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6课辛弃疾词两首检测新人教版必修4

合集下载

[精品]新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二单元6辛弃疾词两首过关习题必修4及答案

[精品]新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二单元6辛弃疾词两首过关习题必修4及答案

6 辛弃疾词两首一、基础训练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不同的一项是()A倩.影靛.青腈.纶青春靓.丽B岑.寂涔.涔参.差莘.莘子C市侩.芦荟.刽.子脍.炙人口D瘟.神温.暖愠.怒揾.英雄泪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栏竿溘然长逝瘦骨伶仃化干戈为玉帛B仓皇寻常巷陌气喘吁吁牵一发而动全身C赢得舞谢歌台惩一儆百心有灵犀一点通D蛊惑毕恭毕敬振聋发聩文武之道,一张一驰3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楚天..千里清秋楚天:古人泛称南方的天空为楚天。

B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断鸿:失群的孤雁。

作者以“断鸿”自比,显出悲凉之意。

C尽西风,季鹰..归未季鹰:作者用季鹰归去的典故表达自己也将弃官归隐的心思。

D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树犹如此:作者用此典故抒发自己不能为抗击敌人、收复失地而效力,徒然虚度时光的感慨。

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斜阳草树,寻常巷陌./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B遥岑远目.,献愁供恨/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C无人会.,登临意/我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D休说鲈鱼堪.脍/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5判断句中停顿正确的一项是()[]A英雄/无觅/孙仲谋处[]B早岁/那知世/事艰[§§§§§]C小楼一夜听/春雨D暮霭/沉沉楚/天阔6下列各句中所用典故与历史人物相对应的一项是()①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②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③封狼居胥④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A①刘裕②周瑜③霍去病④张翰B①周瑜②刘裕③霍去病④张翰C①周瑜②刘裕③张翰④霍去病D①刘裕②周瑜③张翰④霍去病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古今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A斜阳草树,寻常巷陌..B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C赢得..仓皇北顾D元嘉草草..,封狼居胥8下列诗句中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人教高中语文必修四检测:第6课 辛弃疾词两首+第3课时+Word含解析

人教高中语文必修四检测:第6课 辛弃疾词两首+第3课时+Word含解析

第二单元第6课第三课时6.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解释无误的一项是导学号41594117(A)A.楚天..千里清秋(古人泛指南方的天空)遥岑.远目(小而高的山)B.断鸿..声里,江南游子(受伤的大雁)把吴钩..看了(古代吴地制造的一种宝刀)C.无人会.,登临意(理解)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风度,气质)D.赢得..仓皇北顾(落得)舞榭.歌台(楼台)【解析】B项,断鸿:失群的孤雁。

C项,风流:指英雄业绩。

D项,榭:建在高台上的房子。

7.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含义不相同的一项是导学号41594118(B)A.①楚天千里清秋..节..②更那堪冷落清秋B.①故国神游,多情..自古伤离别..应笑我②多情C.①赢得..满眼清泪..仓皇北顾②赢得D.①可惜..良宵人不见..流年,忧愁风雨②可惜【解析】A项“清秋”都是“凄清的秋季”。

B项“多情”,①多愁善感;②有情人。

C项“赢得”都是“落得”的意思。

D项“可惜”都是“痛惜”的意思。

8.下列各句中所用典故与历史人物相对应的一项是导学号41594119(B)①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②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③封狼居胥。

④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A.刘裕周瑜霍去病张季鹰B.周瑜刘裕霍去病张季鹰C.周瑜刘裕张季鹰霍去病D.刘裕周瑜张季鹰霍去病9.对“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一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导学号41594120 (B)A.作者怀念廉颇,感痛今天再也找不到廉颇那样的名将了。

B.作者以廉颇自比,表达了恢复中原的热切愿望,抒发了不被朝廷重用、壮志难酬的愤懑之情。

C.作者怀念廉颇,用追述赵国不重用廉颇而加速灭亡的事实来影射南宋统治者。

D.作者以廉颇自比,指出朝廷若不重用主战的将领,必将重蹈历史上赵国灭亡的覆辙。

10.对词的下阕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导学号41594121(A)A.“元嘉”三句写宋文帝空怀霍去病的建功志向,元嘉年间用兵却有失草率,结果被金兵击败,发出“仓皇北顾”的叹息。

