ,若由()21,2,,20i i y x i == 生成一组新的数据1220,,,y y y ,则这组新数据的平均值是原数据平均值的2倍,正确.故选:BCD .11.如图,在长方体ABCD A B C D -''''中,2,4,AB BC AA '===N 为棱C D ''中点,1,2D M P '=为线段A B '上一动点,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线段DP 长度的最小值为655B.存在点P ,使AP PC +=C.存在点P ,使A C '⊥平面MNP D.以B 为球心,176为半径的球体被平面AB C '所截的截面面积为6π【答案】AC 【解析】【分析】对于A ,在三角形中,由垂线段最短即可计算得到;对于B ,通过平面翻折,化空间到平面,利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计算出AP PC +的最小值,再与C ,依题意作出经过三点,,M N P 的平面,再证明A C '与平面垂直即得;对于D ,利用球的截面圆的性质,先通过等体积求得球心到平面的距离,再由垂径定理求出截面圆半径即得.【详解】对于A ,如图1,因A B A D ''===,BD =,故当DP A B ⊥'时,线段DP 长度最小,此时由等面积,1122DP ⨯⨯,解得655DP ==,故A 正确;对于B ,如图2,将平面A D CB ''旋转至平面11BC D A ',使之与平面A AB '共面,连接1AC 与A B '交于点1P ,此时1111AP PC AC +=为最小值.sinA BA '∠==,190A BC '∠=,故1cos cos(90)sinABC A BA A BA ''∠=∠+=-∠=-由余弦定理,2221122222cos 88(8AC ABC =+-⨯⨯∠=-⨯-=+,故1AC =>因此不存在这样的点P ,使AP PC +=B 错误;对于C ,如图3,取131,,22B E B F A G =='='',连接FG 交A B '于P ,下证AC MN '⊥.连接D C ',由2D N D DD M DC''=='可得ND M D DC '' ,则得D C MN '⊥,因D A ''⊥平面DCC D '',因MN ⊂平面DCC D '',则D A MN ''⊥,因D C D A D ''''⋂=,,D C D A '''⊂平面A D C '',故MN ⊥平面A D C '',又A C '⊂平面A D C '',故A C MN '⊥.同理,A C EN '⊥,因MN EN N ⋂=,,MN EN ⊂平面MEN ,故A C '⊥平面MEN .下证//EF GM .取线段A G '的三等分点,J K ,取A D ''的中点H ,连接,,,EH HJ JF D K ',易证////,EH A B FJ EH A B FJ ''''==,则得EFJH ,得//EF JH ,易得//JH D K ',因//,D M GK D M GK ''=,得D MJK ' ,得//D K GM ',故得//EF GM .同理可得//MN FG ,因此,,,,M N E F G 五点共面.由A C '⊥平面MEN 可得A C '⊥面MNEFG .所以存在这样的点P 使A C '⊥面MNP ,故C正确;对于D ,如图4,以点B 为球心,176为半径的球面被面AB C '所截的截面为圆形,记其半径为r,则r =(*),其中d 为点B 到平面AB C '的距离.由B ABC B AB C V V --''=可得,1133ABC AB C S BB S d ''⨯⨯=⨯⨯ ,则122442132d ⨯⨯⨯==⨯,代入(*),得52r =,所以截面面积225ππ4S r ==,故D 错误.故选:AC.【点睛】关键点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多面体中与动点有关的距离最值,截面性质问题,属于难题.解题关键在于处理距离和的最小值常常需要平面翻折,截面问题,一般应先作出截面,再根据条件分析截面性质,对于球的截面圆,常通过垂径定理求解.三.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15分.12.习主席曾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为响应国家号召,农学专业毕业的小李回乡创业,在自家的田地上种植了,A B 两种有机生态番茄共5000株,为控制成本,其中A 品种番茄占40%.为估计今年这两种番茄的总产量,小李采摘了10株A 品种番茄与10株B 品种番茄,其中A 品种番茄总重17kg ,B 品种番茄总重23kg ,则小李今年共可收获番茄约_______kg .【答案】10300【解析】【分析】求解两种番茄的种植株数,利用比例即可求解.【详解】由题意,知A 品种番茄共40%5000=2000⨯株,B 品种番茄3000株,故共可收获番茄约172320003000103001010⨯+⨯=kg ,故答案为:1030013.已知三棱锥A BCD,ABC - 是边长为2的等边三角形,BCD △是面积为2的等腰直角三角形,且平面ABC ⊥平面BCD ,则三棱锥A BCD -的外接球表面积为_______.【答案】28π3##28π3【解析】【分析】判断出等腰直角三角形BCD △的直角,根据面面垂直的性质说明四边形1O EGO 为矩形,求出相关线段长,即可求得三棱锥外接圆半径,即可求得答案.【详解】由于ABC 是边长为2的等边三角形,故2BC =,BCD △是面积为2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假设BDC ∠为直角,则BD DC ==112BCD S ==△不合题意;故DBC ∠或DCB ∠为直角,不妨设DBC ∠为直角,则2BD BC ==;设ABC 的中心为G ,E 为BC 的中点,则,,A G E 共线,且AE BC ⊥,由于平面ABC⊥平面BCD ,平面ABC ⋂平面BCD BC =,AE ⊂平面ABC ,故⊥AE 平面BCD ,设O 为三棱锥A BCD -的外接球球心,1O 为DC 中点,即为BCD △的外接圆圆心,连接1OO ,则1OO ⊥平面BCD ,则1OO AE ∥,连接1OG,O E ,则OG ⊥平面ABC ,AE ⊂平面ABC ,则OG AE ⊥,又⊥AE 平面BCD ,1O E ⊂平面BCD ,则1AE O E ⊥,则四边形1O EGO 为矩形,则112122323OG O E DB ,AG ====⨯=,故22273OA OG AG =+=,故三棱锥A BCD -的外接球表面积为228π4π3OA ⨯=,故答案为:28π314.在ABC 中,43AB AC AB AC P ⊥==,,,为斜边BC 上一动点,点Q 满足2PQ =,且AQ mAB nAC =+,则2m n +的最大值为______________.【答案】1323+【解析】【分析】取AB 中点D ,连接CD 交AQ 于点E ,由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得2AQ m n AE+=,过Q 作QF CD ∥交直线AB 于点,AQ AF F AEAD=,如图,当P 与B 重合,FQ 与P 相切时,AF AD取得最大值,即可求解.【详解】AB 中点D ,由题可知点Q 点在以P 为圆心,以2为半径的圆上,则2AQ mAB n AC mAD n AC =+=+;连接CD 交AQ 于点E ,()1AE AD AC λλ=+-,则()()1AQ AQ AQ AE AD AC AE AEλλ=⋅=⋅+- ,故2AQ m n AE+=.过Q 作QF CD ∥交直线AB 于点,AQ AF F AEAD=.如图,当P 与B 重合,FQ 与P 相切时,AF AD取得最大值.则3tan tan 2∠=∠=BFQ ADC,得sin ∠=BFQ ,得2,223sin 33BQ AB BF BF m n BFQAD +===+==∠.故答案为:1323+四.解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计77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5.如图,棱长为6的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O 是AC 的中点,E 是1AA 的中点,点F 在AB上.(1)当F 是AB 的中点时,证明:平面//EFO 平面11A D C ;(2)当F 是靠近B 的三等分点时,求异面直线FO 与1AC 所成角的余弦值.【答案】(1)证明见解析(2)3015.【解析】【分析】(1)利用OF OE ,分别为11,BC A C A D 的中位线,得到//OF 平面11A D C ,//OE 平面11A D C ,借助面面平行的判定定理证明即可;(2)由1//OE A C 可知EOF ∠或其补角为异面直线FO 与1AC 所成角,借助余弦定理求出即可.【小问1详解】由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可知,,O E 是1,AC AA 中点,所以1//,OE A C 因为11A D ⊂平面11,A D C OE ⊄平面11A D C ,所以//OE 平面11A D C .因为F 是AB 中点,O 是AC 中点,所以OF 为ABC 的中位线,故11////OF BC A D .又由于1AC ⊂平面11,A D C OF ⊄平面11A D C ,所以//OF 平面11A D C .又,,OE OF O OE OF =⊂ 平面EFO ,故平面//EFO 平面11A D C .【小问2详解】由1//OE A C 知,异面直线FO 与1AC 所成角即为EOF ∠或其补角.由于1AA ⊥平面,,ABCD AB AO ⊂平面ABCD ,则1AA 与,AB AO 都垂直,所以90EAF EAO ∠=∠=︒,由题意得4AF =,在Rt EAF △中,由勾股定理可得5EF =.易得3AO AE ==,在Rt EAO △中,由勾股定理可得EO =在OAF △中,45CAB ∠=︒,由余弦定理得FO ==,在EOF 中,由余弦定理可得2222cos EF EO FO EO FO EOF =+-⋅⋅∠,代入解得cos 015EOF ∠==>.所以异面直线FO 与1AC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3015.16.2024年4月26日,主题为“公园城市、美好人居”的世界园艺博览会在四川成都正式开幕,共建成113个室外展园,涵盖了英式、法式、日式、意式、中东、东南亚等全球主要园林风格,吸引了全球各地游客前来参观游玩.现从展园之一的天府人居馆中随机抽取了50名游客,统计他们的参观时间(从进入至离开该展园的时长,单位:分钟,取整数),将时间分成[)[)[]455555658595 ,,,,,,五组,并绘制成如图所示的频率分布直方图.(1)求图中a 的值;(2)由频率分布直方图,试估计该展园游客参观时间的第75百分位数(保留一位小数);(3)由频率分布直方图,估计样本的平均数¯(每组数据以区间的中点值为代表).【答案】(1)0.015a =;(2)78.3(3)69x =.【解析】【分析】(1)应用频率和为1求参数;(2)应用频率分布直方图求百分位数步骤求解;(3)应用频率分布直方图求平均数步骤求解.【小问1详解】由样本频率分布直方图可知()0.0120.0250.035101a +++⨯=,解得0.015a =;【小问2详解】样本频率直方图前三组频率之和为()0.0100.0250.035100.70.75++⨯=<,前四组频率之和为()0.0100.0250.0350.015100.850.75+++⨯=>,所以样本数据的第七十五百分位数在第四组内,设其为x ,则()750.0150.700.75x -⨯+=,解得78.3=x ,所以样本数据的第七十五百分位数为78.3.由样本估计总体,估计该展园游客参观时间的第七十五百分位数也为78.3;【小问3详解】0.0110500.03510600.02510700.01510800.0151090x =⨯⨯+⨯⨯+⨯⨯+⨯⨯+⨯⨯,计算可得,样本的平均数69x =.17.甲、乙两位同学进行羽毛球比赛,并约定规则如下:在每个回合中,若发球方赢球,则得1分,并且下一回合继续由其发球;若发球方输球,则双方均不得分,且下一回合交换发球权;比赛持续三回合后结束,若最终甲乙得分相同,则为平局.已知在每回合中,甲获胜的概率均为23,各回合比赛结果相互独立,第一回合由甲发球.(1)求甲至少赢1个回合的概率;(2)求第二回合中有选手得分的概率;(3)求甲乙两人在比赛中平局的概率.【答案】(1)2627(2)59(3)427.【解析】【分析】(1)根据对立事件概率求法及乘法公式结合条件即得;(2)结合对立事件和独立事件,应用和事件求概率;(3【小问1详解】设事件=i A “第i 回合甲胜”,事件M =“甲至少赢一回合”,故M =“甲每回合都输”.i A 为i A 对立事件,()23i P A =,故()13i P A =.()()()()()()31231231261111327P M P M P A A A P A P A P A ⎛⎫=-=-=-=-=⎪⎝⎭,故甲至少赢1个回合的概率为2627.