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深水湖泊水温日成层对溶解氧__省略_藻类密度的影响_以云南阳宗海为例
高原深水湖泊抚仙湖溶解氧分层特征及驱动因素

高原深水湖泊抚仙湖溶解氧分层特征及驱动因素张秀锦;牛远;吴亚丽;王平;段友爱;余辉【期刊名称】《环境科学研究》【年(卷),期】2024(37)5【摘要】深水湖泊特有的“表水层-温跃层-深水层”的热力学分层结构,决定了湖内溶解氧(DO)的垂直分布和混合交换,影响着湖内生态系统的健康.然而,目前对于深水湖泊耗氧与复氧过程及其驱动因素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尤其对高原深水湖泊的研究更为缺乏.为此,本研究于2021年1月-2022年2月进行了分层采样和逐月监测,探究了典型高原深水湖泊抚仙湖的溶解氧分层特征及驱动因素.结果表明:①抚仙湖热力学分层周期分为两期,即分层期和非分层期.分层期为3月下旬至11月上旬,混合期为11月下旬至3月上旬.②在湖泊热力学分层的驱动下,湖内DO垂直分层明显.表水层DO浓度年内变化范围为6.67~8.64 mg/L,而温跃层和深水层DO最低浓度分别可降至3.15和1.26 mg/L.③抚仙湖不同水层DO浓度变化的驱动因素及效应占比不同.表水层DO受到水温、光合作用、大气复氧和气象条件的综合影响;温跃层DO主要受分层强度和浮游植物生命活动的影响;深水层DO主要受分层强度、有机质沉降分解、沉积物有机质分解的影响.研究显示,抚仙湖底层水体长期处于厌氧状态,由此带来的湖泊生境的改变以及底部营养盐释放的风险值得关注.【总页数】9页(P1006-1014)【作者】张秀锦;牛远;吴亚丽;王平;段友爱;余辉【作者单位】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湖泊生态环境研究所;云南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524【相关文献】1.两个相连湖泊的微生态系统——云南高原湖泊中浅水的星云湖和深水的抚仙湖研究2.高原山区深水湖泊生态水位研究及保障对策——以云南抚仙湖为例3.1953—2021年抚仙湖水位变化特征及驱动因素分析4.高原深水湖泊抚仙湖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海拔对水温的影响趋势

海拔对水温的影响趋势海拔对水温的影响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受到多种因素的交互作用影响。
一般来说,海拔越高,水温越低。
但这种趋势并不是绝对的,而是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首先要理解的是,海拔高度对气温的影响。
随着海拔的增加,由于大气压力的降低,空气密度变小,所以温度逐渐降低。
这一现象被称为垂直温度梯度。
具体来说,平均每上升100米,温度下降约0.65摄氏度。
因此,从海平面到高海拔地区,气温下降是一个常见的现象。
既然海拔高度会影响气温,那海拔也会对水温产生影响。
首先,以高山湖泊为例。
由于高山湖泊位于高海拔地区,其水温往往较低。
在高山地区,湖泊水温受到气温的限制,夏季气温较低,湖水受到热量的输入较少,因此水温较低。
另外,高山湖泊通常位于寒冷的气候带,并且常年被冰雪覆盖,这也是导致水温较低的原因。
另一方面,海洋水域的海拔对水温的影响也是显著的。
在一般情况下,海洋的水温会随着纬度的变化而改变。
但是,海拔高度也会对水温产生较为明显的影响。
一般来说,随着海拔的升高,水温会呈现下降趋势。
主要原因是海拔高度的增加导致气候变冷,进而影响海洋的温度。
此外,海拔高度的增加也会影响海洋水体的混合程度。
由于海洋的深层水体富含氧气且较冷,而海洋表层水体更暖并且氧气含量较低。
而海拔高度的增加会导致深层水体与表层水体的热交换减少,从而使整体水温偏低。
但需要注意的是,不同海域、纬度、季节等因素也会对海拔对水温的影响趋势产生一定的改变。
例如,热带海洋地区的水温通常较高,并且受到季风等因素的影响较大,海拔的影响因素相对较弱。
而北极、南极等地区,海洋水温即使处于相对较低的海拔也很难形成冰层。
这是因为极地地区的水温主要受到行驶洋流、海冰、气候变化等复杂因素的影响,而不完全取决于海拔高度。
另外,还需要考虑到局部地形对水温的影响。
例如,在河流中,水温的变化可能受到上游融雪的影响,而与海拔高度相关性较小。
相比之下,高山溪流由于海拔较高,因此通常表现出较低的水温。
大气温度变化对湖泊水温和富营养化的影响分析

大气温度变化对湖泊水温和富营养化的影响分析湖泊是地球上重要的水体,对全球气候和生态系统具有重要影响。
然而,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加剧,湖泊的水温和富营养化问题日益严重。
本文将探讨大气温度变化对湖泊水温和富营养化的影响。
首先,大气温度变化对湖泊水温产生直接影响。
气候变暖导致大气温度升高,进而影响湖泊的水温。
研究表明,全球气候变暖已导致许多湖泊的水温上升。
水温的上升会改变湖泊的生态环境,影响物种分布和生态系统功能。
高温会加速湖泊水体中的物质代谢速率,影响藻类的生长和寿命。
