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科院2015年804遥感概论

合集下载

建筑设计城规园林景观-历年考研真题-804遥感概论

建筑设计城规园林景观-历年考研真题-804遥感概论

昆明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遥感概论》考试大纲第一部分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试卷满分为150 分,考试时间为 180 分钟.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三、试卷的内容结构1、遥感的基础知识 60%2、遥感的综合应用 40%四、试卷的题型结构1、名词解释或填空题 20%2、简述题或论述题 50%3、综合题或算法题 30%第二部分考察的知识及范围一、遥感的基本概念遥感的概念,遥感系统的组成,遥感的类型,遥感发展简史二、电磁辐射与地物光谱特征概念:电磁波谱,辐照度,辐射出射度,朗伯源,绝对黑体,斯蒂芬-波尔兹曼定律,维恩位移定律,基尔霍夫定律,比辐射率,太阳常数,大气窗口、反射率及反射波谱;问题:大气散射的类型及其特点,大气窗口的光谱段,太阳辐射与地球辐射的特点,地球辐射的分段特征,植被、水体及土壤反射波谱的特征。

三、遥感成像原理与遥感图像特征高轨和低轨(极轨)卫星,垂直摄影像片中垂直投影与中心投影的区别,像点位移的概念及性质,光机扫描及固体自扫描(推帚扫描),瞬时视场角,高光谱遥感及常用的分析方法,微波遥感的特点,主动与被动遥感,侧视雷达的距离分辨率与方位分辨率,合成孔径雷达,空间分辨率、波谱分辨率、辐射分辨率及时间分辨率,MSS、TM、SPOT影像的基本特征等。

四、遥感图像处理概念:明度、色度及饱和度,颜色立体,三原色与互补色,数字图像,像元,灰度值,辐射校正,程辐射,几何校正,空间滤波,边缘增加,伪彩、假彩、标准假彩,植被系数,多源信息复合。

问题:主成分变换的特征及目的,不同传感器遥感影像复合的目的、基本过程及常用方法。

五、遥感图像目视解释与制图遥感图像目视解释的原理、基础和遥感制图的有关概念及理论。

六、遥感数字图像计算机解译遥感数字图像的性质与特点,遥感图像的计算机分类,遥感图像的多种特征的提取等。

七、遥感应用八、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的综合应用。

中科院843遥感概论笔记

中科院843遥感概论笔记

中科院843遥感概论笔记中科院843遥感概论是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开设的一门课程,该课程主要介绍遥感技术的基本原理、方法和应用。

以下是关于该课程的一些笔记概述:1. 遥感概论的定义,遥感是指利用卫星、飞机等遥感平台获取地球表面信息的技术和科学。

遥感概论课程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遥感技术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领域。

2. 遥感的基本原理,遥感技术利用传感器通过感知地球表面的电磁辐射,将其转化为数字信号,再通过图像处理和分析,获取地表信息。

遥感概论课程会介绍遥感的基本原理,包括辐射传输、传感器技术、图像处理和解译等内容。

3. 遥感数据的类型,遥感数据可以分为光学遥感数据和微波遥感数据两大类。

光学遥感数据主要利用可见光、红外线等电磁波段的能量进行感知,常用的传感器有高分辨率遥感卫星;微波遥感数据则利用微波信号进行感知,适用于云雾覆盖的区域和夜间观测。

4. 遥感应用领域,遥感技术在许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包括环境监测、农业、林业、城市规划、地质勘探等。

遥感概论课程会介绍遥感在不同领域的应用案例,并讨论遥感技术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优势和局限性。

5. 遥感数据处理与分析,遥感数据处理和分析是遥感概论课程的重点内容。

学生将学习如何获取、预处理和校正遥感数据,以及如何利用遥感数据进行图像解译、特征提取、变化检测等分析。

6. 遥感技术的发展趋势,遥感技术在过去几十年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未来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遥感概论课程会介绍当前遥感技术的研究热点,如高光谱遥感、雷达遥感、机器学习在遥感中的应用等。

总结起来,中科院843遥感概论课程涵盖了遥感技术的基本原理、数据类型、应用领域、数据处理与分析等内容,并介绍了遥感技术的发展趋势。

通过学习这门课程,学生可以全面了解遥感技术,并掌握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操作和应用能力。