【小问2详解】设事件N =“第二回合有人得分”,由题可知1212N A A A A =⋃,且12A A 和12A A 互斥,则()()()()()()()1212121259P N P A A P A A P A P A P A P A =+=⋅+⋅=,故第二回合有人得分的概率为59.【小问3详解】设事件Q =“甲乙两人平局”,由题可知,只有0:0与1:1两种情况,因此123123Q A A A A A A =⋃,故()()()()()()()()()123123123123427P Q P A A A P A A A P A P A P A P A P A P A =+=+=,故甲乙两人平局的概率为427.18.记ABC 的内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已知4,2,sin sin 2sin a c a A c C b B ==+=,D 是线段AC 上的一点,满足13AD AC =,过D 作一条直线分别交射线BA 、射线BC 于M N 、两点.(1)求b ,并判断ABC 的形状;(2)求BD 的长;(3)求BM BN ⋅的最小值.【答案】(1)b =,钝角三角形(2)2133(3)409【解析】【分析】(1)由正弦定理得b =cos 0A <,得到π2A >,ABC 是钝角三角形;(2),BA BC 可作为一组基底,求出5cos ,cos 8BA BC B 〈〉== ,根据题目条件得到2133BD BA BC =+ ,平方后2BD,从而求出答案;(3)设,BM xBA BN yBC ==,根据向量共线得到()()1,0,1BD t BM tBN t =-+∈ ,由向量基本定理得到()21,313x y t t ==-,表达出()291BM BN BA BC t t⋅=⋅-⋅ ,其中50BA BC ⋅=>,由基本不等式求出最小值.【小问1详解】由正弦定理得,222sin sin 2s n 2i a a c A c C b B b ⇒+=+=,又4,2a c ==,解得b =.又因为22220b c a +-=-<,故222cos 02+-=<b c a A bc,因为0πA <<,故π2A >,所以ABC 是钝角三角形.【小问2详解】由平面向量基本定理,,BA BC可作为一组基底向量,且有2,4BA BC == ,2225cos ,cos 28a cb BA BC B ac+-〈〉===.由于13AD AC = ,所以()13BD BA BC BA -=- ,故2133BD BA BC =+ .BD ==3===;【小问3详解】由题意可设,BM xBA BN yBC == .由于,,M D N 三点共线,设MD tMN =,01t <<,故()BD BM t BN BM -=- ,故()()1,0,1BD t BM tBN t =-+∈.所以()21133BD t x BA ty BC BA BC =-⋅+⋅=+ ,由平面向量基本定理,解得()21,313x y t t ==-,所以()21,313BM BA BN BC t t ==-.因此()()21231391BM BN BA BC BA BC t t t t ⎛⎫⎛⎫⋅=⋅=⋅ ⎪ ⎪ ⎪--⋅⎝⎭⎝⎭,而||||cos 50BA BC BA BC B ⋅=⋅⋅=>,其中()11122t t t t -+-≤=,当且仅当1t t -=,即12t =时,等号成立,因此当12t =时,409BM BN ⋅= 为最小值.【点睛】平面向量解决几何最值问题,通常有两种思路:①形化,即用平面向量的几何意义将问题转化为平面几何中的最值或取值范围问题,然后根据平面图形的特征直接进行求解;②数化,即利用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把问题转化为代数中的函数最值与值域,不等式的解集,方程有解等问题,然后利用函数,不等式,方程的有关知识进行求解.19.如图,斜三棱柱111A B C ABC -中,90ABC ∠= ,四边形11ABB A 是菱形,D 为AB 中点,1A D ⊥平面ABC ,点1A 到平面11BCC B 1AA 与1CC 的距离为2.(1)求证:CB ⊥平面11ABB A ;(2)求1AC 与平面11BCC B 所成角的正弦值;(3)若E F ,分别为1AA AC ,的中点,求此斜三棱柱被平面1B EF 所截的截面面积.【答案】(1)证明见解析(2)155(3)53412.【解析】【分析】(1)根据线面垂直判定定理证明即可;(2)先根据线面垂直判定定理证明线面垂直,几何法得出线面角,再计算得出正弦值;(3)先找到截面,再计算截面即可.【小问1详解】因为1A D ⊥平面,ABC BC ⊂平面ABC ,故1A D BC ⊥.又由90ABC ∠=︒,即1,,AB BC AB A D D AB ⊥⋂=⊂平面11ABB A ,1A D ⊂平面11ABB A ,因此BC ⊥平面11ABB A .【小问2详解】由于菱形11ABB A ,且1A D 为AB 的垂直平分线,因此可知1A AB △和11B A B 均为等边三角形.由BC ⊥平面11,ABB A BB ⊂平面1ABB A ,可得1BC BB ⊥,斜三棱柱进一步可得11B BCC 是矩形.此时作1111,A P BB AQ CC ⊥⊥,连接1,,PQ PC AC .由题知,112,AQ A P =⊂平面11ABB A ,可得111,BC A P BC BB B BB ⊥⋂=⊂,平面11,BCC B BC ⊂平面11BCC B ,因此1AP ⊥平面11BCC B ,因此由题知,1,A P PQ PC =⊂平面11BCC B ,所以也有11,A P PQ A P PC ⊥⊥.因此,1ACP ∠为1AC 与平面11BB C C 所成角.在1Rt A PQ △中,1PQ ==,由矩形可知1BC PQ ==.由于1A P =1B AB △中,可以解得12,BB P =为1BB 中点,1BP =.所以,在Rt BCP △中,PC =1Rt ACP △中,1AC =.因此,111115sin ,5A P ACP AC AC ∠===与平面11BB C C所成角的正弦值为5.【小问3详解】延长1,EF C C 交于点M ,连接1MB ,交BC 于N ,连接FN ,如图,故四边形1B EFN 即为所得截面.上一问可知,菱形11ABB A 的边长为2,矩形11B BCC 中1BC =,平行四边形11ACC A中111112,AA CC AC AC AC =====.要计算截面1B EFN 的面积,首先研究1B EM △.在11A B E △中,由于11120EA B ∠=︒,由余弦定理可得1B E =,E F 为中点,因此12EM EF AC ===,此时有1MC AE ==,在直角11MB C中1MB N =为BC 的三等分点.因此1B EM △中,由余弦定理可得2221111cos 25EM MB EB EMB EM MB +-∠==⋅⋅,第21页/共21页所以可以计算得117sin 5EMB ∠=.设截面面积为S ,由于111,23MF ME MN MB ==,有11111115534sin sin 22612B EM NFM B EM S S S ME MB EMB MF MN EMB S =-=⋅⋅∠-⋅⋅∠==△△△因此,此斜三棱柱被平面1B EF 所截的截面面积为53412.。
高一数学下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卜人入州八九几市潮王学校二零二零—二零二壹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卷高一数学一:选择题。
1.假设sin 0α<,且tan 0α>,那么α是〔〕A.第一象限角B.第二象限角C.第三象限角D.第四象限角 【答案】C 【解析】sin 0α<,那么α的终边在三、四象限;tan 0α>那么α的终边在三、一象限,sin 0α<,tan 0α>,同时满足,那么α的终边在三象限。
2.4sin()3π-的值等于()A.12 B.-12D.【答案】C 【解析】 【分析】利用诱导公式把4sin()3π-化简成sin 3π.【详解】44sin()sin()sin 333πππ-=-==【点睛】此题考察诱导公式的应用,即把任意角的三角函数转化成锐角三角函数,考察根本运算求解才能. 3.(3,0)AB =,那么AB等于() A.2B.3C.4D.5【答案】B 【解析】 【详解】因为(3,0)AB =,所以93AB =+=,应选B.4.如图是某体育比赛现场上评委为某位选手打出的分数的茎叶图,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所剩数据的平均数和方差分别是() A. B.85和C.D.【答案】B 【解析】 【分析】去掉最低分79分,最高分93分,利用平均数的计算公式求得85x=,利用方差公式求得2 1.6s =.【详解】去掉最低分79分,最高分93分,得到数据84,84,84,86,87, 该组数据的平均数8484848687855x++++==,222222(8485)(8485)(8485)(8685)(8785) 1.65s -+-+-+-+-==.【点睛】此题考察从茎叶图中提取信息,并对数据进展加工和处理,考察根本的运算求解和读图的才能. 5.函数y=2cos 1x -的最大值、最小值分别是() A.2,-2 B.1,-3C.1,-1D.2,-1【答案】B 【解析】 【分析】根据余弦函数有界性确定最值.【详解】因为1cos 1x -≤≤,所以2cos 1[3,1]y x =-∈-,即最大值、最小值分别是1,-3,选B.【点睛】此题考察余弦函数有界性以及函数最值,考察根本求解才能,属基此题. 6.sin 20︒cos 40︒+cos20°sin40°的值等于A.14B.2C.12D.4【答案】B 【解析】由题可得,000002040+2040=60sin cos cos sin sin =.应选B.7.向量(4,2)a=-,向量,)5(b x =,且//a b ,那么x 等于()A.10B.5C.52-D.10-【答案】D 【解析】 【分析】由两向量平行,其向量坐标穿插相乘相等,得到452x ⨯=-. 【详解】因为//a b ,所以452x ⨯=-,解得:10x =-.【点睛】此题考察向量平行的坐标运算,考察根本运算,注意符号的正负. 8.从装有5个红球和3个白球的口袋内任取3个球,那么,互斥而不对立的事件是() A.至少有一个红球与都是红球 B.至少有一个红球与都是白球 C.至少有一个红球与至少有一个白球 D.恰有一个红球与恰有两个红球【答案】D 【解析】【详解】试题分析:从装有5个红球和3个白球的口袋内任取3个球,不同的取球情况一共有以下几种: 3个球全是红球;2个红球1个白球;1个红球2个白球;3个球全是白球. 选项A 中,事件“都是红球〞是事件“至少有一个红球〞的子事件,不是互斥事件; 选项B 中,事件“至少有一个红球〞与事件“都是白球〞是对立事件;选项C 中,事件“至少有一个红球〞与事件“至少有一个白球〞的交事件为“2个红球1个白球〞与“1个红球2个白球〞,不是互斥事件;选项D 中,事件“恰有一个红球〞与事件“恰有二个红球〞互斥不对立 考点:互斥事件与对立事件 9.函数()y Asin x ωϕ=+的局部图象如以下图,那么〔〕A.2sin 26y x π⎛⎫=- ⎪⎝⎭B.2sin 23y x π⎛⎫=- ⎪⎝⎭C.2sin 26y x π⎛⎫=+ ⎪⎝⎭D.2sin 23y x π⎛⎫=+ ⎪⎝⎭【答案】A 【解析】 【分析】由函数的图象的顶点坐标求出A ,由周期求出w ,由五点法作图求出ϕ的值,可得函数的解析式. 【详解】根据函数()y Asin x ωϕ=+的局部图象,可得2A =,236T πππω==+,解得2w =,再根据五点法作图,可得232ππϕ⨯+=,解得6πϕ=-,故()226f x sin x π⎛⎫=- ⎪⎝⎭,应选:A .【点睛】此题主要考察由函数()y Asin x ωϕ=+的局部图象求解析式,其中解答中函数的图象的顶点坐标求出A ,由周期求出w ,由五点法作图求出ϕ的值是解答的关键,着重考察了推理与运算才能,属于根底题.10.设函数()sin(2)2f x x π=-〔x ∈R 〕,那么()f x 是 A.最小正周期为π的奇函数 B.最小正周期为π的偶函数 C.最小正周期为2π的奇函数 D.最小正周期为2π的偶函数 【答案】B 【解析】∵f (x )=sin 22x π⎛⎫-⎪⎝⎭=-cos2x , ∴f (x )为偶函数,周期T =π. 11.假设将一个质点随机投入长方形ABCD 中,其中2,1AB BC ==,那么质点落在以AB 为直径的半圆内的概率为〔〕A.8π B.6π C.4π D.2π 【答案】C 【解析】 【分析】质点落在以AB 为直径的半圆内的概率等于半圆面积与长方形面积比. 【详解】如以下图:2,1AB BC ==,2112214S P S ππ⋅⋅===⋅半圆长方形.【点睛】此题考察几何概型的概率计算,注意概率值是半圆面积与长方形面积的比值,与单个图形面积的12.[2021·沙期末]在四边形ABCD 中,AB =a +2b ,BC =-4a -b ,CD =-5a -3b ,其中a ,b 不一共线,那么四边形ABCD 为() A.平行四边形 B.矩形C.梯形D.