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辽宁省辽师大附中高一下学期模块考一语文(解析版)
辽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 Word版含答案.pdf

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I卷(阅读题,共70分)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歌哭悲欢里的清明节 起初,清明只是一种提示春耕的节气的名称。
它是怎样变成祭奠先人的节日的呢?这不能不从清明前两天(也有前一天)的寒食节说起。
寒食节在清明成为节日前,承载着国人祭奠古圣先贤的职能。
溯其源,可直追两千六百多年前春秋时代晋国的一个人物——介子推。
传说,晋文公下令每年的这一天,禁止生火,家家户户只能吃预先做好的熟食(冷食),以此纪念介子推。
其实,从历史的实际来看,禁火冷食是中国古人改火习俗的遗迹。
原始社会,钻木取火,换取新火种是生活中的一件大事。
暮春三月正值改火,人们在新火未到的这一天,要禁止生火,食用冷食。
相沿成习,遂成寒食风俗。
从节日的起源看,寒食节与祭祀祖先并无关系。
早在寒食节出现之前,古人就有祭奠先人的习俗。
起初,有人去世时,只挖墓坑安葬,不筑坟丘,祭祀主要在宗庙进行。
后来,墓穴上要堆起一个坟头,可以让子孙后代记住先人埋葬的地方。
墓祭由此有了物质的依托。
这大概发生于春秋后期。
战国时期,墓祭的风气逐渐浓厚起来。
但是,一直到汉代,人们扫墓祭祖并无固定的日子。
进入唐代,民间逐渐兴起集中在寒食节祭扫的风气。
唐朝的统治者于开元二十年(732年)将寒食扫墓以法令的形式确立下来,并将之列入五礼。
由于清明距寒食节很近,人们便常常将扫墓延至清明。
开元二十四年(736年),朝廷鉴于民间扫墓寒食清明并举已相沿成习,下诏准许“寒食通清明四日为假”。
从这时起清明开始具有某种国家法定节日的色彩。
宋元时期,人们在祭扫坟墓时,越来越流行焚烧纸钱。
寒食节期间禁火,禁烧纸钱的行为只能在清明进行。
这样,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清明上坟。
也就是从这时起,清明节逐渐由附属于寒食节的地位,上升到直接取代寒食节的地位。
2015-2016学年辽宁省大连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

2015-2016学年辽宁省大连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1.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组是①我蹲在日本茶园的一个小池塘边,为慢慢畅游在水底睡莲之中琳琅满目....的鲤鱼所陶醉。
这是我最快乐的童年记忆之一。
②动物的游戏,究竟是为了“演习”,为了“自娱”,为了“学习”,还是为了“锻炼”?研究者们对这几种假说各执己见....。
③王熙凤不仅遭到赵姨娘的暗算,更经常受婆婆的气,在贾府一贫如洗....的衰弱局面下,她以病体恃强支撑,终因心劳力拙而死。
④幼儿开始学走路、说话和认识世界,这时同母亲的关系就失去了一部分相.濡以沫...的重要性,而同父亲的关系开始重要起来了。
⑤地球这个行星上有充满氧气的蓝天,有碧波荡漾的海洋,有凉爽的森林,还有柔软的草地。
这无疑是一个生机勃勃....的星球。
⑥年轻人的一个优点就是不会由于世俗的约束而畏葸不前....,而这种约束对于大多数成年人而言通常似乎又很难超越。
A.①③⑥ B.②④⑤ C.①③④ D.②⑤⑥【来源】2015-2016学年辽宁省大连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带解析)【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的表达运用能力。
解答此题,可根据词语的意思,结合着句子的具体语境分析判断。
①⑥选自《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②选自《动物游戏之谜》;③选自必修三名著导读《红梦楼》;④选自《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⑤选自《宇宙的边疆》。
所以选D。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鲤鱼和我生活在两个截然不同的宇宙之中,从不进入对方的世界,我们之间被水面这一薄薄的“栅栏”分隔开来。
