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2009年物流业发展情况及2010年展望
2009-2010年中国物流行业研究报告

2009-2010年中国物流行业研究报告纸介版价格:4000元/篇页数:105页完成日期:2010-06-09电子版价格:4500元/篇纸介版+电子版价格:元联系方式:0086-21-64871266 网址:2009-2010年中国物流行业研究报告摘要2009年中国社会物流总额共计96.65万亿元,同比增长7.5%。
2009年各季度社会物流总额增长速度逐渐加快,并在2009年第三季度由下降转为上升,累计增长2%。
这说明2009年中国物流行业在经济复苏的带动下,开始企稳回升。
2010年一季度中国社会物流总额为25.9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20.8%,预计2010年全年中国物流行业将保持快速增长态势。
图:2009年各季度社会物流总额及增长率(累计)来源: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2009年中国共完成货运量274.4亿吨,同比增长12.2%;完成货运周转量119188.5亿吨公里,同比增长15.2%。
从不同交通运输方式来看,公路货运仍然是主力。
2009年公路货运量为209.7亿吨,占总货运量的76.41%;铁路和水路货运量各占总货运量的12.13%和11.44%;而航空货运仅占总货运量的0.02%。
图:2009年中国各种交通运输方式所占货运量比例情况整理:水清木华研究中心2010年中国铁路基建计划投资7000元,轨道建设规划长度450公里,高于2009年水平。
铁路及轨道建设能够极大地提高铁路货运能力,再加上铁路具有运输成本低、货运数量大的优点,未来铁路货运在货运总量中的份额将逐渐上升。
本报告分别介绍了铁路货运、公路货运、航空货运、水路货运的现状和未来方向,同时分析了汽车物流、钢铁物流、石化物流、医药物流、煤炭物流、家电物流的发展趋势及代表性企业。
最后,为了更全面深入的了解中国物流行业,本报告研究了最有代表性的17家综合性物流企业。
正文目录第一章中国物流行业整体发展情况1.1 物流行业界定1.2 中国物流行业发展现状1.2.1 社会物流总额1.2.2 社会物流总费用1.2.3 物流业增加值1.2.4 货运情况1.3 2009年物流行业发展特点第二章中国物流行业发展环境分析2.1 政策环境2.2 经济环境2.2.1 GDP2.2.2 进出口2.3 交通环境2.3.1 公路建设2.3.2 水运建设第三章中国交通运输货运行业发展状况3.1 铁路货运3.1.1 中国铁路货运情况3.1.2 中国铁路货运发展方向3.2 公路货运3.2.1 中国公路货运情况3.2.2 中国公路货运发展方向3.3 航空货运3.3.1 中国航空货运情况3.3.2 中国航空货运发展方向3.4 水路货运3.4.1 中国水路货运情况3.4.2 中国水运发展方向第四章汽车物流4.1 汽车物流发展现状4.2 汽车物流运输模式4.3 汽车物流发展趋势4.4 汽车物流重点企业4.4.1 安吉天地汽车物流公司(ANJI TNT Automotive Logistics Co.,Ltd.)4.4.2 中铁特货(China Railway Special Cargo Services Co., Ltd.)第五章钢铁物流5.1 钢铁物流发展现状5.2 钢铁物流模式5.3 钢铁物流发展趋势5.4 钢铁物流重点企业5.4.1 五矿物流(Minmetals Logistics Group co.,LTD)5.4.2 百科集团(B&K Group)第六章石化物流6.1 石化物流发展现状6.2 石化物流业务类型6.3 石化物流重点企业6.3.1 长航油运(NANJING TANKER CORPORATION)6.3.2 中化国际(Sinochem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第七章家电物流7.1 家电物流发展现状7.2 家电物流发展趋势7.3 家电物流重点企业7.3.1 安泰达物流(Attend Logistics)7.3.2 安得物流(ANNTO)第八章煤炭物流8.1 煤炭物流发展现状8.2 煤炭物流重点企业8.2.1 大秦铁路(DAQIN RAILWAY CO.,LTD)第九章医药物流9.1 医药物流发展现状9.2 医药物流发展趋势9.3 医药物流重点企业9.3.1 九州岛通医药集团(JOINTOWN PHARMACEUTICAL GROUP)9.3.2 国药集团医药物流有限公司(Sinopharm Logistics Co.,Ltd)第十章重点区域物流发展分析10.1 长三角10.1.1 长三角物流业发展现状10.1.2 长三角物流业存在的问题10.1.3 长三角经济圈重点省市物流业发展展望10.2 泛珠三角10.2.1 泛珠三角物流发展现状10.2.2 泛珠三角经济圈物流业发展优势10.2.3 泛珠三角经济圈重点省市物流业发展情况10.3 环渤海湾10.3.1 环渤海湾物流业发展现状10.3.2 环渤海经济圈重点省市物流业发展情况第十一章综合物流企业分析11.1 UPS11.1.1 公司简介11.1.2 经营状况11.1.3 亚洲转运中心顺利运营11.2 