菱形【答案】C 【解析】 ∵AD =AB +BC +CD =-8a -2b =2BC ,AB 与CD 不平行,∴四边形ABCD 为梯形.二、填空题. 13.角α的终边经过点()3,4P ,那么cos α的值是____________.【答案】35【解析】 【分析】由题意和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求出cos a 的值即可. 【详解】由题意得角α的终边经过点()3,4P,那么5OP =,所以3cos 5x a OP ==,故答案为35. 【点睛】此题考察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属于根底题. 14.向量a =(3,2),b =(0,-1),那么向量3b -a 的坐标是. 【答案】(3,5)-- 【解析】 试题分析:因为(3,2),(0,1)ab ==-,所以33(0,1)(3,2)(3,5)b a -=--=--.考点:向量坐标运算.15.ABC ∆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1,0),(1,2),(0,)A B C c -,假设AB ⊥BC ,那么c 的值是______.【解析】 【分析】 求出(2,2),(1,2)AB BC c ==--,再利用AB ⋅0BC =,求得3c =.【详解】(2,2),(1,2)AB BC c ==--,因为AB ⊥BC ,所以2(1)2(2)0c ⨯-+⨯-=,解得:3c =.【点睛】此题考察向量的坐标表示、数量积运算,要注意向量坐标与点坐标的区别.16.一个社会调查机构就某地居民的月收入调查了10000人,并根据所得数据画了样本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如以下图).为了分析居民的收入与年龄、学历、职业等方面的关系,要从这10000人中再用分层抽样方法抽出80人作进一步调查,那么在[1500,2000)(元)月收入段应抽出人. 【答案】16 【解析】试题分析:由频率分布直方图知,收入在1500--2000元之间的概率为0.0004×500=0.2,所以在[1500,2000〕〔元〕月收入段应抽出80×0.2=16人。
高一下期末数学试卷含答案解析

故选B.
3.在正项等比数列{an}中,若a2=2,a4﹣a3=4,则公比为( )
A.2B.1C. D.
【考点】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
【分析】利用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及其性质即可得出,
【解答】解:设正项等比数列{an}的公比为q>0,
∵a2=2,a4﹣a3=4,∴ =2q2﹣2q=4,
22.已知A(﹣1,0),B(1,0),圆C:x2﹣2kx+y2+2y﹣3k2+15=0.
(Ⅰ)若过B点至少能作一条直线与圆C相切,求k的取值范围.
(Ⅱ)当k= 时,圆C上存在两点P1,P2满足∠APiB=90°(i=1,2),求|P1P2|的长.
-学年河北省沧州市高一(下)期末数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化为q2﹣q﹣2=0,解得q=2.
故选;A.
4.若a>b,则下列不等式成立的是( )
A.a2>b2B. C.lga>lgbD.
【考点】不等关系与不等式.
【分析】利用不等式的性质和指数函数的单调性就看得出.
【解答】解:∵a>b,∴2a>2b>0,∴ ,
故D正确.
故选D.
5.若直线l∥平面α,直线m⊂α,则l与m的位置关系是( )
A. B. C. D.3
【考点】由三视图求面积、体积.
【分析】由三视图知该几何体是一个长方体截去一个三棱锥所得的组合体,由三视图求出几何元素的长度,由柱体、锥体的体积公式求出几何体的体积.
【解答】解:由三视图知几何体是一个长方体截去一个三棱锥所得的组合体,
且长方体长、宽、高分别是1、1、3,
三棱锥的底面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直角边是1,三棱锥的高是1,
A.2B.1C. D.
高一数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带参考答案)

高一数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带参考答案)选择题1. 以下属于集合 {1, 2, 3, 4} 的真子集的个数是:A. 3B. 7C. 15D. 16正确答案:A2. 已知集合 A = {x | -2 ≤ x ≤ 3},则集合 A 中的元素个数是:A. 4B. 5C. 6D. 7正确答案:C3. 设集合 A = {a, b, c},集合 B = {1, 2, 3},则集合 A × B 的元素个数是:A. 3B. 6C. 9D. 12正确答案:D4. 已知集合 A = {x | -5 ≤ x ≤ 5},则集合 A 的幂集的元素个数是:A. 10B. 20C. 32D. 64正确答案:C解答题1. 已知函数 f(x) = 2x + 3,求 f(-4) 的值。
解答:将 x = -4 代入函数 f(x) = 2x + 3 中,得到 f(-4) = 2(-4) + 3 = -5。
2. 计算下列算式的值:(-3)^4 - 2 × 5^2解答:首先计算指数,得到(-3)^4 = 81,5^2 = 25。
然后代入算式,得到值为 81 - 2 × 25 = 31。
3. 已知一组数据为 {2, 4, 6, 8, 10},求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解答:将数据从小到大排序为 {2, 4, 6, 8, 10},可以看出中间的数为 6,所以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为 6。
4. 某商品标价为 800 元,商场打折后的售价为 720 元,求打折幅度。
解答:打折幅度为原价与打折后价之间的差值除以原价,所以打折幅度为 (800 - 720) ÷ 800 = 0.1,即打折幅度为 10%。
以上为高一数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卷

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卷(含答案解析)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多选题1.下列抽样方法是简单随机抽样的是( )A .某工厂从老年、中年、青年职工中按2∶5∶3的比例选取职工代表B .用抽签的方法产生随机数C .福利彩票用摇奖机摇奖D .规定凡买到明信片最后四位号码是“6637”的人获三等奖 2.若直线a 平行于平面α,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a 平行于α内的有限条直线 B .α内有无数条直线与a 平行 C .直线a 上的点到平面α的距离相等 D .α内存在无数条直线与a 成90°角3.设a ,b ,l 为不同的直线,α,β,γ为不同的平面,下列四个命题中错误的是( ) A .若//a α,a b ⊥,则b α⊥ B .若αγ⊥,βγ⊥,l αβ=,则l γ⊥C .若a α⊂,//a β,b β⊂,//b α,则//αβD .若αβ⊥,l αβ=,A α∈,AB l ⊥,则AB β⊥4.小王于2017年底贷款购置了一套房子,根据家庭收入情况,小王选择了10年期每月还款数额相同的还贷方式,且截止2021年底,他没有再购买第二套房子.如图是2018年和2021年小王的家庭收入用于各项支出的比例分配图:根据以上信息,判断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 .小王一家2021年用于饮食的支出费用跟2018年相同 B .小王一家2021年用于其他方面的支出费用是2018年的3倍 C .小王一家2021年的家庭收人比2018年增加了1倍 D .小王一家2021年用于房贷的支出费用与2018年相同5.已知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的棱长为2,点F 是棱1BB 的中点,点P 在四边形11BCC B 内(包括边界)运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若P 在线段1BC 上,则三棱锥1P AD F -的体积为定值B .若P 在线段1BC 上,则DP 与1AD 所成角的取值范围为,42ππ⎡⎤⎢⎥⎣⎦C .若//PD 平面1AD F ,则点PD .若AP PC ⊥,则1A P 与平面11BCC B二、单选题6.已知a ,b ,c 是三条不同的直线,α,β是两个不同的平面,⋂=c αβ,a α⊂,b β⊂,则“a ,b 相交“是“a ,c 相交”的( ) A .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分不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7.某校有男生3000人,女生2000人,学校将通过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100人的身高数据,若按男女比例进行分层随机抽样,抽取到的学生平均身高为165cm ,其中被抽取的男生平均身高为172cm ,则被抽取的女生平均身高为( ) A .154.5cmB .158cmC .160.5cmD .159cm8.从二面角内一点分别向二面角的两个面引垂线,则这两条垂线所夹的角与二面角的平面角的关系是( ) A .互为余角B .相等C .其和为周角D .互为补角9.某校从参加高二年级学业水平测试的学生中抽出80名学生,其数学成绩(均为整数)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估计这次测试中数学成绩的平均分、众数、中位数分别是( )A .73.3,75,72B .72,75,73.3C .75,72,73.3D .75,73.3,7210.对于数据:2、6、8、3、3、4、6、8,四位同学得出了下列结论:甲:平均数为5;乙:没有众数;丙:中位数是3;丁:第75百分位数是7,正确的个数为( ) A .1B .2C .3D .411.为了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的文件精神,某学校结合自身实际,推出了《植物栽培》《手工编织》《实用木工》《实用电工》《烹饪技术》五门校本劳动选修课程,要求每个学生从中任选三门进行学习,学生经考核合格后方能获得该学校荣誉毕业证,则甲、乙两人的选课中仅有一门课程相同的概率为( ) A .325B .15C .310 D .3512.已知正四棱柱ABCD - A 1B 1C 1D 1中 ,AB=2,CC 1=E 为CC 1的中点,则直线AC 1与平面BED 的距离为 A.2BCD .1三、填空题13.如图,在棱长为1的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点E 、F 、G 分别为棱11B C 、1CC 、11D C 的中点,P 是底面ABCD 上的一点,若1A P ∥平面GEF ,则下面的4个判断∶点P∶线段1A P ;∶11A P AC ⊥;∶1A P 与1B C 一定异面.其中正确判断的序号为__________.14.甲、乙两同学参加“建党一百周年”知识竞赛,甲、乙获得一等奖的概率分别为14、15,获得二等奖的概率分别为12、35,甲、乙两同学是否获奖相互独立,则甲、乙两人至少有1人获奖的概率为___________.15.数据1x ,2x ,…,8x 平均数为6,标准差为2,则数据126x -,226x -,…,826x -的方差为________. 16.将正方形ABCD 沿对角线AC 折起,并使得平面ABC 垂直于平面ACD ,直线AB 与CD 所成的角为__________.四、解答题17.如图,在直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1,AB BC AA AB ⊥=,G 是棱11A C 的中点.(1)证明:1BC AB ⊥;(2)证明:平面1AB G ⊥平面1A BC .18.甲、乙两台机床同时生产一种零件,在10天中,两台机床每天生产的次品数分别为: 甲:0,0,1,2,0,0,3,0,4,0;乙:2,0,2,0,2,0,2,0,2,0. (1)分别求两组数据的众数、中位数;(2)根据两组数据平均数和标准差的计算结果比较两台机床性能.19.某大学艺术专业400名学生参加某次测评,根据男女学生人数比例,使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中随机抽取了100名学生,记录他们的分数,将数据分成7组:[)2030,,[)3040,,,[]8090,,并整理得到如下频率分布直方图:(1)从总体的400名学生中随机抽取一人,估计其分数小于70的概率;(2)已知样本中分数小于40的学生有5人,试估计总体中分数在区间[)4050,内的人数; (3)已知样本中有一半男生的分数不小于70,且样本中分数不小于70的男女生人数相等.