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科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2章-1
第2章 第1节 固体类型及微观结构—2020-2021学年新教材鲁科版(2019)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

第1节固体类型及微观结构学习目标:1.[物理观念]了解固体及其分类,了解晶体和非晶体的宏观特性. 2.[物理观念]能够区别晶体与非晶体的性质. 3.[科学态度与责任]了解晶体和非晶体在生活和生产中的不同用途. 4.[科学态度与责任]了解对晶体结构的认识过程,知道晶体微观结构的特点. 5.[物理思维]会用固体的微观结构解释其宏观性质.一、晶体和非晶体1.固体的特点(1)固体看得见、摸得着,容易察觉它的存在.(2)固体有固定的外形,可根据需要进行加工处理.2.固体的分类:固体通常可分为晶体和非晶体两大类.3.晶体可分为单晶体和多晶体两类.4.单晶体(1)定义:具有规则的几何形状,外形都是由若干个平面围成的多面体.(2)结构特点:同种物质的单晶体都具有相同的基本形状,表面个数、各相应平面间的夹角恒定不变.(3)宏观特性:①具有规则的几何形状.②具有各向异性.③有固定的熔点.5.多晶体(1)定义:没有规则的几何形状,由小晶粒杂乱无章地排列在一起构成的晶体.(2)宏观特性:①没有规则的几何形状.②具有各向同性.③有固定的熔点.二、固体的微观结构1.晶体的结构及结合类型(1)组成晶体的物质微粒有规则地在空间排成阵列,呈现周而复始的有序结构,说明晶体的微观结构具有周期性.(2)晶体内部各微粒之间存在着很强的相互作用力,微粒被约束在一定的平衡位置上.(3)热运动时,组成晶体的物质微粒只能在各自的平衡位置附近做微小振动.(4)晶体的结合类型比较(1)方法:在固体界面沿不同方向画出等长直线.(2)微观解释①单晶体在不同直线上微粒的个数不相等,说明沿不同方向微粒的排列及物质结构情况不同,在物理性质上表现为各向异性.②非晶体在不同直线上微粒的个数大致相等,说明沿不同方向微粒排列及物质结构情况基本相同,在物理性质上表现为各向同性.(3)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条件下形成不同的晶体,由于微观结构不同,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1.思考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常见的金属材料都是单晶体.(×)(2)晶体具有各向异性的特性.(×)(3)凡是具有天然规则的几何形状的物体必定是单晶体.(√)(4)单晶体的分子(原子、离子)排列是有规则的.(√)(5)非晶体在不同方向上的微粒排列及物质结构情况基本相同.(√)(6)同一种物质只能生成一种晶体.(×)2.(多选)下列哪些现象能说明晶体与非晶体的区别()A.食盐是正方体,而蜂蜡无规则形状B.石墨可导电,沥青不能导电C.冰熔化时,温度保持不变,松香受热熔化时温度持续升高D.金刚石密度大,石墨密度小AC[晶体有天然规则的几何外形,具有一定的熔点,而非晶体则没有,故A、C正确.]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黄金可以切割加工成各种形状,所以是非晶体B.同一种物质只能形成一种晶体C.单晶体的所有物理性质都是各向异性的D.玻璃没有确定的熔点,也没有天然规则的几何形状D[常见的金属都是多晶体,因而黄金也是多晶体,只是因为多晶体内部小晶粒的排列杂乱无章,才使黄金没有规则的几何形状,故A错;同一种物质可以形成多种晶体,如碳可以形成金刚石和石墨两种晶体,故B错;单晶体只在某些物理性质上表现出各向异性,并不是所有物理性质都表现出各向异性,故C错;玻璃是非晶体,因而没有确定的熔点和规则的几何形状,D对.]如图甲所示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几种晶体,图乙是生活中常见的几种非晶明矾祖母绿原石水晶食盐铜矿石蜂蜡松香塑料橡胶沥青玻璃2.单晶体具有各向异性,并不是说每一种单晶体都能在各种物理性质上表现出各向异性(1)云母、石膏晶体在导热性上表现出显著的各向异性——沿不同方向传热的快慢不同.(2)方铅矿石晶体在导电性上表现出显著的各向异性——沿不同方向电阻率不同.