此外,水温的升高还会导致湖泊水体中的氧气含量下降,从而对鱼类和其他水生生物的生存产生不利影响。
其次,大气温度变化也对湖泊富营养化产生重要影响。
湖泊富营养化是指湖泊水体中营养物质过度富集,导致藻类大量繁殖和水体生态系统失衡。
气候变暖引起的湖泊水温上升,加剧了湖泊富营养化问题。
高温使湖泊水体中有机物和无机物的分解速率增加,释放出更多营养盐。
此外,高温也改变了湖泊中的水体循环和混合方式,使得湖泊底层中的营养物质上升至水表层,为藻类生长提供更多的营养物质。
湖泊富营养化对水生生物和湖泊生态系统产生多重影响。
过度富营养化会导致湖泊中的藻类暴发性繁殖,形成水华。
水华不仅使湖泊水质变差,还会导致其他水生生物的生存环境受到破坏。
此外,水华还会消耗湖泊水体中的氧气,导致湖泊富氧化和鱼类死亡。
湖泊富营养化的问题也给人类带来困扰,如水源污染、饮用水安全和旅游业发展受到影响等。
针对大气温度变化对湖泊水温和富营养化的影响,保护湖泊生态系统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减缓气候变化是解决湖泊问题的根本途径。
全球各国应联合采取行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降低温室效应,从而减缓气候变化速度。
此外,需要注重湖泊水质管理,加强富营养化防治。
通过科学合理的农业、工业和城市污水处理等措施,减少营养物质进入湖泊,有效控制湖泊富营养化问题。
此外,提高社会对湖泊保护的意识也至关重要。
通过教育和宣传,提高公众对湖泊生态系统的认识和重视,推动人们爱护湖泊、减少对湖泊的破坏行为。
西藏巴松措暖季水温与水质变化特征

第3卷第4期2021年4月Vol.3No.4Apr.2021环境生态学Environmental Ecology西藏巴松措暖季水温与水质变化特征罗珍,仁增拉姆,陈虎林,黄香*(西藏大学理学院,西藏拉萨850000)摘要:巴松措是藏东南面积最大的冰川堰塞湖,是温带半湿润高原深水型湖泊。
2019年7月,对巴松措暖季垂直剖面水温分层的基本特征、水体理化性质与水温分层的响应关系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巴松措暖季垂直剖面水温分布具有明显的深水湖泊分层特征。
其表层0.5m至水深20m处为变温层,水温在9.4〜13.9t;水深20~40m为温跃层,水温在6.9〜9.4平均强度为0.12t/m;水深40m以下为等温层,水温变幅在6.4〜6.8t,平均水温为6.5t。
巴松措湖底水温在6t左右,与湖泊表层最大温差为7.5t。
水体的pH、溶解氧和浊度呈现与水温近似相同的层次结构与分层现象,而总溶解盐、电导率和矿化度这三者在垂向变化上具有相同的变化趋势,且在温跃层下随水深的增加而升高。
巴松措暖季水体的分层,特别是温跃层的存在导致了湖水各层次水体理化性质的差异。
关键词:深水湖泊;水温分层;理化参数;巴松措中图分类号:X5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6830(2021)04-0037-06Warm season water temperature and water quality characteristics of Basong Lake,Tibet.LUO Zhen,REN ZENG La-mu,CHEN Hu-lin,HUANG Xiang*(School of Sciences,Tibet University,Lhasa850000,China).Environmental Ecology,2021,3(4),37~42. Abstract:Basong Lakeis a largest glacier barrier lake in the southeastern Tibet.Characteristics of water temperature stratification in the vertical profile of the lake in warm season was studied in July2019.Correspond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water temperature and the water physio-chemical properties was also evaluat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in the warm season the vertical profile water temperature distribution in the Basong Lake has obvious stratification characteristics as a deep-water lake.Under the lake surface layer,from0.5m to20m depth was a thermophere and, the water temperature was between9.4〜13.9t.From20~40m depth was thermocline and the temperature ranged from6.9t to9.4t,with an average