试估计总体中男生和女生人数的比例.20.某学校招聘在职教师,甲、乙两人同时应聘.应聘者需进行笔试和面试,笔试分为三个环节,每个环节都必须参与,甲笔试部分每个环节通过的概率依次为113224,,,乙笔试部分每个环节通过的概率依次为311422,,,笔试三个环节至少通过两个才能够参加面试,否则直接淘汰;面试分为两个环节,每个环节都必须参与,甲面试部分每个环节通过的概率依次为2132,,乙面试部分每个环节通过的概率依次为4354,,若面试部分的两个环节都通过,则可以成为该学校的在职教师.甲、乙两人通过各个环节相互独立. (1)求甲未能参与面试的概率;(2)记乙本次应聘通过的环节数为X ,求(3)P X =的值;(3)记甲、乙两人应聘成功的人数为Y ,求Y 的的分布列和数学期望21.如图,在三棱锥P -ABC 中,PA ⊥平面,ABC AB AC =,,M N 分别为,BC AB 的中点,(1)求证:MN //平面P AC (2)求证:平面PBC ⊥平面P AM22.如图,在四棱柱1111ABCD A B C D -中,底面ABCD 为菱形,其对角线AC 与BD 相交于点O ,1160A AB A AD BAD ∠=∠=∠=,13AA =,2AB =.(1)证明:1A O ⊥平面ABCD ; (2)求三棱锥11C A BD -的体积.参考答案:1.BC【分析】由题意,根据简单随机抽样的定义,可得答案.【详解】对于A ,此为分层抽样;对于B ,此为随机数表法;对于C ,此为简单随机抽样;对于D ,此为系统抽样. 故选:BC. 2.BCD【分析】根据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性质即可判断.【详解】因为直线a 平行于平面α,所以a 与平面α内的直线平行或异面,选项A 错误;选项B ,C ,D 正确.故选:BCD. 3.ACD【分析】选项ACD ,可借助正方体构造反例;选项B ,在平面γ分别取直线m 满足m a ⊥,直线n 满足n b ⊥,可证明l m ⊥,l n ⊥,即得证.【详解】A 选项:取11//A C 平面ABCD ,1111AC B D ⊥,但是11B D 不垂直于平面ABCD ,命题A 错误. B 选项:设a αγ⋂=,b βγ=,在平面γ分别取直线m 满足m a ⊥,直线n 满足n b ⊥.因为αγ⊥,βγ⊥,所以m α⊥,n β⊥,又l α⊆,l β⊆,所以l m ⊥,l n ⊥,所以l γ⊥.命题B 正确. C 选项:11//A B 平面ABCD ,//CD 平面11ABB A ,但平面ABCD 与平面11ABB A 不平行,命题C 错误. D 选项:平面ABCD ⊥平面11ABB A ,交线为AB ,1B ∈平面11ABB A ,1B C AB ⊥,但1B C 与平面ABCD 不垂直,命题D 错误. 故选:ACD4.BD【分析】由题意,根据扇形统计图的性质,可得答案.【详解】对于A ,小王一家2021年用于饮食的支出比例与跟2018年相同,但是由于2021年比2018年家庭收入多,∶小王一家2021年用于饮食的支出费用比2018年多,故A 错误;对于B ,设2018年收入为a ,∶相同的还款数额在2018年占各项支出的60%,在2021年占各项支出的40%,∶2021年收入为:0.6 1.50.4aa =,∶小王一家2021年用于其他方面的支出费用为1.512%0.18a a ⨯=,小王一家2018年用于其他方面的支出费用为0.06a ,∶小王一家2021年用于其他方面的支出费用是2018年的3倍,故B 正确;对于C ,设2018年收入为a ,则2021年收入为:0.6 1.50.4aa =,故C 错误; 对于D ,小王一家2021年用于房贷的支出费用与2018年相同,故D 正确. 故选:BD . 5.ACD【分析】A. 如图,当P 在线段1BC 上时,当P 到平面1AFD 的距离不变,又底面1AFD △的面积是定值,所以三棱锥1P AD F -的体积为定值,所以该选项正确;B. 如图,分析得DP 与1AD 所成角的取值范围为[,]32ππ,所以该命题错误;C.如图,,M N 分别是1,CC CB 中点,点P 的轨迹是线段MN =D. 点P 的轨迹为以BC 中点O 为圆心,以1为半径的半圆,1BO 所以1PB 1,所以1A P 与平面11BCC B=所以该选项正确. 【详解】A. 如图,因为11//,BC AD AD ⊂平面1,AFD 1BC ⊄平面1,AFD 所以1//BC 平面1,AFD 所以当P 在线段1BC 上时,当P 到平面1AFD 的距离不变,又底面1AFD △的面积是定值,所以三棱锥1P AD F -的体积为定值,所以该选项正确;B. 如图,因为11//,BC AD 所以DP 与1AD 所成角就是DP 与1BC 所成的角(锐角或直角),当点P 在1,B C 时,由于∶1BDC 是等边三角形,所以这个角为3π,当1DP BC 时,这个角为2π,由图得DP 与1AD 所成角的取值范围为[,]32ππ,所以该命题错误;C.如图,,M N 分别是1,CC CB 中点,点P 的轨迹是线段MN ,由于//DM AF ,AF ⊂平面1AFD ,DM ⊄平面1AFD ,所以//DM 平面1AFD ,同理可得//MN 平面1AFD ,又,DM MN ⊂平面DMN ,DMMN M =,所以平面//DMN 平面1AFD ,所以//DP 平面1AFD ,MN ==P 选项正确;D.如图,由题得1A P 与平面11BCC B 所成角为11A PB ∠,1112tan A PB PB ∠=,即求1PB 的最小值,因为,PC AP PC AB ⊥⊥,,,AP AB A AP AB ⋂=⊂平面ABP ,所以PC ⊥平面ABP ,所以PC BP ⊥,所以点P 的轨迹为以BC 中点O 为圆心,以1为半径的半圆,1BO 所以1PB1,所以1A P 与平面11BCC B 所=所以该选项正确.故选:ACD 6.C【分析】根据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进行判断即可.【详解】解:∶若a ,b 相交,a α⊂,b β⊂,则其交点在交线c 上,故a ,c 相交, ∶若a ,c 相交,可能a ,b 为相交直线或异面直线.综上所述:a ,b 相交是a ,c 相交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故选:C . 7.A【分析】由分层抽样求出100人中的男女生数,再利用平均数公式计算作答. 【详解】根据分层随机抽样原理,被抽取到的男生为60人,女生为40人, 设被抽取到的女生平均身高为cm x ,则6017240165100x⨯+=,解得154.5cm x =,所以被抽取的女生平均身高为154.5cm . 故选:A 8.D【分析】做出图像数形结合即可判断.【详解】如图,A 为二面角--l αβ内任意一点,AB α⊥,AC β⊥,过B 作BD l ⊥于D , 连接CD ,因为AB α⊥,l α⊂,所以AB l ⊥因为AC β⊥,l β⊂,所以AC l ⊥,且AB AC A ⋂=, 所以l ⊥平面ABCD ,且CD ⊂面ABCD ,所以⊥l CD 则BDC ∠为二面角l αβ--的平面角,90ABD ACD ∠∠︒==,BAC ∠为两条垂线AB 与AC 所成角,所以180A BDC ∠∠︒+=, 所以两条垂线所夹的角与二面角的平面角互为补角. 故选:D. 9.B【解析】根据频率分布直方图,结合平均数、众数、中位数的求法,即可得解. 【详解】由频率分布直方图可知,平均数为450.00510450.00510550.01510650.02010⨯⨯+⨯⨯+⨯⨯+⨯⨯750.03010850.02510950.0051072+⨯⨯+⨯⨯+⨯⨯=众数为最高矩形底边的中点,即75中为数为:0.005100.015100.02010100.5x ⨯+⨯+⨯+⨯= 可得0.010x = 所以中为数为0.010701073.30.030+⨯≈ 综上可知,B 为正确选项 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频率分布直方图的应用,平均数、众数、中位数的计算,属于基础题. 10.B【分析】分别求出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第75百分位数即可得解. 【详解】解:平均数为2683346858+++++++=,故甲正确;众数为:3,6,8,故乙错误;将这组数据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2,3,3,4,6,6,8,8, 则中位数为4652+=,故丙错误; 875%6⨯=,则第75百分位数为6872+=,故丁正确, 所以正确的个数为2个. 故选:B. 11.C【分析】先分析总的选课情况数,然后再分析甲、乙两人的选课中仅有一门课程相同的情况数,然后两者相除即可求解出对应概率.【详解】甲、乙总的选课方法有:3355C C ⋅种,甲、乙两人的选课中仅有一门课程相同的选法有:5412C C ⋅种,(先选一门相同的课程有15C 种选法,若要保证仅有一门课程相同只需要其中一人从剩余4门课程中选取2门,另一人选取剩余的2门课程即可,故有24C 种选法)所以概率为12543355310C C P C C ==,故选:C.【点睛】关键点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分析两人的选课仅有1门相同的选法数,可通过先确定相同的选课,然后再分析四门课程中如何做到两人的选课不同,根据古典概型的概率计算方法完成求解. 12.D【详解】试题分析:因为线面平行,所求求线面距可以转化为求点到面的距离,选用等体积法.1//AC 平面BDE ,1AC ∴到平面BDE 的距离等于A 到平面BDE 的距离,由题计算得11111223232E ABD ABD V S CC -=⨯=⨯⨯⨯在BDE 中,BE DE BD ===BD边上的高2==,所以122BDE S =⨯=所以1133A BDE BDE V S h -==⨯,利用等体积法A BDE E ABD V V --=,得: 13⨯=解得: 1h = 考点:利用等体积法求距离 13.∶∶【分析】先证明平面1A BD ∥平面GEF ,可判断P 的轨迹是线段BD ,结合选项和几何性质一一判断即可. 【详解】分别连接11,,BD A B A D ,所以11BD B D ∥,又因为11B D ∥EG ,则BD EG ∥, 同理1A D EF ∥,1,BDA D D EGEF E ==,故平面1A BD ∥平面GEF ,又因为1A P ∥平面GEF ,且P 是底面ABCD 上的一点,所以点P 在BD 上.所以点P 的轨迹是一段长度为BD =,故∶正确;当P 为BD 中点时1A P BD ⊥,线段1A P ,故∶错; 因为在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1AC ⊥平面1A BD ,又1A P ⊂平面1A BD , 则11A P AC ⊥,故∶正确;当P 与D 重合时,1A P 与1B C 平行,则∶错. 故答案为:∶∶14.1920【分析】利用独立事件的概率乘法公式和对立事件的概率公式可求得所求事件的概率.【详解】由题意可知,甲不中奖的概率为1111424--=,乙不中奖的概率为1311555--=,因此,甲、乙两人至少有1人获奖的概率为111914520-⨯=.故答案为:1920. 15.16【详解】试题分析:由题意知12868x x x x +++==,(862s x +-=,则12848x x x +++=,24s =,而()()()12826262624886688x x x y -+-++-⨯-⨯===,所以所求方差为()()()2222212812122122124168s x x x s ⎡⎤=-+-++-=⨯=⎣⎦'.故正确答案为16.考点:两组线性数据间的特征数的运算.【方法点晴】此题主要考查两组俱有线性关系的数据的特征数关系,当数据{}12,,,n x x x 与{}12,,,n y y y 中若有i i y ax b =+时,那么它们之间的平均数与方差(标准差)之间的关系是:y x =,222y x s a s =或是y x s as =,掌握此关系会给我们计算带来很大方便. 16.60°【分析】将所求异面直线平移到同一个三角形中,即可求得异面直线所成的角. 【详解】如图,取AC ,BD ,AD 的中点,分别为O ,M ,N ,则11,22ON CD MN AB ∥∥,所以ONM ∠或其补角即为所求的角.因为平面ABC ⊥平面ACD ,BO AC ⊥,平面ABC平面ACD AC =,BO ⊂平面ABC ,所以BO ⊥平面ACD ,又因为OD ⊂平面ACD ,所以BO OD ⊥. 设正方形边长为2,OB OD ==2BD =,则112OM BD ==. 所以=1ON MN OM ==.所以OMN 是等边三角形,60ONM ∠=︒. 所以直线AB 与CD 所成的角为60︒. 故答案为: 60° 17.