精选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6课辛弃疾词两首检测新人教版必修4

精选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6课辛弃疾词两首检测新人教版必修4

第6课辛弃疾词两首苏轼之后,豪放词少有名家,鲜有佳作。

真正继承苏轼把词的豪放风格加以发扬光大,使它蔚然成为一大宗派的是辛弃疾。

辛疾疾的词,“慷慨纵横,有不可一世之概”。

这种豪放风格的形成,首先取决于他的作品有深厚的爱国热情和广阔的社会内容。

今天就让我们来感受一下“辛式”的豪放风味和他的爱国之情。

你不是陶渊明,因为你的爱国之心无法看破凡事红尘;你不是白居易,因为你学不来处事圆滑,公私兼顾;你不是苏东坡,因为你的词来于沙场,来于战事;你不是你,因为在并不统一的国土上你像一颗任人摆布的棋子,为了【课内挖掘】⊙课内素材独上高楼,栏杆拍遍“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

”祖国江山的壮阔、秀丽之美,激起了词人对祖国的无限深情,触发了词人对中原沦陷、南宋小朝廷不思恢复的“愁”和“恨”,激发了他那一腔报国热忱。

正是因为国恨家仇、报国雄心壮志,所以他对张翰因向往家乡的莼菜鲈鱼、贪图安逸舒适而弃官归乡,对许汜只顾买房置地、为个人打算而嗤之以鼻,不屑与之为伍。

“把吴钩看了”,他是多么想手持锋利的吴钩,驰骋疆场、杀敌报国啊!然而,英雄无用武之地,他只好把“栏杆拍遍”以泄其愤。

那昂扬的斗志和强烈的激情仿佛使人感到一颗爱国之心的灼热和跳动。

[运用角度]“责任”“爱国”“意志”“执着”等。

⊙运用示例是落日楼头,断鸿声里的江南游子吗?是恨古人不知你为狂人吗?是不啼清泪长啼血的悲鸟吗?在那个崇尚享乐的年代,人们对你的期望本是吟花弄月,卖弄诗文罢了,而你偏要独上高楼,“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

一边是“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另一边却是“宝马雕车香满路”,而你,执意要做灯火阑珊处的伊人。

你痛斥,“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你彷徨,“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你期待,“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我多想跨越千年时空,与你醉明月。

在菊花开遍的南山西畴,临清流而赋诗;在明月朗照的深山竹林,抚琴而长吟。

在明月下你独上高楼,抛开世俗的期许,在青山绿水间吟哦着流水般轻扬的诗句。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6 辛弃疾词两首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4新人教版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6 辛弃疾词两首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4新人教版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 6 辛弃疾词两首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4新人教版辛弃疾词两首(时间:30分钟分值:30分)一、根底稳固与语言运用(21分)1.以下加点词语的解释,不.完全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1分)( )A.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靠)求.田问舍(购置)B.舞榭.歌台(建在高台上的房子)揾.英雄泪(擦拭,揩拭)C.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风度,气质)千古风流..人物(杰出的,有才华的)D.元嘉草草..(草率,轻率)休说鲈鱼堪脍.(把鱼、肉切细)解析:选C。

C项,第一个“风流〞的意思是“英雄业绩〞。

2.以下各句中,没有使用借代修辞手法的一项为哪一项(2分)( )A.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B.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C.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D.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解析:选C。

“雪〞是借喻,比喻浪花。

3.古诗词中,为了表达的需要,常将语序倒装,以下语句没有使用倒装的一项为哪一项(2分)( )A.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B.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C.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雨霖铃》)D.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念奴娇·赤壁怀古》)解析:选B。

A项,正常语序应为“千古江山,无觅英雄孙仲谋处〞;C项,正常语序应为“自古多情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D项,正常语序应为“神游故国,应笑我多情,华发早生〞。

4.补写出以下句子中的空缺局部。

(5分)(1)辛弃疾在《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直抒胸臆,借用动作抒发自己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写词人自感抱负不能实现,世无知己,得不到同情与慰藉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词人以廉颇自比,表现自己虽老却不忘为国效力、收复中原的耿耿忠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2)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3)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5.将下面一句话改写成一个以“不少有关抗金北伐的建议〞为开头的单句,可适当增减词语,但不能改变原意。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6 辛弃疾词两首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4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6 辛弃疾词两首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4

6 辛弃疾词两首一、基础知识1.与“赢得仓皇北顾"中的“顾”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三顾.臣于草庐之中B.大行不顾.细谨C.顾.不如蜀鄙之僧哉D.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答案】D【解析】D.与例句均为“回头看,回头"。