B.由于《红楼梦》没有停留在琐屑的生活细节的描写中,而是深入挖掘了日常生活中的诗意,使作品洋溢着充沛的抒情性。
C.不但优秀的科普作品传播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还能带领我们进入全新的科学天地,激发探求未知世界的兴趣。
D.《人间喜剧》包括九十多部小说,描写了两千四百多个人物,大致由分为风俗研究、哲理研究和分析研究三大部分组成。
2015-2016学年辽宁省大连市辽宁师大附中高一下学期6月月考语文(解析版)综述

2015-2016学年辽宁省大连市辽宁师大附中高一下学期6月月考语文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阿里巴巴与苏宁联手,显然直指京东。
不过,短期内两者的协同效应未必能够迅速体现出来,两者在未来究竟能擦出怎样的火花,让我们。
②10日一早,长江下游暴雨倾盆,江苏气象部门拉响各地的23个暴雨蓝色预警,防汛、应急、海事、交通、路政、城建、农林、民政等部门。
③电视剧《琅琊榜》根据海晏同名小说改编,囊括了“凄美爱恋”“手足情深”“国仇家恨”等精彩看点,众小说迷们。
A.严阵以待拭目以待翘首以待B.拭目以待翘首以待严阵以待C.翘首以待严阵以待拭目以待D.拭目以待严阵以待翘首以待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联合国设立“国际家庭日”的目的,是为了促使各国政府和民众更加关注家庭问题,提高对家庭问题的认识,促进家庭的和睦与幸福。
B.中国文字博物馆是一座集科学研究、文物保护、陈列展示为一体的国家级专题博物馆,荟萃历代中国文字样本精华,展示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和辉煌的文明。
C.孩子看电视、玩电脑、读书、写字时间过长及课业负担过重与近视有关,除此之外,光度不够,同样也会引起近视。
D.中国人口老化问题日趋严重,平均每年增加860万人,2015年60岁以上老年人达到2.21亿,老龄人口占总人口的16%,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新修订的《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突出规范驾驶行为、增强安全意识为原则,对闯黄灯、故意遮挡号牌等行为加大了处罚力度。
B.欧洲环境和卫生组织绿色真相基金会近日发表的一份研究报告说,在工作场合吸烟将导致不吸烟同事患肺癌的危险性增长12%至19%。
C.他有说不清的后悔,道不明的愧疚,怎么就和自己同患难共生死的朋友分道扬镳了呢?D.好多部门都希望借助学校这个阵地来实现“小手拉大手”的教育效果,殊不知,对孩子的教育不能仅靠征文、演讲、手抄报等比赛来完成。
2015-2016学年辽宁省实验中学分校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解析版)

2015-2016学年辽宁省实验中学分校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1.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近日结束的北约成员国防长会议重点推出 4 项扩军和改革计划,这种“秀肌肉”的做法对于缓解乌克兰危机可谓是。
②日本众院7月16日强行表决通过了新安保法案。
日媒对此撰文批判安倍,指其“动摇了民主政治的根基”,走上了一条与战后日本路线。
③加拿大一项网上民意调查显示:1年级至12年级的家长中,超过三分之一认为学校给子女的功课太多并感到不满,而华裔家长的看法则,抱怨作业太少。
A.背道而驰南辕北辙大相径庭B.南辕北辙大相径庭背道而驰C.南辕北辙背道而驰大相径庭D.大相径庭背道而驰南辕北辙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越来愈多的证据显示,如人造黄油、植物奶油等的人造式脂肪会对人体造成多种危害,尤其是显著提高罹患心血管疾病的危险。
B.张小小的第二代身份证,竟被汉语言专家们挑出了四个值得商榷的语病,面对如此混乱的用语、用词、用字的状况,让人忧虑。
C 教育部近日在全国高校启动了以“阅读传统经典·品味书香生活”为主题的“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列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