(1)证明见解析 (2)证明见解析【分析】(1)由线面垂直得到1AA BC ⊥,从而求出BC ⊥平面11ABB A ,得到1BC AB ⊥;(2)根据正方形得到11BA AB ⊥,结合第一问求出的1BC AB ⊥,得到1AB ⊥平面1A BC ,从而证明面面垂直. (1)∶1AA ⊥平面ABC ,且BC ⊂平面ABC , ∶1AA BC ⊥. 又因为1,BC AB AA AB A ⊥=,1,AA AB ⊂平面11ABB A ,所以BC ⊥平面11ABB A . ∶1AB ⊂平面11ABB A , ∶1BC AB ⊥. (2)∶1AA AB =,易知矩形11ABB A 为正方形, ∶11BA AB ⊥.由(1)知1BC AB ⊥,又由于11,,A B BC B A B BC =⊂平面1A BC ,∶1AB ⊥平面1A BC . 又∶1AB ⊂平面1AB G , ∶平面1AB G ⊥平面1A BC .18.(1)甲的众数等于0;乙的众数等于0和2;甲的中位数等于0;乙的中位数等于1;(2)甲乙的平均水平相当,但是乙更稳定.【分析】(1)根据众数和中位数的公式直接计算,众数是指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中位数是按从小到大排列,若是奇数个,则正中间的数是中位数,若是偶数个数,则正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是中位数;(2)平均数指数据的平均水平,标准差指数据的稳定程度,离散水平.【详解】解:(1)由题知:甲的众数等于0;乙的众数等于0和2;甲的中位数等于0;乙的中位数等于1 (2)甲的平均数等于0012003040110+++++++++=乙的平均数等于2020202020110+++++++++=甲的方差等于2222222222(01)(01)(11)(21)(01)(01)(31)(01)(41)(01)210-+-+-+-+-+-+-+-+-+-=乙的方差等于2222222222(21)(01)(21)(01)(21)(01)(21)(01)(21)(01)110-+-+-+-+-+-+-+-+-+-=1 因此,甲乙的平均水平相当,但是乙更稳定!【点睛】本题考查样本的众数,中位数,标准差,重点考查定义和计算能力,属于基础题型. 19.(1)0.4;(2)20;(3)3:2.【分析】(1)根据频率=组距⨯高,可得分数小于70的概率为:1(0.040.02)10-+⨯;(2)先计算样本中分数小于40的频率,进而计算分数在区间[40,50)内的频率,可估计总体中分数在区间[40,50)内的人数;(3)已知样本中有一半男生的分数不小于70,且样本中分数不小于70的男女生人数相等,分别求出男生、女生的人数,进而得到答案.【详解】解:(1)由频率分布直方图知:分数小于70的频率为:1(0.040.02)100.4-+⨯= 故从总体的400名学生中随机抽取一人,估计其分数小于70的概率为0.4; (2)已知样本中分数小于40的学生有5人, 故样本中分数小于40的频率为:0.05,则分数在区间[40,50)内的频率为:1(0.040.020.020.01)100.050.05-+++⨯-=, 估计总体中分数在区间[40,50)内的人数为4000.0520⨯=人, (3)样本中分数不小于70的频率为:0.6, 由于样本中分数不小于70的男女生人数相等. 故分数不小于70的男生的频率为:0.3, 由样本中有一半男生的分数不小于70,故男生的频率为:0.6,则男生人数为0.610060⨯=, 即女生的频率为:0.4,则女生人数为0.410040⨯=, 所以总体中男生和女生人数的比例约为:3:2. 20.(1)38;(2)13(3)80P X ==;(3)分布列见解析;期望为712. 【分析】(1)甲未能参与面试,则甲笔试最多通过一个环节,结合已知条件计算即可;(2)分析3X =时,分析乙笔试和面试分别通过的环节即可求解;(3)首先分别求出甲乙应聘的概率,然后利用独立事件的性质求解即可.【详解】(1)设事件A =“甲未能参与面试”,即甲笔试最多通过一个环节, 故1131131133()(1)(1)(1)(1)(1)2(1)(1)2242242248P A =---+⨯--⨯+--⨯=;(2)当3X =时,可知乙笔试通过两个环节且面试通过1个环节,或者乙笔试通过三个环节且面试都未通过, 3113114343(3)[(1)(1)2][(1)(1)]4224225454P X ==-⨯⨯+⨯⨯-⨯⨯-+-⨯3114313(1)(1)4225480+⨯⨯⨯--=;(3)甲应聘成功的概率为1113113113215[(1)2(1)]2242242243224P =-⨯⨯⨯+⨯⨯-+⨯⨯⨯⨯=, 乙应聘成功的概率为2113113113433[(1)2(1)]224224224548P =-⨯⨯⨯+⨯⨯-+⨯⨯⨯⨯=,由题意可知,Y 的取值可能为0,1,2, 5395(0)(1)(1)248192P Y ==--=, 535341(1)(1)(1)24824896P Y ==⨯-+-⨯=535(2)24864P Y ==⨯=, 所以Y 的分布列如下表:所以数学期望7()12E Y =. 21.(1)证明见解析; (2)证明见解析.【分析】(1)由题意证得//MN AC ,结合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即可证得//MN 平面PAC ;(2)由PA ⊥平面ABC ,证得PA BC ⊥,再由AB AC =,证得AM BC ⊥,根据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证得BC ⊥平面PAM ,进而得到平面PBC ⊥平面PAM . (1)证明:在ABC 中,因为,M N 分别为,BC AB 中点,可得//MN AC , 又因为MN ⊄平面PAC ,AC ⊂平面PAC ,所以//MN 平面PAC . (2)证明:因为PA ⊥平面ABC ,且BC ⊂平面ABC ,可得PA BC ⊥, 又因为AB AC =,且M 为BC 中点,可得AM BC ⊥,又由PA AM A =且,PA AM ⊂平面PAM ,所以BC ⊥平面PAM , 因为BC ⊂平面PBC ,所以平面PBC ⊥平面PAM . 22.(1)证明见解析 (2)【分析】(1)连接1A B ,1A D ,可证明1AO BD ⊥,再证明1A O OA ⊥,从而可证明结论. (2)由线面垂直的判断定理得AC ⊥平面1A BD ,由11//AC A C 得11A C ⊥平面1A BD ,再由棱锥的体积可得答案. (1)连接11,A D A B ,111,,AD AB A AB A AD A A =∠=∠为公共边,1111,∴≅∴=A AB A AD A D A B ,又O 为BD 的中点,1A O BD ∴⊥,在1A AB 中,由余弦定理可知1A B在1Rt AOB 中1AO =13,A A AO = 满足22211A O AO A A +=1A O OA ∴⊥,又AO BD O ⋂=,1A O ∴⊥平面ABCD .(2)由(1)知1A O ⊥平面ABCD ,AC ⊂平面ABCD , 1A O AC ∴⊥且1BD AC BD AO O ⊥⋂=,, AC ∴⊥平面1A BD ,且11//AC A C , 11A C ∴⊥平面1A BD ,1111232C A BD V -=⨯⨯。
高一数学下期末考试题附答案

4—、选择题(本题共姓名12小题,(1)sin 75的值等于(B)(3)(5)飞in 440化简为⑴ C os 220 °化简sin(x 朋in x(A) COS (2X yk(B)COS (才F 列函数中是周期为(A) y 1 2sin 2(B)为了得到函数的图象上所有点向左平行移动(7) (9已知 a =向左平行移动ntan高一下数学期末试题每小题5分, 0cos80 y)cos 于cos y班级 _______ 学号 _______共60分,将答案直接填在下表中)兀的奇函数的为(7T2个单位长度P = a个单位长度n3,2x(D)(C )sin 220(D )osin80(C ) sin(2 x y)(D)sin y71tan(D ) y22sin(2xR 的图象,只需把函数(B )向右平行移动a P(D )向右平行移动都是锐角,则 + 等于y 3sinL1 X 2个单位长度 个单位长度71 71(B )4已知(A ) 已知(A ) (C ) .3(c)或44(乙 3),3(D )或544b 二(x , -6),若(B )4 b,则x 等于(C )- 4a 、b 是两个单位向•量,下列四个命题屯正确的是a 与b 相等 (B )如果a 与b 平行,那么a 与b 相等 (D )a2二 b 2a ・b 二 1(A)0 (B)3 4(c) 一(D) 15 5(10)已知W= 3, |b| 二 4 (且 a 与b不共线),若(ak+b)丄(ak-b),则k的值为/ \ 3 3 3 4 (A)- _ (B)(C) ±—(D) ±-4 4 4 3 (11) 已知同二3, b二(4, 2), 且 a II b, 则a的坐标为(A)3 5 厂6 5、3 5(> 3 5)J J( 5 5 (B)(- 5 _ 5坐标是答案5)或(-5(12)已知向量b 二2)30,一9(c)(,0)U―oO — +oO L ,)3二、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3)在三角形ABC中,已知a、b、c是角A、B、C的对边且a二6, b二3 2 , A二p则角B的大小为(14)已知cos=念,则sin 2x的值为(15)若将向呈a (2,。
人教版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题与答案解析(共五套)

人教A版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卷(一)(测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选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40.0分)1.复数为虚数单位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位于A. 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2.从分别写有1,2,3,4,5的5张卡片中随机抽取1张,放回后再随机抽取1张,则抽得的第一张卡片上的数大于第二张卡片上的数的概率为A. B. C. D.3.已知一个三棱柱的高为3,如图是其底面用斜二测画法画出的水平放置的直观图,其中,则此三棱柱的体积为A. 2B. 4C. 6D. 124.已知非零向量,,若,且,则与的夹角为A. B. C. D.5.设为平面,a,b为两条不同的直线,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若,,则B. 若,,则C. 若,,则D. 若,,则6.已知圆锥的顶点为P,母线PA,PB所成角的余弦值为,PA与圆锥底面所成角为,若的面积为,则该圆锥的体积为A. B. C. D.7.已知数据的方差为4,若,则新数据的方差为A. 16B. 13C.D.8.在中,A,B,C所对的边分别是a,b,c,若,且,则A. 3B. 4C. 5D. 6二、多选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0.0分)9.有甲乙两种报纸供市民订阅,记事件E为“只订甲报纸”,事件F为“至少订一种报纸”,事件G为“至多订一种报纸”,事件H为“不订甲报纸”,事件I为“一种报纸也不订”下列命题正确的是A. E与G是互斥事件B. F与I是互斥事件,且是对立事件C. F与G不是互斥事件D. G与I是互斥事件10.下面是甲、乙两位同学高三上学期的5次联考的数学成绩,现只知其从第1次到第5次分数所在区间段分布的条形图从左至右依次为第1至第5次,则从图中可以读出一定正确的信息是A. 甲同学的成绩的平均数大于乙同学的成绩的平均数B. 甲同学的成绩的中位数在115到120之间C. 甲同学的成绩的极差小于乙同学的成绩的极差D. 甲同学的成绩的中位数小于乙同学的成绩的中位数11.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 已知是非零向量,,若,则B. 向量,满足,,与的夹角为,则在上的投影向量为C. 点P在所在的平面内,满足,则点P是的外心D. 以,,,为顶点的四边形是一个矩形12.如图,在四棱锥中,底面ABCD是正方形,底面ABCD,,截面BDE与直线PC平行,与PA交于点E,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E为PA的中点B. 平面PACC. PB与CD所成的角为D. 三棱锥与四棱锥的体积之比等于.三、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0.0分)13.若复数z满足方程,则.14.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M,N分别为AD,AB上的点,且,MN交于点若,则的值为.15.某次知识竞赛规则如下:在主办方预设的5个问题中,选手若能连续正确回答出两个问题,即停止答题,晋级下一轮.