A。

探问,拜访。

B。

考虑。

C.反而,难道。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句是()A.遥岑远目B.赢得仓皇北顾C.可惜流年,忧愁风雨D.尚能饭否【答案】C【解析】A.“目",名词用作动词,看、望。

B。

“北”,名词作状语,向北。

D.“饭”,名词用作动词,吃饭.3.下列各句中,没有使用借代修辞手法的一句是()A.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B.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C.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D.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答案】C【解析】C。

“雪”比喻浪花,没有使用借代。

A。

“羽扇纶巾”代指儒者装束,“樯橹”代指曹操的水军。

B.“金戈铁马”代指戎马生涯。

D.“红巾翠袖”代指女子.4.下列句子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B.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C.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D.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答案】A5.对下列句中典故的作用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慨叹江山依旧,当年“坐断东南战未休”的孙仲谋,已无处寻觅了.B.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赞扬当年刘裕北伐的英雄气概.C.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自比廉颇,表达自己雄心犹在、报国决心不变的情怀。

D.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借元嘉年间刘义隆不做好充分准备,仓促北伐招致失败的典故,警告南宋王朝统治者,表明自己的抗金主张。

【答案】D【解析】用古事影射现实,告诫南宋朝廷:伐金必须做好准备,不能草率从事.6.名句默写。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 第二单元 6 辛弃疾词两首 同步训练(含解析)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 第二单元 6 辛弃疾词两首 同步训练(含解析)

6辛弃疾词两首一、语基落实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暮霭.(ǎi)遥岑.(céng)鲈.鱼(lú) 鲈鱼堪脍.(kuài)B.揾.英雄泪(wēn)玉簪.(zān)巷陌.(mò) 封狼居胥.(xū)C.螺髻.(jì) 断鸿.(hóng)舞榭.(xiè) 廉颇.老矣(pō)D.元嘉.草草(jiā)孙仲谋.(móu)佛狸祠.(sì) 金戈.铁马(gē)项,“岑”应读“cén”。

B项,“揾”应读“wèn”。

D项,“祠”应读“cí”。

2.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水随天去秋无际.际:边际。

B.无人会.,登临意会:理解。

C.赢得仓皇北顾.顾:回头,回头看。

D.廉颇老矣,尚能饭.否饭:饭量。

思路解析:本题考查对课文中出现的文言实词的理解。

“饭”在此活用为动词,吃饭。

答案:D3.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含义不相同的一项是()A.B.C.D.思路解析:A项,“清秋”都是凄清的秋季的意思。

B项,“多情”,①多愁善感;②有情人。

C项,“赢得”都是落得的意思。

D项,“风流”都指有功业、有文采的人。

答案:B4.将下列诗词名句补写完整。

(1)(2019·重庆高考)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写宋文帝刘义隆草率出师北伐,结果落得北望敌军而惊慌失措的三句是“,,”。

(2)《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几句用移情之法,明写山势连绵、山形各异,实写作者对中原沦陷、南宋小朝廷不思恢复的“愁”与“恨”。

(3)可惜流年,,!(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4)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词用“,”两句思接千古,追忆英雄孙权,表达对英雄人物及其功业的仰慕。

(5),,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6)青山遮不住,。

人教版语文必修四第二单元第6课辛弃疾词两首《水龙吟》同步练习题.doc

人教版语文必修四第二单元第6课辛弃疾词两首《水龙吟》同步练习题一、选择题1. 下面加线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 稼轩(xuān) 揾泪(wèn) 舞榭(xiè) 迄今(qì)B . 岑寂(cén) 菜羹(gēng) 巷陌(mò) 屹然(yì)C . 螺髻(jì) 鲈鱼(lú) 金戈(gé) 敛财(liǎn)D . 脍炙人口(kuài) 汜河(sì) 嘉许(jiā) 粗犷(guǎng)2.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 . 流年雄才大略苍皇哗众取宠B . 愤概谋取利益频繁发号施令C . 南渡徒然虚度祭祀矫揉造作D . 理睬惊慌失措合谐鸦雀无声3. 下列语句中加线词解释无误的一项是 ( )A . 楚天千里清秋(古人泛指南方的天空) 遥岑远目(小而高的山)B . 断鸿声里,江南游子(受伤的大雁) 把吴钩看了(古代吴地制造的一种宝刀)C . 无人会,登临意(理解)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风度,气质)D . 赢得仓皇北顾(落得) 舞榭歌台(楼台)4. 下列各句中,没有使用借代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 .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B .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C .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D . 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5. 辛弃疾《水龙吟》(楚天千里清秋)中,表达知音难觅情怀的语句是( )A .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B . 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C . 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D . 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6. 对下列词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第一句,用叙述的语句交代出登临的季节、地域的辽阔,第二句写水国景象,长天空阔,无际无涯,水天相接,秋意无边。