D.在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品牌的重要性不言自明,与会嘉宾有一个共同的感慨:中国是制造业大国,却是品牌小国。
3.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古人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是什么意思呢?因为见闻广博,要从实地观察得来,不只单靠书本,两者要相辅而行的。
名山大川,熟于心中,胸中有了丘壑,下笔自然有所依据。
一个成功的画家,画的技能已达到化境,也就没有固定的画法能够拘束他、限制他。
所谓“俯拾万物”“从心所欲”,画得熟练了,何必墨守成规呢?但初学的人,仍以循规蹈矩,按部就班为是。
A.游历不但是绘画资料的源泉,并且可以窥探宇宙万物的全貌,养成广阔的心胸,所以行万里路是必须的。
B.游历虽然是绘画资料的源泉,并且可以窥探宇宙万物的全貌,养成广阔的心胸,但是行万里路是必须的。
精品:辽宁省实验中学分校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阶段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唐代大诗人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这一“经验之谈”因为符合人们的朴素、直观的印象,所以历来被奉为圭臬。
然而这种看法正因为带有朴素、直观的性质,所以不完全符合思维科学。
当然,要想写出好文章,多多读书以及在生活实践中积累经验都是非常必要的。
但是也应该看到,为了进行新的工作,从事新的创造,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就只能作为原料来运用。
任何书本知识都不能直接变为简报、讲稿、文艺创作或其他任何文章(除非抄袭),这就如同木料不会自动变为家具一样。
再就专业特殊能力的锻炼来说,“读书破万卷”只是突出地锻炼了记忆力,而并未强调对感受、联想、想像、思维等能力的锻炼,因此也就没有准确而充分地揭示具有综合性的专业特殊能力的养成途径。
在一般的读书过程中,大脑各种功能的发动大都是无意的、自发的;只有在目标明确的专业创造和专业写作过程中,为了有效地达到目的,这些功能才非拧成一股绳不可。
所以,具有综合性的创造能力主要是在创造的实践中养成;具有综合性的写作能力也主要是在写作实践中养成。
不经过创造与写作的直接实践,而认为只要“读书破万卷”,就能“下笔如有神”,那是不可能的。
杜甫七岁就写了歌咏凤凰的诗,直到晚年也还是“他乡阅迟暮,不敢废诗篇”,可见他主要是在作诗的实践中成为大诗人的。
他说“读书破万卷”,只是强调了一个“必要条件”,我们决不可以把任何一个“必要条件”当作“充分条件”来看。
事实上,知识原料加文字表达还不能成为文章。
因为任何一个原料要变为一项特定写作任务中的实际内容,还需要经过提炼加工。
在任何创造性的思维过程中,对各种客观事物的反映(即知识经验)进行联系与反联系的能力总是要起极为重要的作用;前者主在立新,后者主在破旧,二者又总是难分难解地互相依存与制约。
然而能够结出创新之果的联系与反联系却并不是一望而知、一思即悟的。
就联系而言,在写作中,富于新意的内容无不表现了知识经验之间的联系。
辽宁省辽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10月月考语文试题 含解析

一、选择题(共40分,每小题4分)1.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A.失其所与,不知B.日以尽矣,荆卿岂无意哉?C.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D.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答案】C【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实词中的通假字。
A.“知”—“智”智慧B.“以”—“已”已经D.“倍"-“背"违背.【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名师点睛】通假字,是泛指中国古书的用字现象之一,“通假”就是“通用、借代”的意思,即用读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
由于种种原因,书写者没有使用本字,而临时借用了音同或音近的字来替代,有人认为部分通假字就是古人所写的白字(别字)。
