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感概论翻译
梅安新遥感概论名词解释简答及论述

遥感概论一、名词解释1.遥感(RS):广义的遥感泛指一切无接触的远距离探测,狭义的遥感是应用探测仪器,不与探测目标相接触,从远处把目标的电磁波特性记录下来,通过分析,揭示出物体的特征性质及其变化的综合性探测技术。
2.遥感平台:是指搭载传感器的工具,用于安置各种遥感仪器,使其从一定高度或距离对地面目标进行探测,并为其提供技术保障和工作条件的运载工具。
3.遥感技术系统:遥感技术系统是实现遥感目的的方法论、设备和技术的总称。
4.电磁波:当电磁振荡进入空间,变化的磁场激发了涡旋电场,变化的电场又激发了涡旋磁场,使电磁振荡在空间传播,这就是电磁波。
5.电磁波谱:将各种电磁波在真空中的波长(或频率)按其长短,依次排列制成的图表叫做电磁波谱。
6.黑体辐射:是指由理想放射物放射出来的辐射,在特定温度及特定波长放射最大量之辐射。
7.黑体(绝对黑体):在任何条件下,对任何波长的外来辐射完全吸收而无任何反射的物体,即吸收比为1的物体。
8.太阳辐射:是指太阳向宇宙空间发射的电磁波和粒子流。
9.大气窗口:电磁波通过大气层较少被反射、吸收和散射的那些透射率高的波段成为大气窗口。
10.大气散射:辐射在传播过程中遇到小微粒而使传播方向改变,并向各个方向散开,从而减弱了原方向的辐射强度、增加了其他方向的辐射强度的现象。
11.太阳常数:太阳常数指不受大气影响,在距离太阳的一个天文单位内垂直于太阳辐射方向上,单位面积单位时间黑体所接受的太阳辐射能量。
12.漫反射:漫反射是指光线被粗糙表面无规则地向各个方向反射的现象。
13.波粒二象性:电磁辐射与物质相互作用中,既反映波动性,又反映出粒子性,称为波粒二象性。
指某物质同时具备波的特质及粒子的特质。
14.地物波谱:地物的电磁波响应特性随电磁波长改变而变化的规律,称为地表物体波谱,简称地物波谱。
15.地物反射率:地物的反射能量与入射总能量的比,是表征物体对电磁波谱的反射能力。
16.地物反射波谱:是研究可见光至近红外波段上地物反射率随波长的变化规律。
遥感概论

第一章绪论要点:遥感的基本概念;遥感系统;遥感分类;目前遥感技术发展的特点;林业遥感技术的发展现状和未来1.1 遥感的基本概念遥感(Remote Sensing)20世纪60年代发展起来的对地观测综合性技术。
通常有广义和狭义的理解。
广义遥感指各种非直接接触的、远距离探测目标的技术。
主要根据物体对电磁波的反射和辐射特性对目标进行采集,利用声波、外力波和地震波等也都包含在广义的遥感之中。
狭义遥感指从远距离、高空,以至外层空间的平台(plantform)上,利用可见光、红外、微波等遥感器(Remote Sensor), 通过摄影、扫描等各种方式,接收来自地球表层各类地物的电磁波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加工处理,从而识别地面物质的性质和运动状态的综合技术。
遥感不同于遥测和遥控。
遥测是指对被测物体某些运动参数和性质进行远离测量的技术,分接触测量和非接触测量。
遥控是指远距离控制目标物运动状态和过程的技术。
遥感技术主要通过观测电磁波原理,判读和分析地物目标及现象。
也就是说,利用了物体的电磁波特性,即“一切物体,由于其种类及环境条件的不同,因而具有反射或辐射不同波长的电磁波的特性”。
所以,遥感也可以说是一种利用物体反射或辐射电磁波的固有特性,通过研究电磁波特性,达到识别物体及其环境的技术。
1.2 遥感系统遥感系统包括:被测目标的信息特征(目标物);信息的获取(遥感平台);信息的接收与记录、信息的处理(地面接收站)和信息应用(分析解译)四大部分。
目标物的电磁波特性-----任何目标都具有发射、反射和吸收电磁波的性质,这是遥感的信息源。
目标物与电磁波的相互作用,构成了目标物的电磁波特性,它是遥感探测的依据。
信息的获取-----主要由传感器来完成。
接收、记录目标物电磁波特征的仪器,称为传感器。
如扫描仪、雷达、报机、摄像机、辐射计等。
信息的接收、记录和信息处理-----传感器接收到目标地物的电磁波信息,记录在数字磁介质或胶片上。
遥感专业中英文对照(全)

001摄影测量学photogrammetry002卫星摄影测量satellite photogrammetry003摄影学photography004航天摄影space photography005航空摄影aerial photography006航空摄影机aerial camera007立体摄影机stereocamera,stereometric camera008非量测摄影机non-metric camera009量测摄影机metric camera010全景摄影机panoramic camera,panorama camera011框幅摄影机frame camera012条幅[航带]摄影机continuous strip camera, strip camera013阵列摄影机array camera014电荷耦合器件摄影机(简称“CCD摄影机”)charge-coupled device camera015多谱段摄影机multispectral camera016地面摄影机terrestrial camera017弹道摄影机ballistic camera018水下摄影机underwater camera019大象幅摄影机large format camera,LFC020恒星摄影机stellar camera021地平线摄影机horizon camera022反束光导管摄象机return beam vidicon camera,RBV023象幅picture format024框标fiducial mark025象移补偿image motion compensation,IMC,forward motion compensation,FMC 026焦距focal length027快门shutter028中心快门between-the-lens shutter,lens shutter029帘幕快门(又称“焦面快门)focal plane shutter,curtain shutter030景深depth of field031超焦点距离hyperfocal