假设某选手正确回答每个问题的概率都是,且每个问题的回答结果相互独立,则该选手恰好回答了4个问题就晋级下一轮的概率等于.16.如图,在正方体中,点O为线段BD的中点,设点P在线段上,直线OP与平面所成的角为,则的最小值,最大值.四、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0分)17.如图,在矩形OACB中,E和F分别是边AC和BC上的点,满足,,若,其中,R,求,的值.18.已知函数,且当时,的最小值为2.(1)求a的值,并求的单调递增区间;(2)先将函数的图象上的点纵坐标不变,横坐标缩小到原来的,再将所得的图象向右平移个单位,得到函数的图象,当时,求的x的集合.19.如图,在棱长均为1的直三棱柱中,D是BC的中点.求证:平面求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正弦值.20.某校在一次期末数学测试中,为统计学生的考试情况,从学校的2000名学生中随机抽取50名学生的考试成绩,被测学生成绩全部介于65分到145分之间满分150分,将统计结果按如下方式分成八组:第一组,第二组,第八组,如图是按上述分组方法得到的频率分布直方图的一部分.根据图表,计算第七组的频率,并估计该校的2000名学生这次考试成绩的平均分同一组中的数据用该组区间的中点值代表该组数据平均值;若从样本成绩属于第六组和第八组的所有学生中随机抽取2名,求他们的分差的绝对值小于10分的概率.21.在中,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若.求A的大小;若,,求的面积.22.如图,在三棱柱中,H是正方形的中心,,平面,且.求异面直线AC与所成角的余弦值;求二面角的正弦值;设N为棱的中点,E在上,并且,点M在平面内,且平面,证明:平面.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40.0分)1.复数为虚数单位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位于A. 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复数的几何意义,直接由复数求出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的坐标得答案.【解答】解:复数为虚数单位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的坐标为:,位于第四象限.故选D.2.从分别写有1,2,3,4,5的5张卡片中随机抽取1张,放回后再随机抽取1张,则抽得的第一张卡片上的数大于第二张卡片上的数的概率为A. B. C. D.【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概率的求法,解题时要认真审题,注意列举法的合理运用,属于基础题.先求出基本事件总数,再用列举法求出抽得的第一张卡片上的数大于第二张卡片上的数包含的基本事件个数,由此能求出抽得的第一张卡片上的数大于第二张卡片上的数的概率.【解答】解:从分别写有1,2,3,4,5的5张卡片中随机抽取1张,放回后再随机抽取1张,基本事件总数,抽得的第一张卡片上的数大于第二张卡片上的数包含的基本事件有:,,,,,,,,,,共有个基本事件,抽得的第一张卡片上的数大于第二张卡片上的数的概率,故选:D.3.已知一个三棱柱的高为3,如图是其底面用斜二测画法画出的水平放置的直观图,其中,则此三棱柱的体积为A. 2B. 4C. 6D. 12【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察直观图与原图的关系,以及棱柱的体积公式,属于基础题.依据直观图可知原图的底面三角形的底边长为2,高为2,可求出柱体的底面面积,再依据棱柱体积公式可求出答案.【解答】解:设三棱柱的底面三角形为,由直观图可知,,且,,故.故答案选C.4.已知非零向量,,若,且,则与的夹角为A. B. C. D.【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向量的数量积,考查了向量垂直的关系,考查了向量夹角的求解本题的关键是由垂直求出数量积为0.由向量垂直可得,结合数量积的定义表达式可求出,又,从而可求出夹角的余弦值,进而可求夹角的大小.【解答】解:因为,所以,因为,所以,.故选:B.5.设为平面,a,b为两条不同的直线,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若,,则B. 若,,则C. 若,,则D. 若,,则【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命题的真假的判断,是基础题,解题时要认真审题,注意空间思维能力的培养.利用空间线线、线面、面面间的关系对每一个选项逐一分析判断得解.【解答】解:若,,则a与b相交、平行或异面,故A错误;若,,则由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知,故B正确;若,,则或,故C错误;若,,则,或,或b与相交,故D错误.故选:B.6.已知圆锥的顶点为P,母线PA,PB所成角的余弦值为,PA与圆锥底面所成角为,若的面积为,则该圆锥的体积为A. B. C. D.【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线面角的概念、三角形面积公式、圆锥的体积公式,考查转化与化归思想,考查空间想象能力、运算求解能力.设底面半径为,根据线面角的大小可得母线长为2r,再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得到r的值,最后代入圆锥的体积公式,即可得答案.【解答】解:如图所示,设底面半径为,与圆锥底面所成角为,,,母线PA,PB所成角的余弦值为,,,,故选:C.7.已知数据的方差为4,若,则新数据的方差为A. 16B. 13C.D.【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利用方差的性质求解方差的问题,属于基础题.根据方差的性质直接计算可得结果.【解答】解:由方差的性质知:新数据的方差为:.故选:A.8.在中,A,B,C所对的边分别是a,b,c,若,且,则A. 3B. 4C. 5D. 6【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的应用,属于中档题.根据题目已知条件应用余弦定理和正弦定理进行化简,即可得到答案.【解答】解:,,,,又.代入可得故答案选D.二、多选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0.0分)9.有甲乙两种报纸供市民订阅,记事件E为“只订甲报纸”,事件F为“至少订一种报纸”,事件G为“至多订一种报纸”,事件H为“不订甲报纸”,事件I为“一种报纸也不订”下列命题正确的是A. E与G是互斥事件B. F与I是互斥事件,且是对立事件C. F与G不是互斥事件D. G与I是互斥事件【答案】B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互斥事件和对立事件的概念,属于基础题.根据互斥事件、对立事件的概念判断即可.【解答】解:对于A选项,E、G事件有可能同时发生,不是互斥事件;对于B选项,F与I不可能同时发生,且发生的概率之和为1,是互斥事件,且是对立事件;对于C选项,F与G可以同时发生,不是互斥事件;对于D选项,G与I也可以同时发生,不是互斥事件.故选:BC.10.下面是甲、乙两位同学高三上学期的5次联考的数学成绩,现只知其从第1次到第5次分数所在区间段分布的条形图从左至右依次为第1至第5次,则从图中可以读出一定正确的信息是A. 甲同学的成绩的平均数大于乙同学的成绩的平均数B. 甲同学的成绩的中位数在115到120之间C. 甲同学的成绩的极差小于乙同学的成绩的极差D. 甲同学的成绩的中位数小于乙同学的成绩的中位数【答案】D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频数分布直方图与应用问题,是基础题.根据频数分布直方图的数据,对选项中的命题进行分析,判断正误即可.【解答】解:对于A,甲同学的成绩的平均数,乙同学的成绩的平均数,所以甲同学的成绩的平均数小于乙同学的成绩的平均数,故A错误;由题图甲知,B正确;对于C,由题图知,甲同学的成绩的极差介于之间,乙同学的成绩的极差介于之间,所以甲同学的成绩的极差也可能大于乙同学的成绩的极差,故C错误;对于D,甲同学的成绩的中位数在之间,乙同学的成绩的中位数在之间,所以甲同学的成绩的中位数小于乙同学的成绩的中位数,故D正确.故选:BD.11.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 已知是非零向量,,若,则B. 向量,满足,,与的夹角为,则在上的投影向量为C. 点P在所在的平面内,满足,则点P是的外心D. 以,,,为顶点的四边形是一个矩形【答案】DBA【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向量数量积的运算,向量的坐标运算,向量垂直的转化,属中档题.利用平面向量的数量积运算,结合向量的线性运算,对每个选项进行逐一分析,即可容易判断选择.【解答】解:对A:因为,又,可得,故,故A选项正确;对B:因为,,与的夹角为,所以.故在上的投影向量为,故B选项正确;对C:点P在所在的平面内,满足,则点P为三角形ABC的重心,故C选项错误;对D:不妨设,则,故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又,所以,故四边形ABCD是矩形故D选项正确;综上所述,正确的有ABD.故选ABD.12如图,在四棱锥中,底面ABCD是正方形,底面ABCD,,截面BDE与直线PC平行,与PA交于点E,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E为PA的中点B. 平面PACC. PB与CD所成的角为D. 三棱锥与四棱锥的体积之比等于.【答案】AB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立体几何的综合应用,熟练线线、线面、面面之间的位置关系,审清题意,考验分析能力,属中档题.采用排除法,根据线面平行的性质定理以及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结合线线角的求法,锥体体积公式的计算,可得结果.【解答】解:对于A,连接AC交BD于点M,连接EM,如图所示,面BDE,面APC,且面面,,又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为AC的中点,为PA的中点,故A正确.对于B,面ABCD,面ABCD,,又,,面PAC面PAC,故B正确.对于C,,为PB与CD所成的角,面ABCD,面ABCD,,在中,,,故C错误.对于D,由等体积法可得,又,,故D正确.故选:ABD.三、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0.0分)13.若复数z满足方程,则.【答案】【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复数的计算,属基础题.根据题意可得,然后根据复数的乘法可得结果.【解答】解:由,则,所以,所以,故答案为:14.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M,N分别为AD,AB上的点,且,MN交于点若,则的值为.【答案】【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平面向量共线定理的推论,涉及向量的线性运算,属基础题.用向量表示,结合三点共线,即可求得参数值.【解答】解:根据题意,,因为三点共线,所以,解得.故答案为.15.某次知识竞赛规则如下:在主办方预设的5个问题中,选手若能连续正确回答出两个问题,即停止答题,晋级下一轮.假设某选手正确回答每个问题的概率都是,且每个问题的回答结果相互独立,则该选手恰好回答了4个问题就晋级下一轮的概率等于.【答案】【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相互独立事件的概率乘法公式,属于基础题.根据题意,若该选手恰好回答了4个问题就晋级下一轮,必有第二个问题回答错误,第三、四个问题回答正确,第一个问题可对可错.【解答】解:根据题意,记“该选手恰好回答了4个问题就晋级下一轮”为事件A,若该选手恰好回答了4个问题就晋级下一轮,必有第二个问题回答错误,第三、四个问题回答正确,第一个问题可对可错;由相互独立事件的概率乘法公式,可得,故答案为.16.如图,在正方体中,点O为线段BD的中点,设点P在线段上,直线OP与平面所成的角为,则的最小值,最大值.1.2.3.【答案】1【解析】【分析】此题考查正方体的性质和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线面角的求法,考查推理能力,属于中档题。
