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一章《传染病和免疫》测试题(含答案)

合集下载

(名师整理)生物八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一章传染病和免疫》单元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名师整理)生物八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一章传染病和免疫》单元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传染病和免疫》单元检测题一、单选题1.人体有保卫自身的三道防线。

下列免疫活动中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A. 唾液中的溶菌酶溶解病菌B. 皮肤的分泌物杀灭部分病原体C. 脾脏中的吞噬细胞将病菌吞噬、消化D. 乙肝病毒与相应抗体结合而被清除2.下面四幅漫画寓意人体免疫的三道防线,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A. AB. BC. CD. D3.接种疫苗能预防的疾病是()A. 遗传缺陷引起的疾病B. 部分病毒引起的疾病C. 功能紊乱引起的疾病D. 营养不足引起的疾病4.有关人体免疫的叙述错误的是()A. 被毒蛇咬伤后注射的抗毒素是蛇毒的特异性抗体B. 吞噬细胞在第二、第三道防线中都能发挥吞噬作用C. 患者移植匹配的器官后,需要药物降低自身免疫能力D. 体液中的溶菌酶能破坏细胞壁进而使病毒失去活性5.人类接种的病毒疫苗应该是()A. 活的具有感染性的病毒B. 植物病毒6.疯狗咬伤的患者,需要及时注射狂犬病抗毒血清。

注射的物质和采取的措施分别称为A. 抗体、保护易感者B. 抗原、保护易感人群C. 抗体,控制传染源D. 抗原、切断传播途径7.下列不属于计划免疫的是A. 给病人打针吃药,治疗疾病B. 给婴幼儿服小儿麻痹糖丸,预防小儿麻痹症C. 给三个月婴儿接种百白破疫苗,预防百日咳等疾病D. 给刚出生婴儿接种卡介苗,预防结核病8.注射疫苗可以预防传染病,关于疫苗的叙述正确的是()A. 疫苗注射到人体后相当于抗原B. 疫苗都是减毒的病毒植株C. 疫苗注射到人体后相当于抗体D. 疫苗都是变异的病毒植株9.下列选项中,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的是()A. 新生儿童注射卡介苗可预防结核病B. 皮肤的屏障作用C. 患过天花病的人,一般不会再患天花D. 计划免疫10.下列行为中,不会传播爱滋病的是()A. 静脉注射毒品B. 不安全性行为11.在一次体检时,发现小王体内没有乙肝抗体,医生建议他注射乙肝疫苗.注射的乙肝疫苗和产生的免疫方式分别是()A. 抗体、非特异性免疫B. 抗原、非特异性免疫C. 抗体、特异性免疫D. 抗原、特异性免疫12.下列有关抗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淋巴细胞产生的一种特殊蛋白质B. 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抗原物质C. 抗体可长时间存留在人体内D. 抗体能特异性的与抗原相结合促进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13.下列关于免疫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特异性免疫是人生来就有的免疫功能B. 抗体都是蛋白质C. 相同的抗原再次进入人体后,激发机体分泌抗体的速度快且量多D. 溶菌酶具有抗菌、消炎和抗病毒等作用14.下列有关免疫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麻疹患者痊愈后,其体内有抵抗麻疹病毒的抗体B. 免疫对人体是有益的,人体的免疫能力越强越好C. 特异性免疫一般只对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D. 计划免疫有利于保护少年儿童健康,提高人口素质15.体液中溶菌酶和的组织器官中含有的吞噬细胞,构成了人体免疫的()A. 第一道防线B. 第二道防线C. 第三道防线D. 第四道防线16.20世纪末,上海人吃了一种叫毛蚶的动物,导致甲肝在人群中大面积暴A. 传染源B. 传播途径C. 易感人群D. 以上都是二、综合题17.2010年4月14日,我国青海玉树发生7.1级强烈地震.在这场特大自然灾害面前,灾区群众与全国人民一起,众志成城,抗震救灾.请联系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许多从平原地区来的救援人员到玉树,容易发生高原反应,原因是血液中的________运转氧的量不足所致.(2)救援中发现某幸存者受伤出血,血色鲜红,呈喷射状,则该血管为________血管,应在受伤血管的________(填”近心端”或“远心端”)止血.(3)若某伤员失血过多.应立即输血,验血得知其血型为AB型,医生应该绐他输________型血.(4)灾区传染病要在人群中流行,必须同时具备________、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这三个基本环节.为防止灾区传染病流行,防疫人员对生活用水、地面废墟进行大面积消毒,这种做法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________.(5)参加救援人员在进入灾区前,要提前注射破伤风疫苗,使机体产生相应的________,防止外伤对救援人员造成大的伤害,这种免疫类型属________性免疫.18.埃博拉是由埃博拉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人教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一章《传染病和免疫》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一章《传染病和免疫》测试题(含答案)