本题中所考的通假字都是出自课内,要求考生注意平时的积累。
2.下列加点词语意思与现代汉语基本相同的一项( )A .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B .断其左股..,荆轲废C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D .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答案】B【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
能力层级为理解B 。
【名师点睛】常见古今异义词 1.行李:古,出使的人,如“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今,行装。
2.夫人:古,那个人,如“微夫人之力不及此”;今,人的妻子。
3.师徒:古,军队士兵,如“寡君之师徒,不足 以辱君矣”;今,师傅与徒弟。
4.左右:古,动词,调遣,如“惟君左右之”;今,名词,表示大约,不确定。
5.致死:古,效死命,如“有带甲五千人,将以致死”;今,导致死亡. 6.丈夫:古,男子,如“丈夫二十不娶,其父母 有罪”,今,妻子的配偶。
7.其次:古,进驻,如“余何面目以视于天下乎?越君其次也”;今,次一等的。
8.行政:古,施行政令,如“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今,国家机关的管理工作。
9.象人:古,模仿人的形象,如“为其象人而用之也";今,很象人的样子。
10.地方:古,土地方圆,如“地方百里而可以王”;今,某一区域。
辽宁省大连市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资料概述与简介 2015~2016学年校对人:周健 注意事项: 1.请在答题纸上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2.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阅读题 ,。
(李白《蜀道难》) (3)《琵琶行》中既写出琵琶女矜持、腼腆,又写出作者急于与琵琶女相见的心情的诗句是:,。
(白居易《琵琶行》) (4),谷不可胜食也;,鱼鳖不可胜食也。
(《寡人之于国也》) (5)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
(《秋兴八首(其一)》) (6)多情应笑我,。
人生如梦,。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二、文言文阅读(23分) (一)课内基础知识(15分) 2.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1)~(2)题。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吾尝跂而望矣跂:提起脚后跟。
B. 君子生非异也生:通“性”,资质,禀赋。
C. 故不积跬步跬步:古代称跨出两脚为“跬(《声声慢》) (二)课外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7~8题。
蝶恋花?出塞 纳兰性德 今古河山无定据。
画角声中,牧马频来去。
满目荒凉谁可语?西风吹老丹枫树。
从前幽怨应无数。
铁马金戈,青冢黄昏路。
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
7.“铁马金戈,青冢黄昏路”化用了哪些诗作中的哪些诗句?并指出这些诗作的作者。
(5分) 8.本词的结尾“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词意深沉含蓄,请简要赏析。
(6分) 四、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9~12题。
(25分) 买水 陈永林 在鄱阳湖一带,去世的老人入殓前,得由长子披老人生前穿的棉袄,次子捧老人的遗像,三儿子端老人生前穿的鞋,幺子端脸盆,去池塘“买水”为老人净身。
每口池塘只能买一盆水。
水买回来后,放在死者门口。
村人便端着碗来买水。
有专人登记,谁拿了多少钱来买水,一笔笔记上。
来买水的人越多,老人的子孙们就觉得越有面子。
【精品】辽宁省大连市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原卷版)

