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科护士职业危害及防护措施
口腔科护士的职业危害和防护措施

中经常接触 的化学 消毒 剂和浓 度较 高 的有毒 气体 、 噪音 、 口
腔科特殊器械的使用等多种有 害因子 , 使得 口腔科 护士 的职 业防护 日益受到重 视 。现 就 口腔科护 士常 见 的职业危 害 与
防护进行论述 。 1 口腔 门诊 潜 在 的职 业 危 险 1 1 感 染 的危 险 .
12 物 理 性 损 害的 危 险 .
醛 。长期接触 和吸人 可引起 过敏 、 炎 、 喘和 鼻炎 等。此 皮 哮
外 紫外线照射产生 的臭 氧亦会对人体产生不 良影 响。 1 4 社会 心理 因素造成的危 害 口腔科工作 有着相 当的特 .
殊性 , 护士 主要进行 椅旁护理 , 每天要 面对 大量 的牙病患者 , 咨询 接诊安排病人 , 时准 确传 递 医生所 需 的器 械材 料 , 及 工
错等现象 。 12 2 辐射 。辐射 包括 电离辐射 和非电离辐射 。电离辐射 .. 可致恶性肿瘤 、 白血病 、 良妊娠及放射 病 , 不 其来源在 口腔科 主要为放射性 检查 和治疗 。非 电离 辐射 源 主要来 源为光 固
化仪 , 其最大的危害是对视 网膜造成不 可逆损伤 。
13 化 学 性 损 害的 危 险 .
作量 大 、 节奏快 、 时间精 神 紧张容 易造成 护理 人员 生理 和 长 心理 疲劳 。科技 的快 速发 展带 动 了牙科材 料 和技术 的快 速
更 新 , 求 护 理 人 员 不 断 学 习 知 识 适 应 变 化 , 此 , 理 人 员 要 因 护
还必 须承受学 习的压力 。
2 口腔 门诊 的 职 业 防 护
维普资讯
医学理论与实践 2 0 0 7年第 2 0卷第 6 期
JMe er& P a o. 0 No 6J n2 0 dTho reV 12 , . ,u 0 7
护士职业防护策略预防职业暴露与安全措施

护士职业防护策略预防职业暴露与安全措施一、引言护士作为医疗团队中的主要成员,承担着重要的护理工作,而在职业过程中,他们也面临着一些潜在的危险和职业暴露的风险。
为了保护护士的职业健康和安全,制定和执行一系列的职业防护策略,以预防职业暴露和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二、职业暴露现状护士在工作中经常和病原体、化学药品以及其他危险性因素接触,比如血液、体液等。
因此,职业暴露现象时有发生,而职业暴露不仅可能影响到护士本人的健康,还有可能造成护士传播疾病等情况,对患者和社会造成极大的危害。
三、职业防护策略为了预防职业暴露,护士需要采取一系列的职业防护策略,以降低暴露的风险。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职业防护策略:1. 掌握个人保护知识:护士应该了解常见的职业暴露危险因素,并学会正确使用个人防护装备,比如手套、口罩、护目镜等。
并且定期接受相关培训,提高职业防护意识和技能。
2. 规范操作流程:规范的操作流程可以减少职业暴露的发生。
护士应该按照标准操作程序进行工作,比如正确佩戴手套、正确处理医疗废物等。
此外,注意手卫生和接触患者前后的适当洗手是非常重要的。
3. 工作场所管理:医疗机构应制定相关的管理政策和制度,明确职业暴露的预防措施,并提供相应的设施和装备,以确保护士的安全。
此外,定期对工作场所进行卫生消毒,清除安全隐患也是必要的。
四、安全措施除了职业防护策略外,护士还可以采取一些安全措施,以提高工作的安全性。
1. 合理分配工作量:合理的工作量分配是保护护士身体健康的关键。
护士在工作过程中需要不断地站立、行走等,容易导致疲劳和姿势不当等问题。
因此,医疗机构应该合理安排工作量,减轻护士的负担。
2. 提供必要的安全装备:医疗机构应提供必要的安全装备,如可以减少工作中的危险因素的设备、工具等,确保护士的工作环境安全。
3. 心理健康关怀:职业暴露和工作压力可能给护士带来心理上的负担。
医疗机构应重视对护士的心理健康关怀,提供相应的心理支持和咨询服务,帮助护士应对工作中的挑战和压力。
口腔科医护人员的职业防护6001

• 〔3〕汞污染的防护:加强诊室通风,减少空气中汞的含量。调制和挤压汞合金时应戴手 套,防止皮肤直接接触。银汞瓶应严密封闭,填充时多余的银汞合金,要收集在盛有饱 和盐水或甘油的器皿内,深度为17cm以上。