FEDEX11.2.1 公司简介11.2.3 加大中国市场投入11.3 DHL11.3.1 公司简介11.3.2 经营状况11.4 宝供物流(P.G.LOGISTICS GROUP CO., LTD)11.5 中国外运(SINOTRANS LTD)11.5.1 公司简介11.5.2 经营状况11.6 中国远洋(COSCO LOGISTICS)11.6.1 公司简介11.6.2 经营情况11.7 中海集团(CHINA SHIPPING GROUP)11.7.1 公司简介11.7.2 经营状况11.8 上港集团(SIPG)11.8.1 公司简介11.8.2 经营情况11.9 宁波海运(NINGBO MARINE COMPANY LIMITED)11.9.1 公司简介11.9.2 经营情况11.10 飞马国际(FEIMA)11.10.1 公司简介11.10.2 经营情况11.11 中储股份 ZHONG CHU DEVELOPMENT STOCK CO.,LTD11.11.1 公司简介11.11.2 经营情况11.11.3 发展前景11.12 招商轮船(CHINA MERCHANTS ENERGY SHIPPING CO.,LTD)11.12.1 公司简介11.12.2 经营情况11.13 长江投资(Y.U.D. YANGTZE RIVER INVESTMENT INDUSTRY CO.,LTD.)11.13.1 公司简介11.13.2 经营情况11.14 怡亚通(ETERNAL ASIA)11.14.1 公司简介11.14.2 经营情况11.15 铁龙物流 CHINA RAILWAY TIELONG CONTAINER LOGISTICS CO.,LTD.11.15.1 公司简介11.15.3 发展前景11.16 新宁物流 XINNING LOGISTICS11.16.1 公司简介11.16.2 经营情况11.16.3 发展前景11.17 宅急送(ZJS EXPRESS)第十二章中国物流行业发展趋势分析12.1 中国物流行业存在的问题12.2 发展趋势部分图表目录图:2006-2009年中国社会物流总额表:2009年中国社会物流总额构成图:2006-2009年中国社会物流总费用表:2009年社会物流总费用图:2006-2009年中国物流业增加值表:2009年中国物流业增加值图:2006-2009年中国货运总量图:2006-2009年中国货运周转量表:中国物流行业相关政策图:2007-2010年中国GDP走势图图:2004-2009年中国社会物流成本占GDP比重表:2010年第一季度分洲别进出口总值表:2010年第一季度中国进出口总值分地区排名表:2010年4月全国进口重点商品量值表表:2010年4月全国出口重点商品量值表表:2010年1-4月中国进出口简要情况表表:中国公路“十一五”规划目标表:全国内河航道与港口布局规划方案表:中国水路“十一五”规划目标表:各种交通运输方式优缺点比较图:2006-2009年中国铁路货运量图:2006-2009年中国铁路货物周转量表:2009年中国主要产品铁路货运量表:2008-2011年中国铁路基建投资情况表:2009-2010年计划完工铁路图:2006-2009中国公路货运量表:2009-2010年中国公路货运月度平均价格图:2006-2009年中国民航货运量图:2006-2009年中国水运货运量图:2006-2009年中国水运货物周转量表:2010年1月中国沿海(散货)平均运价表:主要汽车厂商物流模式表:中铁特货运输车类型及数量表:中国钢材流通渠道表:2009年五矿物流经营情况图:2005-2010年百科集团营业收入图:2005-2010年百科集团净利润图:1998-2008年中国化学品产值占总产值比例表:石化物流公司参与的物流环节图:2005-2010年长航油运总收入图:2005-2010年长航油运净利润表:2009-2013年长航油运运力情况图:2005-2010年中化国际总收入图:2005-2010年中化国际净利润表:2009年中化国际分业务收入情况表:中国重点家电厂商及销售商物流公司图:2006-2009年安得物流营业收入图:2006-2009年安得物流净利润表:2006-2009年安得物流主营业务收入构成图:2005-2010年大秦铁路营业收入图:2005-2010年大秦铁路净利润图:2007-2009年国药物流销售收入图:2007-2009年国药物流利润总额表:2008-2009年度中国物流园区分区域排名表:2009年长三角各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完成情况表:2009年1-11月泛珠三角重点港口货物吞吐量表:2009年5月泛珠三角地区各省市累计货运量表:2009年1-11月环渤海湾重点港口货物吞吐量表:2009年5月环渤海地区各省市累计货运量表:2009年中国物流企业按业务收入排前10强名单表:UPS在中国市场的业务进程图:2005-2009年UPS总收入图:2005-2009年UPS净利润图:2005-2009年FedEx营业收入图:2008-2009年FedEx分部门收入及利润表:2008-2009年DHL营业收入图:宝供物流运作网络表:2008-2009年中国外运各业务运营情况图:2005-2009年中国外运营业额图:2005-2009年中国外运税前利润表:2009年中国外运分业务营业额比重