distance032孔径(又称“光圈”)aperture033光圈号数f-number,stop-number034象场角objective angle of image field,angular field of view035瞬时现场(又称“空间分解力”,其值为地面分解力2.5~2.8倍)instantaneous field-of -view,IFOV036畸变[差]distortion037全景畸变panoramic distortion038几何畸变geometric distortion039径向畸变radial distortion040切向畸变tangential distortion,tangential lens distortion041物镜分辨率resolving power of lens042影象分辨率resolving power of image (注:一毫米内能分辨线对条数) 043正片positive044负片negative045透明负片dianegative046透明正片diapositive, transparent positive047反转片reversal film048盲色片achromatic film049正色片orthochromatic film050全色片panchromatic film051红外片infrared film052黑白片black-and-white film053彩色片color film054全色红外片panchromatic infrared film055彩色红外片(又称“假彩色片”)color infrared film,false color film 056航摄软片aerial film057感光度sensitivity058感光材料sensitive material059彩色感光材料color sensitive material060感光测定sensitometry061感光特性曲线characteristic curve of photographic emulsion062光谱感光度(又称“光谱灵敏度”)spectral sensit ivity063黑白摄影black-and-white photography064彩色摄影color photography065假彩色摄影false color photography066红外摄影infrared photography067全息摄影hologram photography,holography068缩微摄影microphotography, microcopying069低倍放大摄影pnotomacrography070显微摄影photomicrography071多谱段摄影multispectral photography072全景摄影panoramic photography073竖直摄影vertical photography074倾斜摄影oblique photography075小象幅航空摄影small format aerial photography,SFAP076摄站camera station,exposure station077摄影航线flight line of aerial photography078摄影分区flight block079摄影比例尺photographic scale080摄影基线photographic baseline,air base081摄影质量photographic quality082航摄领航navigation of aerial photography083航摄计划flight plan of aerial photography084航摄漏洞aerial photographic gap085航高flying height,flight height086相对航高relative flying height087绝对航高absolute flying height088基一高比base-height ratio089航向重叠longitudinal overlap end overlap,forward overlap, fore-and-aft overlap090旁向重叠lateral overlap,side overlap,side laP091骨架航线(又称“构架航线”)control strip092曝光exposure093摄影处理photographic processing094显影developing095定影fixing096感光sensitising097接触晒印contact printing098投影晒印projection printing099反差contrast100反差系数contrast coefficient101景物反差object contrast102地面照度illuminance of ground103影象质量image quality104影象分辨力(又称“象元地面分辨力”。
测绘遥感专业英语翻译(1)

1.1 What is Remote Sensing?So, what exactly is remote sensing? For the purposes of this tutorial, we will use thefollowing definition:"Remote sensing is the science (and to some extent, art) of acquiring information about the Earth's surface without actually being in contact with it. This is done by sensing and recording reflected or emitted energy and processing, analyzing, and applying that information."1.1什么是遥感?那么,究竟什么是遥感?这篇教程的目的,我们将使用下面的定义:“遥感科学(在某种程度上,艺术)获取地球表面信息,而不必接触它。
这是通过检测和记录反映或发出能量和处理,进行分析,并应用的信息。