第一章《传染病和免疫》测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下面不属于遗传病的是A.白化病 B.血友病 C.色盲 D.肺炎和肝炎2.保卫人体的第二道防线是A.皮肤和黏膜 B.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C.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 D.胸腺、淋巴结和脾脏3.大面积烧伤的病人护理不当时易发生感染而引起严重的后果,这主要是因为()A.非特异免疫能力减弱B.特异性免疫能力减弱C.体液大量损失D.营养物质得不到及时补充4.下列哪项属于传染病()A.血友病 B.癌症 C.非典型性肺炎 D.红斑狼疮5.艾滋病是一种免疫缺陷病,又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传染病。

提高对艾滋病的认识,普及预防艾滋病知识,是防止艾滋病传染的有效措施。

下列预防艾滋病传播的宣传画中,代表不会传播艾滋病的途径是( )A. B. C. D.6.艾滋病的病原体是一种A.细菌 B.病毒C.真菌 D.放线菌7.进行预防接种,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 )A.切断传染源 B.保护易感人群 C.切断传播途径 D.控制传播媒介8.禽流感期间,将在发现禽流感区域的家禽全部杀死,这一措施属于()A.控制传染源 B.消灭病原体C.切断传播途径 D.保护易感人群9.“非典”发生时,下列哪项措施属于控制传染源()A.戴上口罩上学B.患者被强制隔离C.教室里喷洒消毒剂1D.正常人尽可能少去公共场所10.传染病的种类较多,下列选项中属于血液传染病的一组是()A.流行性感冒、甲型肝炎B.乙型肝炎、疟疾C.麻疹、细菌性痢疾D.血吸虫病、流行性乙型脑炎11.关于禽流感病毒的叙述,错误的是()A.能使人获家禽患病 B.是一种动物病毒C.只能寄生在生活细胞里 D.是单细胞生物12.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血浆的主要成分包括水、葡萄糖、血红蛋白和激素等B.内环境的每一种成分和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中C.HCO3﹣、HPO42-等离子参与维持血浆pH的相对稳定D.免疫对内环境稳态具有重要作用13.如图是人体某免疫过程的部分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该图是特异性免疫过程,细胞甲为淋巴细胞B.抗体主要成分是蛋白质,是人生来就有的C.抗原可来自外界环境,也可以是自身组织细胞D.细胞乙为吞噬细胞,在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中都能发挥作用14.下列关于免疫的叙述,错误的是()A.免疫器官有扁桃体、淋巴结、胸腺和脾脏等B.过敏反应是免疫功能过强引起的,严重时会导致死亡C.免疫细胞能监视、识别和清除体内产生的异常细胞D.皮肤和杀菌物质是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15.下列情况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A.皮肤和黏膜对病原体的阻挡作用B.溶菌酶溶解病菌C.吞噬细胞吞噬病原体D.淋巴细胞产生抗体杀灭病菌16.艾滋病是由以下哪些微生物引起的()A.衣原体 B.细菌 C.真菌 D.病毒217.接种过乙肝疫苗的人能够抵抗乙肝病毒的侵袭,接种的乙肝疫苗和所属的免疫类型分别是A.抗体、特异性免疫 B.抗原、特异性免疫C.抗体、非特异免疫 D.抗原、非特异性免疫18.如图表示将抗原注射到兔体内后抗体产生量的变化.当注入抗原X,抗体产生量的变化是曲线A;若第8天不注射抗原X,则以后对抗原X的抗体产生量变化的曲线是()A.A B.B C.C D.D19.如今,一种叫甲型H1N1流感的传染病正在世界上几十个国家和地区肆虐.为了防止此病传入我国,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卫生防疫部门和海关采取了一系列措施:①停飞了从重灾区墨西哥城飞往上海的航班②将患者(疑似患者)及与患者(疑似患者)有密切接触的人员进行隔离治疗或医学观察③对从疫区回来的人员及携带的物品进行全面仔细的检疫和消毒④建议我国公民近期不要到美国及墨西哥等地旅游等等关于这四项措施,分别属于预防传染病中的哪一项()A.控制传染源、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B.切断传播途径、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C.控制传染源、控制传染源、控制传染源、保护易感人群D.控制传染源、保护易感人群、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20.每当有流感等传染病发生的时候,医生总是提醒家长不要带孩子到公共场所,其目的是A、控制传染源B、切断传播途径C、保护传染源D、保护易感人群21.人体某种免疫过程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3A.该过程属于特异性免疫B.该过程能抵御多种病原体C.该免疫过程属于人体的第一道防线D.该过程不是人体先天就有的22.学校组织学生注射乙肝疫苗,接种的疫苗和产生的免疫类型分别属于()A.抗原、非特异性免疫B.抗体、非特异性免疫C.抗原、特异性免疫D.抗体、特异性免疫23.患过水痘的病人,今后不再患该病,这是属于()A.自然免疫B.非特异性免疫C.特异性免疫D.人工免疫24.下列疾病中,属于传染病的是()A.白血病B.非洲猪瘟C.坏血病D.糖尿病二、连线题25.将下列左右两部分相关的内容用线连接起来4526.请将下列预防传染病的措施与其相对应的实例进行合理配伍.①控制传染源[________]②切断传播途径[________]③保护易感人群[________]A .预防接种B .对教室进行消毒C .深埋患有传染病的动物三、综合题27.健康关系到个人的发展、家庭的幸福、民族的兴旺。