图:2005-2010年中国远洋营业收入图:2005-2010年中国远洋净利润表:2008-2010年中国远洋集运业务分航线运输收入表:2008-2010年中国远洋集运业务分航线运量表:2008-2010年中海集团下属公司收入情况图:2005-2010年上港集团营业收入及净利润表:2009年上港集团主营业务收入构成图:2005-2010年宁波海运营业收入及净利润表:2009年宁波海运分业务收入构成图:2005-2010年飞马国际营业收入及净利润表:2009年飞马国际分地区业务收入构成图:2005-2009年中储股份主营业务收入图:2005-2009年中储股份净利润表:2010年中储股份定向增发募集资金项目图:2005-2010年招商轮船营业收入及净利润表:2009年招商轮船分业务收入情况表:2010年干散货分船型即期市场TCE 运价图:2005-2010年长江投资营业收入及利润图:2005-2010年怡亚通营业收入及利润表:2004-2010怡亚通物流业务经营情况表:2009年铁龙物流各项业务收入占比图:2005-2010年铁龙物流主营业务收入图:2005-2010年铁龙物流净利润图:2006-2009年新宁物流主营业务收入图:2006-2009年新宁物流净利润表:2009年新宁物流主营业务收入比重图:2009年新宁物流分区域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表:新宁物流投资项目表:2010年上半年中国建成集装箱中心站列表。
上海市现代物流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上海市现代物流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物流业是融合运输、仓储、货代、信息等产业的复合型服务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产业。
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对于实现上海发展战略目标、保障城市安全有序运行、服务改善民生具有重要作用。
依据《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14-2020年)》《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等,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回顾与展望(一)“十二五”期间发展成效“十二五”期间,上海物流业按照“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总体要求,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促进高端资源集聚和功能塑造,为加快上海“四个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
1.产业规模平稳增长。
“十二五”期间,上海物流业保持平稳增长,年平均增长率7.96%。
2015年,全市物流业增加值达3044亿元,同比增长7.1%,占全市国民生产总值比重为12.2%,占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18%;上海港口货物吞吐量达71740万吨,集装箱吞吐量达3653.7万标准箱,继续保持世界第一;上海航空货邮吞吐量完成370.9万吨,其中,浦东机场货邮吞吐量327.5万吨,连续八年位居世界第三。
快递业保持高速增长,近3年业务量、业务收入连续保持年均50%、35%以上增速,年人均快递使用量53件,是全国平均量的5倍。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下简称“上海自贸试验区”)建设激发市场主体活力,2015年,上海自贸试验区保税区域完成航运物流服务收入1200亿元,成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贸易中心建设的有力支撑。
表12011-2015年上海现代物流业规模统计表2.质量效率持续提升。
到“十二五”期末,本市物流总费用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降至15%以下,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近2个百分点。
上海自贸试验区贸易便利化举措提升国际物流效率,平均通关时间较区外减少约40%,企业物流成本减少10%以上。
物流资源整合与组织效率不断提升,涌现出一批以互联网技术和供应链管理为依托的物流企业,带动传统小微物流企业转型发展,公路物流的信息化、标准化、规范化水平得到提升。
全国大学生物流设计大赛案例

与车辆装备厂家共同研制的轿运车小八轮技术,车辆型号已列入工信部汽车公告,并获得了国家有用新型专利。
安吉物流将进展绿色低碳物流作为进展战略的重要目标,为此不惜降低企业的利润,加大对水运和铁路运输方式的投入,努力提高铁路水路运输的比例。同时,研究开发、引进先进的物流技术,在节能减排、运输车辆轻量化、智能化调度等方面进行投入和应用,将打造绿色低碳物流企业作为公司的重要社会责任加以落实。
