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外应届生收获美国顶尖MBA项目录取经验分享
美国MBA专业留学生如何找工作

美国MBA专业留学生如何找工作【美国MBA留学生如何找工作】1、评估自己的英语水平很多人非常重视美国大学排名比较,美国大学就业情况比较,以前就觉得这种东西没意义,现在愈加觉得如此。
你进了Top15,进了各种core school,限制你就业的绝对不是排名啊地理位置这些,而是你的英语水平和对美国文化的适合。
中国人的英语是最差的,没错,韩国日本同学不谈。
南美同学的英语发音不行,表达也不流畅但是听力和文化的适合比中国人强多了,他们没有交流困难,所以你看招国际学生的公司中国人很难进去。
中国人能去的就是这么些公司和职位,国内的consulting,美国的high-tech和其他finance,gm等对语言文化要求相对低的工作。
哪个学校进了多少MBB,投行基本跟中国人没啥关系。
上届很多同学英语不行找工作和实习是很stressful的。
就算你的学校是所有公司的core school,看上去一大堆机会,抱歉,这些机会可能不属于你。
英语水平不要用托福评估,我当时还是用110+的成绩申请的,仍然跟没学过英语一样。
同时不要以为自己能讲流利的中文就如何了,告诉你一堆比你早十多年移民来美国的中国人中文跟你一样好,英语跟美国人一样好,而且跟你竞争国内的职位。
2、评估好自己的目标并做好充分准备开学后是没有时间给你学英语啊,准备就业方向啊,你的calender永远是满的,我不能熬夜,所以放弃了很多机会和活动,这方面自己出国前明确好。
3、利用好学校的资源我相信大部美国mba都会有Work shop,都有帮忙指导及修改简历,cover letter的,所以,一定要利用好这些东西。
特别是coverletter,很多人都忽视了它的作用。
其实,它甚至比简历更重要。
还有图书馆有很多资料啊,数据库啊,都对工作有协助的。
4、大胆Be different美国mba留学就业竞争是很大的,除了跟本土的美国人竞争外,你还要跟每年成千上万的留学生竞争,所以,如何stand out是很关键的。
美国mba面试中的小技巧 你知道么?

对于美国的mba 教育主要是培养职场的精英人士,所以针对美国mba 面试和其他面试考察是有一定的不同。
那么我们就应该去了解关于美国mba 面试常见问题中找到答案,以及面试的技巧。
下面内容就是天道小编整理的关于美国mba 面试中的技巧!1、动机和目的面试官想要知道你为什么要读MBA ,试问你自己:“为什么要报考美国MBA?为什么要报考这所院校的MBA?”不要简单重复你简历上的内容,美国MBA 能给你带来什么这是你思考的关键,你的性格特点是否适合你所报考的院校,你对你所报考的院校有多少了解。
2、技能和经验想一想你的关键技能,并考虑如何将它们用在平时的工作中。
避免陈词滥调和泛泛而谈;相反,要提供详尽的证据。
想象你的弱点,并考虑如何把它们减少到最低的程度,使它们和你的力量均衡。
尽可能地客观描述你自己,避免盲目自大或过分谦虚。
3、职业热情问一下自己:“为什么有兴趣从事管理工作?你觉得你对管理工作充满激情吗?如果是的话,为什么?”最好给出一些具体的例子。
这些例子可以是你带领团队向顶级销售业绩挑战,也可以是你在某一产品项目组中从产品研发到最后上市中的任何一件事情。
4、职业作风描述你的职业品质,包括细心、努力和责任感。
举例证明你如何把一个重要项目坚持到底,并获得了你所期盼的结果。
说明你如何收集资料,如何预见困难险阻,如何应对压力。
5、领导才能提供证据来证明你的影响力,包括创造能力、主动性、富有机智和领导才能。
你能够为上面的每一项提供什么样的事例呢?事例应集中在你如何解决问题、带领团队战胜困难,如何利用可能被忽略的机会,如何赢得别人的支持来实现各个目标。
6、人际交往能力在过去的工作中,你是如何同其他人合作协调的?什么类型的人喜欢和你在一起工作?公司的顾客或客户对你有怎么样的反应?你的目的是让面试官有信心,感觉你的性格适合做管理工作。