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阅读题一、名篇名句默写(8分)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8分)(任选4小题作答)(1)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认为北伐抗金应做好充分准备,如果像南朝宋文帝刘义隆草率出兵,虽有“____________”之雄心,也只怕会有“_____________”的结局。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2)《蜀道难》中写出水石相激、山谷轰鸣的惊险场面的诗句是:,。
(李白《蜀道难》)(3)《琵琶行》中既写出琵琶女矜持、腼腆,又写出作者急于与琵琶女相见的心情的诗句是:,。
(白居易《琵琶行》)(4),谷不可胜食也;,鱼鳖不可胜食也。
(《寡人之于国也》)(5)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
(《秋兴八首(其一)》)(6)多情应笑我,。
人生如梦,。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二、文言文阅读(23分)(一)课内基础知识(15分)2.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后面题。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吾尝跂.而望矣跂:提起脚后跟。
B.君子生.非异也生:通“性”,资质,禀赋。
C.故不积跬步..跬步:古代称跨出两脚为“跬”,跨出一脚为“步”。
D.驽马十驾..,功在不舍十驾:马拉车十天所走的路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2016学年辽宁省辽师大附中高一下学期模块考一语文1.请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1)我们应该告诉工作人员怎样参加创新,在哪个阶段参加到创新的过程中,问他们对于产品改进的想法、过程和工作流程,使他们与管理层保持___________的沟通。
(2)如果有分手或失恋带来的痛苦,你可以找人___________地诉说,比如找心理医生咨询或向最信任的挚友倾诉。
(3)他们不但是合伙人,更有着_________、荣辱与共的亲密关系。
改革开放后,他们共同办企业,更加志同道合,许多事情都能心照不宣,配合默契。
A开诚布公推心置腹肝胆相照B.开诚布公肝胆相照推心置腹C.肝胆相照开诚布公推心置腹D.肝胆相照推心置腹开诚布公2.请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1)“好声音”学员魏雪漫热心公益,_________,她用自己的行动证明着公益不是单一的捐款。
(2)读长篇小说《寻找家园》的时候,仿佛作者就坐在眼前,历数他的人生经历,________。
这种美妙的感觉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让人很难忘记。
(3)比赛还有三分钟就要结束了,辽宁男篮仍然落后11分,此时新秀庞思远________,上场后,连续5记三分,帮助球队取得了比赛的胜利。
A.身体力行娓娓而谈临危受命B.身体力行侃侃而谈临危授命C.以身作则娓娓而谈临危授命D.以身作则侃侃而谈临危受命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根据心理学家的研究成果显示,在工作过程中适当地娱乐可以提高幸福感和工作效率,并且能够提升士气。
B.张教授说,做力量训练时,锻炼者体内的生长激素含量要远高于跑步,而且没有跑步时那种疲劳的感觉。
C.本着“依法依规、合情合理、实事求是、一视同仁”的原则,黄浦区政府会同有关社会组织共同研究制定了外滩拥挤踩踏事件遇难人员家属救助方案。
D.少吃主食、水果和含糖类食物的低碳饮食可以在数周内较快降低体重,是因为水分、肌肉和脂肪一起减少了。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魏晋时期的门阀士族的政治制度和取材标准,使门阀士族内在的思辨风神和精神状态受到了尊敬和顶礼。