② 细菌性感染病症:以反复发作的牙周炎最为常见,与普通牙周炎不同的是前者迅速破坏牙龈及牙槽骨而 导致牙根暴露、牙齿脱落、死骨形成等,故可认为快速开展的进行性牙周炎是HIV的重要临床标志。另 外,11%的患者可发生坏死性牙龈炎;
③ 念珠菌感染病症:HIV感染者口腔发生念珠菌病的占61%。临床可分为三类,即假膜性〔雪口〕、 红斑性〔发生在腭部及舌,乳头萎缩〕和口角炎;
• 穿脱隔离衣前后,摘手套后。
• 进行无菌操作、处理清洁、无菌物品之前。
• 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及物品后。
• 处理药物或配餐前。
第十七页,共二十七页。
1
第十八页,共二十七页。
六步洗手法
1
第十九页,共二十七页。
速干手消毒剂使用方法
1
取适量的速干手消毒剂于掌心,双手 相互揉搓覆盖整个双手外表。
严格按照医务人员洗手揉搓的步骤进行 揉搓。 双手枯燥后,手即到达平安的要求。
第二十三页,共二十七页。
加强健康体检
3
口腔科护理人员应坚持每年1次的健康体检,对易发生的传 染性疾病,如乙型肝炎、丙型肝炎、结核等做必要的血清抗 体水平检测,对免疫力低下的注射疫苗。
第二十四页,共二十七页。
减少和防止生理、心理疲劳
4
根据口腔科的工作特点,合理安排工作、学习和活动时间,可提 高工作效率;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不断提高心理适应和心理承 受能;加强护士自身素质修养,克服个性弱点,转移来自各方面 的不良心理因素,减少心理疲劳的发生。
护士职业危害因素与职业防护

护士职业危害因素与职业防护护士是医疗工作者中承担重要医疗任务的群体之一,他们在日常工作中需要面对危险、繁琐、高强度的工作环境和工作压力,可能会遭受一些职业危害因素的侵害。
为了保护护士的身体健康,提高工作效率,可以采取各种职业防护措施,让护士在工作中享受更多的安全和保障。
一、护士职业危害因素1. 生物性因素:护士在工作中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病原体,如细菌、病毒、真菌等,有可能被感染,导致传染病的发病和传播。
2. 化学性因素:护士在使用医疗药品或处理病人的血液、体液、尿液等生理液体时,容易受到化学药物和有毒物质的侵害,产生化学反应。
3. 物理性因素:护士在长期的工作中,需要长时间站立、行走,可能导致腰椎病、颈椎病等职业病。
4. 心理性因素:由于工作环境和工作特性等原因,护士容易产生消极情绪、情绪失控等心理问题,进而影响工作质量和效率。
二、护士职业防护1. 生物性防护:护士在接触病人、处理病人生理液体等工作中,应尽量避免直接接触,同时要做好个人防护工作,戴上医用手套和口罩,避免病灶的传播。
2. 化学性防护:护士处理药品或体液时,一定要按照规程正确操作,避免药品、化学物质等有害物质的溅到皮肤或吸入肺部,同时要注意储存和处置有毒或危险废物。
3. 物理性防护:护士可以通过科学的安排工作时间、大力普及职业保健知识、配备设备等方式减轻工作负担、避免长时间超负荷工作。
4. 心理性防护:护士可以通过培训、交流等方式加强自我修养,改变消极情绪和情绪失控等问题,从而保证工作质量和效率。
三、结论护士是医疗工作者中的重要群体,承担着保卫人类健康的重要使命。
然而,由于工作原因,护士面临各种职业危害因素。
为保证护士工作效率和身体健康,适当的职业防护措施至关重要。
希望职业防护意识能够在护士中得到普及并加强,确保护士健康工作,给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护士职业安全的危害因素及防护措施

护士职业安全的危害因素及防护措施1.感染风险:护士在工作过程中容易接触到各种传染病。
防护措施包括:戴口罩、手套、护目镜等防护用品,勤洗手,定期进行体检,接种相关疫苗。
2.化学物品:护士在处理药物、消毒液、化学试剂等时容易暴露在化学物品中。
防护措施包括:佩戴防护服、手套、护目镜,清洁工作区域,妥善处理残留物。
3.放射性物质:护士在医学影像或治疗过程中可能接触到放射性物质,例如X射线。
防护措施包括:佩戴铅制防护衣、护目镜和手套,限制工作时间和距离,遵守相关操作规程。
4.肌肉骨骼问题:长时间站立或坐姿不正确可能导致护士出现肌肉和骨骼问题,如腰背疼痛、颈椎疾病等。