strength of0.12t/m.Under the depth of40m,the water temperature slightly varied between6.4t to6.8t(average:6.5t).It was so called constant temperature layer.The bottom water temperature of the lake was about6t and the maximum temperatur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lake surface and the bottom was7.5t.The lake water pH,DO and turbidity presented a similar hierarchical structure and stratification as the water temperature.In addition,TDS,EC and salinity of the lake water showed a same variation trend in vertical ly,the value of these three water quality parameters increased with a increasing water depth under the thermocline.The present of the themocline in the Basong Lake in warm season was the major controlling factor effecting the variations of studied physio-chemical parameters along the vertical profile of the lake.Key words:Deep lake;water temperature stratification;physical and chemical parameters;Basong Lake受季节变化的影响,深水湖泊(水深大于10m 的湖泊)易产生水温分层[T。
云南九大高原湖泊藻类研究进展

云南九大高原湖泊藻类研究进展董云仙【摘要】The research results of algae in the Nine Plateau lakes in Yunnan were reviewed.The questions and sug-gestions were pointed out in respect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回顾了云南九大高原湖泊藻类研究成果,从环境保护角度提出了藻类研究的问题与建议。
【期刊名称】《环境科学导刊》【年(卷),期】2014(000)002【总页数】8页(P1-8)【关键词】藻类;研究进展;问题;建议;九大高原湖泊;云南【作者】董云仙【作者单位】云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云南昆明650034; 云南省高原湖泊流域污染过程与管理重点实验室,云南昆明65003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52藻类是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绿色自养生物,在35亿年前的前寒武纪就已经出现,在以后长达 10亿年的时间里,它们几乎统治了整个地球表面。
虽然历经了 35亿多年的沧桑巨变,但到目前为止,藻类仍然是地球上分布最广,生存最成功的生物类群之一。
藻类形态多种多样,大小悬殊,一般肉眼不能看到,但微囊藻大量繁殖时,其群体可达1500μm,悬浮于水柱中肉眼可见。
藻类没有真正的根、茎、叶的分化,具有叶绿素,能够进行光合作用,把水中的无机物合成蛋白质、脂类、糖类及其他化合物,是水生生态系统食物链的基础。
藻类种类繁多,数量庞大,生长繁殖速度快,在湖泊生态系统中,不仅决定着湖泊生态系统结构的基本概貌,也决定着湖泊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速率,还对湖泊理化环境和水质状况有重要的影响,因此,深入研究藻类种群结构及其变化规律,对于了解湖泊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保护和改善水环境质量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指导作用。
我国地貌以山地和高原为主体,形成巨大的地形阶梯,这种地貌特征及其诱导的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气候,决定了我国湖泊在空间分布上,显示出具有区域特色的成层格局。
高原湖泊水文与水资源研究

高原湖泊水文与水资源研究高原湖泊是以湖泊为主体的地貌形态,在中国有着广泛的分布。
由于高原湖泊的特殊地理环境,其水文和水资源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高原湖泊的水文特征1. 湖泊水位变化:高原湖泊的水位变化主要受降雨和溶解水的影响。