在汽车物流行业规范与标准体系制定上,安吉物流参与制定了多个行业标准,表达了行业领军企业的社会责任。公司最早参与汽车物流行业标准制定,是制定该行业标准最多的企业之一,主执笔完成4项行业标准:《乘用车运输服务规范》(WB/T1021-2004);《乘用车水路运输服务规范》(WB/T1033-2006);《乘用车仓储服务规范》(WB/T1034-2006);《乘用车物流质损判定及处理规范》(WB/T1035-2006)。作为主执笔单位,完成《汽车物流术语》的编写,另有两份行业标准正在制定过程中,即《汽车整车物流过程质量监控要求》和《汽车物流信息系统功能及差不多要求》。
安吉物流十分重视技术发明制造与成果转化,“十二五”期间,公司将保持平均每年递增500万元技术经费的投入,以确保公司在信息化、网络建设以及物流治理技术方面始终处于行业领先地位。获得的创新成果与荣誉,安吉物流也是硕果累累:
荣获2010年度上海市质量金奖(服务业)(解放日报于2011年8月31日对此进行相关报道);
在整车物流运作模式上,公司创出了一套适合于中国汽车物流进展的运营治理模式----VLSP整车物流服务供应商治理模式(业界称为3.5PL模式,详见图3),既有4PL轻资产、资源集成管控的功能,又有核心物流资源自行投资运营的3PL特色,将系统治理和实际运作有机结合,从而保证了公司的连续、快速、良性进展,为公司业务平稳进展壮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汽车物流服务关键技术领域,通过集成创新与应用形成了安吉物流的专门竞争力和成套创新技术体系,在汽车物流乃至于一样物流行业具有引领和示范意义。
2010年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全 年实现 上海市 生产 总值 ( DP)1 8 24 亿元 ,按可 G 6 7 .2
比价 格计 算 ,比上年 增长99 ( .% 见图 1)。 其中 ,第一 产业
增 加值 1 4 1 亿 元 ,下 降66 ;第 二产业 增加值 7 3 .6 .5 1 .% 1 99 亿 元 ,增 长1 .% :第三 产业 增加值 9 1 .1 元 ,增 长5 68 6 83 亿 %。 “ 一五 ”时期上 海市 生产 总值 达  ̄6 0 49 亿元 ,按 可 比 十 J9 5 .9 价格计算 ,年均增长 1 .%。 11
( %)
7 本 2:2 1 8
1 O0 亿元 ,增长 2 .% ;城 乡社 区事务 支 出4 54 亿 元 , 6 .7 05 7 .7 下 降 1 .%。 “ 一 五 ”时 期地 方财政 收 入达 到 1 4 92 46 十 1 9 .亿 元 ,年均增长1 .%。 49
全年 完成 全社会 固定 资产投资总额5 1 7 元,比上年 3 6 亿 7
 ̄ 2 8 4 1 1, ,年均增长 1 %。 J3 0 .5Z '元 0
《 亿
60 00
粮 田86 万公 顷 。其 中 ,年 内建 成 O7 7 公 顷 。设 施 菜 田 .5 .5
11 7 公顷 。其 中 ,年 内建成0 1 7 公 顷。标准 化 畜禽养 殖 .5 5 - .3 场 1O 2 家。其 中,年内建成6 家。标准 化水产养殖面积O 1 万 0 .8 公 顷。其 中 ,年 内建成01 万 公顷 。年 内新 认定 1 家国 家级 .1 5 和 5 家市 级农业产 业化 重点龙 头企业 。全年 农业组 织化 水平 O 达  ̄ 6 .%。拥 有各 类农 民专业合作 社2 7 家 ,农业产 业化 l 25 J 57 龙头企业4 2 0 家。
2009-2010中国进出口情况分析

916.39
49.6%
1,022.71
47.6%
1,161.34
46.3%
979.1 46.2%
中国对欧盟、美国、日本的出口
单位:亿美元
2010年上半年
中国出口总值 欧盟 7,050.9
1,407.3
1,245.2 551.1 45.4%
美国
日本 合计出口份额
数据来源:海关统计
5、外贸出口和顺差依旧由外资主导
4、对主要贸易伙伴出口下降明显
金融危机导致全球主要发达国家经济 增长普遍放慢或衰退,消费和进口需 求明显下降。由于中国外贸仍更多依 赖于发达国家市场,受影响也较大。 2009年,在我国前10大贸易伙伴中, 进出口几乎全部是两位数的降幅,仅 与澳大利亚保持了微弱增幅。 在中国的前三大贸易伙伴中,对美国 的贸易表现优于对欧盟和日本 。
-19.4
-12.5 -15.7 -7.0 -12.8 -27.4 -20.8 -7.2 -6.1 -24.9
-3.6
-4.8 -13.1 -8.8 -32.6 -8.5 -17.0 5.4 -32.3 -5.3
数据来源:海关统计
单位:%
美国 欧盟 日本
2009年各国经济增长率 -2.6 -4.1 -5.2
金融危机以来世界贸易增长走势
单位:%
2008 Q4 进口 世界
2009 Q1
2009 Q2
2009 Q3
2009 Q4
2010 Q1
22,072.7
出口
数据来源:海关统计
进口
进出口
加入WTO以来中国的出口与进口增长率(%) 出口 2002 2003 2004 22.3 34.6 35.4 进口 21.2 39.9 36.0
2009年中国快递业分析