”In much of remote sensing, the process involves an interaction between incident radiation and the targets of interest. This is exemplified by the use of imaging systems where the following seven elements are involved. Note, however that remote sensing also involves the sensing of emitted energy and the use of non-imaging sensors.在许多遥感,过程包括入射辐射和感兴趣的目标之间的相互作用。
遥感名词和简答

一、英汉互译:1. Passive Remote Sensing被动遥感: Makes use of sensors that detect thereflected or emitted (散射)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from natural sources.2. Active remote Sensing主动遥感: Makes use of sensors that detect reflectedresponses from objects that are irradiated (辐射)from artificially-generated energy sources, such as radar.3. Platforms平台: Vehicle to carry the sensor (truck, aircraft, space shuttle,satellite, etc.)4. Sensors传感器: Device to detec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camera, scanner,etc.)5.Atmospheric scattering(大气散射)is the unpredictable diffusion of radiationby particles in the atmosphere.6.Mie scatter (米氏散射)exists when the atmospheric particle diameter isessentially equal to the energy wavelengths being sensed.7..Electromechanical:(光机)the sensor oscillates(振荡)from side to side toform the image.8.Linear array :(线性列阵)an array of detectors is used to simultaneously(同时地)sense the pixel (像素)values along a line。
遥感及其相关术语中英文对照

遥感及其相关术语中英文对照(不完全版)AA d d r e s s m a t c h i n g一种用来在两个使用地址的文件将进行关联的机制。
地理坐标和属性可以从一个地址转换成另一个。
举例来说,一个学生包含地址的文件可以映射到一个街道图层上,该图层包含了学生居住点的点图层的地址。
A D S弧段数字化系统。
一种数字化和编辑的简单系统,用来向图层上添加弧段和标签点。
A e r o p h o t o g r a p h航片A e r o p h o t o g r a p h i c a l S c a l e航空摄影比例尺A l l o c a t i o n在最大阻抗或资源容量范围内于网络终止拍到最近中心的弧段的过程。
A M/F M是英文A u t o m a t e d M a p p i n g/F a c i l i t i e s M a n a g e m e n t的缩写,是一种基于地理信息上的设备和生产技术管理的计算机图文交互系统,也是一种将图形技术与数据库管理技术相结合的计算机应用软件系统,采用A M/F M系统,能实现输配电网络系统的规划、建设、报装、调度、运行、检修和营业用电的计算机辅助管理,是目前在公共事业单位对分散设备(相对发电厂、钢厂等在地理上相对集中的集中设备而言)进行计算机辅助管理的先进、实用和理想的应用软件系统。
A M/F M系统是在地理信息系统(G I S)的基础上,根据设备工程管理的需要和生产技术管理的要求而开发的一种用于生产运行单位的新的信息管理系统,在很多场合也用A M/F M/G I S来代表A M/F M系统。
A n n o t a t i o n注释1.对图层特征物进行描述的文本,用来显示而不用于分析.2.在图层中用来标签其他特征物的一个特征类。
其信息包含一个字符串,字符串显示位置和文本特征信息(颜色,字体,大小等)。
又见T A T。
A N S I美国国家标准组织是一个全国性的标准化协调组织。
遥感概论

9、地物的反射光谱特征
☆ 反射率与镜面反射、漫反射(朗伯面)、实际物体反射 (方向反射)
☆ 对于地球表面而言,入射辐射能量(入射辐照度)由太阳
的直接辐射和经大气散射后又漫入射到地面的能量组成。在晴朗、
干燥的天气下,后者可以忽略不计。
☆ 地物反射光谱曲线:地物反射率随波长λ的变化曲线。 ☆ 课堂讨论:四种典型地物----雪、小麦、沙漠、湿地在可见~ 近红外波段的反射光谱特征。 ☆ 土壤、水体、岩石的反射光谱特征 ☆ 地物反射光谱的实验室测量和野外测量
8、地球表面的热辐射特征
☆ 温度为300K的黑体,其电磁辐射的波长范围是:2.5~50μm。
☆ 地球表面的发射辐射能量集中于近红外波段和热红外波段;
在热红外波段,地球的发射辐射能量远远大于太阳的电磁辐射能
量,通常称地球的发射辐射为热辐射。 ☆ 地球表面的热辐射(能量)与自身的发射率、波长、温度有 关: M(λ,T)= ε( λ,T)× M0( λ,T) ☆ 发射光谱曲线:某种地物的发射率随波长变化曲线。 ☆ 观察图2.22可以发现:随着二氧化硅含量的减少(酸性---基 性)岩石发射率的最小值向长波方向偏移。 ☆ 由于地表温度的日变化,热红外遥感应在一天中的何时进行?