季节性的降雨会使湖泊水位上升,而蒸发和流出量大于降雨时,则湖泊水位下降。
2.水温和混合状态:高原湖泊的水温受到太阳辐射和气温的影响较大。
在夏季,高原湖泊的表层水温较高,而深层水温较低。
冬季则相反,表层水温较低,深层水温较高。
这种温度差异会导致湖泊的混合状态发生变化。
3.湖泊湖岸和湖泊湖底的水文特征:高原湖泊的湖岸带和湖底带有着不同的水文特征。
湖岸带常常有湖流入、湖流出和洪水等河流活动,而湖底带则主要受湖泊中的沉积物和湖泊地质条件的影响。
二、高原湖泊水资源的利用与保护1.水资源开发:高原湖泊是重要的水资源来源,可以为附近地区提供生活用水、灌溉用水和工业用水。
但在开发利用过程中,需要合理规划,防止过度开发对湖泊生态系统造成破坏。
2.水资源保护:高原湖泊的水资源保护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保护湖泊的生态环境,控制污染物的排放以及加强对湖泊的监测和管理,可以有效减少对水资源的破坏,保持湖泊水质的稳定和湖泊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
三、高原湖泊水文与气候变化的关系1. 气候变化对降水的影响:高原湖泊的水文特征与气候变化密切相关。
气候变化可以影响到高原湖泊的降水量,从而进一步影响到湖泊的水位变化和水质状况。
2.气候变化对水温的影响:气候变化也会导致高原湖泊的水温发生变化。
随着全球气温升高,高原湖泊的水温也会随之升高,这可能对湖泊的生态系统产生重要的影响。
综上所述,高原湖泊的水文和水资源研究对于我们深入了解高原湖泊的生态环境和水资源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未来的研究中,我们应该进一步探究高原湖泊的水文特征、水资源开发与保护以及与气候变化之间的关系,为科学合理利用高原湖泊水资源提供合理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云南省阳宗海湖心浮游藻类分布与环境因子的变化

云南省阳宗海湖心浮游藻类分布与环境因子的变化
云南省阳宗海湖心浮游藻类分布与环境因子的变化
摘要:在对阳宗海湖心浮游藻类进行19次定性、定量采样的基础上,分析了藻类组成及优势种,共观察到藻类8门67属;研究了藻细胞密度的'变化及其与总磷、总氮、叶绿素a的关系,探索了阳宗海湖心全年的优势种--蓝藻细胞密度与TN/TP的变化.作者:贺克雕HE Ke-diao 作者单位:云南省水文水资源局,云南,昆明,650106 期刊:环境科学导刊 Journal:ENVIRONMENTAL SCIENCE SURVEY 年,卷(期):2010, 29(3) 分类号:X52 关键词:藻类分布藻细胞密度环境因子阳宗海湖心。
高原湖泊水环境变化的监测与评估

高原湖泊水环境变化的监测与评估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进一步发展,高原湖泊的水环境变化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高原湖泊作为重要的淡水资源,不仅对当地生态系统的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也关系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因此,对高原湖泊水环境变化进行监测和评估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高原湖泊的水环境变化。
高原湖泊的水环境变化主要体现在水位、水温、水质和水生物等方面。
气候变暖导致了冰川消融加剧,从而引起了高原湖泊水位的上升。
水位的变化不仅影响了湖泊周边地区的水资源利用,也改变了湖泊生态系统的功能和结构。
同时,气候变暖也导致了高原湖泊水温的升高,这对湖泊中的生物多样性和水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水质的变化包括溶解氧、富营养化程度、水中重金属含量等指标的变化,这些变化不仅对湖泊生物群落的结构和功能产生影响,也直接关系到湖泊水资源的利用效果与生态安全。
高原湖泊中的水生物多样性也受到了气候变化的影响,不同物种的生态位发生了改变,导致湖泊生态系统的平衡受到威胁。
针对高原湖泊水环境变化的监测与评估,科学家采用了多种方法和手段。
首先,使用卫星遥感技术对高原湖泊的水位和表面温度进行监测。
卫星遥感可以提供大范围和高时空分辨率的数据,能够较为准确地反映湖泊的水位和温度变化。
其次,利用传感器和自动监测设备对高原湖泊的水质进行实时监测,可以获取到湖泊中各种物理和化学参数的数据,从而评估湖泊水质的变化趋势。
此外,通过进行潜水和船载调查,科学家还能够对高原湖泊的水生态系统进行综合评估,以了解不同物种的生态位变化和湖泊生态系统功能的变化。
基于对高原湖泊水环境变化的监测数据,科学家们还开展了相关评估研究。
评估研究旨在分析水环境变化对湖泊生态系统稳定性和水资源利用的影响,为制定应对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研究人员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和生态模型,对湖泊水环境变化前后的变化趋势进行预测,并评估可能的风险和影响。