遥感概论

遥感概论
2
Definition of Remote Sensing
The Experts say "Remote Sensing is …" • Group of techniques for collecting image or other forms of data about an object from measurements made at a distance from the object, and the processing and analysis of the data.
二、遥感技术的特点
➢ 多时相性
重复探测,有利于进行动态分析。
Las Vegas, 1972
Las Vegas, 1992
Las Vegas, 1986
9
二、遥感技术的特点
➢ 多时相性
重复探测,有利于进行动态分析。
1986
1992
2002
10
三、遥感的分类
1. 按照遥感的工作平台分类: ➢ 地面遥感、航空遥感、航天遥感。
分析判断
13
四、遥感技术系统
14
The process of remote sensing
1. Energy Source or Illumination 照度(A) - the first requirement for remote sensing is to have an energy source which illuminates or provides electromagnetic energy to the target of interest. 2. Radiation and the Atmosphere (B) - as the energy travels from its source to the target, it will come in contact with and interact with the atmosphere it passes through. This interaction may take place a second time as the energy travels from the target to the sensor.

昆明理工大学804遥感概论2015年考研专业课真题试卷

昆明理工大学804遥感概论2015年考研专业课真题试卷
精都教育——全国 100000 考生的选择
我们的梦想,为成就更多人的梦想
昆 明 理 工 大 学 研 究 生 入 学 考 试 试 题
原版考研真题试卷
更多考研真题、笔记、模拟、题库、讲义资料就上精都考研网 /
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考研专业课真题试卷(原版)
昆明理工大学 2015 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试题(A 卷)
考试科目代码: 804

考试科目名称 : 遥感概论
考生答题须知
1. 所有题目(包括填空、选择、图表等类型题目)答题答案必须做在考点发给的答题纸上,做在本试题册上无 效。请考生务必在答题纸上写清题号。
2. 评卷时不评阅本试题册,答题如有做在本试题册上而影响成绩的,后果由考生自己负责。 3. 答题时一律使用蓝、黑色墨水笔或圆珠笔作答(画图可用铅笔),用其它笔答题不给分。 4. 答题时不准使用涂改液等具有明显标记的涂改用品。
三、综合题:(50 分,第 1-2 小题各 15 分,第 3 小题 20 分) 1. 简析遥感的特点及其发展趋势? 2. 简述监督分类与非监督分类的本质含义,并简要分析比较其差异。 3. 论述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等这三项现代空间信息技术之间的相互关系与 作用。
第 1 页 共 1页
一、名词解释(40 分,每小题 4 分) 1. 电磁波谱 2. 大气窗口 3. 地物反射波谱曲线 4. 高光谱遥感 5. 辐射校正 6. 航空摄影比例尺 7. 数字图像 8. 遥感图像解译 9. 归一化植被指数 10. 多源信息复合
二、简答题:(60 分,第 1-3 小题各 10 分,第 4-5 小题各 15 分) 1. 何谓遥感?遥感技术系统主要包括哪几部分? 2. 为什么我们能用遥感识别地物? 3. 引起遥感影像变形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一般是如何对其进行校正的? 4. 何谓主动遥感与波动遥感,简述微波遥感的特点有哪些? 5. 简要说明遥感图像目视解译的步骤

中国科学院大学(国科大)843遥感概论考研(历年真题+答案+梅安新、赵英时笔记)复试分数线

中国科学院大学(国科大)843遥感概论考研(历年真题+答案+梅安新、赵英时笔记)复试分数线

1、中科院大学各院所 2012 年初试真题《遥感概论》答案详解
………………
四、梅安新《遥感导论》2015 更新版笔记及考试重点解析
由于内容太多,无法一一展示,故以梅安新《遥感导论》第 二章部分内容为例进行展示,其他章节结构和格式均与此类 似,只不过内容不同。
第二章 电磁辐射与地物光谱特征
2014 考试大纲要求: 理解并掌握电磁波、 电磁波谱及电磁辐射等基本概念与专业术语; 理解并掌握太阳辐射及大 气对太阳辐射的影响; 理解并掌握地球辐射与地物波谱; 掌握反射率及反射波谱等基本概念, 掌握常见地物反射波谱特征,理解环境对地物光谱特性的影响。 1、电磁波谱与电磁辐射 ☆重点(2014 考试大纲) (1)电磁波谱 ★★★★★(遥感常识,常考概念,注意各个波段的名称和范围) 将各种电磁波在真空中的波长 (或频率) 按其长短, 依次排列制成的图表叫做电磁波谱。 按波长长短依次来分,为无线电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 、X 射线、γ射线。整个电 磁波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联系的波谱图。波源不同,波长就不同,波长不同,则传播的方 向性、穿透性、可见性、颜色等均不同。 ……………………
中科院大学 2015 年 843 遥感考研考试科目分析 一、考试范围解析(地学考研中心提供)
考试范围解析:
考察大家对遥感的基本概念和了解,难度一般。
开篇就说要着重考察学生对遥感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 对遥感信息处理基本方法的 掌握以及对遥感地学应用问题的基本分析能力。具体来说,就是三块,分别是遥感基本概念 和原理;遥感信息处理基本方法的概念、原理;遥感应用的基本分析能力。这几个方面, 都 强调的是基本能力,也就是说题目不会太难。 ……………… ⑤遥感的应用 包括遥感地学应用的一般工作流程,以及土地覆盖与土地利用遥感、植被遥感、水体遥感、 地质遥感中的最基本内容,能够举例说明。注意两点,一是掌握土地覆盖与土地利用遥感、 植被遥感、水体遥感、地质遥感中的最基本内容,也就是概念,原理,流程,这些在资料里 面都有涉及;二是要举出代表性例子,书上例子均可。