(3)立方形的铜晶体在弹性上表现出显著的各向异性——沿不同方向的弹性不同.(4)方解石晶体在光的折射上表现出各向异性——沿不同方向的折射率不同.【例1】在甲、乙、丙三种固体薄片上涂上蜡,用烧热的针尖接触其上一点,蜡熔化的范围如下图所示;另外甲、乙、丙三种固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则()甲乙丙A.甲、乙是非晶体,丙是晶体B.甲、丙是非晶体,乙是晶体C.甲、丙是多晶体,乙是晶体D.甲是多晶体,乙是非晶体,丙是单晶体思路点拨:由蜡熔化图判断导热性能,由温度—时间图线形状分析是晶体还是非晶体.D[由题图甲、乙、丙知,甲、乙具有各向同性,丙具有各向异性;由温度—时间图线知,甲、丙有固定的熔点,乙没有固定的熔点,所以甲是多晶体,乙是非晶体,丙是单晶体.]区分晶体和非晶体、单晶体和多晶体的方法(1)区分晶体和非晶体的方法是看其有无确定的熔点,晶体具有确定的熔点,而非晶体没有确定的熔点,仅从各向同性或几何形状不能判断某一固体是晶体还是非晶体.(2)区分单晶体和多晶体的方法是看其是否具有各向异性,单晶体表现出各向异性,而多晶体表现出各向同性.[跟进训练]1.(多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块固体,若沿各个方向上的导电性能相同,则该固体为非晶体B.一块固体,若是各个方向导热性能不同,则这个固体一定是单晶体C.一块固体,若有确定的熔点,则该固体必定为晶体D.黄金可以切割加工成各种形状,所以是非晶体BC[只有晶体才有固定熔点,只有单晶体才具有各向异性,B、C对;多晶体和非晶体都具有各向同性,A错;黄金是晶体,切割后分子结构不变,仍然是晶体,D错.]家庭、学校或机关的门锁常用“碰锁”,然而,这种锁使用一段时间后,锁(1)组成晶体的微粒(分子、原子或离子)是依照一定的规律在空间中整齐地排列的.实验证实:人们用X射线和电子显微镜对晶体的内部结构进行研究后,证实了这种假说是正确的.(2)微粒的热运动特点表现为在一定的平衡位置附近不停地做微小的振动.2.晶体的微观结构特点(1)组成晶体的微粒(分子、原子或离子),依照一定的规律在空间中整齐地排列的.(2)晶体中微粒的相互作用很强,微粒的热运动不足以克服它们的相互作用而远离.(3)微粒的热运动表现为在一定的平衡位置附近不停地做微小的振动.晶体的微观结构决定其宏观物理性质,改变物质的微观结构从而改变物质的属性,如碳原子可以组成性质差别很大的石墨和金刚石,有些晶体和非晶体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3.用微观结构理论解释晶体的特性(1)对单晶体各向异性的解释如图所示,这是在一个平面上单晶体物质微粒的排列情况.从图上可以看出,在沿不同方向所画的等长直线AB、AC、AD上物质微粒的数目不同.直线AB 上物质微粒较多,直线AD上较少,直线AC上更少.正因为在不同方向上物质微粒的排列情况不同,才引起单晶体在不同方向上物理性质的不同.(2)对晶体具有一定熔点的解释给晶体加热到一定温度时,一部分微粒有足够的动能克服微粒间的作用力,离开平衡位置,使规则的排列被破坏,晶体开始熔解,熔解时晶体吸收的热量全部用来破坏规则的排列,温度不发生变化.(3)对多晶体特征的微观解释晶粒在多晶体里杂乱无章地排列着,所以多晶体没有规则的几何形状,也不显示各向异性.它在不同方向的物理性质是相同的,即各向同性.多晶体和非晶体的主要区别是多晶体有确定的熔点,而非晶体没有.(4)对非晶体特征的微观解释在非晶体内部,物质微粒的排列是杂乱无章的,从统计的观点来看,在微粒非常多的情况下,沿不同方向的等长直线上,微粒的个数大致相等,也就是说,非晶体在不同方向上的微粒排列及物质结构情况基本相同,所以非晶体在物理性质上表现为各向同性.(5)同种物质也可能以晶体和非晶体两种不同形态出现,晶体和非晶体可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例2】(多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各种晶体中,原子(或分子、离子)都是按照一定的规则排列的,具有空间上的周期性B.大颗粒的盐磨成细盐,就变成了非晶体C.由同种元素构成的固体,可能会由于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而成为不同的晶体D.