B . “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这三句写山,既写了山的形也为山传了神。

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第6课 辛弃疾词两首课时跟踪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4

辛弃疾词两首(时间:40分钟 满分:60分)一、基础巩固(15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组是( )A .稼轩.(xu ān)揾.泪(w èn) 舞榭.(xi è) 迄.今(q ì) B .岑.寂(c én) 菜羹.(g ēng) 巷陌.(m ò) 屹.然(y ì) C .螺髻.(j ì) 鲈.鱼(l ú) 金戈.(g ē) 敛.财(li ǎn) D .堪脍.(ku ài) 汜.河(s ì) 嘉.许(ji ā) 粗犷.(ku àng) 解析:选D D 项,“犷”应读gu ǎng 。

2.下列词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无误的一组是( )A.⎩⎪⎨⎪⎧ 楚天..千里清秋 楚天:古人泛称南方的天空遥岑.远目 岑:小而高的山B.⎩⎪⎨⎪⎧断鸿..声里 断鸿:受伤的大雁把吴钩..看了 吴钩:古代吴地制造的一 种宝刀 C.⎩⎪⎨⎪⎧ 无人会. 会:理解,明了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风流:风度,气质 D.⎩⎪⎨⎪⎧ 赢得..仓皇北顾 赢得:落得舞榭.歌台 榭:楼台解析:选A B 项,“断鸿”指失群的孤雁;C 项,“风流”指英雄的流风余韵;D 项,“榭”指建在高台上的房子。

3.对这两首词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以“京口北固亭怀古”为题,京口是三国时吴国的国君孙权设置的重镇,并一度为都城,也是南朝宋武帝刘裕生长的地方。

B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全词表达了词人坚决主张抗金,而又反对冒进轻敌的思想,抒发了对沦陷区人民的同情,揭露了南宋政治的腐败,亦流露出词人报国无门的苦闷。

C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的词句“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是作者在赏心亭上所想象的景色。

楚天千里,辽远空阔,秋色无边无际。

大江流向天边,也不知何处是它的尽头。

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6+辛弃疾词两首+同步练测(人教版必修4)

6 辛弃疾词两首一、基础训练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不同的一项是()A.倩.影靛.青腈.纶青春靓.丽B.岑.寂涔.涔参.差莘.莘学子C.市侩.芦荟.刽.子脍.炙人口D.瘟.神温.暖愠.怒揾.英雄泪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栏竿溘然长逝瘦骨伶仃化干戈为玉帛B.仓皇寻常巷陌气喘吁吁牵一发而动全身C.赢得舞谢歌台惩一儆百心有灵犀一点通D.蛊惑毕恭毕敬振聋发聩文武之道,一张一驰3.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楚天..千里清秋楚天:古人泛称南方的天空为楚天。

B.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断鸿:失群的孤雁。

作者以“断鸿”自比,显出悲凉之意。

C.尽西风,季鹰..归未季鹰:作者用季鹰归去的典故表达自己也将弃官归隐的心思。

D.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树犹如此:作者用此典故抒发自己不能为抗击敌人、收复失地而效力,徒然虚度时光的感慨。

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斜阳草树,寻常巷陌./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B.遥岑远目.,献愁供恨/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C.无人会.,登临意/我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D.休说鲈鱼堪.脍/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C.小楼一夜听/春雨D.暮霭/沉沉楚/天阔6.下列各句中所用典故与历史人物相对应的一项是()①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②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③封狼居胥④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A.①刘裕②周瑜③霍去病④张翰B.①周瑜②刘裕③霍去病④张翰C.①周瑜②刘裕③张翰④霍去病D.①刘裕②周瑜③张翰④霍去病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古今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A.斜阳草树,寻常巷陌..B.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C.赢得..仓皇北顾D.元嘉草草..,封狼居胥8.下列诗句中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B.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C.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D.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 第二单元 第6课 辛弃疾词两首 习题练习二(附答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 第二单元第6课辛弃疾词两首习题练习二(附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诗句与“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意境相似的一项是()A.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B.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C.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