最新高一数学下期末试题附答案

最新高一数学下期末试题附答案一、选择题1.已知向量a ,b 满足4a =,b 在a 上的投影(正射影的数量)为-2,则2a b -的最小值为( ) A .43B .10C .10D .82.已知ABC 为等边三角形,2AB =,设P ,Q 满足AP AB λ=,()()1AQ AC λλ=-∈R ,若32BQ CP ⋅=-,则λ=( )A .12B .12± C .110± D .322± 3.在ABC 中,角A ,B ,C 所对的边为a ,b ,c ,且B 为锐角,若sin 5sin 2A cB b=,7sin B =,57ABC S =△,则b =( ) A .23B .27C .15D .144.已知01a b <<<,则下列不等式不成立...的是 A .11()()22ab>B .ln ln a b >C .11a b> D .11ln ln a b> 5.函数223()2xx xf x e +=的大致图像是( )A .B .C .D .6.已知椭圆2222:1(0)x y E a b a b +=>>的右焦点为F .短轴的一个端点为M ,直线:340l x y -=交椭圆E 于,A B 两点.若4AF BF +=,点M 到直线l 的距离不小于45,则椭圆E 的离心率的取值范围是( ) A .3 B .3(0,]4C .3D .3[,1)47.设函数,则()sin 2cos 244f x x x ππ⎛⎫⎛⎫=+++ ⎪ ⎪⎝⎭⎝⎭,则( ) A .()y f x =在0,2π⎛⎫⎪⎝⎭单调递增,其图象关于直线4x π=对称 B .()y f x =在0,2π⎛⎫⎪⎝⎭单调递增,其图象关于直线2x π=对称 C .()y f x =在0,2π⎛⎫⎪⎝⎭单调递减,其图象关于直线4x π=对称 D .()y f x =在0,2π⎛⎫⎪⎝⎭单调递减,其图象关于直线2x π=对称8.1()xf x e x=-的零点所在的区间是( ) A .1(0,)2B .1(,1)2C .3(1,)2D .3(,2)29.下列四个正方体图形中,A ,B 为正方体的两个顶点,M ,N ,P 分别为其所在棱的中点,能得出//AB 平面MNP 的图形的序号是( )A .①③B .②③C .①④D .②④10.若tan()24πα+=,则sin cos sin cos αααα-=+( )A .12B .2C .2-D .12-11.与直线40x y --=和圆22220x y x y ++-=都相切的半径最小的圆的方程是 A .()()22112x y +++= B .()()22114x y -++= C .()()22112x y -++=D .()()22114x y +++=12.如图,在△ABC 中, 13AN NC =,P 是BN 上的一点,若29AP m AB AC −−→−−→−−→=+,则实数m 的值为( )A .B .C .19D .二、填空题13.已知函数()3sin(2)cos(2)(||)2f x x x πϕϕϕ=---<的图象关于y 轴对称,则()f x 在区[6π-,5]12π上的最大值为__. 14.不等式2231()12x x -->的解集是______.15.若,a b 是函数()()20,0f x x px q p q =-+>>的两个不同的零点,且,,2a b -这三个数可适当排序后成等差数列,也可适当排序后成等比数列,则p q +的值等于________. 16.已知0,0,2a b a b >>+=,则14y a b=+的最小值是__________. 17.已知定义在实数集R 上的偶函数()f x 在区间(],0-∞上是减函数,则不等式()()1ln f f x <的解集是________.18.已知函数2,()24,x x m f x x mx m x m ⎧≤=⎨-+>⎩其中0m >,若存在实数b ,使得关于x 的方程f (x )=b 有三个不同的根,则m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19.函数sin 3y x x =-的图像可由函数2sin y x =的图像至少向右平移________个单位长度得到.20.已知函数()2,01,0x x f x x x >⎧=⎨+≤⎩若()()10f a f +=,则实数a 的值等于________.三、解答题21.从甲、乙两名学生中选拔一人参加射箭比赛,为此需要对他们的射箭水平进行测试.现这两名学生在相同条件下各射箭10次,命中的环数如下: 甲 8 9 7 9 7 6 10 10 8 6 乙10986879788(1)计算甲、乙两人射箭命中环数的平均数和标准差;(2)比较两个人的成绩,然后决定选择哪名学生参加射箭比赛. 22.已知不等式的解集为或.(1)求;(2)解关于的不等式23.已知A 、B 、C 为ABC ∆的三内角,且其对边分别为a 、b 、c ,若1cos cos sin sin 2B C B C -=.(1)求角A 的大小;(2)若23,4a b c =+=,求ABC ∆的面积.24.如图,在等腰直角OPQ ∆中,090POQ ∠=,22OP =,点M 在线段PQ 上.(Ⅰ) 若5OM =,求PM 的长;(Ⅱ)若点N 在线段MQ 上,且030MON ∠=,问:当POM ∠取何值时,OMN ∆的面积最小?并求出面积的最小值.25.如图所示,为美化环境,拟在四边形ABCD 空地上修建两条道路EA 和ED ,将四边形分成三个区域,种植不同品种的花草,其中点E 在边BC 的三等分点处(靠近B 点),3BC =百米,BC CD ⊥,120ABC ∠=,21EA =百米,60AED ∠=. (1)求ABE △区域的面积;(2)为便于花草种植,现拟过C 点铺设一条水管CH 至道路ED 上,求水管CH 最短时的长.26.设函数2()cos 2sin 3f x x x π⎛⎫=++ ⎪⎝⎭. (1)求函数()f x 的最小正周期. (2)求函数()f x 的单调递减区间;(3)设,,A B C 为ABC 的三个内角,若1cos 3B =,124C f ⎛⎫=- ⎪⎝⎭,且C 为锐角,求sin A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 1.D 解析:D 【解析】 【分析】b 在a 上的投影(正射影的数量)为2-可知||cos ,2b a b <>=-,可求出||2b ≥,求22a b -的最小值即可得出结果.【详解】因为b 在a 上的投影(正射影的数量)为2-, 所以||cos ,2b a b <>=-, 即2||cos ,b a b =-<>,而1cos ,0a b -≤<><,所以||2b ≥,因为2222222(2)44||4||||cos ,4||a b a b a a b b a a b a b b -=-=-⋅+=-<>+22=1644(2)4||484||b b -⨯⨯-+=+所以22484464a b -≥+⨯=,即28a b -≥,故选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向量在向量上的正射影,向量的数量积,属于难题.2.A解析:A 【解析】 【分析】运用向量的加法和减法运算表示向量BQ BA AQ =+,CP CA AP =+,再根据向量的数量积运算,建立关于λ的方程,可得选项. 【详解】∵BQ BA AQ =+,CP CA AP =+,∴()()BQ CP BA AQ CA AP AB AC AB AP AC AQ AQ AP ⋅=+⋅+=⋅-⋅-⋅+⋅()()2211AB AC AB AC AB AC λλλλ=⋅---+-⋅()()232441212222λλλλλλ=---+-=-+-=-,∴12λ=.故选:A. 3.D解析:D 【解析】 【分析】 利用正弦定理化简sin 5sin 2A cB b=,再利用三角形面积公式,即可得到,a c,由sin B =,求得cos B ,最后利用余弦定理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 由于sin 5sin 2A c B b=,有正弦定理可得: 52a c b b =,即52a c =由于在ABC中,sin B =,ABC S =△1sin 2ABCS ac B ==联立521sin 2sin a c ac B B ⎧=⎪⎪⎪=⎨⎪⎪=⎪⎩,解得:5a =,2c = 由于B为锐角,且sin 4B =,所以3cos 4B ==所以在ABC 中,由余弦定理可得:2222cos 14b a c ac B =+-=,故b =(负数舍去) 故答案选D 【点睛】本题考查正弦定理,余弦定理,以及面积公式在三角形求边长中的应用,属于中档题.4.B解析:B 【解析】 【分析】根据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的单调性,以及不等式的性质,对选项逐一分析,由此得出不等式不成立的选项. 【详解】依题意01a b <<<,由于12xy ⎛⎫= ⎪⎝⎭为定义域上的减函数,故11()()22a b >,故A 选项不等式成立.由于ln y x =为定义域上的增函数,故ln ln 0a b <<,则11ln ln a b>,所以B 选项不等式不成立,D 选项不等式成立.由于01a b <<<,故11a b>,所以C 选项不等式成立.综上所述,本小题选B. 【点睛】本小题主要考查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的单调性,考查不等式的性质,属于基础题.5.B解析:B 【解析】由()f x 的解析式知仅有两个零点32x =-与0x =,而A 中有三个零点,所以排除A ,又()2232xx x f x e-++'=,由()0f x '=知函数有两个极值点,排除C ,D ,故选B . 6.A解析:A 【解析】试题分析:设1F 是椭圆的左焦点,由于直线:340l x y -=过原点,因此,A B 两点关于原点对称,从而1AF BF 是平行四边形,所以14BF BF AF BF +=+=,即24a =,2a =,设(0,)M b ,则45b d =,所以4455b ≥,1b ≥,即12b ≤<,又22224c a b b =-=-,所以0c <≤0c a <≤.故选A . 考点:椭圆的几何性质.【名师点睛】本题考查椭圆的离心率的范围,因此要求得,a c 关系或范围,解题的关键是利用对称性得出AF BF +就是2a ,从而得2a =,于是只有由点到直线的距离得出b 的范围,就得出c 的取值范围,从而得出结论.在涉及到椭圆上的点到焦点的距离时,需要联想到椭圆的定义.7.D解析:D 【解析】()sin(2)cos(2))2442f x x x x x πππ=+++=+=,由02,x π<<得02x π<<,再由2,x k k Z ππ=+∈,所以,22k x k Z ππ=+∈.所以y=f(x)在()y f x =在(0,)2π单调递减,其图象关于直线2x π=对称,故选D.8.B解析:B 【解析】 函数f (x )=e x ﹣1x 是(0,+∞)上的增函数,再根据f (12)=e ﹣2<0,f (1)=e ﹣1>0,可得f (12)f (1)<0,∴函数f (x )=e x ﹣1x 的零点所在的区间是(12,1),故选B .点睛:判定函数的零点所在区间,只需计算区间端点处的函数值,并判断是否异号,只要异号,则区间内至少有一个零点存在.9.C解析:C 【解析】 【分析】用面面平行的性质判断①的正确性.利用线面相交来判断②③的正确性,利用线线平行来判断④的正确性. 【详解】对于①,连接AC 如图所示,由于//,//MN AC NP BC ,根据面面平行的性质定理可知平面//MNP 平面ACB ,所以//AB 平面MNP .对于②,连接BC 交MP 于D ,由于N 是AC 的中点,D 不是BC 的中点,所以在平面ABC 内AB 与DN 相交,所以直线AB 与平面MNP 相交.对于③,连接CD ,则//AB CD ,而CD 与PN 相交,即CD 与平面PMN 相交,所以AB 与平面MNP 相交.对于④,连接CD ,则////AB CD NP ,由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可知//AB 平面MNP .综上所述,能得出//AB 平面MNP 的图形的序号是①④. 故选:C 【点睛】本小题主要考查线面平行的判定,考查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属于基础题.10.D解析:D 【解析】 由tan()24πα+=有tan 112,tan 1tan 3ααα+==-,所以11sin cos tan 1131sin cos tan 1213αααααα---===-+++,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两角和的正切公式以及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属于中档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题考查函数与方程的综合运用,属于常考题型.