在熔化过程中,晶体要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内能也保持不变AC[单晶体具有各向异性,多晶体和非晶体具有各向同性,都是按照一定的规则排列的,具有空间上的周期性,A正确;晶体由更小的晶胞组成,大颗粒的盐磨成细盐,还是晶体,B错误;由同种元素构成的固体,可能会由于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而成为不同的晶体,例如,石墨和金刚石,选项C正确;在熔化过程中,晶体要吸收热量,虽然温度保持不变,但是内能增加了,选项D错误.](1)各种晶体的微粒都是按照一定的规则排列的,具有空间上的周期性.(2)物体的宏观性是由微粒结构决定的,单晶体与非晶体的物理性质不同,是因为微观结构不同,单晶体各向异性也是由粒子排列的特点决定的.[跟进训练]2.(多选)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安德烈•海姆和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以表彰他们在石墨烯材料方面的卓越研究.他们通过透明胶带对石墨进行反复的粘贴与撕开,使得石墨片的厚度逐渐减小,最终寻找到了厚度只有0.34 nm的石墨烯,是碳的二维结构.如图所示为石墨、石墨烯的微观结构,根据以上信息和已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石墨的微观结构石墨烯的微观结构A.石墨是晶体,石墨烯是非晶体B.石墨是单质,石墨烯是化合物C.石墨、石墨烯与金刚石都是晶体D.他们是通过物理变化的方法获得石墨烯的CD[晶体、非晶体都是对固体而言的,晶体有固定熔点,规则结构,非晶体没有,石墨、石墨烯与金刚石都是晶体,石墨与金刚石、碳60、碳纳米管、石墨烯等都是碳元素的素的单质,它们互为同素异形体,他们是通过物理变化的方法获得石墨烯的,故A、B错误,C、D正确.]1.(多选)某种物体表现出各向同性的物理性质,则可以判断这种物质() A.不一定是多晶体B.不一定是单晶体C.一定不是单晶体D.一定是非晶体AC[因为非晶体和多晶体都表现出各向同性,故A正确,D错误;单晶体一定表现出各向异性,故B错误,C正确.]2.(多选)下列有关晶体的结构叙述正确的是()A.在晶体内部,组成晶体的物质微粒是无规则排列的B.晶体的微观结构具有周期性C.在晶体内部,组成晶体的物质微粒可以自由运动D.组成晶体的微粒只能做微小的振动BD[在晶体的内部,组成晶体的物质微粒是有规则排列的,A错误;晶体的微观结构具有周期性,且微粒间存在着很强的作用力,B正确;在晶体内部,组成晶体的物质微粒只能在各自的平衡位置附近做微小振动,而不能自由运动,C错误,D正确.]3.(多选)有关晶体的排列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同种元素原子按不同结构排列有相同的物理性质B.同种元素原子按不同结构排列有不同的物理性质C.同种元素形成晶体只能有一种排列规律D.同种元素形成晶体可能有不同的排列规律BD[同种元素原子在不同情况下可能按不同的方式排列,并导致物理性质有明显的差异,故A、C错误,B、D正确.]4.(多选)如图a、b是两种不同物质的熔化曲线,根据曲线,你认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是一种晶体的熔化曲线B.a是一种非晶体的熔化曲线C.b是一种非晶体的熔化曲线D.a中有一段吸热但温度不变的过程ACD[晶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但温度(熔点对应的温度)却保持不变,而非晶体没有确定的熔点,不断加热,非晶体先变软,然后熔化,温度却不断上升,因此a对应的是晶体,b对应的是非晶体,故A、C、D正确.] 5.(多选)一块厚度和密度都均匀分布的长方体被测样品,长AB是宽AD的两倍,如图所示.如果用多用电表的欧姆挡沿两个对称轴O1O1′和O2O2′方向测量,结果阻值均为R,则这块样品不可能是()A.单晶体B.多晶体C.非晶体D.金属BCD[用多用电表的欧姆挡沿两个对称轴O1O1′和O2O2′方向测量结果均相同,说明该物体沿O1O1′和O2O2′方向电阻率(即导电性能)不同,即表现出各向异性的物理性质,所以可能是单晶体.如果是普通金属,可以分析出沿O1O1′方向电阻比较大.故不可能的是B、C、D三种物品.]。
鲁科版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二章 运动的描述 章节复习教学课件

向相同.