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D.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2.下列词句中有关典故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句中运用了晋朝人张翰闻秋风而归故乡的典故。

B.“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

”句中运用了三国时刘备拜访陈登的故事。

C.“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句中运用了宋文帝刘义隆草率出师伐北魏的典故。

D.“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运用了赵国老将廉颇的典故,是用来隐喻自己的。

3.下列各项中,加线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A.稼轩(xuān)揾泪(wèn) 舞榭(xiè)迄今(qì)B.岑寂(cén) 菜羹(gēng) 巷陌(mò)屹然(yì)C.螺髻(jì)鲈鱼(lú) 金戈(gé)敛财(liǎn)D.脍炙人口(kuài)汜河(sì)嘉许(jiā) 粗犷(guǎng)4.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流年雄才大略苍皇哗众取宠B.愤概谋取利益频繁发号施令C.南渡徒然虚度祭祀矫揉造作D.理睬惊慌失措合谐鸦雀无声5.下列语句中加线词的解释无误的一项是()A.楚天千里清秋(古人泛指南方的天空)遥岑远目(小而高的山)B.断鸿声里,江南游子(受伤的大雁)把吴钩看了(古代吴地制造的一种宝刀)C.无人会,登临意(理解,明了)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风度,气质)D.赢得仓皇北顾(落得)舞榭歌台(楼台)6.下列各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A.遥岑远目B.赢得仓皇北顾C.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D.尚能饭否7.下列词句语序没有倒置的一项是()A.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B.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C.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D.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二、语言表达8.每逢佳节,许多学生总忘不了给老师、同学、亲人送贺卡,以优美含蓄的语言表达自己美好的心愿和真挚的感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6课辛弃疾词两首苏轼之后,豪放词少有名家,鲜有佳作。

真正继承苏轼把词的豪放风格加以发扬光大,使它蔚然成为一大宗派的是辛弃疾。

辛疾疾的词,“慷慨纵横,有不可一世之概”。

这种豪放风格的形成,首先取决于他的作品有深厚的爱国热情和广阔的社会内容。

今天就让我们来感受一下“辛式”的豪放风味和他的爱国之情。

你不是陶渊明,因为你的爱国之心无法看破凡事红尘;你不是白居易,因为你学不来处事圆滑,公私兼顾;你不是苏东坡,因为你的词来于沙场,来于战事;你不是你,因为在并不统一的国土上你像一颗任人摆布的棋子,为了【课内挖掘】⊙课内素材独上高楼,栏杆拍遍“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

”祖国江山的壮阔、秀丽之美,激起了词人对祖国的无限深情,触发了词人对中原沦陷、南宋小朝廷不思恢复的“愁”和“恨”,激发了他那一腔报国热忱。

正是因为国恨家仇、报国雄心壮志,所以他对张翰因向往家乡的莼菜鲈鱼、贪图安逸舒适而弃官归乡,对许汜只顾买房置地、为个人打算而嗤之以鼻,不屑与之为伍。

“把吴钩看了”,他是多么想手持锋利的吴钩,驰骋疆场、杀敌报国啊!然而,英雄无用武之地,他只好把“栏杆拍遍”以泄其愤。

那昂扬的斗志和强烈的激情仿佛使人感到一颗爱国之心的灼热和跳动。

[运用角度]“责任”“爱国”“意志”“执着”等。

⊙运用示例是落日楼头,断鸿声里的江南游子吗?是恨古人不知你为狂人吗?是不啼清泪长啼血的悲鸟吗?在那个崇尚享乐的年代,人们对你的期望本是吟花弄月,卖弄诗文罢了,而你偏要独上高楼,“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

一边是“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另一边却是“宝马雕车香满路”,而你,执意要做灯火阑珊处的伊人。

你痛斥,“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你彷徨,“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你期待,“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我多想跨越千年时空,与你醉明月。