防护措施包括:通过正确的姿势和工作方式来减少肌肉和骨骼负担,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和休息时间,进行适量的运动和锻炼。
5.职业暴露:护士可能会面临暴力、威胁、诋毁等有害行为。
防护措施包括:提供必要的培训和应对技巧,加强安全意识和警惕性,及时报告和记录有害行为。
6.创伤风险:护士在处理危险工具、移动患者、应对突发事件等工作过程中容易受到创伤。
防护措施包括:佩戴护目镜、手套和防护服,使用正确的工具和装备,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安全指导。
除了以上列举的危害因素和防护措施,护士职业安全还需要重视疾病预防、紧急医疗应对技能的培训和更新,定期检查设备和装备的维护,以及建立健全的应急预案等。
有关部门和护士本人也要积极参与相关安全培训和宣传活动,并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最重要的是,护士本人要充分认识到自身职业安全的重要性,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不断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识和应对能力,为患者提供安全、高质量的护理服务。
口腔科消毒室护士的职业暴露的自我防护

口腔科消毒室护士的职业暴露的自我防护内容摘要:目的通过对口腔科消毒室护士的职业暴露,进行自我防护,杜绝院内感染和职业感染的发生。
预防控制院内感染是我们工作的重点。
在社会上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工作。
方法强化制定了切实可行的管理防护措施。
对在日常操作中注意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和慎独精神的培养,强调消毒室护士在回收用过的污染物品器械时必须带防护用具:帽子、口罩、面罩、手套、围裙等,避免在消毒清洗过程中的飞溅污染,对用过的锐利器械连同治疗盘一起收回避免走动传递时的相互刺伤。
如不慎被污染的锐器刺伤,立即处理伤口及时上报院内感染科采取预防处理,做到人人都熟知应急处理程序,提高对HIV、HBV、HCV的高度重视。
根据传染病的流行特点按操作规程严格区分:污染区、清洁区、无菌区定期做好各种监测。
(1)化学检测对各种器械包、储物容器贴有灭菌指示卡或3M胶带灭菌后看有无变色。
(2)生物监测对高压灭菌器进行嗜热脂肪芽孢杆菌监测。
(3)严格标明物品的开启时间。
(4)质量控制随时抽查发现问题随时修改。
结果多年来通过护理人员自觉主动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认真执行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把好消毒灭菌质量关,没有引起护理人员自身感染和院内感染的发生。
结论因口腔科器械在临床治疗过程中,接触病人的唾液、血液、污染比较严重。
消毒室护士承担着回收消毒灭菌工作,污染的器械对护士的健康构成潜在的威胁。
据统计口腔科医务人员因接触HBV患者发生污染机会可增3~6倍。
口腔科医务人员血清HBsAg阳性率是其他科室人员的4倍[2],是感染HIV、HBV、HCV的高危人群。
而在日常工作中我们无法确定每个就诊病人是否为乙肝病毒携带者,因此我们采取严格的预防措施是很有必要的。
口腔科;消毒室护士;防护口腔科是医院交叉感染管理的重点科室,消毒室是口腔科器械回收发放的重要部位,也是口腔科预防院内感染的重要环节。
口腔科器械在临床治疗过程中,接触病人的唾液、血液、污染比较严重,消毒室护士承担着回收清洗消毒灭菌工作。
口腔专科门诊医务人员职业危害及预防

口腔专科门诊医务人员职业危害及预防口腔专科门诊医务人员是一群在医疗行业中承担重要角色的人群,他们每天与患者接触并处理各种各样的口腔疾病。
在这个行业中,医务人员不可避免地面临着一些职业危害。
本文将就口腔专科门诊医务人员所面临的职业危害进行探讨,并提供一些预防措施。
一、职业危害1. 频繁的工作姿势口腔专科门诊医务人员的工作需要长时间保持身体同一姿势,如弯腰、低头等。