同时,还可以对不同调控策略的有效性进行测试和评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162
J. Lake Sci. ( 湖泊科学) , 2014 , 26 ( 1 )
thermal stratification,but it shows a time lag,the time lag is about 2 hours; ( 4 ) The TP is not sensitive to thermal stratification, the concentration of TP only sharply increase when it was very close to the bottom of lake . The concentration of TP is even above 9 m. And the disappearance of thermal stratification does not affect the concentration of TP. The average TP concentration of the whole lake is 0. 033 ± 0. 03 mg / L. Keywords: Physicochemical variables; Lake Yangzonghai; thermal stratification; chlorophylla; vertical distribution
* * 1 2 3 2 2 1 1 袁琳娜 , 杨常亮 李晓铭 , 李世玉 , 申时立 , 李智圆 , 刘仍兵 , 刘
楷
1
( 1 : 云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 昆明 650091 ) ( 2 : 云南大学工程技术研究院 , 昆明 650091 ) ( 3 : 昆明市环境监测中心 , 昆明 650028 ) 摘 要: 弄清深水湖泊夏季水温分层及其对水体各理化指标的影响对于湖泊的保护和治理有重要意义 . 以云南阳宗海为
*
0129 收稿; 20130508 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 51168047 ) 和云南大学校基金项目 ( 2011YB44 ) 联合资助. 2013mail: shannalucia@ gmail. com. 修改稿. 袁琳娜( 1988 ~ ) , 女, 硕士研究生; Email: yangcl227@ 163. com. 通信作者; E-
YUAN Linna1 ,YANG Changliang 2 ,LI Xiaoming 3 ,LI Shiyu2 ,SHEN Shili2 ,LI Zhiyuan1 ,LIU Rengbing 1 & LIU Kai1
( 1 : College of Life Science ,Yunnan University,Kunming 650091 ,P. R. China) ( 2 : Engineering Technology Institute ,Yunnan University,Kunming 650091 ,P. R. China) ( 3 :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Center of Kunming,Kunming 650028 ,P. R. China) Abstract: It is quite important for lake protection and treatment to find out if thermal stratification in summer has effect on the water temperature differs greatly at different times during physical and chemical index of the water body. As for deep plateau lakes, the day. To understand thermal stratification law and to know if the physical and chemical index such as total phosphorus ( TP) and dissolved oxygen ( DO) concentration,pH,etc. would vary with thermal stratification,we chose 6 sites of Lake Yangzonghai,a typical deep lake in YunnanGuizhou Plateau in summer,then measured water temperature,phycocyanin,DO,pH and chlorophylla every meter. At the same time,the layering water samples were also analyzed in the lab,and the concentration