在菊花开遍的南山西畴,临清流而赋诗;在明月朗照的深山竹林,抚琴而长吟。

在明月下你独上高楼,抛开世俗的期许,在青山绿水间吟哦着流水般轻扬的诗句。

着一袭单薄的长衫,略揖一揖,便昂然走进了历史,从远古走来,从发黄的线装书里走来。

是你,独上高楼,坚守了自我,在黑夜中守护了永恒的精神家园。

在那“昨夜西风凋碧树”的时代,是你独上高楼,抛开了世俗的期许,守护了自我,守护了历史的期许。

(选自高考优秀作文《独上高楼》) 【课外运用】把栏杆拍遍梁衡中国历史上由行伍出身,以武起事,而最终以文为业,成为大诗词作家的只有一人,他就是辛弃疾。

这也注定了他的词及他这个人在文人中的唯一性和在历史上的独特地位。

老实说,辛弃疾的词不是用笔写成,而是用刀和剑刻成。

他永远以一个沙场英雄和爱国将领的形象留在历史上和自己的诗词中。

时隔千年,当我们重新读他的作品时,仍然能感受到一种凛然之气和磅礴之势。

哪一个诗人曾有他从刀刃剑尖上滚过来的亲身经历?“列舰层楼”“投鞭飞渡”“剑指三秦”“西风塞马”,他的诗词简直就是一部军事辞典。

他本来打算以身殉国,准备血洒沙场,马革裹尸的,但是南渡后他被迫脱离战场,再无用武之地。

像屈原那样仰问苍天,像共工那样怒撞不周,他临江山,望长安,登危楼,拍栏杆,热泪横流。

他痛拍栏杆时一定想起过当年的拍刀催马,驰骋沙场,但今天空有一身力,一腔志,又能使向何处呢?辛词比其他文人词的更深一层的不同是,他的词不是用墨来写的,而是用血和泪铸成的。