遥感导论主要内容

遥感导论主要内容

数据传输与处理
数据传输
遥感数据通过卫星、飞机或无人机等平台传输至地面接收 站,经过压缩和处理后进行存储或分发。
数据处理
遥感数据处理涉及辐射定标、大气校正、几何校正等多个 环节,目的是提取有用的地理信息并生成遥感产品。
数据融合与解译
将不同来源和类型的遥感数据融合,提高信息提取的准确 性和可靠性,同时结合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进行数 据解译和分析。
遥感导论主要内容
目录
• 遥感概述 • 遥感系统 • 遥感图像处理 • 遥感应用案例 • 遥感未来发展
01 遥感概述
遥感的定义与特点
遥感定义
远距离
大范围
高频度
多光谱
遥感是通过非直接接触 目标的方式,获取并分 析地表或地表上空物体 的电磁波信息,从而提 取和应用有关对象的空 间、时间、光谱等特征 的技术。
总结词
利用遥感技术进行森林资源调查,评估森林覆盖率、生长状况和生态状况。
详细描述
遥感技术能够获取大范围、高分辨率的森林资源数据,通过分析卫星影像和光 谱信息,可以准确评估森林覆盖率、树木种类、生长状况和生态状况等。这些 数据对于森林保护、管理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灾害监测与评估
总结词
利用遥感技术监测灾害发生和发展情况,评估灾害损失和影响。
图像分类与识别
监督分类
基于已知样本的训练集进行分类,通过分类 器对未知样本进行分类。
非监督分类
根据像素间的相似性进行聚类,无需预先确 定样本类别。
特征提取
从遥感图像中提取出地物的形状、纹理、光 谱等特征,用于后续的分类和识别。
面向对象分类
将遥感图像中的像素组合成对象,然后对对 象进行分类和识别。

中国农业大学_809地理信息系统_《遥感概论》复习题

中国农业大学_809地理信息系统_《遥感概论》复习题

第二章 ·名词解释 辐射亮度:由辐射表面一点处的单位面积在给定方向上的辐射强度称为辐射亮度。 普朗克热辐射定律:在一定温度下,单位面积的黑体在单位时间、单位立体角内和单位波长 间隔内辐射出的能量为 B(λ,T)=2hc2 /λ5 ·1/exp(hc/λRT)-1 灰度波谱:用该类型在该波段上的灰度值反应的波谱曲线 黑体辐射:任何物体都具有不断辐射、吸收、发射电磁波的本领,为了研究不依赖于物质具 体物性的热辐射规律,物理学家们定义了一种理想物体——黑体(black body),以此作为热 辐射研究的标准物体。 电磁波谱:将电磁波按大小排列制成图表。 太阳辐射:太阳射出的辐射射线 瑞利散射:大气中粒子的直径比波长小得多时发生的散射 米氏散射:当大气中粒子的直径与辐射的波长相当时发生的散射 地球辐射:地面吸收太阳辐射能后,向外辐射的射线。 地物波谱特性:各种地物因种类和环境条件不同,都有不同的电磁波辐射或反射特性 反射率:地物反射能量与入射总能量之比。 比辐射率:某一物体在一特定波长和温度下的发射辐射强度与理想黑体在相同波长和温度下 所发射的辐射强度之比。 后向散射
照的反射和地表物体自身的热辐射均不能忽略。
波段名称
可见光与近红外
中红外
远红外
波长
0.3~2.5um2.5~6um源自>6um辐射特性
地表辐射太阳辐射为 地表辐射太阳辐射和 地表物体自身热辐射

自身的热辐射
为主
什么是大气窗口?试写出对地遥感的主要大气窗口
答:大气窗口的定义:通常把电磁波通过大气层时较少被反射、吸收或散射的,透过率较高
中红外窗口:3.5 m ~5.5 m ,反射和发射并存。
包括两个小窗口(反射和发射混合光谱):3.5 m ~4.2 m 4.6 m ~5 m