以上六点讲述了关于美国mba 面试题中的一些技巧问题,现在你们是否都已经懂得呢?关于这些技巧还需要童鞋们好好琢磨,并跟自己进行完美融合。
MBA面试经验分享和相关建议

MBA面试经验分享和相关建议; 首先是英语面试,我排13位。
去的时候老师说每人5分钟,所以要求大家把,自我介绍压缩成为一分钟。
大家都准备了很多,所以临时压缩,我就介绍了下才名字,毕业学校,专业。
为什么考MBA。
然后抽取一张英文材料,老师要求读12段,还是比较简单的,很少的单词不会。
主要是再说你的发音准确不准确,我个人的发音很差。
然后老师问了我三个难题,第一个你喜欢和不喜欢怎么干什么。
我回答喜欢看节目主持,听音乐。
不讨厌的我没回答。
接着问我组织工作内容,提前我就准备了,最后问我的家乡在哪,这个很简单。
其实这些问题甚至是比较简单的,不是考察管理方面的,因为英语面试只三分之一20分。
一般情况下都是15分以上的。
接下来是小组面试,这个时候不同小组的老师问题比较尖锐。
我做自我介绍的时候他们就开始问,我说我做ERP设计里面的内容,从eLOG导入数据传入EDS系统生成土建,资财号等等,老师直接问我E LOG什么意思,我说物流的意思,老师就问我制造业与的联系和区别。
我就有点晕了,但是还是镇定地说相辅相成之类的,其实不太懂。
之后问我为什么考 MBA,这个我有经验,前面的同事回答这个问题说准备从党政技术向领导方面转化,从技术慢慢做起,老师就一个劲地追问这个症结,最后他急了,就说我想当部门主管,老师才不追问。
老师说要说出单独的目的。
我的回答就是我想当领导,之后就问了些工作答的其他内容,因为我是技术早年,所以老师问得问题不多,但是我知道面试主要是考察你的应变能力,以及举止和言谈。
遇到不会的不要装懂,老师问得很多问题都是他们自己特别懂的领域。
反正之后交流很多老师都会问你的工作怎么和MBA联系。
可能你的爱好老师也会问你反问和你的其他工作有什么联系。
总之就是要镇定。
不要不说话,不懂的要委婉婉言拒绝。
接下来早上的组面,组面随机分的组,我们5人一组,首先给10三分钟材料阅读时间。
接下来体育老师让小组讨论,小组讨论算学习成绩的,学长会观察小组的情况,看你们组长和组员怎么讨论分的工,怎么表达自己的见解。
美国MBA奖学金获得者经验分享

美国MBA奖学金获得者经验分享美国MBA奖学金对很多申请者来说至关重要,因为美国MBA学费高昂,难以承受。
但是,MBA 的入学门槛本来就搞,MBA奖学金申请就更加不容易,小编为大家整理一个美国MBA奖学金获得者的经验,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如果说申请奖学金可分为二类:实力和机运,那我必定是属于后者。
像我这种半路出家,打算念经济和财务,如说靠实力而获得这多年来的奖学金,那必定是痴人说梦了。
打工赚点娱乐费先说六、七年前,仍在明尼苏答大学念MBA的时候,看前数位学长、学姊(其实,我比较老!?)念MBA拿TA而省了不少钱,心中羡慕不已,决定自己也试试看。
首先,我发觉管理学院各系的TA由系里自行决定,所以我挑了最大、最好申请的一系~Management Science下手。
其实大部分来自台湾的同学,在数学和PC Application 上都较美国学生稍好,而申请Management Science的TA,亦可减少我不少的语言上的阻碍。
起初我并不顺利,等了二个Quarter,每个月去找系上负责的女士,她总是跟我打马虎眼,一问三没有。
一气之下,我跑到明大圣保罗校区的消费者行为系找了一份Database Entry的工作,赚了少许「娱乐费」。
RA凭空而降第二年,返台结婚。
也许是内人带来的好运,一开学,遇上一位曾教我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的老师,愿意雇用我做他的RA,且立刻通知了系上。
算下来, MBA第二年的学费我至少省了一半,将近五千元。
再加上每月四百元左右的生活费,生活是过得宽舒些了。
财务困难把握机会另一个在明大拿钱的机会是发生在最后一个Quarter,通常管理学院会计年度结束前都会有不少结馀,院内会以助学金的方式资助那些在财务上较困窘的同学。