人教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一章《传染病和免疫》单元检测题_1

人教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一章《传染病和免疫》单元检测题_1

人教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一章《传染病和免疫》单元检测题选择题下列情况不会感染艾滋病的是()A. 与艾滋病患者共用注射器B. 母婴哺乳C. 与艾滋病患者有性接触D. 与艾滋病患者握手【答案】D【解析】HIV主要存在于感染者和病人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中;因此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性传播(与已感染的伴侣发生无保护的性行为)、静脉注射吸毒(与他人共用被感染者使用过的、未经消毒的注射工具,是一种非常重要的HIV传播途径)、母婴传播(在怀孕、生产和母乳喂养过程中,感染HIV的母亲可能会传播给胎儿及婴儿)、血液及血制品传播(输入被HIV污染的血液及其血液制品)等;但是,交谈、握手拥抱、礼节性亲吻、同吃同饮、共用厕所和浴室、共用办公室、公共交通工具、娱乐设施等日常生活接触不会传播HIV。

故D符合题意。

选择题“珍爱生命,关注健康”,健康的生活对每个人都至关重要.下列有关健康生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预防传染病要做到综合措施与重点措施相结合B. 若长时间近距离看书写字,就容易造成近视,近视眼可以通过配戴凸透镜加以矫正C. 有人受伤时,若伤口出现喷射状出血,要在远心端止血D. 艾滋病是一种传染病,可以通过母婴传播和蚊虫叮咬传染【答案】A【解析】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有三个: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在三个环节中做到重点防控和综合措施相结合,A正确;若长时间近距离看书写字,就容易造成近视,近视眼可以通过配戴凹透镜加以矫正,B错误;有人受伤时,若伤口出现喷射状出血,说明是动脉出血,要在近心端止血,C错误;艾滋病是一种传染病,可以通过母婴传播、性传播、血液传播,蚊虫叮咬不会传染艾滋病,D错误。

选择题接种过水痘疫苗的人不会再患水痘。

接种的水痘疫苗和所属的免疫类型分别是A. 抗体、特异性免疫B. 抗原、特异性免疫C. 抗体、非特异性免疫D. 抗原、非特异性免疫【答案】B【解析】疫苗是由病原体制成的,只不过经过处理之后,其毒性减少或失去了活性,但依然是病原体,进入人体后不会使人得病,但能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因此“接种的水痘疫苗”是抗原,不是抗体;接种水痘疫苗后,淋巴细胞会产生水痘病毒的抗体,抗体具有专一性,因此接种的水痘疫苗所属的免疫类型是特异性免疫。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一章《传染病和免疫》测试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一章《传染病和免疫》测试试题(含答案)

第一章《传染病和免疫》测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下列疾病中,不属于传染病的是()A.肺结核B.贫血C.麻疹D.结膜炎2.预防传染病传播的宣传图画中,下列哪一项不是艾滋病的传播途径()3.生物媒介传播属于()A.传染源 B.传播途径 C.易感人群 D.前三项都是4.保卫人体的第二道防线是A.皮肤和黏膜 B.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C.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 D.胸腺、淋巴结和脾脏5.在下列与艾滋病患者接触的方式中,能被感染艾滋病的是A.握手B.拥抱C.输患者的血D.共同进餐6.由病原体引起的并能在生物体之间传播的疾病叫做传染病。