九、促进快递业由粗放型向集约化发展的快递一体化进程加快1、行业监管:通过政府协调联动机制,打破行政区划,实现统一车辆市区通行法规、统一税收政策、统一执法标准、统一扶持政策、统一航空和陆运转运中心区域规划、统一快递车辆标准、统一快件航空包装标准、统一快递服务时限产品标准、统一快递增值服务标准、统一快递价格公示标准,并将促进建立快递“绿色通道”的一体化的政策与制度,2、通过规范的指导与服务标准的实施将促进快递企业实现“同一品牌”员工工装统一;加盟品牌建立统一的投诉受理中心、建立统一的运营操作标准、转运中心一体化运营等。
2009年邮政快递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会有大的改革,邮政快递企业将逐步走向垂直化管理、一体化运营。
同时,内资快递企业将开始建立企业一体化的标准体系。
十、2009年将成为内资快递企业的培训年《快递员国家职业标准》及教材出台后,以内资快递企业为主的培训热潮将广泛展开,预计参加培训的人数在10万以上。
特别是加盟模式的快递企业在“延误率高、遗失率高、损毁率高”的情况下已经认同“不交培训费必缴赔偿费”的教训。
十一、内资快递企业应用信息技术与分拣作业的机械化更加广泛信息技术的日趋升级与新的信息技术的不断研发,特别是快递业务管理系统、呼叫中心(投诉处理中心)、手持无线终端(PDA)、GPS技术、影像监控系统、RFID技术等研发日趋成熟,将广泛应用于内资快递企业,特别是加盟模式的快递企业。
同时,民营快递企业将会采购输送机设备应用在转运中心,为提高操作效率、降低人工成本提供了有效的技术保障。
十二、政府与内资快递企业关注产业安全在外资快递拥有国际快递80%左右市场份额的情况下,政府与内资快递企业更加关注外资快递进入国内快递市场,特别是今后外资快递进入国内快递市场那个后对其市场定价的敏感度更高。
相关政府管理部门将会出台政策与法规规范快递行业的竞争方式。
十三、外资快递以并购内资快递企业的方式进入中国国内快递市场选择性范围极小继联邦快递并购大田国内快递进入中国国内快递市场后,其它外资快递也在观望等待进入的时机。
上海物流市场分析报告

上海物流市场分析报告1.引言1.1 概述引言部分为上海物流市场分析报告的重要组成部分,概述内容应包括上海物流市场的定义和重要性,指出本报告分析的重点和范围,同时简要介绍上海物流市场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包括对整篇文章的组织和框架进行介绍,说明各个部分的主题和内容概要,让读者对整篇文章有一个清晰的把握。
可以包括以下内容:本报告将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将概述本报告的目的,介绍文章的结构框架,以及总结本报告的重点内容。
正文部分将分为上海物流市场概况、上海物流市场竞争格局和上海物流市场发展趋势三个章节,对上海物流市场的现状、竞争情况和未来发展趋势进行深入分析。
结论部分将总结上海物流市场的现状,展望未来市场发展,并提出相关建议和对策。
通过以上结构,本报告将全面展示上海物流市场的情况分析和未来发展趋势,为相关行业和读者提供参考和借鉴。
1.3 目的目的部分的内容:本文旨在对上海物流市场进行深入分析,旨在全面了解上海物流市场的概况、竞争格局和发展趋势,从而为物流企业和相关行业提供参考和决策依据。
通过对上海物流市场现状的总结和对未来发展的展望,为相关企业制定发展策略和对策提供指导和借鉴。
同时,本文也旨在为政府相关部门提供参考,为上海物流市场的规划和发展提供建议和支持。
1.4 总结:总的来说,上海物流市场在过去几年里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为国内乃至国际物流市场的重要中心之一。
市场竞争格局呈现多元化,各类物流服务商在市场内竞争激烈,但也相互促进了市场的多元化发展。
同时,随着上海市场对外开放和国际合作的不断深化,预计上海物流市场发展趋势将更加积极向上。
然而,上海物流市场仍然面临着一些挑战。
诸如市场监管不到位、信息化水平有待提高、物流成本上升等问题都需要通过政府和企业的合作来解决。
未来,我们建议上海物流市场应加强监管力度,提升服务水平,积极拓展国际合作,推动市场健康发展。
相信在政府政策的支持下,上海物流市场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中国物流业发展三十年回顾与展望

坚持科学发展观走中国特色物流发展道路——中国物流业发展三十年回顾与展望资料来源:现代物流报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的改革开放走过了30年历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改革开放的30年,也是中国特色物流发展道路探索与实践的30年,是中国现代物流业发展的30年。