由于当时我已收到SUNY Buffalo的入学许可,为了往后五、六年的打算,我也申请了这项助学金。
幸运的很,我也拿到了这项奖助金,又省了六百元的学费。
美国顶尖商学院MBA招生秘籍

美国顶尖商学院MBA招生秘籍美国留学申请中,商学院申请可以说是炙手可热的,虽然各个商学院的要求不尽相同,但大多数的标准是一样的:GMAT成绩,大学GPA,工作经验,个人陈述,推荐信,面试和课外活动的参与。
越是有名的商学院,就越不允许你某一方面的弱点。
麻省理工大学斯隆商学院招生主任多娜列文森通过申请、招生、面试等方面全面解析了美国顶级商学院招生的秘籍,以供大家参考。
一、美国商学院MBA招生:招生官在申请者身上找寻的是什么?我们对申请者进行评价基于记分卡,记分卡从两个方面来展示:晋升次数和绩效,工作地方的晋升情况以及个人品质,包括这些方面如领导能力、建立有效的人际关系和在富有成效的环境中同其他人共同完成工作的能力等的证明。
人际关系的建立对我们来说作为在校期间和以后的工作中的成功因素之一显得非常重要。
现实是我们生活在同一个世界,其他人也包括在内。
对我们来说,能够证明你自己可以成为团队中建设性的一员并能够实现你所做得是属于重大的事情的一点,这很关键。
我们想确认的是我们选出的人能在一个团队的环境中舒适地工作,也能够建立有意义的人际关系。
第一个学期,每个学生都会被指派到一个由六到七人组成的团队,大部分的课程也是在团队中完成。
二、美国商学院MBA招生:麻省理工大学理想的申请者有需要具备哪些特性呢?理想的申请者真有点模糊,应该是愿意离开他们生活的舒适的地方,挑战他或她自己的一个人。
他们通常是学术上很成功并能显现一定的造诣。
麻省理工大学斯隆学院具备合作的氛围,所以他们必须有能力与来自不同背景,眼界开阔的人共事。
由于我们是一所任务驱动型的院校,致力于创新和影响力,我们需求的申请者是富有激情,并有着创新和创新思维模式的记录。
关键是合适的人选必须与我们的使命,价值和文化保持一致。
感觉麻省理工学院斯隆商学院有点工程专业的歧视,即如果你有工程专业的背景,你可能会更适合。
这是一个公正的评价吗?这一点并不正确。
毫无疑问,正如人们感觉的那样,麻省理工大学斯隆学院是麻省理工大学的一部分。
广州申友留学分享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长斩获美国西北大学市场营销offer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长飞跃美国西北大学市场营销——By广州申友留学解析去美国留学说到申请市场营销专业,不得不提美国市场营销NO.1的西北大学(Northwestern University,缩写NU),这也是广东外语外贸大学Zhang同学的Dream School,能拿到西北大学整合营销传播IMC这个Offer,实在是特别幸运的一件事。
接下来,广州申友留学给大家详细介绍美国西北大学市场营销学硕士申请详情及要求。
Zhang同学录取的背景情况本科学校: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本科专业:金融专业基本条件:GPA3.5+/3.7+;托福105+;GMAT720申请方向:美国市场营销录取结果:西北大学、纽约大学、罗切斯特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其他软背景:三段市场相关的实习,两段交换(香港,英国某大学)经历广州申友留学顾问点评:Zhang同学本身条件较好, GPA3.7+,在申友留学服务团队的建议和指导下,全力备考留学的标准化考试,最终取得不错的分数,托福105+,GMAT720分。
在申友老师的指导下,积极参加市场相关实习,参加国外和香港的交换经历,增添自己的国际化背景。
在文书方面,申请顾问约了Zhang同学到公司进行文书访谈,了解申请者的整个申请背景并挖掘经历中的亮点,高级顾问在文书中重点阐述该同学独特的学术和实习经历,并表达对学校对所申请项目的极大热情,呈现出个性化申请者形象。
对于文书初稿,学生就比较满意了。