自曹丕确定九品中正制度以来,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总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不是外在的、表面的、一般的、世俗的(2)它不再停留在东汉时代的道德、操守、儒学、气节的品评(3)对人的评价正是成为社会、政治、文化谈论的中心(4)于是人的才情、气质、格调、风貌、能力便成了重点所在(5)才成为人们所欣赏、所评价、所依赖、所鼓吹的对象(6)而是表达出某种内在的、本质的、特殊的、超脱的风貌A.(2)(3)(4)(5)(1)(6)B.(2)(3)(4)(1)(5)(6)C.(3)(2)(4)(1)(6)(5)D.(3)(1)(6)(5)(2)(4)5.下列关于“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的翻译正确的是()A.所以圣明的更加圣明,愚蠢的更加愚蠢;不知道文章的断句,不能解答疑惑;B.所以圣明的人更加圣明,愚蠢的人更加愚蠢;文章的断句不知道,疑惑不能解答;C.所以圣明的更加圣明,愚蠢的更加愚蠢;文章的断句不知道,疑惑不能解答;D.所以圣明的人更加圣明,愚蠢的人更加愚蠢;不知道文章的断句,不能解答疑惑;6.下列关于“庠序”“敲扑”的解释全部正确是()A.“庠序”是指学校,殷商叫序,周代叫庠;“敲扑”是指刑具,短的叫敲,长的叫扑;B.“庠序”是指学校,周代叫序,殷商叫庠;“敲扑”是指刑具,短的叫扑,长的叫敲;C.“庠序”是指学校,周代叫序,殷商叫庠;“敲扑”是指刑具,短的叫敲,长的叫扑;D.“庠序”是指学校,殷商叫序,周代叫庠;“敲扑”是指刑具,短的叫扑,长的叫敲;7.下列文学常识的选项正确的一组是()韩愈,字______,世称韩_______,他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______称他为“文起八代之衰”,明人列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孟子》记录的是______时期思想家孟轲言行的书,由________编成,全书共_____篇(《论语》有20篇),内容涉及政治活动、政治学说以及哲学、伦理、教育思想,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与《论语》、《大学》《中庸》并成为“四书”。
A.昌黎,退之,杜甫,春秋,孟子,17;B.退之,昌黎,苏轼,战国,孟子及弟子,7;C.昌黎,退之,苏轼,战国,孟子及弟子,17;D.退之,昌黎,杜甫,春秋,孟子,7;现代文阅读中国画是一种建筑的形线美、音乐的节奏美、舞蹈的姿态美的有机融合。
其创作目的不在机械的写实,而在创造意象。
虽然它的出发点也极重写实,如花鸟画写生的精妙,为世界第一。
中国画真像一种舞蹈,画家任意挥洒。
他的精神与着重点在全幅的节奏生命而不沾滞于个体形象的刻画,以丰富的暗示力与象征力代形象的实写,超脱而浑厚。
画家用笔墨的浓淡、点线的交错、明暗虚实的互映、形体气势的开合,谱成一幅如音乐如舞蹈的图案,画幅中飞动的物象与“空白”处处交融,构成.全幅流动的虚灵的节奏,真如我们目睹的山川真景。
中国画笔笔灵虚,不滞于物,而又笔笔写实,为物传神。
笔不滞于物,乃留有余地,抒写画家胸中浩荡之思、奇逸之趣。
中国画不注重具体物象的刻画,而倾向以抽象的笔墨表达人格、心情与意境。
而引书法入画乃成中国画第一特点,书法实为中国绘画的骨干,各种点线皴法溶解万象,进入灵虚妙境。
而融诗心、诗境于画景,则成为中国画第二特色。
在画幅上题诗写字,借书法以点醒画中的笔法,借诗句以衬出画中意境,而并不觉其破坏画景,这又是中国画可注意的特色。
中国画以书法为骨干,以诗境为灵魂,诗、书、画同属于一个境界层次。
中国绘画中的“骨法用笔”就是运用笔法捕捉物的骨气以表现生命动向,透入物象的核心,其精神简淡幽微,遗形似而尚骨气,薄彩色以重笔法。
唐代大批评家张彦远曾说:“得其形似,则无其气韵。
具其彩色,则失其笔法。
”中国画作者远超画境,俯瞰自然,在画境里不易寻得画家的立场,但画家的人格、个性完全融化潜隐在全画的意境里,尤表现在笔墨点线的姿态意趣里面。
中国画趋向抽象的笔墨,轻烟淡彩,虚灵如梦,洗净铅华,超脱绚丽耀彩的色相,却违背了“画是眼睛的艺术”之原始意义。
“色彩的音乐”在中国画中久已衰落。
宋、元山水画、花鸟画发达,画风显著,宋、元大画家皆时时不忘以“自然”为师,于造化氤氲的气韵中求笔墨的真实基础。
近代画家如石涛,亦游遍山川奇境,运奇姿纵横的笔墨,写神会目睹的妙景,真气远出,妙造自然。
画家任伯年则,更能以花卉翎毛表现精深华妙的色彩新境,为近代希有的色彩画家,令人反省绘画原来的使命。
然而,除此之外的画家则颇多地一味模仿传统的形式,外失自然真感,内乏性灵生气,目无真景,手无笔法,既缺绚丽灿烂的光色以与西画争胜,又遗失了古人雄浑流丽的笔墨能力。