在纪念改革开放30年之际,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总结我国现代物流业30年来取得的成绩和经验,展望前景,理清思路,对于推进中国物流业全面、快速、协调、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中国物流业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历程与成绩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现代物流业经历了理论探索、实践起步到全面发展的历程。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首先从农村突破,进而向城市推进,引入外资。
伴随着市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为经济发展注入活力。
三中全会前夕,国家物资总局牵头,组织了国家计委、财政部、山东省等政府相关部门和部分大专院校考察日本物资管理,首次把“物流”概念介绍到中国。
之后,一些专业刊物出现了介绍物流知识的文章。
1984年8月,我国第一个物流专业研究团体——中国物流研究会成立。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现代物流理念进入中国,越来越多的大专院校、研究机构开始研究现代物流理论。
物流有关的著作相继出版,物流讲座和研讨会陆续举办,物流知识得到传播和普及。
1992年党的十四大确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开放向纵深发展。
国家计划分配的物资逐步减少,市场配置资源的机制开始发挥作用。
时任国务院总理李鹏在当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办“为企业服务的原材料配送中心”。
随后,物资部在无锡、石家庄、沈阳等地开展物资配送试点。
传统运输、仓储、物资、商业、货代企业,探索新的流通模式。
与此同时,跨国公司大量进入,带来先进的物流理念、管理和技术,生产和流通企业开始重视物流管理,出现了专业物流企业。
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现代物流,各类研讨会、论坛在北京、上海等地举行。
1999年11月,国家经贸委与世界银行组织召开“现代物流发展国际研讨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市2009年物流业发展情况及2010年展望上海市商务委员会刘敏2009年是上海物流业发展非同寻常的一年。
在贯彻落实国务院《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和推进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中,上海物流业努力克服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按照《上海市现代物流“十一五”规划》和《上海贯彻〈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实施方案》确定的目标和任务,加快整合物流资源,促进区域物流合作,构建物流服务体系,为上海建设“四个中心“和国际化大都市,提供有力的支撑。
一、2009年上海物流业发展现状1.物流业呈现结构性调整。
因受金融危机影响,从物流规模看,截止2009年11月,上海货物运输总量6.98亿吨,同比下降11.5%;航空发送量265.78万吨,同比下降5.6%;港口吞吐量5.34亿吨,同比下降1.0%;集装箱吞吐量2260.4万标准箱,同比下降12.3%。
从物流企业看,传统物流服务影响大,现代物流服务影响小;物流服务功能单一的影响大,物流服务功能综合的影响小;国际物流影响大,国内物流影响小;重化工领域物流影响大,消费领域物流影响小。
2.物流园区功能显著增强。
从保税功能看,经国务院批准,西北综合物流园区保税物流中心和浦东空港综合保税区先后设立,这标志上海海陆空港重点物流园区实现了保税物流功能全覆盖。
从中转功能看,外高桥物流园区跨国配送和国际采购业务取得新突破,区内国际中转货值比重已达35%。
浦东空港物流园区依托机场第三跑道和西货运区建设,吸引UPS上海国际航空转运中心项目落地并建成启用;DHL开始建设亚洲最大的转运枢纽。
西北综合物流园区已建成陆上货运交易中心,开通了上海到全国80多个城市的回程专线,业务覆盖全国九大物流区域。
从产业联动看,洋山保税港区已启动建设中国航空工业集团物流中心,积极探索制造、贸易与物流联动发展。
外高桥物流中心也基本形成了汽车、钟表、医药、酒类等十个行业的进出口基地和物流运营中心。
3.物流市场主体日趋多元。
目前,上海已有74家企业达到国家A级物流企业标准,其中4A 级及以上41家,其中27家企业获“上海服务名牌”称号。
从规模看,上汽集团加快整合国内外汽车物流资源,组建了综合性汽车物流公司,预计2012年业务收入可达百亿元。
华谊天原物流与化工区物流公司强强联合,整合资源,培育具有百亿市值的专业化工物流企业。
从行业看,宣传系统所属上海世纪出版集团按照国际出版业集约化经营的模式,已建成现代化物流中心,率先对发行和物流业务进行了整合和重组,大大提高了产品的市场营销和市场推广能力。
从模式看,上海吉电电子技术有限公司通过外部网络平台,运用供应链管理技术,为客户提供订单管理和VMI备货服务,减少了三菱电梯公司的库存和运作成本。