遥感概论期末试题及答案

遥感概论期末试题及答案

遥感概论期末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遥感技术的基本流程包括哪些环节?a) 数据采集、数据传输、数据处理、数据分析b) 数据采集、数据传感、数据处理、数据分析c) 数据采集、数据传输、数据存储、数据分析d) 数据采集、数据传输、数据处理、数据应用答案:d) 数据采集、数据传输、数据处理、数据应用2. 遥感数据分为哪几种类型?a) 主动遥感数据、被动遥感数据b) 空间遥感数据、热红外遥感数据c) 光学遥感数据、微波遥感数据d) 高分辨率遥感数据、低分辨率遥感数据答案:c) 光学遥感数据、微波遥感数据3. 遥感数据的空间分辨率表示什么意思?a) 反映数据的时间间隔b) 反映数据的空间位置精度c) 反映数据的光谱分辨能力d) 反映数据的像元尺寸答案:d) 反映数据的像元尺寸4. 遥感影像的光谱分辨率表示什么意思?a) 反映数据记录的时间跨度b) 反映数据记录的幅度范围c) 反映数据记录的空间尺度d) 反映数据记录的波段数量答案:d) 反映数据记录的波段数量5. 遥感技术在哪些领域有广泛应用?a) 农业、环境监测、城市规划等b) 医疗、教育、旅游等c) 航空、航天、地质勘探等d) 建筑、财务、人力资源等答案:a) 农业、环境监测、城市规划等二、简答题1. 什么是遥感技术?它的基本原理是什么?遥感技术是指通过空间传感器对地球表面的物体、现象进行观测和测量的技术手段。

它的基本原理是运用各种传感器获取地球表面的电磁波辐射信息,并通过数据处理和分析,实现对地表物体的识别、分类和定量描述。

2. 请简要介绍一下光学遥感和微波遥感的特点及应用领域。

光学遥感是利用地球表面反射、散射和辐射的可见光和红外辐射信息进行观测和测量的遥感技术。

其特点包括具有较高的空间分辨率和较丰富的光谱信息。

常用的光学遥感器有高分辨率遥感卫星,广泛应用于农业、环境监测、城市规划等领域。

微波遥感是利用地球表面微波辐射的信息进行观测和测量的遥感技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5年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
科目代码:804 考试科目:遥感概论
一、考查目标
要求考生比较系统地理解遥感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掌握数字遥感图像处理和信息提取的基本方法,熟悉遥感农业应用的主要领域及其发展现状,具备一定的计算操作技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1.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2.答题方式
闭卷、笔试。

3.试卷内容结构
考试内容包括遥感物理基础、遥感图像几何处理和辐射处理、遥感信息提取与遥感农业应用等四部分。

题型包括名词解析、简答题和论述题等。

三、考试大纲
1、遥感物理基础
内容主要包括:遥感及遥感图像空间、时间、辐射和光谱分辨率的基本概念、特征;大气散射、大气窗口、太阳常数的概念;地物波谱反射特性、时间和空间效应及其影响因素;主要遥感平台的概念及特点;常用卫星传感器的波段设置及图像特性。

要求考生掌握遥感的基础物理知识和基本理论,弄清遥感图像成像的基本原理及其主要特点。

2、遥感图像几何处理和辐射处理
内容主要包括:遥感图像的主要存储格式及特点;遥感图像的几何变形含义及其影响因素;遥感图像精校正处理的概念及主要过程;遥感图像配准的概念、主要方法和主要技术流程;遥感图像的辐射误差影响因素、大气校正的概念及其基本方法;直方图匹配和均衡化的概念、图像增强的概念及主要技术方法;图像融合的基本概念及主要方法。

要求考生掌握遥感图像几何处理和辐射处理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具有较高的实践操作能力。

3、遥感信息提取
内容主要包括:图像变换(K-L变换、K-T变换、小波变换)、图像解译和图像分类的概念;监督分类和非监督分类的概念、特点及主要技术流程;混合象元分解的概念;非光谱信息在图像分类中的应用。

要求考生掌握遥感信息提取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具有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遥感农业应用
内容主要包括:植被指数和叶面积指数的概念;植被光谱特性;不同空间分辨率遥感数据农业应用前景;遥感技术农业应用的主要领域及其研究进展;遥感估产的基本原理和流程。

要求考生基本了解遥感农业应用的主要领域及其发展现状,具有独立思考和灵活应用掌握知识独立解决有关问题的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