艺术本当与文化生命同向前进;中国画此后的道路,不但须恢复我国传统运笔线纹之美及其伟大的表现力,尤当倾心注目于彩色流韵的真景,创造浓丽清新的色相世界,更须在现实生活的体验中表达出时代的精神。
(摘编自宗白华《论中西画法的渊源与基础》)8.下列对“中国画”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中国画将建筑的形线美、音乐的节奏美、舞蹈的姿态美融为一体,不重机械的写实,与其出发点并不一致。
B.中国画超脱个体形象的刻画和艳丽的色彩,关注全幅画的节奏生命,抒发画家胸中的浩荡之思、奇逸之趣。
C.中国画用浓淡的笔墨、交错的点线溶解万象,飞动的物象和“空白”处处交融,流动虚灵,真如我们目睹的山川真景。
D.中国画引书法和诗心、诗境入画,以书法来点醒画中的笔法,借诗句以衬出画中意境,书法是中国画的骨干,诗歌是中国画的灵魂。
9.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中国画笔笔灵虚,不停留在具体物象的描摹上,具有丰富的暗示力与象征力;而又用实笔为物传神,所以说中国画是虚实结合的。
B.唐代大批评家张彦远指出了中国画容易陷入的误区,实际上强调了中国画中骨气、笔法的重要性。
C.近代少有的色彩画家任伯年不忘绘画原来的使命,能用具体的物象表现精深华妙的色彩新境,画作让人耳目一新。
D.宋、元大画家师法自然,从自然中求真实,形成了自己的画风,宋、元山水画、花鸟画的创作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10.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中国画注重运用笔法捕捉物的骨气以表现生命动向,其注重趋向抽象笔墨,因此“色彩的音乐”在中国画中久已衰落。
B.虽然在中国画中很难找到画家的立场,但笔墨点线的姿态意趣里面隐藏着画家的人格、个性,由此可见,中国画与画家是物我融合一体的。
C.近代以来,除了极少数画家外,诸多画家一味模仿传统的形式,致使中国画外失自然真感,内乏性灵生气,无法与西画抗衡。
D.中国画今后的发展,不但应该继承发扬传统笔法的长处,更应致力于创造浓丽清新的色相世界,表达时代精神,所以中国画的发展任重而道远。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何尚之,字彦德,庐江灊人也。
曾祖准,高尚不应征辟。
祖恢,南康太守。
父叔度,恭谨有行业。
尚之少时颇轻薄,好摴蒱①,既长折节蹈道,以操立见称。
十三年,彭城王义康欲以司徒左长史刘斌为丹阳尹,上不许。
乃以尚之为尹,立宅南郭外,置玄学,聚生徒。
东海徐秀、庐江何昙、黄回、颍川荀子华、太原孙宗昌、王延秀、鲁郡孔惠宣,并慕道来游,谓之南学。
时左卫将军范晔任参机密,尚之察其意趣异常,白太祖宜出为广州,若在内衅成,不得不加以铁钺,屡诛大臣,有亏皇化。
上曰:“晔事迹未彰便豫相黜斥万方将谓卿等不能容才以我为信受谗说但使共知如此不忧致大变也。
”晔后谋反伏诛,上嘉其先见。
国子学建,领国子祭酒。
二十三年,迁尚书右仆射,加散骑常侍。
是岁造玄武湖,上欲于湖中立方丈、蓬莱、瀛洲三神山,尚之固谏乃止。
时又造华林园,并盛暑役人工,尚之又谏,宜加休息,上不许,曰:“小人常自暴背,此不足为劳。
”时上行幸,还多侵夕,尚之又表谏曰:“万乘宜重,尊不可轻,此圣心所鉴,岂假臣启。
舆驾比出,还多冒夜,群情倾侧,实有未宁。
清道而动,帝王成则,古今深诫,安不忘危。
若值汲黯、辛毗,必将犯颜切谏,但臣等碌碌,每存顺默耳。
伏愿少采愚诚,思垂省察,不以人废,适可以慰四海之望。
”亦优诏纳之。
大明二年,以为左光禄、开府仪同三司。
四年,疾笃,诏遣侍中沈怀文、黄门侍郎王钊问疾。
薨于位,时年七十九。
(选自《宋书·列传二十六》,有删改)[注] 摴蒱:古代一种赌博的游戏。
1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晔事迹未彰/便豫相黜/斥万方将谓卿等不能容/才以我为信受谗说/但使共知如此/不忧致大变也/B.晔事迹未彰/便豫相黜/斥万方将谓卿等不能容才/以我为信受谗说/但使共知如此/不忧致大变也/C.晔事迹未彰/便豫相黜斥/万方将谓卿等不能容才/以我为信受谗说/但使共知如此/不忧致大变也/D.晔事迹未彰/便豫相黜斥/万方将谓卿等不能容/才以我为信受谗说/但使共知如此/不忧致大变也/1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铁钺,指的是斫刀和大斧,是腰斩、砍头的刑具,这里代指帝王赐予的生杀大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