22:16
9
4.关于速度和加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
A.只要速度的大小不变,就可以说速度不变 B.速度大的物体,速度变化量一定大,所以 加速度也一定大 C.加速度的方向只能和速度方向相同,不能 相反 D.加速度是反映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是 由速度变化量和运动时间共同决定的
22:16
脚踏实地过好每一天,最简单的恰恰是最难的。拿梦想去拼,我怎么能输。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我会努力站在万人中央成为别人的光。行为决定性格, 性格决定命运。不曾扬帆,何以至远方。人生充满苦痛,我们有幸来过。如果骄傲没有被现实的大海冷冷拍下,又怎么会明白要多努力才能走到远方。所有的 豪言都收起来,所有的呐喊都咽下去。十年后所有难过都是下酒菜。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驾驭命运的舵是奋斗,不抱有一丝幻想,不放弃一点机会,不 停止一日努力。失败时郁郁寡欢,这是懦夫的表现。所有偷过的懒都会变成打脸的巴掌。越努力,越幸运。每一个不起舞的早晨,都是对生命的辜负。死鱼随 波逐流,活鱼逆流而上。墙高万丈,挡的只是不来的人,要来,千军万马也是挡不住的既然选择远方,就注定风雨兼程。漫漫长路,荆棘丛生,待我用双手踏 平。不要忘记最初那颗不倒的心。胸有凌云志,无高不可攀。人的才华就如海绵的水,没有外力的挤压,它是绝对流不出来的。流出来后,海绵才能吸收新的 源泉。感恩生命,感谢她给予我们一个聪明的大脑。思考疑难的问题,生命的意义;赞颂真善美,批判假恶丑。记住精彩的瞬间,激动的时刻,温馨的情景, 甜蜜的镜头。感恩生命赋予我们特有的灵性。善待自己,幸福无比,善待别人,快乐无比,善待生命,健康无比。一切伟大的行动和思想,都有一个微不足道 的开始。在你发怒的时候,要紧闭你的嘴,免得增加你的怒气。获致幸福的不二法门是珍视你所拥有的、遗忘你所没有的。骄傲是胜利下的蛋,孵出来的却是 失败。没有一个朋友比得上健康,没有一个敌人比得上病魔,与其为病痛暗自流泪,不如运动健身为生命添彩。有什么别有病,没什么别没钱,缺什么也别缺 健康,健康不是一切,但是没有健康就没有一切。什么都可以不好,心情不能不好;什么都可以缺乏,自信不能缺乏;什么都可以不要,快乐不能不要;什么 都可以忘掉,健身不能忘掉。选对事业可以成就一生,选对朋友可以智能一生,选对环境可以快乐一生,选对伴侣可以幸福一生,选对生活方式可以健康一生。 含泪播种的人一定能含笑收获一个有信念者所开发出的力量,大于个只有兴趣者。忍耐力较诸脑力,尤胜一筹。影响我们人生的绝不仅仅是环境,其实是心态 在控制个人的行动和思想。同时,心态也决定了一个人的视野、事业和成就,甚至一生。每一发奋努力的背后,必有加倍的赏赐。懒惰像生锈一样,比操劳更 消耗身体。所有的胜利,与征服自己的胜利比起来,都是微不足道。所有的失败,与失去自己的失败比起来,更是微不足道挫折其实就是迈向成功所应缴的学 费。在这个尘世上,虽然有不少寒冷,不少黑暗,但只要人与人之间多些信任,多些关爱,那么,就会增加许多阳光。一个能从别人的观念来看事情,能了解 别人心灵活动的人,永远不必为自己的前途担心。当一个人先从自己的内心开始奋斗,他就是个有价值的人。没有人富有得可以不要别人的帮助,也没有人穷 得不能在某方面给他人帮助。时间告诉你什么叫衰老,回忆告诉你什么叫幼稚。不要总在过去的回忆里缠绵,昨天的太阳,晒不干今天的衣裳。今天做别人不 愿做的事,明天就能做别人做不到的事。到了一定年龄,便要学会寡言,每一句话都要有用,有重量。喜怒不形于色,大事淡然,有自己的底线。趁着年轻, 不怕多吃一些苦。这些逆境与磨练,才会让你真正学会谦恭。不然,你那自以为是的聪明和藐视一切的优越感,迟早会毁了你。无论现在的你处于什么状态, 是时候对自己说:不为模糊不清的未来担忧,只为清清楚楚的现在努力。世界上那些最容易的事情中,拖延时间最不费力。崇高的理想就像生长在高山上的鲜 花。如果要搞下它,勤奋才能是攀登的绳索。行动是治愈恐惧的良药,而犹豫、拖延将不断滋养恐惧。海浪的品格,就是无数次被礁石击碎又无数闪地扑向礁 石。人都是矛盾的,渴望被理解,又害怕被看穿。经过大海的一番磨砺,卵石才变得更加美丽光滑。生活可以是甜的,也可以是苦的,但不能是没味的。你可
_新教材高中物理第2章匀变速直线运动习题课一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课件鲁科版必修第一册

时速度,故 B 点的速度就是 AC 段的平均速度,vB=AB2+TBC=4 m/s,又因为连续相
等时间内的位移之差等于恒量,即 Δs=BC-AB=aT2,解得 a=1 m/s2,再由速度公
式 v=v0+at,解得 vA=2 m/s,vC=6 m/s,故选项 B 正确。 答案:B
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推论 的理解及应用
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有
()
A.物体经过 AB 位移中点的速度大小为v1+2 v2
B.物体经过 AB 位移中点的速度大小为
v21+v22 2
C.物体通过 AB 这段位移的平均速度为v1+2 v2
D.物体通过 AB 这段位移,中间时刻的速度为v1+2 v2
解析:设经过位移中点时的速度为 v,则对前半段的位移有 2a·2s=v2-v21,对后半段的
2.公式推导:(如图所示)