下列各组疾病中,属于传染病的是()A.肺结核与乙肝B.近视眼与色盲C.坏血病与肿瘤D.高血压与贫血7.下列疾病中属于遗传病的是A.艾滋病 B.感冒病 C.白血病 D.色盲病8.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传染病传播和流行基本环节的是()A.传染源 B.传播途径 C.病原体 D.易感人群9.引起流感的病原体是()A.细菌 B.病毒 C.真菌 D.寄生虫10.以下列方式与艾滋病患者接触,不会导致感染艾滋病毒的是A.握手 B.共用注射器 C.不安全性行为 D.婴儿哺乳11.下列不属于...传染病的是A.糖尿病 B.狂犬病 C.肺结核 D.蛔虫病12.下列有关蛔虫和蛔虫病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蛔虫属于线形动物B.蛔虫体表有角质层,适于寄生生活C.蛔虫病是遗传病D.饭前便后洗手可预防蛔虫病13.疟疾由侵入人体的疟原虫引起,主要通过蚊子叮咬进行传播。

疟疾传播速度快、范围广、致死率高。

我国科学家屠呦呦研制的青蒿素能有效抑制患者体内疟原虫的发育,治疗疟疾效果显著,将疟疾致死率降低了一半。

屠呦呦因此荣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下面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疟原虫是传染病疟疾的传染源B.隔离并用青蒿素治疗患者属于控制传染源C.消灭传播疟疾的蚊子属于切断传播途径D.疟疾属于寄生虫性传染病新课标第一网14.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注意保持皮肤的完整和卫生,因为皮肤是保卫人体的()A.第一道防线B.第二道防线C.第三道防线D.特异性免疫15.下列选项中,属于人体第二道防线的是()A.皮肤和粘膜B.体液中的吞噬细胞 C.淋巴结D.免疫细胞和免疫器官16.幽门螺旋杆菌能损伤胃赫膜造成胃炎和胃溃疡,可通过饮食等途径传播给健康人,对此正确的认识是()A.幽门螺旋杆菌与酵母菌都属于细菌B.幽门螺旋杆菌引起的胃炎不是传染病C.聚餐使用“公筷”可以防止传染幽门螺旋杆菌D.抗生素对抑制幽门螺旋杆菌没有效果17.“水痘”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我校有部分班级的少量学生一旦患了“水痘”,学校要求立即开窗通风,并用消毒液消毒,从免疫学的角度考虑,其作用是()A.控制传染源B.切断传播途径C.保护易感人群D.消灭传染源18.我国已经研制出的H7N9禽流感疫苗,从免疫的角度分析,疫苗和这种免疫方式属于()A.抗原,特异性免疫 B.抗原,非特异性免疫C.抗体,特异性免疫 D.抗体,非特异性免疫19.下列关于日本血吸虫感染人的过程的说法,错误的是()A.成虫在人体内交配、产卵 B.幼虫在纹沼螺体内繁殖,并进一步发育C.虫卵在水中孵化成幼虫 D.幼虫从体内逸出,钻入人体发育成成虫20.近几年频频爆发禽流感,给社会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引起该病的病原体是A.细菌B.真菌C.病毒D.变形虫21.欧洲部分国家的人曾经由于食用了被污染的食物,感染了肠出血性大肠杆菌(一种细菌),导致部分感染者中毒甚至死亡。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 下册 第八单元 第一章 传染病和免疫 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 下册 第八单元 第一章 传染病和免疫 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第八单元第一章传染病和免疫单元测试(含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流行性感冒的传播途径主要是()A.水传播和饮食传播 B.饮食传播和接触传播C.空气传播和飞沫传播 D.虫媒传播和接触传播2、在预防传染病的措施中,属于控制传染源的是A.学生打扫卫生 B.医务人员喷洒消毒液C.给人接种疫苗 D.杀灭除尽带有狂犬病毒的疯狗3、健康人、流感、流感病人、流感病人的飞沫、流感病毒分别属于( )①传染源②病原体③传播途径④传染病⑤易感人群A.⑤④③①②B.⑤②③④①C.①⑤④③②D.⑤④①③②4、下列不属于病原体的是:A. 感冒病毒B. 破伤风杆菌C. 蛔虫D. 苍蝇5、下列疾病中,哪一项不是传染病?()A.流行性感冒 B.肺结核 C.麻疹 D.心脏病6、勤洗手勤换衣,不随地吐痰等卫生习惯,可以有效的预防传染病。