10.C
解析:C 【解析】
圆 x2 y2 2x 2 y 0 的圆心坐标为 1,1 ,半径为 2 ,过圆心 1,1 与直线 x y 4 0 垂直的直线方程为 x y 0 ,所求圆的圆心在此直线上,又圆心 1,1 到直
线 x y 4 0 的距离为
为
18.已知函数
f
x
2x, x x 1,
0 x
0
若
f
a
f
1
0 ,则实数 a
的值等于________.
19.某三棱锥的三视图如下图所示,正视图、侧视图均为直角三角形,则该三棱锥的四个
面中,面积最大的面的面积是 .
20.在直三棱柱 ABC A1B1C1 中, ACB 90 , AA1 2 , AC BC 1,则异面直线 A1B 与 AC1 所成角的余弦值是_____________. 三、解答题
5.A
解析:A 【解析】
由 (f x 4) f x 得:T 4,当 x (0,10] 时,函数的图象如图:
f 2 f 6 f 10 2,再由关于 x 的方程 f x loga x 有六个不同的根,则关于
x
的方程
f
x
loga
x 有三个不同的根,可得
log log
a a
62 10 2
,解得 a (
A. x 12 y 12 2
B. x 12 y 12 4
C. x 12 y 12 2
D. x 12 y 12 4
11.在 ABC 中,内角 A, B,C 所对的边分别是 a,b, c .已知 a 5 , b 7 , c 8 ,则
AC
A. 90
B.120
C.135
【典型题】高一数学下期末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执行右面的程序框图,若输入的 a,b, k 分别为 1,2,3,则输出的 M ( )
A. 20 3
B. 7 2
C. 16 5
D. 15 8
2.设集合 A {1, 2,3, 4}, B 1,0, 2,3, C {x R | 1 x 2},则 (A B) C
,故乙地不符合,丙地中中位数为 ,众数为 , 出现的最多,并且可以出现 ,故丙 地不符合,故丁地符合. 考点:众数、中位数、平均数、方差
4.D
解析:D 【解析】
试题考点】三角恒等变换
【名师点睛】对于三角函数的给值求值问题,关键是把待求角用已知角表示:
(1)已知角为两个时,待求角一般表示为已知角的和或差. (2)已知角为一个时,待求角一般与已知角成“倍的关系”或“互余、互补”关系.
M 3 3 15 , a 8 ,b 15 , n 4;又由 4 3 不成立,则出循环,输出 M 15 .
28 8 3 8
8
考点:算法的循环结构
2.C
解析:C 【解析】 分析:由题意首先进行并集运算,然后进行交集运算即可求得最终结果.
详解:由并集的定义可得: A B 1,0,1, 2,3, 4,
B.乙地:总体均值为 1,总体方差大于 0
C.丙地:中位数为 2,众数为 3
D.丁地:总体均值为 2,总体方差为 3
4.若
,则
()
A.
B.
C.
D.
5.已知定义在 R 上的偶函数 f(x)满足 f(x-4)=f(x),且在区间[0,2]上 f(x)
=x,若关于 x 的方程 f(x)=loga|x|有六个不同的根,则 a 的范围为( )
1(a
b
0) 的右焦点为 F
.短轴的一个端点为 M
,直线
l : 3x 4 y 0交椭圆 E 于 A, B 两点.若 AF BF 4 ,点 M 到直线 l 的距离不小于
4 ,则椭圆 E 的离心率的取值范围是( ) 5
A. (0, 3 ] 2
B. (0, 3] 4
C.[ 3 ,1) 2
D.[ 3 ,1) 4
考点:空间直线和平面、直线和直线的位置关系.
7.A
解析:A 【解析】
试题分析:设 F1 是椭圆的左焦点,由于直线 l : 3x 4 y 0过原点,因此 A, B 两点关于原
点对称,从而 AF1BF 是平行四边形,所以 BF1 BF AF BF 4 ,即 2a 4 ,
a 2 ,设 M (0,b) ,则 d 4b ,所以 4b 4 , b 1,即1 b 2 ,又
范围,就得出 c 的取值范围,从而得出结论.在涉及到椭圆上的点到焦点的距离时,需要
联想到椭圆的定义.
8.A
解析:A 【解析】 【分析】
将 f(x)化简,求得 ω,φ ,再进行判断即可.
【详解】
f x
2sin
ωx
φ
π 4
,
∵最小正周期为
π,
2π ω
π, 得 ω
2,
又 f( x) f(x)为偶函数,所以 φ π kπ π , k Z
移_______个长度单位得到。
14.函数 f x sin2 x sin x 3的最小值为________.
15.设向量 a (1,2),b (2,3) ,若向量 a b 与向量 c (4, 7) 共线,则
16.已知圆的方程为 x2+y2﹣6x﹣8y=0,设该圆过点(3,5)的最长弦和最短弦分别为 AC 和 BD,则四边形 ABCD 的面积为 17.在 200m 高的山顶上,测得山下一塔顶与塔底的俯角分别是 30°,60°,则塔高
6,10),故选
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函数的周期性,奇偶性,函数的零点等基本性质,函数的图象特
征,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属于中档题;首先求出 f x 的周期是 4,画出函数的
图象,将方程根的个数转化为函数图象交点的个数,得到关于 a 的不等式,解得即可. 6.B 解析:B 【解析】
若 l m ,因为 m 垂直于平面 ,则 l / / 或 l ;若 l / / ,又 m 垂直于平面 ,则 l m ,所以“ l m ”是“ l / /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故选 B.
结合交集的定义可知: A B C 1,0,1.
本题选择 C 选项.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并集运算、交集运算等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计算求解能力.
3.D
解析:D 【解析】
试题分析:由于甲地总体均值为 ,中位数为 ,即中间两个数(第 天)人数的平均数
为 ,因此后面的人数可以大于 ,故甲地不符合.乙地中总体均值为 ,因此这 天的感 染人数总数为 ,又由于方差大于 ,故这 天中不可能每天都是 ,可以有一天大于
(2)学校从参加调查的年龄在35, 45 和65,75 的留言者中,按照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出了 6 人参加“精彩留言”经验交流会,赠与年龄在 35, 45 的留言者每人一部价值 1000 元的手 机,年龄在 65,75 的留言者每人一套价值 700 元的书,现要从这 6 人中选出 3 人作为代表
4
2
∵ φ π ,k=-1, φ π ,f x
2
4
2sin
2x
π 4
π 4
2cos2x ,
当 2kπ 2x 2kπ π ,即 kπ x kπ π ,f(x)单调递增,结合选项 k=0 合题意, 2
故选 A.
【点睛】 本题考查三角函数性质,两角差的正弦逆用,熟记三角函数性质,熟练计算 f(x)解析式是
21.在
中角 所对的边分别是 ,
,,
.
求 的值;
求
的面积.
22.已知函数 f (x) Asin(x )( A 0, 0) 的部分图象如图所示. 3
(1)求 A 和 的值; (2)求函数 y f (x) 在[0, ] 的单调增区间; (3)若函数 g(x) f (x) 1在区间 (a, b) 上恰有 10 个零点,求 b a 的最大值.
A. { 1,1}
B.{0,1}
C.{ 1, 0,1}
D.{2,3, 4}
3.在发生某公共卫生事件期间,有专业机构认为该事件在一段时间没有发生在规模群体感
染的标志为“连续 10 天,每天新增疑似病例不超过 7 人”.根据过去 10 天甲、乙、丙、丁四
地新增疑似病例数据,一定符合该标志的是
A.甲地:总体均值为 3,中位数为 4
关键,是中档题.
9.A
解析:A 【解析】
【分析】 画出函数的图象,利用不等式,结合函数的图象求解即可.
【详解】
函数 f x 的图象如图, 直线 y 1与曲线交点 A(1,1) , B1,1 , C 3,1 , D4,1 ,
故 f (m) 1时,实数 m 的取值范围是 1 m 1或 3 m 4 .
f (x) max x2 4x 2 , x , x 3 ,若 f (m) 1,则实数 m 的取值范围是( )
A. (1,1) (3, 4)
B. (1,3)
C. (1, 4)
D. (, 1) (4, )
10.与直线 x y 4 0 和圆 x2 y2 2x 2 y 0 都相切的半径最小的圆的方程是
发言,求这 3 位发言者所得纪念品价值超过 2300 元的概率.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D 解析:D 【解析】 【分析】 【详解】
试题分析:根据题意由1 3 成立,则循环,即 M 1 1 3 , a 2,b 3 , n 2 ;又由
22
2
2 3 成立,则循环,即 M 2 2 8 , a 3 ,b 8 , n 3 ;又由 3 3 成立,则循环,即 33 2 3
(1)求 an ;
1 (2)设数列{ } 的前
Sn
n
项和为 Tn
,求证: Tn
3 4
.
26.某学校微信公众号收到非常多的精彩留言,学校从众多留言者中抽取了 100 人参加“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