s1=v0T+12aT2,s2=v0·2T+42a·T2, s3=v0·3T+92a·T2 …… 所以 sⅠ=s1=v0T+12aT2,sⅡ=s2-s1=v0T+32aT2,sⅢ=s3-s2=v0T+52aT2 …… 故 sⅡ-sⅠ=aT2,sⅢ-sⅡ=aT2 …… 所以,Δs=sⅡ-sⅠ=sⅢ-sⅡ=…=aT2。
[例题 1] 一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通过一段位移 Δs 所用时间为 t1。紧接着通过
下一段位移 Δs 所用时间为 t2,则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
()
A.2t1Δt2stt11+-tt22
B.tΔ1ts2tt11-+tt22
C.2t1Δt2stt11-+tt22
D.tΔ1ts2tt11+-tt22
[解析] 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通过前一段 Δs 所用的时间为 t1,平均速度为 v 1=Δt1s;
新鲁科版 高中物理 必修一 第二章 第1节 运动、空间和时间 课件 (共72张PPT)

【标准解答】选B、C、D.南非世界杯于北京时间2010年6 月11日21:00开幕,是一瞬时;火车站公布的旅客列车运 行表是指列车进站或离站的瞬间;百米运动是一个过程,9 秒58是时间;高速列车从北京到天津用时30分钟是一个过 程,是时间,故A错误,B、C、D正确.
运动的绝对性与相对性 研究宇宙中任何一个物体的机械运动时,我们总能找到一 个参考系,能够使我们所描述的物体是运动的,也就是说, 只要选择合适的参考系,一切物体都是运动的,这就是机 械运动的绝对性.机械运动的绝对性区别于哲学意义上运动 的绝对性,后者的运动是物质存在的形式,它不仅包括位 置的变化,还包括物质发展的一切变化.
2.我们描述某个物体的运动时,总是相对一定的参考系而 言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我们说“太阳东升西落”,是以地球为参考系的 B.我们说“地球围绕太阳转”,是以地球为参考系的 C.坐在火车上的乘客看到铁路旁的树木、电线杆迎面向他 飞奔而来,乘客是以他自己为参考系的 D.参考系必须选取地面或相对于地面不动的其他物体
1、纪律是集体的面貌,集体的声音,集体的动作,集体的表情,集体的信念。 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3、反思自我时展示了勇气,自我反思是一切思想的源泉。 4、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5、诚实比一切智谋更好,而且它是智谋的基本条件。 6、做老师的只要有一次向学生撒谎撒漏了底,就可能使他的全部教育成果从此为之失败。2021年11月2021/11/32021/11/32021/11/311/3/2021 7、凡为教者必期于达到不须教。对人以诚信,人不欺我;对事以诚信,事无不成。2021/11/32021/11/3November 3, 2021 8、教育者,非为已往,非为现在,而专为将来。2021/11/32021/11/32021/11/32021/11/3
【鲁科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2节 位移变化规律

第2节 位移变化规律
课标要求
1.掌握用 v-t 图像描述位移的方法。 2.理解位移公式的意义和推导过程,并能利用公式 s=v0t+12at2
进行分析和计算有关问题。
3.会推导位移与速度的关系式,会用公式 vt2-v02=2as 进行分 析和相关计算。
4.会运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 v-t 图像解决有关问题。
时,a、s 就会同时为负值,D 错误。
答案:B
5.如图所示,滑雪运动员不借助雪杖,由静止从山坡匀加速滑
过 s1 后,又匀减速在平面上滑过 s2 后停下,测得 s2=2s1,设
运动员在山坡上滑行的加速度大小为 a1,在平面上滑行的加
速度大小为 a2,则 a1∶a2 为
()
A.1∶1 C.2∶1
B.1∶2 D. 2∶1
[规律方法]
应用位移公式应注意的问题
(1)位移公式反应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只能应用于匀变 速直线运动。
(2)对于初速度为零(v0=0)的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为 s =12at2,即位移 s 与时间 t 的二次方成正比。
[对点练清]
1.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前 10 s 内的位移是
10 m,则该物体运动 30 s 时的位移为
()
A.30 m
B.60 m
C.90 m
D.120 m
解析:由 s=12at2 得,a=2t2s=12000 m/s2=0.2 m/s2。则 s′=12at′2 =12×0.2×900 m=90 m。故 C 正确,A、B、D 错误。 答案:C
2.做直线运动的某质点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式为 s=4t+
(3)计算位移的关系式 s=v0t+12at2 和 s=vt2-2av02都是只适用于匀
鲁科版物理必修一课件第2章-1