后面根据各个学校的项目特色,高级顾问有针对性地修改和润色。
在Zhang同学对文书有疑问或者修改意见的时候,高级顾问始终保持与学生的积极沟通,并凭借自己的文书经验有选择地修改,直至Zhang同学满意为止。
网申方面,申请顾问细致认真,保持零错误。
申请提交后的后续事宜,申请顾问也及时跟进和做出指导。
最终在申友留学服务团队以及章同学的共同努力下,拿到了4所美国名校的市场营销Offer,事实上西北大学真的是冲刺的学校,拿到录取的时侯,Zhang同学和申友服务团队都特别惊喜。
美国MBA成功申请的经验分享

美国MBA申请的难度还是很高的,所以同学们在准备美国MBA留学申请时,要记得多积累一些实战经验和留学攻略。
在今天的美国MBA留学文章里,天道美国留学论坛MBA频道小编就来为同学们说一说美国MBA成功申请的信息,希望对你能有所帮助。
美国MBA申请,天道美国留学论坛MBA小编为大家带来成功者经验讲谈:深圳人Kendy在去年成功拿到了有美国西岸哈佛之称的斯坦福大学MBA的OFFER,他认为强烈的愿景,以及一定的技巧,对于申请成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写命题作文,不能过于感情用事Kendy告诉记者,他在深圳时,是一家美资公司的区域销售主管,背景没有什么硬伤,但是也没有特别出彩的地方。
“很多时候,我都觉得得到某件东西取决于你的愿望有多强烈。
”Kendy说从大学毕业选工作开始,他就有读美国MBA的心愿,因此每次换工作除了考虑自己的收入的增长外,还会更多考虑对将来的申请是否会有加分。
去年总算开始正式写MBA申请的ESSAY(命题作文),到面试,再到焦急地等待结果,每个痛苦的过程Kendy都记忆犹新。
“工作时间久了,人也开始成熟,我也慢慢开始知道不需要靠学校来证明自己,从原来的只奔MBAtop10到即使没有梦想的offer,甚至说暗暗决定就算只是备选的 offer,我都愿意去读。
这倒不是妥协,而是在学习的过程中,我认识了很多目标一致的朋友,他们也非常优秀。
我从他们身上也感受到,我们的成长和对社会的贡献,往往不是我们的背景决定,之后也不是由它决定,其实是取决于我们的梦想,和对梦想的行动力。
”当拿到梦想的offer,Kendy真的无比欣喜,因为终于可以去最向往的学校生活两年了。
回忆写命题作文时,他说 whatmattersyoumost基本是一稿出来的,之前试着用中文写过小片段,虽然关键词有小变化,但都围绕着心中最重要的东西展开。
“我想写 StanfordESSAY的人都有类似的经历吧,甚至夜里边写边哭,有两次是哭得写不下去了。
申请总结

[申请总结] 英港美MIM/MSF混申- 申请经验总结(更新G5)完结从去年6月的第一次考gmat 到半个月前拿到了最后一个ad 这场漫漫申请路总算是画上了句号也算是走了一些弯路也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的自我怀疑期感谢CDer的陪伴和相助也想和大家分享心路历程【AD】LSE Gmim (Decision)IC ESBHKUST MIMTBrandeis MAIEF(1.5W)JHU MSF【定位】对专业的选择我觉得最重要的是不要随大流大部分的申请者都以是否量化作为课程质量的判断标准其实我觉得这是很有偏见的以我自己来看我对自己的定位就是我不喜欢量化热门BA方向的对口职业对于我来说不太有吸引力相比之下我更喜欢与人交流和更多元的环境因此我也没有申请任何的BA项目我自己的职业规划是咨询+VC 因此学校的名气和校友圈对我而言非常重要另外也比较关注soft skill的培养这也是我决定主申管理专业的原因因为大部分的管理专业都会保证最后录取人数的diversity所以说我觉得需要好好考虑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方向比如坚定留美可以关注项目的就业率和所在城市的主要行业【背景】实话说我的背景其实不算特别出彩这里我理解的出彩是指我的标化成绩和实习经历都不足以成为决定性优势因此文书的准备是我申请的重点也是花费时间最长的地方游客,如果您要查看本帖隐藏内容请回复【过程+timeline】GMAT -血泪史我考了5次G 一直考到了去年12月份这也是我整个申请中最失败的部分主要有这几方面的负面影响1/浪费时间:因为需要准备考试基本无法兼顾实习包括文书也没办法很花精力2/心态消极:实话说一次次没有考过的时候真的特别崩溃会不断的怀疑自己是不是没有能力完成这个考试并且会让我觉得G低是会导致我申请会失败的主要原因因此我没有申请很多的冲刺学校也因为文书准备时间太匆忙赶了两个女神校的R1 在同一天被惨拒语言- 我托福雅思都有考语言基础比较好基本裸考一次过雅思7月准备了一周刷了4本真题托福9月准备了十来天做了TPO我自己觉得语言考试最好不要和G同时准备因为备考的逻辑真的不太一样准备时间多留一些会比较有底气申请-R1- Duke LBS(10-11月)这两个女神校在同一天拒了我=后来复盘原因大概有几个1/R1竞争真的很激烈之前听了前辈的建议(特别是LBS)说是越早申请越好位置比较多后来我觉得这真的要分情况不可否认的是如果三维OK 实习充足目标坚定早申请肯定是没有错但很多时候因为自身条件没有特别出彩比如三维没有高到成为绝对加分项以及文书思路甚至都没理清职业规划也没有好好research 这个时候赶R1其实胜算真的不太大甚至会和很多海本竞争直接炮灰越是bar比较高又真的非常想去的梦校个人建议是稍微晚一点点申请先用中档次的学校试试水2/文书不可否认我到申请的后面阶段翻看9月写的文书简直惨不忍睹很多经历没有展开写回答也答非所问亮点不突出这对于管理学专业的申请算是非常致命了这个也建议文书反复修改最好找人提建议自己的话很容易钻进死胡同3/三维之所以把这个放到最后是因为我觉得三维一定是重要的但是不是决定性因素达到平均水平之后其实重在综合考量如果还在准备的早起阶段还有时间可以搏一搏自然是越高越好包括我后来拿到录取的项目我的标化成绩在所有人中(至少中国申请者)都非常不出彩尤其是像LSE这样非常在意绩点的学校= =因此三维这个东西能高就高也不需要过分强求R2- HKUST/ JHU/Brandeis (12-1月)这三个学校是有明确的截止日期所以赶在1月中旬之前全部交掉HKUST- MIMT(Offer)+YALE-GBS(wl)诚然突然转向申请香港的项目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想要去yaleMIMT这个项目比较在意international exposure 非常就业导向申请需要PS+Skype面试录取的Student pool质量都很高ps中规中矩面试的话我之前的帖子里面有写面经总之就是整个过程我都很喜欢面试我的Career service director 给的建议都非常的中肯也很关注我实习具体做了什么感觉也是非常的港校务实风格Yale-GBS 第二轮竞争真的激烈了很多因为是第一年新项目timeline也非常奇葩和港科一起交申请然后隔了快一个月收到申请链接写两篇essay 录了video (1月)又隔了大半个月收到Skype邀请预约面试(2月)实话是这算是我整个申请面下来最莫名的一场虽然是我的梦校也真的准备了很多情怀向的内容但是面试过程真的很不愉快首先是面试前1分钟才收到skype申请当时真的很紧张害怕记错时间还写了邮件问是否有紧急联系方式面试开始过后全程无互动就是很机械的把问题照念一遍也没有追问我任何东西到后来我都讲的很尴尬了也不知道她有没有认真在听反正面下来感觉就特别不好最后收到wl也基本没觉得诧异但真的挺难过的毕竟是那个时候最想去的学校JHU-MSF (offer)这个项目应该是论坛里大家最熟悉的了我拿到过后其实也纠结了很久课程设置不量化但是不是硬伤怎么说本科如果就是金融会计那一定会觉得课程水但是如果本身商科背景一般其实这个课程设置也蛮合理的不至于让人压力特别大所以其实我也是比较喜欢的申请的话文书需要结合business+humanity mind 其实也是情怀导向的这个可以自由发挥啦Kira的话我没有太认真准备看了一下论坛上的题目大概想了想思路其实题目已经蛮全面了如果对口语不自信的同学还是建议多连一连因为准备和说话时长比较短容易紧张项目评价其实我也有找学长学姐认真聊这个项目我自己感觉是项目本身设计没问题招生人数真的很大程度上降低了项目质量我自己是非常在意Student