我们今天读其词,总是清清楚楚地听到一个爱国臣子一遍遍地哭诉,一次次地表白;总忘不了他那在夕阳中扶栏远眺,望眼欲穿的形象。

辛弃疾南归后为什么不为朝廷喜欢呢?他在《戒酒》的戏作中说:“怨无大小,生于所爱;物无美恶,过则成灾。

”这句生活小品正好刻画出他的政治苦闷。

他因爱国而生怨,因尽职而招灾,他太爱国家、爱百姓、爱朝廷了。

但是朝廷怕他、烦他、忌用他。

他作为南宋臣民生活了四十年,有近二十年的时间被闲置一旁,而在断断续续被使用的二十年间又有三十七次频繁调动。

但是每当得到一次效力的机会时,他就特别认真,特别执着地去工作。

他这个书生,这个工作狂,实在太过分了,“过则成灾”,终于惹来了许多诽谤,甚至有人说他独裁、犯上,皇帝于是对他时用时弃。

国有危难时招来用几天;朝有谤言,又弃而闲几年,这就是他的生活节奏,也是他一生最大的悲剧。

别看他饱读诗书,但他至死也没弄懂,南宋小朝廷为什么只图苟安而不愿去收复失地。

辛弃疾名弃疾,但他那从小使枪舞剑,壮如铁塔的五尺身躯,何尝有什么疾病?他只有一块心病:金瓯阙,月未圆,山河碎,心不安。

说到辛弃疾的笔力有多深,是刀刻也罢,血写也罢,其实他的追求从来不是要做一个词人。

辛弃疾这个人,词人本色是武人,武人本色是政人。

他亲自组练过军队,上书过《美芹十论》这样著名的治国方略。

他是诸葛亮、范仲淹、贾谊一类的时刻忧心国家的政治家。

他像一块铁,时而被烧红锤打,时而又被扔到冷水中淬火。

真正的词人只有被政治大事(包括社会、民族、军事等矛盾)所挤压、扭曲、拧绞、烧炼、锤打时才能得到合乎历史潮流的感悟,才可能成为正义的化身。

诗歌,也只有在政治之风的鼓荡下,才能飞翔,才能燃烧,才能炸响,才能振聋发聩。

我常想,要是为辛弃疾造像,最贴切的题目就是“把栏杆拍遍”。

他一生大都是在被抛弃的感叹与无奈中度过的。

当权者不让他为官,却为他准备了锤炼思想和艺术的反面环境。

历史的风云,民族的仇恨,正与邪的搏击,爱与恨的纠缠,知识的积累,感情的浇铸,艺术的升华,文字的锤打,这一切都在他的胸中、他的脑海中翻腾、激荡。

它们交织在一起,如地壳内岩浆的滚动鼓胀,冲击积聚。

既然这股力量一不能化作刀枪之力,二不能化作施政之策,便只有一股脑地注入诗词,化作诗词。

他并不想当词人,但武途政途不通,历史歪打正着地把他逼向了词人之道。

终于他被修炼得连叹一口气,也是好词了。

词,是随便什么人就能写的吗?词人,能在历史上留下名的词人,是随便什么人都可以当的吗?“一将功成万骨枯”,一员武将的故事,需要多少持刀舞剑者的鲜血才能写成。

那么,有思想光芒又有艺术魅力的词人呢?他的成名,要有时代的运动,像地球上板块的冲撞那样,他时而被夹其间遭受折磨,时而又被甩在一旁被迫冷静思考。

所以积三百年北宋南宋之动荡,才产生了一个辛弃疾。

[赏析] 一员武将的故事,需要多少次沙场浴血方得写成,而一个词人的成名,往往比一员武夫更备受时势的折磨与煎熬。

积三百年社会动荡产生的词人加武将的辛弃疾,又一次走入作家笔下,被梁衡以一曲《把栏杆拍遍》唱响。

梁衡没有把笔力下在赏析辛氏一首首名篇佳句上,而是从中看出沙场剑气,看出义胆秋霜。

在慨叹“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的拳拳爱国情的同时,也由衷地赞赏作家选题之精当,思想之深刻。

不由想起他的另一名篇《觅渡、觅渡、觅何处》,同样闪现着思想的光芒和艺术的魅力。

一、基础巩固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组是( )A.稼轩.(xuān)揾.泪(wèn)舞榭.(xiè) 迄.今(qì)B.岑.寂(cén) 菜羹.(ɡēnɡ)巷陌.(mò) 屹.然(yì)C.螺髻.(jì) 鲈.鱼(lú)金戈.(ɡē) 敛.财(liǎn)D .堪脍.(kuài) 汜.河(sì) 嘉.许(jiā) 粗犷.(kuànɡ) 解析:D 项,“犷”应读ɡuǎnɡ。

答案:D2.下列词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无误的一组是( )A.⎩⎪⎨⎪⎧楚天..千里清秋 楚天:古人泛称南方的天空遥岑.远目 岑:小而高的山 B.⎩⎪⎨⎪⎧断鸿..声里 断鸿:受伤的大雁把吴钩..看了 吴钩:古代吴地制造的一种宝刀 C.⎩⎪⎨⎪⎧无人会. 会:理解,明了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风流:风度,气质 D.⎩⎪⎨⎪⎧赢得..仓皇北顾 赢得:落得舞榭.歌台 榭:楼台 解析:B 项,“断鸿”指失群的孤雁;C 项,“风流”指英雄的流风余韵;D 项,“榭”指建在高台上的房子。

答案:A3.下列各项中,运用了借代和夸张的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 .献愁供恨,玉簪螺髻B .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C .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D .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解析:A 项,运用了拟人、比喻手法;B 项,运用了借代、夸张手法;C 项,运用了比喻手法;D 项,运用了借代手法。

答案:B4.下列各项中所用典故与历史人物相应的一项是( )①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②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③封狼居胥。

④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A .刘裕 周瑜 霍去病 张季鹰B .周瑜 刘裕 霍去病 张季鹰C .周瑜 刘裕 张季鹰 霍去病D .刘裕 周瑜 霍去病 张季鹰答案:B5.名句默写。

(1)楚天千里清秋,________________。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2)落日楼头,________________,江南游子。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3)可惜流年,忧愁风雨,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4)倩何人唤取,________________,揾英雄泪?(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5)千古江山,________________。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6)元嘉草草,封狼居胥,________________。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7)想当年,________________,气吞万里如虎。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8)可堪回首,________________,一片神鸦社鼓。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答案:(1)水随天去秋无际(2)断鸿声里(3)树犹如此(4)红巾翠袖(5)英雄无觅孙仲谋处(6)赢得仓皇北顾(7)金戈铁马(8)佛狸祠下二、阅读鉴赏(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6~9题。

青玉案·元夕辛弃疾东风夜放花千树。

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6.全词主要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反衬手法(或对比、衬托、烘托手法)。

以元宵夜的繁华热闹反衬“那人”的孤寂;表达了作者耐得住冷落寂寞、不趋流俗、保持志士操守的高洁品性。

(大意对即可)7.清代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将本词作为成大事者必经历的三种境界中的最高境界,请你说说这是怎样的一种境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