这些行为属于A.控制传染源B.切断传播途径C.保护易感人群D.杀死病原体7、某地区发现一种新的疾病。

开始的时候患病的人数不多,但却有不断增多的趋势,这些患者都有直接或间接相互接触的病史。

对此,下列看法不正确的是( )A.这种疾病可能是一种遗传病B.这种疾病可能是由病原体引起的C.这种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D.应设法立即将患者隔离8、夏季有些学生易患痢疾,这与饮食卫生有关,根本原因是由下面哪种微生物引起的()A. 病毒B. 细菌C. 真菌D. 放线菌9、以下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 )A.皮肤的屏障作用B.得过天花的人不再得天花C.白细胞的吞噬作用D.溶菌酶杀菌10、被狗咬伤的患者需要及时注射狂犬抗毒血清。

注射的物质和采取的措施分别称为A.抗体,保护易感者 B.抗原,保护易感者C.抗体,控制传染源 D.抗原,切断传播途径11、当人体抵抗抗原的能力过高时,人体( )A.不会再生病B.不会再患传染病C.会对部分药物或食物发生过敏反应D.会感觉不适12、人患急性阑尾炎时,会出现白细胞数目增多,这种现象从免疫的角度上来看,属于A. 自然免疫B. 人工免疫C. 非特异性的免疫D. 特异性的免疫13、接种卡介苗能预防肺结核病的原因是( )A.直接杀死结核杆菌B.全面增强易感人群的体质C.使人在不生病的情况下产生抗结核病的抗体D.使人获得非特异性免疫14、下列叙述与免疫无关的是A.患过麻疹的人不会再患麻疹B.吃感冒药可预防感冒C.天花病毒的抗体由淋巴细胞产生D.吞噬细胞可以吞噬侵入人体的病原体15、春季是流行性腮腺炎的高发季节,曾经感染过腮腺炎病毒的人,可对此病产生终生免疫。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1章 传染病和免疫 复习题(包含答案)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1章 传染病和免疫 复习题(包含答案)

第1章传染病和免疫复习题一.选择题(共30小题)1.(2019•菏泽)某同学因食用了被痢疾杆菌污染的瓜果患上了细菌性痢疾。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痢疾杆菌是病原体B.被痢疾杆菌污染的瓜果是传染源C.患细菌性痢疾的人是易感人群D.该传染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是空气2.(2019•绍兴)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它通过飞沫、空气传播。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流感病毒是流行性感冒的传染源B.患流行性感冒的病人是病原体C.流行性感冒是一种遗传性疾病D.接种流感疫苗可以保护易感人群3.(2019•菏泽)某同学在体检时,发现体内没有乙肝病毒抗体,在学习了免疫与健康的知识后,他主动注射了乙肝疫苗。

注射的乙肝疫苗和获得的免疫类型分别是()A.抗原、特异性免疫B.抗体、特异性免疫C.抗原、非特异性免疫D.抗体、非特异性免疫4.(2019•广元)下列选项中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A.呼吸道黏膜上的纤毛清扫异物B.唾液中的溶菌酶杀死病菌C.接种乙肝疫苗D.吞噬细胞吞噬病原体5.(2019•南充)以下关于免疫的描述中,说法错误的是()A.抗体是由淋巴细胞产生的一种抵抗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B.抗体和抗原的结合是特异性的C.特异性免疫是在出生以后逐渐形成的D.计划免疫是非特异性免疫6.(2019•泰安)流行性感冒是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流行性感冒的传染源是流感病毒,传播途径是空气和飞沫B.侵入的流感病毒靠人体细胞的遗传信息和物质制造出新病毒C.对流感患者的用具进行彻底消毒,这种预防措施属于切断传播途径D.接种流感疫苗可以获得免疫力,这种免疫属于非特异性免疫7.(2019•南充)下列属于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的是()A.传染源B.传播途径C.易感人群D.以上三项都是8.(2019•杭州)将减毒处理的蛇毒注射到马体内,每隔一段时间进行重复注射,重复注射若干次后,可从这些马的血液中获得抗蛇毒血清。