快艇在8 s末的速度为: vt=v0+at=(6+2×8) m/s=22 m/s. 快艇在8 s内发生的位移为: s=v0t+12at2=(6×8+12×2×82) m=112 m. 即这艘快艇在8 s末的速度为22 m/s,8 s内经过的位移是 112 m. 【答案】 22 m/s 112 m
图3-1-3 (3)速度位移关系式:. v2t -v20=2as
2.思考判断
(1)应用公式s=v0t+
1 2
at2计算时,s、v0、a三者方向必须
相同.(×)
(2)做单向匀减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越来越小,位移
越来越大.(√)
(3)v2t -v02=2as常用于不涉及时间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求 解.(√)
分析.
(2)公式vt=v0+at中各符号的含义 v0、vt分别表示物体的初、末速度,a为物体的加速度, 且a为恒量,t表示物体运动的时间.
(3)公式的矢量性
公式vt=v0+at是矢量式,一般规定v0方向为正方向, 其他量如果和v0方向相同则取正,和v0方向相反则取负.
(4)当v0=0时,vt=at,表示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 线运动,速度与时间成正比.
高中物理课件
(金戈铁骑 整理制作)
第1节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教师用书独具演示
●课标要求 1.知道什么是匀变速直线运动及其v-t图象的特点. 2.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vt=v0+at. 3.掌握用v-t图象求位移的方法. 4.掌握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并能灵活应用. 5.会推导公式v2t -v20=2as.
【解析】 (1)A物体沿规定的正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
动,加速度大小为a1=v-t v0=8-6 2 m/s2=1 m/s2,沿规定的
鲁科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第2章第1节速度变化规律课件

答案:见解析
[针对训练3] (2022·福建莆田测试)(多选)某物体运动的v-t图像如图所示
BC)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前3 s内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
B.在1~2 s内与2~3 s内物体的加速度相同
C.在1~2 s内与2~3 s内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
D.在前2 s内物体做曲线运动
D.两图像中,t2、t4时刻2、4两物体开始反向运动
B
)
解析:图线1表示的是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选项A错误;s-t图像中t1时刻
曲线1的斜率大于2的斜率,物体1的速度v 1 大于物体2的速度v 2 ,选项B正
确;在v-t图像中图线的交点表示两物体的速度相等,不表示两物体相遇,
选项C错误;s-t 图像中t2时刻物体2开始反向运动,v-t图像中t4时刻物体
;若汽车以-0.6 m/s2的加速度滑行,汽车到停下来需要的时
度为
间为
。
2
2
解析:初速度 v0=36 km/h=10 m/s,加速度 a1=0.6 m/s ,a2=-0.6 m/s ,v2=0。
2
由速度公式得 v1=v0+a1t1=10 m/s+0.6 m/s ×10 s=16 m/s,汽车从开始滑行
C.物体的加速度方向不变,速度方向可能改变
D.物体运动时,速度的变化量越大,它的加速度一定越大
解析:物体的末速度与初速度、加速度和所用时间都有关,故加速度越
大,或初速度越大,或时间越长,末速度都不一定越大,故A错误;根据
Δv=at可知,相等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相同,故B错误;一个物体先正向匀
减速,减速至零后反向匀加速,速度方向改变,加速度方向不变,故C正确;
2019鲁科版新教材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第二章习题课: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重要推论课件

4.一小球在水平桌面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用照相机对着小球每 隔110 s 拍照一次,得到一幅频闪照片,用刻度尺量得照片上小 球各位置如图所示,已知照片与实物的比例为 1∶10,则 ()
A.图中对应的小球通过 6.0 cm 处的瞬时速度是 2.5 m/s B.图中对应的小球在通过 8.0 cm 距离内的平均速度是 1.6 m/s C.图中对应的小球在通过 8.0 cm 距离内的加速度大小是 1 m/s2 D.图中对应的小球通过 6.0 cm 处的瞬时速度是 2 m/s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汽车经过电线杆 P 时的速率是 5 m/s
B.汽车的加速度是 1.5 m/s2