3、电磁辐射与黑体辐射
☆ 辐射源:任何物体都是辐射源。不仅能够吸收其他物体对
它的辐射,也能够向外(发出)辐射。
☆ 辐射能量(W):电磁辐射的能量,单位:J(焦耳)。
☆ 辐射通量(Φ ):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一面积的辐射能量, 单位: W (瓦)。 ☆ 辐照度(I):被辐射的物体表面单位面积上的辐射通量。
遥感概论
目录
• • • • • • •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绪论 电磁辐射与地物光谱特征 遥感成像原理与图像特征 遥感图像处理 遥感图象目视解译与制图 遥感数字图像计算机解译 遥感应用
遥感概论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1、GPS:GPS是新一代以卫星为基础的电子导航系统,利用多颗低轨卫星实现全球导航定位的系统,它可以直接测定地球表面人一点的三维坐标:经度、纬度、高度。
2、遥感制图:是指以遥感所提供的信息为依据,利用遥感数据分析处理技术和现代地图的制图方法,按照地图的规定和用途(用图)需要,来完成遥感信息的制图表示和制作地图的过程。
3、系列制图:指是从同一地区同一时间内取得的遥感资料所编制的不同专业内容的专题图件。
4、城市遥感:以城市环境、生态作为主要调查研究对象的遥感工程。
5、环境遥感:利用各种遥感技术,对自然与社会环境的动态变化进行监测或做出评价与预报的统称。
由于人口的增长与资源的开发、利用,自然与社会环境随时都在发生变化,利用遥感多时相、周期短的特点,可以迅速为环境监测。
评价和预报提供可靠依据。
6、资源遥感:以地球资源作为调查研究的对象的遥感方法和实践,调查自然资源状况和监测再生资源的动态变化,是遥感技术应用的主要领域之一。
利用遥感信息勘测地球资源,成本低,速度快,有利于克服自然界恶劣环境的限制,减少勘测投资的盲目性。
7、遥感信息处理:(再处理)指对遥感探测所获取的图像信息或磁带数据进行的各种处理,使遥感资料更适于各个专题的分析应用。
8、监督分类:从分析研究的区域内选取有代表性的训练地作为样本,建立具有代表性判别函数或判读标志,然后对样区或样本进行分类。
9、非监督分类:不需要选择取样区和样本,直接依据象元间的相似度大小或仅依靠不同地物的光谱信息和影像信息进行特征提取、归类合并或分析判读的方法。
10、直接判读标志:指目标物体本身的属性在遥感图像上直接反映,它们包括形状、大小、颜色、阴影、组合图案等。
11、间接判读标志:指地物本身的属性不能在资源遥感图像上直接反映,它是通过与判别目标有联系的其它相关地物信息在图像上反映出来的特征,再来推断判别目标物体的属性及影像特征。
如地理位置、排列组合、水系格局、地貌形态、植被分布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3 空间分辨率、像元大小和比例尺
对于一些遥感仪器而言,成像目标与遥感平台之间的距离,在确定所获取信息和成像区域的细节方面有重要作用。
传感器平台离目标较远时,只能大致捕捉到一片很大的区域,但是不能观察到其具体细节。
就像宇航员在空间站上观察地球和我们在飞机上俯视地面一样,宇航员或许可以一眼认出某个省或者某个国家,但不能细分出地面上的建筑物;坐在飞机上跨过一座座城市,我们或许可以看到一座座建筑物和一辆辆小汽车,但看到的区域范围就比宇航员看到的小得多。
这就类似于卫星遥感图像和航拍图像之间的对比。
一幅图像上的细节识别率取决于传感器
的空间分辨率和所能探测到的最小地物尺寸。