4.物流项目建设成效明显。
从已建成项目看,外高桥粮食物流中心建成了拥有中转、加工、储存等一体化服务能力的物流设施,成为国内粮食物流布局的重要节点。
从在建项目看,陆交中心作为中国物流资源交易中心第一阶段的建设重点,运行至今每天发布物流交易信息40多万条,有效交易运价12000条。
百联现代物流运用物联网技术,推进托盘共用系统建设,试点后已节约5000块托盘,提高托盘利用率达6倍。
从立项项目看,西郊农产品交易中心将立足贸易与物流联动发展,提高农产品流通能力。
亿通国际拓展“大通关”平台功能,建设工商领域供应链外部协同公共服务平台,联通供应链上下游各个环节。
5.物流业财税支持政策力度大。
物流产业政策不断深化、细化。
从税收政策看,已有58家物流企业享受了差额征收营业税的政策试点;99家物流企业在洋山保税港区进行了注册。
从财政政策看,国家国债专项资金和服务业引导资金,以及上海服务业引导资金、技术进步和信息化专项资金,聚焦重点支持物流园区、现代化物流设施、城市公交货运、物联网技术应用等几十个项目,其中上海服务业引导资金总额的14%用于支持物流业发展。
二、2009年上海推进物流业发展的主要做法1.抓“物流调整和振兴规划”落实。
研究制定并出台了《上海贯彻〈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实施方案》,明确了推动物流市场需求社会化、物流服务专业化,促进物流企业培育壮大、提升能级,推动物流重点领域发展,完善物流业发展区域布局等八项任务,提出了加强组织和协调、改革相关物流管理体制、完善物流政策法规体系、多渠道增加对物流业的资金投入等八项政策措施。
积极落实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国家政策,并跟踪了解政策实施情况,充分利用保税港区的政策优势,推进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政策的口岸软环境建设,引导和鼓励物流企业到洋山保税港区发展,积极拓展物流增值业务,提升国际航运中心综合竞争力。
2.抓物流布局优化。
一是结合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成立上海综合保税区管委会,使洋山港、外高桥和浦东空港实现政策、资源、产业和功能的联动、互补,凸显“三区”作为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整体优势。
同时以“三区”联动带动“三港”联动,优化口岸物流资源配置。
二是与市交通港口局联合开展调查,细化城市物流节点布局,形成物流园区、配送中心、社区配送点和小区服务点等四级网络,构建高效、便捷、安全、绿色的城市配送物流服务体系,实现上海城市配送物流“站到站”、“门到门”。
3.抓物流市场建设。
一是召开“上海市推进现代物流业发展大会”,就出台《上海贯彻〈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实施方案》提出要求,重点推动陆上货运交易中心暨物流交易平台,与中国移动、清华同方、交通银行三方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建设中国物流资源交易中心,形成“大物流、大流通、大市场”。
二是实施“制造业物流专业化发展示范工程”,培育第三方物流企业,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推动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三是申报流通领域现代物流示范城市,优先发展城市统一配送物流,以及医药、冷链、危化品、保税等专业物流配送,推进流通现代化建设。
4.抓区域物流合作。
一是联合苏浙物流牵头部门,完成国家发改委下达的《关于长三角地区现代物流联动发展对策研究》的课题调研任务。
课题针对长三角地区经济呈现“产业成链、企业成群”的特征,提出了区域物流联动发展的目标任务,以及对策措施。
二是召开2009年长三角地区现代物流联动发展大会。
重点推进长三角地区医药物流领域的合作与交流,签署《长三角地区推进医药物流标准化工作合作备忘录》,促进医药物流标准化工作深入开展。
如去年底上海医药股份与苏州物流中心合资成立苏州上药供应链公司,进一步加强了上药集团在长三角地区的配送能力。
此外,上海市物流协会、货代协会、交通运输协会、口岸协会都与长三角地区有关协会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
发布《中国长三角地区物流行业行规公约的实施倡议》,建立行业诚信体系。
5.抓标准和技术推广应用。
市质监局所属上海市标准化研究院坚持“先行先试、服务全国”的原则,牵头研制《物流中心作业通用规范》、《物流园区分类与基本要求》等多项国家标准,累计研究各类现代物流标准达20项;全国物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第三方物流分技术委员会已落户上海。
长发集团总结十多年来业务运作经验,自主研发物流信息软件,推广应用GPS、RFID等先进技术,完成世博门票国内配送、家电以旧换新回收物流等项目。