pool构成的人本科学校brand也不存在硬伤因此放弃了个人感觉这个项目适合本科学校一般需要靠JHU来通过简历关以及本身商科背景不太够又希望能够往金融方向转型的同学Brandeis- MAIEF(offer)我对这个项目的好感非常强烈一个是项目课程设置自由度很大非常扎实另一个是商学院faculty真的非常负责一直有保持联络给offer holder开网课熟悉学院以及联系ambassador (当然也是因为它给了奖学金= 总之就是很良心放弃的时候真的很舍不得回到申请需要写文书聊对这个项目的看法就是international economics + finance这个结合对未来职业规划的帮助感觉这个就是按照自己的规划写就好我甚至都没有写很多自己的实习经历主要都是在聊项目本身然后是Kira 我自己感觉这个项目是比较看重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的我记得录制说话的时间比较长另外我自己的金融和量化背景其实都不太好gmat也没达到所谓的720 估计口语是很大的加成Rolling- UCL/LSE/ICUCL(WL)这个项目就是文书+ video面试文书基本好好写都能够拿到面试通知面试可以提前准备题目会在录制前给出来说的时间也比较长我感觉呢这个项目是真的非常偏好海外本的录取标准真的很迷本身是出于保底的心态申请的毕竟UCL的管院和另外几所真的没什么比较的价值.. 不过最后给我WL说最晚8月出结果..真是气的想给他写封拒信爱录不录LSE GMIM(OFFER)-PS 无面试拿到LSE offer的时候才认真标志我申请季的结束LSE可以申请两个项目我一志愿gmim 二志愿mim 申请材料交完后一个月下Offer 进度感人先说文书Gmim的文书蛮独特的要写三个小问题除了经典的why program/ your contribution 之类的还要写对管理的看法感觉是真的需要对这门学科有一定自己的看法也比较看重international experience和diversity 所以需要好好挖掘一下自己的独特点因为这篇文书完成已经是申请的后期了对项目的理解自己有什么优势以及职业规划等其实都清晰了很多也找了周围人(尤其是foreigner)给到一些建议我觉得这个真的挺有帮助的keynote:1/每一段写在文书上的经历都需要再三思考这段经历我做了什么对我想突出的特点有什么样的帮助我觉得很多中国学生容易犯的错误就是把所有活动实习堆砌在文章里面也没有一定的逻辑这样其实很不利于读者去感受你到底是想要突出什么样的特质2/经历描写具体不要用大词3/尽量呈现出你的真实想法有真情实感的文字和千篇一律的多个学校套用文书差别还是蛮大的对于自己想去的学校自己是怎样产生的想法在实习和学术的过程中有哪些体会和感悟我觉得这些都是无法复制并且能够展现出思想深度的IC ESB(OFFER) -PS +kira IC是我最后申请的学校本身专业转到商科过后就不建议申请mgmt了一方面是课程基本重合另外官方也建议non-business student apply 所以我申了ESB这个专业怎么说呢如果本身是金融、会计这样很hardcore的商科应该会觉得课程很水不过我自己本身学管理的感觉课程还是很适合咨询的录取的学生中中国人是真的占了很大一部分申请的话因为文书基本也比较成熟了实习也更新的差不多了就没有花太多时间主要说一下kira面试收到面试通知之后我大概准备了3天吧看CD上的面经(很全)IC ESB有固定的题型我觉得除了基本都会准备到的基本behavior question(就是故事啦)之外需要着重看的是专业题目和写作题专业题目基本面经上都有啦简单过一下就可以了写作题时间非常紧张很实用主题包括如何去career service reachout 离职感谢信还有寻求校友refer等等多看看面经然后提前构思一下最好写出来临场发挥压力挺大的断网是可以用的写作题会刷新有6.7道题之后就会重复了最后我觉得申请整个过程很大程度是对自己认知的不断刷新以及逼自己走出comfort