被动传感器的空间分辨率(稍后我们再讨论关
于主动微波传感器的特殊情况)首先取决于其
瞬时视场角(IFOV)的大小。
瞬时视场角就是
传感器的角锥形可视范围(见左图中A),它
确定了在某一特定时刻从给定高度捕捉到的
地表区域(见左图中B)。
观测区域的大小由
瞬时视场角和传感器离地高度(见左图中C)
的乘积来确定。
这片区域叫分辨单元,传感器
的最大空间分辨率就由它来决定。
对于同类地
物的探测,被探测地物的尺寸通常大于或等于分辨单元,否则可能探测不到,而记录下来的是该分辨单元中所有地物的平均亮度值。
然而,如果较小地物的反射率在一个支持子像元或分辨单元探测的关节分辨单元占主导地位,那么它就有可能被探测到。
正如我们在第一章提到的,大多遥感图像是由其最小单元或像元组成的矩阵。
图像像元一般是方形的,表示图像上的特定区域。
区分像元大小和空间分辨率是一件重要的事情,它们是不可混淆的。
如果一个传感器的空间分辨率是20米,那么它所显示的全分辨率图像中每个像元对应的地表面积是20m×20m。
在这种情况下,空间分辨率和像元大小是相同的。
然而,我们也可以得到像元大小和空间分辨率不同的图像。
地球卫星遥感图像的很多海报在较大的区域用平均像元来表示,然而传感器的空间分辨率仍不变。
只能看到较大地物的图像被认为是粗糙的、低分辨率的。
在细致的、高分辨率的图像中,我们可以探测到小型的地物。
例如军用传感器,是专门用于观测尽可能多的小细节,因此其分辨率非常之高;商业卫星遥感图像的分辨率则从几米到几千米不等。
一般而言,分辨率越高,探测区域的总面积就越少。
图像或地图上的一段距离与其对应的实际距离之比被称为比例尺。
如果你有一张比例尺为1:100000的地图,那么地图上的1厘米就对应其实际长度100000厘米即1千米。
图内长度与其对应实际长度之比较小的被称为小比例尺图(如
1:100000),较大的则被称为大比例尺图(如1:5000)。
在第一章中,我们了解到了光谱响应和光谱发射率曲线的相关知识,它们用于描述地物目标在各个波段的反射率和(或)发射率。
为辨别一幅图像中不同类别的地物特征和细节,我们往往通过比较其在不同波长范围内的响应来实现。
对于大类而言,例如对于水体和植被,我们通常可以使用很宽的波长范围(如可见光和近红外)来进行区分,这正如我们在第一章第五节所提及的。
对于其他更具体的类别,如不同种类的岩石,用这些宽的波长范围可能就没那么容易区分了,而是需要更精细的波长范围才行。
因此,我们需要一个具有较高光谱分辨率的传感器。
光谱分辨率便是用于描述传感器对于波长间隔的分辨能力。
光谱分辨率越高,特定频道或频段的波长范围就越窄。
黑白胶片记录的波长延伸过多,或是记录了所有的可见光部分,可见光谱的各波长不能被单独识别,整个可见光部分的反射率都被记录了下来,所以其光谱分辨率是相当糟糕的。
而彩色胶片不仅对可见光部分的反射能量很敏感,还具有更好的光谱分辨率,可以单独识别蓝光、绿光、红光的反射能量。
因此,彩色胶片可以根据地物在不同波段的反射率展示出五颜六色的地物。
许多遥感系统可以记录在不同光谱分辨率下的数个独立波段的能量,这些被称为多光谱传感器,下面将对其进行详细介绍。
更先进的多光谱传感器叫高光谱传感器,可以探测在可见光、近红外、中红外波段中的数百个很窄的光谱波段。
其极高的光谱分辨率使之能根据目标在各个窄波段中的光谱响应来辨别不同的地物目标。
像元排列描述了图像的空间结构,辐射特性表示了图像的实际信息。
每当我们获取一张图像时,我们可以通过图像中对电磁能量的灵敏度来确定辐射分辨率。
成像系统的辐射分辨率描述了其辨别极其细微的能量差异的能力。
传感器的辐射分辨率越高,则它对细微能量差异的灵敏度越高。