新世界商城率先运用物联网技术,在南京路开设了国内第一家未来商店。
锦江冷链物流结合基础设施更新改造,建设具有-60℃深冷功能变温型(-60℃~-25℃)超低温冷库。
三、2010年上海物流业发展展望2010年是上海实施现代物流业“十一五”规划的关键年。
按照“促转型、调结构”的总体思路,今年上海将围绕贯彻国务院《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抓紧落实《本市贯彻〈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实施方案》,主动对接国际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建设,主动面向长三角同城化发展,紧密围绕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升物流服务能级,加快创建全国物流示范城市。
1.拓展口岸综合服务功能,加快国际航运中心建设。
贯彻国务院“两个中心”文件精神,发挥洋山保税港的综合优势,推动海陆空港物流市场联动发展。
先期开展进口汽车保税展示,启动国内沿海保税货物进行集装箱中转集拼的业务,推进具有期货交割功能的公共保税仓库建设,拓展洋山保税港区的物流增值业务。
大力发展水水联运、水陆联运、公铁联运、空陆联运等多式联运方式,筹备建设本市首个水陆货运公共中转平台,推进多种运输方式的无缝连接,形成多式联运有效衔接和保税物流功能充分发挥的口岸集疏运网络。
2.构建城市配送物流服务体系,迎接上海世博会召开。
与市交通港口局、市公安局联合制定《上海城市物流配送体系建设实施意见》,深化上海城市配送物流体系建设,完善公共配送中心、中转分拨场站等设施的规划布局;推进城市智能交通管理平台建设,建立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城市配送查询系统。
抓住世博会召开和电子商务发展契机,大力推进社会公共配送,加快发展医药、危化品、冷链、保税物流等专业配送。
新建和改造一批涉及城市公共安全和人民生活安全的危险化学品、农产品、医疗器械和药品等物流配送中心,提高城市配送物流服务水平。
3.推动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推动制造业物流的专业化发展,鼓励大型制造企业集团整合剥离内部物流业务流程,扩大物流外包需求。
重点发展为制造企业提供原材料采购、产品分拨配送、再制造回收物流等专业化服务的第三方物流企业。
继续推动“制造业物流专业化发展示范工程”建设,用先进典型案例,引导制造业与物流业应对金融危机,立足产业链合作,寻求共同发展。
加快电子标签、无线测控、移动物流信息服务技术等信息技术在制造业物流中的应用,扩大工业区物流信息平台联网范围。
4.加强区域物流联动发展,培育现代物流市场。
以上海电子口岸平台和上海陆上货运交易中心网络平台为载体,推进中国物流资源交易中心第二阶段项目建设。
为此,一要联接本市物流园区、工业园区、商品交易市场、工商企业,促进物流专业化、社会化发展;二要按照国务院《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对全国物流区域和物流通道发展的要求,推进长三角、长江流域的物流规划衔接,加强跨区域企业物流合作。
依托物流资源交易平台,联接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地区以及四川、重庆等地物流市场,实现区域物流资源的优化配置,培育规范有序的现代物流市场;三要联接国际市场,鼓励企业走出去,加强国际合作,增强物流竞争力和辐射力。
5.推广物联网技术应用,提高物流信息化水平。
开展物流业物联网技术应用示范工程,推广RFID技术在公共服务平台、危险化学品物流、医药物流、冷链物流、食品物流、应急物流等重点领域的研发与应用,提升物流领域货运集装箱追踪与管理、道路货运车辆的跟踪与管理、托盘等装载设备的跟踪管理、配送中心管理等的水平。
沪府发〔2009〕37号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现将《本市贯彻〈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按照执行。
上海市人民政府二○○九年七月三十日本市贯彻《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实施方案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通知》(国发〔2009〕8号)要求,结合推进落实《国务院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和实施《上海市现代物流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特制定本市贯彻《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的实施方案,实施期限为2009-201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