C.P、O 间的距所用的时间是 9 s
解析:由于汽车在 P、Q 间的平均速度等于它经过两点时瞬时 速度的平均值,即st=vP+2 vQ,故 vP=2ts-vQ=5 m/s,A 对。 车的加速度 a=vQ-t vP=53 m/s2,B 错。从 O 到 P 用时 t′=vaP =3 s,P、O 间距离 s1=v2P·t′=7.5 m,C 对。从 O 到 Q 用时 t′+t=3 s+6 s=9 s,D 对。
高频考点三 两类匀减速直线运动
[知识贯通]
两类 运动
刹车类 问题
区别
技巧点拨
可看成反向的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 运动
双向可 逆类
如沿光滑斜面上滑的小球,到最高
点后返回,这类运动可对全程列式, 注意s、v、a等矢量的正负号
[集训联通] [典例3] 飞机着陆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可获得 a=6 m/s2 的 加速度,飞机着陆时的速度为 v0=60 m/s,求它着陆后 t=12 s 内滑行的距离。
[集训联通] [典例2] 做“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实验中,得 到一条如图所示的纸带,按时间顺序取 0、1、2、3、4、5、6 共七个计数点,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各有四个打出的点未画 出,用刻度尺测得 1、2、3、…、6 各点到 0 点的距离分别为 8.69 cm、15.99 cm、21.87 cm、26.35 cm、29.45 cm、31.17 cm, 打点计时器每隔 0.02 s 打一次点。求物体的加速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物理学习材料
(灿若寒星**整理制作)
1.关于直线运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是恒定的,不随时间变化
B.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瞬时速度随时间而改变
C.速度随时间不断增加的运动,叫匀加速直线运动
D.速度随时间均匀减小的运动叫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解析】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是恒定的,大小和方向都不随时间变化,所以A正确.匀变速直线运动是加速度保持不变的直线运动,它的速度随时间均匀变化,所以B正确.如果速度随时间均匀增加,那么是匀加速直线运动;如果速度随时间不是均匀增加,那么这种运动不是匀加速直线运动,所以C不正确.如果速度随时间均匀减小,那么这种运动是匀减速直线运动,所以D正确.【答案】 C
2.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时,在相等时间内()
A.加速度的变化相等B.速度的变化相等
C.速度的变化不相等D.以上叙述都不对
【解析】匀变速直线运动,a不变,由Δv=a·Δt知相等时间内,Δv相等,B对,A、C、D错.【答案】 B
3.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出发,它们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3-1-13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3-1-13
A.甲、乙两图线的交点表示两物体相遇
B.甲、乙两物体做曲线运动
C.甲物体先加速后减速,乙物体一直做加速运动
D.甲、乙两物体都做加速运动,甲物体的加速度一直减小,乙物体的加速度一直增大
【解析】v-t图象只表示两个方向即正方向和负方向,所以只能表示物体做直线运动的情况,B错;图象上的交点表示该时刻两物体速度相等,A错;由图象知甲、乙两物体速度都增加,故C错;v-t图象中图线上每一点的切线的斜率为该点的瞬时加速度,甲物体的曲线上每点的切线的斜率一直减小,所以甲物体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D对.
【答案】 D
4.(2012·山东泰安高一期中)某人骑自行车在平直道路上行进,图3-1-14中的实线记录了自行车开始一段时间内的v-t图象.某同学为了简化计算,用虚线作近似处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3-1-14
A.在t1时刻,虚线反映的加速度比实际的大
B.在0~t1时间内,由虚线计算出的平均速度比实际的大
C.在t1~t2时间内,由虚线计算出的位移比实际的大
D.在t3~t4时间内,虚线反映的是匀速直线运动
【解析】如图所示,t1时刻实线上A点的切线为AB,实际加速度为AB的斜率,由图可知虚线反映的加速度小于实际加速度,故选项A错误;在v-t图象中,位移等于所对应图线与时间轴所包
围的面积,0~t1时间内,虚线所对应的位移大于实线所对应的位移,由v=s
t知,由虚线计算出的平
均速度比实际的大,故选项B正确;在t1~t2时间内,由虚线计算出的位移比实际的小,故选项C错误;在t3~t4时间内,虚线为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此线反映的运动为匀速直线运动,故选项D正确.故答案为B、D.