长期保持这些姿势会导致颈椎、腰椎及肌肉的劳损和疼痛。
2. 病原体感染与感染疾病的患者密切接触是口腔专科门诊医务人员每天都要面对的挑战。
他们可能被暴露在各种病原体,如艾滋病、肝炎等的风险之下。
此外,医务人员面临着接触患者口腔分泌物、血液和唾液的风险,这些液体可能携带各种细菌和病毒。
3. 化学品暴露口腔专科门诊医务人员在临床实践中需要使用一系列化学品,如消毒剂、灭菌剂等。
这些化学品可能对医务人员的皮肤、眼睛和呼吸系统造成损害。
长时间接触这些化学品还可能引发过敏反应。
二、职业危害的预防1.合理的工作姿势为了减少工作姿势对医务人员身体带来的问题,可以采取以下预防措施:- 给医务人员提供符合人体工学的工作环境设备,如符合标准的办公椅、调节桌子的高度等。
- 每隔一段时间站起来活动,做一些放松肌肉的运动。
- 做适当的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身体的抵抗力。
2. 病原体感染的防护- 医生和护士在与患者接触前应该正确佩戴手套,并在接触后立即处理。
- 离患者近距离操作时,应戴上隔离面罩、防护眼镜,以预防飞溅。
- 在临床操作时严格遵守消毒规范,确保工作环境的清洁和患者用具的消毒。
3. 化学品的保护- 使用化学品时应严格遵循操作规程,避免暴露于皮肤和眼睛。
- 在使用化学品时应戴上合适的防护手套、护目镜和口罩。
- 尽量选择无毒或低毒的化学品,并保持室内通风良好,减少有害气体的浓度。
总结:口腔专科门诊医务人员在日常工作中面临各种职业危害,但通过合理的姿势、病原体感染预防和化学品保护等措施,可以降低这些危害对他们身体健康的影响。
护士岗位的危险因素与安全防护方法

护士岗位的危险因素与安全防护方法在医疗行业中,护士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职业,但也存在一定的危险因素。
护士岗位的危险因素包括:
1. 感染风险:护士在处理患者时可能会接触到病原体,如细菌、病毒等,存在感染的风险。
2. 暴力威胁:有些患者可能因为病情、情绪等原因对护士进行暴力威胁或攻击。
3. 受伤风险:护士在照顾患者时可能会需要搬动病人,操作医疗设备等,存在受伤的风险。
为了确保护士的工作安全,可以采取以下安全防护方法:
1. 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如口罩、手套、护目镜等,减少感染风险。
2. 学习自我防卫技巧:掌握如何应对暴力威胁的技巧,保护自己的安全。
3. 健康体能:保持良好的体能和体格,减少受伤的风险。
4. 接受培训:定期接受相关的安全培训,了解如何应对突发情况,提高应对风险的能力。
通过这些安全防护方法,可以帮助护士在工作中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安全,提高工作效率,确保医疗工作的顺利进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9 4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 0 1 4 年第 1 4 卷第 1 期
・
护理 ・
口腔科护 士职业危害及 防护措施
纪敏
( 内蒙古包头 市包钢 三医院,内蒙古 包头 0 1 4 0 1 0 )
摘要 :随着现 代 医学的发展和对 医院感染认识 的提 高 ,口腔科护士的 自我 防护问题越 来越 受到 国内外同行的关注。 医
l 职业危害 因素
1 . 1 生物因素 引起 口腔科 护士临 床感 染 的病原体很 多 , 但 最应该 重视 的是病 毒 感染 ,特别 是 乙肝 病 毒 ( H B V ) 和人 类免 疫 缺 陷病 毒( H I v ) 。口腔护理人员在四手操作过程中频繁接触沾有患 者的唾液 、血液 、致病菌的口腔器械、注射器的直接感染 ;
1 - 3 . 1 器械植入性损伤
2 . 3 穿有 防护作用的工作服、戴 口罩 、必要 时戴 防护眼 镜
这样做 可以避免 污染 自己的衣 服 、颜 面 以及 减少对 有毒 的化 学物质 和辐 射 的吸收 。因 口腔诊室 空气 中存 在悬 浮的感 染性气 雾 、汞尘 、药液产生 的刺激 性气 味 ,而防 护服 、口罩 、 防 护眼 镜对 这 些气 化 的潜 在病 原菌 、化学 物 质有 重 要 的物
O 引言