(名师整理)生物八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一章传染病和免疫》单元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名师整理)生物八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一章传染病和免疫》单元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传染病和免疫》单元检测试题一、单选题1.日本血吸虫的寄主是()A.钉螺B.人C.自身D.人和钉螺2.在“甲肝”流行期间,人们实施保护水源,消毒餐具等措施,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A.消灭病原体B.控制传染源C.切断传播途径D.保护易感人群3.下列措施与其作用的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A.给新生儿接种卡介苗——预防乙肝B.接种百白破疫苗——预防百日咳、白喉和破伤风三种疾病C.口服脊髓灰质炎糖丸——预防小儿麻痹症D.口服“宝塔糖”——驱除蛔虫病4.如图是人体某种免疫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细胞①表示淋巴细胞B.图中细胞①中不含有染色体C.该防线能抵御多种病原体D.该过程为人体的第一道防线5.由细菌引起的传染病是( )A.蛔虫病B.肺结核C.流行性感冒 D.手癣6.下列关于传染病和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A.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遗传病具有遗传性B.小明的父亲患乙肝,他也患乙肝,所以乙肝是遗传病C.小张和妻子是近亲,小张患白化病,妻子正常,他们的孩子一定患白化病D.传染病与遗传病一样,只要注意健康的生活方式,都是可预防和治疗的7.在传染病与预防传染病的角度分析,“感冒病毒”和“治疗感冒病人”分别是属于()A.传染源和切断传播途径B.病原体和控制传染源C.易感人群和保护易感人群D.传染源和控制传染源8.下列途径不会造成艾滋病传播的是()A.母婴传播B.注射毒品C.不正当性接触D.与艾滋病患者拥抱、握手9.坚持饭前便后洗手,这项措施在预防传染病上属于()A.杀死病原体B.控制传染源C.切断传播途径D.保护易感人群10.二战期间,日本军国主义分子违背日内瓦公约,在宁波上空喷洒携带鼠疫杆菌的跳蚤,造成大量平民死亡.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隔离患者属于切断传播途径B.注射鼠疫疫苗目的是保护易感人群C.良好的卫生习惯能够减少鼠疫传播D.携带细菌的人或鼠是传染源11.艾滋病又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艾滋病病毒侵入人体后,主要破坏()A.免疫系统B.消化系统C.血液系统D.神经系统12.人体产生抗体的过程是A.抗原→淋巴细胞→抗体B.抗原→胸腺→抗体C.抗原→脾脏→抗体D.抗原→淋巴结→抗体13.小明出水痘,老师让他回家休息,这属于预防传染病的哪一措施()A.保护病原体B.保护易感人群C.控制传染源D.切断传播途径14. 人体具有保卫自身的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是()A.皮肤和黏膜B.免疫器官C.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D.免疫细胞15.接种过水痘疫苗或出过水痘的人,一般不会再患水痘的原因是()A.人体内产生了能抵抗水痘病毒的抗体B.人体内产生了能抵抗水痘病毒的抗原C.人体已获得了非特异性免疫的能力D.水痘病毒已经不再侵袭这样的人了二、填空题16.免疫有________免疫和________免疫,非特异性免疫是人生来就有的,所以又叫________性免疫,特异性免疫是人出生后形成的,所以又叫________性免疫.17.建国以后,通过长期的艰苦的计划免疫工作,已经使得一些传染病在我国终止了传播。

新人教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下册 第8单元 第1章 传染病和免疫 检测题(含答案)

新人教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下册  第8单元 第1章 传染病和免疫 检测题(含答案)

第八单元健康地生活第一章传染病和免疫章末检测题(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下列疾病属于传染病的是()A.肾炎B.阑尾炎C.贫血D.2.流行性感冒的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依次是(A.飞沫、空气,流感患者,大多数人B.C.大多数人,飞沫、空气,流感患者D.飞沫、空气,3.艾滋病是一种死亡率非常高的传染病,现在已成为全球范围内的“重要杀手”。

下列不属于艾滋病传播“高危行为”的是(A.吸毒时与毒友共用注射器B.C.自己的伤口接触过他人的血液D.4.2011年春天,某班多名同学患流行性感冒,为此,老师和同学们采取了多种防范措施,其中属于切断传播途径的是(A.在教室内喷洒消毒药水B.C.注射流感疫苗D.5.下列各项中,属于传染病三个基本环节中传染源的一项是(A.结膜炎病人使用过的毛巾B.患狂犬病的狗C.D.已完全康复的“非典”患者6.下列关于传染病的说法,错误的是(A.B.C.D.7.2008年5月12日,汶川发生了8级大地震,为防止疫情的发生,党和政府十分重视,从全国各地组织大量卫生防疫人员奔赴灾区,开展卫生防疫工作。