【答案】BD
5.(2013·海南东方高一检测)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先后通过A、B两点,通过A、B点的瞬时速度分别为v A和v B.若物体通过A、B连线中点C的瞬时速度为v1,通过A到B所用时间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为v2,关于v1、v2的大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v1>v2
B.若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则v1>v2
C.若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v1<v2
D.若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则v1<v2
【解析】若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由v-t图象知v1>v2.
若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同样由v-t图象知v1>v2.
【答案】AB
6.某做直线运动的质点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式为:
s=5t+t2(s、t均采用国际单位制单位),则该质点的初速度和加速度分别是() A.5 m/s和1 m/s2B.5 m/s和2 m/s2
C.0和5 m/s2D.5 m/s和0
【解析】由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s=v0t+1
2at
2与s=5t+t2相比较得v
=5 m/s,a=2 m/s2,
B项正确.
【答案】 B
7.(2013·长乐一中高一检测)光滑斜面的长度为L,一物体由静止从斜面顶端沿斜面滑下,该物
体滑到底部时的速度为v,则物体下滑到L
2处的速度为()
A.v
2 B.
v
2
C.3v
3 D.
v
4
【解析】如图由v2t-v20=2as知:
v2=2aL①
v错误!=2a·错误!②
解得v L
2=
v
2
,B项正确.
【答案】 B
8.如图3-1-15所示是汽车与自行车在同一直线上、从同一地点同向运动、同时计时的v-t
图象,由图象可知
图3-1-15
A.在2 s末二者位移相同B.在4 s末二者速度相同
C.在2 s末二者相遇D.在4 s末二者相遇
【解析】由图象可知,自行车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v1=6 m/s,汽车做初速度等于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a=3 m/s2.交点表示t=2 s时,两者速度都是6 m/s,即二者速度相同;位移可由图线与横坐标轴所围的面积求得,t=4 s末两者位移相同,只有D项对.
【答案】 D
9.(2012·福州高一期末检测)物体的初速度为v0,以不变的加速度a做直线运动,如果要使速度增大到初速度的n倍,则在这个过程中物体通过的位移是()
A.v20
2a(n 2-1) B.
v20
2a(n-1)
C.v20
2a n
2D.
v20
2a(n-1)
2
【解析】由v2t-v20=2as知(n v0)2-v20=2as
解得s=v20
2a(n
2-1),故A正确.
【答案】 A
10.(2013·海口一中高一检测)如图3-1-16所示,汽车以10 m/s的速度匀速驶向路口,当行驶至距路口停车线20 m处时,绿灯还有3 s熄灭.而该汽车在绿灯熄灭时刚好停在停车线处,则汽车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可能是()
图3-1-16
【解析】 汽车的速度—时间图象反映了汽车的运动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图线与时间轴围成图形的面积表示位移,选项A 中的位移为15 m ,小于20 m ,选
项A 错误;D 项中的位移s =17.5 m ,也是错误的;选项C 中表示的位移恰好等于20 m ,选项C 正确;选项B 中的位移肯定大于A 项中表示的位移,可能等于20 m ,选项B 也可能是正确的.
【答案】 BC
11.汽车在平直公路上以10 m/s 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发现前面有情况而刹车,若前2 s 内的平均速度为8 m/s ,则
(1)汽车经3 s 时速度大小为多少?
(2)汽车在10 s 内的位移是多少?
【解析】 设第2 s 末的速度为v t ,则由v =
v 0+v t 2得
v t =2v -v 0=6 m/s
又由v t =v 0+at 得a =v t -v 0t =6-102 m/s 2=-2 m/s 2
假定汽车刹车后经T s 停下,则T =0-v 0a =0-10-2
s =5 s >3 s ,而5 s <10 s 故有v 3=v 0+at 3=10 m/s -2×3 m/s =4 m/s
10 s 内位移大小为s =0-v 202×(-2)
m =25 m. 【答案】 (1)4 m/s (2)25 m
12.2011年太平洋冰壶锦标赛在南京奥体中心完美收官.主场作战的中国队表现出色,包揽了男、女两个项目的金牌.如图3-1-17,冰壶以速度v 垂直进入四个矩形区域沿虚线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且刚要离开第四个矩形区域边缘的E 点时速度恰好为零.冰壶通过前三个矩形的时间为t ,试通过所学知识计算冰壶通过四个矩形区域所需的时间.
图3-1-17
【解析】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和速度公式,
由A 到E 有4l =v t 1-12at 21,0=v -at 1
由A 到D 有3l =v t -12at 2
联立解得t 1=2t 或t 1=23t ,显然t 1=23t 不符合题意,应舍去.
【答案】 2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