图像数据是由0到2的某次幂之间的非负数来表示的。
这个范围和用于二进制编码的比特(bit)位数是一样的,每个比特(bit)都对应2的指数(如1 bit = 2^1 = 2)。
可用亮度值的最大值取决于用于表示所记录能量的比特位数。
所以,如果一个传感器用8位来记录数据,那么可用数值为2^8 = 256个,取值范围从0到255。
然而,如果只有4位,那么可用数值只有2^4 = 16个,取值范围从0到15。
因此,辐射分辨率会更低。
图像数据一般都会显示在灰色色调的范围内,0表示黑色,取值范围的最大值表示白色(例如在8-bit 数据中是255)。
将一个2位和一个8位的图像进行比较,我们可以发现,细节识别程度会因为辐射分辨率的不同而产生很大的差异。
除了空间分辨率、光谱分辨率和辐射分辨率以外,时间分辨率的概念在遥感系统中也是很重要的。
我们在第二章第二节讨论重访周期(即卫星在轨道上运行一周所需的时间)的时候就有提到过这个概念,卫星传感器的重访周期通常是几天。
因而遥感系统的绝对时间分辨率,也就是卫星相邻两次以同一视角对同一区域拍摄之间的用时,等同于重访周期。
然而,对于大多数卫星而言,由于相邻轨道的成像范围在一定程度上重叠且重叠部分会随着纬度增加而增加,地球上的一些区域往往会频繁地被重复拍摄。
此外,一些卫星系统能够指定它们的传感器以1到5天的周期来拍摄同一区域。
因此,传感器的绝对时间分辨率与多种因素有关,其中包括卫星/传感器的性能、成像区域的重叠情况和纬度。
采集地表同一区域不同时期的图像的能力是遥感数据应用最重要的要素之一。
地物的光谱特性可能会随时间而改变,可以通过对多时相影像进行收集和对比来观测这些变化。
例如,在植物的生长季节,大部分植物处于不断变化的状态,我们用遥感方法监测那些微妙变化的能力取决于我们采集图像的时间和频率。
通过对不同时期的连续地层进行拍摄,无论是自然发生的(如自然植被或洪水的变化)还是人为造成的(如城市化发展和森林采伐)地表变化,我们都可以监测到。
在下列情况中,时间因素对成像有重要影响:
·云持续在空中使得传感器的对地观测受限,常发生在热带地区
·灾害突发时需及时观测,如洪涝、浮油等等
·需要进行多时相对比,如监测上一年到下一年森林灾害的扩散情况
·一些地物的外观会随时间而变化,可以通过观测其变化情况来将之与其类似地物区分开来,如小麦和玉米。
(1)
spatial resolution是空间分辨率;是指遥感图像上能够详细区分的最小单元的尺寸;是用来表征图象分辨地面目标细节能力的指标。
Instantaneous Field of View (IFOV) 是瞬时视场角,又叫角分辨率;是指遥感系统在某一瞬间,探测单元对应的瞬时视场。
pixel是像元;是将地面信息单元离散化而形成的格网单元;是组成图像的基本单元。
scale是比例尺;是指图像上的一段长度与地面对应的实际长度之比。
空间分辨率与卫星高度有关,卫星高度越高,分辨率越低。
空间分辨率常用像元大小来表示,等于平台高度和角分辨率的乘积。
空间分辨率与比例尺的关系则较为复杂。
(2)
spectral resolution是光谱分辨率;是指传感器在接收目标辐射的光谱时能分辨的最小波长间隔。
radiometric resolution是辐射分辨率;是指传感器接收光谱信号时,能分辨的最小辐射差或最小辐射变化值。
temporal resolution是时间分辨率;是指对同一地点进行遥感采样的时间间隔,即采样的时间频率;或是指对同一目标进行重复探测时,相邻两次探测的时间间隔,即重访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