of TP was got. The result shows that ( 1 ) In the forenoon of summer clear days,the water body had no clear thermal stratification; When it was in the noon,the thermal stratification turned into 4 layers,and then 3 layers; At 14 : 00 ,the water body was stably stratified; When the thermal stratification is stable,the thermocline is between 913 m; the max temperature difference between epilimnion and hypolimnion is 7. 8℃ ; ( 2 ) DO and pH has almost the same vertical stratification trend as the water temperature, and the stratification of DO and pH is synchronize with the water thermal stratification; ( 3 ) The algae and phytoplankton stratified with water
[1 ] [2 ] 水温是湖泊水环境变化的重要驱动因子, 水的所有物理化学特性几乎都与水温有关 . 有研究表明 , 大多数温带及亚热带的深水湖泊都会出现水温分层, 湖泊水温分层使湖水上下层的交换受抑制 , 导致湖泊
水质分层. 湖泊中水温的情况及其分层现象将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到湖水环境中的各种物理 、 化学和生物过 [35 ] . 特别是在深水湖泊中, 程 湖泊水体的垂向温度分布特点和变化规律对水体水质有较大影响 , 物质的交 加之水温本身就是深水湖泊水库水质的最重参 换能力和湖泊的许多生态动力学过程都受到水温的影响 , 数. 因此, 研究深水湖的水温分层对了解污染物浓度分布和维护湖泊生态系统平衡有重要的作用 . 水体理化指标是影响水质的重要因素, 比如湖泊水华可通过叶绿素等进行反应和预警 . 叶绿素的水平 [6 ] 反映了浮游植物生物量的多少 . 水温高低及其分层情况会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到湖泊水环境中的这些理化 [3 , 7 ] . 张玉超等[8] 对浅水湖泊太湖的研究表明其存在日成层现象 , 太湖 DO 及 pH 与水温分层相 和生物过程
DO、 pH 和叶绿素 a 含 例, 在夏季选择湖泊内有代表性的 6 个样点, 以 1 m 为间隔对每个样点不同水深的水温、 藻蓝蛋白、 同时在实验室测定 TP. 结果表明: ( 1 ) 夏季晴天阳宗海上午没有明显的分层, 中午开始慢慢形成 4 层, 量进行同步测定, 随后转化到 3 层, 在 14 : 00 时达到分层相对稳定 , 稳定时温跃层出现在水深 9 ~ 13 m 处, 湖表层与深水层的最大温差为 7. 8℃ ; ( 2 ) 随着水温出现分层 , DO 和 pH 呈现出与水温分层相似的垂直分层结构, 而这种分层过程基本上与水温成层过 程同步; ( 3 ) 藻类和浮游植物随水温分层而逐渐成层 , 但有迟滞性, 迟滞时间约 2 h; ( 4 ) TP 对水温分层不敏感, 只有接近 9 m 以上的水层总磷浓度分布均匀, 湖底的水体总磷浓度才明显升高 , 水温的分层与消失过程不影响上层水的总磷浓度, 全湖泊的总磷平均浓度为 0. 033 ± 0. 03 mg / L. 关键词: 水体理化指标 ; 阳宗海; 水温分层; 叶绿素 a; 垂向分布
J. Lake Sci. ( 湖泊科学) , 2014 , 26 ( 1 ) : 161168 http: // www. jlakes. org. Email: jlakes@niglas. ac.cn 2014 by Journal of Lake Sciences
高原深水湖泊水温日成层对溶解氧、 酸碱度、 总磷浓度和藻类密度的 * 影响: 以云南阳宗海为例
[9 ] pH、 COD 等理化参 关. 戴凌全等 探讨了水库水温预测的经验法和数学模型法 , 发现水温分层会导致 DO、 [10 ] 数的分层. 吴志旭等 研究了新安江水库湖泊区水体的垂向物理、 化学参数以及浮游植物群落, 结果表明夏
溶解氧及浊度的变化同叶绿素 a 浓度呈现高度一致. 赵巧华等 通过气象数据 季该水库湖泊区垂向 pH 值、 用模型对洱海水温垂直分布进行模拟, 发现夏季洱海能维持持续的分层现象, 秋季有明显的日分层现象. 目 前关于浅水湖泊的水温与水体理化参数关系的研究较多较系统
[15 ] “水华” 出现 现象, 水质降为Ⅳ类, 部分水域水质降低到 Ⅴ 类 . 之后采取了诸如取缔大规模水产养殖等政 策措施, 取得一些效果, 到 2004 年水质恢复到Ⅱ类水, 但 2005 年以后, 流域内逐年增加的散养家禽和家畜的
粪便量超过了流域系统的自净能力, 使湖泊再次富营养化 阳宗海 2012 年 1 营养化的高原深水湖泊具有现实意义.