口腔科是一个感染高危科室,病人多,复诊次数多,病
情 隐 蔽 ,且绝 大 部分 操 作都 在 口腔 内进 行 ,一般 情 况 下患 者 未做 血 液性 传 染疾 病 的 筛查 。 而护 理人 员 每 天都 要直 接 或 问 接接 触 患者 的体 液 、一 些 有 毒物 质 、化 学物 质 及 高科
2 . 2 带手套 防止交叉感染及保 护护理人员的手
在接 触 病 人 血液 、唾液 或 处理 病 人 用 过 的敷 料 器 械 时 应戴 手套 。护 士应养 成用 钳子 取 污染针 头和 尖锐 物 的习惯 , 尽量 减 少刺 伤 皮肤 的机 会 。如工 作 中不 慎 被 锐利 器 械 刺伤 应立 即 向离 心方 向挤 压 伤 口 ,使血液 流 出 ,用 0 . 5 % 碘 伏擦 洗伤 口 1 0 m i n ,最 后上报 主管 部 门,根据情 况注 射免疫 球蛋 白或疫 苗 。
涡 轮 机或 超声 洁 牙 机等 器 械高 速 旋转 下 ,引 起微 小 飞沫 和 气 溶胶 以感染 性 气雾 形 式悬 浮于 空气 中 ,污 染室 内空气 和 周 围环境 ,形 成 间接感染 。
2 防护措施
口腔科患者流动性大 , 许多传染病患者可表现为无症状 的带 菌者 . 因此 口腔科 护 士必 须增 强 自我 防护意 识 , 执 行全 面预 防措 施 , 实 行标 准预 防 , 最 大 限度地 保护 医务 人员 和患
1 . 2 化 学因素
1 . 2 . 1 汞
汞 是 口腔科 常 用 的充 填材 料 , 在常 温下 易 蒸发 为蒸 汽 。 在 调制 和 充填 过 程 中产 生 的汞 蒸气 或操 作 不 慎撒 落 或 丢弃 时 产生 的汞 尘 , 通 过 呼 吸道 和皮肤 进 入人 体 ,引起 汞 吸收 , 可致 慢性汞 中毒 、过敏性皮 炎 、牙龈 炎 、口炎 、脱发 、恶心 、 呕 吐 、腹痛 、腹泻 和精神神 经症状 等 。
者的双向安全 . 2 . 1 严格 洗手是 防止 院 内感染传 播 的最重 要的 措施 之
无菌肥 皂洗 手 自然 菌清 除率达 9 9 . 5 %。操作 前后 、接触 病人后 及处理病 人用 物后均 应用肥皂 水七 步洗手法 洗手 ,用 流动 清水 冲洗 ,自然干燥 或用 干毛 巾擦 干 。洗手 的肥皂 要保
樟脑 酚液 、三氧化二 砷糊剂 、丁香 油酚 、氧化锌 丁香油 糊剂 、根管 塑化液 及 自凝 牙托水 、粉等 , 这些药 物有难 闻的 刺 鼻气 味 , 对 呼吸 道 、鼻 、眼 、皮肤 有 强烈 刺激性 , 长 时间 接触 可产生 头晕 、恶心 , 甚 至引起皮 炎和过 敏 。
1 . 3 物理 因素
护人 员严格的 自 我防护不仅 可以避免 自身遭 受疾病的侵袭 ,同时避免 了医院感染给病人 带来的痛苦 。 关键词 :口腔科 ;医护人员 ;职业危 害因素 ;防护措施 中图分类号 :R 4 7 3 文献标 识码 :B D O I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6 7 1 . 3 1 4 1 . 2 0 1 4 . 0 1 . 3 0 5
作易出错。
1 . 4 心理 因素
一
技 带来 的危 害。 因此 我 们应 善 于识 别 各 种不 安 全 因素 ,采 取相 应防 护措施 ,确保 自身安全 。
心理 因素主要 为精神 紧张 、疲劳 、压力感 。由于 口腔科 工作 的特 殊性 ,护 士 主 要进 行 椅旁 护 理 ,每 天 面对 大 量 的 牙 病病 人 ,咨询 、接 诊 、安 排 病 人 ,准 备 器械 、材 料 ,穿 梭 于 医生 和病 人 之 间 ,工作 时 刻都 处 于 紧 张状 态 ,极 易造 成 口腔科护 士的生理 、心理 疲劳 。
口腔 临床 使用 的器械 大多 为细小 、锐利 的金 属器 械 , 护 理人 员在整 理 、清洗 、消毒过 程 中不慎可 能造 成刺伤 、 割伤 , 针刺损 伤是 护士最 常见 的职业事故 。
1 . 3 . 2 辐 射
辐 射包 括 电离辐 射 和 非 电离 辐 射 。电离 辐 射来 源 于 口 腔科 放射 性 检查 和治疗 ,电离辐 射可 致恶 性肿 瘤 、白血病 、 不 良妊娠及 放射 病 。非 电离辐 射主 要来 源于光 固化仪 , 其最 大 的危害是 对视 网膜造成不 可逆 的损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