其中一项措施是要求灾区所有人员讲究个人卫生,不喝“生水”,不吃“生食”。

采取这一措施的目的是(A.控制传染源B.切断传播途径C.保护易感人群D.以上均不正确8.下列各项措施中,属于保护易感人群的是(A.给儿童口服脊髓灰质炎糖丸B.C.给医疗器械消毒D.给病人注射青霉素9.我们对待艾滋病病人的态度应该是()A.B.C.不能与艾滋病患者握手和说话,要远离他们D.要对他们宽容、理解、同情,并给予适当的帮助10.吃饭时,口腔内壁不慎被牙齿咬破,但这种伤口一般不会感染发炎,这是因为唾液中含有(A.消化酶B.溶菌酶C.抗原D.11.下列有关抗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B.C.D.12.下列各项中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A.体液的杀菌作用B.C.皮肤的屏障作用D.13.下列属于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的一项是(A.B.C.D.14.卫生部规定四周岁以下的儿童必须服用脊髓灰质炎糖丸,以预防小儿麻痹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7.“水痘”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我校有部分班级的少量学生一旦患了“水痘”,学校要求立即开窗通风,并用消毒液消毒,从免疫学的角度考虑,其作用是( )
A.控制传染源B.切断传播途径
C.保护易感人群D.消灭传染源
18.我国已经研制出的H7N9禽流感疫苗,从免疫的角度分析,疫苗和这种免疫方式属于( )
A.抗原,特异性免疫 B.抗原,非特异性免疫
第一章《传染病和免疫》测试题
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下列疾病中,不属于传染病的是( )
A.肺结核B.贫血C.麻疹D.结膜炎
2.预防传染病传播的宣传图画中,下列哪一项不是艾滋病的传播途径( )
3.生物媒介传播属于( )
A.传染源 B.传播途径 C.易感人群 D.前三项都是
4.保卫人体的第二道防线是
(2)这四幅图中________和________属于人体的第一道防线,________和________属于人体的第二道防线.(填写字母)
(3)上述两道防线的共同特点是________.
(4)有些小动物受伤后,常用舌头舔伤口,主要与哪幅图示有关?________.
(5)人体某部位出现炎症,白细胞增多,主要与哪幅图示有关?________.
A.疟原虫是传染病疟疾的传染源
B.隔离并用青蒿素治疗患者属于控制传染源
C.消灭传播疟疾的蚊子属于切断传播途径
D.疟疾常生活中,我们要注意保持皮肤的完整和卫生,因为皮肤是保卫人体的 ( )
A.第一道防线B.第二道防线C.第三道防线D.特异性免疫
15.下列选项中,属于人体第二道防线的是( )
(2)该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是________ 。
(3)从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看,对哥哥采取隔离措施属于________ ;对他们的饮食用具进行消毒属于________ ;禁止其亲人随便去医院探望属于________ 。
(4)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刺激了淋巴细胞,促使其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________ ,从而参与病原体的清除。上述这种免疫属于________ 免疫(填“特异性”或“非特异性”)
(2)“材料二”中提到的防疫措施,属于控制传染源的有.
(3)“材料三”中提到的疫苗进入人体后在不引起疾病的前提下,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即,从而将入侵的病原体清除.这种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其特点是:出生以后才产生的,
30.某家庭中,哥哥患了病毒性肝炎,并且传给了弟弟,请分析:
(1)导致弟弟患病的传染源是________ ,弟弟很快就染上了此病,说明他是________
25.学校组织学生注射乙肝疫苗,接种的疫苗和产生的免疫类型分别属于 ( )
A.抗原、非特异性免疫B.抗体、非特异性免疫
C.抗原、特异性免疫D.抗体、特异性免疫
二、连线题
26.将下列传染病及其类型用连线归位
27.
三、综合题
28.根据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A所示是________的保护作用;图B所示的是呼吸道黏膜上纤毛的________作用;图C所示的是________的作用;图D所示的是________的作用.
22.时下,饲养狗、猫等宠物成为时尚,同时也带来了狂犬病传播的隐患。人一
旦被狗、猫咬伤,要及时注射狂犬疫苗。那么,所注射的物质和采取的措施分别是
A.抗原、保护易感人群 B.抗原、控制传染源
C.抗体、保护易感人群 D.抗体、切断传播途径
23.被毒蛇咬伤后,医生会给伤者注射抗毒血清,使可能侵入人体内的病原体直接失去致病性。 注射的物质和免疫的类型分别是
A.细菌B.真菌C.病毒D.变形虫