zone 认真倾听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包括选校选专业不同人的标准是很主观的很开心认识了很多厉害的小伙伴相互鼓励相互帮忙选校工作都获得了很多有用的建议另外非常推荐去和项目在读者或者已经毕业的学长学姐详细的聊一聊项目是否符合自身的预期我自己感觉CD上的帖子很多带了主观的色彩仅供参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BA申请必杀技——广外应届生收获美国顶尖MBA项目录取经验分享
现在国内拥有大批向往进入北美顶尖商学院的学生。
在这段期间,众多学生还在准备开始递交申请,忙着网申,为GT崩溃,为GPA忧伤之时,而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已经传来了录取的好消息。
11月就将两个TOP50 MBA的项目录取收入囊中,笔者通过采访总结了她的面试经验和申请经验希望能够鼓励有志进入顶尖商学院的同学们继续前进。
背景介绍:
Heming Sun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英语(国际商务管理)
基本条件:IELTS:7.5+; GMAT: 650+;GPA:3.5+
申请提交时间:9月初在DiySmart商科小组的帮助下完成了全部的申请工作。
申请方向:大商科
申请情况简介:笔者通过了解,Heming是个非常自信以及有想法的女孩,对于自己想要的职业发展方向以及出国留学的目标都是非常明确的,因为家庭关系她对管理、营销方向有着浓厚的兴趣本身也非常具备条件去申请这些非技术类的大商科项目。
就读于广外商英的学生,语言基础很好,雅思成绩非常优秀,当时她的教育分析师Leafia(DiySmart市场部总监)就给她定位英国TOP5美国TOP50冲击TOP30大商科方向,主申MBA/ MPA 副选MKT/ IB/PR 方向的项目。
在分析了Heming的背景之后,建议Heming不需要再去转考托福,直接专心的攻克GMAT以及提升背景。
在选择优先安排时间进行国外交换或是去一个顶尖企业的市场管理、营销相关部门实习的问题上,教育分析师果断的让Heming选择后者。
最后的录取反馈看来美国万通金融集团(MassMutual)亚洲总部这段实习经历的确发挥了重要作用。
无论在简历设计还是文书写作上都是围绕实习经历进行包装提升,录取官的面试上也针对性的对实习经历进行了提问。
但是Heming的申请过程也并非一帆风顺,因为GMAT考试的不理想,没有达到很多人认为的700+生命线也曾一度让申请工作陷入胶着。
可是与专业一同及时分析情况后Heming决定放弃GMAT重考,转为马上完成申请工作,这样的申请策略最终还是收获了好的结果。
截止12月为止Heming 已经分别在9月收到了Rensselaer Polytechnic Institute 的MBA 录取,紧接着10月面试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GMBA项目,11月30日正式拿到录取。
笔者通过沟通了解过后,从Heming那里得到了她写给所有在准备申请以及正在申请的同学一些心得,经DiySmart商科小组同意后公开Heming的笔录:
昨天收到了JHU GMBA FALL 2012 的admission。
感觉有些surprise。
至此,我的MBA申请之路全部结束,转而继续我漫长的master等待。
JHU是个名校,这个无疑问,但是Carey 绝对是个新生儿,然而,我前后仔细看过它的招生brochure,不得不说,这是个很打动我的学校。
不论它的教学理念还是行事风格。
所以,还是决定take a risk。
套用一个CDer(某论坛)的话:这个商学院值得冒险。
首先先说一下我的面试,题目很常规:
1.Why MBA?Why Carey?
2.Introduce yourself
3.Have any trip outside China?