21.欧洲部分国家的人曾经由于食用了被污染的食物,感染了肠出血性大肠杆菌(一种细菌),导致部分感染者中毒甚至死亡。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这种疾病受患者遗传物质直接控制
B.肠出血性大肠杆菌具有成形的细胞核
C.这种疾病是一种传染病
D.这种疾病的病原体是被污染的食物
A.握手 B.共用注射器 C.不安全性行为 D.婴儿哺乳
11.下列不属于传染病的是
A.糖尿病 B.狂犬病C.肺结核 D.蛔虫病
12.下列有关蛔虫和蛔虫病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蛔虫属于线形动物
B.蛔虫体表有角质层,适于寄生生活
C.蛔虫病是遗传病
D.饭前便后洗手可预防蛔虫病
13.疟疾由侵入人体的疟原虫引起,主要通过蚊子叮咬进行传播。疟疾传播速度快、范围广、致死率高。我国科学家屠呦呦研制的青蒿素能有效抑制患者体内疟原虫的发育,治疗疟疾效果显著,将疟疾致死率降低了一半。屠呦呦因此荣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下面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抗原、特异性免疫B.抗原、非特异性免疫
C.抗体、特异性免疫D.抗体、非特异性免疫
24.下列有关健康生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传染病流行的季节要服用板蓝根冲剂加以预防
B.有计划地接种疫苗,可减少人患遗传病的机会
C.与艾滋病患者握手、共进午餐会感染艾滋病
D.饭前便后要洗手,可减少人感染蛔虫病的机会
A. 皮肤和黏膜 B. 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
C. 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 D. 胸腺、淋巴结和脾脏
5.在下列与艾滋病患者接触的方式中,能被感染艾滋病的是
A.握手B.拥抱C.输患者的血D.共同进餐
6.由病原体引起的并能在生物体之间传播的疾病叫做传染病。下列各组疾病中,属于传染病的是( )
A.肺结核与乙肝B.近视眼与色盲C.坏血病与肿瘤D.高血压与贫血
29.自古以来,就有“大灾之后必有大疫”的说法.为了防止地震后出现疫情,在抢救安置工作告一段落后,四川地震救灾的重点转向了卫生防疫.请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据新京报5月31日报道,四川省卫生厅30日公布了灾区传染病发生情况.5月中下旬,四川灾区累计报告与灾害相关的传染病205例,发病病种包括甲肝、戊肝、麻疹、狂犬病、痢疾、疟疾、流行性腮腺炎等.
7.下列疾病中属于遗传病的是
A.艾滋病 B.感冒病 C.白血病 D.色盲病
8.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传染病传播和流行基本环节的是 ( )
A.传染源 B.传播途径 C.病原体 D.易感人群
9.引起流感的病原体是( )
A.细菌 B.病毒 C.真菌 D.寄生虫
10.以下列方式与艾滋病患者接触,不会导致感染艾滋病毒的是
29.病原体 饮食 血液 ④ 抗体
30.(1)哥哥 易感者
(2)饮食
(3)控制传染源 切断传播途径 保护易感者
(4)抗体 特异性
C.抗体,特异性免疫 D.抗体,非特异性免疫
19.下列关于日本血吸虫感染人的过程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成虫在人体内交配、产卵 B.幼虫在纹沼螺体内繁殖,并进一步发育
C.虫卵在水中孵化成幼虫 D.幼虫从体内逸出,钻入人体发育成成虫
20.近几年频频爆发禽流感,给社会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引起该病的病原体是
材料二:四川震灾发生之后,在政府的组织和救援者的帮助下,当地灾民采取了一系列防疫措施:①保护水源;②食物煮熟后食用;③消灭蚊虫;④对患病者及时隔离治疗等.
材料三:四川抗震救灾指挥部计划,从6月1日到10日,重点区域内儿童、小学生和60岁以上老人集中接种甲肝、乙脑疫苗,或口服霍乱疫苗.
(1)“材料一”中提到的疾病都是由引起的,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属于传染病.这些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各不相同,其中甲肝、痢疾等消化系统传染病通过传播,疟疾通过蚊虫叮咬传播,其传播途径是传播.
A.皮肤和粘膜B.体液中的吞噬细胞C.淋巴结D.免疫细胞和免疫器官
16.幽门螺旋杆菌能损伤胃赫膜造成胃炎和胃溃疡,可通过饮食等途径 传播给健康人,对此正确的认识是()
A.幽门螺旋杆菌与酵母菌都属于细菌
B.幽门螺旋杆菌引起的胃炎不是传染病
C.聚餐使用“公筷”可以防止传染幽门螺旋杆菌
D.抗生素对抑制幽门螺旋杆菌没有效果
参考答案
1.B2.A3.B4.B5.C6.A7.D8.C9.B10.A11.A12.C13.A14.A15.B16.C17.B18.A19.B20.C21.C22.A23.C24.D25.C
26.A b B c Cd Da
27.
28. 皮肤 清扫 溶菌酶 吞噬细胞 A B C D 人人生来就有的,不针对某一种特定的病原体,而是针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 C 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