4.让我解释了两个实习都是干啥的。
5.让我解释了一个我组织的活动的详细情况。
6.问了GMBA项目吸引我的地方。
7.Career Goal
8. Q&A
但是,因为题目很常规,所以想要打动Carly(面试官)就更要下一番功夫。
我的面试是做了很多准备的。
首先是要通读2遍以上Admission Brochure,里面有一些材料可以用到。
比方说它的课程设置、它的3周的Innovation for Humanity Project,这个不得不提,绝对是Carey一个亮点。
其次就是要发掘出Carey有哪些是吸引人的地方,它的不同之处是什么,自己又是怎么契合它的理念和文化的。
Carey的特点在我看来就是diversity and innovation。
它是个可以跳出条条框框的商学院。
不在乎AACSB的认证,不在乎学生的BG(背景),这就是它的特点。
我想有的人十分避讳在面试里谈到说Carey很新,没有认证等等。
会一味的说JHU如何如何好。
但是我不是这样的。
我很直白地说了Carey让人觉得有疑虑的地方,就是它太新了。
但是我却是这样说的:new,to some one, it means risk,to me it means opportunity. I could shape the program,and get involved in the growth of the school. 主动承认Carey的新,主动接纳它,会让面试者明白你申请的目的不是单单冲着JHU去的,而是经过深思熟虑,哪怕承担风险,也要冲着Carey来的。
Carey的面试官绝对接受过很多对Carey的水平和资质的challenge与doubt,他们或多或少都会在面试时有些防御心理,会特别注意面试者对于Why Carey这个问题的回答。
这个好像一个心理战术,攻破了对方的这个防卫心理,就能让对方不再用挑剔和严格的目光来审视你了。
当然,这个是我自己的分析,可能因为我喜欢看一些心理方面的书,所以就这样理解了。
我现在就是在一家公司做HR Intern,最近都在忙招聘的事情。
从HR的角度来说,HR
电面主要看candidates的三个方面:nguage 2.motivation 3.potential。
所以照着这三个标准准备,绝对有帮助。
至于经验,有则优,没有也没关系,只要从你的BG看到你的potential,照样OK。
我想这也是为什么我没有full time work exp,JHU照样不嫌弃的原因之一吧。
第二部分谈谈申请经验。
文书这方面,大框架用的是DiySmart的,当然自己也做了些许修改。
Jeffery(DiySmart资深申请顾问,商科小组高级项目经理)对JHU的这个项目了解挺多,对我的申请也有了不小帮助。
另外一个就是WES认证,如果下定决心要试一试,就不要被这个评估吓倒。
毕竟Carey是要等到全部official的材料收到后才会考虑你的。
不过电面的决定可能会在official documents 收到前做出。
WES一定要早申请,最好九月份就开始着手准备。
我觉得我被录的另一个原因就是准备得早,我的WES就是九月中旬开始弄的。
十月初JHU已经申请完毕。
所以很早就拿到面试。
估计第一轮的candidates不多吧。
最后吐槽一下悲催的GMAT,我在CD论坛上看到历年来JHU MBA 中国学生基本上G
是700+,我的GMAT就更上不了台面了。
但是,很感激Jeffery当时鼓励我不再retake GMAT。
现在回头想想,这个决定我真的做对了。
GMAT绝对不是那么重要。
就像Jeffery当初对我说的,你如果觉得下次考不到750+,那么还是R1更重要。
这里要提的是,我特别在面试的时候提到了自己的GMAT短板,我是主动说的,省的Carly来质疑。
但是我也说了我的理解,我说我8月31日考的GMAT,但是不理想,很多人建议我重考,我也知道我的GMAT在中国学生中绝对不算高的。
但是,正如GMAT的考核目标和从商的人所强调的,getting more by giving up sth。
所以我放弃了retake GMAT的机会,转而接受了一家行业世界排名第一的公司的HR Intern offer。
所以我不后悔自己做的决定,GMAT虽然不尽如人意,但是GMAT我有一辈子的时间可以retake,而我从Intern中学到的东西却是让我一辈子受用的。
所以,我这个说完后,Carly的回答是“Great!”
洋洋洒洒写了那么多。
不管我最后是不是会接受这个MBA的offer,这个申请经历已经让我想通了很多我以前很久都没有想通的事情。
也希望大家对MBA的热情不要因为自己的
BG而熄灭掉。
Please bear in your mind:Potential is as important as qualification。
DiySmart2012最新录取捷报收录:/S2Pr9d
DiySmart
Tel:4008-111-365
Email:help@
Weibo:/diysma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